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ppt2 华东师大版优秀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25 MB
- 文档页数:26
第3课 从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唐朝的经济生活唐朝时,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手工业生产的进步,农副业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大规模地进入流通领域,商业贸易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商品种类增多,交换规模不断扩大。
当时全国出现了多个商业大都市,如长安、洛阳、太原、扬州、成都等。
唐都长安以纵贯南北的朱雀大街为界,设有东、西两市,并委派专门官吏进行管理。
市内出售货物的店铺称“肆”,经营同类货物的肆集中在同一区域称“行”。
唐代规定:“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东、西两市各有二百二十行,数千肆,四周还有许多供商旅居住并兼作存储与批发货物的邸店。
东市肆邸千余,货物山积,商贾云集;西市住有西域以及波斯、大食商人,“胡风”“胡俗”流行。
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唐朝还出现了柜坊和飞钱。
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飞钱”即钱币的汇兑,类似后世的汇票。
各地商贾将货款委托给各道设在京城的办事机构进奏院,领取半联票券,持券可游走四方,合券则可在京城或回本道取钱。
“飞钱”的出现,克服了铸币不便大批携带之弊,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唐三彩兴起原因及特点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
唐三彩的诞生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
唐三彩在唐代的兴起有它的历史原因。
首先陶瓷业的飞速发展,以及雕塑、建筑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它们之间不断结合、不断发展,因此从人物到动物以及生活用具都能在唐三彩的器物上表现出来。
唐代贞观之治以后,国力强盛、百业俱兴,同时也导致了一些高官生活的腐化,于是厚葬之风日盛。
唐三彩当时也是作为一种冥器,曾经被列入官府的规定之列,一三彩文官俑(现藏故宫博物院)品、二品、三品、四品,就是说可以允许他随葬多少件,但是实际上明文有明文的规定,作为这些达官显贵们,并不满足于明文的规定,反而他们往往比官府规定要增加很多的倍数,去做这种厚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