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新能源轿车销量排行榜完整版
- 格式:xlsx
- 大小:12.10 KB
- 文档页数:1
2023各大电动汽车品质排名前十名有哪些?电动汽车排名前十名电动汽车排名前十名是Tesla特斯拉、比亚迪BYD、理想汽车、蔚来NIO、小鹏汽车XPENG、BMW宝马、埃安AION、哪吒汽车、极氪ZEEKR、AITO。
1、Tesla特斯拉以出众的安全效率、性能优异,续航里程而闻名。
2、比亚迪BYD成立于1995年2月,拥有行业领先的汽车电池技术,形成了完整的电池产业链。
3、理想汽车成立于2015年7月,专注于用科技改变出行。
4、蔚来NIO致力于通过高性能的智能电动汽车与极致用户体验,为用户创造愉悦的生活方式。
5、小鹏汽车XPENG其以出色的科技和设计为产品基因,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
6、BMW宝马宝马在华主要热销的轿车车型有5系、3系、1系等。
7、埃安AION秉承自主创新的体系优势,致力于提供世界级的移动智能新能源产品和服务。
8、哪吒汽车致力于为用户打造高品质的智能电动汽车,以用户需求为本,并将前瞻科技融入当下。
9、极氪ZEEKR一家以智能化、数字化、数据驱动的智能出行科技公司。
10、AITO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制开发与生产,是掌握核心三电技术的新能源车企,拥有多项新能源技术相关的专利。
电动汽车排名前十名是哪些品牌电动汽车排名前十名为雷克萨斯、特斯拉、宝马、BYD比亚迪、TOYOTA丰田、Volvo沃尔沃、凯迪拉克、蔚来NIO、奥迪、WEY长城。
1、雷克萨斯雷克萨斯(Lexus)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旗下的豪华车品牌,它于1983年被提出,但仅用十几年的时间,自1999年起,在美国的销量超过奔驰、宝马,成为全美豪华车销量大的品牌。
2、特斯拉全球豪华智能电动汽车知名品牌,以制造纯电动汽车为主,研发生产能够无限扩容的清洁能源收集及储存产品的高科技企业。
3、宝马宝马集团的悠久历史始于1916年,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在全球拥有22个生产和组装厂,员工总数超过10.3万人。
作为当今世界最成功和效益最好的高档汽车及摩托车生产商,宝马集团几年来连续创造新的销售纪录。
138****0611********************91 1000312月乘用车销量点评:乘用车回暖低于预期,地补有望强化销量改善2023年3月9日2月乘用车销量有所回暖,但仍低于预期。
2月,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161.8万辆,同比+10.2%,环比+11.7%;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139万辆,同比+10.4%,环比+7.5%。
分品牌看:(1)自主品牌零售71万辆,同比+29%,环比+12%;(2)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8万辆,同比-12%,环比-2%;(3)豪华车零售20万辆,同比+23%,环比+8%。
2月乘用车销量有所回暖,但受去年购置税减半和国家新能源补贴等政策提前透支了部分购买力的影响,加之春节假期后社会的生活和生产还处于逐步恢复中,总体复苏力度低于此前预期。
2月新能源同比高增。
据乘联会数据,2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达30.6%,零售渗透率达31.6%。
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49.6万辆,同比上升56.1%,环比增长27.5%,其中纯电动批发销量34.7万辆,同比增长41.5%;插电混动批发销量14.9万辆,同比增长105.8%。
厂商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车企有:比亚迪汽车191,664辆、特斯拉中国74,402辆、广汽埃安30,086辆、上汽乘用车23,289辆、吉利汽车23,283辆、长安汽车19,382辆、理想汽车16,620辆、蔚来汽车12,157辆、上汽通用五菱10,982辆、哪吒汽车10,073辆。
新能源销量同比恢复正增长,渗透率再次回到30%以上。
地补强化销量改善,看好3-5月车市持续回暖。
近日湖北拉开地方政府补贴序幕,安徽、云南、贵州和四川等地也推出了类似补贴政策,地方补贴支持+线下车展刺激消费+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回落,春季销量有望持续改善。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2023年汽车行业投资核心是在行业β增长放缓背景下寻找α向上且确定性高的赛道及标的,主要关注两条主线:1)处于较好新车周期,以及智能电动技术布局领先的自主品牌龙头车企;2)国产替代加速的智能电动核心增量零部件赛道:把握技术升级趋势,按【单车价值量】+【渗透率】+【国产化率】三维度筛选,现阶段建议关注【线束线缆、线控底盘、一体压铸、热管理、智能座舱】等高成长高弹性赛道;建议关注:(1)整车龙头:【长城汽车、比亚迪、吉利汽车、长安汽车】等。
目录2月沪指小幅上涨,汽车板块走弱 (4)2月车市高速增长,新能源销量再创新高 (5)2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64.8%,环比下降41.9% (5)2月乘用车批发与零售同比均快速增长 (6)2月卡车维持高景气度,客车销量回暖 (8)2月新能源销量同比高增长,继续刷新当月记录 (8)投资建议 (11)风险提示 (12)图表目录图表1.汽车板块2月市场表现 (4)图表2.2月汽车行业涨幅较大个股 (4)图表3.2月汽车行业跌幅较大个股 (4)图表4.汽车2月销量同比增长、环比下降 (5)图表5.2021年2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64.8% (5)图表6.2021年2月狭义乘用车批发与零售销量 (6)图表7.2021年2月经销商库存系数为1.68 (6)图表8.2021年2月乘用车分车型销量 (7)图表9.2021年1-2月乘用车各系别市场份额 (7)图表10.2021年2月狭义乘用车前十家生产企业零售销量排名 (7)图表11.2021年2月卡车分车型销售情况 (8)图表12.2021年2月客车分车型销量 (8)图表13.2021年2月新能源汽车销售情况 (9)图表14.2021年2月新能源乘用车分级别销量与同比情况 (9)图表15.2021年2月新能源乘用车前十车企销量与同比情况 (10)图表16.2021年2月6米以上新能源客车前十家生产企业销量情况 (10)附录图表17.报告中提及上市公司估值表 (13)2月沪指小幅上涨,汽车板块走弱2月上证指数收于3509.08点,上涨0.7%,沪深300下跌0.3%,申万汽车指数下跌5.2%,跑输大盘4.9pct 。
其中,零部件、乘用车子板块分别下跌3.1%、12.1%;汽车服务、商用载货车、商用载客车子板块分别上涨7.1%、15.1%、5.3%。
图表1.汽车板块2月市场表现资料来源:万得,中银证券个股方面,郑煤机、*ST 众泰、朗博科技涨幅居前,长城汽车、长华股份、天普股份等跌幅居前。
数据洞察·国内汽车纵横 2024.041082024年2月国产汽车出口量37.7万辆文 / 本刊记者 郑雪芹去年我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今年前两个月再接再厉,再次保持了三成以上的高增长。
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目前已经超过两成,成为拉动我国汽车出口的新生力量。
2024年3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2024年2月份我国汽车产销数据及经济运行情况。
其中,汽车出口是2月份各大细分市场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领域,且增幅达两位数,延续了近几年以来的高增长态势。
2月汽车出口37.7万辆,增长14.7%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2月,我国汽车出口37.7万辆,环比下降14.9%,同比增长14.7%。
其中,分车型类别来看,乘用车出口31.5万辆,环比下降14.7%,同比增长16.2%;商用车出口6.2万辆,环比下降15.7%,同比增长7.6%。
分能源类别来看,传统燃料汽车出口29.5万辆,环比下降13.8%,同比增长22.1%;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8.2万辆,环比下降18.5%,同比下降5.9%。
从累计数据来看,2024年1-2月,我国汽车累计出口量为82.2万辆,累计同比增长30.5%。
其中,分车型类别来看,乘用车累计出口量为68.6万辆,累计同比增长31.5%;商用车累计出口量为13.6万辆,累计同比增长25.9%。
分能源类别来看,传统燃料汽车累计出口量为63.9万辆,累计同比增长39.0%;新能源汽车累计出口量为18.3万辆,累计同比增长7.5%。
(见图表1)从近三年的月度出口量走势来看,我国汽车出口连续多个月份实现了高增长。
尽管今年2月份受春节长假影响,增速有所放缓,但仍实现了两位数增长,1-2月累计增幅更是高达30.5%。
(见图表2)我国汽车出口的跃升期始于近几年。
在2020年之前,我国汽车出口尚处于稳步发展期,长期在百万辆级波动;2021年起步入跃升期,相继突破200万辆、300万辆,2023年更是接近500万辆,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在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加速了全球汽车产业的变革进程。
I\I :P()I\TS、品质汽车专刊轿车、S U V 车型市场销量排名前十榜单《品质汽车》数据分析中心1-3月国内轿车、SUV 哪些车型最畅销?轩逸、哈弗H 6继续称霸?《品质汽车》数据分析中心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了2020年1-3月乘用车品牌销量前+位排名,以下将 简要介绍其中轿车、SUV 车型各细分市场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车型。
1-3月轿车销量前十位排名TOP 1:东风日产轩逸家族2020年1-3月销量:6.79万辆 作为“德原朗’’车型的强劲对 手,东风日产轩逸车系在2020年1-3 月获得了强劲的增长,使其成功超越 上汽大众朗逸家族的销量。
凭借靓丽 的外形、宽敞的空间、丰富的配置、 充沛的动力以及经济的油耗,东风曰 产轩逸车系受到更多家庭,甚至是网TOP 2:上汽大众朗逸家族2020年1-3月销量:6.39万辆怎么又是朗逸!相信很多朋友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但是 大众品牌由于某些原因使其在国内有着根深蒂固的地位。
而全 新一代朗逸、全新一代朗逸两厢车型的“德原朗”版本上市以 后,上汽大众朗逸家族的销量持续走高,虽说受到该品牌此前 负面消息的影响,但还是无法影响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
约车司机的喜爱。
笮位:万辆、。
/。
排轿车SUVMPV名品牌销最敁牌销黾品牌销虽1轩逸 6.79哈弗H 6 5.18五菱宏光 2.512朗逸 6.39CS 754.81别克GL 8 1.733宝来5.63陴越 4.21菱智 1.124卡罗拉 5.44奔驰-GLC 3.06沃兰多0.745速腾 4.81RAV 4 2.90奥德赛0.636雷凌 3.89探岳 2.83瑞风M 30.577帝亲 3.72传祺GS 42.62宝骏RM -50.568凯美瑞3.18宋 2.53宝骏7300.559桑塔纳 3.04F 202 2.50传褀GM 60.4810奔驰-E 2.96本田CRV 2.43别克GL 60.43合计45.8433.079.33所占比重34.6024.1168.7370I产品可靠性报告汽车细分市场销f i排行榜T0P3: —汽-大众宝来家族2020年1-3月销量:5.63万辆作为曾经的“驾驶者之车”,一汽-大众宝来车型也完成了历史使命的转变。
Cove「封面比亚迪背水一战这位全能型选手,在强敌环伺之下如何突围?國记者冒毅I s编辑鄢子为2020年,中国车市开局不顺。
突发疫情蔓延全国,重挫各 行各业。
汽车制造业首当其冲,销量连续下滑,就连步入发展 快车道的新能源汽车也遭遇腰斩。
根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 2020年1月-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均完成20.5万辆, 累计分别下降44.8%和43.4%。
这一年也是新能源汽车在变局中乘风破浪的高光时刻。
年初,“老牌网红”特斯拉在中国投产的第一款新能源汽车Model3正式交付亮相,揽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格局,紧接着, 以蔚来、小鹏、理想为代表的中国造车新势力纷纷走到聚光灯下,股市闻声爆涨。
拥有20多年历史、多产业链布局的老牌汽车厂商比亚迪,也在这一年开辟了新格局。
据比亚迪官方公布的数据,2020年, 比亚迪乘用车销售416337辆,新能源车全年销售179054辆, 新能源汽车累计总产销91万辆’连续8年全国第一。
比亚迪在去年的中期业绩预告这样解释:“a a s术突破和 创新,牢牢把握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不断推出具有市场 竞争力的车型’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业务保持恢复性增长。
”据介绍,在疫情“黑天鹅”影响下,年度爆款“汉”成为 比亚迪低谷反弹的关键。
“汉”首发搭载比亚迪年初量产的新一 代电池产品“刀片电池”及高性能碳化硅电机控制模块,集安全、性能、豪华三大优点于一体,凭借卓越的内外饰设计和优异的 性能表现,市场反应不俗。
比亚迪“汉”定位于智能新能源旗舰轿车,于2020年7 月正式上市,7-12月实现总销量40556辆,其中12月销售 12089辆,环比増长19.6%〇“汉从车型规划到正式量产,十 年磨一剑。
”比亚迪相关业务人员接受 《21CBR》记者采访表示,“2021年对比 亚迪来说是最为关键的一年,搭载DM-i 超级混动的三款重磅车型——秦PLUS DM-i、宋 PLUS DM-i、唐 DM-i已经 幵启预售,上半年陆续上市。
2022年2月新能源汽车市场解析文 / 本刊记者 郑雪芹2022年2月,因季节性原因,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环比回落,但同比仍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
其中,在比亚迪、理想等带动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迎来爆发式增长,份额占比重回两成以上。
与此同时,在原材料大幅上涨的背景下,新能源车型涨价潮仍在继续,据不完全统计,进入3月份以来,已经有近20家新能源车企宣布涨价,涉及车型近40款。
2月新能源汽车表现依然出色,三大亮点值得关注即使受到补贴退坡、车企涨价等因素影响,新能源汽车销售势头依然非常强劲。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2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36.8万辆和33.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0倍和1.8倍。
前两个月累计产销分别完成82.0万辆和76.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倍和1.5倍,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17.9%。
(见图表1)从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走势来看,2022年2月,新能源汽车总体表现依然出色,尽管受春节假期影响环比有所下降,但同比仍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2月,新能源汽车销售33.4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84.3%。
(见图表2)究其原因,在补贴进一步退坡、相关监管政策从严以及车企提价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销量依旧增加,表明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市场对政策的依赖度有所降低,需求也不再是简单的靠补贴来创造。
值得关注的是,比亚迪在插电混动领域的成功,带动了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开始布局插电混动技术,除了比亚迪的DM-i 系统外,奇瑞鲲鹏DHT系统、长城柠檬DHT 系统以及吉利雷神智擎Hi·X 混动系统等也纷纷落地。
预计A 级新能源市场将在插电混动车型上迎来爆发性增长。
同时,造车新势力稳步提升。
中汽协数据显示,1-2月,新造车企业累计销售新车21.4万辆,同比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新能源汽车月度数据监测报告》图表1:2022年2月及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一览表(单位:辆)增长149%,占新车总销量的5%,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8个百分点。
《2024年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的统计分析》2024 年1 - 8 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前十厂商零售销量合计470.21 万辆,市场份额合计78.3%。
其中比亚迪汽车零售销量最高达207.99 万辆,市场份额占比较大。
吉利汽车、特斯拉中国排名第二和第三,零售销量分别为43.76 万辆、38.80 万辆,市场份额分别为7.3%、6.5%。
长安汽车、上汽通用五菱、理想汽车、赛力斯汽车、广汽埃安、奇瑞汽车、长城汽车进入前十,依次排名第4 - 10 名。
与上年同期相比,赛力斯汽车涨幅最大达659.4%,奇瑞汽车紧随其后,零售销量涨幅213.1%。
吉利汽车、长安汽车、理想汽车零售销量同比涨幅超30%,而特斯拉中国、广汽埃安零售销量负增长。
2024 上半年,比亚迪以160.71 万辆的销量遥遥领先,奇瑞、吉利、长安的表现也不俗,包揽了第 3 - 5 名,长城和上汽分别是第7 名和第10 名。
反观曾经强势的海外品牌,南北大众的销量和126.66 万辆,丰田64.47 万辆,本田44.47 万辆,虽然它们依旧榜上有名,但下降趋势明显。
2024 年第34 周(8.19 - 8.25),新能源销量为24.1 万,同比+ 45.18%,环比+ 11.57%,周度渗透率再破51%。
本周新能源破万的车企有:比亚迪、吉利、长安、特斯拉、理想、上汽通用五菱。
比亚迪全品牌周销突破9 万,理想汽车周销量达1.16 万辆,连续18 周获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销量第一。
五菱反超特斯拉来到新能源第二,零跑交付量突破六千辆,位列第三位。
2024 年1 - 7 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虽未给出具体数据,但可见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
2024 年8 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炉,13 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布数据,从同比来看,11 家车企实现正增长,其中赛力斯以479.55% 的增长位列第一,智己汽车以239.27% 的增长位列第二,零跑汽车以113.57% 的增长位列第三。
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排行榜前十名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排行榜前十名第十名:上汽荣威荣威RX5 、RX3与i6等车型凭借着出色的外观设计和丰富的配置功能赢得过大年轻群体的欢迎,还被誉为是斜杠青年们的首选座驾,同时也推出了ei6、e550、eRX5与ERX5等新能源车型,并在新能演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第九名:长安长安CS75 、逸动等车型都是长安新能源汽车的代表作,大量应用车身轻量化技术、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先进的CRBS高效能量回收系统,每公里仅需0.15度电,大大降低使用成本。
第八名:宝马苹果有i7,宝马有i8、i3等,宝马作为汽车行业的佼佼者,也顺势推出了X1、X5和7系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的车型,BMW可以说是当前合资豪华品牌中新能源产品本土化最为积极的品牌,这种积极的领跑或许对后面的发展会有一些额外的助力。
第七名:广汽埃安广汽埃安原名为“广汽新能源”,是广汽集团在20XX年推出的全新子品牌,该品牌旗下车型采用了广汽自主研发的“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该技术体现了广汽埃安电池安全的最高技术水平。
目前市面上在售的广汽埃安车型有AION S、AION Y、AION V、AION LX等,车型以相对低廉的售价已经出众的颜值受到了众多年轻人的青睐。
第六名:长城汽车说到长城,大家对这个品牌的影响可能还停留在燃油车层面,但长城旗下的魏派 WEY 、欧拉等子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都有着不错的发展,其中像WEY 摩卡、WEY 玛奇朵、欧拉好猫、欧拉黑猫等车型自上市以来就一直有着不错的销量和口碑,即将发布的欧拉芭蕾猫更是凭借经典复古的造型在网上受到广泛的热议。
第五名:吉利吉利进入新能源领域的时间要比比亚迪晚得多,由于技术比较丰富,得益于收购沃尔沃的技术优势,有望后来居上。
譬如说博瑞 GE就是基于沃尔沃的CMA平台打造而来,沃尔沃研发的CMA平台可以完美进行传统燃油车和插电式混动车型之间的切换,并且除了插电式混动车型之外,吉利还在积极布局纯电动车型和甲醇汽车等新能源车型。
2022年2月我国乘用车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2022年2月我国乘用车市场现状及进展趋势分析如下: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2年2月,乘用车销量环比有所下降,同比连续保持增长。
1-2月,乘用车销量增幅比上年同期略有减缓。
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同比呈明显增长,其中中国品牌SUV和MPV保持增长,中国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略有下降。
2月市场回顾消费热忱节前升温;购新车过年是许多家庭的心愿,随着消费水平提升,有私家车的春节更精彩。
驾车回家和开车拜年是既便利又有面子,尤其是随着中小城市私车进入中上等收入家庭,跟风购车消费热潮升温明显,这对节前车市也是较好促进。
深圳限购的恐慌效应明显,对个别城市的节前热销也有助力。
厂家稳价增量;虽然14年房地产等行业不景气和小微企业经营困难,但部分车企提早预判压力,春节前的旺销期的促销幅度收缩较小,实现最大增量效果。
2月节前时间充裕;每年春节前车市零售都会急剧增长,2022年2月春节前有12个工作日,节前购车消费的高峰期在2月上半月消失,由此带来2月的零售由于春节因素而同比暴增29%。
更多相关内容请查阅发布的汽车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厂家节后补库慢;2月的零售同比增29%,但批发增8%,这是因春节太晚而2月无法准时补充经销商库存。
历年的2月基本都是厂家批发大于零售,但今年春节在2月19日,节后厂家发车到店最早也要在初十左右,因此2月节后补库存实现零售的销量较小。
加之2月部分厂家前提早放假导致生产和批发较低,最终形成2月零售高于厂家内销4万台。
1-2月是全年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15年1-2月零售增长19%和批发增长11%的走势算开门红,符合预期。
这既是对14年车市的较好收官行情,同时也为15年车市奠定平稳增长的基础。
3月市场展望3月共有22个工作日,比去年同期多一天,是今年工作日较多的月份之一,但供需压力较大。
从供应角度看,因春节晚,既影响节后开工时间,也影响3月的新车潮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