路面工程底基层试验段总结图文
- 格式:pptx
- 大小:447.75 KB
- 文档页数:27
AC-20C沥青砼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在业主、驻地办的支持和指导下,我项目部于2011年5月24日进行了AC-20C沥青下面层试验段的施工,截止5月26日已完成所有检测项目,现将试验段总结如下:一、试验路段概况1、施工时间:2011年5月24日,8:30-—5:30.2、施工桩号:K8+722。
5--K9+460(右幅),施工长度为737。
5米。
3、下面层结构类型:AC-20C沥青砼,设计厚度7cm,总宽度14.4m。
4、施工时天气情况:阴,气温14——17℃,偏北风4—-5级。
二、批准的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一)目标配合比我部AC-20C普通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由*****采用马歇尔的设计方法设计。
1、原材料产地品种:沥青采用**牌A—70沥青、集料采用**石灰岩碎石、填料采用***产矿粉,上述材料经检测其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设计及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要求。
2。
目标配合比设计过程从拌和场矿料堆中取各种矿料进行筛分,根据筛分结果确定矿料配合比,其矿料级配曲线基本上接近规范级配中值线,并为一条基本上圆顺的曲线。
按上述矿料配合比分别采用3。
41%、3。
79%、4.49%、4.78%、5.6%五种油石比制备沥青砼马歇尔试件,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为4。
32%,以此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
试验测得稳定度为10.58KN,流值为2。
8mm,空隙率为4.4%,沥青饱和度为67。
4%,矿料间隙率为13。
6%。
密度为2.417g/cm3.根据以上步骤,下面层AC-20C沥青砼目标配合比为:碎石1:碎石2:碎石3:石屑:矿粉=24%:26%:25%:24%:1%,最佳沥青用量为4.32%,最佳油石比为4.52%。
3、原材料及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指标检测详见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
(二)生产配合比1、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将目标配合比所确定的冷料比例输入拌和楼控制室进行试拌,取各个热料仓的集料进行筛分试验。
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施工技术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我标段起讫桩号为K69+000~K71+400,全长2.4k m,(未包括匝道)基层厚度为:39.5c m的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用量为5%(强度不小于 3.5M P a),为了保证基层的施工质量,基层分两层施工,下基层压实厚度为20c m,上基层压实厚度为19.5c m。
为了顺利开展路面基层施工,确保底基层施工质量,我标段在基层大面积施工前,于2006年9月17日,选取K69+389.94~K69+600段左侧做试验段,现场获取重要的施工技术参数和数据依据。
并总结出了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
施工中各技术人员均能按既定的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坚守自己的岗位,分工协作,认真进行水稳底基层拌和记录、压实度记录、压实度与压实遍数关系记录、松铺系数测定记录等,数据真实,为水稳基层在铺筑过程中相关技术参数的总结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找到了用于水稳底基层施工的最佳设备及劳动力组合方式、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松铺系数、工序衔接及最佳含水量等,并及时总结出试验段的施工成果、相关技术参数,用于指导底基层的连续施工。
二、施工技术依据1、路面结构图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 T J B001-97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 T GF80/1-2004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标准》J T J034-20005、《长济高速公路新获段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与底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龙腾高速监【2006】27号)三、人员配置和选用的机械组合1.人员配置在项目经理部领导下采用二级管理模式,生产副经理为组长,负责整个试验段的施工安排和组织协调。
作业队设队长一名,现场技术人员两名、专职安全员一名,管理人员两名。
基层作业施工组织机构拌和站站长:一人,负责混合料的拌和及运输、拌和机械的保养等工作路面施工队长:一人,负责前场施工的组织和安排。
路面现场工程师:2人,负责现场技术交底以及施工质量的控制;质检工程师:1人,负责质量控制和检验工作;试验工程师:2人,负责后场稳定粒料的拌和质量控制、前场稳定粒料的碾压;测量工程师:1人,负责施工放样及高程控制;机械工程师:1人,负责所有机械的调试和维修保养;其他施工人员40人。
路面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青乌线一级公路路面工程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包头市公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二O一二年六月二十五日包头市公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底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水稳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一、试验段施工概况本合同段工程起点为K0+000,终点为K30+000,全长24公里。
路面主体结构形式为20cm厚4%水稳底基层+17cm厚5%水稳下基层+17cm厚5%水稳上基层+5cm厚AC-20沥青下面层+4cmAC-13沥青上面层。
经过我部的精心组织,我部于2021年6月22日进行了水稳底基层试验段的摊铺工作,试验段落选在K22+700~K23+245.1段左幅,长545.1米,并于当日完成。
施工中采用WCB600B型稳定土拌和机集中场拌,采用大吨位自卸车进行运输,采用两台徐工952摊铺机作为摊铺机械,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方式。
我们严格按照《公路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施工图纸及合同条款的规定进行试验段的施工,监理工程师进行了全过程旁站,我部同步对水稳底基层试验段的施工过程进行了跟踪检测,试验段的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设计、合同文件要求,取得了指导水稳底基层施工的技术参数和施工经验,试验段圆满成功。
二、施工中的材料、人员、机械的投入使用情况(一)原材料投入情况水稳底基层砂砾为太阳沟生产的优质石灰岩集料,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颗粒形状。
集料按不同的规格用隔墙分开堆放并进行标识,试验人员对集料的含泥量、粒径、压碎值等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测,原材料各项技术指标均能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水泥为团羊水泥P.C32.5(缓凝)复合硅酸盐水泥,水泥的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等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和技术规范要求的PC32.5级的水泥质量要求。
拌合用水采用地下深层饮用水,水质分析已检合格,符合水泥稳定粒料拌合用水质量要求。
(二)管理人员投入及分工包头市公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底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经试验段施工验证,以上管理人员满足水稳底基层施工要求,人力资源配备合理,在今后的规模施工中将按照以上人员及职责分工进行指导施工(三)劳动力投入试验段施工中共投入劳务人员共33人:分工如下:后场拌合4人、前场工作面处理(模板、钢钎、钢丝绳等)12人、测量辅助工5人、工作面清扫1人、摊铺8人、养生3人。
横山县王圪堵水库公路工程综合稳定土(5%水泥+9%石灰+26%粉煤灰+60%粘土)试验段总结榆林市万达交通工程有限公司N2标项目经理部N2标合同段(K0+000~K15+100)严格按照工程的施工要求和程序,根据设计图纸和规范以及有关通知要求,结合相关规定,认真研究施工方案、精心组织合理施工。
现将工程施工情况进行总结。
一、试验段的目的(一)通过本试验段施工,摸索并总结出一套5%水泥+9%石灰+26%粉煤灰+60%粘土填筑施工最合理的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并总结出如何依据质量标准进行规范的程序管理方法和质量控制手段。
(二)通过本试验段施工,摸索并总结碾压、填筑适宜的松铺厚度、不同自然条件下最佳碾压机械设备组合、最合适的碾压遍数和碾压速度。
(三)通过本试验段施工,收集相关数据,最终确定路面底基层 96区的施工参数,指导全线路面底基层施工并达到技术质量标准。
二、施工组织和施工安排(一)试验段管理及施工人员配备表(二)试验段施工主要机械表(三)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试验室标准试验成果汇总表(包括填料的重型击实,塑、液限等),详见附件。
2、现场准备:(1)试验段相应施工、管理人员组织安排已均全部到位到位;(2)试验段施工机械配备全部就绪;(3)材料:石灰采用Ⅲ级以上的钙质石灰,在使用前应在7—10天内充分消解。
水泥采用硅酸盐水泥,水泥初凝时间为4小时40分,水泥终凝时间为6小时10分钟(见附表)。
(四)试验段施工工期:2011年上午8时整。
三、施工工艺5%水泥+9%石灰+26%粉煤灰+60%粘土,主要施工顺序:铺土→初平→铺粉煤灰→石灰线分格→铺石灰→水泥线分格→铺水泥→拌合→初压→整型→拌合→稳压→找补整型→碾压→养生。
1、施工准备(1)、对已完成的96区进行验收工作,组织测量人员对全线施工路段进行统一放样,然后进行高程、压实度、中线偏位等技术指标验收。
合格后方可进行综合稳定土施工。
(2)、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石灰、水泥进场,石灰采用Ⅲ级以上的钙质石灰,在使用前应在7~10天内充分消解。
路面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汇报一、试验段位置旳选择二、底基层试验路段(K45+000~K45+200)该段为本标段旳起点路段, 距离底基层拌和站距离8公里。
三、试验段机械旳选择及参与施工人员机械车辆表参与施工人员表四、试验段施工工艺A、 1.准备下承层B、检查验收天然砂砾垫层旳压实度、平整度、横坡度、高程、厚度、宽度, 进行工序交接。
凡验收不合格旳路段, 必须采用措施, 使其到达原则后, 方可铺筑底基层。
C、做好培路肩及施工前旳打扫工作, 施工前洒水润湿,D、施工放样恢复中线, 直线段每10米一桩, 两侧边桩于中心桩相对应, 采用挂钢丝线进行找平。
2、拌和①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 采用一台600t/h稳定土拌和设备为一种摊铺作业点供料, 集中拌和时必须掌握下列要点:②碎石压碎值、天然砂砾粒径及含泥量、级配等各项指标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规定。
③拌和设备配料、计量功能齐全、有效, 料仓或拌缸前设有剔除超粒径石料旳筛子。
④需配料精确、拌和均匀, 不准有明显旳离析现象。
⑤拌和现场必须有一名试验员控制拌和时旳含水量和多种材料旳配比, 随时抽查配比状况并记录。
⑥各料斗配置工作人员, 时刻监视下料状况, 并人为协助料斗下料, 不准出现卡堵现象, 否则应及时停拌。
⑦混合料旳含水量控制视运距长短气候变化状况略不小于最佳值1-2%, 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旳含水量不不不小于最佳值(较最佳值大1%左右)。
⑧及时取样做含水量检测及制作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
3.运送及摊铺①采用自卸汽车运送, 已拌成旳混合料尽快运送到铺筑现场。
车上旳混合料用毡布覆盖, 以防雨淋, 水分过度损失。
并尽快摊铺碾压成型, 从拌和到成型延迟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
②半幅摊铺, 采用自动找平多功能摊铺机摊铺。
两侧设基准线, 将基准线拉紧, 控制标高支架间距不超过25米, 同步基准线拉好后要仔细观测与否有误。
基准线无误后, 摊铺机就位调好纵横坡仪熨平板垫好垫木, 进行摊铺, 摊铺速度应尽量与拌和机产量相适应均匀行驶, 尽量减少停机。
路面二灰碎石基层试验段技术总结一、编制原则和依据1、国家现行交通部颁《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2、国家现行交通部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3《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E51-2009 ;二、概述我标段在项目部的精心组织及监理的协助下,已于2012年10月10日完成K2+300-K2+100段二灰碎石(加4%水泥)基层试验段摊铺工作,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总结出适合我标段的施工技术、工艺方案,用以指导全标段二灰碎石(加4%水泥)基层摊铺的全面施工工作,现将成果汇总如下:三、试验目的1、验证施工的集料配合比:(1)调试配合比,验证拌和机称量的准确性;(2)调整拌和时间,保证混合料的均匀性;(3)检查混合料的含水量、集料级配、水泥含量及强度。
2、确定材料的松铺厚度和松铺系数。
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1)混合料配合比的控制方法;(2)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机械的协调与配合;(3)拌和楼的适宜性、摊铺机械的摊铺速度;(4)运输设备的组合及数量;(5)压实设备的组合、压实顺序、速度及压实遍数;(6)密实度的检验方法,检查频率等(7)含水量的控制方法及保证压实时达到最佳含水量的措施。
4、确定每一次作业段的适宜长度。
5、确定控制结合料数量和拌和的均匀性的方法。
6、确定合理的施工人员组织。
7、确定底基层的养护方法。
摸索并总结如何依据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标准进行规范施工的程序管理方法和质量控制手段;收集相关数据,指导全面施工并达到技术质量标准;试验路段结束后,编制试验路段总结,以用于指导碎石基层的全面施工。
四、施工准备1、主要人员:2、主要机械设备:3、主要试验检测仪器设备:4、材料及配合比指标①水泥:水泥作为集合料的一种稳定剂,其质量对集料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施工时选用终凝时间较长,标号较低的水泥。
按合同要求本标段使用优质水泥:PO32.5水泥。
广东省平远(赣粤界)至兴宁公路LM2合同段(K1610+700~K1645+580)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平兴高速路面工程LM2标项目经理部二O一四年十月目录一、试验段概况 (1)二、批准的配合比 (1)1、水泥 (1)2、集料 (1)3、生产用水 (2)4、施工用电 (2)三、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试验、测量仪器和人员配备表 (2)四、试验段确定的具体施工工艺 (4)1、拌和 (5)2、运输 (5)3、摊铺 (6)4、压实 (7)五、试验段各项技术指标检查结果 (8)六、施工接缝处理 (9)七、养生与交通管制 (9)八、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10)九、结论 (10)1、经过试验段施工,得出以下数据 (10)2、对施工组织设计的修改意见 (11)3、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11)4、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14)5、事故应急预案 (17)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本合同段主线设计起点桩号为K1610+700,终点桩号为K1645+580,路线全长34.912km。
根据招标文件、《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以及《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路面工程),为优质高效地完成下基层施工任务,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在业主、总监办的监督和指导下,我项目部于2014年11月1日进行了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试验段施工,试验段位置为K1613+560~K1613+860段。
在下基层试验段施工中,我部层层把关,严格要求,施工中未出现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拌和站计量不准确、拌和不均匀、碾压不密实、接缝不平整等质量弊病,未出现夹层、起皮、松散、弹簧等质量缺陷,确保了下基层试验段的工程质量。
通过试验路段,我项目部确定了铺筑下基层具体的施工工艺及最佳的机械组合方式、合理的人员配置等,现将试验路段铺筑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试验段概况试验段位置K1613+560~K1613+860左幅,总长300米,2014年11月1日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