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命周期与消费者行为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家庭因素对消费⾏为的影响,家庭消费的合理设计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家庭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因素是影响消费⾏为的个体要素之⼀。
家庭与个体的消费关系密切。
据研究,家庭通过影响购买习惯和购买活动两⽅⾯,⼏乎控制了80%的消费⾏为。
现代家庭在国家的宏观政策,社会现⾏的消费观念、⽣活⽅式的影响下,家庭消费结构和消费⾏为往往产⽣彼此间的相互影响,并形成特有的家庭消费模式。
家庭有三个基本特征:1)它是⼀个社会群体2)以婚姻、⾎缘或收养关系为基础3)家庭成员经济上互相依赖⼀、概述家庭对消费的影响家庭结构家庭⽣活周期(⼀个家庭从建⽴、发展到最终解体的整个过程)A、夫妻式家庭B、核⼼式家庭(主要⽬标模式)C、复合式家庭没有孩⼦的年轻夫妇⽼年夫妻型家庭独⾝期新婚期⽗母期⽗母后期解体期服装、娱乐、化妆品和旅游消费等各种家庭⽤品、家具、家⽤电器和娱乐性消费等⼉童⽤品、学⽣⽤品、⾷品、服装、玩具和家⽤电器等婚姻⽤品、学习和⽣活⽤品、化妆品和书刊杂志等⽼年娱乐、安全保健和旅游需求等照顾两头的需要⼦⼥开销⽇趋重要(⼉童发挥重要作⽤)营养保健⽤品乐于旅游没有负担购买⼒强⼆、家庭因素对消费⾏为的影响家庭消费的决策类型优势控制型决策民主型决策⾃主型决策指丈夫或妻⼦⼀⽅对购买政策起决定作⽤男性⾄上或是⼥性⾄上购买贵重耐⽤物品男⽅服装、⾷品和⽇⽤品⼥⽅指共同⽀配特定商品的消费(新婚夫妇)指夫妻双⽅单独决定购买某⼀种商品(⽼年夫妇、知识分⼦家庭)1、收⼊能⼒强者决定家庭消费结构随着改⾰开放的深⼊,⼈民的⽣活⽔平和精神⽂明⽔平不断提⾼,家庭消费观念、消费⽔平以及消费模式发⽣了不少变化。
家庭消费在所有消费⾏为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为⼀个组织,家庭规模势必影响结构,家庭⼈⼝数量的变动和年龄结构,会影响到家庭⽣命周期的图景,决定着家庭消费结构的变化。
2、家庭成员需求影响家庭消费决策3、家庭类型需求影响消费决策4、国家政策影响家庭消费四个影响因素在典型的核⼼家庭中,夫妻和⼦⼥,谁说了算就是决策⾓⾊的分配,这和个性、偏好等社会学因素有关,但是最终要的因素是收⼊能⼒和社会地位。
家庭生命周期与消费者行为研究[摘要]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是家庭社会学、市场营销学及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市场营销领域,家庭生命周期作为细分家庭的主要变量得以应用,本文以消费者行为研究为视角。
系统地回顾家庭生命周期研究领域的大量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在消费者行为领域的应用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并指出这一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家庭生命周期;产品消费;理论综述;研究展望一、引言家庭是大多数产品的基本消费单位,如住房、汽车和家用电器等产品,大部分是为家庭所购买和消费的。
因此,营销学者将家庭视为消费者行为学的重要研究单位。
家庭是个动态的消费单位。
在有关家庭的研究中,学者们用“家庭生命周期(family life cycle)”这一概念来描述特殊家庭事件(如第一个孩子的出生、最后一个孩子从家中离去、婚姻的解体、配偶的死亡、主要赚钱者的退休等)所引起的家庭转变。
家庭从产生开始随着时间的变化会因为这些特殊事件的发生而从一种状态变换成为另外一种状态,具有发展性。
大都经历新婚期、满巢I期、满巢Ⅱ期、满巢Ⅲ期、空巢期和鳏寡期等阶段而形成一个生命周期。
家庭生命周期已被社会学家、消费者研究人员和市场研究人员认作是研究家庭的一种有效方法,对这3类研究人员而言,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以管理为导向的消费者行为研究文献中对家庭生命周期概念非常重视。
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个人和家庭的需要在生命周期中是发生变化的,因此产品消费量的模式是发生变化的;第二,家庭中的决策形式在家庭生命周期中是变化的。
与家庭生命周期相关的购买和消费模式的研究始于Barton(1955)。
Lansing 和Morgan(1955)以及Lansing和Kish(1952)的努力。
在此之后,关于消费者行为和生命周期的研究,更多的是关于产品消费量模式的评估和识别,以及特别产品和服务更精确的关系,如住房、燃料消费、电话使用、与商店购物模式的关系、金融服务、休闲服务、城市与郊区的选择等。
生命周期理论与消费行为生命周期理论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它描绘了人们在一生中的消费变化趋势。
这个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们的收入和消费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生命周期理论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并从不同角度解析这一理论的运作机制。
首先,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人们在年轻时通常处于收入相对较低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年轻人通常需要投资于教育和职业发展,以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
因此,他们往往倾向于节约和控制消费,以便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实现自身的目标。
年轻人常常会对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感兴趣,例如购买股票或投资于房地产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收入通常会逐渐增加。
在职业生涯的中期阶段,人们通常能够获得更高的薪酬和更稳定的收入来源。
此时,消费行为开始发生变化。
人们往往会增加对高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享受生活中更多的舒适和奢华。
他们可能会购买更大的房屋、更豪华的车辆,并开始关注旅游和休闲活动。
然而,一旦人们进入退休年龄,他们的收入可能会再次下降。
在这个阶段,人们通常会减少对消费的需求,并更加注重储蓄和理财。
退休金和养老金成为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因此他们倾向于保守型的投资,并且会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和资产保值。
除了收入变化,生命周期理论还指出人们的家庭状况也会对消费行为产生影响。
例如,结婚、生育和子女教育等因素会导致家庭的消费需求发生变化。
年轻夫妻通常会增加对住房和家庭用品的需求,而有孩子的家庭可能会增加对教育和儿童用品的消费。
此外,个人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也会对消费行为产生影响。
消费者通常会根据自己的信仰、兴趣和价值观来选择产品和服务。
例如,一些人可能会关注环境保护,更倾向于购买绿色和可持续的产品。
而其他人可能更关注品牌和时尚,愿意为名牌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
总的来说,生命周期理论对消费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提供了一个框架,帮助我们理解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
通过了解消费者的生命周期,企业可以更好地调整产品定位和市场策略,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邓莹莹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80后,家庭生命周期阶段和消费行为的变化趋势[摘要][关键词]80后,家庭的主要结构由多子女向独生子女转变;消费观念也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过渡。
但是无论如何变化,家庭购买是社会消费的基本单位,家庭对消费者行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即使是家庭个体成员的消费,也会受到家庭各方面因素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在这里,本文就80后的家庭生命周期对城市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趋势进行研究。
家庭生命周期家庭消费行为消费趋势由于不同的家庭生命周期具有不同的特点,因而对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与购买行为的影响也不同。
那么这些各不相同的家庭消费行为是否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呢?答案是肯定的。
家庭生命周期是指一个家庭从最初形成到不断发展和最后解体的全过程。
其划分标准主要有婚姻状况、家庭成员年龄等参数。
以前,离婚后独居阶段、再婚无子女阶段和再婚带子女成长阶段这三种类型的住户比较少,因此可以忽略作为特例来处理;但80后,他们占的比重很大,而且有上升趋势。
(据我国2007年底统计,80后结婚的群体中,离婚率高达37%),因此在构建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是不能把他们排除在外。
在本文中,笔者结合80后的主要特征,把家庭生命周期分为八个阶段:(一)单身阶段。
指在上大学或者已经工作的未婚年青人。
80后,随着结婚年龄的推迟,这一群体的数量正在增加。
在城市里,这一群体虽然收入不高,但由于没有其它方面的负担,所以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比较多。
这个时期年轻人的特点是:多为新观念的带头人;喜欢时尚、个性的新产品;休闲、娱乐。
(二)新婚阶段。
指从准备结婚至新婚、无子女的期间。
在城市里,由于80后多为独生子女和我国的传统观念十分看重结婚成家,因而双方父母为子女结婚的筹备力度很高,所以在这个阶段的经济比下一阶段要好,购买力强。
这个时期的消费特点是:汽车、旅游、剧院门票、购买两性产品为主。
(三)育幼阶段。
指由尚未入学的孩子和青年夫妇组成的家庭时期。
80后,孩子的出现并不会占据夫妻很多的时间,因为孩子多数由双方父母照看。
家庭生命周期与消费者行为研究
[摘要]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是家庭社会学、市场营销学及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市场营销领域,家庭生命周期作为细分家庭的主要变量得以应用,本文以消费者行为研究为视角。
系统地回顾家庭生命周期研究领域的大量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在消费者行为领域的应用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并指出这一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家庭生命周期;产品消费;理论综述;研究展望
一、引言
家庭是大多数产品的基本消费单位,如住房、汽车和家用电器等产品,大部分是为家庭所购买和消费的。
因此,营销学者将家庭视为消费者行为学的重要研究单位。
家庭是个动态的消费单位。
在有关家庭的研究中,学者们用“家庭生命周期(family life cycle)”这一概念来描述特殊家庭事件(如第一个孩子的出生、最后一个孩子从家中离去、婚姻的解体、配偶的死亡、主要赚钱者的退休等)所引起的家庭转变。
家庭从产生开始随着时间的变化会因为这些特殊事件的发生而从一种状态变换成为另外一种状态,具有发展性。
大都经历新婚期、满巢I期、满巢Ⅱ期、满巢Ⅲ期、空巢期和鳏寡期等阶段而形成一个生命周期。
家庭生命周期已被社会学家、消费者研究人员和市场研究人员认作是研究家庭的一种有效方法,对这3类研究人员而言,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以管理为导向的消费者行为研究文献中对家庭生命周期概念非常重视。
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个人和家庭的需要在生命周期中是发生变化的,因此产品消费量的模式是发生变化的;第二,家庭中的决策形式在家庭生命周期中是变化的。
与家庭生命周期相关的购买和消费模式的研究始于Barton(1955)。
Lansing 和Morgan(1955)以及Lansing和Kish(1952)的努力。
在此之后,关于消费者行为和生命周期的研究,更多的是关于产品消费量模式的评估和识别,以及特别产品和服务更精确的关系,如住房、燃料消费、电话使用、与商店购物模式的关系、金融服务、休闲服务、城市与郊区的选择等。
虽然,在消费者行为研究中对家庭生命周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仍然有很多重要的课题没有完成。
本文在系统回顾这一领域文献的基础上,指出未来需要研究的方向。
二、作为独立变量的早期研究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起源于社会学领域,自20世纪50年代被引入到了消费者行为研究领域,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发展。
在有关消费行为的早期研究中,主要关注的是家庭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或类型的消费者行为。
第一项研究成果集中于1954年在Michigan。
由Ann Arbor所主持的“生命周期与消费者行为”研讨会上,与会的许多学者的报告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这一课题。
在生命周期中的消费者财源的研究中,Lansing和Morgan(1955)研究了生命周期中收入和资产的变化,及其在住房和耐用品方面的消费变化。
研究指出,家庭生命周期的收入类型呈现出倒置的U形,收入的增加在有生活独立的孩子时达到顶峰,随着孩子们离开家,收入就开始减少直到家庭主人的退休。
从社会调研公司为KoehlerManufacturing Company准备的一个关于“家具购买和生命阶段”的报告中,可以发现在两个独立的家庭生命周期阶段中,其对家具的购买兴趣非常高,而且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所购买的家具种类有所不同。
在“家庭生命周期及购买类型”学术报告中,Barton(1955)研究了非耐用品的消费量,他所讨论的大部分物品是快速使用的。
研究指出,与耐用品的购买模式一样,对非耐用品的购买模式也是两组力量导致的结果。
其一是年长的家庭主妇积累的购买经验。
这使得她对广告的反应较少,对尝试新产品的兴趣也较少,这是她年龄的直接作用。
然而,其家庭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对她所购买的产品的类型及其所拥有的财源具有直接的作用。
并且,家庭生命周期是比按年代次序的年龄更为灵敏的分类系统。
另外,Lansing和Kish(1957)就6个重要的家庭消费模式方面,即家庭收入、债务、妻子是否工作、家庭所有权、新车购买和电视购买,对生命周期和家庭主人的年龄作了直接的比较。
在这些对比中,学者发现在所有这6个方面,家庭生命周期要比年龄区别得更好,而且家庭生命周期提供了一些有用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在使用年龄进行分类时,即利用年龄分析时被掩盖掉了。
这些早期开拓性的研究表明,家庭生命周期在解释家庭产品消费和支出上是一个有价值的工具,同时也表明家庭生命周期是个有价值的分类系统,这些研究成果为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在营销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
这些研究成果也为后期大范围的产品消费研究指明了方向。
三、大范围产品的消费量模式研究
Wells和Gubar(1966)对家庭生命周期在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的应用进行全面的研究,他们通过数据对前述会议中的许多学术报告作了细化和补充,就家庭生命周期变量和家庭主人年龄在预测食品、耐用品、住房和度假消费上的有效性进行对比,有大约一半的产品和服务都没有做出区分,但是有231个商品或服务,在比较中存在着不同。
其中有54个产品(奢侈品和其他与年龄有较大联系的商品)
偏向于年龄,177个(包括食品、耐用品、住房和度假等)偏向于生命周期。
与当时非常通行的观点不同,Ferber(1979)指出当社会经济和人口统计变量,特别是收入变量受到控制时,生命周期变量几乎不能影响消费。
另外,有学者指出家庭生命周期比家庭结构变量更有利于解释消费。
为了检验这些观点,Wagener 和Hanna(1983)比较了Wells-Gubar和Murphy-Staples的模型以及家庭组合变量在家庭衣物消费上的解释能力,结果表明,3个变量在解释能力上并没有很大的不同,Wells-Gubar(1966)和Murphy-Staples(1979)的解释能力几乎相等,这表明更多家庭生命周期的阶段数量并没有改进模型的在衣物消费上的预测能力,同时指出在对社会经济和人口统计变量进行控制时,家庭生命周期的解释作用很小。
上述的一些研究对Wells-Gubar和Murphy-Staples家庭衣物消费的解释能力上进行了比较和检验,当更加适合美国人口统计环境的Gilly和Enis模型被提出后,人们自然会想到。
这个模型对消费品的解释能力如何。
Danko和Schaninger 对这个模型在食品、饮料、耐用品和家具消费的解释能力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Gilly和Enis模型在广阔的消费领域有着强大的解释能力,仅次于调整后的家庭收入变量。
在食品和饮料消费的解释上,Danko和Schani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