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切线理论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3
切线定理性质切线定理性质是指在几何中,一个点在一条曲线上时,任意一条从该点出发的切线都会和曲线上存在着特殊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切线定理性质。
切线定理性质包括三种形式,分别是一阶切线定理、二阶切线定理和三阶切线定理。
一阶切线定理是指,如果一个点在一条曲线上,那么任何一个从该点出发的切线,其切点到曲线上点的距离,与该点到曲线上点的距离成正比。
二阶切线定理是指,如果一个点在一条曲线上,那么任何一个从该点出发的切线,其切点到曲线上点的角度,与该点到曲线上点的切线斜率成反比。
三阶切线定理是指,如果一个点在一条曲线上,那么任何一个从该点出发的切线,其切点到曲线上点的切线斜率,与该点到曲线上点的切线斜率的平方成反比。
切线定理性质的证明:1. 一阶切线定理的证明:假设有一条曲线y=f(x),设M(x0,y0)是曲线上的一点,令直线l: y = k(x-x0)+y0 与曲线C相切于点(x1,y1),由斜率定理,可以得到k=f'(x0),因此,|OM|/|OM1|=1/(1+k^2)^(1/2),而切线斜率k=f'(x0),所以|OM|/|OM1|=1/|f'(x0)|即|OM|/|OM1|=1/|f'(x0)|2. 二阶切线定理的证明:同样假设有一条曲线y=f(x),设M(x0,y0)是曲线上的一点,令直线l: y = k(x-x0)+y0 与曲线C相切于点(x1,y1),由斜率定理,可以得到k=f'(x0),根据切点定理,有∠OM1O=∠OM1M=arctan(k),因此,∠OM1M=arctan(f'(x0))即,∠OM1M=arctan(f'(x0))3. 三阶切线定理的证明:假设有一条曲线y=f(x),设M(x0,y0)是曲线上的一点,令直线l: y = k(x-x0)+y0 与曲线C相切于点(x1,y1),由斜率定理,可以得到k=f'(x0),根据斜率定理,可以得到:k′=f″(x0),因此,|OM|/|OM1|=(1+k^2)^(1/2)/(1+k^2+2kk′)^(1/2),而k=f'(x0),k′=f″(x0),所以|OM|/|OM1|=(1+f'(x0)^2)^(1/2)/(1+f'(x0)^2+2f'(x0)f ″(x0))^(1/2)即|OM|/|OM1|=(1+f'(x0)^2)^(1/2)/[(1+(f'(x0))^2)^(1/2) *|f″(x0)|]即|OM|/|OM1|=(1+f'(x0)^2)^(1/2)/|f'(x0)*f″(x0)|从上面的讨论可以得出结论:切线定理性质是指在几何中,一个点在一条曲线上时,任意一条从该点出发的切线都会和曲线上存在着特殊关系,分别是一阶切线定理、二阶切线定理和三阶切线定理。
切线理论切线理论是指按一定方法和原则在由股票价格的数据所绘制的图表上画-些直线。
然后根据这些直线的情况推测股票价格的未来趋势。
一、趋势的定义简单的说,趋势就是价格的波动方向,或者说是证券市场运动的方向。
二、趋势的方向趋势的方向有三个:(1)上升方向(2)下降方向(3)水平方向三、趋势的类型趋势分为3种类型。
1、主要趋势。
主要趋势是趋势的主要方向,是投资者极力要弄清楚的目标。
了解了主要趋势才能做到顺势而为。
主要趋势是价格波动的大方向,一般持续的时间比较长。
这是技术分析第二个假设所叙述的。
2、次要趋势。
次要趋势是在进行主要趋势的过程中进行的调整。
我们知道,趋势不会一成不变的直来直去,总要局部调整和回撤的过程,次要趋势正是完成这一使命。
3、短暂趋势。
短暂趋势是在次要趋势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调整。
短暂趋势与次要趋势的关系就如同次要趋势与主要趋势的关系一样。
这三种类型的趋势的最大区别是时间的长短和波动幅度的大小上的差异。
以上三种划分可以解释绝大多数的行情。
对于更复杂的价格波动过程,以上三种划分可能还不够用。
不过这不是很大的问题,可以继续对短暂趋势进行再细分。
下图是三种趋势类型的图形说明。
四、例例1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支撑线和压力线认清趋势是进行投资的重要步骤。
认清趋势之后,就应该采取相应的行动。
如果认清大牛市已经来临,那么就应该进入市场进行实际的投资,只是将面临一个选择入市时机的问题。
每个投资者都希望在大涨之前的低点买入,或者在涨势的中途回落的低点买入。
这些低点在哪里呢?对这些问题肯定没有十全十美的答案,但是支撑线和压力线会给我们一些帮助。
一、支撑线和压力线的含义1、支撑线。
又称抵抗线。
当价格下跌到某个价位附近时,价格停止下跌,甚至可能出现回升,这是多方在这个位置买入所造成的。
这个位置对价格的继续下跌起到了迟滞作用。
这个阻止证券价格继续下跌或者暂时阻止价格继续下跌的价格位置就是支撑线所在的位置。
2、压力线。
压力线又称阻力线。
切线理论是什么?切线理论分析的要点
切线理论是在道氏理论基础上,遵循顺势而为交易思想发展起来的股票理论之一,运用直线在k线图上表明当前股票运行的趋势,并预测未来股票可能的走势,从而指导具体的买卖操作。
切线主要包括趋势线(支撑和阻力)、通道(轨道)、黄金分割线、扇形线、速度线、甘氏线以及X线等。
切线理论分析要点有哪些?
【1】趋势包括上升、下降和水平整理三种,并且可以按照时间分为长期趋势、中期趋势和短期趋势。
【2】在一个上升趋势中,可以连接低点形成向上的支撑线;而在下降趋势中,是连接高点形成向下的阻力线。
【3】趋势线触及的高低点越多,时间越长,有效性越高。
【4】上升趋势线起到支撑股价的作用,当股价运行到趋势线附近,股价通常会反弹从而继续之前的上升趋势,下降趋势线则起到阻碍股价的作用。
【5】趋势线的支撑和阻力也是相互转化的,比如上升趋势线被跌破,那么以后反而会起到阻力线的作用。
【6】趋势线的有效突破既可以从时间上确认,也可以才能够空间上确认,时间有效标准为2到3天,空间有效为3%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在趋势线突破后不排除反抽趋势线确认的可能。
【7】突破下降趋势线,成交量必须增加;突破上升趋势线不如下
降趋势时,成交量无需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切线时会有一些令人困惑的现象,比如往往要等到价格已经离开很远时,才发现突破的有效和无效,而此时交易的机会也往往已经离投资者很远了,这些都需要投资者在实战中加以解决。
切线理论的应用原理什么是切线理论?切线理论是一种数学理论,它描述了曲线上某一点的切线与曲线的关系。
在微积分中,我们学过了如何求曲线的切线斜率,通过切线斜率我们可以得到曲线在某一点的切线方程。
切线理论不仅在数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同样在物理、工程、计算机图形学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切线理论的应用原理1. 图像处理中的边缘检测在图像处理中,边缘检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处理步骤。
通过检测图像中的边缘,我们可以提取出物体的轮廓。
而边缘通常就是曲线的切线部分。
通过切线理论,我们可以找到图像中各个点的切线,从而得到边缘的位置和方向。
2. 机器人的导航在机器人的导航中,切线理论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当机器人行进到某一点时,它需要根据当前位置的切线方向来确定下一步的行进方向。
切线方向可以通过初始位置和机器人的速度来确定,进而指导机器人的运动。
3. 自动驾驶的轨迹规划在自动驾驶系统中,切线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轨迹规划。
切线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车辆行驶的最佳路径,并通过确定路径上各点的切线方向来指导车辆的转向。
通过切线理论,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在无人驾驶过程中更加精确地控制车辆的行驶轨迹。
4. 物理学中的力学分析在物理学中,切线理论是力学分析中的重要基础。
在求解物体受力过程中的运动轨迹时,我们需要考虑物体所受到的切线方向的力。
切线方向的力可以影响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进而影响物体的最终运动结果。
5. 计算机图形学中的曲线绘制在计算机图形学中,我们常常需要绘制各种各样的曲线。
切线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曲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从而使得曲线的绘制更加精确和自然。
通过切线理论,我们可以绘制出平滑和流畅的曲线,提高图形的质量和观赏性。
总结切线理论作为一种数学理论,在科学与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在图像处理、机器人的导航、自动驾驶的轨迹规划、物理学的力学分析,还是计算机图形学中的曲线绘制,切线理论都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通过切线理论,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分析和理解曲线上的各种现象,从而推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切线定理知识点总结一、切线定理的概念1. 定义切线定理是研究曲线的切线和切线方程的一个重要定理。
它是微积分学中的一个重要结论,也是求曲线的切线方程的一个基本工具。
在讨论切线定理前,我们首先要了解曲线的切线的概念。
对于曲线上的一点P,它的切线可以定义为沿着曲线上的一点P处的切线方向的直线。
也就是说,如果一条直线L与曲线C在点P处相切,那么称直线L为曲线C在点P处的切线。
2. 切线定理的内容切线定理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求解曲线在某一点处的切线的斜率,二是求解曲线在某一点处的切线方程。
对于第一个方面,切线定理告诉我们,曲线在某一点处的切线的斜率等于曲线在该点处的导数值。
也就是说,如果曲线C在点P处的导数存在,那么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的斜率即为曲线在点P处的导数值,这是切线定理的一大要点。
对于第二个方面,切线定理告诉我们,曲线在某一点处的切线方程可由该点的横坐标和曲线在该点处的导数值来确定。
也就是说,如果曲线C在点P处的导数存在,那么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方程可由如下的方式来确定:y - y_0 = f'(x_0)(x - x_0)其中(x_0, y_0)为曲线C上的一点,f'(x_0)为曲线C在点P处的导数值,这是切线定理的另一大要点。
二、切线定理的证明切线定理的证明是微积分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下面我们将对切线定理的证明进行详细介绍。
1. 切线斜率的证明切线定理告诉我们,曲线在某一点处的切线的斜率等于曲线在该点处的导数值。
这一结论可以通过曲线的定义和导数的定义进行证明。
首先,我们知道,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的斜率就是通过点P处的切线方向的直线的斜率。
而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的斜率的极限值等于曲线在点P处的斜率的极限值。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曲线的定义和导数的定义来证明切线定理中的切线斜率的结论。
2. 切线方程的证明切线定理告诉我们,曲线在某一点处的切线方程可由该点的横坐标和曲线在该点处的导数值来确定。
切线定理的证明与应用解析切线定理,又称为切角定理,是解析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定理,用于描述平面上一条曲线与其切线的关系。
本文将对切线定理的证明及其应用进行详细的解析。
一、切线定理的证明为了证明切线定理,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切线以及切线的性质。
在平面几何中,给定一条曲线和曲线上的一点P,过点P且与曲线仅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称为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
证明切线定理的关键是利用导数的概念和性质。
假设曲线的参数方程为x=f(t),y=g(t),其中f(t)和g(t)分别是x和y关于参数t的函数。
取曲线上一点P(x0,y0),并选取一条过P的切线L。
切线L的斜率可以表示为dy/dx。
由于切线仅与曲线在点P处相切,因此曲线上的其他点(x,y)也必须满足曲线方程g(x)-y=0与切线方程dy/dx(x-x0)-y+y0=0的联立条件。
通过解联立方程,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关于dx和dy的方程。
对该方程进行一阶泰勒展开,可以得到一般形式的切线方程:dy/dx = [dy/dt] / [dx/dt] = g'(t) / f'(t)这个方程给出了曲线在任意一点处切线的斜率。
切线定理则是该定理的特殊情况,即当t=t0时的情况。
在切线上,有t=t0,因此切线方程简化为:dy/dx = g'(t0) / f'(t0)这个结果就是切线定理。
二、切线定理的应用切线定理在解析几何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们将介绍切线定理在求曲线的切线、判定曲线凹凸性以及估算近似值等方面的应用。
1. 求曲线的切线通过切线定理,我们可以根据给定曲线的函数表达式,求出曲线在任意点处的切线方程。
我们只需要求出函数的导数,然后在给定点处代入即可得到切线的斜率。
再根据切线的斜率和经过给定点的条件,可以得到切线的方程。
2. 判定曲线的凹凸性对于曲线上的某一点P(x0,y0),切线定理可以用来判定该点所在的曲线的凹凸性。
如果切线的斜率dy/dx大于零,则该点位于曲线的上凸部分;若切线的斜率小于零,则该点位于曲线的下凸部分。
第三节切线理论
股票价格的变动有着一定的趋势,在长期上涨或下跌的趋势中,会有短暂的调整或盘旋,投资者应该把握长期趋势,不为暂时的下调或反弹所迷惑,同时应及时把握大势的反转,切线理论就是投资者在识别大势变动方向时所常用的方法。
切线理论所包含的主要分析方法有:(1)支撑线和压力线。
(2)趋势线和轨道线。
(3)黄金分割线和百分比线。
(4)扇形原理、速度线和甘氏线。
一、撑线和压力线
1.支撑线和压力线的作用
支撑线(s u p p o r t l i n e)又称为抵抗线。
当股价跌到某个价位附近时,股价停止下跌,甚至有可能还有回升。
这个起着阻止股价继续下跌或暂时阻止股价继续下跌的价格就是支撑线所在的位置。
压力线(r e s i s t a n c e l i n e)又称为阻力线。
当股价上涨到某价位附近时,股价会停止上涨,甚至回落。
这个起着阻止或暂时阻止股价继续上升的价位就是压力线所在的位置。
支撑线和压力线的作用是阻止或暂时阻止股价向一个方向继续运动。
同时,支撑线和压力线又有彻底阻止股价按原方向变动的可能。
2.支撑线与压力线相互转化
一条支撑线如果被跌破,那么这个支撑线将成为压力线;同理,一条压力线被突破,这个压力线将成为支撑线。
这说明支撑线和压力线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改变的,条件是它被有效的足够强大的股价变动突破。
3.支撑线和压力线的确认和修正
一般来说,一条支撑线或压力线对当前影响的重要性有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股价在这个区域停留时间的长短;二是股价在这个区域伴随的成交量大小;三是这个支撑区域或压力区域发生的时间距离当前这个时期的远近。
二、趋势线
1.确定:
趋势线是衡量价格波动方向的,由趋势线的方向可以明确地看出股价的趋势。
在上升趋势中,将两个低点连成一条直线,就得到上升趋势线。
在下降趋势中,将两个高点连成一条直线,就得到下降趋势线。
要得到一条真正起作用的趋势线,要经多方面的验证才能最终确认。
首先,必须确实有趋势存在。
其次,画出直线后,还应得到第三个点的验证才能确认这条趋势线是有效的。
2.应用:
(1)上升趋势:只要不击穿趋势线,可买入或持有,一旦击穿则应卖出。
(2)下降趋势:反弹至趋势线附近为卖出机会,一旦突破则应积极介入。
3.有效性:
(1)收盘价格穿越趋势线幅度在3%(5%)以上,时间在两天以上,突破后即转为相反方向。
(2)趋势线为45度最有价值。
倾斜度过大,表明市场变化速度过快,股价不可能一直保持;如果斜度过小,则说明趋势较弱,这条线的可靠性差。
三、轨道线:又称通道线或管道线
1.确定
是基于趋势线的一种方法。
在已经得到了趋势线后,通过第一个峰和谷可以作出这条趋势线的平行线,这条平行线就是轨道线。
两条平行线组成一个轨道,这就是常说的上升和下降轨道。
2.应用
轨道的作用是限制股价的变动范围。
对上面的或下面的直线的突破将意味着有一个大的变化。
与突破趋势线不同,对轨道线的突破并不是趋势反向的开始,而是趋势加速的开始。
轨道线的另一个作用是提出趋势转向的警报。
在一次波动中未触及轨道即转向,则预示趋势将发生变化。
上升趋势中,股价触及下轨,即为买入;触及上轨即为卖出的最佳时机;下降趋势与之相反。
3.有效性
当价格受到压力和支撑时就此调头,并一直走在趋势线上,那么这条轨道线即可被确认。
轨道线被触及的次数越多,延续的时间越长,其被认可的程度和重要性就
第四节形态理论
一、基本理论
形态理论是通过研究股价所走过的轨迹,分析和挖掘出曲线的一些多空双方力量的对比结果,进行行动。
1.股价的移动规律
股价的移动是由多空双方力量大小决定的。
股价移动的规律是完全按照多空双方力量对比大小和所占优势的大小而行动的。
股价的移动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第一,股价应在多空双方取得均衡的位置上下来回波动。
第二,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后,股价将寻找新的平衡位置。
即持续整理,保持平衡→打破平衡→新的平衡→再打破平衡→再寻找新的平衡→……
2.股价移动的两种形态类型
股价曲线的形态分成两个大的类型:持续整理形态和反转突破形态。
前者保持平衡,后者打破平衡。
整理形态主要包括:
三角形、矩形、楔形、旗形和菱形
反转形态主要包括:
头肩顶、头肩底、复合头肩形、双重顶与双重底、三重顶与三重底、圆形、V形顶与V形底。
3.应用形态理论应注意的问题
(1)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同一形态可能产生不同的解释;
(2)进行实际操作时,形态理论要求形态完全明朗后才行动,得到的利益不充分,从某种意义上讲,有损失机会之嫌。
二、形态分析
1.反转形态
(1)头肩顶:形成时间一般为三个月
1)左右肩大致相同,头部和右肩形成后应停止买进。
2)成交量右肩最少,头部、左肩量巨大。
有效跌破颈线时应平仓。
3)颈线向下倾斜,说明市场较弱;向上倾斜,市场较强。
(2)头肩底:
1)每次上升伴随量的放大,尤其是右肩。
回抽缩量是买入的时机。
2)突破颈线点价位3%以上为头肩底的颈线有效突破,是买入信号。
3)颈线向上倾斜,市场较强;向下倾斜,市场较弱。
(3)双头、双底(M头、W底)
1)高点与底点不一定一样,但一般两顶(底)价差不会超过5%;
2)只有当股价突破颈线3%-5%时,为有效突破,在顶、峰成交量应成倍放大;
3)最小跌幅和升幅为波峰(谷底)的顶点(底点)到颈线之间的距离。
(4)圆弧顶(底)反转
1)圆弧底形成的时间较长,越长升幅越大;圆弧顶形成的时间较短
2)圆弧顶(底)很难画出颈线,一般顶在拉出长阴时为有效跌破;底在拉出长阳时为有效突破
3)圆弧顶应在成交量不放大时形成;圆弧底应在成交量急剧放大时形成。
(5)V形反转:急剧变化的形态,事先无警示信号,往往是突发原因所至。
1)单日反转:一个交易日即发生反转,上升中出现跳空高开阴线或下跌中出现低开阳线。
2)岛形反转:某日开始向上跳空形成缺口,几日在高位震荡,然后跳空下行,形成向下缺口,留在高位的几根K线形成孤岛;由跌转升亦然。
3)V型走势在转势点必须有明显成交量配合,股价在突破伸延V型的徘徊区顶部时,必须有成交量增加的配合,在跌破倒转伸延V型的徘徊底部时,则不必要成交量增加。
2.整理形态:是指股价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变动后,即不再前进,而在一定区域内上下窄幅变动,等时
机成熟后再继续以往的走势。
这种显示以往走势的型态称之为整理型态。
(1)三角形:对称三角形、上升三角形、下降三角形
1)价格在三角形内波动时,成交量减少;
2)价格突破顶线,其升幅可达到基线的一倍或数倍
3)对称三角形的股价变动愈接近其顶点而未能突破界线时,其力量愈小,若太接近顶点的突破即失效。
通常在距三角形底边一半或四分之三处突破时会产生最准确的移动。
截止日期:2007-05-25
4)向上突破需要大成交量伴随,向下突破则不必。
此型态虽属于整理形态,有一般向上向下规律性,但亦有可能朝相反方向发展。
即:
上升三角形可能下跌,因此投资者在向下跌破3%(收市价计)时,宜暂时沽出,以待形势明朗。
同时在向上突破时,没有大成交量配合,也不宜贸然投入。
下降三角形也有可能向上突破,这里若有大成交量则可证实。
另外在向下跌破时,若出现回升,则观察其是否阻于底线水平之下,在底线之下是假性回升,若突破底线3%,则图型失败。
(2)旗形和楔形
1)旗型经常出现于急速上升或下降的行情中途,在旗形之前有一根旗杆,近似直线的上升或下跌;持续时间不长,应短于3周,下降旗比上升旗更短;股价经过旗杆整理之后,从向上(向下)突破点算起,应有前一段形态高度的距离。
当上升旗形往上突破时,必须要有成交量激增的配合;当下降旗形向下跌破时,成交也是大量增加的。
2)楔形与三角形不同处在于二条界线同时上倾或下斜。
成交量变化和三角形一样向顶端递减。
楔型又分为上升楔形和下降楔形。
上升楔型指股价形成一浪高一浪之势,把短期高点相连,短期低点相连形成一条向上倾斜直线,下面一条则较为陡峭。
下降楔型则相反,高点一个比一个低,低点亦一个比一个低,形成二条同时下倾的斜线。
两种楔型成交量都是越接近端部,成交越少。
(3)矩形(箱形整理):矩形是股价由一连串在二条水平的上下界线之间变动而成的型态。
股价在其范围之内出现上落。
1)一般出现三个以上峰、谷;
2)向上突破必须带量,向下则不必;
3)突破后的目标位:向上则加上盘整高度、向下减去盘整高度。
第五节小结
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讲述了道氏理论、K线理论、切线理论、形态理论。
本章重点掌握:
道氏理论、K线理论、切线理论、形态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