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高考一二轮复习:高考生物二轮策略研讨会
- 格式:pptx
- 大小:16.57 MB
- 文档页数:16
第37卷第4期2021 年中学生物学Middle School BiologyVol.37 No.42021文件编号:1003 -7586(2021)04- 0052- 03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策略探讨—以“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专题复习为例梁晓敏(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广东广州 510000)高中生物学知识点多,内容细碎且庞杂,学生学 习往往抓不住重点,不能形成科学、系统的知识体系。
当今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高,在二轮复习中,如果教 师对知识的重难点缺乏有效的引导,只是一味要求学 生提升能力,学生实则难以实现有效提升。
基于以上 问题,笔者在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中做了初步尝试,以求 突破生物教学中的重难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1归纳总结,化零为整,突破知识难点高中生物学科的知识点较为繁杂、琐碎,随着时 间推移,学生很容易遗忘。
在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中,许多教师都会按课本章节的顺序给学生进行一次“地 毯式”复习,以夯实基础知识。
在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中,教师则应对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加以整理和归类,引导学生建构跨章节、跨模块的知识网络与思维网 络,并将二者有机结合,串联成为知识链,以便学生清 晰地理解、记忆和回顾。
例如,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知识点是高考中的 高频考点,也是生物学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
在一轮 复习中,教师往往都会让学生熟记这两部分的知识 点,但学生可能没法完全整合知识间的联系。
因此,在高三二轮复习课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列表对比或 构建知识网络的方式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提炼概括,帮助学生联系、综合分析相关知识点。
在课堂上,教师 利用表格的形式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场所、光照 条件、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和实质等进行对比,引导学 生寻找两者的区别与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植物细胞内 部、植物体自身乃至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物质和 能量关系,将细胞代谢、个体生长与生态系统的相关 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使学生对各模块知识有进一步 的理解与掌握。
2021年高考生物研讨会心得体会4篇研讨会,是专门针对某一行业领域或某一具体讨论主题在集中场地进行研究、讨论交流的会议。
它对于制定政策、发展战略、方法措施都有巨大作用。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有关2021年高考生物研讨会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2021年高考生物研讨会心得体会1#3月23日,在学校教研中心的安排下,我代表高三生物备课组赴石河子参加2019年新疆高考研讨会,在紧张又充实的为期一天的学习中让我收获多多。
两位授课专家均为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所讲内容贴近课堂教学实际,紧扣考纲,对我们今后的复习备考策略的安排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参考和方法指导。
在上午的讲座中,来自青岛二中的张树峰老师针对高考考纲和命题方向的变化,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细致的指导,主要内容有:一、研究考试大纲,把握备考方向张老师提及高考命题的四大需要“增强”的方向值得关注——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探究性及开放性。
按照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完善评价机制,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高考定位需要转变:不仅是强调区分的选拔性考试,还是素质教育中的关键环节。
新时代的`高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公平科学评价人才为主要使命,积极引导和促进教与学,与之共同实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育人成才目标,并助力学生学业减负增效及教育教学提质达标。
“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将使高考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挥教育指挥棒和改革龙头的正向作用。
其中,高考考察的“四层内容”包括: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原则是:适切而充分、明确且连贯、承前亦启后。
张老师通过一系列的高考真题实例为我们详细解读了考纲中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含义和在题目中的体现形式以及解题技巧和复习策略。
内容细致详实,没有冗余,对我们后期的复习和今后的教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随后,张老师又为我们分析了2019年考纲中发生变化的内容,包括:考纲的考核目标中增加了一段文字。
浅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策略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策略1、注重概念、回归教材概念是学科的基石,是理解知识点间联系的基础。
在经历了细致的一轮复习后,考生接下来的首要任务就是将教材中的概念进行再次整理。
高中生物知识点多而琐碎,尤其是必修一的基础知识特别典型。
但是对基础概念的整理还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对概念进行整理能在较短时间内再次将基础巩固一遍,还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将基础再度夯实。
建议:有一个简单的整理概念的方法就是关注课本上的黑体字。
将教材中的黑体字先按照教材编排顺序进行抄写,做到无缺、无误。
接下来认真理解每个概念的内涵,辨析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最后做到能够将有关概念进行分类、总结。
除此之外,还要做到能够区分相似、易混知识点间的差异。
2、模块分类、构建体系一轮复习中大多数学校采取的复习方式是按照课本顺序将知识重新梳理一遍。
二轮复习不同于一轮复习,二轮复习更多的是将重心放在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构建起知识的框架。
即二轮复习更侧重于模块化的复习。
那具体都有哪些方法呢?方法建议:通过概念梳理,考生们已经掌握了教材中的各个点(知识点),接下来就可以将这些分散的点连成线(知识线索)以及进一步形成网(知识网络),提升对知识的综合归纳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以重点、热点知识为中心有意识地建立大小不一的专题,构建知识网。
如:必修二中以中心法则DNA(基因) RNA蛋白质(性状)为主线,可以构建的网络有基因与DNA染色体的关系、DNA的结构与复制、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减数分裂与遗传定律、遗传与变异、进化等知识,再广一点还能涉及必修一中化合物部分的核酸、蛋白质的内容。
3、注重实验、探究的练习以实验探究能力考查为核心,综合考查学生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是今后考试的一个方向。
综合型实验题将成为考卷中的常见题型。
但是对于实验探究题的解答是考生最怕、最头疼的。
面对实验探究题,考生往往不是无从下手,就是答非所问。
所以在二轮复习中,同学们要加大此类题型的练习力度。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策略随着高考的临近,我们的备考复习已开始进入二轮,怎样提高二轮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关键要做好下面几点:一是要看对《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理解是否深透,研究是否深入,把握是否到位,明确“考什么”、“怎么考”.二是看练习是否体现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性,做到减少重复,重点突出,学有收获,学有发展.三是看知识讲解、练习检测等内容科学性、针对性是否强,使模糊的清晰起来,缺漏的填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四是看练习检测与高考是否对路,不拔高,不降低,难度适宜,效度良好,重在基础的灵活运用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一、对照《考试大纲》,查漏补缺2020年的生物《考试大纲》与2018年相比没任何变化。
对《考纲》的研究, 不只是清楚《考纲》上罗列了哪些知识点和考查层次,更重要的是对相关知识点具体解读,该知识点下还有哪些具体内容,相关内容可能会以什么样的考查方式呈现。
既要把握重点主干知识,又要适当照顾冷点,夯实基础,使复习目标更具明确性、有序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加突出重点和主次分明。
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等进行梳理和查漏补缺,对没有掌握好的内容开展补缺性的专题复习和题组训练,清理知识盲点,并对一些疑难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如以艾滋病或蛋白质工程为题材,把细胞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调节、遗传变异及免疫等进行组合。
二、回归教材,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提升学习能力1.注重主干知识、生物模型知识和方法体系的梳理,重新编码复习内容。
高考要求考生具有灵活的思维方式与较快的思维切换,因而二轮复习要寻找新的重组方式和切入角度,对原有知识信息进行再新编码,将已学知识融入到个人的记忆和经验体系中去,以保持复习的新颖度和兴趣。
例如,从一个免疫学案例入手,探究该疾病的检测方法、检测原理、病理分析、疾病预防及治疗等。
对于主干知识复习要做到“加深理解一迁移综合一联系实际一综合运用”,如细胞代谢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遗传变异与基因工程、研究性学习与实验、动物调节与免疫、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内容。
2021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计划及策略2021届高三生物二轮复计划及策略(一)二轮复的时间二月底-四月底(二)二轮复应达到的目标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三)二轮复的形式和内容根据二轮复的总时间,建议分8个大专题,每个大专题下再分成若干个小专题进行复,小专题的目的是对重要知识进行深化、对相似或相近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和比较。
每个大专题约一周时间,每个小专题1节课。
专题一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包括: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细胞膜有结构和功能(含生物膜系统)、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
专题二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固氮包括:光合作用、C3、C4植物、提高光能利用率、生物固氮、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植物的矿质营养、人和动物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细胞呼吸、代谢的基本类型。
本专题知识是高考的重点之一,主要是强化知识的整体性,如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融合、植物的整体性、动物的整体性。
可以分出酶和ATP专题、植物代谢专题、动物代谢专题、生物的代谢类型专题。
在植物代谢专题复时应补充初中课本中有关植物根、茎、叶的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经典实验。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的综合题、实验设计题要引起足够重视。
在动物物代谢专题复时应补充初中生理卫生课本中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的知识。
生物的代谢类型专题应给学生归结整理出高中生物中所涉及到的各种生物,特别是课本上提到的一些常见生物、微生物的代谢特点。
如酵母菌、硝化细菌、根瘤菌、圆褐固氮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反硝化细菌、产甲烷杆菌、放线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红螺菌。
05年高考生物试题中出现用小麦、洋葱作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回答一系列有关的生物学知识、实验知识,题目很好。
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策略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策略武功县综合高中当前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即将结束,将要进入到关键的第二轮复习阶段,经过详细的一轮复习之后,学生已较为系统的掌握了高中生物知识,积累了一定的解题经验,但是学习的兴趣却因为高度的重复性练习而有所下降,在二轮复习中除了引导学生查漏补缺之外,还要进一步展开重点专题强化训练,协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将所掌握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提升解题水平,使学生能始终保持较强的学习兴趣,力争使学生的应试水平和心理素质达到高考要求。
但二轮复习的时间非常有限,一般不会超过两个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组织好二轮复习,我觉得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此谈谈自己的个人看法和操作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一轮复习学学生存的问题一轮复习引导学生全面落实教材的每一个考点,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使用水平,形成初步的知识系统,使学生过好教材关,为学生的二轮、三轮复习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经过第一轮复习,学生普遍存有以下问题:1.知识点零乱、存有遗漏和遗忘。
一轮复习历时近六个月,很多同学存有着前面复习后面忘的情况,所以一轮复习结束后,很多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仍是支离破碎,存有较大的遗漏和遗忘。
2.综合使用水平欠缺。
因为学生的知识系统不完整,所以不能将前后相关知识建立有效的联系和综合,一旦考题将多个知识联系起来实行综合考查,学生往往表现为只能解答部分问题。
3.对实验只有初步的认知,实验水平不强,不能有效地解答实验题。
实验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也是高考复习的重点。
一轮复习主要是将课本涉及到的实验实行复习,学生只对课本实验有初步的认知,而对于高考所要求的各种实验水平及实验题的形式、解答方法不太清楚。
4.答题不规范,答题的速度和质量不高。
在平时练习和考试中,学生解答试题往往随心所欲,任意而为,答题的速度和质量不能满足理综考试的需要。
5.学生难以合理分配和把握考试时间。
在实行理科综合训练时,学生往往不能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答题,生物学科非选择题很多是空白,成绩好点的学生也往往难以全部完成。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计划及复习策略同学们:2020年我们正式开学啦!接下来我们要进行的就是二轮的专题复习,相信大家经过一轮的系统复习,对生物学必备考点已经基本掌握,如何通过二轮的专题复习,提高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呢?如何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网络并不断提高我们的成绩呢?_一、复习计划:1.时间安排:二月初~~~四月底。
2.复习方式:生物学知识专题复习+热点小专题复习,高考真题的对点训练。
穿插年级统一安排的综合训练。
二、复习策略:二轮复习是跨章节进行小专题综合,训练分析能力、提高综合能力,以例题的形式进一步阐明《考纲》中各种能力的考查形式和应试方法,使考生在能力方面达到“巩固、完善、综合、提高”的目的。
复习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1、强调“四会”,夯实“四基”,紧扣教材强调学生“四会”是会读、会背、会默、会理解。
“会读”:精读各个知识点,包括文字部分、插图、小资料、实验等;“会背”:生理作用、生理过程、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等要背熟;“会默”:名词性概念、结论性语句要经常默写,确保用生物学术语准确答题;“会理解”:对一个概念的理解,不仅要掌握它的内涵,还要注意它的外延。
“四基”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习惯。
基本知识:生物学的主干知识,要求学生掌握清晰、理解透彻;基本技能:实验方法和基本技巧,如对照原则实施、装片制作、显微镜使用等;基本方法:试题的思考方法,解题的一般性思路,如遗传谱系的分析、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等;基本习惯:指生物学学习和解题的习惯,这也是严重影响的得分的因素之一。
坚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在《考纲》的范围内针对性地复习,尽量少走弯路,少做无用功,这是我们二轮复习教学的宗旨。
面向基础题,突出中档题,作为二轮复习的基本要求。
从高考命题看,基础是课本,应注意加深对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理解记忆。
(1)2、突出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我们以主干知识为重点,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结构的系统性总结指导,使零碎知识规范有序。
高考生物学科二轮专题复习策略一轮温习行将完毕,二轮温习行将末尾。
但二轮温习的时间很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组织好二轮温习才干有效提高温习的效能,我觉得是一个值得讨论的效果。
在此谈谈自己的团体看法和操作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一、一轮温习完毕时先生的状况剖析一轮温习的目的是:引导先生片面落实教材的每一个考点,提升先生对知识的了解和知识的运用才干,构成初步的知识系统,使先生过好教材关,为先生的二轮温习有效停止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因此一轮温习是为先生树立片面而系统的基础知识体系,初步使考生学会学科技艺而展开的。
那么,经过第一轮温习之后,先生的状况如何呢?据调查了解,先生普遍存在以下效果:1.知识点零乱、存在遗漏和遗忘一轮温习耗时较长,因此,一轮温习完毕后,许多先生所掌握的知识仍是支离破碎,存在较大的遗忘和遗漏,不能有效地树立知识系统。
2.综合运用才干完善不能将相关知识树立有效的联络和综合,一旦考题将多个知识联络起来停止综合考察,先生往往表现为只能回答局部红绩3.对实验只要初步的认知,实验才干不强,不能有效地解答实验效果一轮温习,我们都是将课本实验停止温习,先生只对课本实验有初步的认知,而关于高考所要求的各种实验才干及实验题的方式、解答方法基本不清楚。
4.答题不规范,答题的速度和质量不高在往常练习和考试中,先生解答试题往往为所欲为,恣意而为,答题的速度和质量不能满足理综考试的需求。
5.考试时间有限,先生难以合理分配和掌握时间在停止文科综合训练时,先生往往不能在规则的时间里完成答题,生物学科简答题很多是空白,效果好点的先生也往往难以完成。
二、二轮温习战略1.明白二轮温习应到达的目的二轮温习是树立在一轮温习的基础上,依据上述对先生现状的剖析,即基本掌握高考所要求掌握的考点,初步构成学科知识体系,但知识存在遗漏,知识间的联络不够明晰,知识体系不完善,综合运用知识的才干较差。
因此,在二轮温习中我们确定如下的基本目的:(1)抓本固基--查漏补缺,对全部知识点停止梳理,寻觅知识结合点,构建知识网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