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爆炸(1)(1)资料.
- 格式:pptx
- 大小:161.33 KB
- 文档页数:8
山东平邑一化工厂发生爆炸致9死2伤21日上午,山东省平邑县一家生产民用爆破器材的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9人遇难,2人受伤。
据平邑县官方通报,经调查,发生爆炸的是手动起爆具生产线,爆炸时9名遇难者在车间内,2名伤者在相邻车间。
目前,事故原因仍在调查。
事发时间为21日上午8时12分左右,发生爆炸的是山东天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宝化工公司)的厂房。
该厂区位于平邑县平邑街道旺沟社区东旺沟自然村,距中心城区约8公里。
东旺沟村村民孙先生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上午8点多听到过一声闷响,当时村中震感很强烈,一些村民家中玻璃被震碎。
据平邑新闻中心通报,经调查,天宝化工公司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定点从事民用爆破器材生产的企业,位于平邑街道东旺沟村南一公里处。
该公司民用爆破物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2013年8月19日至2016年8月19日,手动起爆具生产线401工房发生爆炸时,该工房内有9名职工,现已全部失联。
相邻车间的2名职工因爆炸冲击波受伤。
21日下午,平邑官方公布了失联者名单。
名单显示有8男1女,均为平邑当地人。
天宝化工公司官方网站的信息显示,该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乳化炸药、膨化硝铵炸药、导爆索、炸药包装、岩石破碎具、起爆具等。
另据该网站消息,天津港爆炸事故事发后,该企业相关负责人曾召开安全会议,要求公司内部采购、生产、储存、运送等各环节必须规范操作,各类化学原料及成品炸药必须分类储存。
事发后,5名民爆方面的专家赶赴事故现场,展开事故原因调查分析,企业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已被警方控制。
截至北青报记者发稿,平邑方面宣布“10·21”事故现场救援工作基本结束。
经专家现场勘查确认,此前失联的9人已全部遇难,DNA样本比对工作正在进行。
综合消息山东天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爆炸事故发生后,山东省副省长张务锋立即赶赴现场,指挥救援。
临沂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成立由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任指挥的事故救援处置指挥部,下设现场救援、事故调查、医疗救治、善后处理等5个工作组,正紧张有序地展开各项工作。
Think more about your competitors.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丙烯腈存储罐爆炸事故案例1)事故概况2005年12月1日上午,江苏省江都市丁伙镇化工厂内一装有8吨丙烯腈液体的丙烯腈存储罐发生剧烈爆炸事故,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6000余元,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当日上午10时左右,随着轰的一声巨响,只看见江都市化工厂上空浓烟滚滚,几乎遮住了半边天空。
厂区内丙烯腈存储罐燃起熊熊大火,喷起的火焰足有10多米高,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味道,一里路以外都能闻到刺鼻气味,现场情况十分危急。
事故发生后,当地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维持现场秩序,紧急疏散人群。
大约15分钟后,存储罐又发生了一次爆炸。
由于火势较大,消防部门共出动8辆消防车赶赴现场,储罐内装有8吨丙烯腈液体,为防止再次发生爆炸,消防人员连续用高压水泵对罐体进行降温,同时该镇组织人员用黄沙稳定罐体,防止罐体倒塌后引起丙烯腈溢出,对附近车间的氯气罐造成影响。
大火在中午11时50分左右被控制。
当地居民介绍,爆炸事故发生后,地面都震得抖动了,50米开外的居民窗户玻璃都被巨大的气流震碎。
因为担心再有大的爆炸,加之气味太熏人,不少居民自发进行了转移。
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6000余元,由于相关方面处置及时,事故未引起人员伤亡。
2)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经多方了解与实地勘查,事故原因系江都市化工厂生产科科长褚玉祥指使车间维修工褚堂倾、张大年在丙烯腈储罐旁用氧气、乙炔气割钢板制作防护栏,在气割过程中明火遇丙烯腈储罐放空管散发出的丙烯腈蒸气引发爆炸。
(2)间接原因:①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违章指挥。
②电焊作业人员未经岗前培训,缺乏消防安全常识,盲目蛮干。
3)防范措施(1)加强源头管理,确保焊割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加强对电焊工的教育和管理,增强其工作责任感,严格对电焊设备和作业的管理。
焊接操作必须由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的电焊工进行,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电焊工还应经常进行有关电焊防火知识的宣传。
浙江临海一化工厂发生爆炸1人当场死亡11月7日,0时32分,浙江台州临海医药化工园区新华制药有限公司车间发生爆炸,一工人当场死亡。
0时50分,该辖区杜桥消防中队,迅速出动3辆消防车14名官兵达到现场。
因情况危及,并请求台州市消防支队指挥中心调派兵力增援处置。
在经过侦察后,消防官兵发现爆炸起火位置是哌嗪回收车间,该车间面积约900平方米,三层约9米的混凝土结构车间,车间内还存放着大量的甲苯和乙醇,周围都是生产区。
“险情就是命令”。
现场指挥员立即下令迅速拉开警戒,及时将围观员工疏散到安全地带,当地交警部门对该路段进行管制,防止无关车辆和人员进入。
据该厂负责人讲述,该车间里面还存放着大量的工业甲醛和乙醇,先前已经发生了几次小爆炸,如让火势继续蔓延,后果将不堪设想。
掌握情况后,根据甲醛和乙醇的物理特性,指挥员立即下令进行外攻冷却,1小时许椒江、黄岩、路桥和开发区特勤消防中队增援力量相继赶到,经过火场指挥部协商,决定从东、西两侧的大门口进行夹攻,首先由战士先穿好防化服,带好空气呼吸器,出一支泡沫水枪进行正面攻击,控制住生产车间内的火势,同时对正在受热的甲笨罐进行冷却降温,另一支枪利用桶装泡沫出泡沫枪对正在燃烧的反应釜进行处置,外侧消防官兵利用车上水炮冷却车间顶部,同时利用大队到周边的消防栓给头车不间断地供水,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灭火战斗随即展开,正在战斗展开扑救时,西侧起火的车间内又再次发生大的爆炸,爆炸声很沉闷,支队傅文德副支队长、王天兵参谋长要求全体官兵要在安全情况下,不惜一切代价控制住火势,一旦发生大面积爆炸和燃烧,所有厂区及周边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都将受到严重的威胁,全体消防官兵毫不畏惧,继续与“火魔”做顽强的斗争,顶着燃烧辐射出的热量炙烤着消防官兵,但是消防官兵们没有一个人退缩,经过近12个小时的生死鏖战,新华制药厂生产车间的大火终于被控制住,大面积爆炸的险情被彻底排除。
在此次灭火救援过程中,全体温表官兵凭着过硬的素质、顽强的作风,成功将爆炸燃烧的火灾扑救,大大减少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官兵们置个人生死于不顾,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群众,博得了大家的高度赞誉。
姓名韩树慧学号070983山东德州化工厂爆炸事故案例分析7月11日23时50分,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一分厂16万吨/年氨醇、25万吨/年尿素改扩建项目试车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1人受伤。
国家安监总局日前在其官方网站对该起事故进行了通报。
通报要求各级安监部门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和试生产的安全监管。
具体通报如下:一、事故单位基本情况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系原地方国有的平原县化肥厂改制后成立的民营股份制企业。
该公司现有总资产约20亿元,职工约2800人,有2个生产分厂。
主要产品年生产能力为:合成氨75万吨,尿素100万吨,甲醇30万吨,碳酸氢铵24万吨,三聚氰胺3万吨。
(最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风险世界网)事故发生在一分厂16万吨/年氨醇改扩建生产线试车过程中,该生产线由造气、脱硫、脱碳、净化、压缩、合成等工艺单元组成,发生爆炸的是压缩工序2号压缩机七段出口管线。
二、事故简要经过该公司一分厂16万吨/年氨醇、25万吨/年尿素生产线,于2007年6月开始单机试车,7月5日单机调试完毕,由企业内部组织项目验收。
7月10日2号压缩机单机调试、空气试压(试压至18MPa)、二氧化碳置换完毕。
7月11日15时30分,开始正式投料试车,先开2号压缩机组,引入工艺气体(N2、H2混合气体),逐级向2号压缩机七段(工作压力24MPa)送气试车。
23时50分,2号压缩机七段出口管线突然发生爆炸,气体泄漏引发大火,造成8人当场死亡,一人因大面积烧伤抢救无效于14日凌晨0时10分死亡,一人轻伤。
事故还造成部分厂房顶棚坍塌和仪表盘烧毁。
经调查,事故发生时先后发生两次爆炸。
经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和分析,一处爆炸点是在2号压缩机七段出口油水分离器之后、第一角阀前1米处的管线,另一处爆炸点是在2号压缩机七段出口两个角阀之间的管线(第一角阀处于关闭状态,第二角阀处于开启状态)。
三、事故原因初步调查分析(一)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事故发生后,山东省德州市人民政府组成事故调查组对事故有关情况进行调查,经初步分析判断,排除了化学爆炸和压缩机出口超压的可能,爆炸为物理爆炸。
1.南京化工园区一化工厂发生连续爆炸2015-06-13 07:11:45来源:新华报业网(南京)分享到:0.南京化工园区一化工厂发生连续爆炸事发现场。
晨报讯(记者范杰逊)昨天晚上21时15分,位于大厂的南京化工园区德纳化工厂内发生爆炸。
事发现场连续多次爆炸,周边居民房子均有震感。
从网友发布的照片来看,火势汹涌。
据@南京消防,南京消防指挥中心调集方巷、化工园、大厂、特勤二中队赶赴现场,现场消防警力暂时撤离,未收到人员伤亡报告。
此外南京消防指挥中心至目前共调集7个消防中队30车151人、扬子消防队4个中队。
目前,装置发生爆炸后人员已全部撤离至安全区,装置周边自动水炮已开启。
据@南京消防介绍,目前明火燃烧高度约15米,经确认现场为环氧乙烷装置发生爆炸起火,并引燃周边三个醇类储罐(共6个,目前3个未起火),每个罐体容量约1000立方米,目前火势呈稳定燃烧状态,移动炮等固定消防设施正在出水降温,阻止蔓延。
@南京发布也发布消息表示,环保局的相关领导和数据监测人员正在去往现场的路上……新浪认证为扬子石化职工、优秀团干部的@番茄_蛋花汤表示,乙二醇爆炸产生的是水和二氧化碳,对环境基本上没有影响。
@南京发布表示期待@南京环保尽快给出权威检测数据!另据@南京市公安局地铁分局,爆炸发生地距离S8线3公里左右。
目前地铁S8线已经运营结束,对地铁没有影响。
地铁警方会密切关注站内情况,如有情况立即处置。
根据记者从网上查阅的信息,德纳(南京)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2月,坐落于国家级工业园区“南京化学工业园区”,醇醚类生产厂区占地140亩,环氧乙烷生产厂区占地220多亩,现总投资超过2亿美元。
该公司现已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醇醚及其酯类、间苯二甲和间苯二甲胺的生产商公司,业务主要涉及涂料和油漆溶剂、环保型增塑剂、双封端聚醚及医药中间体的研发、制造和销售,这些产品可广泛用于涂料、油漆、石油加工、塑胶、印刷及医药等行业。
(原标题:南京化工园区一化工厂发生连续爆炸)首页>新闻>地方消息>正文2.南京一化工厂爆炸仍未控制官方称暂不需要疏散居民来源:中国新闻网|2015-06-13 00:47:56|作者:崔佳明分享到:南京一化工厂爆炸仍未控制官方称暂不需要疏散居民南京一化工厂爆炸火光冲天消防调集百人灭火。
鄂西州化工厂火药爆炸鄂西州化工厂火药爆炸(1992年6月27日火药爆炸)一、事故概况及经过1992年6月27日上午10时42分,湖北省鄂西自治州化工厂发生一起火药爆炸事故,造成22人死亡,3人受伤,700余平方米厂房及部分机器设备被炸毁,直接经济损失达40.48余万元的特大事故。
1992年6月27日9时30分,鄂西自治州化工厂“84”号车间条装工序一螺旋输动器空心螺杆在工作中断裂,被输送器上撮药的临时工黄某某发现,即向安全员李某某和车间副主任熊某某(当天代班、事故中死亡)报告,熊某某了解情况后,为了不影响生产,在生产继续进行、人员未撤出生产区的情况下,违章指挥无证焊工范某某(已死)负责焊接输送器。
李某某即到厂部办理“动火证”。
因厂安全科的两名干部及4名正付厂长因工外出,李某某便自己写了一张内容为“84号车间需要动火,条装车间一螺旋动火焊接”的便条动火证,去找厂办主任吴某某审批。
吴某某说自己无权审批,便和李某某一起找到厂工会主席王某某。
王某某不按有关动火管理审批规程询问安全动火准备情况,明知未经厂安全科现场检查分析,擅自越权批准动火,在便条“动火证”上签署“同意动火,注意安全”。
随后,李某某回到车间,将王某某签发的便条动火证交给范某某,然后对需要焊接处周围的0.7cm范围的炸药进行清扫、冲洗。
10时1O分许,在不具备安全动火的条件下,由李某某同意并监护无证焊工范某冒险作业,动火焊接螺旋输送器焊杆。
10时30分,李某某发现输送器空心螺杆内有残存的炸药,并有大量烟雾从断裂处喷出,当即将此情况告诉范某某并问是否有危险,范说“清洗不出来,没办法,可能问题不大。
”李便用水冲洗螺杆降温,范继续违章施焊,此后李某某为找包装袋离开车间。
10时42分,该车间发生爆炸。
二、事故原因分析经有关专家鉴定,这次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电焊焊接螺旋输送器空心螺杆的断裂处,引起管内炸药爆炸,并引爆“V”型槽内炸药,进而诱爆车间内存留的全部炸药。
浙江瑞安化工厂爆炸一、事故概况及经过1993年6月14日,浙江省瑞安化工厂均三甲苯胺车间配酸工段反应釜发生爆炸,造成死亡3人、重伤9人、轻伤5人,经济损失达200多万元。
瑞安化工厂是生产有机颜料、乳化剂、轻纺助剂等化工产品的国有企业,由于染料中间体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硫酸难以处理,该厂于去年与复旦大学退休教师管理委员会签订了“改进三甲基苯中硝化技术”合同,拟从工艺路线上进行改造,使之不再产生废酸。
这一任务由该校化学系1名退休教授和1名退休副教授担任。
今年4月两名退休教授完成实验室工作,于6月初偕1名退休高级工程师一起到厂,对生产设备进行了改装。
教授确认改装符合要求后,决定在生产装置上直接投料试验。
6月14日8时15分开始投料,8时35分反应锅即发生强烈爆炸。
锅体从二楼震落到底楼,锅盖飞出11米远,搅拌器电动机飞出22米多远,厂房倒塌。
1名操作工和1名教授当场死亡,站在稍远外的6人被锅内喷出的物料严重灼伤,其中1名副教授抢救无效死亡,另有9人被不同程度的灼伤或外伤二、事故原因分析1.违反技术改造的基本程序,将未经小试鉴定,未经中试的不成熟技术,用于企业的工艺改造,将仅通过60克试验的实验室“成果”,直接扩大到1100千克,并且在1000升反应釜上投料试验。
2.对技术路线本身的危险性不认识。
退休教授所用的基本路线是用醋酐取代硫酸,与硝酸配酸进行硝化反应。
这条路线本身有较大的危险性;醋酐与硝酸混合可产生硝酸乙酰和四硝基甲烷,这两种物质极不稳定,容易爆炸。
因此反应温度应控制在10℃以下,而此项反应要求控制的温度是30℃,可见所制订的工艺条件是错误的,对其爆炸的危险性毫无认识。
3.对所用设备没有进行认真的验证。
因釜大投料少,物料仅浸搅拌底部7.5厘米,使搅拌的作用极大地降低。
更严重的是液面距温度计底部还有40多厘米,温度计只能反映出气相温度,而不能反映出液相温度,因此操作者错将气相温度当成液相温度去控制。
一、事故调查分析(一)事故概要1、事故简介2012年8月25日18时46分,山东国金化工厂双氧水车间在生产时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750万元。
2、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铝催化剂及白土床中氧化铝粉末随氢化液进入到氧化塔中,引起双氧水分解,使塔内压力、温度升高。
紧急停车后,氧化塔内压力、温度、液位升高,未采取排料、泄压等有效措施,高温、高压导致氧化塔上塔爆炸。
(2)间接原因①管理机构不健全,与博汇集团共用一套管理机构;操作规程有缺陷,塔内压力、温度、液位升高时,未明确规范操作要求;管理制度不落实,未安排领导带班,未落实开停车报告制度,未制定开车方案,设备未经检修投入生产。
②未制定安全培训计划,未落实安全教育,开车前未对操作人员进行转岗前的二、三级安全教育,车间技术员、仪表工、员工等对工艺过程、操作参数、控制指标、安全知识、紧急处理等知之甚少,操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差。
③双氧水装置自2006年投产以来,14台压力容器未曾检测。
该装置停用1年10个月后,压力容器仍未检测而投入使用。
④兴平公司出具虚假报告,未审查压力容器检测情况,评价报告与现场安全设施不符。
⑤相关监管部门监督、检查不力,未及时发现和消除双氧水车间开停车未报告等隐患。
(二)基本情况1、事故有关单位情况山东国金化工厂是山东博汇集团下属子公司。
山东博汇集团位于桓台县马桥镇,是集造纸、热电、化工于一体的多元经营集团。
集团公司法定代表人杨某,现有员工I100O余人,下设山东博汇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天源热电有限公司、山东海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国金化工厂。
国金化工位于桓台县经济开发区化学产业园,其前身为山东桓台博汇社会福利化工厂(成立于2000年9月),2009年7月更名为山东国金化工厂,系集体所有制企业,法定代表人罗某,现有员工440余人,厂区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注册资本2500万元,总资产额3.7亿元。
该厂主要产品为:12万吨/年氢氧化钠、10万吨/年液氯、4万吨/年双氧水。
哈尔滨某化工厂气瓶爆炸事故
一、事故情况概述
1998年10月8日10时40分左右,哈尔滨某化工厂四车间成品库发生氧气瓶爆炸事故。
导致现场的2名装卸工(临时工)1死1伤。
事故发生前四车间充灌岗,操作压力为12MPa,操作温度为20度,成品库房有氧气瓶45只。
二、事故破坏情况
经现场勘察,共3只气瓶爆炸,其中1只气瓶外表为绿色油漆,检验期为1989—1994年,公称压力15.0MPa,容积为40.4L,这只气瓶爆破成十几块碎片。
碎片内壁呈黑色,断口呈“人”字纹,无明显的塑性变形,全部为脆性断裂。
其角阀为氩气阀。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辽阳市国营庆阳化工厂二分厂特大爆炸事故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辽阳市国营庆阳化工厂二分厂“2.9”特大爆炸事故1990年3月12日7时56分,甘肃省酒泉市酒泉钢铁公司炼铁厂一号高炉发生特大爆炸事故,造成高炉主体严重破坏,死亡19人,伤10人,直接经济损失489.2万元;间接经济损失1631.49万元。
一、事故经过1990年3月12日上午7时56分,甘肃省酒泉市酒泉钢铁公司炼铁厂一号高炉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
随着一声闷响,高炉托盘以上炉皮(标高15~29米)被崩裂,大面积炉皮趋于展开,部分炉皮、高炉冷却设备及炉内炉料被抛向不同方向,炉身支柱被推倒,炉顶设备连同上升管、下降管及上料斜桥等瞬间全部倾倒、塌落。
出铁场屋面被塌落物压毁两跨。
炉内喷出的红焦四散飞落,将卷扬机室内的液压站、主卷扬机、PC -584控制机等设备全部烧毁,上料皮带系统也受到严重损坏。
由于红焦和热浪的灼烫、倒塌物的打击及煤气中毒,造成19名工人死亡,10人受伤。
经核定,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89.2万元,间接经济损失1631.49万元。
事故发生后,酒钢公司立即组织现场抢救,并采取果断措施,迅速切断了一号高炉与整个生产系统的煤气、电力等动力管线,有效地控制和防止了事故的扩大和蔓延。
二、事故原因这是一起由于高炉内部爆炸、炉皮脆性断裂、推倒炉身支柱,导致炉体坍塌的特大事故。
1.炉内爆炸根据事故现场勘查、分析,高炉发生炉内爆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炉皮断裂是由23处300~1400毫米长短不等的预存裂纹同时起裂所致,各预存裂纹两侧均有明显可见的向两侧扩展的人字形断口走向,断口的基本特征是多处预存裂纹同时起裂形成的脆性断口。
二是从现场散落物的分布情况看,主要分布在东北、东南两个方向,最远的散落物距高炉238米,一个重达483.8千克的支梁式水箱在拉断12根螺栓后被抛落在距高炉78米处。
爆炸事故一:山西某化工厂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案例1.事故经过2003年2月5日凌晨1时55分,山西某化工厂三车间I系列冷凝水闪蒸器Nt112(以下简称Nt112)发生爆炸事故,楼上当班职工柴某因操作室坍塌坠落至零米平面死亡。
2.事故原因(1)该设备在停运期间,排水阀F6被关闭,进水阀严重泄漏,当压力为5.6MPa的冷凝水不断流入 Nt112时,压力逐渐升高,又不能排水卸压,致使其超压破裂,发生爆炸。
(2)冷凝水闪蒸器Nt112,在停用关闭阀门F1的状态下与安全阀不相通,安全阀不能起到泄压作用,没能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
(3)管理不严,职工违章关闭排水阀F6,巡检不到位,交接班无记录,也未口头交接说明。
3.防范措施(1)对安全阀设置不合理问题进行完善,并对其他工艺系统展开调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备用设备隔离措施要严密,针对备用设备隔离不严问题,必须加强设备检查和维护管理,对于生产过程中设备状态,要全面掌握,尤其是关键阀门的开关状态必须明确制度,必要时对开关阀门采取上锁措施。
(3)进一步完善监控仪表、仪器和设备。
进一步研究深化、细化压力容器安全检查的办法,通过技术手段查找和处理事故隐患。
二:安徽某化肥厂汽车槽车液氨储罐爆炸1.事故经过1987年6月22日14时05分,安徽省阜阳地区毫州市化肥厂,派往太和化肥厂装运液氨21台储罐车在返厂途中,行驶到仉邱区港集乡时,液氨储罐尾部已向外冒白色氨雾,接着“轰”的一声巨响,液氨储罐发生爆炸。
爆炸后重77.4公斤的储罐后封头飞出64.4米远,直径0.8米、长3米重达770公斤的罐体挣断四根由8号钢丝制成的固定绳,向前冲去,先摧毁驾驶室, 挤死一名驾驶员,冲出95.7米远时又撞死3人。
从罐内泄出的液氨和氨气使87名赶集的农民灼伤、中毒,先后66人住院治疗。
液氨和氨气扩散后覆盖约200棵树和约7000平方米的农田作物均被毁。
这起爆炸事故共造成10人死亡,49人重伤。
化工厂爆炸事故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某化工厂爆炸事故一、事故经过某日下午,某化工厂一车间(氰酸钠、氰酸钾车间)尾气(氨气)吸收装置附近有一台水吸泵工作不正常,该厂分管生产和安全的副厂长郭某便利用职工交接班间歇,指挥机修工陶某(无特种作业操作证)对该泵边上一台不用的泵通过气割作业进行割除,以方便对有问题的水吸泵进行维修,但气割作业前未对装置内残留氨气进行置换,也未检测可燃气体浓度。
约16时45分左右,气割作业引发装置内可燃气体发生爆炸。
当时在爆炸现场的人员有:副厂长郭某,机修工陶某,在该厂送货的某运输公司押运员魏某,在一车间内作业的操作工马某、戴某,以及在一车间附近的操作工刘某。
爆炸造成郭某和魏某当场死亡,一车间北墙倒塌,屋顶全部掀翻,周围200米以内建筑物玻璃全部破碎、屋顶受到不同程度破坏。
陶某和戴某被爆炸废墟掩埋死亡,马某、刘某在爆炸中头部和手臂分别不同程度受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1.1郭某作为企业分管生产和安全的副厂长,安全意识淡薄,违反动火作业规程,在动火作业范围内,未进行可燃气体检测,硫酸氨储罐未进行置换的情况下,违章指挥不具备焊接作业资格的机修工陶某进行气割作业。
1.2陶某在不具备资质的情况下,违章操作,引发可燃气体爆炸。
间接原因:该化工厂在厂房、仓库未经消防验收的情况下就投入使用,企业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未能教育和督促员工严格执行本单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1、是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相关规定,取得本单位建设项目的行政许可,确保本单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2、是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确保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3、是要督促员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严禁出现违章指挥和冒险作业的情况。
希望广大企业要引以为戒,从该事故中吸取深刻的教训,切实提高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在工作中把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强化对特种作业的管理,确保高危作业管理制度得到有效的实施。
江都市一家化工厂爆炸一排仓库几乎夷平化工厂失火现场10月30日下午1时许,位于江苏省江都市郭村镇张倪村境内的一家化工厂仓库突然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巨大威力、凶猛火势将数间库房几乎夷为平地。
发生事故的仓库内存放着大量化工产品,周围的仓库等处也存放着大量化学原料,情况非常危险。
当地公安、消防、环保等多个部门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抢险,其中消防部门出动8辆消防车数十名消防战士,经过3个多小时紧张扑救,火势才得到有效控制。
幸运的是这起爆炸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工厂失火伴有爆炸声“江都市郭村镇张倪村(向泰州方向)村庄,路边一个厂失火,还有爆炸声,我是路过的。
”当天下午1时20分许,本报96496呼叫中心接到读者张女士的报料。
记者立即联系当地有关部门获悉,起火的是化工企业。
当记者打的赶到江都宜陵境内时,就看见远处上空不断有黑色浓烟飘滚。
在离现场还有几百米的328国道路口,警方实施了交通管制,禁止人员与车辆进入。
在进入现场的一条村道上,还有第二道警察管制点。
记者注意到,现场多辆消防车各就各位,多名警察正在疏散附近群众,消防战士已经分布在多个方向扑救。
事故现场废墟一片记者到达现场看到,大火还在猛烈燃烧,几十名消防官兵分布在4个点紧急扑救。
据了解,发生事故的是仓库,里面存放着装有化工原料的桶,爆炸发生之后,一排仓库几乎夷为平地。
尽管消防战士不断扑救,可火势依然猛烈。
当记者在现场20多米外拍照时,现场再次发生爆炸,很多人不断往后退步。
爆炸之后产生的黑色浓烟不断冲向高空,起码有百米高,空气中还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气味,可消防战士没有一个后退半步,继续坚守在原料桶附近与“火魔”战斗。
很快,消防官兵用泡沫车展开进攻,多支水枪发出的泡沫打向火场,一支高压炮在消防车顶上喷出泡沫扑救。
经过奋战,凶猛的火势得到控制。
站在这家企业的办公楼2楼,记者看见事故现场已是废墟一片,不仅有铁桶,还有塑料桶,周围还有5个巨大罐体,失火的仓库几乎只剩下被烧后的变形彩钢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