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基本法的概念
- 格式:doc
- 大小:62.47 KB
- 文档页数:7
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本章考情分析2019A2019B20182017单项选择题2211多项选择题0011案例分析题0000考核分值 2.0 2.0 2.5 2.52020年本章新增、修订情况1.新增部门规章的举例(非实质性修订)第一节法律基本原理一、法的概念与特征(一)法的概念法是反映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得到国家强制力保证的,赋予社会关系参加者权利与义务的社会规范的总称。
(二)法的特征1.法是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提示】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同时,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受到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提示】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了法的国家意志性。
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提示】国家强制力由军队、警察、监狱等国家机构作为支持。
法具有国家强制力并不意味着法律规范的实施都是依靠国家强制力而实现,也不等于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
法律的实施主要依赖于社会主体的自觉遵守和执行。
4.法是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提示】5.法是确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6.法律虽是调整人类社会关系的重要社会规范,但并不是唯一的社会规范。
道德、宗教规范及风俗习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法律道德归属范畴社会制度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内容权利与义务对他人、对社会集体履行义务、承担责任实施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依靠社会舆论、人的内心信念以及宣传教育等手段来实现【例题·2018年多选题】下列关于法的规范属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法是社会规范B.法是技术规范C.法是行为规范D.法是道德规范【答案】AC【解析】法是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C选项正确;行为规范分为社会规范和技术规范,技术规范一般不属于法的范畴,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
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不同,但又紧密联系。
回顾与总结二、法律渊源法律渊源是指法律存在和表现的形式。
第六部分法律——第二十六章法的一般原理第六部分法律第二十六章法的一般原理本章知识点【知识点一】法的概念、本质和基本特征【知识点二】法律规则的逻辑构成和分类【知识点三】法的制定和法律解释【知识点四】法的功能和效力【知识点一】法的概念、本质和基本特征建议关注法的类型、本质、基本特征。
(一)法的概念1.法是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维护、巩固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具有普遍效力的行为规范体系。
2.法的类型(二)法的本质1.法的阶级性:法反映的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和共同意志。
2.法的国家意志性:只有通过合法的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统治阶级意志才能成为法。
3.法的物质制约性:法最终决定于构成物质关系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三)法的基本特征1.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特殊强制性。
2.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3.法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4.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标志。
5.法在国家权利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具有普遍性。
6.法是具有严格程序规定的规范。
【经典例题】【例题·单选题】(2016年)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法的本质可以概括为阶级性、国家意志性和物质制约性等多个方面,但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法最终决定于()。
A.社会物质生活条件B.统治阶层的意志C.国家的意志D.多数公民的意志『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法的本质。
法最终决定于构成物质关系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知识点二】法律规则的逻辑构成和分类建议关注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的区别、法律规则的分类。
(一)法律规则的逻辑构成【例如】酒类经营者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并应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予以明示,违反规定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两千元以下罚款。
2.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区别(1)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
基本法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我们国家的基本法。
基本法是一个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规定了国家的政治体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和规定。
基本法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国家的基本法是在广泛民主参与和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制定的,它体现了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基本法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平等权利、财产权利等,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等,保障了人民的社会权利,包括教育权、医疗权、社会保障权等。
基本法还规定了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保障了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
我们国家的基本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全体公民的共同约束和保障。
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尊重和遵守基本法,维护基本法的权
威和尊严。
我们每个公民都有权利和义务去参与基本法的制定和实施,保障基本法的实施和完善。
在新时代,我们要更加深入地学习和理解基本法,增强基本法
意识,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律意识,维护基本法的权威和尊严。
我们要更加积极地参与基本法的实施和完善,促进国家的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
让我们共同努力,维护基本法,建设美好的国家和社会!
谢谢大家!。
1、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法的特征:1、法具有规范性。
2、法具有国家意志性。
3、法具有国家强制性。
4、法具有普遍性。
5、法具有程序性。
6、法具有可诉性。
2、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我国法律的主要形式有:1、宪法: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我国最主要的法律渊源。
2、法律:按照法律制定的机关及调整的对象和范围不同,法律可分为基本法律和一般法律。
基本法津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的、规定和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带有基本性和全面性的社会关系的法律,如《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等。
一般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或修改的,规定和调整除由基本法律调整以外的,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某一方面的关系的法律,如《商标法》、《产品质量法》、《国家赔偿法》等。
法律是依据宪法的原则和规定制定的,其地位低于宪法,但高于其他的法律渊源。
3、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其地位和效力低于宪法和法律。
4、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其法定权限内制定的法律规范性文件。
地方性法规具有地方性,只在本辖区内有效,其地位和效力低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
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大会依照法定的自治权,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带有民族区域自治特点的法律规范性文件。
6、行政规章:行政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为了管理国家行政事务所制定的法律规范性文件。
基本法制定过程框架
基本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法,它是在1990年4月5日由全
国人大通过并公布实施的。
基本法的制定过程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初,当时中国政府和英国政府就香港前途问题展开谈判。
经过多年
的磋商,双方于1984年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宣布英国将于1997
年7月1日把香港交还给中国,并同意在交接前制定香港的基本法。
基本法制定的框架主要包括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位、制度、
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规定。
基本法总共有九章,包括了总则、基本
权利与义务、选举、政府、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区域
组织和附则等内容。
基本法的框架确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基本制
度和运作方式,保障了香港的高度自治和一国两制的实践。
在基本法的制定过程中,中国政府和香港社会各界进行了广泛
的磋商和协商,充分吸收了香港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了基本法
的制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民意基础。
基本法的制定过程严格遵循
了中英联合声明的规定,体现了中国政府对香港前途的郑重承诺,
也为香港回归后的稳定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总的来说,基本法的制定过程经历了长期的谈判和磋商,充分
体现了中国政府尊重香港居民意见、遵循一国两制原则的决心和诚意。
基本法的框架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保障了香港的稳定和繁荣。
法的概念广义的法律与狭义的法律前者指法律的整体。
后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主观法与客观发“法律是客观的权利,权利是主观的法律”客观法之抽象的、不依个人的主观意志和行为而客观存在的法律规范;主观法指属于主体的并需要通过主体的活动而实现的合法权利。
自然法(理想法、正义法、应然法)与实在法(现实法、国家法、实然法)法的本质在法的意志性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制约性的关系上,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而统治阶级的意志归根结底又是由其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对法律而言,统治阶级的意志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不同层次的本质,根据列宁关于本质问题的观点,统治阶级的意志是法的“初级本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法的更深层次的本质。
资产阶级法学家关于法的本质的论述意志说、命令说、规则说、判决说、行为说、社会控制说、事业说。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法的本质的论述法的本质与法的现象它们分别从法的内部依据和法的外部显现两个方面把握法律现象。
法的现象是法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质,是外露的、多变的,通过经验的、感性的认识就能了解到。
法的本质则深藏于法的现象背后,是法存在的基础和变化的决定性力量,是深刻的、稳定的,不可能通过感官直接把握,需要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揭示了法与统治阶级的内在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揭示了法与国家的必然联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揭示了法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因果联系。
法的阶级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是“意志”的体现法是人们意识活动的产物。
意志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和过程、一种精神力量,本身并不是法,只有表现为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才是法。
法是意志的反映、意志的结果、意志的产物。
法属于社会结构中的上层建筑。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法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表现或反映,是被奉为法律的阶级意志。
虽然统治阶级意志是由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所决定的,但其形成和调节也必然受到被统治阶级的制约。
与基本法对应的概念
与基本法对应的概念有以下几个:
1. 宪法法律地位:基本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根本法律。
2. "一国两制":基本法确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继续保持原有的
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宽松法治和高度自治的制度安排。
3.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组织和职权:基本法规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组织结构和职权,明确了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机关的职责和权力范围。
4. 公民权利和自由:基本法保障了香港居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包括言论、新闻、出版、结社、示威等自由,以及选举权和权利等。
5. 香港特别行政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基本法规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包括特别行政区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机制,以及中央政府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保障和支持。
以上是一些与基本法对应的概念,它们体现了基本法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制度安排和权力分配的规定,并保障了香港居民的基本权益。
法律第一章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顾名思义,是指法律规范的整体,是社会公认并由国家制定的规则和准则。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旨在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秩序。
它不仅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而且对每个人都有约束力。
本章将详细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特点以及法律的分类。
一、法律的基本概念1. 法律的定义法律是一种由国家制定和实施的规则和准则,其目的是保护个人权利、维护社会秩序,并规范公民的行为。
2. 法律的特点(1)强制性:法律对每个人都有约束力,无论是否知晓规定,个人都需遵守。
(2)平等性:法律面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特殊待遇或歧视。
(3)权威性:法律由国家制定和实施,享有国家的权威和力量。
(4)稳定性:法律是相对固定和稳定的,不会随意变动。
(5)可追溯性:法律的依据和来源可以被追溯到一定的历史和根源。
二、法律的分类法律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和内容进行分类。
以下是常见的法律分类:1.宪法法律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国家的组织和权力运行机制,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刑法刑法是国家规定的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的法律。
其目的是惩罚犯罪分子、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3.民法民法是调整个人和私人关系的法律。
它规定了财产权利和义务、民事责任、家庭、婚姻和继承等方面的法律规则。
4.劳动法劳动法是为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维护劳动关系稳定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
5.商法和经济法商法和经济法主要规范市场经济中的商业交易和经济活动。
其主要包括公司法、合同法和商标法等。
6.行政法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机关行为和保护个人权利的法律。
它规定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行政程序以及行政行为等。
7.国际法国际法是调整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
它规定了国家主权、国际合作、国际争端解决等方面的法律规则。
8.判例法判例法是以法院判决为依据的法律体系。
在判例法中,判决案例对类似案件的判决具有指导性作用。
总结:法律作为社会管理和规范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遵守法律,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公正。
法律基本概念本套试卷满分为:56您的得分是:01、2008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消防法》进行了修订,2009年4月,某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对实施《消防法》作出了具体规定。
关于该办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办法属于对《消防法》的立法解释B.该办法属于《消防法》的下位法,按照法律高于法规的原则其效力较低C.该办法属于对《消防法》的变通或补充规定D.该办法对《消防法》进行了体系解释【正确答案:】B【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2、马克思曾说:“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那是法学家的幻想。
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
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的恣意横行。
”根据这段话所表达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调法律以社会为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其他派别法学的根本区别B.法律在本质上是社会共同体意志的体现C.在任何社会,利益需要实际上都是法律内容的决定性因素D.特定时空下的特定国家的法律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正确答案:】D【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3、剥夺公民政治权利只能由()规定。
A.地方性法规B.法律C.行政法规D.部门规章【正确答案:】B【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4、下列有关法律后果、法律责任、法律制裁和法律条文等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任何法律责任的设定都必定是正义的实现B.法律后果不一定是法律制裁C.承担法律责任即意味着接受法律制裁D.不是每个法律条文都有法律责任的规定【正确答案:】D【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5、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律责任的归结讲求责任法定原则、公正原则、效益原则B.法律责任的免除即无责任C.法律责任体现了国家的强制力D.法律责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违法与违约【正确答案:】B【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6、把法律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的主要依据是()。
A.适用范围不同B.制定和表达的方式不同C.制定和实施的主体不同D.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正确答案:】D【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7、下列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的法律冲突是()。
A.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B.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的C.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D.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的【正确答案:】B【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8、我国《立法法》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
A.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B.全国人大和国务院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其各部委【正确答案:】C【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9、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正确答案:】B【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10、下列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涉及两个以上国务院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不得制定规章,只能由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B.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收取费用由规章规定C.行政法规应由国务院起草、讨论和通过,国务院部门不能成为行政法规的起草单位D.有规章制定权的地方政府可以直接依据法律制定规章【正确答案:】D【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11、从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看,判断某一行为是否违法的关键因素是()。
A.该行为在法律上被确认为违法B.该行为有故意或者过失的过错C.该行为由具有责任能力的主体作出D.该行为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某种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正确答案:】A【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12、下列关于法的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的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正确答案:】A【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13、关于宪法在立法中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宪法确立了法律体系的基本目标B.宪法确立了立法的统一基础C.宪法规定了完善的立法体制与具体规划D.宪法规定了解决法律体系内部冲突的基本机制【正确答案:】C【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14、法律规范属于()。
A.技术规范B.社会规范C.道德规范D.自然法则【正确答案:】B【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15、下列有关法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个体户暴力抗拒工商局执法人员检查,并将一执法人员打成轻伤,则其除承担行政责任外,还将承担刑事责任B.甲、乙双方签订一份买卖合同,按照合同规定,甲应在合同签订后3日内向乙交付面粉10吨,在履行期内,乙享有民事权利而甲承担民事义务C.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其他基本法律都据此制定;所以,触犯了刑法中强制性规定的行为都是违宪行为,要承担违宪责任D.民事责任属于法定责任,因此不允许当事人协商免除【正确答案:】A【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16、遵守下列()属于遵守我国法律的行为或事项。
A.某市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B.某县公安局的治安处罚决定C.习惯法D.《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正确答案:】ABD【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17、下列关于法的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B.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C.法是由原始社会的习惯演变而来的,具有历史性D.法是经严格的程序制定的,具有程序性【正确答案:】AB【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18、下列关于“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代中国正式的法律包括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B.当代中国正式的法律包括地方各级政府颁布的规范性文件C.是否具有国家强制性,是衡量一项规则是不是法的决定性标准D.某些犯罪的成立,需以具有特定目的为必要条件,这表明法律不仅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也规范和约束人的思想【正确答案:】ACD【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19、下列有关法的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A.历史上一切法的规定都是明确、肯定的B.法是司法机关办案的主要依据C.法律以外的其他社会规范,也可作为司法机关定罪的根据D.法是以国家政权意志的形式出现的【正确答案:】BD【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20、下列关于法的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A.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法具有规范性,这种规范是一种技术规范和自然法则B.法是由公共权力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具有特定形式的社会规范,形成机关的不同是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的主要区别C.法律规范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通过法律程序来实现,这是法律的强制性D.法以设定义务内容的形式来指引人们的行为【正确答案:】AD【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21、根据《立法法》的规定,以下不是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是()。
A.本行政区内市、县、乡政府的产生、组织和职权的规定B.本行政区内经济、文化及公共事业建设C.对传染病人的强制隔离措施D.国有工业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制度【正确答案:】ACD【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22、下列直接体现法的普遍性特征的法律条文是()。
A.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B.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D.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刑法》【正确答案:】ABCD【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23、关于立法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应当坚持宪法基本原则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D.坚持改革开放【正确答案:】ABCD【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24、某省人民代表大会所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与某部委规章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由国务院决定在该地方适用部门规章B.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或部门规章C.由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加以规定D.由国务院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或者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在该地方适用部门规章【正确答案:】ABC【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25、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是()。
A.劳动争议仲裁制度B.教育制度C.对私有企业的财产征收制度D.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制度【正确答案:】ACD【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26、下列行为会导致法律责任的是()。
A.小区保安员曲某对文某处20元罚款B.姜某向报社写信揭露某纪录片造假C.冯某经公共汽车售票员提醒后仍不给抱小孩的乘客让座,小孩被挤伤D.塑胶五金厂要求工人一天至少工作15小时,加班费为每小时1.5元【正确答案:】AD【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27、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下列可以减轻或免除法律责任的是()。
A.家住偏僻山区的蒋某把入室抢劫的康某捆绑起来,押送到40里外的乡派出所B.蔡某偷了一辆价值150元的自行车,10年后被人查出C.医生李某征得患者王某的同意,锯掉其长有恶性肿瘤的小腿D.高某在与3个青年打架时,拔出刀子将对方一人刺成重伤【正确答案:】ABC【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承担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是法律B.在权利受到妨碍以及违反法定义务时,法律责任是救济权利C.法律责任通过设定否定的法律后果成为对权利义务得以实现的保证D.法律责任是行为人应承受的某种不利法律后果【正确答案:】ABCD【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主要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B.法律的制定主体是确定的,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C.法律根据其制定的机关可以分为两种,即基本法律和其他法律。
基本法律由全国人大制定,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
其他法律的效力等级是不同的D.行政法规只能由国务院及地方政府制定【正确答案:】AB【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30、下列有关法的渊源与分类的表述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