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细晶45钢的制备及其组织与力学性能的研究

超细晶45钢的制备及其组织与力学性能的研究

超细晶45钢的制备及其组织与力学性能的研究
超细晶45钢的制备及其组织与力学性能的研究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冶金工程, 2014, 1, 35-39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4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2e13085793.html,/journal/meng

https://www.doczj.com/doc/2e13085793.html,/10.12677/meng.2014.12006

Study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Ultrafine-Grained 45 Steel

Xin Zhao

The Six Department,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Zhengzhou

Email: zhaoxin@https://www.doczj.com/doc/2e13085793.html,

Received: Jun. 26th, 2014; revised: Jul. 7th, 2014; accepted: Jul. 14th, 2014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2e13085793.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duce ultrafine-grained steel, 45 steel was quenched and warm-rolled. The total re-duction was 50%. The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during the process was studied by using an opti-cal microscope and 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ensile tests. The starting microstructure was lath martensite with a small amount of flake martensite.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specimen compressed at 600?C - 700?C was nano-carbides + equiaxed ultrafine ferrite grains and a good combination of strength and ductility was obtained.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total elongation were 646 - 861 MPa and 21.51% - 9.1%, respectively.

Keywords

Ultrafine Grain, Steel,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y

超细晶45钢的制备及其组织与力学性能的研究

赵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六系,郑州

Email: zhaoxin@https://www.doczj.com/doc/2e13085793.html,

收稿日期:2014年6月26日;修回日期:2014年7月7日;录用日期:2014年7月14日

摘要

为了制备超细晶粒钢,将45钢淬火后进行了温轧。总变形量为50%。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研究了这一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原始组织是板条马氏体组织+ 少量的片状马氏体。试样在600℃~ 700℃变形后的微观结构是纳米碳化物+ 等轴超细晶铁素体,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强度和塑性分别达到了646~861 MPa和21.5%~19.1%。

关键词

超细晶,钢,微观组织,力学性能

1. 引言

为了生产超细/纳米晶材料,前苏联学者R.Z. Valiev提出了剧烈塑性变形(SPD)技术,并给出了SPD 应满足的主要条件:相对低的变形温度、大塑性变形量和变形体内承受高压。在此原则指导下,已开发了多种剧烈塑性变形工艺,如高压扭转,等通道角挤压,多向锻造和多重累积轧焊[1]-[3]。这些工艺均具有强烈的细化晶粒的能力,甚至可以将晶体加工成非晶体。然而,SPD工艺通常是比较复杂的,所以它们很难被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最近,本作者发明一种简单的不需要SPD的方法——冷轧板条马氏体法生产纳米结构钢[4]。由于在室温下轧制板条马氏体变形抗力较大,冷轧有一定难度,因此考虑改进冷变形工艺为温变形。本文研究了新工艺制备的超细晶钢的微观组织和性能。

2. 材料与方法

45钢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数):0.45%C,0.24%Si,0.60%Mn,0.009%P和0.018%S,其余为Fe。在温变形之前,试样在840℃的盐浴炉中保温30分钟,然后用盐水冷却到室温。一些淬火试样沿轴向剖切,利用光学显微镜(O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组织特征。其余试样的轧制变形温度是600℃,650℃和700℃。变形速率是10?2 s?1。高度方向上压缩50%。纵向切割被压缩的试样,然后在H800显微镜上观察组织,操作电压为200千伏。对于每一个试样,用截线法至少测量TEM暗场图像中250个晶粒。根据文献[5]设计的拉伸试样如图1所示,拉伸实验在在Gleeble 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变形速率为1 × 10?2 s?1。

3. 结果与讨论

图2显示了淬火态试样的微观组织。如图2(a)所示,在光学金相照片中以板条马氏体为主,同时也可观察到少量的片状马氏体。图2(b)TEM像表明宽度为300纳米的马氏体板条中含有大密度的位错。

图3显示了在600℃下轧制试样的TEM微观组织。很明显这种显微结构不同于原始的结构。平均直径为38纳米的纳米碳化物均匀地析出在图3中。在大部分区域形成了回火马氏体如图3(a)所示。有时也可观察到平均直径为380纳米的等轴超细铁素体晶粒(图3(b))。清晰的晶界包围着超细晶粒。

图4显示了在650℃下轧制试样的TEM微观组织。纳米碳化物的平均粒径长大到60纳米。在图4(a)中等轴超细铁素体晶粒的平均直径是900纳米。但是,晶粒的尺寸不均等。在图4(b)中可以观察直径是2.3微米的晶粒。

如在图1中所示,本加工过程开始时微观组织主要是板条马氏体。板条马氏体是一种被若干大角度晶界分开的细粒度结构。它有三个层次结构的形态:1) 板条状,单晶马氏体,包括高密度的晶格缺陷;

2) 块状,具有相同晶体取向的聚集板条(变体);3) 束状,具有相同的惯面的聚集块。以往的研究表明,83%的团块边界和马氏体束边界是大角度边界。因此,在奥氏体向马氏体的相变期间,奥氏体晶粒分为几个束,一束细分成若干块,这个过程可视作为一个快速晶粒细化的过程。

在温轧变形期间,塑性变形诱导马氏体之间小角度晶界成为大角度晶界。因此,轧制变形50%后,

Figure 1. Dimension of the mini-specimen for tensile tests

图1. 拉伸试样尺寸图

(a) OM image (b) TEM image

Figure 2. Microstructure of as-quenched 45 steel 图2. 淬火态试样微观组织

Figure 3. TEM microstructure of the specimen rolled at 600?C 图3. 600℃轧制试样的TEM 微观组织

绝大多数马氏体边界变成了大角度晶界如图2所示。如果变形温度足够高,大角度晶界将会移动,发生动态再结晶如图3和图4所示。但是,轧制变形过程时间很短,动态再结晶来不及完成。因此,动态再结晶晶核来不及长大,保留下来形成超细晶组织。

图5是超细晶试样的拉伸曲线。与我们前期采用板条马氏体冷轧法制备的超细晶钢[6]相比,图5中的拉伸曲线具有明显的屈服平台和加工硬化现象。说明采用温轧工艺制备的超细晶粒钢具有较好的塑性。拉伸实验的具体结果列于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轧制温度上升,制备的超细晶试样的强度下降,而塑性增加。这是由于随着变形温度升高,制备试样的晶粒尺寸增大(如图

3

和图4所示)而引起的。

(b)

(a)

Figure 4. TEM microstructure of the specimen rolled at 650?C

图4. 650℃轧制试样的TEM微观组织

Figure 5. Stress-strain curves of the specimens rolled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图5.超细晶试样的拉伸曲线

Table 1.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ultrafine-grained 45 steel

表1.超细晶45钢的力学性能

试样制备温度σb (MPa) σ0.2 (MPa) δ(%) 600℃861.2 777.3 19.1

650℃775.0 687.5 21.3

700℃646.3 503.7 21.5

4. 结论

1) 在600℃~700℃制备试样的微观组织是等轴超细铁素体晶粒+ 纳米碳化物,这两相的尺寸随变形温度的提高而增大。晶粒细化的机制是不完全的动态再结晶。

2) 在600℃制备的超细晶45钢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861.2 MPa和19.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钢铁联合基金资助项目(50271060, 5037107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Estrin, Y. and Vinogradov, A. (2013) Extreme grain refinement by severe plastic deformation: A wealth of challenging

science. Acta Materialia, 61, 782-817.

[2]Lin, Z.J., Wang, L.Q., Xue, X.B., et al. (2013)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 Ti-35Nb-3Zr-

2Ta biomedical alloy processed by 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 (ECAP).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 33, 4551-4561.

[3]Alizadeh, M., Paydar, M.H., Terada, D., et al. (2012) Effect of SiC particles on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and me-

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uminum during ARB proces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540, 13-23.

[4]Zhao, X., Jing, T.F., Gao, Y.W., et al. (2005) Annealing behavior of nano-layered steel produced by heavy cold-rolling

of lath martensite.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397, 117-121.

[5]初瑞清, 董翰(2000) 微型拉伸试样的设计及其在高性能管线钢研究中的应用. 金属学报, 6, 626-629.

[6]Jing, T.F., et al. (2006) Nanocrystalline steel processed by severe rolling of lath martensite.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

gineering: A, 432, 216-220.

耐热钢性能和耐腐蚀指标

耐热钢性能和耐腐蚀指标 在高温下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的合金钢。它包括抗氧化钢(或称高温不起皮钢)和热强钢两类。抗氧化钢一般要求较好的化学稳定性,但承受的载荷较低。热强钢则要求较高的高温强度和相应的抗氧化性。耐热钢常用于制造锅炉、汽轮机、动力、机械、工业炉和航空、石油化工等工业部门中在高温下工作的零部件。这些部件除要求高温强度和抗高温氧化腐蚀外,根据用途不同还要求有足够的韧性、良好的可加工性和焊接性,以及一定的组织稳定性。此外,还发展出一些新的低铬镍抗氧化钢种。 耐热钢基本信息 简介: 耐热钢(heat-resisting steels) 在高温条件下,具有抗氧化性和足够的高温强度以及良好的耐热性能的钢称作耐热钢。 类别: 耐热钢按其性能可分为抗氧化钢和热强钢两类。抗氧化钢又简称不起皮钢。热强钢是指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并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的钢。 耐热钢按其正火组织可分为奥氏体耐热钢、马氏体耐热钢、铁素体耐热钢及珠光体耐热钢等。

用途 耐热钢常用于制造锅炉、汽轮机、动力机械、工业炉和航空、石油化工等工业部门中在高温下工作的零部件。这些部件除要求高温强度和抗高温氧化腐蚀外,根据用途不同还要求有足够的韧性、良好的可加工性和焊接性,以及一定的组织稳定性。 中国自1952年开始生产耐热钢。以后研制出一些新型的低合金热强钢,从而使珠光体热强钢的工作温度提高到600~620℃;此外,还发展出一些新的低铬镍抗氧化钢种。耐热钢和不锈耐酸 在使用范围上互有交叉,一些不锈钢兼具耐热钢特性,既可用作为不锈耐酸钢,也可作为耐热钢使用。合金元素的作用铬、铝、硅这些铁素体形成的元素,在高温下能促使金属表面生成致密的 氧化膜,防止继续氧化,是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抗高温气体腐的主要元素。但铝和硅含量过高会使室温塑性和热塑性严重恶化。铬能显著提高低合金钢的再结晶温度,含量为2%时,强化效果最好。 镍、锰可以形成和稳定奥氏体。镍能提高奥氏体钢的高温强度和改善抗渗碳性。锰虽然可以代镍形成奥氏体,但损害了耐热钢的抗氧化性。钒、钛、铌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能形成细小弥散的碳化物,提高钢的高温强度。钛、铌与碳结合还可防止奥氏体钢在高温下或焊后产生晶间腐蚀。碳、氮可扩大和稳定奥氏体,从而提高耐热钢的高温强度。钢中含铬、锰较多时,可显著提高氮的溶解度,并可利用氮合金化以代替价格较贵的镍。硼、稀均为耐热钢中的微量元素。硼溶入固溶体中使晶体点阵发生畸变,晶界上的硼又能阻止元素扩散和晶

45号钢的性能

1强度强度指金属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1)抗拉强度ób 金属试样拉伸时,在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负荷与试样原横截面面积之比称为抗拉强度 ób=Pb/Fo 式中Pb——试样拉断前的最大负荷(N) Fo——试样原横截面积(mm2) 2)抗弯强度óbb MPa 试样在位于两支承中间的集中负荷作用下,使其折断时,折断截面所 承受的最大正压力 对圆试样:óbb=8PL/Лd³; 对矩形试样:óbb=3PL/2bh² 式中P——试样所受最大集中载荷(N) L——两支承点间的跨距(mm) d——圆试样截面之外径(mm) b——矩形截面试样之宽度(mm) h——矩形截面试样之高度(mm) 3)抗压强度óbc MPa 材料在压力作用下不发生碎、裂所能承受的最大正压力,称为抗压强度 óbc=Pbc/Fo 式中Pbc—试样所受最大集中载荷(N) Fo—试样原截面积(mm²) 4)抗剪强度てMPa 试样剪断前,所承受的最大负荷下的受剪截面具有的平均剪应力 双剪:óて=P/2F;单剪:óて=P/Fo 式中P—剪切时的最大负荷(N) Fo—受检部位的原横截面积(mm²) 5)抗扭强度MPa 指外力是扭转力的强度极限 てb≈3Mb/4Wp(适用于钢材) てb≈Mb/Wp(适用于铸铁) 式中Mb—扭转力矩(N?mm) Wp—扭转时试样截面的极断面系数(mm²) 6)屈服点ós MPa 金属试样在拉伸过程中,负荷不再增加,而试样仍继续发生变形的现象称为“屈服”。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应力,称为屈服点或屈服极限 ós=Ps/Fo 式中Ps——屈服载荷(N) Fo——试样原横截面积(mm2) 7)屈服强度ó0.2 MPa 对某些屈服现象不明显的金属材料,测定屈服点比较困难,常把产生O.2%永久变形的应力定为屈服点,称为屈服强度或条件屈服极限 ó0.2=P0.2/Fo 式中P0. 2——试样产生永久变形为0.2%时的载荷(N) Fo——试样原横截面积(mm2) 8)持久强度ób/时间(h)MPa 金属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经过规定时间发生断裂时的应力称为持久强度。通常所指的持久强度,是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试样经l05h后的断裂强度 9)蠕变强度温度ó应变量/时间 MPa 金属材料在高于一定温度下受到应力作 用,即使应力小于屈服强度,试件也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缓慢地产生塑性变形,此种现象称为蠕变。在给定温度下和规定的时间内,使试样产生一定蠕变变形量的应力称为蠕变强度,例如 500 ó----------------- =100MPa 1/100000 ,表示材料在500%温度下,105h后应变量为l%的蠕变强度为100MPa。蠕变强度是材料在高温下长期负荷下对塑性变形抗力的性能指标 2弹性弹性是指金属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和大小的一种特性

钢绞线力学性能表.

1、钢绞线镀锌力学性能表

钢绞线中镀锌钢丝力学性能表 钢绞线中镀锌钢丝锌层性能表

2、无粘结钢绞线UNBONDED STRAND WIRE 注: (1) 力学性能应符合 PC钢绞线标准要求 (2) 根据不同用途,经双方协议,供应其它强度和直径的预应钢绞线。 Note:(1) Mechanical performance should conform to the specification of PCstranded wire (2) According to different uses,we can supply PC stranded wire with the other tensile strength and diameter through negotiation by both parties. 1x7

(2) 根据不同用途,经双方协议,供应其它强度和直径的预应力钢材。 Note: (1) *indicating Yielding Load takes 85% of the breaking load of the whole strand wire (2) As agreed by both Parties, supply prestressing steel of other strength and dimension upon its purpose. 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TYRE BEAD WIRE GB/T5224-2003 ASTMA416/A416M-2002 BS5896-1980 适用于由圆形断面钢丝捻成的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岩土锚固等用途的钢绞线 Steel strand twisted by round steel wire used for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rock or earth enchorage edc. 1×7结构钢绞线尺寸及允许偏差表

45钢力学性能

45钢: 特性 用中碳调质结构钢。该钢冷塑性一般,退火、正火比调质时要稍好,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切削加工性,经适当的热处理以后可获得一定的韧性、塑性和耐磨性,材料来源方便。适合于氢焊和氩弧焊,不太适合于气焊。焊前需预热,焊后应进行去应力退火。 正火可改善硬度小于160HBS毛坯的切削性能。该钢经调质处理后,其综合力学性能要优化于其他中碳结构钢,但该钢淬透性较低,水中临界淬透直径为12~17mm,水淬时有开裂倾向。当直径大于 80mm时,经调质或正火后,其力学性能相近,对中、小型模具零件进行调质处理后可获得较高的强度和韧性,而大型零件,则以正火处理为宜,所以,此钢通常在调质或正火状态下使用。 力学性能 正火:850 ;淬火:840 ;回火:600 ;抗拉强度:不小于600Mpa ;屈服强度:不小于355Mpa ;伸长率: 16[1] % ;收缩率:40% ;冲击功:39J ;钢材交货状态硬度[1]:热轧钢:≤229HB退火钢:≤197HB 成分 主要成分为Fe(铁元素),且含有以下少量元素:

C:0.42~0.50% Si:0.17~0.37% Mn:0.50~0.80% P:≤0.035% S:≤0.035% Cr:≤0.25% Ni:≤0.25% Cu:≤0.25%[1] 密度7.85g/cm3,弹性模量210GPa,泊松比0.269。 处理方法 热处理 推荐热处理温度:正火850,淬火840,回火600。 1. 45号钢淬火后没有回火之前,硬度大于HRC55(最高可达HRC62)为合格。 实际应用的最高硬度为HRC55(高频淬火HRC58)。 2.45号钢不要采用渗碳淬火的热处理工艺。 渗碳处理 一般用于表面耐磨、芯部耐冲击的重载零件,其耐磨性比调质+表面淬火高。其表面含碳量0.8--1.2%,芯部一般在0.1--0.25%(特殊情况下采用0.35%)。经热处理后,表面可以获得很高的硬度(HRC58--62),芯部硬度低,耐冲击。

45号钢的介绍

45#钢在一般工艺条件下不能进行焊接,因为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材的可焊性变差,低碳钢具有较好的可焊性,含碳量超过0.35%的钢材可焊性较差容易产生焊接裂纹。当采取一些特殊的工艺措施后,45#钢也可以进行焊接,一般是焊前预热,小的焊接规范,焊后缓冷以及焊后消除应力退火等措施是可以进行焊接的,但是容易产生淬硬组织,在焊缝和热影响区都容易产生马氏体组织和较大的焊接残余应力。 钢的分类钢是含碳量在0.04%-2.3%之间的铁碳合金。为了保证其韧性和塑性,含碳量一般不超过1.7%。钢的主要元素除铁、碳外,还有硅、锰、硫、磷等。钢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其主要方法有如下七种:1、按品质分类(1) 普通钢(P≤0.045%,S≤0.050%)(2) 优质钢(P、S均≤0.035%)(3) 高级优质钢(P≤0.035%,S≤0.030%) 2.、按化学成份分类(1) 碳素钢:a.低碳钢(C≤0.25%);b.中碳钢(C≤0.25~0.60%);c.高碳钢(C≤0.60%)。(2)合金钢:a.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b.中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10%)c.高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10%)。3、按成形方法分类:(1) 锻钢;(2) 铸钢;(3) 热轧钢;(4) 冷拉钢。4、按金相组织分类(1) 退火状态的a.亚共析钢(铁素体+珠光体)b.共析钢(珠光体)c.过共析钢(珠光体+渗碳体)d.莱氏体钢(珠光体+渗体)。(2) 正火状态的:a.珠光体钢;b.贝氏体钢;c.马氏体钢;d.奥氏体钢。(3) 无相变或部分发生相变的5、按用途分类(1) 建筑及工程用钢:a.普通碳素结构钢;b.低合金结构

20号 35号 45号 A3钢性能对比

20号、35号、45号、A3钢性能对比 【牌号】20 【化学成分】 C:0.17%~0.23% Si:0.17%~0.37% Mn:0.35%~0.65% Cr≤0.25% Ni≤0.3% Cu≤0.25% 【力学性能】 试样毛坯尺寸25mm 推荐热处理正火910℃ 抗拉强度σb≥410MPa 屈服强度σs≥245MPa 断后伸长率δ5≥25% 断面收缩率ψ()≥55% 钢材交货状态硬度HBS10/3000,未热处理钢≤156 【主要特征】强度硬度稍高于15F,15钢,塑性焊接性都好,热轧或正火后韧性好。 【应用举例】 制作不太重要的中、小型渗碳、碳氮共渗件、缎压件,如杠杆轴、变速箱变速叉、齿轮,重型机械拉杆,钩环等。

【类型】碳素结构钢,GB/T700-1988 【牌号】Q235 (旧称A3) 【化学成分】C≤0.22% Mn≤1.4% Si≤0.35% S≤0.05% P≤0.045% 【力学性能】 厚度或直径≤16mm,屈服强度≥235N/mm^2 厚度或直径>16~40mm,屈服强度≥225N/mm^2 厚度或直径>40~60mm,屈服强度≥215N/mm^2 厚度或直径>60~100mm,屈服强度≥215N/mm^2 厚度或直径>100~150mm,屈服强度≥195N/mm^2 厚度或直径>150mm,屈服强度≥185N/mm^2 抗拉强度375~500MPa厚度或直径≤40mm,伸长率≥26%厚度或直径>40~60mm,伸长率≥25% 厚度或直径>60~100mm,伸长率≥24% 厚度或直径>100~150mm,伸长率≥22% 厚度或直径>150mm,伸长率≥21% 【主要特征】 具有高的塑性、韧性和焊接性能、冷冲压性能,以及一定的

(新)耐热钢及高温合金_

耐热钢及高温合金 耐热钢及高温合金 各种动力机械,加热电站中的锅炉和蒸汽轮机、航空和舰艇用的燃汽轮机以及原子反应堆工程等结构中的许多结构件是在高温状态下工作的。工作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影响钢的化学稳定性;另一方面降低钢的强度。为此,要求钢在高温下应具有 (1)抗蠕变、抗热松弛和热疲劳性能及抗氧化能力 (2)在一定介质中耐腐蚀的能力以及足够的韧性 (3)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及焊接检 (4)按照不同用途有合理的组织稳定性。 耐热钢是指在高温下工作并具有一定强度和抗氧化耐腐蚀能力的钢种,耐热钢包括热稳定钢和热强钢。热稳定钢是指在高温下抗氧化或执高温介质腐蚀而不破坏的钢种,如炉底板、炉栅等。它们工作时的主要失效形式是高温氧化。而单位面积上承受的载荷并不大。热强钢是指在高温下有一定抗氧化能力并具有足够强度而不产生大量变

形或 断裂的钢种,如高温螺栓、涡轮叶片等。它们工作时要求承受较大的载荷,失效的主要原因是高温下强度不够。 1 钢的热稳定性和热稳定钢 一、钢的抗氧化性能及其提高途径 工件与高温空气、蒸汽或燃气相接肽表面要发生高温氧化或腐蚀破坏。因此,要求工件必须具备较好的热稳定性。 除了加入合金元素方法外,目前还采用渗金属的方法,如渗Cr、渗Al或渗Si,以提高钢的抗氧化性能。 二、热稳定钢 热稳定钢(又称抗氧化钢广泛用于工业锅炉中的构件,如炉底板、马弗罐、辐射管等这种用途的热稳定钢有铁素体F型热稳定钢和奥氏体A型热稳定钢两类。 F型热稳定钢是在F不锈钢的基础上进行抗氧化合金化而形成的钢种、具有单相F基体,表面容易获得连续的保护性氧化膜。根据使用

温度,可分为Cr13型钢、Cr18型钢和Cr25型钢等。F型热稳定钢和F不锈钢一样,因为没有相变,所以晶粒较粗大,韧性较低,但抗氧化性很强。 A型热稳定钢是在A型不锈钢的基础上进一步经Si、Al抗氧化合金化而形成的钢种。A型热稳定钢比F型热稳定钢具有更好的工艺性能和热强性。但这类钢因消耗大量的Cr、Ni资源,故从50年代起研究了Fe-Al-Mn系和Cr-Mn-N系热稳定钢,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 2 金属的热强性 一、高温下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特点 在室温下,钢的力学性能与加载时间无关,但在高温下钢的强度及变形量不但与时间有关,而且与温度有关,这就是耐热钢所谓的热强性。热强性系指耐热钢在高温和载荷共同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破坏的能力。由此可见在评定高温条件下材料的力学性能时,必须用热强性来评定。热强性包括材料高温条件下的瞬时性能和长时性能。 瞬时性能是指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常现力学性能试验所测得的性能指标。如高温拉伸、高温冲击和高温硬度等。其特点是高温、短时加载,一般说来瞬时性能P是钢热强性的一个侧面,所测得的性能指标一般

45号钢

45号钢 45号钢,是GB中的叫法,JIS中称为:S45C,ASTM中称为1045,080M46,DIN称为:C45 。 化学成分 含碳(C)量是0.42~0.50%,Si含量为0.17~0.37%,Mn含量0.50~0.80%,Cr含量<=0.25%。处理方法 热处理 推荐热处理温度:正火850,淬火840,回火600. 45号钢为优质碳素结构用钢 ,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模具中常用来做 模板,梢子,导柱等,但须热处理。 钢是含碳量在0.021%-2.11%之间的铁碳合金。我们通常将其与铁合称为钢铁,为了保证其韧性和塑性,含碳量一般不超过1.7%。钢的主要元素除铁、碳外,还有硅、锰、硫、磷等。其它成分是为了使钢材性能有所区别。指含碳量小于2%的铁碳合金。根据成分不同,又可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根据性能和用途不同,又可分为结构钢、工具钢和特殊性能钢。 什么是碳钢板? 炭素结构钢、优质炭素结构钢、容器钢板,低合金结构钢、合金结构钢、弹簧钢及轴承钢、工具钢、和耐热钢等等 q235 q345 号钢优碳板 钢板的综合分类 (1)普通钢a.碳素结构钢:(a) Q195;(b) Q215(A、B);(c) Q235(A、B、C);(d) Q255(A、B);(e) Q275。b.低合金结构钢c.特定用途的普通结构钢 不锈钢属于合金钢的范畴 常用钢板的密度为7.85g/mm3 , 钢板重量=密度×体积 不锈钢有哪些型号 按成分可分为Cr系(400系列)、Cr-Ni系(300系列)、Cr-Mn-Ni(200系列)及析出硬化系(600系列)。 200 系列—铬-镍-锰奥氏体不锈钢 300 系列—铬-镍奥氏体不锈钢 301—延展性好,用于成型产品。也可通过机械加工使其迅速硬化。焊接性好。抗磨性和疲劳强度优于304不锈钢。 302—耐腐蚀性同304,由于含碳相对要高因而强度更好。 303—通过添加少量的硫、磷使其较304更易切削加工。 304—即18/8不锈钢。GB牌号为0Cr18Ni9。 309—较之304有更好的耐温性。 316—继304之後,第二个得到最广泛应用的钢种,主要用于食品工业、制药行业和外科手术器材,添加钼元素使其获得一种抗腐蚀的特殊结构。由于较之304其具有更好的抗氯化物腐蚀能力因而也作“船用钢”来使用。SS316则通常用于核燃料回收装置。18/10级不锈钢通常也符合这个应用级别。[1] 不锈钢水桶型号321—除了因为添加了钛元素降低了材料焊缝锈蚀的风险之外其他性能类似304。 400 系列—铁素体和马氏体不锈钢。 408—耐热性好,弱抗腐蚀性,11%的Cr,8%的Ni。 409—最廉价的型号(英美),通常用作汽车排气管,属铁素体不锈钢(铬钢)。 410—马氏体(高强度铬钢),耐磨性好,抗腐蚀性较差。 416—添加了硫改善了材料的加工性能。 420—“刃具级”马氏体钢,类似布氏高铬钢这种最早的不锈钢。也用于外科手术刀具,可以做的非常光亮。 430—铁素体不锈钢,装饰用,例如用于汽车饰品。良好的成型性,但耐温性和抗腐蚀性要差。 440—高强度刃具钢,含碳稍高,经过适当的热处理後可以获得较高屈服强度,硬度可以达到58HRC,属于最硬的不锈钢之列。最常见的应用例子就是“剃须刀片”。常用型号有三种:440A、440B、440C,另外还有440F(易加工型)。

耐热钢性能与材质

材料名称:耐热钢铸件 牌号:ZG35Cr26Ni12 标准:GB 8492-87 ●特性及适用范围: 最高使用温度为1100℃,高温强度高,抗氧化性能好,在规格范围内调整其成分,可使组织内含有一些铁素体,也可为单相奥氏体。能广泛地用于许多类型的炉子构件,但不宜用于温度急剧变化的地方 ●化学成份: 碳C :0.20~0.50 硅Si:≤2.00 锰Mn:≤2.00 硫S :≤0.04 磷P :≤0.04 铬Cr:24.0~28.0 镍Ni:11.00~14.00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σb (MPa):≥490 条件屈服强度σ0.2 (MPa):≥235 伸长率δ(%):≥8 ●热处理规范及金相组织: 热处理规范:铸件不经热处理,若有需要,由供需双方协定。 ●交货状态: 铸态 材料名称:耐热钢铸件 牌号:ZG40Cr25Ni20 标准:GB 8492-87 ●特性及适用范围: 最高使用温度为1150℃,具有较高的蠕变和持久强度,抗高温气体腐蚀能力强,常用于作炉辊、辐射管、钢坯滑板、热处理炉炉辊、管支架、制轻转化管、乙烯裂介管以及需要较高蠕变强度的零件。 ●化学成份: 碳C :0.35~0.45 硅Si:≤1.50 锰Mn:≤1.75 硫S :≤0.04 磷P :≤0.04 铬Cr:23.0~27.0 镍Ni:19.00~22.00 钼Mo:≤0.50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σb (MPa):≥440

条件屈服强度σ0.2 (MPa):≥235 伸长率δ(%):≥8 ●热处理规范及金相组织: 热处理规范:铸件不经热处理,若有需要,由供需双方协定。 ●交货状态: 铸态 SUS314对应国标0Cr25Ni20Si2 特性: SUS314属于奥氏体型耐热耐腐蚀性不锈钢材料,具有所有奥氏体不锈钢的性能,另外还具有耐高温抗氧化性强,所以又称为耐热钢的代表,因为含有2%的硅元素,所以为高级工程(化工设备、酸高温环境下使用)的首选不锈钢材料。应用:热处理工业、水泥制造等行业不可或缺的金属材料。 SUS314不锈钢 SUS314属于奥氏体不锈钢,化学成分是: C Max:0.25%; Mn Max:2.00%; P Max:0.045%; S Max:0.030%; Si:Max:1.50-3.00%; Cr:23.00-26.00%; Ni:19.00-22.00%。

45号钢也有叫“油钢”

45号钢也有叫“油钢” 45号钢,是GB中的叫法,JIS中称为:S45C,ASTM中称为1045,080M46,DIN 称为:C45。国内常叫45号钢,也有叫“油钢”。一般,市场现货热轧居多。冷轧规格1.0~4.0mm之间。山西永鑫生锻造专业生产45号钢。 常用中碳调质结构钢。该钢冷塑性一般,退火、正火比调质时要稍好,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切削加工性,经适当的热处理以后可获得一定的韧性、塑性和耐磨性,材料来源方便。适合于氢焊和氩弧焊,不太适合于气焊。焊前需预热,焊后应进行去应力退火。 正火可改善硬度小于160HBS毛坯的切削性能。该钢经调质处理后,其综合力学性能要优化于其他中碳结构钢,但该钢淬透性较低,水中临界淬透直径为12~17mm,水淬时有开裂倾向。当直径大于80mm时,经调质或正火后,其力学性能相近,对中、小型模具零件进行调质处理后可获得较高的强度和韧性,而大

型零件,则以正火处理为宜,所以,此钢通常在调质或正火状态下使用。 液相线温度 1495℃左右,碳含量0.42~0.50%。 参考对应钢号:中国GB标准钢号45;日本JIS标准钢号S45C/S48C;德国DIN 标准材料钢号 1.0503;德国DIN标准钢号C45;英国BS标准钢号IC45/080A47;法国AFNOR标准钢号CC45;法国NF标准钢号C45;意大利UNI标准钢号C45;比利时NBN标准钢号C45-1;瑞典SS标准钢号1650;西班牙标准钢号F.114;美国AISI/SAE标准钢号1045;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钢号C45E4。 化学成分 C:0.42~0.50 Si:0.17~0.37 Mn:0.50~0.80 P:≤0.040 S:≤0.045 Cr:≤0.25 Ni:≤0.25 Cu:≤0.25[1] 密度7.85g/cm3,弹性模量210GPa,泊松比0.269。 处理方法 热处理 推荐热处理温度:正火850,淬火840,回火600。 45号钢为优质碳素结构用钢,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模具中常用来做

钢管力学性能

钢管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 钢材力学性能是保证钢材最终使用性能(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取决于钢的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制度。在钢管标准中,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规定了拉伸性能(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或屈服点、伸长率)以及硬度、韧性指标,还有用户要求的高、低温性能等。 ①抗拉强度(σb) 试样在拉伸过程中,在拉断时所承受的最大力(Fb),出以试样原横截面积(So)所得的应力(σ),称为抗拉强度(σb),单位为N/mm2(MPa)。它表示金属材料在拉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最大能力。计算公式为: 式中:Fb--试样拉断时所承受的最大力,N(牛顿); So--试样原始横截面积,mm2。 ②屈服点(σs) 具有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试样在拉伸过程中力不增加(保持恒定)仍能继续伸长时的应力,称屈服点。若力发生下降时,则应区分上、下屈服点。屈服点的单位为N/mm2(MPa)。 上屈服点(σsu):试样发生屈服而力首次下降前的最大应力;下屈服点(σsl):当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屈服阶段中的最小应力。 屈服点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Fs--试样拉伸过程中屈服力(恒定),N(牛顿)So--试样原始横截面积,mm2。 ③断后伸长率(σ) 在拉伸试验中,试样拉断后其标距所增加的长度与原标距长度的百分比,称为伸长率。以σ表示,单位为%。计算公式为: 式中:L1--试样拉断后的标距长度,mm; L0--试样原始标距长度,mm。 ④断面收缩率(ψ) 在拉伸试验中,试样拉断后其缩径处横截面积的最大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的百分比,称为断面收缩率。以ψ表示,单位为%。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S0--试样原始横截面积,mm2; S1--试样拉断后缩径处的最少横截面积,mm2。 ⑤硬度指标 金属材料抵抗硬的物体压陷表面的能力,称为硬度。根据试验方法和适用范围不同,硬度又可分为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肖氏硬度、显微硬度和高温硬度等。对于管材一般常用的有布氏、洛氏、维氏硬度三种。 A、布氏硬度(HB) 用一定直径的钢球或硬质合金球,以规定的试验力(F)压入式样表面,经规定保持时间后卸除试验力,测量试样表面的压痕直径(L)。布氏硬度值是以试验力除以压痕球形表面积所得的商。以HBS(钢球)表示,单位为N/mm2(MPa)。 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F--压入金属试样表面的试验力,N; D--试验用钢球直径,mm; d--压痕平均直径,mm。 测定布氏硬度较准确可靠,但一般HBS只适用于450N/mm2(MPa)以下的金属材料,对于较硬的钢或较薄的板材不适用。在钢管标准中,布氏硬度用途最广,往往以压痕直径d来表示该材料的硬度,既直观,又方便。 举例:120HBS10/1000130:表示用直径10mm钢球在1000Kgf(9.807KN)试验力作用下,保持3 0s(秒)测得的布氏硬度值为120N/ mm2(MPa)。

45号钢

45号钢 简介 45号钢,是GB中的叫法,JIS中称为:S45C,ASTM中称为1045,080M46,DIN称为:C45 。 化学成分 含碳(C)量是0.42~0.50%,Si含量为0.17~0.37%,Mn含量0.50~0.80%,Cr含量<=0.25%。 处理方法 热处理 推荐热处理温度:正火850,淬火840,回火600. 45号钢为优质碳素结构用钢 ,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模具中常用来做 模板,梢子,导柱等,但须热处理。 1. 45号钢淬火后没有回火之前,硬度大于HRC55(最高可达HRC62)为合格。 实际应用的最高硬度为HRC55(高频淬火HRC58)。 2. 45号钢不要采用渗碳淬火的热处理工艺。 调质处理后零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特别是那些在交变负荷下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等。但表面硬度较低,不耐磨。可用调质+表面淬火提高零件表面硬度。 材料力学性能 对于韧性材料,有弹性和塑性两个阶段。弹性阶段的力学性能有:①比例极限。应力与应变保持成正比关系的应力最高限。当应力小于或等于比例极限时,应力与应变满足胡克定律,即应力与应变成正比。②弹性极限。弹性阶段的应力最高限。在弹性阶段内,载荷除去后,变形全部消失。这一阶段内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绝大多数工程材料的比例极限与弹性极限极为接近,因而可近似认为在全部弹性阶段内应力和应变均满足胡克定律。③弹性模量。弹性阶段内,法应力与线应变的比例常数(E)。④剪切弹性模量。弹性阶段内,剪应力与剪应变的比例常数(G)。⑤泊松比。垂直于加载方向的线应变与沿加载方向线应变之比(ν)。上述3种弹性常数之间满足G=E/2(1+v)。塑性阶段的力学性能有:①屈服强度。材料发生屈服时的应力值。又称屈服极限。屈服时应力不增加但应变会继续增加。②条件屈服强度。某些无明显屈服阶段的材料,规定产生一定塑性应变量(例如0.2%)时的应力值,作为条件屈服强度。应力超过屈服强度后再卸载,弹性变形将全部消失,但仍残留部分不可消失的变形,称为永久变形或塑性变形。③强化与强度极限。应力超过屈服强度后,材料由于塑性变形而产生应变强化,即增加应变需继续增加应力。这一阶段称为应变强化阶段。强化阶段的应力最高限,即为强度极限。应力达到强度极限后,试样会产生局部收缩变形,称为颈缩。④延伸率(δ)与截面收缩率(ψ)。试样拉断后长度与横截面积的改变量与加载前比值的百分数,即δ=(lb -l0)/l0×100%,ψ=(A0-Ab)/A0×100%。式中l0、A0分别为试

45号钢的特点用途

45号钢 化学成分: 含碳(C)量是0.42~0.50%,Si含量为0.17~0.37%,Mn含量0.50~0.80%,Cr含量<=0.25%。 热处理 推荐热处理温度:正火850,淬火840,回火600. 45号钢为优质碳素结构用钢 ,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模具中常用来做 45号钢管 模板,梢子,导柱等,但须热处理。 1. 45号钢淬火后没有回火之前,硬度大于HRC55(最高可达HRC62)为合格。 实际应用的最高硬度为HRC55(高频淬火HRC58)。 2. 45号钢不要采用渗碳淬火的热处理工艺。 调质处理后零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特别是那些在交变负荷下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等。但表面硬度较低,不耐磨。可用调质+表面淬火提高零件表面硬度。 渗碳处理 一般用于表面耐磨、芯部耐冲击的重载零件,其耐磨性比调质+表面淬火高。其表面含碳量0.8--1.2%,芯部一般在0.1--0.25%(特殊情况下采用0.35%)。经热处理后,表面可以获得很高的硬度(HRC58--62),芯部硬度低,耐冲击。 如果用45号钢渗碳,淬火后芯部会出现硬脆的马氏体,失去渗碳处理的优点。现在采用渗碳工艺的材料,含碳量都不高,到0.30%芯部强度已经可以达到很高,应用上不多见。0.35%从来没见过实例,只在教科书里有介绍。可以采用调质+高频表面淬火的工艺,耐磨性较渗碳略差。 GB/T699-1999标准规定的45钢推荐热处理制度为850℃正火、840℃淬火、600℃回火,达到的性能为屈服强度≥355MPa GB/T699-1999标准规定45钢抗拉强度为600MPa,屈服强度为355MPa,伸长率为16%,断面收缩率为40%,冲击功为39J

耐热钢铸件 耐热钢

耐热钢铸件耐热钢 耐热钢铸件工业使用耐热钢总论 耐热钢是指在高温下工作的钢材。耐热钢铸件的发展与电站、锅炉、燃气轮机、内燃机、航空发动机等各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密切相关。由于各类机器、装置使用的温度和所承受的应力不同,以及所处环境各异,因此所采用的钢材种类也各不相同。这里所谈的温度是个相对的概念。最早在锅炉和加热炉中使用的材料是低碳钢,使用的温度一般在200℃左右,压力仅为0.8MPa。直到现在使用的锅炉用低碳钢,如20g,使用温度也不超过450℃,工作压力不超过6MPa。随着各类动力装置的使用温度不断提高,工作压力迅速增加,现代耐热钢的使用温度已高达700℃,使用的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与苛刻。现在,耐热钢铸件的使用温度范围为200~1300℃,工作压力为几兆帕到几十兆帕,工作环境从单纯的氧化气氛,发展到硫化气氛、混合气氛以及熔盐和液金属等更复杂的环境。 为了适应各种工作条件不断发展的要求,耐热钢铸件也在不断地发展。从最早期的低碳钢、低合金钢,到成分复杂的、多元合金化的高合金耐热钢。 现按珠光体型低合金热强钢、马氏体型热强钢、阀门钢、铁素体型耐热钢、奥氏体型耐热钢、等分别介绍如下。 1)珠光体型低合金热强钢 该种钢的代表:12Cr1MoV此种钢组织稳定性较好,当温度高达580℃时仍具有良好的热强性。 2)马氏体型热强钢 该种钢的代表:Cr12型马氏体热强钢,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好的热强性、耐蚀性及振动衰减性,广泛用于制造汽轮机叶片而形成独特的叶片钢系列,并广泛用作气缸密封环、高温螺栓、转子和锅炉过热器、在热器管、燃气轮机涡轮盘、叶片、压缩机及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轮盘、水轮机叶片及宇航导弹部件等。Cr12型耐热钢的开发与应用已有60多年历史,至少已有300余种牌号。但其成分的差别不大,都是以Cr12钢为基础在添加钨、钼、钒、镍、铌、硼、氮、钛、钴等元素含量上做些变化。 3)阀门钢 阀门钢是耐热钢的一个重要分支,该种钢的代表:21Cr-9Mn-4Ni-N钢(21-4N),与21Cr-12NiN、 14Cr-14Ni2W-Mox相比,性能优越较经济,在汽油机排气阀门上迅速得到广泛应用。在21-4N钢基础上添加硫改善切削性能形成了21-4NS。添加铌、钼、钨和钒,提高了高温强度、疲劳强度和耐磨性,开发了 21-4WNbN,X60CrMnMoVNbN2110钢。 4)铁素体型耐热钢 在室温和使用温度条件下这类钢的组织为铁素体。这类钢铬含量高于12%,不含镍,只含有少量的硅、钛、钼、铍等元素。 5)奥氏体型耐热钢 该种钢的代表:18Cr-8Ni、25Cr-20Ni及Cr-Mn-N、Fe-Mn-Al等钢。这类钢在高温下具有较高的热强性,及优异的抗氧化性。一般制作用于600℃以上承受较高应力的部件,其抗氧化性温度可达850~1250℃。这类钢基本上是和不锈钢同时发展起来的,有些钢同时就是优异的奥氏体型不锈钢。 我国在奥氏体型钢方面,除仿制和生产了大量国外耐热钢牌号外,多年来还开发了Cr-Mn-N、Cr-Mn-Ni-N、Cr-Ni-N及Fe-Al-Mn和Cr-Mn-Al-Si系耐热钢。Cr18Mn12Si2N、Cr20Mn9Ni2Si2N及 3Cr24Ni7SiNRe列入国家标准推广应用。 铸造耐热钢在耐热钢领域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20世纪70~80年代以来,由于石油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在大型合成氨及乙烯装置中采用了大量的高合金耐热铸钢,其使用温度可达1150℃,开发了一系列 Fe-Cr-Ni基耐热钢及耐热合金。如4Cr25Ni35Co15W、4Cr25Ni35WNb、5Cr28Ni48W5等。一些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制定了耐热铸钢标准。1987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耐热铸钢国家标准。 6)沉淀硬化型耐热钢

钢绞线理论重量

1.概述 (1)定义:用配制好的钢丝在机器上按规定一次多根捻制成绞线称钢绞线。 (2)种类和用途:钢绞线根据配制的钢丝不同及用途不同可分为:镀锌钢绞线,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铝包钢绞线。 ①镀锌钢绞线:镀锌钢绞线主要用于吊架、悬挂、通讯电缆、架空电力线以及固定物件、拴系等。a、根据镀锌钢绞线的断面结构可分为三种:1×3、1×7、1×19,如图6—7-4所示;b、根据镀锌钢绞线公称抗拉强度的不同,镀锌钢绞线可以分为1175、1270、1370、1470和1570(N/mm2),共5级。c、根据镀锌钢绞线内钢丝锌层厚度的不同,镀锌钢绞线可以分为a(特厚)级、B(厚)级、C(薄)级。 镀锌绞线的断面结构: ②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预应力钢绞线是由圆形断面钢丝捻成的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岩土锚固等用途的钢绞线。a、根据预应力钢绞线的捻制结构分为1×2、1×3、1×7三种,如图所示。b、根据应力松弛性能分为Ⅰ级(普通松弛级),Ⅱ级(低松弛级)。 预应力钢绞线的捻制结构:

Dk——钢绞线直径,mm;d0——中心钢丝直径,mm; d——外层钢丝直径,mm;A——1×3结构钢绞线测量尺寸,mm。1×2结构钢绞线: ②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1×7结构钢绞线: ③铝包钢绞线:铝包钢绞线主要用于架空电力线路的地线和导线及电气化线路承力索。根据结构可分为四种:1×3,1×7,1×19,1×37(见图)。 铝包钢绞线结构:

2.规格及外观质量 (1)捻制镀锌钢绞线的钢丝表面应镀一层均匀、连续的锌,不得有斑疤、裂缝和缺镀等缺陷。镀锌钢绞线内各钢丝应紧密绞合,不应有交错、断裂和折弯等。钢绞线直径和捻距应均匀,切断后不松散。 (2)预应力钢绞线表面不得带有润滑剂、油渍等降低钢绞线与混凝土粘结力的物质。钢绞线表面允许有轻微的浮锈,但不得锈蚀成肉眼可见的麻坑。 (3)铝包钢绞线表面应光滑,不允许有露钢现象。绞合应均匀紧密,不应有缺丝、断丝、松股、破皮等现象,切断后应不松散。 3.化学成分检验 (1)钢绞线的化学成分一般不作规定。由于用作生产钢丝的各种规格、牌号的盘条已检验化学成份,并符合国家标准。 (2)镀锌钢绞线的单丝规定有锌层重量。如GB1200?88和YB/T500 4?93对直径1.00mm的镀锌单丝规定,见表: 镀锌单位的锌经重量 钢丝直径(mm) :1.00 锌层重量≥(g/mm2) :A:160 B:110 C:80

耐热钢

5.1.4.2 耐热钢 耐热钢是指在高温下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较高强度,能较好适应高温条件的特殊合金钢。主要用于制造工业加热炉、内燃机、石油及化工机械与设备等高温条件工作的零件。 (1)耐热性的概念 钢的耐热性包括热化学稳定性和高温强度两方面的涵义。 热化学稳定性是指钢在高温下抵抗各类介质的化学腐蚀的能力,其中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是抗氧化性。热化学稳定性主要由钢的化学成分决定。在钢中加人Cr、Al和Si对提高抗氧化能力有显著的效果,因为Cr、Al和Si在高温氧化时能与氧形成一层完整致密具有保护性的Cr2O3,A12O3或SiO2氧化膜。其中Cr 是首选的合金元素,当钢中WCr≈15%时,钢的抗氧化温度可达900℃;WCr ≈20%~25%时,钢的抗氧化温度可达1100℃。稀土(少量的钇、铈等)元素也能提高耐热钢的抗高温氧化的能力。这主要是由于稀土氧化物除了能改善氧化膜的抗氧化性能外,还能改善氧化膜与金属表面的结合力。在钢的表面渗铝、渗硅或铬铝、铬硅共渗都有显著的抗氧化能力。 高温强度是指钢在高温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常用蠕变极限和持久强度这两个力学性能指标来考核。通过在钢中加入Cr、Ni、W、Mo等元素形成固溶体,强化基体,提高再结晶温度,增加基体组织稳定性;加入V、Ti、Nb、Al等元素,形成硬度高、热稳定性好的碳化物,阻止蠕变的发展,起弥散强化的作用;微量B与稀土(RE)元素,强化晶界等措施可提高钢的高温强度。 (2)常用耐热钢 按使用特性不同,耐热钢分为以抗氧化性为主要使用特性的抗氧化钢和以高温强度为主要使用特性的热强钢。 ①抗氧化钢抗氧化钢大多数是在碳质量分数较低的高Cr钢、高CrNi钢或高Cr—Mn 钢基础上添加适量Si或Al配制而成的,主要有铁素体型和奥氏体型两类。铁素体型抗氧化钢,如1Crl3SiAl,其最高使用温度900℃,常用作喷嘴、退火炉罩等。奥氏体型抗氧化钢,如2Cr20Mn9Ni2Si2N和3Crl8Mnl2Si2N 钢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最高使用温度可达1000℃、抗硫腐蚀和抗渗碳能力,还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所以常用于制造铸件,还可进行剪切、冷热冲压和焊接。

玻璃钢力学性能

玻璃钢的基本性能——力学性能 玻璃钢的力学性能突出的一点是比强度高,这是金属材料和其它材料无法相比的。 这里,我们要提一下强度的概念。强度通常是指单位面积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超过这个荷载,材料就破坏了。强度又分为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弯曲强度和剪切强度。例如说聚酯玻璃钢抗拉强度290MP a,是指每平方厘米截面可承受2900Kg的拉力。 玻璃钢轻质高强的性能,来源于较低的树脂密度(浇铸体密度左右)以及玻璃纤维的高抗伸强度(普通钢材的5倍以上)。玻璃钢的密度随着树脂含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从高树脂含量的玻璃毡制品到低树脂含量的玻璃钢缠绕制品(密度),玻璃钢的密度只有普碳钢的1/4-1/5,比铝还轻1/3左右。 玻璃经高温熔融、快速拉成细丝时,由于比表面积增大,玻璃纤维内部及表面就难以存在大缺陷,所以玻璃纤维的强度就非常高,常用的是无碱铝硼硅酸盐纤维,其一般性能如表下所示。 性能:密度(g/cm3 ) 性能数据:性能:折射率(25℃) 折射率(25℃) 性能数据:性能:拉伸强度(MPa)) 性能数据: 100-300 性能:介电常数 102赫兹 性能数据:赫兹 性能:拉伸弹性模量(MPa) 性能数据: 7000 性能:介电常数 106赫兹 性能数据: 性能:断裂时的伸长率(% ) 性能数据: 性能:介电常数 1010赫兹 性能数据: 性能性能数据性能性能数据 泊松比(块玻璃)正切损失 102赫兹 线膨胀系数℃-1 *10-4 正切损失 1010赫兹 比热〔KJ/(Kg/.K)〕 体积电阻(Ω·cm ) 体积电阻(Ω·cm ) 1011-1013 导热系数〔W/m·K)〕 声速m/s 声速m/s 5500

45号钢的特性

45#(号)钢和40Cr钢调质的热处理工艺 调质是淬火加高温回火的双重热处理,其目的是使工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调质钢有碳素调质钢和合金调质钢二大类,不管是碳钢还是合金钢,其含碳量控制比较严格。如果含碳量过高,调质后工件的强度虽高,但韧性不够,如含碳量过低,韧性提高而强度不足。为使调质件得到好的综合性能,一般含碳量控制在0.30~0.50%。 调质淬火时,要求工件整个截面淬透,使工件得到以细针状淬火马氏体为主的显微组织。通过高温回火,得到以均匀回火索氏体为主的显微组织。小型工厂不可能每炉搞金相分析,一般只作硬度测试,这就是说,淬火后的硬度必须达到该材料的淬火硬度,回火后硬度按图要求来检查。 工件调质处理的操作,必须严格按工艺文件执行,我们只是对操作过程中如何实施工艺提些看法。 1、45号钢的调质 45号钢是中碳结构钢,冷热加工性能都不错,机械性能较好,且价格低、来源广,所以应用广泛。它的最大弱点是淬透性低,截面尺寸大和要求比较高的工件不宜采用。 45号钢淬火温度在A3+(30~50) ℃,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是取上限的。偏高的淬火温度可以使工件加热速度加快,表面氧化减少,且能提高工效。为使工件的奥氏体均匀化,就需要足够的保温时间。如果实际装炉量大,就需适当延长保温时间。不然,可能会出现因加热不均匀造成硬度不足的现象。但保温时间过长,也会也出现晶粒粗大,氧化脱碳严重的弊病,影响淬火质量。我们认为,如装炉量大于工艺文件的规定,加热保温时间需延长1/5。 因为45号钢淬透性低,故应采用冷却速度大的10%盐水溶液。工件入水后,应该淬透,但不是冷透,如果工件在盐水中冷透,就有可能使工件开裂,这是因为当工件冷却到180℃左右时,奥氏体迅速转变为马氏体造成过大的组织应力所致。因此,当淬火工件快冷到该温度区域,就应采取缓冷的方法。由于出水温度难以掌握,须凭经验操作,当水中的工件抖动停止,即可出水空冷(如能油冷更好)。另外,工件入水宜动不宜静,应按照工件的几何形状,作规则运动。静止的冷却介质加上静止的工件,导致硬度不均匀,应力不均匀而使工件变形大,甚至开裂。 45号钢调质件淬火后的硬度应该达到HRC56~59,截面大的可能性低些,但不能低于HRC48,不然,就说明工件未得到完全淬火,组织中可能出现索氏体甚至铁素体组织,这种组织通过回火,仍然保留在基体中,达不到调质的目的。 45号钢淬火后的高温回火,加热温度通常为560~600℃,硬度要求为HRC22~34。因为调质的目的是得到综合机械性能,所以硬度范围比较宽。但图纸有硬度要求的,就要按图纸要求调整回火温度,以保证硬度。如有些轴类零件要求强度高,硬度要求就高;而有些齿轮、带键槽的轴类零件,因调质后还要进行铣、插加工,硬度要求就低些。关于回火保温时间,视硬度要求和工件大小而定,我们认为,回火后的硬度取决于回火温度,与回火时间关系不大,但必须回透,一般工件回火保温时间总在一小时以上。 2、40Cr钢的调质处理 Cr能增加钢的淬透性,提高钢的强度和回火稳定性,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截面尺寸大或重要的调质工件,应采用Cr钢。但Cr钢有第二类回火脆性。 40Cr工件调质的淬回火,各种参数工艺卡片都有规定,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是:(一)40Cr工件淬火后应采用油冷,40Cr钢的淬透性较好,在油中冷却能淬硬,而且工件的变形、开裂倾向小。但是小型企业在供油紧张的情况下,对形状不复杂的工件,可以在水中淬火,并未发现开裂,只是操作者要凭经验严格掌握入水、出水的温度。 (二)40Cr工件调质后硬度仍然偏高,第二次回火温度就要增加20~50℃,不然,硬度降低困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