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饲法”操作流程讲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鼻饲法,以及它的应用场景。
2. 让学生掌握鼻饲法的基本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1. 鼻饲法的定义和应用场景。
2. 鼻饲法的基本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鼻饲法操作流程的熟练掌握。
2. 注意事项的理解和实际操作。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鼻饲法图片、视频、操作流程图等)。
2. 胃管模型、模拟鼻饲操作装置。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鼻饲法?为什么有些人需要使用鼻饲法?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鼻饲法是一种特殊的饮食方式,适用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
二、讲授新课1.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鼻饲法的图片、视频和操作流程图,让学生直观了解鼻饲法。
2. 教师讲解鼻饲法的基本操作流程:a. 患者取舒适体位,头部偏向一侧。
b. 清洁鼻腔,涂抹石蜡油润滑胃管。
c. 将胃管沿鼻孔插入,至预定深度。
d. 固定胃管,连接营养液。
e. 观察患者反应,调整营养液流速。
3. 教师讲解鼻饲法注意事项:a. 操作前要确认患者病情,评估胃管插入深度。
b. 操作过程中要防止误吸,观察患者呼吸。
c. 操作后要保持胃管通畅,定期更换。
三、实践操作1. 教师演示鼻饲法操作过程,学生观摩。
2.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鼻饲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汇报操作心得,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鼻饲法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给予鼓励。
五、作业布置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鼻饲法的更多应用场景。
2. 撰写一篇关于鼻饲法的科普文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模拟操作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了鼻饲法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课后,学生通过阅读资料、撰写文章等方式,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鼻饲法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2. 技能目标:能够熟练进行鼻饲法的操作。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病人、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1. 鼻饲法的操作流程。
2. 鼻饲法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鼻饲法操作中的技巧。
2. 鼻饲法注意事项中的易错点。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实操演示设备(如胃管、注射器、治疗碗等)。
3. 模拟病人(如布娃娃)。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鼻饲法的概念,说明鼻饲法的应用场景。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知识讲解1. 鼻饲法的定义及适应症。
2. 鼻饲法的操作流程:(1)评估病人:了解病人病情、生命体征、口鼻有无损伤等。
(2)准备用物:胃管、注射器、治疗碗、纱布、治疗巾、棉签、手套、听诊器、电筒等。
(3)体位: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无法坐起者取右侧卧位,昏迷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向后仰。
(4)清洁鼻腔:用棉签沾温开水清洁鼻腔。
(5)插入胃管:将胃管从鼻腔插入,进入胃内。
(6)注入食物:将流质食物或药物注入胃管。
(7)拔出胃管:将胃管拔出,注意观察病人反应。
(8)护理措施:观察病人反应,记录鼻饲量。
3. 鼻饲法的注意事项:(1)插管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鼻腔。
(2)注入食物时速度要慢,避免食物反流。
(3)注意观察病人反应,如有不适,立即停止操作。
(4)保持胃管通畅,定期更换胃管。
(5)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
三、实操演示1. 教师演示鼻饲法操作流程。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讨论与总结1. 学生分组讨论鼻饲法操作过程中的易错点。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注意事项。
五、课后作业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鼻饲法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的笔记。
2. 模拟病人进行鼻饲法操作练习。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实操操作:评估学生在实操过程中的操作技巧和熟练程度。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鼻饲护理技术教案教案标题:鼻饲护理技术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鼻饲护理技术的定义、用途和重要性。
2. 掌握鼻饲护理技术的步骤和操作要点。
3.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1. 鼻饲护理技术的定义和用途。
2. 鼻饲护理技术的步骤和操作要点。
教学难点:1. 鼻饲护理技术的操作要点。
2. 学生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培养。
教学准备:1. 鼻饲护理技术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设备。
2. 模拟训练环境和实践机会。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鼻饲护理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 引导学生讨论鼻饲护理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2. 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鼻饲护理技术的定义和用途,强调其在医疗护理中的重要性。
- 解释鼻饲护理技术的步骤和操作要点,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3. 演示与实践(30分钟)- 进行鼻饲护理技术的演示,让学生观摩专业人员的操作过程。
-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指导下进行模拟操作,互相观察和评价。
- 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进行鼻饲护理技术的操作练习。
4. 总结与讨论(10分钟)- 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体验,讨论鼻饲护理技术的难点和注意事项。
- 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评价和指导,强调责任感和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关于鼻饲护理技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的报告。
- 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学习,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
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人员进行讲座或实地参观,加深学生对鼻饲护理技术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2. 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比赛或竞赛,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操作技巧和安全意识。
2. 评价学生的报告和讨论表现。
3. 学生对鼻饲护理技术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的考察。
教学资源:1. 鼻饲护理技术的教学材料和设备。
2. 相关的参考书籍、文章和视频资料。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鼻饲术的概念、适应症和禁忌症。
- 掌握鼻饲术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 熟悉鼻饲术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2. 技能目标:- 能够正确进行鼻饲术操作。
- 能够评估患者鼻饲术后的反应和并发症。
- 能够正确处理鼻饲术中的紧急情况。
3. 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关爱患者、耐心细致的职业素养。
- 增强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 提高学生对鼻饲术重要性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鼻饲术的概念、适应症和禁忌症。
2. 鼻饲术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3. 鼻饲术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鼻饲术的定义和临床意义。
2. 提问:什么是鼻饲术?它有哪些适应症和禁忌症?(二)讲授1. 鼻饲术的概念: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及药物的方法。
2. 适应症:- 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如昏迷、口腔疾患、食管狭窄等。
- 需要补充营养、水分和药物的患者。
- 某些手术后或肿瘤患者。
3. 禁忌症:- 胃肠道穿孔或出血。
- 胃肠道肿瘤晚期。
- 患者拒绝或无法配合。
4. 鼻饲术的操作流程:- 准备用物:治疗盘、无菌治疗巾、医嘱单、手套、一次性换药盘、鼻饲管、压舌板、注射器、听诊器、纱布、棉签、石蜡油、胶布、治疗巾、温开水等。
-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营养状况、合作程度、管饲通路情况、输注方式、误吸风险等。
- 协助病人取坐位或平卧位,颌下铺治疗巾。
- 清洁鼻孔,戴手套,石蜡油润滑胃管前端。
- 指导病人头向后仰,左手持纱布托住胃管,右手持镊子夹管沿选好的一侧鼻孔向前向下缓缓插入。
- 插入约15cm胃管通过咽部时,指导病人做吞咽动作,深呼吸,随病人吞咽动作稍速送管,插入深度约为45-55cm。
- 为昏迷病人插管,应先将病人头稍向后仰,当胃管插入约10-15cm时,用左手将病人头部托起,使下颌尽量靠近胸骨柄,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沿后壁滑行,顺利通过食管口。
- 证实胃管在胃内,方法有三种:无菌注射器回抽胃液、听诊胃管末端、X光检查。
鼻饲饮食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鼻饲饮食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鼻饲的目的:对昏迷病人或不能由口进食者,从胃管供给食物和药物,以维持病人的营养和治疗。
适应症:常用于不能由口进食者,如昏迷、口腔疾患、口腔手术后的病人;早产婴儿和病情危重的病人;拒绝进食的病人。
鼻饲的操作步骤要点1、插管前物品准备齐全(治疗盘、一次性胃管包、无菌注射器、医用纱布、石蜡固定胶条、手电筒、无菌棉签)2、向病人解释,取适当卧位,清洁一侧鼻腔,润滑胃管前端。
3、插管长度:前发际至剑突或耳垂至鼻尖再至剑突,约45-55CM。
4、昏迷病人插管前应将头部梢向后仰,插至会厌部14--16cm时将病人头部托起,使其下颌靠近胸骨柄、再缓缓插入。
5、插管中特殊情况的处理:如插入不畅时应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中;如病人出现恶心,嘱患者深呼吸,可稍停片刻再插入;如病人出现呛咳、紫绀、呼吸困难时,立即将管拔出、休息片刻再重插。
6、固定好胃管后先注入少量(10ml)的温开水,再注入鼻饲液,鼻饲液温度38℃-40℃,每次量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h。
食物注入完后再注人少量(20ml)的温开水,防止食物存积胃管内阻塞管腔。
7、防止鼻饲液存积在管腔中变质,造成胃肠炎或堵塞管腔;药片应研碎溶解后灌入;灌入速度不可过快,鼻饲液不可过冷或过热;若灌入新鲜果汁,应与奶液分别灌入,防止凝块产生;鼻饲过程中,避免灌入空气,以防造成腹胀。
8、将胃管开口端反折,用纱布包好,固定于病人枕边。
9、长期鼻饲者,应每天进行口腔护理。
10、每次抽鼻饲液时应反折或夹住胃管末端、鼻饲完毕应再注入温开水,并将胃管提起,使全部流入胃内。
11、拔管:用于病人停止鼻饲或长期鼻饲为减少鼻黏膜刺激,每周或每月需要更换一次胃管。
拔管时胃管开口端用夹子夹紧,边拔边用纱布擦胃管,拔管余14cm左右,嘱病人屏气,快速拔管,以防管内液体滴入气。
拔管后帮助病人清洁鼻孔、面部及漱口。
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有三种方法:①用注射器抽取胃液②将听诊器置于剑突下,用注射器向胃内注入10ml空气,可闻及气过水声③呼气时将胃管末端放入盛水碗内,观察有无气体溢出注意事项一、首先是注入少量温开水,然后在给膳食,固体食物必须用食物粉碎机粉碎后转变成液体或者是糊状物,最后再用温开水冲鼻饲管,两次膳食之间可以加用果汁、菜汁、温开水等以增加水分。
鼻饲法操作流程在我们讨论鼻饲法的操作流程之前,先来聊聊它的意义。
鼻饲法,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鼻子将营养液直接输送到胃里。
这种方法对那些不能正常进食的人,真是救命稻草。
一、准备工作1. 确认医生的医嘱。
搞清楚患者的情况,搞明白需要多少营养液。
这一步非常重要,千万不能马虎。
2. 准备好所有的工具。
包括鼻饲管、营养液、注射器等。
记得检查这些工具的干净程度,确保没有细菌。
就像做饭前要洗手,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到位。
3. 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
一般建议坐着,或者半卧位。
这样可以避免呕吐,减少不适感。
二、操作步骤1. 手部卫生。
用肥皂洗手,消毒。
这个环节不能省,细菌可是不请自来的小坏蛋。
2. 鼻饲管的选择。
选一根合适直径的鼻饲管,最好是软的,这样放进去的时候更顺利。
给患者解释一下,减轻他们的紧张感。
3. 插管。
轻轻将鼻饲管插入患者的鼻孔,慢慢推进,直到到达胃部。
一般是到达耳垂下方的位置。
别着急,慢慢来,避免伤害到鼻腔和喉咙。
患者可能会觉得不适,鼓励他们放松。
4. 确认管子位置。
用注射器抽一点胃内容物,看看是不是胃液。
如果是,那就对了。
这样做可以确保营养液不会误入气管,发生误吸。
5. 开始鼻饲。
将营养液缓慢地通过注射器推入鼻饲管,速度要慢,别急。
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有不适,要立刻停止。
三、注意事项1. 观察患者的状态。
鼻饲时,注意患者的呼吸情况和表情变化。
如果他们感到不舒服,及时调整。
2. 清洁。
每次鼻饲后,要清洗鼻饲管,保持卫生。
就像我们吃饭后要洗碗,维护好工具才能继续使用。
3. 记录。
每次鼻饲要做好记录,包括时间、量、患者反应等。
这对后续治疗非常重要。
四、总结鼻饲法的操作流程看似简单,但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
做好准备,认真操作,关注患者的感受,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每一次的鼻饲,都是在为患者的恢复助力。
我们要用心去做,因为每一个细节,都是对生命的尊重。
《鼻饲术》课程教案学科类别:护理学课程名称:基础护理学课程教案参考文献《基础护理学》李小寒尚少梅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护理常用操作技术》殷磊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流程》金晓燕著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临床常用操作技术》李云芳著北京科技大学出版社教学过程教学时长一、回顾引入,进入情境环节内容:病例:刘某,男,45岁,因车祸意外而昏迷数日。
治疗期间除给与药物治疗外,1.应选择何种方法进食2.该病人插胃管时,护理人员应如何操作以病例为基础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引出病例后设置任务任务一:什么是鼻饲法任务二:如何进行鼻饲法操作(重点)任务三:在插胃管过程会遇到什么难题怎么处理(难点)信息化技术:投影、多媒体课件二、学习行动、感悟新知鼻饲术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肠道内,从管内输注流质食物、水和药物,以维持患者营养和治疗需要的技术。
5分钟20分钟8分钟1.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根据医嘱查对患者的姓名、床号及腕带。
2.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过程及配合方法。
3.患者准备询问患者是否需要使用便器;如戴眼镜或义齿,取下妥善放置;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半坐位或坐位,无法坐起的患者取右侧卧位,头颈自然伸直;将治疗巾及弯盘至于患者颌下;观察并清洁患者鼻腔。
4.准备插管备胶布2-3条,打开鼻饲包,戴手套,测量胃管长度,并作一标记。
用石蜡油润滑胃管的前端,用血管钳夹闭胃管末端。
5.插胃管(1)左手托住胃管,右手持胃管前端,沿选定侧鼻孔先稍向上平行,再向后下缓缓插入。
(2)插入至10-15cm处嘱患者做吞咽动作。
同时顺势将胃管轻轻插入。
(3)如果患者出现剧烈恶心、呕吐,可暂停插入,嘱其深呼吸或张口呼吸。
(4)继续插入至预定长度,如遇阻力可将胃管抽回一小段,再小心插入。
(5)为昏迷患者插管:插管前先协助患者去枕,头向后仰,当胃管插至15cm 时,左手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将胃管沿后壁滑行缓缓插入至预定长度。
教学目标:1. 了解鼻饲法的定义、目的和适用范围。
2. 掌握鼻饲法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3. 能够正确进行鼻饲操作,确保患者安全。
教学重点:1. 鼻饲法的操作流程。
2. 鼻饲法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鼻饲法的正确操作步骤。
2. 鼻饲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
2. 鼻饲法操作演示模型。
3. 鼻饲法操作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什么是鼻饲法?请简要介绍鼻饲法的定义、目的和适用范围。
二、讲解1. 鼻饲法的定义: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经管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及药物的方法。
2. 鼻饲法的目的:供给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流质食物、水分及药物。
3. 鼻饲法的适用范围:昏迷、口腔疾患、食管狭窄、食管气管瘘、拒绝进食的病人,以及早产儿、病情危重的婴幼儿和某些手术后或肿瘤病人。
三、操作流程讲解1. 准备流质饮食200ml,温度38~40℃。
2. 测量插管长度并作标记。
成人插入胃内的长度约45~55cm。
3. 当导管插至咽喉部(10~15cm处),嘱病人做吞咽动作。
4. 如病人出现恶心,应暂停插管,嘱病人做深呼吸或吞咽动作;如插入不畅,应检查口腔,观察胃管是否盘在口中;如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现象,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新插入胃管。
5. 昏迷病人,由于吞咽和咳嗽反射消失,不能合作,应注意:在插管前,应协助病人去枕,将头后仰当胃管插至10~15cm时,用左手将病人头部托起,使下颌尽量靠近胸骨柄,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通过。
四、注意事项讲解1. 操作前应充分了解病人的病情,选择合适的鼻饲管。
2. 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如出现不适,立即停止操作。
3. 操作完毕后,妥善固定胃管,防止脱落。
4. 鼻饲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五、操作演示1. 教师或助教进行鼻饲法操作演示。
2. 学生观看操作演示,并记录操作步骤。
作业标题:鼻饲法教学案例作业内容:护理学基础教学案例鼻饲法一背景描述:王某,73 岁,男性,因脑出血入院,经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
目前患者意识清醒,但患者体质较弱,仍不能说话及正常吞咽。
医嘱要求给予鼻饲,补充营养。
请判断这位病人是否适合鼻饲。
二教学原理:根据学校和学生的现状,本项目具备实施条件。
本节内容运用案例教学的优势,能使学生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让学生从亲身的感受中说、做、学、优化教学过程,通过自己的讨论交流进行探索和实现问题的解决,并最终解决实际临床护理问题。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能正确概述鼻饲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2 技能目标:能熟练掌握鼻饲术的操作过程和要点;能正确实施对昏迷病人的鼻饲术;准确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保持清洁和病人安全。
3 情感目标:操作过程中通过护士的解释,病人能主动配合护士操作;培养学生与病人的交流沟通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鼻饲术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各种知识,使操作过程更加人性化。
五实施条件:1 要求具有模拟临床环境的实验中心和操作用物。
2 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
3 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去,特别是决策和评价过程,在学生有困难时给予正确的引导,使之顺利的完成学习任务。
六教学策略1 学生能力基础分析:学生已经经过了临床基础课的学习,已掌握了相关的解剖生理知识,对于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工作的方法已有一定的概念,掌握了医院感染防护技术的重要性,原则和正确的操作方法,以及医院饮食和病人的一般饮食护理的要求。
2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护理教学,要紧密联系临床实际。
采用案例教学可以利用问题情境的设计,尝试点拨和引导学生学习。
在这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帮助下,小组合作交流中,利用动手操作探索,发现新知识,自主学习。
教学评价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包括师生评价,学生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分散的知识的各个知识点综合起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贴近临床,能更快的使学生适应今后的临床工作。
“鼻饲法”优秀教学设计01教学内容分析“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护理专业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的桥梁学科。
课程的主要内容为护理学的“三基”知识,其中基本技能(50项基础护理技术)是临床护士岗位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鼻饲法属于饮食护理中的特殊饮食,是学生在掌握无菌技术的基础上学习的第一项介入性操作他为后期学习难度系数更高的各种注射技术奠定基础。
同时,鼻饲法是50项基础护理技术之一,贴近岗位设置,也是临床护士岗位的基本技能。
02学情分析2.1 知识基础具备消化系统结构基本知识但对解剖定位点的实际应用能力还有所欠缺。
2.2 能力基础喜欢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具有信息化学习体验和能力。
2.3 素质基础了解护理工作岗位的职责,尊重护理对象的人格,但通过沟通技巧减轻患者痛苦的能力还有所欠缺。
03教学目标3.1 知识目标复述鼻饲法的核心步骤;归纳鼻饲法的注意事项。
3.2 能力目标能将胃管顺利置入胃内。
3.3 素质目标在操作过程中态度认真,具有爱伤观念;在操作过程中体会患者的痛苦,进一步树立关爱患者的职业精神。
04教学重难点4.1 重点将胃管顺利置入胃内。
4.2 难点胃管顺利通过咽喉部的技巧。
05教学策略5.1 教学设计本次课以“鼻饲方案,为核心任务,将,制定一完善一实施”方案贯穿教学过程,激发学生探索欲。
根据鼻饲法的操作流程,将方案分解为四大步骤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完成方案后进行研讨交流,思想碰撞。
最后模拟临床情景实施方案,将所学知识转化实践。
5.2 信息化手段与资源在教学中,依托网络学习平台自学,综合运用云班课、微课、H5拖拽游戏、动画、3Dbody、XMind思维导图等多种信息化手段,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3 教学过程5.3.1 课前阶段教师在云班课上传学习任务书和微课等资源,引导学生学习,并发布H5拖拽游戏测试学习效果。
学生下载学习任务书,明确学习目标、任务内容。
鼻饲术》课程教案学科类别:护理学课程名称:基础护理学课程教案环节内容:病例:刘某,男,岁,因车祸意外而昏迷数日。
治疗期间除给与药物治疗外,1. 应选择何种方法进食2. 该病人插胃管时,护理人员应如何操作以病例为基础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引出病例后设置任务任务一:什么是鼻饲法任务二:如何进行鼻饲法操作(重点)任务三:在插胃管过程会遇到什么难题怎么处理(难点)信息化技术:投影、多媒体课件二、学习行动、感悟新知鼻饲术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肠道内,从管内输注流质食物、水和药物,以维持患者营养和治疗需要的技术。
分钟20 分钟81.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根据医嘱查对患者的姓名、床号及腕带。
2.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过程及配合方法。
3.患者准备询问患者是否需要使用便器;如戴眼镜或义齿,取下妥善放置;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半坐位或坐位,无法坐起的患者取右侧卧位,头颈自然伸直;将治疗巾及弯盘至于患者颌下;观察并清洁患者鼻腔。
4.准备插管备胶布2-3 条,打开鼻饲包,戴手套,测量胃管长度,并作一标记。
用石蜡油润滑胃管的前端,用血管钳夹闭胃管末端。
5.插胃管(1)左手托住胃管,右手持胃管前端,沿选定侧鼻孔先稍向上平行,再向后下缓缓插入。
(2)插入至10-15cm 处嘱患者做吞咽动作。
同时顺势将胃管轻轻插入。
(3)如果患者出现剧烈恶心、呕吐,可暂停插入,嘱其深呼吸或张口呼吸。
(4)继续插入至预定长度,如遇阻力可将胃管抽回一小段,再小心插入。
(5)为昏迷患者插管:插管前先协助患者去枕,头向后仰,当胃管插至15cm时,左手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将胃管沿后壁滑行缓缓插入至预定长度。
(6)验证胃管是否在胃内:①使用注射器抽吸,见胃内容物;②向胃管内注入10ml 空气,用听诊器在左上腹听到气过水声;③将胃管末端至于盛水治疗碗内,无气泡溢出。
20分钟35分钟10 分钟。
鼻饲技术教案模板范文一、教学目标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可不能写得太模糊!得明确具体才行。
比如说,学生要能够准确说出鼻饲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这就是很清晰的目标啦。
我觉得这部分就像是给学生指明了方向,他们知道学完这个知识后要达到什么程度。
你也可以从操作技能方面来定目标,像能正确完成鼻饲操作流程之类的。
这是不是很好理解呢?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呢,那肯定是鼻饲技术的操作流程啦。
这个流程必须得让学生牢牢掌握!从我的经验来看,要是把重点讲透了,学生学起来就会轻松很多。
难点嘛,可能就是在操作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了,像如何避免误吸之类的。
这部分其实还蛮难的,不过要是结合实际案例来讲,也许学生会理解得更好一些呢!你觉得这样分析重难点合理不?三、教学方法这里我觉得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比如说讲授法,先把基本的概念、流程这些讲清楚。
但是呢,光讲可不行,还得加上演示法。
你想啊,鼻饲技术这种操作性很强的内容,光靠嘴说,学生肯定云里雾里的。
所以呢,老师亲自演示一遍,那效果肯定不一样!另外小组讨论法也不错。
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操作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这样能加深他们的理解。
我就特别喜欢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感觉课堂氛围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你有没有同感呢?四、教学过程1. 导入这个导入环节可重要啦!可以用一个有趣的病例来导入。
比如说,讲一个患者因为不能自主进食,需要鼻饲来维持营养的故事。
这样的话,学生就会好奇,怎么通过鼻饲来解决这个问题呢?这就成功引起了他们的兴趣!你也可以尝试用其他方式导入,只要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就好。
2. 知识讲解在讲解鼻饲技术的相关知识时,不要一股脑儿全倒出来。
可以先从基本概念讲起,然后慢慢深入到操作流程。
比如说,鼻饲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鼻饲,这些都要解释清楚。
不过呢,也别讲得太啰嗦,挑重点讲就行。
3. 演示操作这可是关键的一步!老师在演示的时候,一定要边做边说,把每一个步骤都解释清楚。
像怎么选择合适的鼻饲管怎么插入都要让学生看明白。
鼻饲法呼吸内科【概念】鼻饲法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
鼻饲饮食是经胃肠道插入导管,给患者提供必需的食物、营养液、水及药物的方法称为管饲饮食,是临床中提供或补充营养的极为重要的方法之一。
【目的】对不能自行经口进食的患者以鼻胃管灌入流质食物药物,以维持患者营养和治疗的需要。
【适应症】1.昏迷患者2.口腔疾患或口腔手术后患者,上消化道肿瘤引起吞咽困难患者3.不能张口的患者,如破伤风患者4.其他患者,如早产儿、病情危重者、拒绝进食者等【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询问患者身体情况,了解患者既往有无插管经历。
(2)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合作。
(3)评估患者鼻腔状况,包括鼻腔粘膜有无肿胀、炎症、鼻中隔弯曲、息肉等,既往有无鼻腔疾患。
2.患者准备:了解鼻饲饮食的目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愿意配合,鼻孔通畅。
3.护士自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4.用物准备:无菌鼻饲包内备:治疗碗、镊子、止血钳、压舌板、纱布、胃管或硅胶管、50m1注射器、治疗巾。
治疗盘内备:液体石蜡、棉签、胶布、别针、夹子或橡皮圈、手电筒、听诊器、弯盘、鼻饲流食(38~40℃)、温开水适量(也可取患者饮水壶内的水)、水温计。
按需准备漱口或口腔护理用物及松节油。
5.环境准备:环境清洁、无异味。
6.操作要点:⑴核对医嘱,准备用物。
⑵根据医嘱准备鼻饲液。
⑶携用物至患者床旁,为患者取适当体位。
⑷检查胃管是否通畅,测量胃管放置长度。
⑸为患者进行插管操作,插入适当深度并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⑹选择合适位置固定胃管。
⑺灌注鼻饲液。
7.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插胃管和鼻饲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
(2)告知患者鼻饲操作过程中的不适及配合方法。
(3)指导患者在恶心时做深呼吸或吞咽动作。
(4)指导患者在带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避免胃管脱出。
【注意事项】1.插管时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食管粘膜,尤其是通过食管3个狭窄部位(环状软骨水平处,平气管分叉处,食管通过膈肌处)时。
鼻饲法”操作流程
一、鼻饲:1、评估解释:护士手持饮食卡,来到患者床旁,查对床号、姓名及手环,与患者交流,以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营养状况,向患者做好解释。
护士:“某某,让我看看您的手环。
根据医嘱,您需要从鼻腔插胃管至胃内进行鼻饲,以保证您的营养供应,请您配合”。
“您以前插过胃管吗?”“您有假牙吗?”“哦,没有。
那请您张口。
我帮您检查一下口腔和鼻腔。
”持手电筒认真观察口、鼻腔粘膜有无溃疡、出血等情况。
护士:“谢谢您配合!请您休息一会儿,我准备一下就来。
”环顾左右(观察病房内有无未处理的便盆或其它脏物)。
面对评委老师:“报告:现在病人意识清楚,愿意配合。
病房内清洁、整齐,适合病人进餐。
”洗手(口述)(推治疗车面向考官)仔细检查用物是否齐全和符合要求,检查胃管型号与质量,测试温开水与流汁食物的温度(口述:一般以38~40℃为宜。
用物符合操作要求。
)将治疗车推至床旁,再次核对床号、姓名,做好解释。
护士:“某某,您准备好了吗?我要给您插胃管了。
”治疗车放患者右侧,护士站立在患者右侧床头前,与患者目光接触。
护士:“某某,插管的时候会有些不舒服,如有恶心请您做深呼吸,如有其它不适请举手告诉我。
戴口罩。
2、安置体位:①护士:“我帮您抬高床头。
(30—40度)。
”口述:昏迷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护士一侧。
②颌下铺治疗巾。
3、清洁鼻腔:用湿棉签检查和擦净鼻孔(要清洁到位)。
将治疗盘端至床头桌上,准备2~3条胶布。
4、量长润管:检查并打开鼻饲包,置一次性胃管和注射器于鼻饲包
内的治疗碗和方盘内。
戴手套,弯盘置于患者口角旁。
检测胃管的型号与质量,是否通畅。
比量需插胃管的长度,前发际至剑突水平45~55cm,(口述:成人45~55cm,婴幼儿14~18cm)取胶布做好标记。
润滑胃管15—20cm,用塞子盖好胃管末端。
5、插管验证:护士:“现在给您插胃管,请您配合。
”左手持纱布托住胃管,右手用钳子夹住胃管前端,自一侧鼻孔轻轻插入。
“请您做深呼吸。
”插入约10--15cm时,“请您张开口,让我检查一下。
”“请您做吞咽动作。
”继续插入至预定长度。
边做边口述:插管过程中如病人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可能误入气管,需迅速拔管后换管重插。
如病人出现恶心应停止片刻,嘱患者深呼吸,如插入不顺利,检查胃管是否盘于口中”。
“昏迷患者:左手托起患者头部,使下颌贴近胸骨柄,加大咽部通道弧度,顺势插至所需刻度”。
用胶布固定胃管于患者鼻翼两侧,证实胃管在胃内:将胃管开口端置入水中,无气体溢出。
口述另两种验证方法:(1)用注射器连接胃管抽吸出胃液。
(2)用注射器注入10mL空气,同时用听诊器在胃部听到气过水声。
当证实胃管已插入胃内,将胃管末端小盖盖上,再次固定胃管于面颊部。
口述:“每次鼻饲前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有无胃潴留。
昏迷患者枕头复位,头偏向一侧。
”6、灌注溶液:护士:“现在胃管已插好,我给您先喂温开水,有什么不适,请告诉我。
”先注入10mL温开水,再缓缓注入流汁食物,然后再注入少量温开水冲洗胃管,饲食过程中防止空气进入(每次应排气,操作者手指勿触及管口)。
7、管端固定:用纱布包好胃管末端,用橡胶圈绕紧。
再用别针将胃管固定在患者衣肩上。
撤下弯盘、治疗巾,放入医用垃圾桶内。
脱手套。
将治疗盘端
回治疗车。
护士:“某某,胃管需要保留几天,每隔2~3h我会帮您喂流汁,请您注意保护好胃管,防止滑脱。
咳嗽时不要用力过猛,可以用手扶住胃管,翻身时不要压迫胃管。
如有不舒服,请您按信号灯,我们会及时来帮助您。
”8、整理记录:整理床单位,安置病人。
口述:“请您保持这种体位20—30分钟,以避免胃内容物返流导致不适。
我会经常来看您的。
请您好好休息。
”洗手(口述),记录置管时间和日期。
二、停止鼻饲:1、拔出胃管:报告:根据医嘱,停止鼻饲。
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床头卡和手环。
做好解释工作。
“某某,您恢复得很好,可以自己吃东西了。
我现在遵医嘱给您拔管。
拔管时请您闭住呼吸,以免胃液吸入气管内。
”铺治疗巾于病人颌下,弯盘置口角旁,去胶布。
塞紧胃管末端,戴手套。
“请您深吸气。
”在患者呼气末拔出,至咽喉处迅速拔出。
2、整理、清洁、记录:按规定处理医疗垃圾。
(将胃管、纱布放入黄色医用垃圾桶内,脱手套,脱手套放入黄色医用垃圾桶内)。
助病人漱口,清洁患者口鼻及面部,擦去胶布痕迹。
清理用物,整理床单位。
洗手,取口罩,记录拔管时间和病人反应。
护士:“现在胃管拔除了,请您注意饮食,明后两天内只能进牛奶、汤类,绿豆汁、果汁等食物,每天6~8次,每次150~200mL,温度以38~40℃为宜,不能太烫。
无不适后改为半流质,如面条、粥,每天4~5次,再过渡到普食,普食应清淡,不宜食用辛辣食物,以减轻对胃粘膜的刺激作用。
请好好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