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ppt
- 格式:ppt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40
《质量》初中物理教学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物理教材第九章《力学》第二节《质量》。
详细内容包括:质量的定义,质量的测量,质量的单位,以及质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质量的定义,了解质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2. 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并能正确读数。
3. 掌握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并能进行单位换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质量的测量及单位换算。
重点:质量的定义及其测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平、砝码、尺子、物体模型。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天平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质量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5分钟)(1)质量的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质量的测量:介绍天平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3)质量的单位:千克,及其与其他单位的关系。
3. 例题讲解(15分钟)(1)计算物体质量:已知物体的体积和密度,计算其质量。
(2)单位换算:将不同单位的质量进行换算。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填空题:质量的概念、单位和测量方法。
(2)计算题:已知物体的体积和密度,计算其质量。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 测量工具:天平。
3. 单位:千克(kg)。
4. 例题与练习:计算物体质量和单位换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质量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2)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2. 答案:(1)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如:一块铁的质量。
(2)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填写。
(3)1吨=1000000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质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但部分学生对单位换算仍存在困难,需要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了解质量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物体的质量与重量的关系,质量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准确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入性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质量的测量及单位换算。
请把大塑料瓶、小塑料瓶、大铁钉、小铁钉、进行分类;说出根据什么理由来分类,分为几类?大塑料瓶小塑料瓶课桌椅子铁塑料木物体物质组成的是由大铁钉小铁钉小塑料瓶小铁钉椅子大塑料瓶大铁钉课桌含有的物质少含有的物质多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衡量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少?物理学中用质量来表示质量的符号:m质量的国际单位:千克,符号:kg 常用单位:克(g)、毫克(mg)、吨(t) 千克 kg 吨 t 克 g 毫克 mg 103103103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磅秤电子秤杆秤案秤杆秤携带方便;电子秤能自动显示质量的价格;天平测量的更准确 。
二、天平的使用1、天平的构造托盘平衡螺母游码底座镊子横梁标尺砝码分度盘指针实验室常用的质量测量工具:托盘天平天平称量的原理天平的两臂长度相等(等臂杠杆)当两盘中放置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横梁就处于水平位置当横梁处于水平位置时,就表示两盘中物体的质量相等1.怎样操作可以使天平的横梁水平?左右旋转横梁右端的螺母.2.横梁是否水平的标志是什么?指针是否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上或摆动的幅度是否相同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1)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测量值,用镊子往盘里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
(2)保持天平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里,不要用手直接拿砝码。
天平调节中注意:1、调节天平时,哪边高,平衡螺母向哪调。
2、天平调节平衡后,使用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
3、加减砝码顺序,从大到小,直到最后一个,最后再调节游码。
4、若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了,则m物=m码-m游。
2、天平的使用:一、看:量程、分度值二、放: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三、调:先将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左偏右移),使横梁平衡四、称:左物右码(从大到小),调游码五、计:物体的质量=砝码+游码1、使用天平时,应把天平放在 上。
水平工作台天平的调节二放2、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 ,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 ),使指针对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