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不是所有的种群都具有“性别比例”的数量特征
思考:
如图是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
3、相关曲线:
种
无K值
群 增
长
速
率
增长率=
Nt—Nt-1 Nt-1
增长速率(即曲线斜率)=
Nt—Nt-1
△t
注意:增长率、增长速率与0的关系→种群数量的变化 (>=<)
4、适用范围:
①实验室条件下 ②种群迁入新环境最初的一段时间
(三)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1、条件: 资源和空间有限 2、相关曲线:
思考:某种群年初的个体数为100,一年中新出生个体20个, 死亡个体10个,年末时为110个,求该种群在这一年的出生 率和死亡率是多少? 20% , 10%
b、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 增大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 不变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 减小
(3)每天定时取样计数酵母菌数量,采用抽样检测方法测 定1mL培养液中酵母菌个体的_平__均__数__。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将所得数值用曲线图表示出来,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3、实验结果
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
营养物质的消耗、 代谢产物积累、 pH变化
4、实验注意事项
每天同一时间取样
a、概念 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也称年龄结构。
幼年(尚无生殖能力) 成年(有正常生殖能力) 老年(丧失生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