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的防治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17.40 KB
- 文档页数:4
霍乱防治知识1.什么是霍乱?霍乱是由01群或0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的特点,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两种甲类传染病之一,也是《国际卫生检疫条例》规定国际检疫的三种传染病之一。
2.霍乱的传染源是什么?霍乱病人或带菌者是霍乱的传染源。
3.感染霍乱后有哪些症状?大多数情况下,感染只造成轻度腹泻或根本没有症状,典型的症状表现为剧烈的无痛性水样腹泻,严重的一天腹泻十多次以上。
感染霍乱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会引起严重脱水导致死亡。
4.什么人容易感染霍乱?人群普遍易感,胃酸缺乏者尤其易感。
5.什么时候容易得霍乱?我省的流行时间为3—11月份,6—9月份是流行高峰。
6.霍乱的潜伏期和传染期多少?潜伏期数小时至5天,通常2-3天。
粪便阳性期间有传染性,通常至恢复后几天。
有携带者传染期持续数月。
7.如何发现自己感染霍乱?有腹泻症状,尤其是剧烈的无痛性水样腹泻,应马上到医院就诊,并做霍乱弧菌的培养检查。
与霍乱感染者一起就餐或密切接触的人也应采集粪便或肛拭检查,以确定是否感染。
8.感染霍乱后应如何做?霍乱传染性很强,一旦发现感染霍乱,无论是轻型还是带菌者,均应隔离治疗。
停服抗菌药物后,连续2天粪便培养末检出霍乱弧菌者才可解除隔离。
另外病人和带菌者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的采样、家里疫点的消毒等工作。
9.霍乱怎么传播?霍乱通过饮用未煮熟的水,进食生的或未煮熟的食物(尤其是海水产品),生熟不分交叉污染、接触霍乱病人、带菌者排泄物污染的物品等经口传染。
10.如何预防霍乱?主要是“把好一张口”,预防病从口人。
做到五要五不要:饭前便后要洗手,买回海产品要煮熟,隔餐食物要热透,生熟食品要分开,出现症状要就诊。
生水未煮不要喝,无牌餐饮不光顾,腐烂食品不要吃,暴饮暴食不可取,霍乱污染物品不要碰。
11.餐饮业如何预防霍乱?做好原材料选购—加工处理食物—储存食物每个环节的卫生。
霍乱霍乱(cholera)是由霍乱弧菌所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是亚洲、非洲大部分地区腹泻的主要原因,属国际检疫传染病。
在我国属于甲类传染病。
典型患者由于剧烈的腹泻和呕吐,可引起脱水、肌肉痉挛,严重者导致周围循环衰竭和急性肾衰竭。
一般以轻症多见,带菌者亦较多,但重症及典型患者治疗不及时常易死亡。
一、病原学霍乱的病原为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霍乱弧菌是一种能运动的弯曲呈弧型的格兰阴性菌。
根据细胞壁表面抗原成分,该病原菌被分成139个血清群,其中仅01与0139可引起霍乱流行。
O1 和O139 群霍乱弧菌的形态、染色、培养和生化特性大致相同,自病人新分离的霍乱弧菌为革兰氏阴性短小稍弯曲的杆菌,无芽胞,菌体两端钝圆或稍平,一般长1.5~2.0 微米,宽0.3~0.4 微米。
菌体单端有一根鞭毛,长可达菌体长度的4~5 倍,运动极为活泼。
O1 群霍乱弧菌无荚膜。
O139 群霍乱弧菌有一层薄的荚膜。
霍乱弧菌的营养要求简单,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属兼性厌氧菌。
生长温度为16~42 ℃,培养温度以37 ℃最为适宜。
可繁殖的酸碱度(pH )为6.0~9.2 ,适宜的pH 为7.2~7.4 。
O1 群霍乱弧菌又可分为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两个生物型,O1 群霍乱弧菌依菌体抗原的不同分成小川(Ogawa) 、稻叶(Inaba) 和彦岛(Hikojima) 三个血清型,三型均含有相同的群特异性抗原a 。
此外,小川型另含有b 抗原因子和少量c 抗原因子,稻叶型含有c 抗原因子,彦岛型含有较大量的b 、c 抗原因子。
O139 群霍乱弧菌不再分血清型,但与O22 、O155 霍乱弧菌和O1 群霍乱弧菌粗糙型有交叉抗原。
埃尔托霍乱弧菌可分为流行株和非流行株,流行株可引起霍乱的流行和暴发,非流行株一般不致病或仅引起散发腹泻病例。
霍乱弧菌对干燥、加热和消毒剂均敏感。
一般煮沸1~2min,可杀灭。
霍乱防治培训总结霍乱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感染病,其传播迅速,病程短暂但危害较大。
为了提高对霍乱的认识和防控能力,本次培训主要内容包括霍乱的病原学知识、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应急处理等方面。
一、霍乱的病原学知识1. 霍乱弧菌是霍乱的致病菌,主要通过进食被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被污染的水源传播。
2. 霍乱弧菌的病原特性包括:耐盐性强、菌量高、抗胃酸能力强和毒力强。
3. 霍乱的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食物和水源传播以及接触传播。
二、霍乱的传播途径1. 飞沫传播:患者在咳嗽、打喷嚏等情况下会排出含有霍乱弧菌的飞沫,他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就会感染。
2. 食物和水源传播:由于霍乱弧菌能在被污染的水源或食物中存活,人们通过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被污染的水源来感染。
3. 接触传播:人们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体或直接与患者接触来感染霍乱。
三、霍乱的预防措施1. 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勤洗手、饭前便后洗手,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饮用未经消毒的水源。
2.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食品市场、餐饮场所、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加强对食品产地和卖场的监管。
3. 增强公众健康意识: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霍乱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4. 加强饮用水源管理:建立安全的饮用水源,定期进行水质检测,确保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
5. 提高食品安全:严格对进口食品、冷餐、快餐等进行监管,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和抽检工作。
四、霍乱的应急处理1. 发现疑似霍乱患者:应立即进行报告,确诊后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禁止患者外出,避免传播给他人。
2. 加强环境消毒:对可能被霍乱患者接触过的物品和场所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3. 配合医疗救治: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治疗,配合医护人员开展抢救工作。
4. 加强病例追踪:对于与霍乱患者接触过的人员进行追踪,进行健康观察和排查,以防止病情扩散。
5. 强化社会防控措施:加强对公共场所的消毒与清洁工作,提醒公众注意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人群聚集。
2023-11-07contents •霍乱防治概述•霍乱预防措施•霍乱诊断与治疗•霍乱疫情监测与报告•霍乱应急处置流程•霍乱防治宣传教育与培训目录01霍乱防治概述定义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以剧烈的腹泻、呕吐和由此引起的脱水、肌肉痉挛为主要特征。
特点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是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法定甲类传染病之一。
霍乱的定义与特点霍乱流行病学与危害患者和带菌者是霍乱的主要传染源。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危害经水、食物、生活接触和苍蝇等途径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
严重的腹泻、呕吐可导致脱水、休克甚至死亡,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有效的霍乱防治能够迅速控制疾病的传播,减少病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控制疾病传播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高公众健康意识霍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有效的防治能够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防止疫情扩散。
通过防治工作,可以提高公众对霍乱的认识和预防意识,降低感染风险。
03霍乱防治的重要性020102霍乱预防措施加强水源保护,定期检测水质,采用有效的水处理技术,确保供水安全。
确保供水安全提高卫生设施覆盖率,加强设施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行,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改善卫生设施加强水处理和卫生设施建设倡导健康饮食教育公众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避免食用生冷、不洁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
推广清洁饮水教育公众饮用清洁饮水,避免饮用生水,减少感染霍乱的风险。
推广健康饮食习惯防止食物污染与传播加强食品监管建立健全的食品监管体系,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严格监管,防止食品污染与传播。
强化食品卫生管理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加强卫生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标准,确保食品安全。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遵循抗菌药物使用原则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指征,按照医生建议的剂量和疗程使用,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提高公众抗菌药物使用意识教育公众了解抗菌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避免自行购买和使用抗菌药物。
传染病防治:霍乱的预防(一)控制传染源及时检出病人,尽早予以隔离治疗。
对密切接触者应严密检疫,进行粪便检查和药物治疗,粪便培养应每日1次,连续2日,第一次粪检后给予服药可减少带菌者,一般应用多西环素200mg顿服,次日口服100mg。
儿童每日6mg/kg,连服2日。
亦可应用诺氟沙星,每次200mg,每日3次,连服2日。
同时应作好国境卫生检疫和国内交通检疫,一旦发现病人或疑似病人,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并对交通工具进行彻底消毒。
(二)切断传播途径加强饮水消毒和食品管理,对病人和带菌者的排泄物进行彻底消毒。
此外应消灭苍蝇等传播媒介。
(三)提高人群免疫力以往应用全菌死菌苗或并用霍乱肠毒素的类毒素疫苗免疫人群,由于保护率低,保护时间短,且不能防止隐性感染和带菌者,因而已不提倡应用。
目前国外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制成并试用的有多种菌苗,现仍在扩大试用,其中包括:1.B亚单位-全菌体菌苗(BS-WC)这是由灭活的霍乱弧菌全菌体细胞(WC)和纯化的霍乱肠毒素B亚单位(CT-B)组成的菌苗。
其中WC细胞壁含有脂多糖(LSP)和霍乱毒素协同菌毛(TCP)等抗原,能诱导机体产生抗菌抗体,从而抑制霍乱弧菌在肠道定居;而CT-B产生的抗毒抗体,则能中和CT的B 亚单位,使霍乱肠毒素不能与肠黏膜受体结合,而无从发挥肠毒素作用。
此菌苗保护率为65%~85%,对古典生物型霍乱弧菌的预防作用优于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
用疫苗后的前6个月的保护率达85%,半年后的3年的保护率为50%。
2.基因工程减毒口服活菌苗制作过程中包括几个步骤,即减低毒力,如去除94%的CtxA基因。
目前的CVD103-HgR 减毒疫苗已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
该疫苗能对抗O1群古典及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的感染。
口服(3~5)×108单一剂量后,可获100%的保护作用,维持6个月。
但对O139无保护作用。
但已筛选出无动力的Bengal,目前正在研究其制造疫苗的可能。
传染病防治:霍乱的治疗包括严格隔离、补液、抗菌及对症等。
(一)隔离确诊及疑诊病例应分别隔离,彻底消毒排泄物。
病人症状消除后,粪便连续两次培养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二)补液在霍乱治疗中,补液是首要的措施。
1.口服补液霍乱病人口服钾盐和碳酸盐可以吸收,对葡萄糖的吸收能力也无改变,且葡萄糖可促使氯化钠和水分的吸收。
因此,对轻、中型病人可予口服补液,对重症病人先予以静脉补液,待休克纠正、情况改善后,再改为口服补液。
口服补液配方虽多,但均大同小异。
补液加温后口服或经鼻饲管注入。
在第一个6小时,成人口服液量为700πιl∕小时,儿童每小时15~25ml∕kg,腹泻严重时入液量可适当增加。
以后每6小时口服量按前一个6小时出液量的L5倍计算,呕吐物量应计算在出液量中,呕吐并非口服补液的禁忌。
碳酸氢盐可以柠檬酸盐代替,后者较为稳定,不易潮解,也有良好纠酸作用,且能促进钠离子在小肠的吸收。
蔗糖代替葡萄糖也可获得满意的疗效,但蔗糖用量为葡萄糖的1倍。
甘氨酸也能促进水和电解质的吸收,可加入口服补液中,每100Oml溶液含IlOmmoI甘氨酸。
经甘氨酸治疗的病人粪便量、腹泻日数及口服液用量均显著减少。
2.静脉补液通常选择与病人所失去的电解质浓度相似的541液,其每升含NaC15g,NaHC034g,KCllg,为防低血糖,常另加50%葡萄糖液20ml,配制时可用0.9%NaC1550ml,1.4%NaHC03300ml,10%KC110ml,10%葡萄糖液14OmI比例配制。
各种液体的电解质含量见表1。
表1补液中电解质含量(浓度mmol∕L)*碳酸氢盐可用醋酸盐代替(比较稳定)静脉输液的量与速度:24小时的补液量依失水轻重而定,按临床分型判断,轻度失水者应以口服补液为主,若有呕吐无法口服者给予静脉补液3000~4000ml∕d,初升2小时宜快速,5^10ml∕min;按霍乱临床分型为中度失水者补液4000"8000ml∕d,最初1~2小时快速滴入,至血压、脉搏复常后,乃减至5~10ml∕min;按霍乱临床分型为重度失水者需每日补8000~1200(⅛l,需二条静脉管道,先以40"80ml∕min,以后减至20~30ml∕πιin,待休克纠正后减速,直至脱水纠正。
霍乱防治知识宣传一、什么是霍乱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经口感染。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及呕吐等。
严重的可发生剧烈的吐泻,排大量米汤样大便,容易造成严重失水,肌肉痉挛,甚至循环衰竭而死亡。
二、霍乱的传播途径是什么1、经水传播水在传播霍乱时起主要作用。
在卫生条件差的地方,江河、河渠、池塘、湖水、井水和港湾海水等极易受到污染。
我国农村夏秋季人们有喝生水、用生水漱口、洗刷食具、浸泡蔬菜、水产品等习惯,这些习惯增加了霍乱经水传播的机会。
经水传播呈现暴发性流行,病人多沿着被污染的水源分布,在水体含菌浓度较低或细菌毒力较弱、人群免疫力较高的地区,也可出现散发病例。
2、食物传播霍乱可以通过食物传播。
食物传播霍乱的作用仅次于水,但在已有安全饮用水的地区,轻型和临床型病人,污染食物而引起传播的作用可能更为突出。
3、生活接触传播与病人或带菌者直接接触或接触了被埃尔托弧菌污染的物品也可发生霍乱。
接触传播多在人员密集、卫生条件差的情况下发生,常在小范围内引起感染。
如出现一户多例现象。
但本型传播与食物型、水型传播不易截然分开。
不应只因多发疫源地的出现即断定为日常接触传播。
4、经媒介昆虫传播本病流行时苍蝇可以带菌。
有人曾从染有霍乱的疫船以及从疫区中捕获的苍蝇身上检出埃尔托弧菌。
各类带菌者流行病学意义的大小,与带菌者本人的职业、居住条件、卫生、文化水平等因素关系密切,其中职业尤为重要。
三、怎样预防霍乱1、搞好家庭和个人饮食卫生。
2、搞好饮水卫生。
3、煮透海鲜食物(河海鱼类、虾蟹、贝壳类等)。
4、搞好环境卫生,加强垃圾和粪便的管理。
霍乱的防治霍乱从感染到出现症状要经过数小时至5天,多数为1~2天。
霍乱发病多急骤,病人以急剧腹泻、呕吐开始。
腹泻多为无痛性,少数病人可因腹直肌痉挛而引起腹痛,不伴里急后重。
典型病人大便开始为泥浆样或稀水样,尚有粪质,迅速成为米泔水样,少数重病人可有血性便。
在严重病例,第一次大便量可超过1500毫升。
霍乱的防治知识
昨天进入立夏季节,是春季到夏季过渡时期,也进入了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提醒市民注意,谨防肠道传染病发生。
霍乱是我国重点防范的肠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的特点,更应做好此病防治工作。
霍乱防治知识17问:
1、什么是霍乱?
霍乱是由O1群或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的特点,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两种甲类传染病之一,也是《国际卫生检疫条例》规定国际检疫的三种传染病之一。
2、引起霍乱的病原体是什么?
根据菌体(O)抗原的不同,霍乱弧菌可分出200个以上的O血清群,但仅发现O1和O139群霍乱弧菌能引发霍乱。
O1群霍乱弧菌包括两个生物型: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两个生物型又都分为稻叶、小川和彦岛(少见)三种血清型。
O1和O139群霍乱弧菌可分为产毒株和非产毒株。
3、霍乱的传染源是什么?
霍乱病人或带菌者是霍乱的传染源。
4、霍乱流行概况如何?
19 世纪初至今已引起7 次世界性大流行。
1817年至1923年的百余年间,在亚、非、欧、美、澳等发生的六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是由古典生物型引起的,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1961年开始的第七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是由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引起的,至今已波及五大洲140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报告病例数在400万以上,目前尚无停息的迹象。
1992年10月印度和孟加拉相继发生一种由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新型霍乱暴发和较大流行,这型霍乱随后在亚洲传播,至今已有印度、孟加拉、中国、巴基斯坦、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新加坡、斯里兰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生O139霍乱病例。
2003年,WHO 报告45个国家111575例病例。
5、感染霍乱后有哪些症状?
大多数情况下,感染只造成轻度腹泻或根本没有症状,典型的症状表现为剧烈的无痛性水样腹泻,严重的一天腹泻十几次。
感染霍乱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会引起严重脱水导致死亡。
6、什么人容易感染霍乱?
人群普遍易感,胃酸缺乏者尤其易感。
7、什么时候容易得霍乱?
我国的流行时间为3~11月份,6~9月份是流行高峰。
8、霍乱的潜伏期和传染期多少?
潜伏期数小时至5天,通常2~3天。
粪便阳性期间有传染性,通常至恢复后几天。
偶有携带者传染期持续数月。
对霍乱弧菌有效的抗菌药物可缩短传染期。
9、如何发现自己感染霍乱?
有腹泻症状,尤其是剧烈的无痛性水样腹泻,应马上到医院就诊,并做霍乱弧菌的培养检查。
与霍乱感染者一起就餐或密切接触的人也应采集粪便或肛拭检查,以确定是否感染。
在霍乱疫区内或近日去过霍乱疫区,出现腹泻,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留粪便作霍乱细菌学检查。
10、感染霍乱后应如何做?
霍乱传染性很强,一旦发现感染霍乱,无论是轻型还是带菌者,均应隔离治疗。
霍乱症状消失,停服抗菌药物后,连续二天粪便培养未检出霍乱弧菌者才可解除隔离。
感染霍乱后,不接受隔离治疗,属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另外病人和带菌者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的采样、家里疫点的消毒等工作。
11、霍乱怎么传播?
霍乱可通过饮用或食用被霍乱弧菌传染而又未经消毒处理的水或食物和接触霍乱病人、带菌者排泄物污染的手和物品以及食用经苍蝇污染过的食物等途经传播。
12、公众如何预防霍乱?
预防霍乱的方法比较简单。
主要是“把好一张口”,预防病从口入。
做到五要五不要。
五要:饭前便后要洗手,买回海产要煮熟,隔餐食物要热透,生熟食品要分开,出现症状要就诊。
五不要:生水未煮不要喝,无牌餐饮不光顾,腐烂食品不要吃,暴饮暴食不可取,未消毒(霍乱污染)物品不要碰。
13、餐饮业如何预防霍乱?
做好原材料选购-加工处理食物-储存食物每个环节的食品卫生。
原材料选购:
(1)选购新鲜的食物原材料,不要购买变质、变色、变味的食物;
(2)不要从流动熟食小贩或无牌食肆购买食物。
加工处理食物: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双手清洁,处理食物前、处理生的食物后及如厕后,都应用消毒水或清水洗净双手;
(2)要分不同的人处理熟制品(卤味、烧味)和处理海产、家禽;
(3)任何人如有腹泻或呕吐,不要处理食物;
(4)不要过早准备食物,尤其是海产品,最好即煮即用;
(5) 生熟食物要用不同用具处理;
(6) 食物要彻底煮熟,尤其是海水产品。
储存食物:
(1)生的肉食、海产和其他容易变坏的食物,应放在雪柜内储存,雪柜在4℃以下;
(2)生熟食物要分开存放,如要放在一起,把熟食放在雪柜上格;
(3)已煮熟的食物,如不是即时食用,应储存在4℃以下且保存时间不超过48小时;
(4)养殖海产品的水要经常更换,鱼缸要定期消毒。
14、霍乱病人接触者如何处理?
与霍乱病人共同进餐或密切接触的人必须接受医学观察1周,如接触者是食物加工人员必须暂离工作岗位,直至两次粪便培养阴性。
医学观察期间如有腹泻症状必须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接触者采便检查后,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服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
15、感染霍乱可以治愈吗?通常如何治疗?
只要及早发现,及时补充水分与电解质溶液,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霍乱并不困难。
首先霍乱病人要按甲类传染病隔离治疗。
危重病人应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在医护人员陪同下送往指定的隔离病房。
确诊与疑似病例应分开隔离。
不同临床分型的病人治疗的方法不同:轻度脱水病人,以口服补液为主;中、重型脱水病人,须立即进行静脉输液抢救,待病情稳定、脱水程度减轻、呕吐停止后改为口服补液。
在液体治疗的同时,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减少腹泻量和缩短排菌期。
可根据药品来源及引起流行的霍乱弧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选定一种常用抗菌药物,常用的抗生素为氟哌酸、环丙沙星等。
16、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霍乱感染吗?
新型口服rBS/WC 霍乱疫苗现已问世,其安全性较好,与旧的注射用霍乱疫苗相比,新型疫苗可以提供较好、较持久的保护作用。
目前,使用霍乱疫苗已成为可供选择的霍乱预防措施之一。
我国研发的新型rBS/WC口服霍乱疫苗(胶囊型)也获批准上市,主要对01群霍乱有预防作用,同时对产肠毒性大肠杆菌(ETEC)感染性腹泻有70%的保护作用。
疫苗适用于儿童、到高危地区的旅游者、野外、水上作业及流动人口等。
17、霍乱的疫点如何消毒?
对疫点的消毒是有效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措施之一。
可能被病人排泄物污染的厕所、餐具、地面、地拖、门拉手、衣物等要进行消毒。
霍乱弧菌对一般的消毒剂均较敏感。
漂白粉、漂白精、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均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