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头制作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977.00 KB
- 文档页数:25
10kv电缆头制作标准
制作10kV电缆头的标准如下:
1. 设备及材料要求:电缆终端头应用定型产品,各部衔接处均应封闭严密,附件齐全,并有出厂合格证。
电缆绝缘胶和环氧树脂胶应是定型产品,必须符合电压等级和设计要求,应有产品合格证,绝缘胶应有理化和电气性能的试验单。
固定电缆头的金属紧固件均应用热镀锌件,并配齐相应的螺母、垫圈和弹簧垫。
2. 主要机具:制作机具有喷灯、钢锯、油压接线钳、塑料布、铁壶、搪瓷盘、铝锅、铝壶、铝勺、漏勺、漏斗、剪刀、手套、钢卷尺等。
安装机具有台钻、电焊机、电锤、扳手、钢卷尺等。
测试工具有摇表、钢板尺、温度计、试验仪器等。
3. 作业条件: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应选择晴朗的无风天气制作,其环境温度在+5℃以上,其空气相对温度宜为70%以上。
施工现场及其周围应清洁、干燥。
土建工程基本施工完,墙面、屋顶的浆活完毕,相关电气设备安装完毕,施工现场应符合安全、消防规定,易燃物要妥善保管。
施工现场应有220V
电源和安全电源。
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应由经过专门培训考核合格的施工人员承担。
4. 操作工艺:包括设备点件检查、摇测电缆绝缘和校验潮气、剥去电缆的保护层和钢带、焊接地线、剥去铅皮、套入耐油胶管、压接线鼻子、装配电缆
终端头、固定电缆终端头、灌注电缆绝缘胶等步骤。
从开始剥切到制作完毕,必须连续进行,一次完成以免受潮。
按照以上步骤进行操作,可以有效提高电缆头的制作质量和安全性。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电缆头制作的标准和规范,建议查阅国家或行业的相关文件和规范,或者咨询专业的电力工程师获取指导。
低压电缆头制作工艺标准SGBZ-0607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施工工艺标准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0.6/1kV以下的室内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
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电缆终端头套、塑料带、接线鼻子、镀锌螺丝、凡士林油、电缆卡子、电缆标牌、多股铜线等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产品出厂合格证。
2.1.2塑料带应分黄、绿、红、黑四色,各种螺丝等镀锌件应镀锌良好。
2.1.3地线采用裸铜软线或多股铜线,截面120号电缆以下16mm2150号以上25mm2表面应清洁,无断股现象。
2.2主要机具:2.2.1制作和安装机具:压线钳、钢锯、扳手、钢锉。
2.2.2测试器具:钢卷尺、摇表、万用表、试铃。
2.3施工条件:2.3.1电气设备安装完毕,室内空气干燥。
2.3.2电缆敷设并整理完毕,核对无误。
2.3.3电缆支架及电缆终端头固定支架安装齐全。
2.3.4现场具有足够照度的照明和较宽敞的操作场地。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摇测电缆绝缘→剥电缆铠甲,打卡子→焊接地线→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与设备连接3.2摇测电缆绝缘:3.2.1选用1000V摇表,对电缆进行摇测,绝缘电阻应在10MΩ以上。
3.2.2电缆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
3.3剥电缆铠甲,打卡子:3.3.1根据电缆与设备联接的具体尺寸,量电缆并做好标记。
锯掉多余电缆,根据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要求,剥除外护套。
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见表3.3.1和图3.3.1。
图3.3.1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表3.3.1序号型号规格尺寸适用范围1(mm)D(mm)VV,V1V四芯(mm2)VV20,V1V20四芯(mm2)123456VDT-1VDT-2VDT-3VDT-4VDT-5VDT-68610112213815015820253240444810~1625~3550~7095~12015018510~1625~3550~7095~1201501853.3.3在打钢带卡子的同时,多股铜线排列整齐后卡在卡子里。
低压热缩电缆终端头制作安装工艺标准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低压热缩电缆终端头制作安装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电气安装工程0.6/1KV以下的室内聚氯乙烯绝缘、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
2施工准备2.1材料2.1.1主要材料:电缆终端头套、热缩管、接线端子、镀锌螺丝、电力复合脂、镀锡铜编织带等材料,热缩管应分黄、绿、红、蓝、黑五色。
所用材料要符合电压等级及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
2.1.2地线采用镀锡铜编织带,截面参见本册《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热缩终端头制作工艺标准》(Ⅵ205)2.1.32.2机具设备2.2.1手动机具:钢锯、扳手、钢锉、螺丝刀、电工刀、电工钳、鲤鱼钳。
2.2.2电动工具:液压钳(电动或手动型)。
2.2.3测试器具:钢卷尺、1000V兆欧表、万用表。
2.2.4其他工具:喷灯、电烙铁。
2.3作业条件2.3.1电气设备安装完毕,电缆头制作应由持有电缆工操作证的人员进行。
2.3.2现场应清洁、干燥、明亮。
室外制作电缆头时,应在气候良好的条件下进行,并有防雨、防尘措施。
2.3.3电缆敷设并整理完毕,核对无误。
2.4技术准备2.4.1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并经审批。
2.4.2向操作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3.2操作工艺3.2.1准备工作:准备材料和工具,核对电缆型号、规格,检查电缆是否受潮。
3.2.2电缆绝缘摇测:用1000V兆欧表,对低压电缆进行绝缘摇测,绝缘电阻应大于10M Ω,如不符合要求,检查电缆是否受损或受潮;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
3.2.3剥切铠层、打卡子3.2.3.1绝缘合格后,根据电缆与设备连接的具体尺寸,确定剥除长度,剥除外护套。
3.2.3.2剥电缆铠装钢带,用钢锯在第一道卡子向上3~5mm处,锯一环形深痕,深度为钢带厚度的2/3,不得锯透。
3.2.3.3用螺丝刀在锯痕尖角处将钢带挑起,用钳子将钢带撕掉,完后用钢锉将钢带毛刺去掉,使其光滑。
电缆头制作、接线和线路绝缘测试安装施工工艺标准一、特点和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10(6)KV及以下电缆头制作、接线和线路绝缘测试安装工程。
二、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工作;2配备相应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材料准备1 电缆终端头及其所用绝缘材料应是定型产品,各部队衔接处应封闭严密,附件齐全,瓷套不得裂纹、损伤,必须符合电压等级和设计要求,并应有试验数据及合格证。
电缆头附件及主要材料由生产厂家备齐,并有合格证及说明书。
2电缆绝缘胶和环氧树结晶胶应是定型产品,必须符合电压等级和设计要求,各部衔接处均应封闭严密,附件齐全,应有理化及电气性能的试验单及合格证。
3 固定电缆终端头用的金属件均应是镀锌件,配齐相应的螺母、垫圈和弹簧垫。
4 中间头外壳必须密封良好,无杂质和砂眼,内壁光滑整洁,型号规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铅套管含纯铅量不少于99。
9%,并能承受25标准大气压力试验。
5 主要材料:电缆终端头套、塑料带、绝缘三叉手套、绝缘管、应力管、编织铜线、填充胶、密封胶带、密封管、相色管、防雨裙。
6 辅助材料:焊锡、焊油、白布、砂布、芯线连接管、清洗剂、汽油、硅脂膏、接线端子、焊锡、清洁剂、砂布、白布、汽油、焊油、镀锌螺丝、电缆卡子、电缆标牌、10mm多股铜线。
3、主要机具1 制作机具:防风栅、塑料布、油压接线钳、喷灯、铁壶、铝壶、搪瓷盘、铝锅、铁勺、漏勺、手套、漏斗、电炉子、钢锯、钢丝刷,温度计、剪刀、锉刀、电烙铁、电工刀、克丝钳、改锥等。
2 安装机具:台钻、电锤、滑车、大绳、板手、台钻、电焊机和气焊工具等。
3 测试工具:绝缘摇表、钢卷尺、钢板尺、温度计、万用表、试铃及试验仪器等。
4、作业条件1 电缆敷设并整理完毕,核对无误。
2 电缆支架及电缆终端头固定支架安装齐全。
3 室外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应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施工,环境温度在+5C°以上。
4 施工现场及其周围应清洁干燥,操作平台要牢固,四周应搭设防风栅.5 施工现场应备有220V电源和安全电源.现场具有足够照明和较宽敞的操作场地6电缆终端头制作人员应经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方可施工操作。
电缆终端头工艺要求制作时对环境的要求: 10kV电缆冷缩终端头的制作必须在天气晴朗、空气干燥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场地应清洁无飞扬的灰尘或纸屑。
制作时对电缆的要求所制作的10kV电缆外观应整洁无破损,并做绝缘电阻、直流耐压试验,经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
对暂缓制作的电缆头应用密封胶密封! 3 制作步骤(1)剥外护套、钢铠和内衬层。
将电缆校直、擦净、剥去从安装位置到接线端子的外护套、留钢铠30mm、内护套10mm,并用扎丝或PVC带缠绕钢铠以防松散。
铜屏蔽端头用PVC带缠紧!中间接头必须用同材质的压接或者螺栓(两枚以上)固结;终端头必须用同材质的引线鼻压接,外层缠上色相带;不论是终端头还是中间接头都必须用热缩(冷缩)套密封,一般的终端头破开长度在1米左右,然后按照电缆头(中间)规定的制作工艺做好绝缘层。
如下标准及要求:(1)严格按照工艺操作流程,配齐厂家材料,做好露天作业空气中有害尘埃的防尘防护。
(2)对配备材料不得随意切割,特别是冷热缩管要保持合适尺寸,确保三芯铠装电缆头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要严格按照制作工序流程,先剥除外护套,半导体层,铜蔽层,打磨摆正三相等长,对色互联压接,分相序与连接线或开关对接,确保无误,最后复检完工。
高压电缆终端头的制作步骤:一、电缆终端头作用是装配到电缆线路的首末端,用来完成与其他电气设备连接的装置,有户外终端头、户内终端头、肘形终端头等。
电缆终端头均匀电缆末端电场分布,实现电应力的有效控制。
电应力控制就是指对电场分布及电场强度的控制,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电场分布及电场强度处于最佳状态.使电场分布尽可能均匀,提高电缆运行的可靠性。
二、10KV电缆终端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户外使用时应当使用户外电缆终端,环境温差大时宜使用冷缩型电缆终端2.在室内使用时选择户内型电缆终端3.电缆终端附件等级使用15KV的电压等级4.电缆附件的管径需要与电缆的线芯截面相对应一致5.在易燃易爆等不允许有火种场所的电缆终端,应选用冷缩电缆终端附件6.电缆终端应采用加强绝缘、密封防潮、机械保护等措施,并应有改善电缆屏蔽端部电场集中的有效措施,且确保外绝缘相间和对地距离。
SGBZ-0607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施工工艺标准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0.6/1kV以下的室内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
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电缆终端头套、塑料带、接线鼻子、镀锌螺丝、凡士林油、电缆卡子、电缆标牌、多股铜线等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产品出厂合格证。
2.1.2塑料带应分黄、绿、红、黑四色,各种螺丝等镀锌件应镀锌良好。
2.1.3地线采用裸铜软线或多股铜线,截面120号电缆以下16mm2150号以上25mm2表面应清洁,无断股现象。
2.2主要机具:2.2.1制作和安装机具:压线钳、钢锯、扳手、钢锉。
2.2.2测试器具:钢卷尺、摇表、万用表、试铃。
2.3施工条件:2.3.1电气设备安装完毕,室内空气干燥。
2.3.2电缆敷设并整理完毕,核对无误。
2.3.3电缆支架及电缆终端头固定支架安装齐全。
2.3.4现场具有足够照度的照明和较宽敞的操作场地。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摇测电缆绝缘→剥电缆铠甲,打卡子→焊接地线→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与设备连接3.2摇测电缆绝缘:3.2.1选用1000V摇表,对电缆进行摇测,绝缘电阻应在10MΩ以上。
3.2.2电缆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
3.3剥电缆铠甲,打卡子:3.3.1根据电缆与设备联接的具体尺寸,量电缆并做好标记。
锯掉多余电缆,根据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要求,剥除外护套。
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见表3.3.1和图3.3.1。
图3.3.1电缆头套型号尺寸 表3.3.1序号型号规格尺寸适用范围1(mm)D(mm)VV,V1V四芯(mm2)VV20,V1V20四芯(mm2)1 2 3 4 5 6VDT-1VDT-2VDT-3VDT-4VDT-5VDT-68610112213815015820253240444810~1625~3550~7095~12015018510~1625~3550~7095~1201501853.3.2将地线的焊接部位用钢锉处理,以备焊接。
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施工方案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0.6/1kV以下的室内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
2 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 电缆终端头套、塑料带、接线鼻子、镀锌螺丝、凡士林油、电缆卡子、电缆标牌、多股铜线等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产品出厂合格证。
2.1.2 塑料带应分黄、绿、红、黑四色,各种螺丝等镀锌件应镀锌良好。
2150号以上号电缆以下12016mm 2.1.3 地线采用裸铜软线或多股铜线,截面2表面应清洁,无断股现象。
25mm 2.2 主要机具:2.2.1 制作和安装机具:压线钳、钢锯、扳手、钢锉。
2.2.2 测试器具:钢卷尺、摇表、万用表、试铃。
2.3 施工条件:2.3.1 电气设备安装完毕,室内空气干燥。
2.3.2 电缆敷设并整理完毕,核对无误。
2.3.3 电缆支架及电缆终端头固定支架安装齐全。
2.3.4 现场具有足够照度的照明和较宽敞的操作场地。
3 操作工艺工艺流程:3.1摇测电缆剥电缆铠甲,打焊接地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与设连3.2 摇测电缆绝缘:3.2.1 选用1000V摇表,对电缆进行摇测,绝缘电阻应在10MΩ以上。
3.2.2 电缆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
3.3 剥电线铠甲,打卡子:3.3.1 根据电缆与设备联接的具体尺寸,量电缆并做好标记。
锯掉多余电缆,根据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要求,剥除外护套。
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见表2-10和图2-33。
3.3.2 将地线的焊接部位用钢锉处理,以备焊接。
3.3.3 在打钢带卡子的同时,多股铜线排列整齐后卡在卡子里。
电线头套型号尺寸表2-10规格尺寸适用范围L D VLV20四芯VV20,四芯序号型号 VV,VLV22 (mm) (mm)) (mm) (mm20 10~16 1 VDT-1 86 10~16101 25 ~35 35 25~2 VDT-2 25122 5032 70 ~3 70 ~50VDT-3138VDT-440120~95120~955VDT-515044150150185648VDT-61851583.3.4 利用电缆本身钢带宽的二分之一做卡子,采用咬口的方法将卡子打牢,必须打两道,防止钢带松开,两道卡子的间距为15mm,见图2-34。
【关键字】施工电缆敷设、电缆头制作、接线和线路绝缘尝试施工工艺标准GXEJ/QB18-2004[一]电缆敷设一、材料要求(1)品牌规格常用电缆一览表以下是常用电缆的一些介绍,阻燃型电力电缆,在型号前加“ZR”,耐火电力电缆,在型号前加“NH”。
1)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见表1、表2。
.1)型号规格及电压等级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合格证。
矿用橡套软电缆、交流额定电压3kV 及以下铁路机车车辆用电缆、额定电压450/750V 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额定电压450/750V 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需“CCC”认证标志。
2)每轴电缆上应标明电缆规格、型号、电压等级、长度及出厂日期,电缆轴应完好无损。
3)电缆外观完好无损,铠装无锈蚀,无机械损伤,无明显皱褶和扭曲现象。
橡套、塑料电缆外皮及绝缘层无老化及裂纹。
4)电缆的其他附属材料:电缆盖板、电缆标示桩、电缆示牌、油漆、酒精、汽油、硬酸脂、白布带、电缆头附件等均符合要求。
5)电缆出厂检验报告符合标准:交联(YJV)电缆符合《额定电压35kV 及以下铜芯、铝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GB 12706、 《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502标准要求;聚氯乙烯(PVC )电缆符合《额定电压35kV 及以下铜芯、铝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GB 12706、《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502标准;预分支电缆符合《额定电压35kV 及以下铜芯、铝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GB12706、 《日本工业标准》 JISC2810标准;矿物绝缘电缆符合《额定电压750V 及以下矿物绝缘电缆及终端》GB13033-91、 《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GB12666—90标准;塑料控制电缆符合《塑料绝缘控制电缆》GB9330-88标准。
6)对电缆绝缘性能、导电性能和阻燃性能有疑义时,应按批抽样并送到有资质的试验室检测。
二、主要机具设备敷设电缆机具见表11,根据需要选用需要的工具。
(1)作业条件1)电缆线路的安装工程应按施丁图进行施工。
电力电缆头制作安装施工方案一、材料准备1、所需材料清单在进行电力电缆头制作和安装之前,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1、电力电缆头:根据电缆头型号和规格,确保有足够数量的电力电缆头,确保其与电缆规格相匹配。
1.2、导体连接器:选择合适的导体连接器,其规格应与电缆头和电缆导体相适配。
导体连接器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
1.3、绝缘材料:选用绝缘材料以确保电缆头内部的导体得到充分绝缘。
绝缘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其电气性能和耐用性。
1.4、密封材料:选择适用于环境条件的密封材料,以防止湿气和其他外部因素侵入电缆头。
密封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密封性能。
1.5、线夹:选择合适的线夹,以提供额外的保护和支撑,确保电缆头安装牢固。
线夹的规格应与电缆头和线夹安装位置相匹配。
1.6、接地材料:准备用于电缆头接地的材料,包括接地夹、接地线和接地电极。
确保接地系统符合安全标准。
1.7、绝缘套管:获取适当尺寸的绝缘套管,以覆盖导体连接区域,提供额外的电气绝缘和机械保护。
1.8、螺栓、螺母、垫圈等:准备用于安装电缆头的螺栓、螺母、垫圈等紧固件,确保它们符合相关规格并满足安全要求。
2、材料检查与质量控制在使用上述材料之前,进行严格的材料检查和质量控制,以确保它们符合要求。
2.1、检查材料是否符合规格要求:检查每种材料的型号、规格、批号等信息,以确保它们与工程要求相符。
检查电缆头、导体连接器和绝缘材料的外观,确保没有明显的损伤或缺陷。
核查密封材料的密封性能和耐候性。
检查线夹、接地材料和绝缘套管的尺寸和质量,以确保它们适合用于工程。
2.2、确保所有材料的质量合格:所有材料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定期进行抽样检验以验证材料的质量,并记录检验结果。
确保材料的储存条件符合制造商的建议,以防止材料在储存期间受到损害。
二、安全措施1、工作区域安全:a.在开始施工前,确保工作区域没有易燃、易爆或其他危险物质,并保持干燥。
b.定期检查工作区域,清除杂物和障碍物,确保施工场地通畅。
低压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施工工艺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0.6/1kV以下的室内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
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电缆终端头套、塑料带、接线鼻子、镀锌螺丝、凡士林油、电缆卡子、电缆标牌、多股铜线等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产品出厂合格证。
2.1.2塑料带应分黄、绿、红、黑四色,各种螺丝等镀锌件应镀锌良好。
2.1.3地线采用裸铜软线或多股铜线,截面120号电缆以下2.2.1制作和安装机具:压线钳、钢锯、扳手、钢锉。
2.2.2测试器具:钢卷尺、摇表、万用表、试铃。
2.3施工条件:2.3.1电气设备安装完毕,室内空气干燥。
2.3.2电缆敷设并整理完毕,核对无误。
2.3.3电缆支架及电缆终端头固定支架安装齐全。
2.3.4现场具有足够照度的照明和较宽敞的操作场地。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摇测电缆绝缘→剥电缆铠甲,打卡子→焊接地线→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与设备连接3.2摇测电缆绝缘:3.2.1选用1000V摇表,对电缆进行摇测,绝缘电阻应在10MΩ以上。
3.2.2电缆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
3.3剥电线铠甲,打卡子:3.3.1根据电缆与设备联接的具体尺寸,量电缆并做好标记。
锯掉多余电缆,根据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要求,剥除外护套。
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见表2-10。
3.3.2将地线的焊接部位用钢锉处理,以备焊接。
3.3.3在打钢带卡子的同时,多股铜线排列整齐后卡在卡子里。
电线头套型号尺寸表2-10规格尺寸适用范围序号型号L(mm)D(mm)VV,VLV四芯(mm2) VV20,VLV20四芯(mm2)1 2 3 4 5 6VDT-1 VDT-2 VDT-3 VDT-4 VDT-5 VDT-686 101 122 138 150 158 20 25 32 40 44 4810~16 25~35 50~70 95~120 150 18510~16 25~35 50~70 95~120 150 1853.3.4利用电缆本身钢带宽的二分之一做卡子,采用咬口的方法将卡子打牢,必须打两道,防止钢带松开,两道卡子的间距为3.3.6用螺丝刀在锯痕尖角处将钢带挑起,用钳子将钢带撕掉,随后将钢带锯口处用钢锉修理钢带毛刺,使其光滑。
10kv电缆头制作标准
10kv电缆头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标准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下面将详细介绍10kv电缆头的制作标准。
首先,制作10kv电缆头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材料和工具。
材料包括电缆头、绝缘套管、绝缘接头、填充胶、绝缘胶带等。
工具包括电缆剥线刀、绝缘剥线钳、压接钳、热风枪等。
其次,进行10kv电缆头的制作时,需要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
首先,对电缆进行剥皮处理,确保剥皮长度符合要求。
然后,对电缆头和绝缘套管进行处理,保证其干净整洁。
接着,进行电缆头和绝缘套管的套接,确保套接的牢固性。
接下来,进行绝缘接头的安装,要求安装牢固,接触良好。
最后,进行填充胶和绝缘胶带的封装,确保封装完整,无漏洞。
再次,制作10kv电缆头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质量检验。
对制作好的电缆头进行外观检查、绝缘电阻测试、耐压测试等,确保电缆头符合标准要求。
最后,制作好的10kv电缆头需要进行标识和包装。
在电缆头上标注清晰的型号、规格、生产日期等信息,并进行防水、防潮的包装,以保证电缆头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不受损坏。
总之,制作10kv电缆头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制作出的电缆头质量可靠,安全稳定。
只有这样,电力系统才能得到有效保障,确保正常运行。
电缆头制作施工5.1作业流程设备点件检查→剥除电缆护层→剥除铜屏蔽及半导导电层→固定应力管→压接连接管→包绕半导带及填充胶→固定绝缘管→安装屏蔽网及地线→固定护套5.2作业项目、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1.设备点件检查。
开箱检查实物是否符合装箱单上的数量,外观有无异常现象。
2.剥除电缆护层(图1-1):图1-13.调直电缆将电缆留适当余度后放平,在待连接的两根电缆端部的两米处内分别调直、擦干净、重叠200mm,在中间作中心标线,作为接头中心。
4.剥外护层及铠装从中心标线开始在两根电缆上分别量取800mm、500mm,剥除外护层;距断口50mm的铠装上用铜丝绑扎三圈或用铠装带卡好,用钢锯沿铜丝绑扎处或卡子边缘锯一环形痕,深度为钢带厚度1/2;再用改锥将钢带尖撬起,然后用克丝钳夹紧将钢带剥除。
5.剥内护层从铠装断口量取20mm内护层,其余内护层剥除,并摘除填充物。
6.锯芯线、对正芯线,在中心点处锯断。
剥除屏蔽层及半导电层(图1-2)自中心点向两端芯线各量300mm剥除屏蔽层,从屏蔽层断口各量取20mm半导电层,其余剥除。
彻底清除绝缘体表面的半导质。
图1-27.固定应力管(图1-3)在中心两侧的各相上套入应力管,搭盖铜屏蔽层20mm,收缩固定。
套入管材(见图形卡1-3),在电缆护层被剥除较长一边套入密封套、护套筒;护层被剥除较短一边套入密封套;每相芯线上套入内、外绝缘管、半导电管、铜网并收缩固定。
图1-38.压接连接管在芯线端部量取二分之一连接管长度加5mm切除线芯绝缘体,由线芯绝缘断口量取绝缘体35mm、削成30mm长的锥体,压接连接管。
9.包绕半导带及填充胶在连接管上用细砂布除掉管子棱角和毛刺并擦干净。
然后,在连接管上包半导电带,并与两端半导层搭接。
在两端的锥体之间包绕填充胶厚度不小于3mm。
10.固定绝缘管(1)固定内绝缘管:将三绿肥内绝缘管从电缆端拉出分别套在两端应力管之间,由中间向两端收缩固定。
(2)固定外绝缘管:将外绝缘管套在内绝缘管的中心位置上。
SGBZ-0607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施工工艺标准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0.6/1kV以下的室内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
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电缆终端头套、塑料带、接线鼻子、镀锌螺丝、凡士林油、电缆卡子、电缆标牌、多股铜线等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产品出厂合格证。
2.1.2塑料带应分黄、绿、红、黑四色,各种螺丝等镀锌件应镀锌良好。
2.1.3地线采用裸铜软线或多股铜线,截面120号电缆以下16mm2150号以上25mm2表面应清洁,无断股现象。
2.2主要机具:2.2.1制作和安装机具:压线钳、钢锯、扳手、钢锉。
2.2.2测试器具:钢卷尺、摇表、万用表、试铃。
2.3施工条件:2.3.1电气设备安装完毕,室内空气干燥。
2.3.2电缆敷设并整理完毕,核对无误。
2.3.3电缆支架及电缆终端头固定支架安装齐全。
2.3.4现场具有足够照度的照明和较宽敞的操作场地。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摇测电缆绝缘→剥电缆铠甲,打卡子→焊接地线→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与设备连接3.2摇测电缆绝缘:3.2.1选用1000V摇表,对电缆进行摇测,绝缘电阻应在10MΩ以上。
3.2.2电缆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
3.3剥电缆铠甲,打卡子:3.3.1根据电缆与设备联接的具体尺寸,量电缆并做好标记。
锯掉多余电缆,根据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要求,剥除外护套。
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见表3.3.1和图3.3.1。
图3.3.1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表3.3.1序号型号规格尺寸适用范围1(mm)D(mm)VV,V1V四芯(mm2)VV20,V1V20四芯(mm2)图3.5.2图3.5.33.5.3将电缆头套上部套上,与下部对接、套严(图3.5.3)。
3.6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3.6.1从芯线端头量出长度为线鼻子的深度,另加5mm,剥去电缆芯线绝缘,并在芯线上涂上凡士林。
电缆头制作、接线和线路绝缘测试安装施工工艺标准一、特点和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10(6)KV及以下电缆头制作、接线和线路绝缘测试安装工程。
二、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工作;2配备相应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材料准备1 电缆终端头及其所用绝缘材料应是定型产品,各部队衔接处应封闭严密,附件齐全,瓷套不得裂纹、损伤,必须符合电压等级和设计要求,并应有试验数据及合格证。
电缆头附件及主要材料由生产厂家备齐,并有合格证及说明书。
2电缆绝缘胶和环氧树结晶胶应是定型产品,必须符合电压等级和设计要求,各部衔接处均应封闭严密,附件齐全,应有理化及电气性能的试验单及合格证。
3 固定电缆终端头用的金属件均应是镀锌件,配齐相应的螺母、垫圈和弹簧垫。
4 中间头外壳必须密封良好,无杂质和砂眼,内壁光滑整洁,型号规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铅套管含纯铅量不少于99.9%,并能承受25标准大气压力试验。
5 主要材料:电缆终端头套、塑料带、绝缘三叉手套、绝缘管、应力管、编织铜线、填充胶、密封胶带、密封管、相色管、防雨裙。
6 辅助材料:焊锡、焊油、白布、砂布、芯线连接管、清洗剂、汽油、硅脂膏、接线端子、焊锡、清洁剂、砂布、白布、汽油、焊油、镀锌螺丝、电缆卡子、电缆标牌、10mm多股铜线。
3、主要机具1 制作机具:防风栅、塑料布、油压接线钳、喷灯、铁壶、铝壶、搪瓷盘、铝锅、铁勺、漏勺、手套、漏斗、电炉子、钢锯、钢丝刷,温度计、剪刀、锉刀、电烙铁、电工刀、克丝钳、改锥等。
2 安装机具:台钻、电锤、滑车、大绳、板手、台钻、电焊机和气焊工具等。
3 测试工具:绝缘摇表、钢卷尺、钢板尺、温度计、万用表、试铃及试验仪器等。
4、作业条件1 电缆敷设并整理完毕,核对无误。
2 电缆支架及电缆终端头固定支架安装齐全。
3 室外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应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施工,环境温度在+5C°以上。
4 施工现场及其周围应清洁干燥,操作平台要牢固,四周应搭设防风栅。
5 施工现场应备有220V电源和安全电源。
现场具有足够照明和较宽敞的操作场地6电缆终端头制作人员应经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方可施工操作。
7 土建工程基本施工完,墙面、屋顶的浆活完毕,施工现场应符合安全、消防规定,易燃物要妥善保管。
8 塑料带应分黄、绿、红、蓝四色,各种螺丝等镀锌件应镀锌良好。
9 地线采用裸铜软线,载面不小于10mm,表面应清洁,无断股现象。
10 高空作业(电杆上)应搭好平台,在施工部位上方搭好帐篷,防止灰尘侵入(室外),室外施工时,应搭设临时帐篷。
11 电气设备安装完毕,室内空气干燥,变压器、高压开关柜(高压开关)、电缆均安装完毕,电缆绝缘合格。
三、材料质量控制要点1 在制作电缆头的全过程中,要保持清洁,油浸纱带和黑漆葛带要放在铝锅内加盖,随用随取,手上的潮气要擦净。
工具要放在干净的瓷盘中。
2电缆绝缘纸不能损伤,特别是在三芯分开掰弯时,要特别小心,用力不能过猛。
在凶缠绝缘层时,更不许来回搬弄芯线。
3封铅时,手腕要灵活,速度要快,否则会影响电缆的绝缘强度。
烘烤铅包时,火焰要均匀,以免损坏铅包、绝缘纸和降低绝缘强度。
4 灌注电缆胶时,温度要控制好,温度过高会损坏绝缘纸,温度过低灌注不实。
5 从开始剥切到制作完毕,必须连续进行,一次完成,以免受潮。
6 电缆头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见下表:电缆头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7 防止地线焊接不牢解决方法是将钢带一定要锉出新茬,焊接时使用电烙铁不得小于500W,否则焊接不牢。
8 防止电缆芯线与线鼻子压接不紧固。
线鼻子与芯线截面必须配套,压接时模具规格与芯线规格一致,压接数量不得小于二道。
9 防止电缆芯线伤损:用电缆刀或电工刀剥皮时,不宜用力过大,最好电缆绝缘外皮不完全切透,里层电缆皮应撕下,防止损伤芯线。
10 电缆头卡固不正,电缆芯线过长或过短。
电缆芯线锯断前要量好尺寸,以芯线能调换相序为宜,不宜过长或过短;电缆头卡固时,应注竟找直,找正,不得歪斜。
四、施工工艺4.1工艺目的:电缆敷设好后,为使其成为一个连续的线路,各线段必须连接为一个整体,这些连接点则称为接头。
电缆线路两末端的接头称为终端头,中间的接头则称为中间接头。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使电缆保持密封,使线路畅通,并保证电缆接头处的绝缘等级,使其安全可靠地运行。
4.2 对电缆头的基本要求:4.2.1 电缆制成以后和在整个运行过程中都必须保证其密封,特别是油浸渍纸绝缘电缆,若电缆头密封不良,不仅会漏油使电缆绝缘干枯,而且潮气也会侵入电缆内部使电缆绝缘性能降低。
因此,保证密封是对电缆头最重要的要求之一。
4.2.2 电缆头的绝缘强度,应保证不低于电缆本身的绝缘强度,而且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抵御在线路上可能遭受的机械应力,包括外来机械损伤及短路时的电动应力。
线芯接头应接触良好,接触电阻必须低于同长度导体电阻的1.2倍。
为便于施工,还要求电缆头的结构简单、紧凑、轻巧,但也应保证具有一定的电气距离,以避免短路或击穿。
4.2.3 为使电缆头满足以上基本要求,制作电缆头时除使用吸水性、透气性小,介质损失角正切值低和电气稳定性好的材料外;还必须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保持手、工具、绝缘材料的清洁干燥和电缆本身的干燥等,保证高水平的操作工艺。
4.3 电缆头施工的基本要求:4.3.1 电缆头施工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应具备良好的施工条件:(1)施工所需要的材料、工具、电缆终端盒或中间接头的壳体、套管及附件等均应在施工前准备齐全,并均须经过检验合格方可应用。
采用的附加绝缘材料除电气性能应满足要求外,尚应与电缆本体绝缘具有相容性。
施工前还应再次做好对线路的核对工作,如电压等级、电缆截面等。
(2)施工现场的环境温度及电缆本体的温度。
对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一般应在50℃以上,否则应采取人工加温,对塑料绝缘电缆则可在0℃以上。
(3)施工现场应保持清洁、干燥、光线充足,周围空气相对湿度宜为70%及以下,并不应含有导电粉尘和腐蚀性气体,否则应提高环境温度搭篷防尘,增设人工照明及加强通风。
严禁在雾或雨天施工。
4.3.2 为保证电缆头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还必须做到:(1)施工操作从剥切电缆开始到施工完毕,必须连续进行,时间越短越好,以防绝缘吸潮。
同时在操作时要特别防止汗水浸入绝缘材料内。
(2)剥切电缆时,不允许损伤线芯和应保留的绝缘层,且使线芯沿绝缘表面至最近接地点(屏蔽或金属护套端部)的最小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1KV电缆为50mm,6KV电缆为60mm,10KV电缆为125mm。
(3)电缆终端头的出线应保持固定位置,并保证必要的电气间距和合适的弯曲半径。
(4)电缆头在施工完成后与系统或设备搭接时,应与系统核对相位,确认无误后方可结束工作。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有可靠的安全措施,保证安全工作,防止事故发生。
4.4 电缆终端头的制作电缆终端头的种类较多,特别是橡塑绝缘电缆及其附件发展较快。
常用型式有自粘带绕包型、热缩型、预制型、模塑型、弹性树脂浇注型,还有传统的壳体灌注型、环氧树脂型等。
虽然电缆头的型式不同,但其制作工艺却大同小异,下面介绍几种电缆头的制作工艺。
电力电缆终端头:室内环氧树脂终端头(NTH型)、10KV塑料电缆终端头、电力电缆中间头;控制电缆的连接;4.4.1 干包式电缆终端头干包式电缆终端头不用任何绝缘浇注剂,而是用软“手套”和聚氯乙烯带干包成形。
它的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是室内低压油纸电缆终端头采用较多的一种。
其制作工艺如下:准备工作→确定电缆剥切尺寸→剥切外护层→清擦铅(铝)套→焊接地线→剥切电缆铅(铝)套→剥除统包绝缘和分线芯→包缠内包层→套聚氯乙烯软手套→套聚氯乙烯软管、绑扎尼龙绳→安装接线端子→包绕外包层→安装(1)准备工作。
准备材料和工具,核对电缆规格、型号、检查电缆是否受潮,测量绝缘电阻、核对相序等。
(2)确定电缆剥切尺寸。
终端头的安装位置确定之后,即可决定电缆外护层和铅(铝)套的剥切尺寸。
(3)剥切外护层。
按照剥切尺寸,先在锯割钢带处做好记号,把由此向100mm处的一段钢带,用汽油将沥青混合物擦净,再用细锉打光,表面搪一层焊锡。
放好接地用的多股裸铜绞线,并装上电缆钢带卡子。
然后,在卡子的外边缘沿电缆周长用钢锯在钢带上锯出一个环形深痕,深度为钢带厚度的2/3。
但应注意在锯割时不要伤及铅(铝)套。
锯完后,用螺丝刀在锯痕尖角外把钢带撬起,用钳子夹住,逆着缠绕方向把钢带撕下。
再用同样的方法剥掉第二层钢带。
用锉刀锉掉切口毛刺,使其光滑。
(4)清擦铅(铝)套。
先用喷灯稍加热电缆,使沥青软化,逐层撕去沥青纸。
切忌用火烧沥青纸,以防铅(铝)套过热而损坏绝缘。
最后,用汽油或煤油布将铅(铝)套擦拭干净。
(5)焊接地线。
地线应采用多股裸铜线,其截面不应小于10mm,长度按实际需要而定。
地线与钢带的焊接点选在两道卡子之间,焊接时应涂硬脂酸或焊锡膏去污,上下两层钢带均应与地线焊牢。
先把地线分股排列贴在铅(铝)套上,再用直径1.4mm铜线绕3圈扎紧,割去余线,留下部分向下弯曲,并轻轻敲平,使地线紧贴扎线,再进行焊接。
焊接时,先将钢带、铅(铝)套的被焊面及接地线用喷灯稍稍加热,涂上焊锡膏和硬脂酸,再将已配制好的焊料用喷灯加热变软,在被焊面上反复涂擦使其有一定堆集量,再用喷灯加热堆集的焊料使之变软,并用浸渍过牛脂或羊脂的布抹圆抹光,成为半边鸽蛋形。
焊接速度要快,以免损伤电缆内部纸绝缘。
(6)剥切电缆铅(铝)套。
按照剥切尺寸先确定喇叭口的位置,用电工刀沿铅(铝)套圆周切一环形深痕,再顺着电缆轴向在铅(铝)套上割切两道纵向深痕,其间距约为10mm,深度为铅(铝)套厚度的1/2,不能切深,以防损伤内部纸绝缘。
随后,从电缆端头起,把两道纵向深痕间的铅(铝)皮用螺丝刀撬起,再用钳子夹住铅(铝)皮条往下撕,见图1。
图1 撕下两纵向割痕间的铅(铝)皮条当撕到下面环形深痕处时把铅(铝)皮条撕断,再用手把铅(铝)套剥掉,见图2。
图2 剥掉电缆铅(铝)套剥完电缆铅(铝)套,即用专用工具把电缆铅(铝)套切口胀成喇叭形,胀口时用力要均匀,以防胀裂。
喇叭口要圆滑、规整和对称,其直径约为铅(铝)套直径的1.2倍。
注意切忌将铅(铝)屑掉入喇叭口内。
因铝套较硬,胀喇叭口略困难,略胀开一些即可。
(7)剥除统包绝缘和分线芯。
将电缆铅(铝)套喇叭口向末端方向的25mm部分的统包绝缘用聚氯乙烯带顺着绝缘包绕方向包缠作临时保护,包缠层数以能填平喇叭口为准;然后撕去保护带以上至电缆末端的统包绝缘纸(禁止用刀子切割),将电缆线芯逐相分开,割去线芯间的填充物,切割时刀口应向外,避免割伤线芯上的绝缘纸。
(8)包缠内包层。
从线芯分叉口根部开始,用聚氯乙烯带在线芯上包缠1~3层,层数以能使聚氯乙烯软管能较紧地套装为宜,不使线芯与聚氯乙烯软管之间产生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