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软件工程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605.50 KB
- 文档页数:72
第1章软件工程概述软件工程的研究领域包括软件的开发方法、软件周期以及软件工程的实践等。
软件危机与软件工程的起源1. 计算机系统的发展历程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以前,是计算机系统发展的早期:软件为每个具体应用而专门编写的。
软件实质为规模较小的程序,编写容易,没有系统化的方法,对软件开发工作更没有进行任何管理。
编写者和使用者为同一个(或同一组)人。
软件设计只是一个模糊的过程,除了程序清单之外,没有其他文档资料。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到 70 年代中期,是计算机发展的第二代:硬件发展:多道程序、多用户系统引入了人机交互的新概念,使硬件和软件的配合上了一个新层次。
实时系统能够从多个信息源收集、分析和转换数据,使得进程控制能以毫秒而不是分钟来进行。
在线存储技术的进步导致了第一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出现。
软件发展:软件个体化特性。
软件数量极具膨胀。
在程序运行时发生的错误必须设法改正。
用户有了新的需求时必须相应的修改程序。
硬件或操作系统更新时,通常需要修改程序以适应新的环境。
软件维护工作,以令人吃惊的比例耗费资源,许多程序的个体化特性使得它们最终成为不可维护的。
2. 软件定义:软件是由一个完整的配置组成:程序:能够完成预定功能和性能的可执行的指令序列。
数据:是使程序能够适当地处理信息的数据结构。
文档:是开发、使用和维护程序所需要的图文资料。
1983 年 IEEE 对软件的定义:计算机程序、方法、规则、相关的文档资料、运行程序时所必须的数据。
特点:1) 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而不是具体的物理实体。
2) 软件的生产与硬件不同。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制造过程。
3) 在软件的运行和使用期间,没有硬件那样的机械磨损,老化问题。
4) 软件成本相当高。
3. 软件危机介绍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软件危机包含两方面问题:如何开发软件,以满足对软件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已有软件。
第一章软件工程概述1、1968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计算机科学家在联邦德国召开国际会议,讨论软件危机问题,在这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并使用了“软件工程”这个名词,一门新兴的工程学科就此诞生了。
2、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3、软件危机包含下述两方面的问题:如何开发软件,以满足对软件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维护数量日益增长的已有软件。
4、产生危机的原因①与软件本身的特点有关②与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方法不正确有关。
5、软件的生命周期:一个软件从定义、开发、使用、维护,直到被废弃,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这就如同人要经过胎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直到最终死亡的漫长周期一样。
通常把软件经历的这个漫长的时期称为生命周期。
6、软件工程定义: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
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和维护软件。
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技术方法结合起来,以经济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并有效的维护它,这就是软件工程。
7、软件工程7个本质特征:①软件工程关注与大型程序的构造②软件工程的中心课题是控制复杂性③软件经常变化④开发软件的效率非常重要⑤和谐地合作是开发软件的关键⑥软件必须有效的支持它的用户⑦在软件工程领域中通常由具有一种文化背景的人替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人创造产品8、软件工程的7条基本原理:①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②坚持进行阶段评审③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④采用现代程序设计技术⑤结果应能清楚的审查⑥开发小组的人员应该少而精⑦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9、通常把软件周期全过程中使用的一整套技术方法的集合称为方法学,也成为范型。
10、软件工程的方法包含3个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
其中方法是完成软件开发的各项任务的技术方法回答“怎样做”的问题;工具是为运用方法而提供的自动或半自动的软件工程支撑环境;过程是为了获得质量的软件所需要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框架,它规定了完成各项任务的工作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