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新高考——浙江省新高考“七选三”、“三位一体”升学经验分享
- 格式:pptx
- 大小:6.84 MB
- 文档页数:3
新高考“7选3”如何选浙师大附中校长权威解读新高考“7选3”如何选浙师大附中校长权威解读新高考:打破文理分科,将选择权还给学生“2014年浙江进行了高考改革试点,一举打破了原先文理分科的局面,迈出了高考改革的第一步。
”何通海说, 2017年高校招生录取的考试科目为“3(语数外)+3(7选3)”,“7选3”的科目“一考两用”,其中“必考题”(70分)的成绩作为高中学考成绩,“必考题+加试题”(100分)的成绩作为高考选考科目的成绩。
”“打破文理分科是新高考鼓励个性化发展的体现。
”他认为,这样的趋势只会越来越明显。
他给出了一组数据,按照“7选3”选课规则,有35种不同的组合,目前浙师大附中选择“两文一理”的同学占24%,“两理一文”的占38%,“一文一理一技术”的占13%,也就是说75%的学生都选择了文理兼修,这是与原来文理科泾渭分明的最大不同。
除了分类选课,新高考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就是分层选课。
高中三年每年增加春秋假,从而划分出12个学段。
除了高一第一个学段,为了让新生更好地适应高中生活,实行行政班制度外,从第二个学段开始,学生就要进行分层教学,也就是说学生需要根据自身的水平和潜力选择每门课的层次。
“每个层次的基本教学要求一致,但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梯度安排会有不同。
”何通海介绍,与分类选课一样,分层选课也是将选择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在选择中认识自我,主动学习。
他认为,目前高中教育在为学生提供更适合、更多样教育的同时,也对学生的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高一开始每个学生就要在分析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不断作出选择,并为之付出三年的努力。
选考科目“专业导向”既看兴趣也看规划新高考除了3门统一的语数外必考科目外,其他7门学科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的选考科目,每科至多参加2次考试,取高分计入高考成绩。
何通海认为,让学生“自由选择”考试科目,实际上是让学生提前对自己的未来人生进行规划。
“长期以来,许多学生通常到了填报志愿前的一两天才匆匆想起,随意选择了可能影响自己一生的专业。
浙江高考7选3选考科目选择方法
新高考的成绩中,选考科目会出现两个分数,一个是卷面分,一个是等级赋分。
卷面分不会被直接使用,而是将作为等级赋分的依据。
以各科“必考题70分+加试题30分”卷面得分为依据,按最接近的累计比例划定等级,其中第21等级比例不超过1%。
举个例子,比如一位同学物理成绩,必考题68分,加试题26分,卷面分为94分。
如果他的成绩排名在当次考试的前1%,那么按照等级赋分方案计算,他计入高考的物理分数应该为100分;如果他的成绩排名在当次考试的前2%,参照等级比例和赋分值,他计入高考的物理分数应该为97分。
我们可以用“一个原则+两个参考”的方法来确定选考科目的基本思路。
“一个原则”——即实力原则
这是高中生进行“7选3”根本原则。
高中生的自身实力是确定自己的3门选考科目最重要的依据。
也就是说在供选择的7门科目中,
我的哪3门科目的实力最强、最感兴趣、在班级或学校的成绩排名最靠前,我就选择这3门科目作为我的选考科目。
“两个参考”
一是要参考“2017年拟在浙江招生约1400所高校本次公布的选考科目范围”。
从公布的情况来看,“7选3”中7门科目的重要性依次是:物理→化学→技术→生物→历史→地理→政治。
在各门科目实力相当的情况下,高中生应该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选择。
二是参考高中生所在中学在物理、化学、生物、技术、政治、历史、地理这7门科目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在各门科目实力相当的情况下,高中生应该选择所在中学教学实力强的科目作为自己的选考科目。
浙江高考选考7选3技巧策略高考选考7选3如果选的不好,将会影响你的高考成绩,影响你以后读什么大学,继而影响以后你的人生走向。
所以7选3时人生一次重大抉择,一定要谨慎。
选考科目的成绩不是按卷面分数,而是按照你的名次给分。
名次全省位于前1%的都是100分,即使你的卷面分数只有80分。
当然卷面考了95分,名次位于前29%和36%之间,最终分数也只有79分。
这就是等级赋分。
所以选科目要避开高手,除非你就是一等高手。
一、物理:难度指数★★★★★。
大学要求指数★★★★★。
物理注定是高手的战场,因为像清华、复旦等一流大学基本要求选报物理,会导致一类高中大部分都会选物理,镇海中学等一类高中学生大部分都选了物理。
二类高中像茅盾中学物理只选了40人,由此可见,如果作为二类高中的学生选了物理,会比较吃亏。
【选报建议】物理计算题偏多,适合空间想象力强、计算能力强、数学基础好的的同学选报。
没那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物理确实比较难。
二、化学:难度指数★★★★★。
大学要求指数★★★★★。
和物理一样,也是高手的战场。
一类高中选报同学较多。
高中化学需要记忆的反应方程、化学分子等比较多。
【选报建议】适合计算能力、数学基础较好、记忆能力都强的同学选报。
三、生物:难度指数★★★。
大学要求指数★★★。
生物被称为理科中的文科,计算题偏少,记忆型题目偏多。
高中生物和化学联系非常紧密,比如生物肽键、氨基酸分子结构等。
【选报建议】以后准备读医科的同学要选报。
适合记忆力强、化学基础较好同学选报。
四、技术:难度指数★★。
大学要求指数★★★★。
技术作为一门新学科,相对于物理、化学要简单很多。
二类高中报的学生最多。
技术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信息技术是和计算机相关的知识,比如PS图像图像处理,通用技术比较贴近生活,比如小发明、螺栓螺母等。
【选报建议】技术偏于实践动手性,适合动手能力强的同学,特别对电脑有兴趣的同学。
五、历史:难度指数★★★★。
大学要求指数★★★。
浙江新高考方案7选3实施细则一、前言作为一项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浙江省高中阶段学校新课程已经实施多年。
为进一步完善新高考方案,经过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特制定本实施细则,以确保各项政策能够落地生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方案简介1.选科范围: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技术、艺术类选考科目。
2.组合方式: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志向,自主选择3个科目进行考试。
3.选考要求:(1)必须选修语文、数学、英语三门科目。
(2)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技术、艺术类选考科目中选择一门进行考试。
4.考试科目权值赋予:语文、数学、英语各科权值为100,其他科目权值为50。
5.考试方式:根据教育部要求,进行统一的笔试考试。
三、实施细则1.选科指导: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科教师进行选科指导活动,提供详细的选科信息,并组织学生参观学术科研机构和高校,深入了解各个学科的发展前景与应用领域。
2.选课程序: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在选定的科目范围内,填报选科志愿。
学校根据学生选课志愿,进行选课编排,并向学生公布最终选课结果。
3.选课调剂:学校要根据学生的选课结果,进行科目调剂,确保每个学生的选科组合合理。
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选课调剂申请,并向学校提供相应的理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剂。
4.学生辅导:学校要组织学科教师进行学生选科辅导,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职业计划,给予科学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选科决策。
5.考试内容与要求:考试内容和要求按照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执行。
考试科目的命题要充分考虑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6.考试分数计算:根据方案要求,每个学生的3个选考科目的成绩分别乘以对应科目的权值,并进行累计计算,最终得出学生的总分。
7.选科结果使用:学校根据学生的选科结果,进行课程安排和分班工作。
同时,学校要将学生的选科结果记录在学生档案中,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升学指导提供有力依据。
浙江高考七选三高考是对学生们多年学习成果的综合考验,是中国教育体制中的一项重要考试。
浙江高考七选三是指浙江省高中毕业生在高考前可以选择其中三门科目进行考试,其他科目则以学业水平测试的方式进行评估。
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让学生们能够更加专注于自己擅长的科目上。
同时也为学生们提供了在其他科目上展示自己的机会。
在浙江高考七选三的考试中,学生们可从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和历史七门科目中选择三门进行考试。
这种灵活的选择方式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来说都是一种福音。
对于理科生来说,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数学、物理和化学进行考试,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对于文科生来说,他们则可以选择语文、外语和历史等科目,以展现自己在人文社科方面的才能。
与传统的高考方式相比,浙江高考七选三给予了学生们更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进行选择,使得高考的准确性和公平性都得以提升。
与此同时,这也对学校、教师和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们需要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指导,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科目选择。
然而,浙江高考七选三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学生们需要在众多科目中进行选择,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他们需要全面了解各科目的内容和要求,分析自己的潜力和优势,才能做出理性的选择。
而且,对于部分科目来说,选择的人数可能会不均衡,导致竞争更加激烈。
这也对学生们的备考策略和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浙江高考七选三是一项积极的改革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们的考试压力,为他们提供了个性化发展的机会。
然而,如何平衡选择的权利和考试的公平性,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政府、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共同努力,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机会。
浙江省新高考“7选3”化学浅析与教学应对策略近年来,浙江省实施的新高考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并在不断推进中。
其中,化学学科的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新高考中,学生可以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与设计等七门选修课中,选择三门进行考试。
本文将对浙江省新高考中“7选3”化学政策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应对策略。
浙江省新高考的“7选3”政策,意味着学生在化学学科方面的学习时间和篇幅相对较少,考察内容也相对较为精简。
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科内容进行精选,突出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核心概念,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首先,教师应当明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
通过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化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其次,教学内容应当突出基本知识和核心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对学习者有启发和实用性的例子和实验,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设计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可以通过对常见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思维能力。
最后,教学中要注重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可以通过讨论、实验报告、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促进师生互动和学生参与。
综上所述,针对浙江省新高考“7选3”化学政策,教师可以通过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和难点、培养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能力、引导科学探究和综合应用,并注重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来有效应对。
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也可以适应新高考的要求,使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
浙江省新高考“7选3”化学浅析与教学应对策略稳中有变,难度略有提升,注重学科思想方法和科学素养的考查在教学中要整合计划,统盘安排,备课上立足“三本”,有的放矢2014年,浙江省教育厅确定了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和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实施办法,这是高考制度的一次巨大变革,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简介所谓“7选3”指的是学生可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中任选3门作为高考科目,也称为选考科目。
对于选考科目,学业水平考试(简称学考)和高考选考(简称选考)两考合一,即选考在学考“必考题”基础上增加“加试题”,“必考题”为必修内容,分值为7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加试题”为必修和选修内容,分数为30分,考试时间延长30分钟。
每年有二次参加考试机会(4月份、10月份),每位考生每门科目有二次机会,以最高那次分数计入高考总分。
二、新高考化学选考加试题分析新高考化学必考题共29题,其中选择题25题,非选择题4题;加试题共3题,均为填空题,每大题10分,共30分,其中第30题考查元素化合物与化学反应原理,第31题考查元素化合物与化学实验,第32题考查有机合成与推断2015年10月试题,焓变大小判断需要考生根据图象判断出平衡常数和焓变关系,再根据盖斯定律判断焓变相对大小,综合程度更高,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对电化学内容考查方式改变,以往理综“7+4”中均以选择题考查,而新高考中,必考题对电化学要求很低,特别是电解更没有要求,要深入考查电化学内容,只能在加试题中考查对于实验的考查,主要是实验名称、基本操作等,2015年10月卷对实验条件的选择采用了图像方式考查,需要考生分析图像,并理解应用,这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显著提高。
对于有机化合物考查,基本沿袭了以往理综的形式,考查内容、设问方式及难度等与以前相仿,唯一变是是分值减少。
三、教学应对策略1.控制进度新高考方案要求参加化学学考的学生完成《化学1》《化学2》及《化学反应原理》必考部分,看似内容减少了,但此部分学生一般安排在高一学完,参加10月学考,学习时间为高一及高二开学后的第一个月,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是挤出时间进行复习整理,紧张程度不言而喻,尤其是此部分学生本来化学基础相对薄弱,无疑给教学“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