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的基础知识与水泵选型及空调水泵的变频控制
- 格式:pdf
- 大小:4.01 MB
- 文档页数:22
水泵基础必学知识点
1. 水泵的工作原理:水泵通过旋转叶轮产生离心力,将液体引入泵体,并通过压力差将液体推出泵体,实现液体的输送。
2. 水泵的分类:常见的水泵有离心泵、柱塞泵、螺杆泵、自吸泵等。
根据用途和工作原理的不同,水泵还可分为给水泵、排水泵、清洁水泵、污水泵等。
3. 水泵的选型:在选择水泵时需要考虑液体的性质、流量需求、扬程
要求等因素。
根据这些需求来确定合适的水泵类型和规格。
4. 水泵的性能参数:常见的水泵性能参数有流量、扬程、功率、效率等。
这些参数反映了水泵的工作能力和效果。
5. 水泵的安装与维护:水泵的安装要求水平稳固,进出口管道连接牢固,且有足够的密封。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维护,如清理进出口、更换密封件、检修电机等。
6. 水泵的故障排除:水泵可能出现各种故障,如启动困难、流量减小、压力下降等。
故障排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检查,在检查时需要注
意安全措施。
7. 水泵的节能措施:水泵的运行主要消耗电能,因此节能对于降低运
行成本和保护环境都非常重要。
可以采取的节能措施包括选择高效水泵、优化系统设计、合理调整运行参数等。
8. 水泵的应用领域:水泵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生活领域,例如给水、供暖、农田灌溉、污水处理、工业生产等。
不同应用领域需要不
同类型的水泵。
这些是水泵基础必学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泵的基础知识与水泵选型及空调水泵的变频控制泵属于流体机械的一种,流体机械是指以流体为工作介质和能量载体的机械设备。
流体机械根据能量传递的方向不同,可分为原动机(水轮机、汽轮机)和工作机(泵、风机、压缩机)。
泵属于工作机,即消耗能量的机械。
从泵的性能范围看,巨型泵的流量每小时可达几十万立方米以上,而微型泵的流量每小时则在几十毫升以下;泵的压力可从常压到高19.61Mpa(200kgf/cm2)以上;被输送液体的温度最低达-200摄氏度以下,最高可达800摄氏度以上。
泵输送液体的种类繁多,诸如输送水(清水、污水等)、油液、酸碱液、悬浮液、和液态金属等。
在化工和石油部门的生产中,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大多是液体,而将原料制成半成品和成品,需要经过复杂的工艺过程,泵在这些过程中起到了输送液体和提供化学反应的压力流量的作用,此外,在很多装置中还用泵来调节温度。
泵的操作原理、构造及分类1)工作原理可分为又分为叶片式、容积式和其它形式。
①叶片式泵,依靠旋转的叶轮对液体的动力作用,把能量连续地传递给液体,使液体的动能(为主)和压力能增加,随后通过压出室将动能转换为压力能,又可分为离心泵、轴流泵、部分流泵和旋涡泵等。
②容积式泵,依靠包容液体的密封工作空间容积的周期性变化,把能量周期性地传递给液体,使液体的压力增加至将液体强行排出,根据工作元件的运动形式又可分为往复泵和回转泵。
③其他类型的泵,以其他形式传递能量。
如射流泵依靠高速喷射的工作流体将需输送的流体吸入泵后混合,进行动量交换以传递能量;水锤泵利用制动时流动中的部分水被升到一定高度传递能量;电磁泵是使通电的液态金属在电磁力作用下产生流动而实现输送。
另外,泵也可按输送液体的性质、驱动方法、结构、用途等进行分类。
2)按工作叶轮数目来分类① 单级泵:即在泵轴上只有一个叶轮。
② 多级泵:即在泵轴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叶轮,这时泵的总扬程为n个叶轮产生的扬程之和。
3)按工作压力来分类① 低压泵:压力低于100米水柱;② 中压泵:压力在100~650米水柱之间;③ 高压泵:压力高于650米水柱。
泵的基础必学知识点1. 泵的工作原理:泵是一种将液体从较低压力区域通过增加动能转移到较高压力区域的机械设备。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泵在旋转过程中通过叶轮的旋转将液体吸入泵内,然后通过叶轮的压力作用将液体推向出口。
2. 泵的分类:泵可分为离心泵、容积泵和其他特殊泵。
离心泵根据液流方向可分为横流泵、混流泵和轴流泵;容积泵根据工作原理可分为柱塞泵、齿轮泵和螺杆泵等。
3. 泵的工作原理:离心泵通过旋转的叶轮产生离心力将液体向外推离,使之形成一条液流;容积泵通过柱塞、齿轮或螺杆等运动来改变泵腔的容积,从而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
4. 泵的性能参数:常见的泵性能参数包括扬程、流量、效率和功率等。
扬程是泵能够提供给液体的能量,通常以米或千帕表示;流量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泵的液体体积,通常以立方米/小时或升/秒表示;效率是泵转换输入功率为液体输出功率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功率是泵所需供给的电功率,通常以千瓦表示。
5. 泵的选型与安装:选择适合工作条件的泵和正确安装是确保泵正常运行的关键。
在选型时需考虑液体性质、工作条件、流量和扬程要求等因素;安装时需确保泵处于水平位置、吸入管道密封良好、出口管道阻力小等。
6. 泵的维护与保养:定期进行泵的维护与保养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和保证正常运行。
包括检查油液情况、清洁滤网、检查轴承运转情况、润滑液体等。
7. 泵的故障排除与维修:泵可能出现各种故障,如漏水、低扬程、高温等。
根据故障原因进行排除和维修措施,如更换密封件、调整叶轮间隙、检修电机等。
以上是泵的基础必学知识点,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泵的工作原理和运行过程,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泵、正确安装和维护泵设备。
水泵基础知识与供暖选型水泵的用途:水泵结构特点:标准水泵(干转子水泵)、屏蔽水泵(湿转子水泵)。
标准水泵结构:机械密封:流量:水泵扬程:系统扬程:总静压:沿程阻力:汽蚀:液体在一定温度下,降低压力至该温度下的汽化压力时,液体便产生汽泡。
把这种产生气泡的现象称为汽蚀。
--水在海平面的沸腾温度是1000℃,因为此时海水的蒸汽压力就是大气压力(1.01325bar)。
--在2000米高度上,大气压力只有0.8bar,因此水的蒸发温度也相应降低,在该蒸汽压力下水的沸腾温度为93℃。
汽蚀余量:是指在泵吸入口处单位重量液体所具有的超过汽化压力的富余能量。
单位用米标注,表示为(NPSH)r。
汽蚀现象:汽蚀余量:水泵选型的前提条件:一、使用现场调查:1.供暖面积;2.供暖半径;3供暖高度;4.供暖方式(地热、散热片);5.直供或二次供热。
二、用途(供暖、生活给水、消防等)。
三、介质:对材质的要求。
1.物理性质(名称、成份、温度、密度、粘度)。
2.化学性质(腐蚀性)—名称、成份、温度、密度、粘度。
3.毒性。
4.爆炸性。
四、原则1.适应性(立式、卧式);2.高效性(属于类型系列、工况类);3.经济性。
泵的特性曲线:离心泵的特性曲线:离心泵的特性曲线1、Q-H:曲线是一条不规则的曲线,扬程随流量的增大而下降。
2、Q-η:曲线上有个最高点,即离心泵的最高效率点。
是水泵最经济工作的一个点,在该点左右的一范围内(一般不低于最高效率点的10%左右)都是属于效率较高的区域,在水泵选形时,应使泵站设计所要求的流量和扬程能落在高效率段的范围内。
3、Q-N:曲线上不同的位置表示泵在不同流量时的轴功率值。
在选择与水泵配套的电机输出功率时,必须根据水泵的工作情况选择比水泵轴功率稍大的功率,以免在实际运行中,出现小机拖大泵使电机过载、烧毁等事故,同时也避免配过大功率的电机,使电机的容量不能充分利用,从而降低电机的效率和功率因素。
4、水泵特性曲线与水泵所输送的黏度有关,黏度愈大,泵体内的能量损失愈大,水泵的扬程、流量都要小,效率要下降,而轴功率也随之增大。
水泵必学知识点总结大全水泵是一种用于输送液体或将液体从低处提升到高处的机械装置。
水泵在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城市供水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掌握水泵的相关知识对于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说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水泵的各种类型、工作原理、选型方法、安装与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水泵。
一、水泵类型根据水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可以将水泵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水泵类型包括离心泵、排渣泵、深井泵、潜水泵、齿轮泵、螺杆泵等。
每种类型的水泵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特点,在选型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1. 离心泵离心泵是最常见的一种水泵类型,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离心力将液体从吸入口吸入并压送到出口。
离心泵适用于输送清水、污水、石油、化工液体等各种介质,广泛用于城市供水、工业生产、排水排污等场合。
2. 排渣泵排渣泵是一种专门用于输送含有固体颗粒的介质的水泵,其特点是具有较大的排渣能力和不易堵塞。
排渣泵适用于输送污水、矿浆、河道淤泥等含有固体颗粒的介质。
3. 深井泵深井泵是一种专门用于从深井或井下提取地下水的水泵,通常安装在井管或管道内部,能够将地下水提升到地面上。
深井泵适用于农田灌溉、城市供水、工业生产等场合。
4. 潜水泵潜水泵是一种能够直接潜入液体中工作的水泵,适用于在水池、水塘、水库等自然水体中进行排水、输水等工作。
潜水泵广泛应用于城市排水、工程施工、矿山排水等场合。
5. 齿轮泵齿轮泵是一种利用两个或多个啮合齿轮来输送液体的水泵,因其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而得到广泛应用。
齿轮泵适用于输送润滑油、燃油、化工液体等介质。
6. 螺杆泵螺杆泵是一种利用螺杆旋转运动将液体从进口吸入并压送到出口的水泵,适用于输送高粘度介质、高温介质、易结晶介质等。
以上介绍的水泵类型只是常见的几种,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水泵,如旋片泵、离心沉淀泵、离心供水泵等。
在选用水泵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场合和介质特点来选择最合适的类型。
科普水泵选型知识点总结一、液体的性质1.1 密度液体的密度是选择水泵的关键参数之一。
密度越大,水泵所需要的功率也越大,因此在选择水泵时需要考虑液体的密度。
1.2 温度液体的温度也是影响水泵选型的重要因素。
高温液体会影响水泵的密封性能和耐磨性能,因此在选型时需要考虑液体的温度。
1.3 悬浮颗粒如果液体中悬浮颗粒的直径大于水泵的泵腔,就可能导致水泵的卡阻,因此在选型时需要考虑液体中是否含有悬浮颗粒。
1.4 腐蚀性如果液体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就需要选择耐腐蚀的水泵材料,以保证水泵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二、输送距离在进行水泵选型时,需要考虑液体从泵站到用水点的输送距离。
输送距离越远,水泵的扬程需求就越高。
因此在选型时需要根据输送距离来确定水泵的扬程。
三、流量需求在进行水泵选型时,需要考虑输送液体的流量需求。
流量需求越大,所选水泵的流量要求也就越大。
因此在选型时需要根据流量需求来确定水泵的流量。
四、扬程需求水泵的扬程是指水泵能提供的液体流动的高度差。
在进行水泵选型时,需要考虑输送液体的扬程需求。
扬程需求越高,所选水泵的扬程要求也就越高。
因此在选型时需要根据扬程需求来确定水泵的扬程。
五、设备特性在进行水泵选型时,还需要考虑设备的特性,比如泵站的结构特点、电机的功率特点、管道的材料特点等。
这些设备特性会对水泵的选型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选型时需要充分考虑设备特性。
总结:水泵的选型涉及到液体的性质、输送距离、流量需求、扬程需求、设备特性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在进行水泵选型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选择到合适的水泵,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生产效率以及节约能源。
关于水泵选型知识点总结一、水泵工作原理水泵是一种利用动能原理将液体从低处输送到高处的设备,它通常由马达、叶轮、泵体和管道等部件组成。
当马达启动时,驱动叶轮产生离心力,液体就会被吸入泵体,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目标地点。
水泵的工作原理可以总结为动能转化,即将电能转换为动能,再转换为液体的动能,从而实现液体的输送。
二、水泵选型依据水泵的选型依据通常包括输送介质的性质、输送过程的工况要求、输送距离和扬程等几个方面。
1. 输送介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环境因素等。
物理性质如密度、黏度、温度等,化学性质如腐蚀性、腐蚀性等,环境因素如输送介质的清洁度、颗粒物含量等。
2. 输送要求工况:包括流量、扬程、压力、温度等。
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泵所能输送的液体体积,扬程是指液体从吸入口到排出口所需的总压力,压力是指输送介质所需的压力。
3. 输送距离和扬程:输送距离是指水泵输送介质的水平距离,扬程是指液体从吸入口到排出口的高度差。
三、常见类型的水泵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水泵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型。
常见的水泵类型包括离心泵、柱塞泵、螺杆泵、混流泵等。
1. 离心泵:离心泵是最常见的一种水泵,它利用离心力将液体从低处输送到高处。
离心泵通常具有简单的结构、运行稳定、噪音低等特点,适用于输送清水、污水、化工液体等多种介质。
2. 柱塞泵:柱塞泵是由一个或多个柱塞在柱塞孔内往复运动实现液体的输送。
柱塞泵适用于高压输送和小流量的工况,通常用于喷漆、高压水切割等领域。
3. 螺杆泵:螺杆泵是利用螺杆与泵体之间的螺旋槽来完成输送液体的工作。
螺杆泵适用于高粘度、高温、高压和易结晶的介质,如石油、化工、食品等领域。
4. 混流泵:混流泵是一种介于离心泵和轴流泵之间的泵,它既具有离心泵的大流量特点,又具有轴流泵的大扬程特点。
四、水泵选型注意事项在进行水泵选型时,使用者需要考虑一些注意事项,以确保选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1. 确定输送工况的要求:在进行水泵选型前,需要充分了解输送工况的各项要求,包括流量、扬程、压力、温度等。
水泵必学知识点总结1. 水泵的工作原理水泵的工作原理可归纳为靠机械运动来改变液体的动能和静能的转换过程。
在水泵运行时,其叶轮旋转,通过离心力将液体吸入并排出,从而实现液体的输送。
叶轮的旋转速度、叶片的形状和数量以及叶轮和泵壳之间的间隙大小会影响水泵的工作效率和性能。
2. 水泵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和用途,水泵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最常见的包括离心泵、柱塞泵、真空泵等。
离心泵是最常见的泵,它适用于输送清水、污水、化工液体等。
柱塞泵常用于高压和高粘度液体输送,真空泵则适用于创建真空环境。
3. 水泵的选型选择合适的水泵对于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在选型时,需要考虑液体的性质、输送的流量和扬程以及工作环境等因素。
不同类型的水泵适用于不同的工作条件,选型不当会导致运行效率低下、能耗增加等问题。
4. 水泵的安装和维护水泵的安装和维护是保证其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在安装水泵时,需要确保泵体与基座连接牢固、叶轮与泵壳间隙合适、以及进出口管道的安装正确。
在日常维护过程中,需要定期清洁水泵、检查泵体和机械密封部件的磨损情况,并及时更换易损件以延长水泵的使用寿命。
5. 水泵的故障排除水泵在长期使用中会出现各种故障,如泄漏、噪音、振动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故障,需要采取相应的故障排除措施。
比如,在发现泵体漏水时,可能是机械密封磨损引起的,需要及时更换;当水泵出现噪音和振动时,可能是叶轮失衡或轴承损坏,需要进行动平衡或更换轴承。
综上所述,水泵是一种重要的液体输送设备,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掌握水泵的工作原理、分类、选型、安装和维护方法以及故障排除技巧对于提高水泵的使用效率和延长其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用的水泵知识,增强对水泵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泵的基础知识与水泵选型及空调水泵的变频控制泵的基础知识与水泵选型及空调水泵的变频控制泵属于流体机械的一种,流体机械是指以流体为工作介质和能量载体的机械设备。
流体机械根据能量传递的方向不同,可分为原动机(水轮机、汽轮机)和工作机(泵、风机、压缩机)。
泵属于工作机,即消耗能量的机械。
从泵的性能范围看,巨型泵的流量每小时可达几十万立方米以上,而微型泵的流量每小时则在几十毫升以下;泵的压力可从常压到高19.61Mpa(200kgf/cm2)以上;被输送液体的温度最低达-200摄氏度以下,最高可达800摄氏度以上。
泵输送液体的种类繁多,诸如输送水(清水、污水等)、油液、酸碱液、悬浮液、和液态金属等。
在化工和石油部门的生产中,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大多是液体,而将原料制成半成品和成品,需要经过复杂的工艺过程,泵在这些过程中起到了输送液体和提供化学反应的压力流量的作用,此外,在很多装置中还用泵来调节温度。
泵的操作原理、构造及分类1)工作原理可分为又分为叶片式、容积式和其它形式。
①叶片式泵,依靠旋转的叶轮对液体的动力作用,把能量连续地传递给液体,使液体的动能(为主)和压力能增加,随后通过压出室将动能转换为压力能,又可分为离心泵、轴流泵、部分流泵和旋涡泵等。
②容积式泵,依靠包容液体的密封工作空间容积的周期性变化,把能量周期性地传递给液体,使液体的压力增加至将液体强行排出,根据工作元件的运动形式又可分为往复泵和回转泵。
③其他类型的泵,以其他形式传递能量。
如射流泵依靠高速喷射的工作流体将需输送的流体吸入泵后混合,进行动量交换以传递能量;水锤泵利用制动时流动中的部分水被升到一定高度传递能量;电磁泵是使通电的液态金属在电磁力作用下产生流动而实现输送。
另外,泵也可按输送液体的性质、驱动方法、结构、用途等进行分类。
74402125_22)按工作叶轮数目来分类①单级泵:即在泵轴上只有一个叶轮。
②多级泵:即在泵轴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叶轮,这时泵的总扬程为n个叶轮产生的扬程之和。
3)按工作压力来分类①低压泵:压力低于100米水柱;②中压泵:压力在100~650米水柱之间;③高压泵:压力高于650米水柱。
(多级离心泵可达2800m)4)按叶轮进水方式来分类①单侧进水式泵:又叫单吸泵,即叶轮上只有一个进水口;②双侧进水式泵:又叫双吸泵,即叶轮两侧都有一个进水口。
它流量比单吸式泵大一倍,可以近似看作是二个单吸泵叶轮背靠背地放在了一起。
5)按泵壳结合缝形式来分类①水平中开式泵:即在通过轴心线的水平面上开有结合缝。
(最常见的水平中开泵是双吸泵)②垂直结合面泵:即结合面与轴心线相垂直。
6)按泵轴位置来分类①卧式泵:泵轴位于水平位置。
②立式泵:泵轴位于垂直位置。
7)按叶轮出来的水引向压出室的方式分类①蜗壳泵:水从叶轮出来后,直接进入具有螺旋线形状的泵壳。
②导叶泵:水从叶轮出来后,进入它外面设置的导叶,之后进下一级或流入出口管。
(常用于多级泵和轴流泵)一、操作原理由若干个弯曲的叶片组成的叶轮置于具有蜗壳通道的泵壳之内。
叶轮紧固于泵轴上,泵轴与电机相连,可由电机带动旋转。
吸入口位于泵壳中央与吸入管路相连,并在吸入管底部装一止逆阀。
泵壳的侧边为排出口,与排出管路相连,装有调节阀。
离心泵之所以能输送液体,主要是依靠高速旋转叶轮所产生的离心力,因此称为离心泵。
离心泵的工作过程:开泵前,先在泵内灌满要输送的液体。
开泵后,泵轴带动叶轮一起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
液体在此作用下,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叶轮外周,压力增高,并以很高的速度流入泵壳。
在泵壳中由于流道的不断扩大,液体的流速减慢,使大部分动能转化为压力能。
最后液体以较高的静压强从排出口流入排出管道。
泵内的液体被抛出后,叶轮的中心形成了真空,在液面压强(大气压)与泵内压力(负压)的压差作用下,液体便经吸入管路进入泵内,填补了被排除液体的位置。
74402125_5离心泵启动时,如果泵壳内存在空气,由于空气的密度远小于液体的密度,叶轮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很小,叶轮中心处产生的低压不足以造成吸上液体所需要的真空度,这样,离心泵就无法工作。
为了使启动前泵内充满液体,在吸入管道底部装一止逆阀。
此外,在离心泵的出口管路上也装一调节阀,用于开停车和调节流量。
二、基本部件和构造1)叶轮将电动机的机械能传给液体,使液体的动能有所提高。
2)泵壳汇集液体,作导出液体的通道;使液体的能量发生转换,一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
3)轴封装置为了防止高压液体从泵壳内沿轴的四周而漏出,或者外界空气漏入泵壳内。
工作压力和密封填料密封水泵:最大工作压力4-5 bar。
(标准规格)机械密封水泵:水泵最大工作压力<10 bar 时:不平衡机械密封(标准)水泵最大工作压力>10bar时: 平衡机械密封(额定值与密封的结构有关) 泵的基本参数流量、扬程、性能曲线、最大工作压力(NP)、轴功率、相似定律、功率计算公式。
举例:流量200 l/s,扬程37.5m ,选用水泵型号ASP200B ,叶轮直径360mm 转速1450RPM,效率87% 工况点轴功率84.5kW.如果转速变为1000RPM,根据相似定律此时流量和扬程及功率为多少?N1 = 1450RPM, N2 = 1000RPM1000/1450= 138l/sQ1= 200l/s Q2 = Q1 x N2/N1 = 200×H1 = 37.5m H2 = H1 x (N2/N1) 2 =37.5 ×(1000/1450)2 = 17.8mP1 = 84.5kW P2 = P1 x (N2/N1)3= 84.5×(1000/1450)3 = 27.7kW泵的选型选型依据:我们要选择什么样的泵,需要哪些条件依据?1、介质的特性:介质名称、密度、粘度、腐蚀性、毒性等。
a. 介质名称:清水、污水、石油等。
当介质含气量>75%时,最好选用齿轮泵或者螺杆泵。
b. 密度:离心泵的流量与密度无关;离心泵的扬程与密度无关;离心泵的效率不随密度改变;当密度≠1000Kg/m3时,电机的功率应该为一般功率与介质相对清水密度比的乘积,以防电机过载超流。
c. 粘度:介质的粘度对泵的性能影响很大,粘度过大时,泵的压头(扬程)减小,流量减小,效率下降,泵的轴功率增大。
当粘度增加时,泵的扬程曲线下降,最佳工况的扬程和流量均随之下降,而功率则随之上升,因而效率降低。
一般样本上的参数均为输送清水时的性能,当输送粘性介质时应进行换算。
d. 腐蚀性:介质有腐蚀时,采用抗腐蚀性能好的材料。
e. 毒性:考虑密封方式,可采用干气密封等。
2、介质中所含固体的颗粒直径、含量多少。
根据颗粒直径、含量多少,可选择采用单流道、双流道、多流道形式的叶轮。
颗粒含量>60%时,考虑采用渣浆泵。
3、介质温度:(℃)高温介质需考虑密封材料的选择及材料的热膨胀系数。
介质温度偏低时,考虑采用低温润滑油和低温电机。
4、所需要的流量(Q)a、如果生产工艺中已给出最小、正常、最大流量,应按最大流量考虑。
b、如果生产工艺中只给出正常流量,应考虑留有一定的余量。
c、如果基本数据只给质量流量,应换算成体积流量。
5、扬程:水泵的扬程大约为提水高度的 1.15~1.2倍(使用于补水泵只给出系统图需要计算扬程的状况)。
如遇到只给出最小流量、最大流量及相对应的扬程,应尽可能按大流量选择。
因为:a、高扬程的泵用于低扬程,便会出现流量过大,导致电机超载,若长时间运行,电机温度升高,甚至烧毁电机。
b、小流量泵在大流量下运行时,会产生汽蚀,泵长时间汽蚀,影响水泵过流部件的寿命。
泵的汽蚀1、汽蚀形成泵在运转中,抽送液体的绝对压力降低到当时温度下的该液体汽化压力时,液体便在该处开始汽化,形成气泡,当含有大量气泡的液体流进叶轮内的高压区时,气泡周围的高压液体致使气泡急剧地缩小以至破裂。
在气泡破裂的同时,液体质点以很高的速度填充空穴,在此瞬间产生很强烈的水击作用,并以很高的冲击频率打击金属表面,冲击应力可达几百至几千个大气压,冲击频率可达每秒几万次,严重时会将壁击穿。
74402125_132.汽蚀的危害a、叶轮上留下打击状的坑;影响叶轮的使用寿命。
b、设备产生振动。
c、增加噪音。
d、轻微的汽蚀只会造成水泵效率或扬程的降低。
低比转速泵随汽蚀性能下降明显,高比转速泵,当汽蚀达到一定程度时,性能开始下降。
e、严重的汽蚀会产生很强的噪音,并缩短水泵的使用寿。
f、估算来讲,损失最大占设计扬程的3%。
g、对于多级水泵, 汽蚀只会对第一级叶轮产生影响。
3、泵汽蚀的基本关系式为:NPSHc≤NPSHr≤[NPSH]≤NPSHa式中:NPSHa—装置汽蚀余量又叫有效汽蚀余量,是指在现场条件下的汽蚀余量。
它可也根据系统的设计图纸计算出来,越大越不易汽蚀;NPSHr—泵汽蚀余量,又叫必需的汽蚀余量,是指水泵的一个特性数据,它是由水泵制造厂商提供的。
该数值在水泵的性能图表中已经被标示出来,越小泵抗汽蚀性能越好;NPSHc—临界汽蚀余量,是指对应泵性能下降一定值的汽蚀量;[NPSH]—许用汽蚀余量,是确定泵使用条件用的汽蚀余量。
为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实际汽蚀余量值(NPSHa)必须要高于设计汽蚀余量值(NPSHr)。
即:NPSHa > NPSHr。
5.实际汽蚀余量(NPSHa)的计算公式:NPSHa = (Hz-Hf) +(Hp–Hvp) 其中:Hp = 水泵入口处液体表面的绝对压力(m)Hz = 液体距离水泵中心线的静态高差(m)注: 对于立式水泵以第一级叶轮的中心线为准。
Hf = 管路系统入口处摩擦和入口损失包括动压头。
(m)Hvp = 在水泵工作温度下的液体蒸汽压力。
(m)如果NPSHA数值很小,建议选择:更大一些型号的水泵或转速更慢一些的水泵。
4、防止汽蚀的措施防止泵发生汽蚀从两方面考虑,即增大NPSHa和减小NPSHr,常用的以下几种方法。
a、减小几何吸上高度hg(或增加几何倒灌高度);△h=10m- NPSH-∑h∑h:管路阻力,也叫安全系数,取:0.5~1.0m水柱△h:吸程b、增加管径,尽量减小管路长度,弯头和附件等;c、尽量调小流量,防止泵长时间在大流量下运行;d、在同样转速和流量下,采用双吸泵,因减小进口流速、泵不易发生汽蚀;e、加诱导轮或增加叶轮进口处的光洁度。
f、对于在苛刻条件下运行的泵,为避免汽蚀破坏,可使用耐汽蚀材料。
常见及需要注意的问题1、电机的选择电机的选择要留有一定的安全余量。
国内厂家经验做法:轴功率余量0.12-0.55kw 1.3-1.5倍0.75-2.2kw 1.2-1.4倍3.0-7.5kW 1.15-1.25倍11kW以上 1.1-1.15倍2、离心泵启动时要关闭出口阀,轴流泵启动时要打开出口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