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的融资历程和股权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670.00 KB
- 文档页数:14
阿里巴巴筹资过程阿里巴巴筹资分析阿里巴巴集团,是一家由马云于1999年带领其他17人所创建的国际化的互联网公司;集团由私人持股,服务来自超过240个国家和地区的互联网用户;经营多元化的互联网业务,致力为全球所有人创造便捷的交易渠道;自成立以来,集团建立了领先的消费者电子商务、网上支付、B2B网上交易市场及云计算业务,近几年更积极开拓无线应用、手机操作系统和互联网电视等领域。
集团以促进一个开放、协同、繁荣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为目标,旨在对消费者、商家以及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阿里巴巴发展历程如众多上市公司一样,经历了初创期、成长期、快速扩张期、上市期等阶段。
公司从一个18人的创业公司成为拥有6000多人的超大型互联网集团,成为世界互联网电子商务的领军企业之一。
这一切都与其成功的融资密不可分。
阿里巴巴通过多轮融资,即杠杆分批融资方式,成功地放大看企业市场价值,同时每次融资也恰到好处的支持了业务的稳步发展。
从狭义上讲。
融资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也就是说公司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企情况、资金拥有的状况,以及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用一定的方式,从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去筹集资金。
组织资金的供应,以保证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管理等需要的理财行为。
现在让我来简要分析下阿里巴巴的筹资过程第一次:创业之始,内部筹资1999年2月,阿里巴巴静悄悄地诞生在杭州湖畔花园的一间小公寓里。
门上连一个牌子都没有挂,简陋、质朴、无名。
马云决定在杭州成立公司,远离当时已成为IT中心的北京和深圳,这样会使公司运营成本更低。
阿里巴巴成立那天的第一次集会也成了筹资会。
马云让参会的18人(都是马云任杭州科技大学英语老师时,夜大英语班的学生,被称为阿里的“十八罗汉”)拿出自己的存款来,最终他们凑了50万元,作为初始投资。
第二次:外部筹资,天使投资很快,阿里巴巴网页发布了。
马云很快就进入了外媒的视野。
互联网是个烧钱的行业,它的规模效应比其它行业都重要,所以对资本最为渴求。
阿里巴巴8次融资历程及股权结构演变截止2018年6月6日,阿里巴巴以5361亿美元登顶全球第六大市值公司,仅次于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以及Facebook。
阿里巴巴公司能够像滚雪球一样飞速发展壮大,得力于一轮轮融资所带来的丰沛资本力量。
1999年9月,马云带领18位创始人在杭州湖畔花园小区的公寓中成立了阿里巴巴公司,50万元启动创业之路。
在18位创始人中,对阿里巴巴起势,以及后续融资最为关键的人是,蔡崇信。
1999年10月,蔡崇信利用在高盛的旧关系,引来了由高盛牵头,联合美国、亚洲、欧洲的一些基金公司,共同向阿里巴巴投资500万美元,解决了阿里巴巴的燃眉之急,并成功把阿里巴巴推向海外资本市场,使之进入一线投资人的视野。
2000年,马云为阿里巴巴引进第二笔融资,2500万美元。
其中日本软银投资2000万美元,其余来自富达、汇亚资金、联合新加坡TDF、瑞典AB投资等,阿里巴巴管理团队仍保有绝对控股权。
2004年2月,阿里巴巴获得第三轮融资8200万美元,马云及其创业团队仍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7%,第二大股东为日本软银,持股比例为20%,富达的持股比例为18%,其他几家股东合计持股15%。
2005年8月,雅虎以10亿美元和雅虎中国的资产,换取了阿里巴巴39%的股份,这次股权交易及融资,为阿里巴巴提供了强力资金支持。
利用这笔资金,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支付宝等平台迅速成长,并成功回击了来自美国C2C巨头eBay的挑战,奠定了阿里巴巴在中国互联网领域的领头羊地位。
但是,阿里巴巴也为此次交易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雅虎成为阿里巴巴第一大股东,甚至有权力换掉马云这个CEO。
2007年11月,全球最大的B2B公司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融资15亿美元。
阿里巴巴市值达280亿美元,超过百度、腾讯,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阿里巴巴进入马云团队、美国雅虎、日本软银“三足鼎立”的时代。
2011年9月,阿里巴巴向美国银湖、俄罗斯DST、新加坡淡马锡以及中国的云峰基金融资近20亿美元,完成其第六轮融资计划。
阿里融资史堪称霸气
阿里融资史堪称霸气傍了洋大款雅虎拿了10 亿美金
2005 年,阿里巴巴面临严重的资金缺口,马云融资的第一步就是找上雅虎,从那拿到10 亿元美金,随着雅虎走向下坡路,马云趁机把支付宝资产转移到个人控制公司,在雅虎退出后,马云联合国资入股接手雅虎一半(20%)股权阿里巴巴的融资步步为营,马云都通过谈判、转移资产等手段从中获得了控制权的保证。
而2007 年到2012 年,阿里巴巴外贸业务板块上市再退市,股价零涨幅,更是相当于获得了一笔5 年期无息贷款。
回顾阿里融资史,堪称霸气。
1、2012 年:国资入股接手雅虎一半(20%)股权
面对这么强势,不讲道理的土豪,雅虎心灰意冷了,准备全部退出。
马云领了一大批本土金链汉子(国有的国开行,混合的中信资本、有背景的博裕资本)接了雅虎一半(20%)的股权。
为什么只接一半?因为凑不出那么多钱。
雅虎也只好退一步,让阿里巴巴在2015 年前整体上市,而且价格必须比回购价高10%,否则我卖给谁就不归你管了。
反正呢,雅虎是铁了心要卖。
2、2011 年:马云将支付宝资产转移到个人控制公司
雅虎逐渐走下坡路了,跟老马关系好的杨致远又下去了,雅虎作为大股东不免对公司提意见,马云觉得不爽,想解决控制权问题。
于是先是谋求回购股份,但雅虎不愿意卖。
于是马云开始公开抨击雅虎总裁,还是不行。
于是把阿里巴巴最具想象力的资产支付宝未经股东同意,直接从上市公司转到马云个人控制的公司。
阿里巴巴早期股权分配方案阿里巴巴早期股权分配方案引言:阿里巴巴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
公司成立于1999年,起初是一个B2B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国内外贸易的在线服务。
如今,阿里巴巴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的互联网企业集团,旗下拥有淘宝、天猫、阿里巴巴国际站等多个电子商务平台。
阿里巴巴的成功离不开早期股东的奉献和贡献。
本文将探讨阿里巴巴早期股权分配方案。
一、阿里巴巴早期股权分配方案的概述阿里巴巴创始人为马云,他与其他伙伴共同创办了公司。
在早期的股权分配中,主要的股权持有人包括马云、红杉资本等投资机构。
二、马云的股权分配马云是创始人之一,对阿里巴巴的成功有着巨大的贡献。
在早期,马云持有公司的大部分股权。
他的股权在公司成立后的几轮融资中逐渐稀释,但他依然是公司的最大股东之一。
三、红杉资本的股权分配红杉资本是中国最早的风险投资机构之一,其对阿里巴巴在早期的发展提供了巨额资金支持。
红杉资本在公司成立初期投资了一笔股权,并通过多轮融资进一步增持了其持有的股份。
红杉资本也是阿里巴巴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
四、其他投资机构的股权分配除了红杉资本外,阿里巴巴的早期股东中还有其他一些投资机构。
这些机构通过对阿里巴巴的投资获得了一定的股权份额。
这些投资机构在公司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供了资金支持和战略建议。
五、员工激励计划的股权分配为了激励员工对公司发展作出贡献,阿里巴巴在早期制定了一系列的员工激励计划。
这些计划中包括股票期权和股票奖励等形式的股权分配。
通过这些激励措施,公司吸引了优秀的人才参与进来,为公司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六、股权分配方案的影响和启示阿里巴巴早期股权分配方案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向投资机构和员工分配股权,公司得到了资金支持和人才支持,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这些股权分配方案也对其他公司在早期阶段的股权分配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结论:阿里巴巴早期股权分配方案是公司成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50万元人民币到200亿美元,阿里巴巴资本运作之路1杨长汉内容提要:阿里巴巴是马云1999年在中国杭州创立的电子商务网络公司,创立之初,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人民币。
创立之后,公司首先向高盛公司融入500万美元VC风险投资。
继而于2000年引进了软银等机构2500万美元风险投资,2004年再次从软银等机构手中募集到8200万美元股权投资。
2005年,雅虎入股阿里巴巴:以10亿美元现金、雅虎中国的所有业务、雅虎品牌及技术在中国的使用权,换取阿里巴巴集团40%股份及35%的投票权。
2007年,阿里巴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市值达到200亿美元,成为全球领先的小企业电子商务公司。
关键词:资本运作、风险投资、私募基金、公司并购、投资银行一、阿里巴巴概况阿里巴巴(香港联合交易所股份代号:1688)(1688.HK)为全球领先的小企业电子商务公司,也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旗舰公司阿里巴巴在大中华地区、日本、韩国、欧洲和美国共设有60多个办事处。
阿里巴巴网站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旗舰子公司,是全球电子商务的领先者,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
阿里巴巴公司与淘宝、支付宝、阿里软件和雅虎口碑共同组成阿里巴巴集团。
(资料来源:新浪财经)二、阿里巴巴发展的两个核心人物1、马云阿里巴巴创办人、主席、首席执行官,IT业的领军人,企业家,演讲家(CEO)。
籍贯:中国杭州。
1964年生于浙江杭州,1988年-1995年为杭州电子工学院英文及国际贸易讲师。
1995年-1997年创办“中国黄页”,是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站。
1997年-1999年加盟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开发外经贸部官方站点及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
1999年在杭州设立研究开发中心,创办阿里巴巴网站。
2003年进军C2C领域,推出个人网上交易平台淘宝网(),并在2年内成长为国内最大的个人拍卖网站。
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之一、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阿里巴巴公司主席和非执行董事、软银集团董事、中国雅虎董事局主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下工商咨询委员会(ABAC)会员、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院长、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董事。
阿里巴巴上市下的内部结构变化关于《阿里巴巴上市下的内部结构变化》,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自1999年,马云带领其他创始人成立阿里巴巴集团。
在1999年至2000年,阿里巴巴从软银、高盛、美国富达投资等机构融资2500万美金。
于2002年开始盈利,并在03年接连成立淘宝和发布支付宝,获得雅虎青睐,在2005年与美国雅虎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执掌雅虎中国。
2007年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在2012年淘宝网正式拆分为三个独立的公司:淘宝网、天猫和一淘;同年6月,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联交所退市。
并于2014年在美国正式上市,阿里巴巴已逐渐成为中国电商业的领头羊。
下载论文网【关键词】阿里巴巴 上市 内部结构 变化一、阿里巴巴股权的演变史(1)“合伙人制度”提出前:自马云1999年带领17个创业伙伴创业,到2004年软银追加投资阿里巴巴时,马云及其创业团队一直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东,占47%股份;第二大股东为软银,约占20%;富达约占18%,其他几家股东合计约15%。
控制权在马云及其团队手中。
2005年8月,雅虎以10亿美元加上雅虎中国资产,获得阿里巴巴39%的股份,但只有35%的投票权。
当时,这起交易缓解了阿里巴巴的资金困境,但多年之后,马云才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阿里巴巴集团B2B公司在港交所上市的招股书信息显示,阿里巴巴集团2005年与雅虎签订了一款协议,规定从2010年10月开始,雅虎的投票权逐渐增加至39.0%,而马云等管理层的投票权逐渐从35.7%降为31.7%,软银会保持29.3%的股份及投票权不变。
同时,雅虎在阿里巴巴集团的董事会席位数量逐渐增加到两个席位,与马云等阿里巴巴集团管理层席位数相同。
雅虎有权将董事会的席位从1位增加到2位,阿里巴巴董事会成员结构将由原来的“2:1:1”变成“2:2:1”结构,马云及其团队对于控制权的掌握有所减弱。
阿里巴巴上市后的股权结构(阿里巴巴最新股权结构)
阿里巴巴集团是中国最著名的互联网公司之一,自2007年以来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
2019年,公司的股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使得阿里巴巴集团成为了一个更加强大和多元化的企业。
根据阿里巴巴最新的股权结构,公司创始人马云已经将其持有的8.8%的股份转让给了阿里巴巴的员工股票计划。
这意味着,阿里巴巴的员工现在占有公司总股本的约10%。
此外,阿里巴巴的其他高管和创始人也持有公司的股份。
阿里巴巴的上市计划是经过了多年的筹备和规划的。
在这个过程中,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持其股权结构的稳定性和透明度。
例如,公司采取了双重股权结构,这意味着公司的管理层可以通过持有A类股票来控制公司的决策。
此外,阿里巴巴还设立了一个董事会,以确保公司的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的合作和沟通。
阿里巴巴的股权结构对公司的成功至关重要。
它有助于公司保持其领先地位和市场份额,并促进了公司的创新和发展。
阿里巴巴在中国和全球范围内都拥有强大的业务和品牌,这得益于公司的股权结构和管理层的智慧和领导力。
总的来说,阿里巴巴的股权结构是一个保证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
公司的管理层和所有股东必须密切合作,以确保公司的成功和持续发展。
阿里巴巴将继续保持其领先地位,并在未来发展中继续实现其愿景和目标。
从万元人民币到亿美元,阿里巴巴资本运作之路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从50万元人民币到200亿美元,阿里巴巴资本运作之路1杨长汉内容提要:阿里巴巴是马云1999年在中国杭州创立的电子商务网络公司,创立之初,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人民币。
创立之后,公司首先向高盛公司融入500万美元VC风险投资。
继而于2000年引进了软银等机构2500万美元风险投资,2004年再次从软银等机构手中募集到8200万美元股权投资。
2005年,雅虎入股阿里巴巴:以10亿美元现金、雅虎中国的所有业务、雅虎品牌及技术在中国的使用权,换取阿里巴巴集团40%股份及35%的投票权。
2007年,阿里巴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市值达到200亿美元,成为全球领先的小企业电子商务公司。
关键词:资本运作、风险投资、私募基金、公司并购、投资银行一、阿里巴巴概况阿里巴巴(香港联合交易所股份代号:1688)()为全球领先的小企业电子商务公司,也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旗舰公司阿里巴巴在大中华地区、日本、韩国、欧洲和美国共设有60多个办事处。
阿里巴巴网站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旗舰子公司,是全球电子商务的领先者,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
阿里巴巴公司与淘宝、支付宝、阿里软件和雅虎口碑共同组成阿里巴巴集团。
(资料来源:新浪财经)二、阿里巴巴发展的两个核心人物1、马云阿里巴巴创办人、主席、首席执行官,IT业的领军人,企业家,演讲家(CEO)。
籍贯:中国杭州。
1964年生于浙江杭州,1988年-1995年为杭州电子工学院英文及国际贸易讲师。
1995年-1997年创办“中国黄页”,是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站。
1997年-1999年加盟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开发外经贸部官方站点及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
1999年在杭州设立研究开发中心,创办阿里巴巴网站。
2003年进军C2C领域,推出个人网上交易平台淘宝网,并在2年内成长为国内最大的个人拍卖网站。
阿里巴巴融资之路一、马云试水商海马云1965年出生于浙江杭州。
读书时,他的成绩从没进过前三名。
他的理想是上北大,但高考连续考了3年。
第一年高考,他数学考了1分,第二年数学19分。
到第三年,他才被当时杭州最差的杭州师范大学录取,而且是个专科。
大学毕业后,马云当了6年半的英语老师。
期间,他成立了杭州首家外文翻译社,用业余时间接了一些外贸单位的翻译活。
钱没挣到多少,倒是闯出了一点名气。
1995年,“杭州英语最棒”的马云受浙江省交通厅委托到美国催讨一笔债务。
结果钱没要到一分,倒发现了一个“宝库”。
在西雅图,对计算机一窍不通的马云第一次上了互联网。
刚刚学会上网,他竟然就想到了为他的翻译社做网上广告,上午10点他把广告发送上网,中午12点前他就收到了6份email,分别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说这是他们看到的有关中国的第一个网页。
“这里有大大的生意可做!”马云当时就意识到互联网是一座金矿。
噩梦般的讨债之旅结束了,马云灰溜溜地回到了杭州,身上只剩下1美元和一个疯狂的念头。
马云的想法是,把中国企业的资料集中起来,快递到美国,由设计者做好网页向全世界发布,利润则来自向企业收取的费用。
马云相信“时不我待,舍我其谁”!找了个学自动化的合作伙伴,加上妻子,一共三人,两万元启动资金,租了间房,就开始创业了。
这就是马云的第一家互联网公司——海博网络,产品叫做“中国黄页”。
马云的口才很好。
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在杭州街头的大排档里经常有一群人围着一个叫马云的人,听他口沫乱飞地推销自己的“伟大”计划。
那时候,很多人还不知互联网为何物,他们称马云为骗子。
1995年他第一次上中央台,有个编导跟记者说,这个人不像好人!其实在很多没有互联网的城市,马云一律被称为“骗子”。
但马云仍然像疯子一样不屈不挠,他天天都先这样提醒自己:“互联网是影响人类未来生活30年的3000米长跑,你必须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又要像乌龟一样耐跑。
”然后出门跟人侃互联网,说服客户。
阿里巴巴筹资分析阿里巴巴集团,是一家由马云于1999年带领其他17人所创建的国际化的互联网公司;集团由私人持股,服务来自超过240个国家和地区的互联网用户;经营多元化的互联网业务,致力为全球所有人创造便捷的交易渠道;自成立以来,集团建立了领先的消费者电子商务、网上支付、B2B网上交易市场及云计算业务,近几年更积极开拓无线应用、手机操作系统和互联网电视等领域。
集团以促进一个开放、协同、繁荣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为目标,旨在对消费者、商家以及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阿里巴巴发展历程如众多上市公司一样,经历了初创期、成长期、快速扩张期、上市期等阶段。
公司从一个18人的创业公司成为拥有6000多人的超大型互联网集团,成为世界互联网电子商务的领军企业之一。
这一切都与其成功的融资密不可分。
阿里巴巴通过多轮融资,即杠杆分批融资方式,成功地放大看企业市场价值,同时每次融资也恰到好处的支持了业务的稳步发展。
从狭义上讲。
融资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也就是说公司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企情况、资金拥有的状况,以及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用一定的方式,从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去筹集资金。
组织资金的供应,以保证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管理等需要的理财行为。
现在让我来简要分析下阿里巴巴的筹资过程第一次:创业之始,内部筹资1999年2月,阿里巴巴静悄悄地诞生在杭州湖畔花园的一间小公寓里。
门上连一个牌子都没有挂,简陋、质朴、无名。
马云决定在杭州成立公司,远离当时已成为IT中心的北京和深圳,这样会使公司运营成本更低。
阿里巴巴成立那天的第一次集会也成了筹资会。
马云让参会的18人(都是马云任杭州科技大学英语老师时,夜大英语班的学生,被称为阿里的“十八罗汉”)拿出自己的存款来,最终他们凑了50万元,作为初始投资。
第二次:外部筹资,天使投资很快,阿里巴巴网页发布了。
马云很快就进入了外媒的视野。
互联网是个烧钱的行业,它的规模效应比其它行业都重要,所以对资本最为渴求。
阿里巴巴融资史阿里巴巴公司简介公司名称:阿里巴巴集团成立时间: 1999 年 9 月 10 日注册地:开曼群岛总部所在地:杭州(中国总部)香港(国际总部)主营业务:电子商务、网上支付、B2B网上交易市场及云计算业务2015 年全年,阿里巴巴总营收943.84 亿元人民币,净利润688.44 亿元人民币。
2016 年 4 月 6 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台。
一张图读懂阿里巴巴融资史阿里巴巴第一轮融资1999 年 3 月,以马云为首的18 人团队投入 50 万元的资金在杭州启动了阿里巴巴网站的运营。
半年后, 1999 年 10 月,网站会员人数达到41000 人。
在拒绝了38 家的风险投资后,蔡崇信的加入帮助团队落实了“十八罗汉”的股权协议、彻底将阿里巴巴变成了股份制的企业,同时获得了高盛、新加坡政府科技发展基金以及原东家InvestorAB 公司共同投资的500 万美元。
阿里巴巴第一轮融资之股权结构图阿里巴巴第二轮融资进入 2000 年后,阿里巴巴的会员以及达到了10 万人,遍布 180 个国家和地区。
此时,孙正义(日本软银主席)来中国找投资项目,决定投资3000万美元获得阿里巴巴30%的股份。
然而,马云提出2000 万美元,作为条件,马云必须自己掌控阿里巴巴。
在2000 年 1 月,软银联合富达、汇亚资本、日本亚洲投资、瑞典投资、TDF等共计 2500 万美元入股阿里巴巴,其中软银投资额达到 2000 万。
阿里巴巴第二轮融资之股权结构图阿里巴巴第三轮融资截止到 2004 年,阿里巴巴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球最佳B2B网站,03 年便已经实现每日收入过百万的目标。
此时,eBay 的崛起和非典的入侵逐渐开始改变人们的购物习惯,阿里巴巴抓住了这个契机,于是淘宝网正式诞生。
2004年2 月,阿里巴巴再次获得软银、富达投资和GGV共计8200 万美元的投资,其中有 6000 万美元单独注资淘宝,软银是其最大的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