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素-字-词的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3
词的构成大家好,今天我要讲授的内容是现代汉语当中词的构成问题。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大家应该先知道汉语的五级语言单位:语素——词——短语(词组)——句子(单句、复句)——句群(句组)。
从这个序列表里,我们可以看出词位于二级序列,所以,要了解它,我们首先得了解语素,再来分析词。
语素和词都是语言单位。
语素是具有一定意义的、用于构词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因此,我们可以讲,语素是最基本的语言单位。
而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最小的造句单位。
从这个关系看,词是比语素大的语言单位。
有的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像“吩咐”“葡萄”“咖啡”“马”“牛”等。
“吩咐”一词由一个语素构成,因为“吩咐”拆成“吩”和“咐”就都是无意义的声音了。
这种情况下,词和语素是一个同形单位,二者统一为一个形体。
有的词是由好几个语素构成的,像“语言”“鸡蛋”“书本”,“语言”一词由“语”和“言”两个语素构成。
这时,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分析在这些词中到底有几个语素。
从语素的构词能力看,现代汉语的语素有三大类:自由语素,半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
自由语素,指的是能够单说单用,独立成词,也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位置不受限制。
例如“美”可以独用,也可以组成“美丽”“美貌”“完美”“健美”等。
这类语素活动能力最强。
半自由语素不能单说单用,不独立成词,但能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位置不受限制。
例如“丽”在现代汉语中不独立成词,但能组成“秀丽”“丽人”等词。
这种语素在古代汉语中是词,在成语中仍然是词,如“风和日丽”。
这类语素活动能力比较弱。
不自由语素不能单说单用,也不能独立成词,只能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位置比较固定。
这类语素活动能力很有限,粘附性很强,所以又叫粘附语素。
如“阿”“初”“子”等。
根据在词中的作用的不同,我们把这些语素分为词根、词缀两类。
词根: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是体现词的词汇意义的语素。
例如“电线、电视、电影、电话、电灯”等,其中的语素都是词根语素。
词根可以单独构成词,也可以同别的词根一起构成词。
语论汉语的语素与词的关系问题○吴 潮摘 要:汉语的语素和词都是汉语的语法单位,但二者之间的关系仍不明朗。
李德鹏提出“汉语的语素就是词”,李显赫对此提出了质疑,赵强强赞同李德鹏的观点。
笔者同样对李德鹏的观点持怀疑态度。
本文将结合以上三位学者的观点,对汉语的语素和词的关系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汉语 语素 词 关系目前,传统观点认为汉语的语法单位有四级:语素、词、短语/词组、句子。
这一看法,将语素看作是词的下一级单位。
而对于这一看法,学界仍存在一些不同的声音。
李德鹏先生在《论汉语的语素就是词》(2013)这篇文章认为,汉语的语素和词存在概念上的矛盾,汉语的语素就是词,“语素”作为西方语言学引进的概念,不适合汉语语法的事实。
李显赫先生在《汉语的语素就是词吗?——与李德鹏先生商榷》(2015)这篇文章中认为,“词”和“语素”的概念并不存在矛盾,因此李显赫先生认为李德鹏先生在理论的立足点上存在偏差,进而造成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赵强强先生在《也论汉语的语素就是词》(2016)指出,李德鹏的观点是成立的,“两个定语‘最小的’和‘能够独立运用的’之间是一种平行关系,而并非李显赫所说的‘层递’关系”。
[3]无论如何,这三位学者都抓住了根本,都从“语素”和“词”的概念入手,由“语素”和“词”关系问题展开讨论。
而概念的解释也正是问题所在。
以下笔者将结合三位学者的观点,在“语素和词的概念和关系”“合成词和构成语素的关系”“古今语法的标准不一致”“‘成词法’概念的提出没有意义”四个方面再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语素和词的概念及关系对于“词和语素在概念上是否矛盾”这一问题,笔合体”与“能独立运用的最小音义结合体”两种说法存在着种属的差别。
多层定语的排列往往要遵循一个优先性序列。
认知语言学中的距离相似性原则也同样可以说明这一点。
距离中心词越近,表示在人们的认知域联系越紧密。
同时,“语素”和“词”作为名词性专业术语,可以从类别和特征两方面进行定义,表达成“特征+的+类别”的偏正结构。
试析语素与词素摘要: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语素不是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它的主要功能是作构成词语的材料。
词素是从词或词干的直接成分的角度来确定的音义结合体,它不一定是最小的音义结合成分,词素对于汉语分类是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将探讨汉语中的语素和词素的问题。
关键词:汉语语素词素一、引言汉语由字、词、短语组成句子,其中语素和词素是两个基本的语言单位。
语素和词素都是现行汉语语法学中表示词下一级语法单位的术语。
二者均源于20世纪30年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代表布隆菲尔德等人提出的“morpheme”这个概念。
起初,传统语法学派把它译成“词素”,并定义为“词素是构成复合词的最小单位的总称”“词素是构成词的具有一定意义的最小单位”“词素是词里边具有意义的构词单位”。
到了50年代末,吕叔湘先生把它译为“语素”。
二、语素及其分类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它不是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其主要功能是作为构成词语的材料。
语素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出不同的类型。
现代汉语中的语素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如“天、马、草、人、走、黑、民、光、念、跑”等,它们有一个音节,但可以独立使用并表达一定的意义;也有两个音节构成的语素,如“蝴蝶、蜻蜓、铃铛、吐司、苍茫、灿烂、琵琶、沙发、蜈蚣、荒唐”等,它们由两个音节构成,只有两个音节搭配在一起才能准确的表达语义,单独一个音节无法使用;另外,还有三个或三个以上音节的,如“法西斯、苏维埃、海洛因、哈尔滨、巧克力、喜马拉雅、法兰克福、奥林匹克、马克思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等。
它们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节搭配在一起才能顺利表达语义,单独一个音节无法使用。
双音节语素中有一部分是从外语借来的,由三个或三个以上音节的语素大都是从外语借来的。
(一)按是否有词汇意义来分1.实语素,指有实在意义的语素,表示时间、地点、处所等,又叫作词根语素,如“昨、今、这、那”等。
2.虚语素,指没有实在意义的语素,它只表示某种语法意义,又叫做词缀语素,有前缀、后缀(汉语中没有中缀),如“子、头、们”等。
词义和语素义关系简述词义是指单词在语言中所代表的意思,它是语言交流中的基本单位。
而语素义则是指单词所包含的语素所代表的意义。
语素是构成单词的最小单位,它们的组合形成了单词的词义。
因此,词义和语素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语言学中,词义通常分为字面意义和引申意义两种。
字面意义是指单词所表达的直接含义,而引申意义则是在字面意义的基础上,通过语境和文化背景的作用而产生的含义。
例如,“红色”这个词的字面意义是指颜色,但在中国文化中,它还代表着吉利和祥瑞的含义。
而语素义则是指单词所包含的语素所代表的意义。
例如,“美女”这个词,其中“美”和“女”都是语素,它们的组合形成了“美女”的词义。
在词义和语素义的关系中,语素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单词所包含的语素可以影响它的词义,甚至改变它的含义。
例如,“好心”和“坏心”这两个词,都包含了“心”这个语素,但它们的词义却完全相反。
这是因为“好心”代表着善意和友好的含义,而“坏心”则代表着恶意和敌意的含义。
同样的例子还有“爱国”和“卖国”,它们都包含了“国”这个语素,但它们的词义却截然不同。
除了语素的作用,语境和文化背景也对词义和语素义的关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同一个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词义和语素义。
例如,“鸡”这个词在农村地区的语境中通常代表着一种家禽,而在城市里的语境中则可能指某种美食。
类似的例子还有“银行”这个词,它在经济领域的语境中代表着一种金融机构,而在游戏领域的语境中可能指一个游戏中的虚拟货币存储场所。
总之,词义和语素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语素是构成单词的最小单位,它们的组合形成了单词的词义。
而语境和文化背景则对词义和语素义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词义和语素义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从而更加准确地进行语言交流。
现代汉语中语素,词,汉字三者的含义和关系
现代汉语中语素,词,汉字三者的含义和关系分析如下:
现代汉语中语素和词都是语言单位。
词是由语素构成的。
从这个关系看,词是比语素大的语言单位。
由几个语素构成的词,词和语素是容易区别的。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则词和语素是一个同形单位,二者统一为一个形体。
从语言结构中的功能看,某个语言单位就构词而言,它是语素;就造句而言,它是词。
例如“马拉车。
马拉马车。
刀在第一个句子里,“马”和“车"都是词。
在第二个句子里,作主语的“马”是词,作宾语的“马车"是一个词,在这个词里,“马"和“车”都是语素。
可见一个有一定意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究竟是词还是语素,要根据它所依存的条件和分析的角度来判断。
字是汉语表现为书面语形式的书写形体单位。
一个书写单位就是一个字。
字有时用来指词。
如说“革命人民的字典中没有‘屈服’这个字。
"有时用来指语素。
如说“现代汉语词汇中,最多的是两个字组成的合成词。
”有时用来指音节。
如说“双音词包含两个字。
”由于“字"这个词有多种意义和用法,因而一定要注意使用的场合,才能辨清它的确切意义和用法。
第三章词汇第一节现代汉语词汇概述1.词和语素重点见教材第113-114页1.1.词,是指一定的语音形式跟一定的词汇意义相结合,并且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第一,词的语音形式是固定的,声韵调固定不变,内部结合紧密,不允许出现停顿。
第二,词都有跟语音形式相匹配的完整而明确的意义。
第三,它还表现出一定的语法功能,可以跟别的词语自由组合。
第四,在前三个前提下,它还应该是最小的语言单位,这一方面跟短语区别开来,另一方面又跟语素区别开来。
1.2.语素是音义相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2.语素和音节、汉字的关系见教材第114页(1)同一个汉字可以代表不同的语素字形同,读音异字形、读音同,词形异字形、读音、词形同,意义异(2)一个语素可以有两个以上的音节连绵词口语词音译词(3)一个汉字在不同场合有时是语素,有时不是语素3.确定语素的方法——“同形替代法”重点见教材第114-115页4.语素的类别重点见教材第115页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5.词和语素的区分重点见教材第115页语素的意义不太明确,也不太稳定。
语素不能独立运用。
6.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重点见教材第115-116页(1)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词则以多音节为主(2)词语有明显的双音化趋势a.汉语词语双音化的主要原因第一,汉语的音节数目有限,双音节有助于避免大量的同音词的出现。
第二,单音节词往往是多义词,双音节词就使词义的表达更为细腻、精确,涉及的范围也更为广阔、深入。
b.汉语词语双音化的主要途径以一个单音节语素为主,在前面或者后面加上一个辅助性的相关成分单音节语素的前后添加没有意义的附加成分意义相同或者相近的单音节语素联合起来使用三音节的此省略其中一个音节四音节以及四音节以上的词采用缩略法(3)合成词的内部构造跟短语的构造大体一致第二节构词法(重点)1.定义:用语素构成词的方法2.类型:(1)单纯词:一个语素构成(2)合成词: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A.重叠词B.派生词(3)复合词:词根和词根构成的词A.联合式B.偏正式C.述宾式D.述补式E.主谓式F.量补式第三节词汇基本系统1.词汇的基本单位:词2.词汇基本系统:(1)依靠形式特征而形成的系统:同音词与同形词(2)依靠意义特征而形成的系统:单义词语多义词,上下位词与类义词,同义词与反义词第四节词汇的来源系统1.行业语的泛化见教材第138页1.1.行业词语泛化的特点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专门词语,它们有特定的表义内容和使用范围。
现代汉语语素和词的区别汉语语言是一种拥有上万年历史的语言,这种语言有着行之有效的特性以及丰富多彩的内涵。
在汉语语言中,语素和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在语言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起着不同的作用。
语素是一个最基本、最小的语言单元,它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不可以直接表达某种意义,但是它可以组合成各种各样的词。
如形容词、动词都是由语素组合而成的。
在现代汉语中,语素主要包括实义语素、形容词语素、动词语素、量词语素等,这些语素是汉语语言的基本组成单元。
词是一个有意义的语言单元,由语素组成,可以表达某种意义。
在现代汉语中,词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动词、量词、介词、副词和代词等,这些都是汉语语言中最常用的词。
语素与词有着本质的区别,语素指的是一个最基本、最小的语言单元,它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不可以直接表达某种意义,而词则是一个有意义的语言单元,由语素组成,可以表达某种意义。
语素与词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词往往由以及词素组成,掌握语素与词之间的关系是汉语语言研究的重要内容。
语素及其组合用来构成词,从而构成更丰富的语言形态。
只有在大量语素和词组合结合的情况下,才能表达出一句汉语句子,并表达清楚它所要表达的意思。
除此之外,语素与词之间也存在着逻辑关系。
语素的组合可以构成字根,字根构成词。
另外,汉语中也有一种语素替换的现象,它把汉语中的语素替换成另一种语素,从而使句子的意思变得清晰明了,从而使句子的含义更加丰富。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得出,语素与词之间的本质区别是:前者不可以直接表达某种意义,但可以组合成各种各样的词;而后者则是一个有意义的语言单元,由语素组成,可以表达某种意义。
当然,语素与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构成了汉语语言的基本结构,使汉语语言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因此,深入了解语素和词之间的区别,对熟悉汉语语言是十分有必要的。
语素和词之间的关系,其实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既可以改善汉语的发音能力,又可以提高汉语表达能力。
一、语素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的结合体,是语言的最小单位。
语素是一种构词单位,它的功能是用来构词。
1、语素的分类①单音节语素:用一个音节表示的语素。
如:天、地、日、月、水、火、人等。
②双音节语素:用两个音节表示的语素,主要包括一些联绵词和音译外来词。
如:玫瑰、朦胧、徘徊、彷徨、模糊、犹豫、咖啡、沙发、玻璃等。
③多音节语素: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节表示的语素,主要是一些外来词。
如:苏维埃、马克思、巧克力、奥林匹克、布尔什维克等。
2、语素的辨认①看是不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
如:天、地、日、月等,都是单音节的,不能分开,又都有意义,就是语素。
中的琵、琶、玻、璃、葡、萄等,虽然都是单音节,但不表示意义,就不是语素,只有结合成琵琶、玻璃、葡萄等时,才表示一定的意义,才是语素。
②看是不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如:窗户、铁路、书桌、钢笔,其中每一个都可以再分成两个最小的单位,窗、户、铁、路、书、桌、钢、笔,而且每一个都能表示意义,它们就不是语素。
窗、户、铁、路、书、桌、钢、笔,才是语素。
而玫瑰、朦胧、徘徊都是双音节,但如果分成玫、瑰、朦、胧、徘、徊,都不表示意义,所以它们是语素。
③辨别一个语言单位是不是语素,不是看音节的多少,而主要看是不是表示一个最小的不能分割的意义,是不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的结合体。
3、语素构词的方式①有的语素可以独立成词,也可以与别的语素只有地组合成词(前后均可)。
例如,“好”可以单独使用,成为一个词,也能跟其它语素自由组合成词:“好热、好人、好事、好像,真好、幸好、相好”。
②有的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却可以与别的语素自由结合成词。
例如,“速”不独立使用,但前后可加上其它语素构成词:“时速、高速、超速、速度、速效、速率”。
③有的语素既不能独立成词,跟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也有固定的位置。
例如,“阿”可组成“阿姨、阿哥、阿叔”,但只能放在前面;“们”可以组成“我们、他们、爷们、同学们”,但只能放在后面。
二、词词是能够自由运用的有一定意义的最小的的语言单位。
词的构成一、语素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二、语素同音节、汉字的关系:一般说来,一个语素就是一个音节、一个汉字。
但语素、音节、汉字又属于不同范畴:语素是语言单位,音节是语音单位,汉字是记录汉语音节的书写符号系统三、语素和词的区别:1、从语音形式看,语素以单音节为主,如“们”、“习”、“言”、“吧”等,虽然也有“犹豫”、“逍遥”、“凡士林”等多音节语素,但数量毕竟不多。
词以双音节为主,虽然也有“好”、“山”、“打”、“自来水”、“电冰箱”、“呼和浩特”等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存在,但绝大多数还是双音节词。
2、从意义上看,语素的意义不够稳定、明确;词的意义比较明确。
例如“直”,有“不弯曲”、“坦率”、“公正”、“径直”等多种含义,单看“直”很难确定它是哪一种意义,只有同别的语素组合起来,意义才能明确固定下来。
词的意义比较明确,例如“直线”、“直言”、“直达”、“正直”、“笔直”等词,由于有别的语素意义的限制,所以意义就十分明确。
3、从功能上看,语素是构词的要素,不能直接用来造句。
例如“语”、“伟”、“哪”、“了”等,它们都不能充当句子成分。
词可以直接构成句子或短语,充当句子成分。
例如“我们”、“学习”、“语法”几个词可以组成“我们学习语法”这样的句子,也可以组成“学习语法”、“我们学习”等短语。
四、词的构成(一)单纯词的类别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根据与音节的联系,又可以分为单音节单纯词和多音节单纯词两类。
1.单音节单纯词是由一个单音节语素构成的词。
例如:山水头吃走打好苦才我三条吗2.多音节单纯词是由一个多音节语素构成的词,主要有以下五类:(1)连绵词:连绵词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的词。
可分为双声、叠韵和非双声叠韵。
参差吩咐拮据琵琶仿佛犹豫玲珑蜘蛛从容橄榄朦胧婆娑徘徊逍遥叮咛汹涌牡丹鹧鸪妯娌芙蓉蝴蝶杜鹃珊瑚垃圾(2)音译词:以读音相近的字翻译外族语言而形成的单纯词。
语素和词的概念。
还要明确字是什么:
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汉语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综合起来分析:
1、词是造句的单位;
2、语素是构词的单位;
3、字则是记录词和语素的书写单位。
前两者属于语言符号系统,后者则属于书写符号系统。
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语素和字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现代汉语中的语素一般是单音节的。
单音节汉字与单音节语素形成对应关系,即一个语素由一个汉字来记录。
如“山”“大”“观”“子”“田”“小”“很”“吗”“残”“污”“检”等。
单音节汉字与多音节语素不能形成对应关系,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语素由几个音节表示。
例如“彷徨”“参差”“蜘蛛”“猩猩”“的士”“白兰地”“歇斯底里”“勃勃”“萋萋”“扑通”“哗啦”等等。
因为存在多音多义字,所以,单音节语素与汉字之间,也存在不对应的情况。
如:
1)汉字“行”:
在下列两组词中分别对应不同的语素:
xíng:“行走”“自行车”“行李”等;
háng:“银行”“行业”“行距”等。
2)汉字“重”:
在下列两组词中分别对应:
zhòng:“重要”“重视”“重心”“重大”等;
chóng:“重复”“重新”“重整”“双重”等。
其他如“别扭”的“别”和“别去”的“别”,“昂首”的“首”和“一首诗”的“首”等,都是如此。
(二)语素和词
语素和词都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
两者区别的关键就在于功能上的差异:
1、语素是用于构词的,而词是用于造句的,二者不是同一个层级的关系。
语素分成词语素和非词语素。
2、成词语素:可以单独构成词的语素。
如:
单音节语素:“草”“并”“风”“走”“美”“一”“张”“啊”“才”多音节语素:“饽饽”“徘徊”“葡萄”“咖啡”“维他命”等。
3、非词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和别的语素结合起来构成词的语素。
如:“草原”“行走”等词中的语素“原”“行”等,就属于非词语素。
又如:“学习”“人民”“桌子”“作者”“蝴蝶结”“洗衣机”中的
“习”“民”“桌”“子”“者”“衣”“机”等,都属于非词语素。
(三)字和词
字和词的关系与字和语素的关系有一致性,但相比较而言,字和词的关系更为复杂一些,也可以说不完全对应的情形更多一些,因为汉语的词是以双音节为主要音节结构形式的。
具体分析:
1、有一个字表示一个词的,如:
“凤”“高”等。
2、两个字或两个以上的字表示一个词的,如:
“电脑”“洗衣机”等。
3、还有一个字表示不同的词的或一个词用不同字来表示的。
前者如“白颜色”的“白”和“白跑一趟”的“白”,后者如“笔画”和“笔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