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策略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8
谈赏识教育在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引言一、赏识教育的理论依据1. 建立和谐的班级氛围作为中职班主任,我们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注重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支持。
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采用赏识教育的方式,及时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给予学生正面的激励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积极心态。
在班级集体活动中,学生积极发言、组织活动、帮助他人等行为都应该得到及时的肯定和赞扬,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
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一个相互尊重、信任和团结的班集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2.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中职学生通常面临着就业和职业选择的压力,在这个阶段,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未来充满了疑虑。
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鼓励他们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针对性的赏识教育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对于学习上有所进步的学生,我们可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3.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在中职学校,学生们处在青春期的成长阶段,他们对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都存在着诸多困惑和挑战。
班主任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避免出现校园暴力、欺凌等不良行为。
赏识教育可以成为班主任工作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称赞,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魅力。
通过赏识教育,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友善心,让学生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抵抗不良诱惑的能力。
三、案例分析小明是一名中职学生,性格内向,在学校生活中很少和同学们交流。
作为班主任,我注意到了小明的这种情况,并决定通过赏识教育来帮助他。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特意关注小明的一举一动,及时发现他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当小明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帮助同学解决问题、考试成绩有所提高时,我都会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赞扬。
小学班主任教学工作中赏识教育的实施策略1. 引言1.1 1. 赏识教育的重要性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进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班主任在教学工作中应该重视赏识教育的实施,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2. 正文2.1 2. 确定赏识对象在小学班主任教学工作中,赏识教育的实施策略至关重要。
确定赏识对象是实施赏识教育的首要步骤。
在选择赏识对象时,班主任需要考虑学生的表现、成绩、进步情况以及与班级氛围的协调性。
赏识对象应该是那些在学业上取得进步或者在班级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
他们可能是勤奋好学的学霸,也可能是勤奋拼搏、乐于助人的学霸助。
班主任还应该关注那些平时比较内向、自卑或者有些问题的学生,通过赏识可以激励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提升自信心。
确定赏识对象时,班主任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进行差异化对待,避免一刀切的赏识方式。
有些学生可能更喜欢公开的赞扬,有些可能更喜欢私下的鼓励,班主任需要根据学生的喜好来确定赏识方式。
赏识对象的选择也应该是公平公正的,不能偏袒某些学生,要尽量做到公平公正,让每个学生都有被赏识的机会。
在确定赏识对象的过程中,班主任不仅要考虑学生的表现,还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和潜能。
通过精心筛选和评估,可以更加有效地实施赏识教育,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2.23. 制定个性化的赏识方案制定个性化的赏识方案是小学班主任教学工作中赏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和能力都不同,因此制定个性化的赏识方案能够更好地激励学生,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通过与学生交流、观察和了解家庭背景等方式,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优点和需求,为制定个性化的赏识方案提供依据。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心设计赏识方式和内容。
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特长及进步情况等制定不同的赏识方案,比如表扬信、奖励小礼物、特殊任务等,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
赏识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策略摘要:赏识教育是一种以积极、肯定和鼓励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它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赏识教育注重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通过积极肯定和赞赏来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和动力。
班主任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策略和实践,将赏识教育融入日常教育管理中。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班主任工作;运用策略引言赏识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尤其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育过程中,通过积极肯定和赞赏学生的行为、努力和成就,班主任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赏识教育概念赏识教育是一种以积极、肯定和鼓励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它强调通过认可和赞赏学生的努力、成就和特点,来增强他们的自尊、自信和动机。
赏识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还注重培养他们的个性特长、品格素养和社交能力。
它将教育焦点转移到了学生的优点和潜力上,与传统的批评和惩罚相比,提供了更加积极的教育方式。
赏识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通过赏识教育,教育者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正面乐观的学习环境,培养他们的积极心态和适应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业成功和个人成长。
二、赏识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意义首先,赏识教育能够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
通过赞赏和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就,班主任可以增强学生对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建立起良好的亲师关系。
这种积极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和敬重,并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奠定基础。
其次,赏识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通过肯定学生的努力和付出,班主任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学生在受到赏识和鼓励时,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
最后,赏识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班主任通过赏识和肯定学生的独特见解和创造性思维,鼓励他们勇于表达和实践自己的想法。
这将促使学生敢于冒险、追求个人兴趣,培养出独立思考和创造解决问题的能力。
赏识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班主任在班集体中充当的角色,就相当于一个大家庭中的大家长。
班主任的管理方式以及教育理念,对班级纪律和班级日常管理工作有着相当大的影响,除此以外,还影响着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为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以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应当在平时积极地采用赏识教育法。
本文将就如何通过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出不同的应变赏识,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班主任正确认识赏识教育,并充分发挥赏识教育的影响;以及注意赏识教育的适度性,以促进教育的良性循环等三个方面叙述赏识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希望能够帮助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标签:初中教学;初中班级管理;赏识教育应用研究前言对于现阶段的初中而言,赏识教育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而赏识教育作为世界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之一,它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因而在初中班主任的工作中,班主任教师应当尝试着将赏识教育运用到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
在此教育模式中,教师应当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将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务求尽量做到包容不同类型的性格特点。
赏识教育法在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不仅使得班级规定更具有人性化,同时也十分适合现阶段班主任工作的教学实际要求。
一、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教学打好基础由于初中学生大多正处于敏感的青春期,许多学生此时逐渐出现叛逆心理,但与此同时初中学生的思考方式又还尚未成熟,这就使其相对于一般高中阶段或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心理状态较不稳定,学生易出现心理问题,同时班级管理工作也无法顺畅地进行。
并且,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多以自我为中心,却又缺乏学习自信心[1]。
作为初中的班主任,主要的工作首先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自信心,避免学生产生对学习抵触或是厌烦的心理。
因此,在实际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应当对各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有所了解,才能在后续的沟通交流中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选择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沟通方法,并根据赏识教育原则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关怀,用欣赏和鼓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进而构建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以此保证学生能够轻松、愉悦地享受学习。
赏识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作为小学班主任,赏识教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方法。
它通过鼓励和赞扬学生的优点和成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和有效学习。
下面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赏识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一、营造赏识教育的文化作为班主任,首先应该营造一个赏识教育的文化氛围。
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班主任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对他们优秀的表现及时赞扬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
其次,班级中应该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表彰活动,如荣誉榜、激励大会等,鼓励和表扬那些表现优异的学生,引导其他学生向他们看齐。
最后,班主任还可以邀请优秀的校内外人士给学生讲座、授课,让学生感受到好奇心和好学心的重要性,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二、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作为小学班主任,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还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班主任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去扩展更广阔的视野和尝试各种不同的学习方式。
例如,组织学科知识竞赛、阅读经典文学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不仅能够学习知识,也能够通过新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班主任还可以组织一些有益的学习活动,如户外探险、科技展示等,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实践中尝试,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实现全面发展。
三、发挥家校共同发力的作用赏识教育不仅需要在学校得到落实,还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因此,班主任应该积极发挥家校共同发力的作用,让赏识教育贯穿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活动中。
家长应该在家中及时表扬儿女的优异表现和成就,让孩子们得到更多的鼓励和认可。
同时,家长和班主任还可以定期交流,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共同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让孩子能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综上所述,赏识教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方法,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至关重要。
班主任应该营造赏识教育的文化,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并发挥家校共同发力的作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取得更多的学习成就。
小学班主任教学工作中赏识教育的实施策略作为小学班主任,在教学工作中不仅需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其中赏识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施策略。
赏识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良好行为、优秀品质和出色表现进行赞扬、认可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觉性,提高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在教育实践中,班主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来实施赏识教育。
第一,注重差异化赏识。
每个学生的个性、性格、潜力和表现都不相同,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表现给予差异化的赏识。
一方面,要给出合适的、可操作的赏识标准,让学生知道如何做才能获得赏识;另一方面,要有条不紊地收集和记录学生的表现和进步情况,及时进行赞扬和奖励。
第二,注重及时性赏识。
学生是一个非常敏感的群体,他们会对赏识做出及时、积极的反应,因此,班主任要及时抓住好机会对学生的表现和成绩进行赞扬和奖励,让学生及时获得自信和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动力。
第三,注重量化赏识。
量化赏识是指班主任根据学生具体的表现和成绩,采取量化的方式进行赏识,如以优秀奖学金、荣誉证书、红旗班、MVP等形式进行荣誉激励,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认可和回报,从而更加努力学习和生活。
第四,注重全员赏识。
班主任不仅要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赏识,还要对全员进行赏识。
班主任可以制定各种好习惯排行榜、星星计划等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在各方面都能得到肯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奉献精神,促进全员发展。
综上所述,赏识教育是班主任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实施策略。
班主任通过差异化、及时、量化和全员的赏识来弘扬良好风气、培养良好品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在动力,让每个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都能得到班主任的关注和关爱,走出光彩之路。
小学班主任教学工作中赏识教育的实施策略
赏识教育建立在班级信任、互动和关心的基础上。
首先,班主任需要传递正向信息,认同学生的努力和优点。
班主任可以经常表扬学生的好行为,比如诚实守信、热心帮助别人、勤奋好学等。
班主任也可以在班会上表彰学生的优秀表现,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和价值。
对于那些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一般的学生,班主任也可以通过提供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激励他们尽力拼搏。
其次,赏识教育需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给予不同的支持和关注。
班主任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和交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支持。
比如,对于表现较弱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针对他们的学习难点,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帮助。
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班主任可以给予更高的评价和更丰富的学习机会,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此外,班主任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竞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个性,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最后,赏识教育需要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学习态度,并建议他们制定可行的目标和计划,以提高学习效率和成果。
班主任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自我管理中遇到的难题,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自律性。
同时,班主任需要树立榜样,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言传身教中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我、他人和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品行。
总之,赏识教育是班主任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策略之一。
通过赏识教育的实施,班主任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成就感和认同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班主任教学工作中赏识教育的实施策略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除了传授知识外,更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品德教育。
作为小学班主任,赏识教育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下面将结合小学班主任教学工作实际,探讨赏识教育的实施策略。
要正确认识赏识教育的重要性。
赏识教育是指通过赞扬、肯定、鼓励等方式,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自尊的正确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为小学班主任,要深刻理解赏识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将其融入教学工作中。
要树立赏识教育的理念。
作为小学班主任,要从自身出发,要用一颗赤诚的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积极的态度和用心的沟通,使学生感受到对他们的肯定和支持,激发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其三,要在教学工作中注重赏识教育的实施。
在教学工作中,小学班主任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施赏识教育。
要及时赞扬学生的进步和优点。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小学班主任要善于发掘和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给予学生自信和勇气,让他们敢于展示自己,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
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温暖,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作为小学班主任,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自尊和自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走上健康、阳光的成长之路。
赏识教育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小学班主任,要正确认识赏识教育的重要性,树立赏识教育的理念,注重在教学工作中实施赏识教育。
小学班主任教学工作中赏识教育的实施策略作为小学班主任,教学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与品德素养的培养。
在教学中,赏识教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可以激励学生,增加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班主任在教学工作中需要有一些实施赏识教育的策略,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一、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班主任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课堂活动来实施赏识教育。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参与小组活动、展示自己的作品等。
在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二、赞扬学生的优点和努力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努力,及时给予赞扬和肯定。
无论是学习成绩上的进步,还是品德上的表现,都应该及时赞扬。
班主任要注重个性化的肯定,不偏袒某些学生,而是要公平的赞扬每个学生的优点和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班主任的关爱和重视。
三、设立奖励机制班主任可以通过设立奖励机制来实施赏识教育。
可以设立学习成绩奖、文明礼貌奖、勤奋奖等,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向上。
奖励机制要公平公正,不能让学生觉得有偏袒之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来设立奖励标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奖励,从而激励他们更加努力。
四、关心和支持学生班主任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在学生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及时给予关心和鼓励,让学生感到班主任的支持与帮助,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五、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在学生面对失败和挫折时,班主任要及时给予安慰和鼓励,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让他们学会在失败中成长,在挫折中坚强。
班主任可以通过讲故事、分享经验等方式来激励学生,让他们明白失败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提高自己。
六、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班主任要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
赏识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赏识教育是指积极关注和认可他人所做的正确行为和积极表现,提供适当的鼓励和支持,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向上地发展的教育方法。
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赏识教育的运用非常重要。
首先,赏识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是个性活泼好动的群体,他们需要不断地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肯定和支持。
班主任可以经常给予学生各方面的赞扬,尤其是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时,要及时表扬,鼓励他们继续努力,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其次,赏识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长处并给予肯定,比如,有的学生擅长语文,有的学生擅长数学等等,这些都是学生的优点和长处。
班主任通过表扬和赞扬,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对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三,赏识教育可以有效地防止学生出现逆反心理。
小学生属于自我意识正在形成的阶段,他们容易有逆反心理或叛逆行为。
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并给予充分的赞扬和肯定,这样可以减少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可能,并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最后,赏识教育可以有效地改善班级氛围。
班主任要经常举办班级集体活动,比如为优秀的同学颁发荣誉证书,举行文艺汇演等等,在这些活动中,班主任可以多次提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通过集体赏识加强班级凝聚力,扭转负面情绪,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赏识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策略赏识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策略摘要: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实施赏识教育方法在做学生思想工作中常常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运用赏识教育要正确评价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使学生都愉快地学习积极地生活在希望中。
关键词:赏识教育爱心深化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核心他不仅要求班主任应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凝聚力;同时也要重视感情的投入。
大家知道现代的教育过程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而且也是师生感情交流心灵碰撞的过程更是学生沐浴爱的过程。
“亲其师而信其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应当把赏识教育带入到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去以情入手。
一、了解赏识教育营造赏识氛围赏识教育源于一位伟大的父亲——周弘他利用传统教育中的赏识的巨大能力把女儿周婷婷由一个令人同情的聋哑孩子培养成我国第一位大学生。
他在《赏识你的孩子——一位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情》一书中首次提出赏识教育的的概念。
赏识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它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规律它能重塑学生的自信发展和发挥学生的长处和潜能使其最终走向成功。
它是一种以尊敬信任宽容激励为原则顺应时代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出发点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顺应学生心理的成熟过程尊重个性鼓励学生在宽容的教育环境中成长的教育方法。
班主任教师树立赏识教育意识是实施赏识教育的开端只有这种意识的形成才有利于这种观点的形成以及升华对教育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二、赏识教育在班级工作中要求老师对学生有爱心赏识教育就是教师用科学的爱艺术的爱去尊重宽容学生激励学生。
欧曾说过:“教师对学生的爱护以及对儿童的温和态度甚至比他们的学习和修养更为重要。
”老师的爱是崇高的教育之爱它具有无穷的魅力它随体现出来的深刻的爱如花之芬芳酒之醇香浇灌着渴望成长的学生。
我班有一个学生叫王雷他像得了小儿多动症没有一刻能稳稳当当的坐着。
在课堂上总是“声东击西”甚至有时自言自语;课间呢就霸气十足常欺负同学;作业从不的按时完成。
每天他都引起任课老师的不满、班干部和同学的怨言。
看来是该采取措施了。
这天放学后我把他留了下来。
我柔声地问:“你觉的最近你的表现吗?”“不!”他不加思索地说。
“哦?愿意说说看吗?”“上课老静不下来爱搞小动作跟同学关系不作业不做……”他无所谓的一下子说了一大堆缺点。
我为他的坦白而感到惊讶。
这是我始料不及的同时意识到我肩上的责任是何等的重要转化一个对一切都无所谓的一年级学生谈何容易呢?但我决定尽最大的努力去扶持这颗让人心痛的幼苗!“我不会不管你因为你是我的学生我是你的老师我们已经紧紧地连在一起了。
”我斩钉截铁地说。
他抬起了头很感动地看着我。
“现在你回去想想你愿意改吗?”第二天他破天荒地完成了语作业而且写得比较工整我马上表扬了他。
接着的几天他还是照常地违反纪律可我没再批评他只是每天给他一篇人生感悟短因为我相信追求成功是人的本能需要只要我把一颗真诚的心交给他就一定能都激起他埋藏在心底深处的那份上进心。
一个星期后的一天放学他来找我了。
战战兢兢地站在办公室门口不敢进来。
我把他喊进来叫他坐下。
和蔼地问:“有事找我吗?”“我想改但总控制不了自己。
老师我该怎么办?”他低着头小声地说道。
我马上拍着他的肩膀说:“!我为你的真诚和勇敢而感动!不如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吗?”他抬起头满脸真诚地看着我。
透过他的眼睛我看到善良的星星之火正在他心灵深处燃烧。
是啊每个孩子都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把每个孩子都需要得到正确的诱导和温暖的鼓励。
接着我要求他做到三点:一、用自己的上进心和意志力约束自己的行为;二、找一个最信任的同学帮助自己随时提点自己;三、每天放学后都来告诉我:今天有什么进步?他爽快地答应了。
随后的日子所有的老师、同学都看到了他的几部。
现在我十分欣慰地看到他一点一滴的进步或许在对他的教育上我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但他前面的路还很长需要我们师生踏踏实实地走下去。
作为教师应该无私地把爱洒向每一个孩子平等地对每个孩子了解他们特有的情感世界懂得他们失败的痛苦和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时时体验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时时感受到努力得到的肯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
当老师把一颗真诚的心交给孩子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公平地把爱和温暖送给每一个孩子时孩子小小的心定会融化在师爱中在学习生活中找到快乐愉快地接受教育。
因此对于一些童趣十足、无伤大雅的举动我总是宽容对待用一种慈母般的眼光欣喜地关注他们成长欣赏他们的可爱之处保护他们珍贵的童心。
爱的力量是无穷。
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
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明白:老师关心你、爱护他的是为你着想才如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歧视情绪而理解了老师的苦心。
赏识教育就是要求我们班主任老师在教学管理中多一份赏识之心平静坦诚地接受学生的过错。
也才能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改正错误用爱去包容他们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一次又一次站起来。
三、赏识教育要求能深入到学生及学生家庭中去赏识教育并不光是几句美丽的话它要能点亮学生内心的火花。
所以赏识教育要求老师能多了解学生到学生中去随时捕捉学生的一些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同时要对学生进行连续性的观察了解认真发现他的每一次进步同时要得到家长的配合以达到家长老师教育的一致性共同搞教育工作。
一次我与一位学生谈心谈到他家里的事时他沉默起来伤心地泪水顺着脸颊往下流。
在我的启发下他说:“其实我知道父母对我也很关心我但他们的关心是在让人接受不了。
每次考试考得时他们就说比你考得的人多者呢有啥了不起;考得不时他们轻则哀声叹气没完没了地说你重则高声训斥甚至痛打一顿。
老师有时我觉得活得很累总觉得自己很笨怎么学也比不上别人。
”听了他的述说我清晰地看到随着升学竞争的激烈学生在家里受批评多、受表扬少受讽刺多、手鼓励少。
其原因是家长对学生的要求、期望太高总用放大镜来看孩子的缺点。
其结果是孩子没有了上进心增加了自卑感从而产生了无所谓心理及逆反心理。
家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其说是学生的问题还不如说是家长的问题。
于是我决定通过小型的“家长学校”帮助家长学一点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让他们了解一些现代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学会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理解孩子掌握一些教育子女的方法和艺术。
具体做法是每次家长会上在完成常规式的汇报工作之后我见缝插针地安排一个字编自讲的小课题如《您了解今天的孩子吗?》《有时宽容比惩罚更有利》、《鼓励孩子想念自己》、《让孩子有体验成功的机会》等等。
经过学习家长们都说没想到教育孩子还有这么多学问看来真该学习学习。
学生们也说以前学校开家长会我们胆战心惊地等待着“暴风骤雨”的来临现在开完家长会父母都是心平气和地与我们交谈我们再也不怕开家长会了。
通过这一实践我认识到家庭教育必须与学校教育形成一股合力。
没有家长们的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是难以获得最佳效果的。
四、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深化赏识教育班集体活动时班级的生命在活动中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有利于集体观点的形成;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品质。
因此组织一些融思想、教育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班会活动如“我能行”、“男女生组挑战赛”并对突出的学生给予物质或精神的奖励(发奖品、奖状、荣誉证书等)。
去年学校举行第一届艺术节我觉得这是充分体现班集体智慧和力量的极机会便决定利用这一机会来实施“赏识——成功”教育。
首先我利用班会在班上进行总动员让同学们抱着志在参与的心态各尽所能充分发挥。
我对同学们说:“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你尽心尽力地去做你可能捧回个大奖呢!”同学们会心地笑了。
在我的鼓励下全班大多数同学积极参加了书法、绘画、摄影、手工制作等各项比赛。
在艺表演中我抓住本班特色尽量让同学们有机会发挥特长锻炼胆量树立自信如鼓励腼腆胆小的唐某与同学一起弹电子琴极力推荐缺乏自信心的乖女孩黄某、农某参加爱舞蹈表演。
经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班的节目获得了学校艺表演第一名。
令我最难忘是校园艺术节结束的那一天。
会后同学们回到班上我一边宣读获奖名单一边颁发奖品。
当我高声宣读我班荣获学校第一届校园艺术团体总分第一名时全班欢呼雀跃相互击掌祝贺。
大家都沉浸在欢声笑语之中。
突然班上一片寂静我不解地问:“怎么啦?”同学们问道:“老师您呢?您有没有奖品啊!”我举起那张“组织奖”的奖状答道:“有哇这个组织奖就是我的。
”全班同学开心地笑了。
此时此刻我被同学们的真情感动了泪水在我的眼眶里打转。
师生之间情通、理通、心通我们共同分享着这成功的喜悦。
这一张张笑脸仿佛一朵朵绽放的花朵。
作为百花园中的一名园丁班主任不单欣赏典雅华丽的荷花、菊花也欣赏争奇斗艳的牡丹、玫瑰不仅欣赏小巧玲珑的茉莉花、太阳花更欣赏那些不起眼的含羞草、狗尾巴花。
百花齐放春满园这才是自然盛装的美丽所在。
五、赏识要恰到处不能滥用过度赏识要正确客观地分析要了解学生的身心需要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根据事实进行表扬鼓励而不能因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牵强地赏识这不仅对该生本人起不到真正作用而且会影响周围的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赏识的一种虚伪性同时失去对教师的信任感。
同样赏识不能过度这样会导致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会产生自满自傲的心态稍遇不顺就会一蹶不振。
同时赏识要因个人性格而合适操作例如:对胆小的学生要多肯定鼓励;对调皮动的学生要适当赏识同时多提新要求克服不良习惯。
赏识教育是一个崭新的教育理念符合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
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最大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成为社会所需的全面发展的开拓型人才。
参考献:1、富国阳《浅谈赏识教育》2、周弘《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