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二十万亩毛竹低产林改造建设项目
- 格式:docx
- 大小:14.02 KB
- 文档页数:8
低产毛竹林成因及改造技术分析发布时间:2022-10-19T01:12:13.15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9期作者:黄静[导读] 毛竹属于竹类植物,其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应用范围广黄静资兴市回龙山瑶族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湖南资兴邮编423400摘要:毛竹属于竹类植物,其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应用范围广。
毛竹生产与其生长环境密切相关,近年来,由于竹林经营管理日趋粗放,过度采伐、长期疏于管理等问题,使得许多毛竹产量和品质都有所下降。
因此,本文分析了有关低产竹林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
并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以改善其低产状况。
关键词:低产毛竹林;成因;改造技术引言毛竹属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是一种具有良好水土保持和涵养水源作用的生态竹子品种。
湖南省资兴市回龙山瑶族乡的团结村、二峰村的毛竹林占林地面积的1/4,由于竹林的管理粗放、滥伐和乱挖,造成了竹林生产效率降低。
毛竹低产林改造就是通过加强毛竹林的技术培育,竹腔施肥、封山育竹、防治病虫,科学种植科学砍伐等营林技术手段,将毛竹从低产转变为高产、优质的竹林,提高其产量。
一、低产毛竹林成因(一)抚育管理比较粗放目前,竹林中普遍存在着大量的杂木和杂草。
同时,在抚育和管理上,对深翻、锄草、土壤板结等问题的关注也很少,以致使竹鞭的生长很难。
另外,在对其进行管理的同时,由于缺乏养分的及时施肥,造成了土壤的退化。
(二)虫害防治不及时一旦发生了虫害,若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或是控制措施不当,就会造成危害,从而造成竹类害虫的扩散,从而降低整个竹子的生产。
在竹林中,竹蛾和竹蝗是常见的害虫,一般采用喷雾法、粉法、灯光诱杀法、复合生物杀虫粉剂等,对竹林的控制有明显的控制作用[2]。
(三)竹木混合毛竹林管理程度不高,这就造成了周围杂草和灌木的生长,多个植物同时生长,造成了养分的流失,养分含量降低,从而降低了毛竹对养分的吸收。
(四)不合理的砍伐近年来农村壮劳力都外出务工,大部分的竹林都是没有人管理的,只有卖给他人经营,经营者忽略了现有的竹龄结构,砍伐竹林中一年以上的楠竹,这对竹林的竹度结构造成很大的破坏,导致竹林的产量下降。
毛竹丰产林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在我国,毛竹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推动毛竹丰产林基地建设,提高毛竹的种植质量和产量,促进毛竹产业的发展,制定本项目实施方案。
本项目的目标是建设一座毛竹丰产林基地,提高毛竹种植技术水平,提高毛竹的单产和质量,实现毛竹产量的稳步增长,促进毛竹产业的发展,提升毛竹在经济上的价值。
二、项目内容和实施步骤2.1项目内容(1)基地选址:选择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水源丰富的地区作为毛竹丰产林基地的选址。
(2)毛竹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质量好的毛竹品种进行种植。
(3)土壤改良:通过施肥、翻耕等方法改良土壤,提升土壤肥力,为毛竹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4)种植技术培训:对参与基地建设的农民进行毛竹种植技术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种植技能和管理水平。
(5)科学管理:建立科学的毛竹种植管理体系,包括灌溉、施肥、防虫等方面的管理,提高毛竹的生长和产量。
(6)科研支持: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毛竹种植技术研究,推动毛竹生产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2.2实施步骤(1)项目立项和准备阶段: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内容,进行项目的立项和申报。
(2)选址和土地准备阶段:选择适宜的区域,并进行土地清理、平整等准备工作。
(3)品种选择和苗木培育阶段: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种植的毛竹品种,并进行苗木培育和繁殖。
(4)土地改良阶段:进行土壤改良的工作,包括施肥、翻耕等,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适宜程度。
(5)种植和管理阶段:进行毛竹的种植工作,并进行科学管理,包括灌溉、施肥、防虫等。
(6)培训和科研支持阶段:对参与基地建设的农民进行毛竹种植技术的培训,并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相关科研项目。
三、项目预期效益和风险控制3.1项目预期效益(1)提高毛竹的品质和产量,增加毛竹的经济价值。
(2)促进毛竹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
1、总论1.1 项目名称:XX县10万亩毛竹笋、材两用丰产林基地建设项目1.2 项目性质:改建1.3 项目建设单位:XX县林业局1.4 项目负责人:XXX局长)1.5 项目建设理由:XX县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均降雨量1609.3毫米,年均气温18.8摄氏度,无霜期293天,较适宜竹木生长。
全县共有1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8万人,辖7个镇。
由于多年来对毛竹林的管理投入较少,大部分竹林处于自生自长状态,加之人为的重伐轻抚,导致林相差,蓄积量少,残次林面积逐年增加,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
全县现有毛竹林面积11.6万亩,蓄积1426.28万根,亩平立竹123根。
年产商品竹55万根,销售额275万元,年均亩产毛竹4.7 根,产值23.5元。
为此,对全县现有的毛竹林全面进行低产改造,建成10万亩毛竹高产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项目建成后,年产商品竹400万根,鲜笋800万公斤,毛竹林资源年产商品产值达3200万元,林农人均增收150元以上。
开发利用毛竹林资源,为山区农民开辟了一条致富新路,对振兴我县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项目建设规模10万亩,其中7万亩毛竹用材林,3万亩笋竹两用林。
我县镇两级政府对毛竹林低改项目建设高度重视,农村林农对建设毛竹林低改项目的愿意迫切,积极性高,参与性强。
我县有较丰富的竹林资源,劳力充裕,有毛竹低改的成功经验,林业科技力量较强,有便利的交通条件。
为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项目建设实行法人责任制,并严格按工程建设管理程序施工,强化检查、监督和奖惩制度。
2、项目概况2.1 项目概要XX县毛竹林低产改造建设项目,既是改变我县毛竹林低产状况,提高毛竹和鲜笋产量,缓解竹材供需矛盾,增加农民收入,推进脱贫致富步伐的重要工程,又是全县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建设分布在XX镇的XX XX XX XX XX XX XX7个村;XX镇的XX XX XX3个村;XX镇的XX XX XX3个村;XX镇的XX XX XX3个村;XX镇的XX XX XX XX4个村;XX林场;XX松脂林场;共2个场5个镇的20个村,毛竹林面积10万亩。
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繁昌县孙村镇是个林业大镇,全镇现有林地7000多公顷,其中毛竹林有1600多公顷,占全镇林地面积的五分之一。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经营管理粗放,加上采伐留养不合理以及病虫害等,形成的毛竹低产林,成竹少、径阶小、林相差、产量很低,严重影响了毛竹的发展。
现结合自己多年基层工作的实践,就有关低产林改造技术综合介绍如下。
1 清理竹园,适时垦复林地5~6月当新竹抽枝发叶后用草甘磷等除草剂清除竹林中杂草和灌木,对影响竹林生长的低价值乔木也应伐除,给竹林生长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
竹林垦复大年在5~6月、小年在10~11月份进行。
通过深翻垦挖,改善了土壤通透条件,同时还把林内表层的枯枝落叶翻入地壤作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坡度在20以下的可实行全垦,坡度在20度以上的可实行块垦,以防止水土流失。
视土壤厚度和竹鞭生长情况,垦复深度一般在20~40cm左右,立竹周围,竹鞭稠密处,嫩鞭附近和土壤疏松处浅挖;林中空地,竹鞭稀疏处,老鞭附近和土壤板结处可深挖;近竹茎部宜浅挖,竹子之间可深挖。
清除竹林地内的竹蔸、树桩、石头,细心挖去死鞭老鞭及部分地表浮鞭,但决不能损伤青、壮鞭。
结合垦复对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开沟排水。
2 适时合理施肥(1)施行鞭肥。
竹林出笋后消耗了大量的肥分,需要及时施肥予以补充,5月底至6月上中旬进行,可将腐熟的猪、牛栏粪,垃圾细土,酒糟等肥料,以每公顷150~225t加尿素750kg拌匀,均匀铺在垦挖过的园地上,结合松土,深翻入土。
(2)放孕笋肥。
9~11月份是笋芽的分化时期,也是施肥的关键时期,每公顷施有机肥45t,加施过磷酸钙225kg,若遇干旱,要对竹园及时浇水抗旱。
(3)施笋穴肥。
在挖笋早期施尿素或者磷肥作穴肥,促进笋芽分化和竹笋生长,一般每公顷施300kg尿素。
3 适时挖笋,小年留养留养母竹通常在出笋的盛期后进行,因为这时笋体肥壮,行鞭也深,成竹质量好。
而初期养竹,竹鞭浅,影响竹笋产量,不应留养;末期养竹,竹林养分不足,易成退笋,成竹质量差,也不宜留养。
一、工程名称:***县***乡2022 年度省级低效林改造项目。
二、工程简介:本工程根据项目建设的依据和原则,结合***乡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人工造林 2800 亩,主要选用藏柏、川滇桤木为造林树种。
三、质量标准:1、符合国家、云南省及本招标文件所列有关造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规范、规程和验收标准;2、符合作业设计书的规定要求;3、造林质量合格;4、在养护期内,分种树、分规格的苗木保存率95%以上,无病虫害,生长旺盛。
四、工期:造林工期自2022 年5 月下旬至当年7 月下旬;养护期(含补植)自施工起至2022 年秋季。
五、现场条件:施工现场为自然疏林地,通往施工现场的道路为农用(田间)道路,距水源地较远,施工现场无水源。
一、《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二、关于本工程的《项目招标文件》;三、关于本工程的作业设计书、资料及附件.一、两个“确保”一是确保安全和质量,二是确保工期目标.二、达到“三高"高标准控制施工全过程;高效率建设本工程;高水平建设本工程。
三、坚持“四先”在实施中,用先进的设备和科学配置来满足设计文件、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先进的技术与工艺来保证质量要求;用先进的组织管理方法,结合本工程特点,统筹考虑,科学安排;用先进的思想观念来统一全体参建职工的认识,不凭老经验、老方法办事,把创优目标全面贯彻到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四、狠抓重点、难点工程施工中始终把重点、难点工程放在突出位置狠抓不放,根据我单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对可能浮现的问题,提前研究策划,优化选用,发挥我单位的综合优势,创一流水平。
五、全过程监测、信息化施工对各道工序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监测,并及时反馈施工全过程和各类信息,以便更好地指导施工。
一、本工程以山地造林为主,工程施工必须参照山地造林工程的有关做法,以及工程质量评定标准进行施工,并应符合有关相应规定。
二、在场地平整基础开挖时应首先对该地段进行考察和勘探,经认真分析其地形地貌、土壤结构及生态环境等因素,研究其解决方案,总结施工利弊因素,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
毛竹低产林改造实施方案
毛竹是我国重要的竹类资源,但目前存在着大量的低产毛竹林,严重影响了毛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效益。
因此,对毛竹低产林进行改造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将介绍毛竹低产林改造的实施方案。
首先,对毛竹低产林进行科学调查和评估。
通过对毛竹低产林的地形、土壤、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进行全面调查,了解毛竹低产林的生长状况和成因。
同时,对毛竹低产林的竹木密度、竹笋产量、竹叶营养含量等进行评估,为制定改造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制定毛竹低产林改造的技术方案。
根据毛竹低产林的实际情况,结合现代林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制定科学合理的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方案。
包括选择适宜的毛竹品种、密度和配置,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以提高毛竹低产林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然后,实施毛竹低产林改造方案。
在技术方案制定完成后,对毛竹低产林进行实施。
包括清除病虫害,修剪整枝,更新换种等措施,以促进毛竹的生长和发育。
同时,加强对毛竹低产林的管理和保护,确保毛竹低产林改造的顺利进行。
最后,对毛竹低产林改造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在毛竹低产林改造实施后,及时对改造效果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确保毛竹低产林改造的效果达到预期目标,提高毛竹资源的产量和质量。
综上所述,毛竹低产林改造实施方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规划、精心实施和持续管理。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才能有效提高毛竹低产林的生产力,实现毛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效益。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重视毛竹低产林改造工作,共同促进我国毛竹产业的健康发展。
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及改造对策毛竹低产林是指毛竹生长速度缓慢,竹材产量低的一种竹林类型。
毛竹低产林在我国许多地区都存在,给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其形成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土地退化、管理不善、病虫害、环境恶劣等因素。
针对毛竹低产林的存在,需要采取有效的改造对策,以提高毛竹产量,促进竹林可持续利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一、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1.土地退化土地退化是毛竹低产林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毛竹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肥力,而当土地长期过度开发或者缺乏合理的管理措施时,土壤质量会下降,影响毛竹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从而导致毛竹低产林的形成。
2.管理不善毛竹低产林还与管理不善有关。
一些竹农在种植毛竹时缺乏科学的管理知识和技术,对毛竹的修剪、施肥、除草等管理措施不够到位,导致毛竹生长缓慢,竹材产量低。
3.病虫害病虫害是造成毛竹低产林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毛竹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影响竹木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形成毛竹低产林。
4.环境恶劣环境恶劣也是导致毛竹低产林形成的原因之一。
一些地区面临气候干旱、土壤贫瘠、阳光辐射强等环境问题,这些因素都会对毛竹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导致竹木产量低下。
二、改造对策针对毛竹低产林的形成原因,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改造对策,以提高毛竹的产量和质量,促进竹林的可持续利用。
1.加强土地保护和修复对于因土地退化导致的毛竹低产林,应该加强土地保护和修复工作。
通过合理的土地管理措施,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为毛竹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对毛竹低产林,需要加强科学管理,包括定期的修剪、施肥、浇水、除草等工作。
通过科学的管理技术,促进毛竹的生长和发育,提高竹木的产量。
为了减少病虫害对毛竹的影响,需要加强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工作。
可以通过科学的防治方法,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护毛竹的生长。
4.改善环境条件对于环境恶劣导致的毛竹低产林,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环境条件。
可以在地面覆盖物上降温,提高土壤湿度,减少水分的挥发,以改善环境条件,促进毛竹的生长。
竹产业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竹子作为一种重要的农林资源,具有广泛的用途和市场需求。
我国竹资源丰富,但竹子的开发利用率相对较低,竹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因此,本项目旨在通过竹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增长,改善农民生活,推动乡村振兴。
二、项目目标1. 建立竹子种植基地,扩大竹子种植面积,提高竹子产量;2. 建设竹制品加工厂,提高竹制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3. 开发竹子的多种利用途径,拓宽竹产业的发展空间;4. 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经济状况。
三、项目实施方案1. 竹子种植基地建设(1)选址:选择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的地块作为竹子种植基地;(2)种植技术:采用科学种植技术,提高竹子的生长速度和产量;(3)管理模式: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保障竹子的生长和质量。
2. 竹制品加工厂建设(1)选址:选取临近竹子种植基地的地块建设加工厂,便于原料运输;(2)设备采购:引进先进的竹制品加工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3)产品开发:开发多样化的竹制品,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3. 竹子的多种利用途径开发(1)竹木一体化利用:充分利用竹子的各个部分,开发竹炭、竹醋等产品;(2)生态旅游开发:利用竹子资源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增加当地旅游收入。
4. 农民就业和收入增加(1)培训计划:开展竹子种植和加工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2)合作模式:与当地农民合作,共同经营竹子种植和加工,分享利润。
四、项目预期效益1. 带动当地农民就业,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2. 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经济状况;3. 推动竹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增长;4. 提高竹子资源的利用率,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五、项目实施步骤1. 竹子种植基地建设:选址、土地准备、种植技术培训;2. 竹制品加工厂建设:选址、设备采购、产品开发;3. 竹子多种利用途径开发:技术研发、产品推广;4. 农民就业和收入增加:培训计划、合作模式推广。
六、项目风险及对策1. 市场风险:加强市场调研,提前预判市场需求,降低市场风险;2. 技术风险: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3. 资金风险:合理规划资金投入,降低投资风险。
低产用材竹林改造工程设计一、项目概述二、项目目标1.提高竹林的产量:通过采用合理的竹林管理措施,提高竹林的生产力,提高竹材的产量。
2.提高竹材的质量:通过合理的修剪和管理,提高竹材的质量,增加竹材的市场竞争力。
3.保护生态环境:通过改造措施,保护竹林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增加竹林的生命力。
三、改造措施1.竹林整理和清理:对竹林进行整理和清理,清除杂草和病虫害,保持竹林的整洁和良好的生长环境。
2.合理修剪:采用合理的修剪方法,保持竹林的竹节茂盛和竹材粗壮,提高竹材的产量和质量。
3.加强施肥:根据竹林的生长特点,采用有机肥料进行施肥,促进竹林的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
4.合理间隔和密度:根据竹林的地理环境和竹种的特点,设置合理的间隔和密度,保证竹林的生长均匀和竹材的质量。
四、项目实施计划1.前期准备:进行竹林调查和分析,制定改造计划,准备改造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2.竹林整理和清理:对竹林进行整理和清理工作,包括清除杂草和病虫害。
3.竹林修剪:根据竹林的生长情况,进行修剪工作,保持竹林的竹节茂盛和竹材粗壮。
4.施肥:根据竹林生长的需要,进行施肥工作,促进竹林的生长。
5.设计间隔和密度:根据地理环境和竹种特点,确定竹林的间隔和密度。
6.后期管理:对改造后的竹林进行持续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竹林的良好生长和持续产量。
五、项目预算1.人力费用:根据施工人员的数量和工作时间,进行人力费用预算。
2.材料费用:根据需要采购的工具和施肥材料的数量和价格,进行材料费用预算。
3.机械设备费用:根据需要租赁的机械设备的数量和租赁费用,进行机械设备费用预算。
4.其他费用:包括运输费用、施工现场费用等其他费用的预算。
六、项目效益评估1.竹材产量提高:通过改造措施,竹材产量将明显提高,满足市场需求。
2.竹材质量提升:通过合理的修剪和管理,竹材质量将得到提升,增加竹材的市场竞争力。
3.经济效益提升:由于竹材产量提高和竹材质量提升,改造后的竹林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荔浦县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
陈小玲;余志来
【期刊名称】《广西林业》
【年(卷),期】2006(000)002
【摘要】@@ 毛竹的特点和现状rn毛竹是我国分布范围最广、面积最大、经济
价值最高的竹种,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汉水流域至长江流域以南海拔1 200米以
下的广大酸性土山地,以地壤湿润、疏松、肥沃的山洼地带或背风向阳地生长最好.
它具有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用途广、收益大的特点,且一次造林成功后能自
然扩面,只要合理经营,年年有收入,因此深受山区群众的欢迎,称毛竹山是"农民的山
中银行".荔浦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是毛竹生长适生区之一.近十几年来,该县大力
推广毛竹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根据2004年竹业发展情况调查资料,该县现有毛竹林面积28437亩,其中集体17902.5亩,国有10 534.5亩.主要分布在蒲芦乡、三河乡、修仁镇、花箦镇、新坪镇和国有林场.
【总页数】2页(P10-11)
【作者】陈小玲;余志来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
【相关文献】
1.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应用微探 [J], 庄金坤
2.毛竹栽培及低产林改造技术概述 [J], 赖小龙;黄飞;谢琼
3.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成效分析 [J], 徐小平;严邦祥;季赛娟;张少华;陈祖海
4.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及效益分析 [J], 吴卫权
5.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初探 [J], 徐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XX 县二十万亩毛竹低产林改造建设项目
一、其实实施的必要性的可行性
1. 必要性铅山县是上饶地区重点产竹大县,现有毛竹林面积48.8 万亩,立竹量4283 万根,毛竹资源占全区1/3 有余。
县委、县政府根据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立足县情,为加快我县特色农业的发展,制定了以毛竹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方略,充分发挥本地毛竹资源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确保“山上再造”工程顺利实施。
“八五” 期间以来,我县致力于毛竹产业的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如亩均立竹数由原来88 根增加到106根)。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毛竹资源发展速度,提高毛竹储量,增加效益已成为富县、富乡、富民刻不容缓的事。
在跨世纪之际,决定在我县主要产竹区篁碧、天柱山、武夷山镇、黄岗山镇、英将、紫溪、港东、杨林、稼轩、太源、陈坊、湖坊等12 个乡(镇)建立20 万亩毛竹丰产林基地。
实施时间从2002 年8 月开始,先后用三年时间,通过人工改造达到丰产林基地标准。
2. 可行性气候适宜,基地建设区属中亚热带温湿性气候,年均气
温
14.6 C —19.1 C,年降雨量2000mn左右,无霜期233天,日照时间充足,雨量充沛,适用毛竹生长
立地条件好,资源面积连片,便于科技推广和集约经营。
山场
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肥力等级好,适宜建立毛竹丰产林某地。
社会条件优越,基地区内劳力充足,人多田少,靠山吃山,劳力投入有保障。
而且该区内群众有很高的积极性并有丰富的经营毛竹的经验,交通便利都利于毛竹资源的开发。
县竹地板厂、武夷山竹业有限公司等竹制品加工厂需消耗大量的毛竹,为我县毛竹增值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基地建设经济指标和实施年限
1. 经济指标基地建设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特点,通过人工丰产林技术改造,某地内现在亩均106 根增加到200 根,平均眉径由现在8.3cm增加到9.0cm,基地建成后,亩年均产值达600 元以上的丰产林标准。
2. 实施年限
20 万亩毛竹丰产林分三批实施,即2002年7 万亩, 2003 年7万亩, 2004年6万亩。
基地建设单位、面积、实施年度表
单位:亩
三、组织管理和主要技术措施
1.组织管理
(1)本项目主管单位为铅山县林业局,实施单位为篁碧、天柱
山、武夷山镇、黄岗山镇、英将、紫溪、杨林、稼轩、太源、
陈读、湖坊等12个乡( 镇)
(2)毛竹丰产林基地建设项目负责人为分管林业副县长张新华和县林业局副局长林道良(主持工作) 、副局长聂新民三位同志;技术负责人为林业局副局长聂新民、营林股股长李正去、副股长费承松三位同志;施工负责人为各单位乡( 镇) 长;技术队伍由县林业局和林业工作站成员组成。
(3)项目郊外筹集单位为铅山县林业局,由林业局统一争取投资和贷款,然后转资和转贷,给承担实施项目任务的乡( 镇)。
林业局与各乡( 镇)采取租赁联营或其它的补偿贸易形式实行“共同改造、共担风险、效益分析”的原则,确保基地建成出效。
2. 主要技术措施
(1)劈山:即每年6-7 月,全面清理林内的杂灌和杂草,伐蔸要求不超过10cm同时砍除细弱竹、畸形竹、病虫竹、为梢竹等践次毛竹以提高林分质量。
(2)垦复:每隔两年全垦一次,时间在7-8 月,要求坡度25 度以下的山场进行;松土深约15-20cm,挖除林地内的树桩、竹蔸、老鞭,促进土壤改良,提高蓄水蓄肥能力。
对坡度超过25 度的山场则采取带状垦复的方法进行。
(3)施肥:竹林施肥,最好以饼肥或猪、牛粪肥为主。
每亩施猪、牛粪肥约500-1000 公斤,施有机肥应结合垦复,采用沟施、穴施均可,施后即盖土。
沟施深度25-30cm,每亩需尿素20 公斤为宜,磷肥50公斤。
另外每年2-3 月发芽期和7-8 月妥笋期,应分别施1-2次速效催芽肥和排芽肥即按氮:磷:钾为5:1:2 效果更好。
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林地上铺盖稻草、谷壳、锯末等覆盖物,以提咼林地内温湿度,促进发笋期提前和发笋量增多,从而达到提高竹地经济效益。
(覆盖时间宜在12月上、中旬,要求林内气温低于30 C,否则及时拿走覆盖物)。
(4)合理疏笋伐竹,基地建设期间,以旺竹为主,严禁挖笋。
当立竹度达200根/亩左右,则保留发笋高峰期的笋留作母竹,其它早期笋、后期笋以及过密笋都应挖去,每亩需均匀留母竹40株,行竹采伐以调整林分年龄结构和疏密度为主,每年采伐量需同留母竹保持平衡。
采伐要求:砍小留大、砍老留新、砍密留稀、砍病虫竹留健壮竹,形成林分一、二、三度竹均匀比例缘木求鱼,使竹林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四、投资概算和资金来源
1.资金概算
毛竹丰产林建设需经过劈山,垦复、施肥等过程,按现行物价计算改造1亩竹林需投资2-00元,改造20万亩,则共需投资4000万元。
每亩用工及投资概算表
说明:每个工日工资按15元计算
2.资金来源
资金来源一是中央财政支持1000万元,地方配套1000万元,
银行贷款1000万元。
二是自筹资金1000万元,自筹资金主要靠投工形式解决。
五、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
(1)产出效益
根据毛竹林产出效益的特殊性,每年都实现可观经济效益,现将前十年的产出效益(其中减去开始二年不能实现效益年)预算如下:
①毛竹每年可新增30根/亩,按市场价8元/根计算;新增产值
=20万亩X 30根/亩X 8元/根X 10年=4800万元
②春笋每年可产笋80斤/亩,按市场平均价0.25元/斤,计算新
增产值=20万亩X 80万/亩X 0.25元/斤=400万元。
③冬笋每年可新产笋10斤/亩,按市场平均价1元/斤,则新增
产值=20万亩X 10斤/亩X 1元/斤=200万元。
产出效益二①+②+③=5400万元
(2)成本支出
①劳力投入:每亩投工7个,每工时按15元计算,则折款为20万亩X 7日/亩X 15元/日=2100万元。
②投肥支出:每亩施尿素20公斤,按2元X /公斤计算,施放磷肥50公斤,按0.4 元/公斤,而农家肥覆盖物共折5元/亩,投影折款为:
20万元X (20公斤/2亩X 2元/公斤+ 50公斤/亩X 0.4元/ 公
斤+5元/亩)=1300 万元
③新增毛竹采运工资
按10 根/亩且每根2 元工资计算,则总采运工资为20万亩X 10根/亩X 2元/根=400万元。
④新增春笋挖、运工资
按每亩40斤,每斤0.2 元计算,工资总计160万元。
⑤新增冬笋挖、运工资
按每亩10斤,每斤1.5 元计算,工资总计300万元。
⑥贷款利息
1000万元银行贷款,8.01%年利计算,则年利息=1000X 8.01%=81 万元
成本支出二①+②+③+④+⑤+⑥=4341万元
(3)净利润
年净利润二艺产出-艺支出
=5400 万元-4341 万元
=1059 万元
⑷ 投资收益率=净利润/投资总额X 100%
= 1059 万元/4000 万元X 100%
=26.5%
(5)投资回收期=投资总额/ 净利润
=4000 万元/1059 万元=3.8 年
即投资回收期为4 年。
2.社会效益
按每工日15元计算,每年总共可安置劳力数为20万亩X 9 工/亩+ (毛竹采运+春笋挖运+冬笋挖运)宁15元/亩=263万个。
则按每人每年工作日为350 天计算,则可长期安置劳动人数7.5 万人,且人均年收入5440 元。
3.生态效益
建立20 万亩速生毛竹丰产林基地,不但经济效益显著,林农收入稳定;而且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尤其是对当前日趋恶劣的自然灾害有一定积极作用。
总之,毛竹丰产林基地一旦建成,不仅能为我县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更能带来无法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该项目是切实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