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723《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基础》考试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考研集训营,为考生服务,为学员引路!
第 1 页 共 1 页 中传723《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基础》考研初试参考书目
723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基础 ①《数字艺术论》 廖祥忠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②《重构美学:数字媒体艺术美学本性》 贾秀清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③《数字影视剪辑艺术与实践》
李停战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④《二十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史》
梅格斯 ⑤《数字化生存》
尼葛洛庞帝
⑥《第二媒介时代》 波斯特 南京大学出版社
⑦《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⑧《CG 杂志》 杂志(近两年)
电子工业出版社主
办 ⑨《现代传播》 杂志(近两年)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⑩《互联网周刊》
杂志(近两年) 科学出版社主办
考中传,找凯程. 凯程2014成功录取18人,其中凯程在中传艺术硕士 新闻传播硕士 广告学等专业获得多个状元和探花,的难度并不是很大,其中录取的学生55%是二本跨专业,所以同学们不用担心本科及专业,选择你热爱的专业,在集训营加油复习,定可成功.。
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参考书
编辑:凯程中传考研
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考研专业课为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基础和综合考试【艺术学】,据该校的研究生院公布,不指定官方参考书目。
但是,因为是全国统考每年的考试内容都是来自以下大家认可的几本书。
▶推荐复习参考书
数字媒体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基础
1、廖祥忠《数字艺术论》
2、贾秀清《重构美学:数字媒体艺术美学本性》
3、李停战《数字影视剪辑艺术教程》
4、梅格斯《二十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史》
5、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
6、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
7、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8、《CG杂志》近两年各期
9、《现代传播》杂志近两年各期
10、《互联网周刊》近两年各期
综合考试【艺术学】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19考研中传数字媒体艺术的前车之鉴一、考研体会如果说有什么支撑着我,将考研这条路进行到底,那就是梦想,一个不断坚定,从未放弃过的梦想开始。
想起记录这段日子已经很久,大概可以从距离考研还有一个月的时候开始算起,计划着一定要为这段时间的经历留下一些文字来纪念,可是,真到了考完以后的这么长时间里,我却迟迟不知道该怎样回忆,怎样梳理这段记忆,不知道从哪里记起,高潮在哪里,结束又在哪里。
但我铭记着一种复杂的感觉,幸福,踏实,坚定。
下面就来说下考试的一些经验,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二、初试复习1、政治政治这个科目其实特别讨厌,我也不喜欢.相信很多人都不是很喜欢.记得当年好像有一本的红宝书,当年就是做那些题背那些题,到最后答题的时候,发现上面有很多的知识点还是用到了,而且用到的比较直接哦。
还有一点忘记了就是,小王当年花在政治上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可能就是快到考试的时候才开始夜以继日的背那个红宝书,做选择题,背诵上面的知识点.最后终于上天不负有心人,政治算是勉强的得了个不差的分数.就这一点来说我自己应该做自我的检讨,因为当年我承认我自己在政治上并不是特别的上心,只是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专业课上.所以关于政治这一科,我希望大家可以上点心。
不能完全像我一样马马虎虎的对待这个事情,因为必定政治还是一个很主要的学科,影响着大家的总分数。
因此,也不要完全到最后才开始背开始做题神马的。
当然,其实我也并不是特别建议花太长的时间在上面,比方说报个班啊神马的。
我是比较反对的,因为我始终觉得政治这样的科目是可以通过短时间的补习而达到一个高分的。
最后说说考试时候答题的一些小小的技巧。
因为政治是第一个开始考试的。
所以大家可能会稍微的有点紧张,关键是政治还有一部分是客观题。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在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平常心。
因为有句话不是说的好,叫做“尽人事听天命”在这个时候你也就只能是相信这句话了。
因为几百个日日夜夜你已经把自己全部的功力汇聚于此,你已经尽到了自己所有的力量。
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学院复试安排学院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专业播音主持艺术学(1303Z1)、语言传播(0503Z8)、新闻与传播(055200)、广播电视(135105)方向 各方向专业面试时间考生编号 候考时间 候考地点 100339001097013 4月3日8: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01097014 4月3日8: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01097015 4月3日8: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01097021 4月3日8: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01097023 4月3日8: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01097039 4月3日8: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01097040 4月3日8: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01097042 4月3日8: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01097043 4月3日8: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01097044 4月3日8: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02097046 4月3日8: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03097051 4月3日8: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09097061 4月3日8: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19097071 4月3日8: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22097088 4月3日8: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26097094 4月3日8: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26097095 4月3日8: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26097096 4月3日8: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29097103 4月3日8: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31097107 4月3日8: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31231008 4月3日9:3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48097127 4月3日9:3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49097138 4月3日9:3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51097147 4月3日9:3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52097148 4月3日9:3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61097157 4月3日9:3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63097161 4月3日9:3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64097165 4月3日9:3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67097173 4月3日9:3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94097194 4月3日9:3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97097197 4月3日9:3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111097208 4月3日9:3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100339117097223 4月3日9:3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130097237 4月3日9:3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131097255 4月3日9:3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134097266 4月3日9:3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144097286 4月3日9:3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144097288 4月3日9:3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144097290 4月3日9:3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146097293 4月3日9:3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161097302 4月3日9:3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173231023 4月3日9:3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180097314 4月3日9:3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182097315 4月3日13: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187097323 4月3日13: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195231026 4月3日13: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197097330 4月3日13: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197097333 4月3日13: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203097351 4月3日13: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214097371 4月3日13: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221097387 4月3日13: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309097435 4月3日13: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348097476 4月3日13: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350097481 4月3日13: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365097491 4月3日13: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384097499 4月3日13: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468097542 4月3日13: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489097565 4月3日13: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169232022 4月3日13: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308232033 4月3日13: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347229010 4月3日13: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01230002 4月3日13: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01233005 4月3日13: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01233008 4月3日13: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48233028 4月3日13: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108233051 4月3日13: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131233060 4月3日13: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134230006 4月3日13: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155233065 4月3日13: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165233068 4月3日15: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187233076 4月3日15: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320233108 4月3日15: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155234027 4月3日15: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01077002 4月3日15: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100339069077022 4月3日15: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95077026 4月3日15: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134077032 4月3日15: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141077034 4月3日15: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177077041 4月3日15: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184077044 4月3日15: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197077045 4月3日15: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205077051 4月3日15: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250077061 4月3日15: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258077062 4月3日15: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01098002 4月3日15: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01098015 4月3日15: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26098032 4月3日15: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144098086 4月3日15: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01097006 4月3日15: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324097445 4月3日15: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414097512 4月3日15: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483097557 4月3日15: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01077003 4月3日15: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 100339001074029 4月3日15:00候考 2号楼(明德楼)714室专业面试地点 考生根据指定时间在南院2号楼(明德楼)7层714室候考,根据抽签情况前往指定考场。
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考试大纲2、网络多媒体艺术重点考察网络多媒体艺术的内涵与外延、形式与内容、创作手段与创作规律、传播平台与传播方式、审美方式与审美特点,以及网络多媒体艺术与社会文化、社会经济及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等内容。
并且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对网络多媒体艺术所赖以发生发展的种种数字技术及其艺术应用,具备基本的理解或设计把握能力。
(三)数字媒体艺术焦点热点分析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对数字媒体艺术领域、尤其是数字影视艺术、网络多媒体艺术领域中出现的新的理论观点、艺术现象、审美趋向、实践应用等诸多焦点热点问题做多方位、多层次的考察与研究,并能做出包含独到见解的深入分析和论述。
三、考试的基本题型以综合论述为主要题型四、考试的形式及时间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
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二、综合考试艺术学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考试[艺术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综合考试(艺术学)》是报考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所属各个专业方向的学科基础课,其特点是涵盖范围广,基础性较强,理论考察与能力考察相结合。
《综合考试(艺术学)》考试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中外艺术基本知识;二、艺术学基本理论;三、综合分析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1、了解中外艺术发展史上著名艺术家、经典艺术作品、主要艺术思潮、主要流派风格等基本知识,包括但不限于音乐、美术(绘画、雕塑、设计艺术等)、戏剧(含戏曲)、电影、电视等艺术种类。
2、了解艺术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包括艺术本质、艺术活动、艺术种类、艺术作品等。
3、理解艺术的本质、艺术活动的性质、各艺术种类的主要特征,掌握艺术创作、艺术生产、艺术传播、艺术接受等基本理论。
4、综合运用所学艺术基本理论,分析和评述中外艺术发展历史与现实实践中的重要现象、作品和问题,分析和阐述中外艺术理论发展中的重要理论命题。
二、考试的内容第一部分中外艺术基本知识1、中外音乐发展史上著名作曲家、经典音乐作品、主要音乐流派与风格等。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基础》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基础》的研究对象是以数字媒体技术为基本支撑的艺术、审美活动,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
它以传统美学、艺术学等基础学科为理论根基,以数字技术为操作界面,对于涉及数字媒体的种种艺术的、技术的诸多新生艺术现象的本质、特征、规律展开多维的审视和思考,重点以数字影视艺术、网络多媒体艺术为研究对象,并对相邻领域的其他新兴媒体艺术有所辐射、有所涵盖。
本专业要求考生能够较为清晰地掌握美学、艺术学、传播学、数字媒体技术等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对数字媒体艺术领域内诸多理论与实践的现象、问题、命题进行较为深入地分析与论述。
二、考试的内容(一)数字媒体艺术与基础学科理论的交叉运用1、数字媒体艺术与美学理论以数字媒体艺术、尤其是数字影视艺术和网络多媒体艺术的审美活动为出发点,结合本专业特点,以中外美学理论、美学批评、美学史为基本知识框架,考察其审美活动的性质、特征、规律等问题。
2、数字媒体艺术与艺术学理论以数字媒体艺术、尤其是数字影视艺术和网络多媒体艺术为出发点,结合其全新的艺术活动特点,以中外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艺术史为基本知识框架,对数字时代的影视艺术、网络多媒体艺术活动进行考察。
3、数字媒体艺术与传播学理论以数字技术平台作为传播手段,以传播学理论为基本的知识框架,运用传播学理论及相应的方法论,重点考察数字影视艺术、网络多媒体艺术等所具备的新的艺术传播现象、传播特点、传播方式、传播规律等问题。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14、数字媒体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理论围绕数字媒体艺术、尤其是数字影视艺术与网络多媒体艺术这一核心,了解在其产生、发展、繁荣过程中起着决定性和支撑性作用的种种数字媒体技术概念、基本常识、基本功能等内容,重在考察在数字影视、网络多媒体等艺术活动过程中技术与艺术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等问题。
[2019初试真题回忆]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学硕真题回忆(713+816)我的那个考场没有提前发卷,大家都争分夺秒地背诵,10分钟还有人在走廊上面看书或者笔记监考老师也都比较nice,温和地在催促。
不过后来看群里面说各种情况都有。
有的人说他们的考场竟然是初中生监考……带着共青团团员的团徽和监考证。
还有的人说他们的阶梯教室是200人的大教室,因为手表是金属,安检的时候探测器一直滴滴叫,所以不让他带,结果他因为坐的比较靠边又看不到表。
一个温和地辟谣,几乎没有考场是提前15分钟发专业课试卷的。
大概考试前5分钟,广播会提醒监考老师发卷。
我把小刀放在文具带里,文具袋老师没有用金属探测器检查。
有些考场的老师可能第一次监考,也可能不知道考完试怎么回事,竟然不让带小刀,结果他们那个考场的所有人都在用手撕。
过金属探测仪的时候不同的老师检查不一样,第一场考试那个老师过了我耳朵,胳膊,所以我的手表不幸地“嘀嘀”了。
只要嘀嘀的东西都不让带进去。
第二考场的时候,我自己主动把手表放到了外面的书包里,结果这个老师竟然没有检查我的手腕。
由于座位号比较偏,我决定把手表放把鞋里面带进去。
冬天嘛,鞋都是那种比较深口的鞋子。
临走穿上大袄发现我有帽子!可以放帽子里带进去,因为他们只检查耳朵,口袋,胳膊~结果我这个考场让我转一圈,像高铁入站口那样背后也过了一遍。
我假装听不懂,一开始没有反应,然后突然恍然大悟,快速地转了一圈。
可能由于帽子比较厚,也可能转的比较快,没有响。
但是这一场我在28号,刚好在教室正中间,高度近视的我摘下眼镜也能够看到时钟,所以手表也就没有拿出来。
中传传播学713和815不是那种追热点或者追话题的考试。
去年甚至前年网红与网红经济算是元年,记得那一年几乎所有的周刊年终都做了策划报道,只可惜张大奕、大金、雪梨几乎都很低调,不接受采访。
然而在喧嚣过后,中传传播学学硕今年考了。
拆试卷的心得,就是很简单地用小刀划开一个信封的口子啊~没有网上说的那么多休息事项。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艺术与科学基础》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艺术与科学》是发挥中国传媒大学学科优势,设立的隶属于《艺术学》一级学科下的文理交叉二级学科,因此《艺术与科学基础》考试科目覆盖了认知
科学、色彩光学基础、音乐声学基础、艺术心理学初步等科目。
要求考生熟练
掌握本考试大纲所涉及科目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研究方法,并具有综
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主要考试内容
(一)认知科学的发展
1、认知科学概述
2、认知科学的起源
3、认知科学的发展历史
4、认知科学的研究对象与发展趋势
(二)认知的神经生理基础
1、脑系统的结构与机能
2、神经组织与神经系统
3、神经运行的信息表现形式
(三)视觉信息处理基础
1、视觉生理基础
2、颜色视觉机理
3、格式塔视觉理论
4、计算机视觉初步
(四)听觉信息处理基础
1、听觉生理基础
2、感声机制与韵律认知
3、语言认知与识别
4、听觉场景分析
(五)感知与意识
1、感觉与知觉
精都考研网(专业课精编资料、一对一辅导、视频网课)。
真题速递|中国传媒大学数媒数娱历年笔试真题(文内含三通关秘籍)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网络与智能媒体设计方向)一、单选题1.以下哪个是制作网站的软件?()A.PSB.AIC.AED.Dreamweaver2.以下哪个词不是源自B站?()A.鬼畜B.up主C.弹幕D.FTP3.那个不是共享经济?()A.UberB.yahooC.爱彼迎D.滴滴4.微信中想@所有人该用什么?()A.and allB.#allC.#所有人D.@all5.微软自带的浏览器是什么?()A.safariB.UCC.EdgeD.firefox6.初音未来用到了什么技术?()A.人脸识别B.动作捕捉C.人工智能D.绿幕抠像二、多选题1.以下哪些是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应用?()A.人脸识别B.无人驾驶C.机翻D.智能机器人2、以下哪个是手机的操作系统?()A.iOSB.win10C.安卓D.Linux3.以下哪些平台是用户自己编辑?()A.维基百科B.抖音C.微博D.知乎三、简答题1.五个人报数,甲报1,乙也报1,丙报的是前两个同学数字之和,依次循环。
①报到100的时候,甲一共报了几次数?②设计一个逻辑框图。
四、综合题:第一个:(1)设计一个中学生定制版微信,画一个功能框图(树状图),详细阐述具体功能。
(2)设计一个手机的首页界面(上色)第二个:根据图表分析游戏用户群体变化的趋势,男女的比例,用户更新率以及用户下载率。
自由选择图形,把图上的信息用创意的方法展示出来。
(数据可视化)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科技(数字娱乐方向)命题创作笔试(A卷)一、数独填空(5分)每个小九宫格内应用1-9的数字且不重复,整个大表格每一行、每列都有1-9的数字且不重复,则问号处的数字应该是。
二、分析简答题(共50分)1. 2017年4月,亚奥理事会宣布了电子竞技在2022年杭州亚运会上成为正式比赛项目,请从游戏和体育两个角度分析何为电子竞技。
中国传媒大学713《艺术学基础》考研考试大纲(感谢凯程罗老师对本文的有益指导.)一、考试的总体要求艺术学基础是艺术学专业下属各个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理论课考试科目。
艺术学是从对于具体的艺术现象的总结归纳入手探求艺术创作与鉴赏的基本规律、解析艺术审美与文化的内在机理的一门科学。
艺术学基础主要内容包括艺术本质论、艺术发生发展论、艺术创作论、艺术作品论、艺术鉴赏批评论、艺术价值功能论等。
该科目要求考生熟悉中外艺术史的发展进程,熟练掌握艺术审美、艺术创作、艺术传播、艺术文化、艺术鉴赏与批评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以及前沿理论动态,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一)艺术本质论1.艺术的表现与再现2.艺术的特性(1)形象性(2)情感性(3)形式感3.艺术的意义(二)艺术发生发展论1.艺术起源(1)艺术起源的诸种学说(2)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2.艺术发展(1)艺术发展的特殊性(2)文化系统中的艺术(三)艺术创作论1.艺术家(1)创作个性(2)艺术家的审美心理结构2.艺术创作过程3.艺术创造心理(1)形象思维(2)直觉与灵感4.艺术风格与流派(1)艺术风格(2)艺术流派(3)艺术思潮(四)艺术作品论1.艺术作品种类(1)视觉艺术(绘画、雕塑、舞蹈)(2)听觉艺术(音乐、广播)(3)语言艺术(文学)(4)综合艺术(戏剧、戏曲、影视等传媒艺术)2.艺术作品构成(1)艺术三层:符号层、形象层、意义层(2)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3)艺术典型与意境(五)艺术鉴赏批评论1.艺术鉴赏2.艺术批评(六)艺术价值功能论1.艺术世界的意义(1)构成“艺术世界”的要素(2)艺术的交流与沟通(3)艺术的传播与媒介2.艺术政治功能3.艺术社会功能4. 艺术产业功能5. 艺术文化功能三、考试的基本题型主要题型可能有:填空题、概念题、简答题、综合论述题等。
四、考试的形式及时间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出版传播实务”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出版传播实务”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出版传播实务”考试的主要内容为编辑出版学。
要求考生能了解出版的历史发展,尤其是近现代以来出版业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历史轨迹,理解出版传播的核心知识体系,具有运用编辑出版理论和方法来观察、解释出版业转型的社会关联、进而从事出版产业实践的能力。
本科目总分为150分。
主要内容包括编辑出版史(尤其是近现代编辑出版史)、编辑出版理论、编辑出版流程与实务、出版经营管理、数字出版、出版政策与法规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需熟悉中外编辑出版史,编辑出版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能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解决当前出版转型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二、考试的主要内容编辑出版史(尤其是近现代编辑出版史):版本学、中国古代书业史、古代复制技术与重要印刷品、出版相关著作与典籍、出版人物、重要出版与印刷机构、出版管理与重大事件、书籍装帧、中外出版交流。
编辑出版理论:出版方针与原则、出版属性、出版思想、出版规制、出版传播、出版教育。
编辑出版流程与实务:书刊基本结构、选题策划与报批、审稿、校对、编辑加工、定价与成本控制、发稿、装帧设计、出版营销、版权贸易、重要国际书展、读者服务。
出版经营管理:出版质量、营销管理、成本管理、品牌管理、文化管理、战略管理。
数字出版:数字出版基本概念、数字出版类型与平台、数字出版流程、大数据与数字出版、国外数字出版进展、数字出版管理。
出版政策与法规:著作权基础知识与案例解析、信息网络传播权、重要的国际出版条约与国际出版组织、出版管理机构、出版行业组织、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出版管理法规、全媒体环境中的出版政策法规问题。
三、考试的基本题型试卷结构:本科目满分150分。
主要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案例分析、材料分析等。
四、考试的形式及时间闭卷、笔试,不允许带任何辅助工具和设备。
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实务》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新闻实务》初试科目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新闻业务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具体要求,具有良好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具体的业务实践。
本科目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共部分,共80分,所有考生必答;第二部分为分专业(方向)指定选作部分,共70分,考生根据报考专业(方向)选择题目答题。
公共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具体要求。
指定选作一(新闻学、舆论学专业):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新闻报道业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具体要求,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具体新闻业务实践的能力。
指定选作二(国际新闻学专业):国际新闻学包括三大板块内容:国际新闻理论、国际新闻史,国际新闻业务。
国际新闻理论主要是研究其本体论的问题,国际新闻史则是从纵向的历史发展中探讨国际新闻的发展阶段及规律性的特征。
国际新闻业务考察国际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的综合实际应用能力。
指定选作三(广播电视学专业):考试要求考生掌握新闻传播的系统理论知识;了解广播电视媒介特色;关注全媒体时代的前沿动态、理念、趋向;注重实际业务的应用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公共部分(80分)(一)新闻采访1.新闻采访(1)新闻采访定义(2)新闻采访的特点(3)新闻采访的要求2.新闻采访的选题(1)新闻线索(2)确立选题的标准(3)选题的方法3.新闻采访的准备(1)采访准备(2)采访提纲(3)现场介入方式4.新闻采访方法(1)访问的原则与技巧(2)现场观察的方法(3)提问的方法(二)新闻写作1.新闻文本的特点(1)真实准确(2)简洁明晰(3)具体生动(4)用事实说话2.消息写作(1)消息定义及写作特点(2)报道角度(3)背景材料(4)消息的导语(5)消息的主体(6)消息常用结构(7)消息的常见分类3.通讯写作(1)通讯定义及分类(2)深度报道定义(3)通讯的主题(4)通讯的选材(5)通讯的结构要求(6)通讯的常用结构(7)人物通讯(8)事件通讯(9)社会现象通讯(10)解释性报道(11)调查性报道(三)新闻编辑1.新闻编辑的特点与要求2.新闻稿件的选择3.新闻稿的修改4.新闻标题5.新闻稿的配置6.版面编辑7.图片编辑8.新闻报道的组织与策划(四)新闻评论1.新闻评论(1)新闻评论界说(2)新闻评论的特点2.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1)认识功能(2)教育功能(3)导向功能(4)监督功能3.新闻评论的文体发展(1)政论主导时期(2)新闻评论形成(3)语体化进程(4)个性化时期4.新闻评论的要素(1)论点及其要求(2)论据及其运用(3)论证的逻辑与方法5.新闻评论的选题(1)新闻评论的评论价值(2)新闻评论的选题原则6.新闻评论的基本类型(1)按规格分类(2)按媒体分类(3)按内容性质分类7.不同类型的评论写作(1)立论性评论(2)驳论性评论(3)释论性评论※指定选作一(新闻学、舆论学专业指定选作部分)(70分)(一)广播电视新闻1.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基本特点(1)广播传播特点对新闻写作的影响(2)电视传播特点对新闻写作的影响2.广播电视消息写作的结构要求(1)结构线索的特点(2)广播电视消息的常用结构3.广播电视新闻专题写作(1)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的特点(2)广播新闻专题表达手段(3)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的结构要求4.广播电视现场报道(1)广播电视现场报道定义(2)广播电视现场报道的要求(3)现场直播5.广播电视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1)连续报道(2)连续报道的采写要求(3)系列报道(4)系列报道的采写要求(二)广播电视评论1.广播评论(1)广播评论的类别:口播评论、谈话评论、音响评论(2)不同类别电视评论的制作规律2.电视评论(1)电视评论的类别:口播评论、谈话评论、图像评论(2)不同类别电视评论的制作规律(三)广播电视节目1.广播节目2.电视节目3.广播电视节目系统4.节目设置5.新闻节目6.新闻性专题节目7.新闻性杂志节目※指定选作二(国际新闻学专业指定选作部分)(70分)(一)国际新闻理论1.新闻理论2.国际新闻的定义3.国际新闻的发展形态4.国际新闻的特征5.国际新闻的作用及效果研究6.国际新闻相关理论霸权理论、软实力理论、文明冲突论、建构主义理论、信息自由流动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传播政治经济学、文化霸权、媒介帝国主义理论、文化中心主义、东方学等。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初试科目《广播电视艺术概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广播电视艺术学概论》是广播电视艺术重要的专业基础和专业理论课考试科目。
广播电视艺术学是从广播电视艺术现象入手探求广播电视艺术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内容包括广播电视艺术发展史、广播电视艺术基本理论、广播电视艺术前沿理论、广播电视创作理论。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基本特性、基本创作规律和前沿理论动态,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
(一)广播电视艺术基本理论
1、广播电视艺术发展概况及各阶段重要作品
2、广播电视艺术的界定
3、广播电视艺术的分类及其界定
4、广播电视艺术的特性
5、广播电视艺术的传播特质
6、广播电视艺术的接受鉴赏
(二)广播电视艺术前沿理论
1、广播电视艺术的创作、传播现状分析
2、广播电视艺术审美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3、广播电视艺术的艺术性与技术性的关系
4、广播电视艺术的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关系
5、广播电视艺术的媒介特制与艺术特质的关系
6、广播电视艺术的社会责任
(三)广播电视艺术创作
1、作品创作的创意与策划
2、作品创作的构思与艺术手法
3、作品创作的环节与规律
4、作品创作的内容与形式
5、作品创作的意义与社会效果
6、作品创作的趋势
三、考试的基本题型
主要题型可能有:名词解释、简答题、思考题、作品综合分析题等。
四、考试的形式及时间
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
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设计艺术学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广告设计方向以考核学生的设计创作能力为主,设计艺术史论方向以考核学生的史论研究能力和专业写作素养为主。
二、考试的内容
以设计创作实践为主要考核重点,以设计史论和中外美术史方面的内容为辅。
考试内容还涉及到对设计界和广告界最新发展问题的关注度及认知度的考察。
1.设计基础:如图形想象、字体设计、标志设计等。
2.广告创意:如招贴设计、广告脚本创作等。
(设计艺术史论方向不作要求;广告设计方向重点考查)
3.设计和广告评论:如作品分析、设计批评等。
(设计艺术史论方向重点考查;广告设计方向不作要求)
4.设计史和中外美术史常识
5.设计和广告学科的最新发展问题评述
三、考试的基本题型
主要题型可能有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设计题等。
四、考试的形式及时间
笔试含设计创作和卷面问答。
请准备绘画工具。
考试时间:3小时。
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艺术综合》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艺术综合》是报考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MFA)所属各个专业方向的学科综合课,重点考察学生对各门类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必备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对考生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艺术素养的基本考察。
二、考试的内容
1.概述
本部分内容主要考察考生对各艺术门类中常见形态及主要内容的掌握程度,考试时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等形式出现。
2.考试范围
一、各艺术门类的特征
➢音乐学的基本概念和必备知识
➢戏剧艺术学的基本概念和必备知识
➢电影艺术学的基本概念和必备知识
➢广播电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必备知识
➢舞蹈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必备知识
➢美术学的基本概念和必备知识
1。
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基础》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基础》的研究对象是以数字媒体技术为基本支撑的艺术、审美活动,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
它以传统美学、艺术学等基础学科为理论根基,以数字技术为操作界面,对于涉及数字媒体的种种艺术的、技术的诸多新生艺术现象的本质、特征、规律展开多维的审视和思考,重点以数字影视艺术、网络多媒体艺术为研究对象,并对相邻领域的其他新兴媒体艺术有所辐射、有所涵盖。
本专业要求考生能够较为清晰地掌握美学、艺术学、传播学、数字媒体技术等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对数字媒体艺术领域内诸多理论与实践的现象、问题、命题进行较为深入地分析与论述。
二、考试的内容
(一)数字媒体艺术与基础学科理论的交叉运用
1、数字媒体艺术与美学理论
以数字媒体艺术、尤其是数字影视艺术和网络多媒体艺术的审美活动为出发点,结合本专业特点,以中外美学理论、美学批评、美学史为基本知识框架,考察其审美活动的性质、特征、规律等问题。
2、数字媒体艺术与艺术学理论
以数字媒体艺术、尤其是数字影视艺术和网络多媒体艺术为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