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_感受青春的节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110.83 KB
- 文档页数:12
七下《道德与法治》第三课第二框《青春有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情景体验、观点评价活动,增强荣辱意识,有“至善”的追求,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能够“见贤思齐”,端正自己的行为,追求理想的境界。
2.通过亮亮故事层层推进,认识到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从而提高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的能力。
3.通过情景体验活动,了解体会“行已有耻”“止于至善”的含义,从而在学习、生活中做到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4.通过故事感悟、合作探究、分享交流等方式提高分析评价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及自主反思能力等。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行己有耻难点:止于至善教学方法故事感悟、合作探究、分享交流等教学准备教师研读教材,搜集典型案例、制作教学课件;学生预习教材,发现一个身边的榜样,了解其主要事迹。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桌那些事我批评我的学霸同桌:“你看看你,上课不闹,下课不吵,作业不抄,考试挺好,回家复习完就睡觉,你就不能做一点出格的事情吗?”同桌说:“能”我惊奇道:“是什么?”同桌淡淡地回答:“写作文。
”思考并交流:我和同桌的理解产生分歧了吗?分歧点在哪?点拨:我理解的“格”是规则、纪律的意思,我所理解的“格”是作文格,由此产生了分歧。
(齐读圣贤智慧,品味“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言有物而行有格也。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教师总结:格有规则、品格、纪律等意思,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不能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
青春不意味着肆意放纵,不能违反规则,不能逾越基本界限。
让我们走入今天的课堂“青春有格”。
(二)活动探究生活小剧场——亮亮的一周环节一周一:上学路上周一,亮亮在去学校的路上。
在公交车上,亮亮发现:年轻人们“镇定”地坐在老弱病残孕的座位上,丝毫没有意识到身旁站着的老人。
下车后,一名穿校服的少年将垃圾随手一扔。
在不远处,一个人翻越护栏过马路、、、、、、这时候,亮亮陷入沉思、、、、、、身临其境思考问题请评价一下材料中人们的行为?我们该如何做呢?(小组讨论,全班展示)教师总结:材料中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我们坚决不能做。
教学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学情分析这时期的青少年,有激情、有想法、冲动盲目而又缺乏理性。
他们渴望有更多的机会来证明自己。
但是,现实生活和外部环境不可能完全满足他们独立性和成人感的发展需求,当他们的愿望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又会很容易地陷入失落、失败感中,甚至开始逃避或者出现攻击行为。
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社会生活也日趋复杂化,导致价值取向的多样化,青少年作为所有人群中最易于接受新事物的群体,容易受到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影响,在价值观整合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价值混乱、无所适从的现实感受。
如果我们能够帮助青少年将青春活力导向生活中的正能量,则可以助力生命成长。
相反,如果青少年此时缺少思想和精神上的正确引领,那么,这些年轻气盛的少年就可能做出各种“出格”的事情,这不仅不利于青少年自身的成长,还会影响到他人、集体、社会和国家的发展。
效果分析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明白“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基本内涵。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具体情景,并通过分析进一步体会“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涵义。
3.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培养学生的荣辱意识。
同时,要有“至善”的追求,能够“见贤思齐”,端正自己的行为,追求理想的境界。
教材分析《青春有格》是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青春的证明》第二框内容。
通过前面的学习,在学生对青春期的身心变化有所认识的基础上,本框内容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在青春期需要遵守道德规范,引导学生在遵守底线的基础上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我,为以后的成长打下基础。
本框内容同时也是对七年级上册第三课发现自我的又一次深入,再次印证了发现自我是一生的成长课题。
本框主要安排了两目内容。
第一目“行已有耻”。
主要是引导学生对“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本目主要表达了以下几层意思:“行己有耻”是青春探索的底线;“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坚决不做触碰道德底线、违反法律的事情;“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_青春有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青春有格”教学设计⼒求的课堂亮点:①运⽤⾃创的“四季成长教学策略”,让学⽣在活动表演中体验感悟;②运⽤“承包责任制”法,让学⽣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③实现课堂教学的⽣活化,活动化,趣味化;“青春有格”教学设计⼀、教学⽬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标:珍惜青春,善待青春,追求“⾄善”的⼈⽣境界2、能⼒⽬标:学会辩证、理性地对待青春,重视修⾝,养成⾃我省察的习惯,做到慎独。
3、知识⽬标:知道“⾏⼰有耻”“⽌于⾄善”的内涵和要求。
⼆、学情分析青春时期的⽣命成长,不仅包括⾝体发育,⼼理发展,⽽且包括精神成长、思维拓展,引导和帮助学⽣从“⾝体——⼼理——精神”的整体状态来认识和看待青春成长。
对学⽣思想和精神的引领,引导青少年将青春活⼒化为成长中的正能量。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1、重点:⽌于⾄善。
2、难点:⾏⼰有耻及⽌于⾄善。
四、教学设计整体思路1、教学设计理念:教学⽣活化,活动化,趣味化;“以学习者为中⼼”的理念;追求学⽣参与课堂的最⾼境界,即被动地听→主动地说→创新地演。
2、教学模式:四季成长教学策略,春⽣(⾃主⽣成)→夏长(交流展⽰)→秋收(提练夯实)→冬藏(践⾏升华)五、教学过程【导⼊设计】运⽤你的经验——青春有格师问:在中国传统⽂化中,理解其中“格”的含义?,师评:格,含有“标准、规格和品格、格调”的意思,青春要张扬,张扬要有度;青春是⾃由的,⾃由中仍然有⽆形的格在引导着,青春是有格调的,这是我们在本节中要探讨的问题(设计意图:让学⽣分享对“格”的联想,解读青春,引出课题)【授课流程】(⼀)春⽣----⾃主⽣成(问题初探→⽣成⽬标) 5分钟1、问题初探阅读课本P39-43,提出个⼈发现的问题⽬标,时间3分钟2、⽣成⽬标由⼀号⼩组代表表达个⼈发现的问题⽬标,结合预设,⽣成本课的学习⽬标★(1)、⾏已有耻的含义及要求? P28★(2)、⽌于⾄善的含义及要求? P29(3)、榜样的作⽤? P30(4)、增强⾃控⼒的⽅法? P29(5)、慎独的含义? P31(⼆)夏长----交流展⽰(合作交流→体验展⽰) 10分钟交流展⽰编号任务展⽰⽅式⼩组展⽰1P27 运⽤你的经验---青春有格记者调查;视频回放;现场直击;情境再现;热点追踪;⼩品表演;………以学⽣最喜欢的⽅式来展⽰2P28 阅读感悟---卢梭的忏悔+探究与分享---规则种种3P29 ⽅法与技能---增强⾃控⼒4P30 阅读感悟---“微尘” +探究与分享---榜样的⼒量5P31相关链接---慎独 +独善其⾝与兼济天下6P32相关链接---修⾝为本+拓展空间---打造“青春盾牌”(三)秋(收)----提练夯实(归纳提练→夯实基础) 20分钟1、归纳凝练收获与感悟有……主要观点(重点句⼦):我们要有知耻之⼼,并不断增强⾃控能⼒。
《感受青春的节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感受成长的快乐,帮助学生认识青春期存在的一些观念和行为误区,使其能正确理解青春的内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处理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问题;并于教学中注重培养、提高学生辩证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青春不仅是身心迎接青春期的到来。
教学的重难点难点:使学生认识在青春期存在的一些观念和行为误区,帮助学生走出误区。
引导其正确对待青春期可能出现的问题。
学情分析中学生刚走进青春期,因为身心发展不成熟,会出现一些心理困惑,陷入一些观念和行为误区,同时也充满着青春的朝气和活力,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期待与向往。
如果给予恰当的引导,把他们的这种朝气蓬勃的力量焕发出来,他们将会更快乐地享受青春,奏响欢快的青春节拍。
教学方法根据中学生的学龄特点和认识水平,主要采取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在情境中体验探究得出结论,从而达到提高认知、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
(1)多媒体教学。
制作课件给学生全新的、栩栩如生的视听感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2)情境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讨论、归纳法——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对学习整堂课后的所想所感进行讨论、归纳,达成思想上的共鸣,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教学准备和教学手段(1)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2)教师准备:搜集材料,为学生提供有关的理论观点和事例材料;了解学生当前知识背景,对学生目前在现实生活中对待行为的态度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课堂操作中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制作课堂教学中所需要的课件;对学生进行适当分组,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合作探究。
5.学情分析初中六年级学生由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自我认识能力还不够完善,对很多事物和现象还不能进行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初中政治感悟青春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特点,认识到青春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
2. 培养学生珍惜青春,充分利用青春期的时间努力学习,奋发有为的意识。
3.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青春期的人际关系,健康成长。
教学内容:1. 青春期的特点2. 珍惜青春,努力学习3.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教材中关于青春期的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青春期的理解和感悟。
二、讲解青春期的特点(1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特点,如身体发育、性格变化、情感波动等。
2. 引导学生认识到青春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要学会珍惜。
三、珍惜青春,努力学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珍惜青春,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互相借鉴。
3. 教师总结珍惜青春的方法,如勤奋学习、充实自己、锻炼身体等。
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10分钟)1. 教师讲解青春期的人际关系,如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家庭关系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困惑和经验。
3.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善于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感悟。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计划,如如何珍惜青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
3. 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并提出期望。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青春期的理解和感悟。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是否珍惜时间、是否努力学习等。
3. 课后收集学生的反思总结,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备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他们正确认识青春期,珍惜青春,努力成长。
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感悟青春》《欢乐的青春节拍》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感悟青春》《欢乐的青春节拍》是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两个重要章节。
这两个章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和理解青春期,学会正确对待青春期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以及如何处理青春期的各种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青春期的特点,理解青春期的价值,从而健康成长。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这个阶段充满了好奇和困惑。
在这个阶段,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给他们带来了很多困扰。
因此,他们对青春期的认识和理解非常关键。
通过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我发现他们对于青春期的认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 对青春期的认知不足,不知道青春期会有哪些变化;2. 对青春期的恐惧和焦虑,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些变化;3. 对青春期的价值观认知模糊,不知道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消除他们对青春期的恐惧和焦虑;2.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各种问题,培养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3.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解青春期的价值,健康成长。
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消除他们对青春期的恐惧和焦虑。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各种问题,培养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青春期的特点和问题;2. 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3. 指导法: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和价值观引导,帮助他们正确对待青春期;4. 教学辅助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辅助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青春期的案例,引发学生对青春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感受青春的节拍》教学设计【课程标准】一、成长中的我——“认识自我”中的1.2 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卫生常识,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
我与他人和集体——“交往和沟通”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
【教材分析】本项目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青春期的身体变化情况和青春期的三大矛盾心理,让学生自觉提高克服青春期心理烦恼的能力和水平。
本课分两个环节,一是“我们悄悄长大”,二是“长大的感觉”。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变化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人的身体将发生明显的变化:性机能发育成熟,身体外形急剧变化,体内机能迅速健全。
这些变化,是迅速的、全面的,学生没有心理准备。
需要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传授必要的生理知识,给予必要的指导,使之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
“长大的感觉,这一项目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正确认识青春期的心理矛盾和烦恼。
这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这是因为对于初一年级学生来说,怎样全面地认识并具体地分析这些烦恼,既看到它对成长的推动作用,又看到它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本节课对于学生文明礼貌素质的形成是大有帮助的,必将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认识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情况,理解青春期的三大心理矛盾。
【学习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青春的美好,克服青春期的烦恼,安全愉快地度过青春期。
2、通过“走进青春的脚步”,认识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情况,从而发现青春。
3、通过“情境探讨悟青春”,理解青春期渴望独立与现实依赖的矛盾心理,进一步感受青春。
【评价设计】1、通过“走进青春的脚步”和“慧眼识青春”环节,检测目标2 的达成度。
2、通过“情境探讨悟青春一”之视频《我是宠物》和“畅所欲言谈经历”环节,检测目标3 的达成度。
3、通过“情境探讨悟青春二”之视频《咱俩说说心里话》和“各抒己见解烦恼” 环节,检测目标3 的达成度。
《感受青春的节拍》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感受青春的节拍》是新教材《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一节的内容,青春期是人生的重要时期,是人的生命历程中最华美的篇章。
这个时期的生理和心理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很多学生对于突然发生的变化会感觉手足无措,但又羞于跟父母老师交流。
本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感受青春的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引导,让其悦纳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的变化,平稳地度过青春期。
二、学情分析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生理上有的学生会因为自身发育过快,出现一系列的“麻烦”,如月经遗精等而苦恼,有的学生也会因为自己发育不如同学明显时而自卑;心理上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渴望独立,但能力和认知水平还较低,需要依赖老师和家长的帮助,导致青春期会出现较多心理矛盾。
因此指导青春期的学生全面认识自己,客观愉悦地接受自身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显得犹为重要,在悦纳自我的基础上,从而树立自信,培养健康积极的情绪、形成完美的人格。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贴膏药”游戏进行体验、反思以及交流分享
等活动,大部分学生能感受到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并说出变化的具体表现,悦纳自己的变化。
2、通过“小威的家庭故事”连载视频,引发学生共鸣,利用“探究分享”“情景表演”“心灵驿站”三个活动,分析归纳出青春期三个心理矛盾,正确认识并能理解三个心理矛盾是正常的现象。
3、通过“我思我悟致青春”环节,大部分学生可能分
享自己的收获,逐渐悦纳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变化,“青春寄语”活动,认识到每个人是独一无二的,感受成长的美好。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验认识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感受成长的
美好。
难点:长大的感觉是本课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
1.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为学生创设一个互动对话的课堂平台,一个情感体验的课堂空间。
2.坚持“有效教学和互动教学”的理念。
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课堂教学的实施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课堂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使其能够“快乐地学习”、“轻松地学习”、“有效地学习”。
六、评价设计
1.通过对秘密花园的调查问卷,初步掌握学生对自身的生理变化的了解情况,通过对自身能量值的合计了解学生中身体发育的情况的等次情况,掌握学生对自身发育情况持什么态度,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
2.通过观看小威的家庭故事视频,引发学生共鸣,在分析小威心理矛盾的过程中,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了解学生对青春期心理变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反思自己行为,正确处理三种心理矛盾。
3.通过填写“自己对成长的期待”,在悦纳自身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基础上,感受自己成长的美好,做一个独一无二优秀的我!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游戏
用学生比较熟悉的《青春修炼手册》作背景音乐,感受着活力十足的青春气息,问为什么青春要修炼?相信这节课定会找到答案!
1.游戏——贴膏药
游戏规则:
A.发令员说出某个身体部位,两人互做膏药用这个部位贴在一起。
B.不能语言交流
C.每次贴的必须是不同的人
D.一直贴住直到下个口令发出
游戏实施:老师可先来做示范,以便学生掌握游戏规则;进行3-4轮游戏
2、游戏分享感悟
A.请问你刚才都与哪几个同学贴过膏药?为什么不与最近的她(他)贴?
B.如果我下个口令是“鼻子”””嘴唇””,你也会与他贴膏药?为什么?
小结:是呀,因为我们已经悄悄的长大了!进入了青春期,开始有了性别意识。
设问:与小时候相比都有哪些身体变化?
生先说,师运用提前录制的音频文件,讲解“青春期的身体变化·男生篇与女生篇”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放松身心,增进师生情感,同时引入青春期生理变化,进入第一环节:感受成长正青春。
(二)讲授新课
环节一:感受成长正青春(生理变化)
我的秘密花园――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在相应的水果后面做标记,根据图片后面对应的能量值,计算自己的能量!自己评价一下能量高低,面对这个结果,你的感受如何?(表情包表示自己对能量值的心情。
无论满意与否都会有自己的困扰与期待。
满意不满意
1.哪种变化让你有优越感? 1.你期待着哪种变化有所发展?
2.你觉得受困扰的是哪一种? 2.你觉得受困扰的是哪一种?
设计意图:通过对调查表的标记,让学生感受自身的生理变化,而每个人的能量值的不同,说明了每个人生理变化有差异,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态度面对自身的变化,通过对
不同范围的能量值的统计,让学生感受到每个变化都是正常的,也是有差异的,而且还是有很多同伴与你一样有着差异,让学生感受成长的过程大家都是相伴而行,不用因成长的速度快慢而烦恼,只要是你的一切都是刚刚好!
环节二:我知我心悟青春(心理变化)
1.生活剧场:我爱我家播放微视频学生表演剧
探究分享:
1.“我”为什么甩门而去?妈妈真的是唠叨吗?
2.你觉得一个“什么样的我”妈妈就可以让“我”去?
引导学生思考独立性强的孩子家长会更放心,但是很多学生没有做到独立能力很强,但却想表现自己的独立性,导入第一矛盾,也是青春期成长的重要标志:渴望独立与现实依赖的矛盾。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学生想独立但却又依赖的心理矛盾,让学生进入情景,让其感受其青春期独立与依赖心理矛盾的表现。
情景表演:以“给我一个自由的空间”为主题,呈现你家的故事
要求:1、情节自定
2、时间1分钟, 2-3人参与
通过老爸偷看孩子上网,引导学生回顾自己与父母的类似经历,并模拟表演,从而体会自己日常生活的点滴都表明自己长大,要求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可是家长很多时候并不理解自己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学生想要自己的空间但却受父母约束造成的心理矛盾,让学生进入情景,分享自己的类似经历,让其感受青春期心理闭锁与求得理解的心理矛盾的表现。
3:我的空间
“我”更新了空间说说,但却设置只有自己可见”,说说的内容是想和女同学出去玩但却矛盾重重,反映出青春期对异性想要了解但却又故意疏远的矛盾心理。
也是心理闭锁的表现。
两段微视频和一个情节设计后,进行青春期心理变化的归纳与总结。
设计意图:青春期生理的变化会引起心理的变化,明显的特征就是对导性的渴望了解又故意疏远的矛盾心理,让学生了解其表现,正常对待这种心理。
2、分享感悟
当我7岁时,我感到我父亲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当我14岁时,我感到我父亲是天底下最不通情达理的人;当我21岁时,我忽然发现我父亲还是很聪明的。
━━━马克·吐温
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设计意图:通过谈感悟让生明白自己青春期心理的变化对父亲的理解有着差异,也是对青春期心理矛盾的一个总结提升。
环节三我思我悟致青春
1.盘点收获:回到开始,通过今天的学习再谈为什么青春需要修炼?
2.祝福青春
我就是我,我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
以前的我今天的我要!
长大真好!
(三)板书设计
感受青春的节拍
一、我们悄悄长大-----生理变化:
身体外形急剧变化
体内机能迅速健全
性机能发育成熟
二、长大的感觉——心理变化
渴望成长与现实依赖的矛盾
心理闭锁与求得理解的矛盾
对异性想要接近又故意疏远
学情分析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生理上有的学生会因为自身发育过快,出现一系列的“麻烦”,如月经遗精等而苦恼,有的学生也会因为自己发育不如同学明显时而自卑;心理上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渴望独立,但能力和认知水平还较低,需要依赖老师和家长的帮助,导致青春期会出现较多心理矛盾。
因此指导青春期的学生全面认识自己,客观愉悦地接受自身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显得犹为重要,在悦纳自我的基础上,从而树立自信,培养健康积极的情绪、形成完美的人格。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表(表现性评测)
姓名班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