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的燃烧与热解特性
- 格式:pdf
- 大小:106.27 KB
- 文档页数:3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烟草平衡水分:烟叶的吸湿性使烟叶在任一空气温湿度条件下含水量相应的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这种含水量与周围空气的温湿度保持着一定的平衡关系,即烟叶表面水蒸汽压力与周围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相平衡时的烟叶汗水率。
2烟草挥发性碱:可以挥发的那部分胺类含氮化合物,主要包括氨,胺酰胺和游离烟碱。
3烟草灰分:烟草样品经初步灰化后放在特制的高温炉中,在500-550°C的高温下灼烧灰化,发生一系列变化,水分及挥发物质以气态逸散,有机物质分解后,与有机物本身的氧和空气中的氧生成二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和水分而散失,残留的灰分包括金属的氧化物、氯化物、碳酸盐等,即为烟草总灰分。
4尼古丁值:总尼古丁/游离尼古丁,该值越大,烟叶苦辣味越轻。
5 Strecker降解反应:二羰基化合物与氨基酸作用,产生一个很活泼的氨基酮和比氨基酸少一个碳原子的醛,并释放出CO2。
1烟叶吸湿性:烟叶能依空气温湿度的变化,从空气中吸收水分或向空气中散发水分,这种性能称为烟叶的吸湿性。
2烟草生物碱:烟草中的一类碱性含氮杂环化合物。
4 多酚值:多酚/(糖+多酚),该值越大,烟叶颜色越深。
5 Amadori分子重排:羰胺缩合产物N-葡萄糖基胺在酸性条件下经过分子重排形成1-氨基-1-脱氧-2-酮糖的过程。
1还原糖:具有半缩醛羟基的单糖或低聚糖2F2蛋白:可溶性蛋白质中去除叶绿体蛋白剩余的部分4尼古丁值:总尼古丁/游离尼古丁5侧流烟气:阴燃时产生的烟气1水溶性糖:烟草中的单糖、二糖和其他低聚糖都具有水溶性,对烟草品质影响基本相同,测定时用同样的方法提取,把它们统称为水溶性糖2 F1蛋白:叶绿体蛋白或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3烟草生物碱:烟草中的一类碱性含氮杂环化合物,具有生理活性4施木克值:水溶性糖/蛋白质5主流烟气:吸燃产生的烟气。
1还原糖:分子结构中含有缩醛羟基的具有还原性的单糖或低聚糖。
4糖氮比:水溶性糖/总氮。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烟草平分:烟叶的吸湿性使烟叶在任一空气温湿度条件下含水量相应的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这种含水量与周围空气的温湿度保持着一定的平衡关系,即烟叶外表水蒸汽压力与周围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相平衡时的烟叶含水率。
烟草挥发性碱:可以挥发的那局部胺类含氮化合物,主要包括氨,胺酰胺和游离烟碱。
烟草灰分:烟草样品经初步灰化后放在特制的高温炉中,在500-550°C的高温下灼烧灰化,发生一系列变化,水分及挥发物质以气态逸散,有机物质分解后,与有机物本身的氧和空气中的氧生成二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和水分而散失,残留的灰分包括金属的氧化物、氯化物、碳酸盐等,即为烟草总灰分。
尼古丁值:总尼古丁/游离尼古丁,该值越大,烟叶苦辣味越轻。
Strecker降解反响:二羰基化合物与氨基酸作用,产生一个很活泼的氨基酮和比氨基酸少一个碳原子的醛,并释放出CO2。
烟叶吸湿性:烟叶能依空气温湿度的变化,从空气中吸收水分或向空气中散发水分,这种性能称为烟叶的吸湿性。
烟草生物碱:烟草中的一类碱性含氮杂环化合物。
多酚值:多酚/〔糖+多酚〕,该值越大,烟叶颜色越深。
Amadori分子重排:羰胺缩合产物N-葡萄糖基胺在酸性条件下经过分子重排形成1-氨基-1-脱氧-2-酮糖的过程。
复原糖:具有半缩醛羟基的单糖或低聚糖F2蛋白:可溶性蛋白质中去除叶绿体蛋白剩余的局部尼古丁值:总尼古丁/游离尼古丁侧流烟气:阴燃时产生的烟气水溶性糖:烟草中的单糖、二糖和其他低聚糖都具有水溶性,对烟草品质影响根本一样,测定时用同样的方法提取,把它们统称为水溶性糖F1蛋白:叶绿体蛋白或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烟草生物碱:烟草中的一类碱性含氮杂环化合物,具有生理活性施木克值:水溶性糖/蛋白质主流烟气:吸燃产生的烟气。
复原糖:分子构造中含有缩醛羟基的具有复原性的单糖或低聚糖。
糖氮比:水溶性糖/总氮。
焦油:总凝聚物中扣除生物碱和水分所剩余的局部。
烟粉和烟丝的热解燃烧特性及反应动力学分析GUO Gaofei;LIU Chaoxian;LI Bin;ZHANG Ke;WANG Jing;OU Mingyi;LOU Yuanfei;CHEN Liangyuan;ZHU Wenkui【摘要】为了解尺寸对烟草原料热解燃烧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利用宏量型烟草高温热转化热重分析仪分析了不同切丝宽度烟丝及其粉碎后烟粉的热解燃烧特性,并使用Coats-Redfern法计算了样品在热解或燃烧过程中各失重阶段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①烟粉的最大热解失重速率显著高于烟丝,而0.8~1.2 mm范围内3种不同切丝宽度对烟丝的热解失重速率影响不明显;②烟粉在燃烧过程中,生物质三组分热转化导致的挥发分析出与燃烧反应失重峰在DTG曲线中合并为1个失重峰,而烟丝在该热转化过程表现为3个独立的失重阶段;③烟粉的起燃温度Ti高于烟丝、燃尽温度Tb显著低于烟丝,其综合燃烧特性指数S为4.75×10-7 %2·min-2·℃-3,而3种切丝宽度烟丝的S值在2.63×10-7~2.99×10-7 %2·min-2·℃-3范围内变化,且切丝宽度越小综合燃烧特性指数越高;④Coats-Redfern法热解动力学结果显示,在Zone 2对应的小分子有机物热解温度范围内,烟粉的热解动力学主要由2级化学反应控制,而烟丝主要受三维扩散控制.烤烟尺寸越小其燃烧性越好,且与烟粉相比,烟丝在热转化过程中受到更加显著的传热传质阻力的影响.%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obacco size on its pyrolysis and combustion properties, tobacco strands of different widths and tobacco powder were tested by a macro-thermogravimetric analyzer. The kinetic parameters of the samples at different pyrolysis/combustion stages were calculated by Coats-Redfer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maximum weight loss rate of tobacco powde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obacco strands. Within the test range of 0.8-1.2 mm, the strand widths did not affectweight loss rate obviously. 2) The devolatilization and combustion of three biomass components (hemicellulose, cellulose and lignin) in tobacco powder combined into one peak in DTG curves, rather than three independent peaks in those of tobacco strands. 3) Tobacco powder featured higher light-off temperature and significantly lower burn-out temperature than those of tobacco strands. The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 indexes of tobacco powder was 4.75× 10-7 % 2·min-2·℃-3, that of tobacco strands ranged from 2.63×10-7 to 2.99×10-7 % 2·min-2·℃-3,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cut width. 4) The pyrolysis kinetic analysis of Coats-Redfern method indicated that the pyrolysis of tobacco powder was mainly controlled by a second-order chemical reaction in Zone 2 within the pyrolysis temperature range of small molecule organic matter, while the pyrolysis of tobacco strands was dominated by a three-dimensional diffusion. The samples of flue-cured tobacco of smaller size features better combustibility, and the thermal conversion reaction of tobacco strands was influenced more significantly by its resistance to heat and mass transfer.【期刊名称】《烟草科技》【年(卷),期】2019(052)006【总页数】9页(P90-98)【关键词】烟草;热解;燃烧;宏量热重分析仪;热重分析法;动力学分析【作者】GUO Gaofei;LIU Chaoxian;LI Bin;ZHANG Ke;WANG Jing;OU Mingyi;LOU Yuanfei;CHEN Liangyuan;ZHU Wenkui【作者单位】Zhengzhou Tobacco Research Institute of CNTC, Zhengzhou 450001, China ;Zhengzhou Tobacco Research Institute of CNTC, Zhengzhou 450001, China ;Zhengzhou Tobacco Research Institute of CNTC, Zhengzhou 450001, China ;Zhengzhou Tobacco Research Institute of CNTC, Zhengzhou 450001, China ;Zhengzhou Tobacco Research Institute of CNTC, Zhengzhou 450001, China ;Technology Center, China Tobacco Guizhou Industrial Co., Ltd., Guiyang 550009, China;Technology Center, China Tobacco Guizhou Industrial Co., Ltd., Guiyang 550009, China;Zhengzhou Tobacco Research Institute of CNTC, Zhengzhou 450001,China ;Zhengzhou Tobacco Research Institute of CNTC, Zhengzhou 450001, China【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412卷烟在抽吸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包括富氧区的烟丝燃烧反应和贫氧区的烟丝热解反应,在此过程中其内部温度从室温快速升至950℃左右[1-2]。
卷烟烟气的形成及其理化性质(精)第十章卷烟烟气的形成及其理化性质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吸烟与健康问题的提出,对卷烟烟气的形成机制和烟气理化特性的研究,已普遍开展。
特别是70年代以来,在烟支燃烧状态的测定和烟气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新的仪器设备、先进的分离鉴定技术,为这些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
研究烟气理化特性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即对卷烟烟气进行分析研究,以深入了解卷烟燃烧特性和烟气的化学组成,为探讨人们吸入烟气后所受到的刺激和影响提供线索。
同时也只有在对烟气化学性质研究的基础上,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既尽量减少烟气中的有害成分,又保持充足的香味和适当的劲头,研制开发出把对健康危害降到最低水平而又为消费者乐意接受的卷烟产品。
第一节烟支的燃烧卷烟烟支主要是由烟草、添加剂、卷烟纸、滤嘴等构成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烟草。
当烟支在高温条件下燃烧(或燃吸)时,内部化学成分发生一系复杂变化,从而形成卷烟烟气。
烟草作为一种天然材料,在燃烧过程中由于温度和氧气供应量的不同,其燃烧机制不同,产生烟气的化学成分也不同。
烟气中有数千种化合物,大约仅有1/3的化合物直接来自烟草,其余则是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化合物,许多成分含量极微。
一、主流烟气和侧流烟气烟支被点燃后,首端立即生成炭,从而形成了卷烟的燃烧系统。
燃烧部分的固体物质形成一个椎体——燃烧锥,燃烧锥与未燃烧卷烟之间有一条黑色的炭线。
抽吸时椎体底部外围的烟草被燃烧掉,炭线后移,椎体变长。
暂停抽吸时,椎体阴燃而变短,直至与空气达到热平衡为止。
于是抽吸卷烟时有两种燃烧方式—吸燃和阴燃,由此相应地产生了主流烟气(mainstream smoke简写为MS)和侧流烟气( sidestream smoke,简写为SS) (见图10-1)。
烟支被抽吸时,大部分气流是从燃烧锥底部周围进入,烟支燃烧形成气溶胶,从烟支尾端冒出的烟气流,称为主流烟气。
主流烟气进入吸烟者的口腔,用吸烟机吸烟时主流烟气进入吸烟机。
烟草废弃生物质热解实验研究采用热重分析方法,以氮气为载气对不同粒径烟梗、烟杆和玉米秸秆等生物质进行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实验,分析出烟梗在不同条件下的失重情况,并与烟杆和玉米秸秆进行对比分析。
研究显示:烟梗热解主要由水分析出,低沸点化合物析出,半纤维素、纤维素热解析出挥发分,木质素热解和生物炭的形成五个热重阶段组成。
升温速率的提高会导致挥发分析出困难、峰值向高温区移动、而析出量增大;在相同的热解条件下,烟梗的热稳定性最好;随着粒径的减小,烟梗在低温区的热解持续时间缩短,热解能力变差,析出挥发分减少。
标签:热重分析;生物质;热解;升温速率;粒径化石染料的广泛使用对环境的危害已广为人知:一是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二是二氧化硫所引起的酸雨污染;三是氮氧化物,这些都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
据资料显示[1],2012至2013年我国的进口原油接近2.7亿吨,对外的依存度超过了55%,煤炭进口3.2亿吨,供需矛盾的出现势必会严重影响国家的石油安全。
化石能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严重制约着当今社会的发展,而生物质能以其独特的特点(可再生性,低二氧化碳排放,几乎不排放二氧化硫)跃然纸上。
因此,科学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必将成为解决我国能源环境的有力措施之一。
在刚出台的十三五规划中也承诺在2030年实现减排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其中也提到了加快发展生物质能的要求。
现阶段最常见的生物质能源利用方式是生物质气化、燃烧将其转化为高效洁净能源产品或燃料物质。
烟草业是贵州省的支柱产业。
常年种植烤烟20万公顷左右,产量40万吨左右,约占全国烤烟总量的20%,是全国烤烟生产的第二大省。
这就导致每年势必会有大量的烟草废弃物出现,而它们得不到高效利用就会造成资源浪费。
近年来,大多数烟草废弃物的研究都着重于提取烟碱、植物蛋白和茄尼醇,制备活性炭、堆肥和生物质类燃料等[3],而很少有关于烟草废弃物热解特性的研究。
烟草行业燃烧热解研究重点实验室&烟草化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2023年度开放课题申请指南烟草行业燃烧热解研究重点实验室、烟草化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分别由国家烟草专卖局和安徽省科技厅正式批准设立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
重点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基金,旨在联合各大科研院所的研究力量,鼓励并资助非重点实验室科技人员开展燃烧热解、烟草化学相关的科学研究。
现发布2023年开放课题基金项目申请指南。
一、开放课题基金资助方向(一)卷烟烟气气溶胶方向1、卷烟烟气气溶胶实时在线检测技术;2、香原料改善烟气细腻度和烟气状态的机理机制研究;3、烟气气溶胶感官品质的物质基础研究;4、烟气气溶胶理化特性的稳定性快速识别新技术研究;(二)天然植物提取、分离及分析方向1、易挥发组分提取技术及香气常温下保留富集技术研究2、天然植物组分快速精细分离与分析技术3、卷烟燃吸过程天然提取物关键化学成分释放转移规律及影响机制研究。
4、烟草中功能性生物质提取分离及综合利用;5、烟草生物质加工工艺新技术研究;6、具有焦甜香香味的香精或潜香物的合成研究。
(三)燃烧化学方向1、卷烟燃烧热解特性本质影响因素研究;2、燃烧热解特性和烟气物化特性互作机制研究;3、卷烟燃烧热解过程数值模拟新技术研究;4、卷烟烟气实时分析技术研究;(四)功能性卷烟辅助材料1、高辨识度的新型烟用接装纸研究;2、彰显焦甜香特色的增香保润功能材料研究;3、提高卷烟品质的功能性卷烟纸研究;(五)新型烟草方向1、加热卷烟系统(烟具和卷烟)传热机制的仿真模拟2、新型烟草香料精细制备与加工技术3、加热卷烟主流烟气温度关键影响因素研究4、高效疏水型烟草添加剂开发5、新型烟气降温材料开发二、申请办法1、申请者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取得博士学位,申请者必须是课题的实际主持人,且应为重点实验室编外人员。
2、基金项目研究年限一般为一年半,情况特殊的项目可适当放宽,但最多不超过二年。
一种纤维素基释烟材料的燃烧热解特性及应用评价陈刚;张亚平;彭晓萌;何庆;王孝峰;田振峰;朱栋梁;佘世科;汪华【摘要】为提升卷烟综合品质和降低卷烟危害,采用辊压法再造烟叶加工工艺,制备了一种纤维素基释烟材料(CSRM),同时利用热重-GC/MS和微燃烧量热仪(MCC)对CSRM、烤烟(FCT)及再造烟叶(CRT)样品的燃烧热解特性进行对比研究,并考察了将其掺入卷烟后对主流烟气和感官质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①CSRM在600 ℃以下的热失重速率明显低于FCT和CRT,其残留质量远大于FCT和CRT.CSRM在主反应阶段(140~600 ℃)特征温度点下的热解产物在种类和释放量上均低于FCT 和CRT.②活化能分布特征表明,碳酸钙增加了CSRM在特定转化率区间(30%~65%)的反应难度.③MCC数据显示,相比于FCT和CRT,CSRM的易燃性和燃烧性更差.④将CSRM以一定比例掺配入卷烟后,能显著降低焦油及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的释放量;当添加比例为8%~10%时,能有效改善卷烟感官品质.在相同的掺配比例(10%)下,CSRM在选择性降低烟气有害成分和提升感官品质方面均优于CRT.%A cellulose-based smoke releasing material (CSRM) was prepared by a rolling processing technology used in reconstituted tobacco in order to improve overall quality of cigarette and reduce harmfulness of smoking.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n combustion and pyrolysis characteristics of CSRM, a flue-cured tobacco (FCT) and a cut reconstituted tobacco (CRT) were conducted by thermogravimetry (TG)-GC/MS and micro-combustion calorimeter (MCC) techniques. CRSM was also blended and made into cigarettes, and its effects on mainstream smoke chemistry and sensory quality of the cigarette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weight loss rate of CSRM was much lower than those of FCT and CRTheated below 600 ℃, while the residual mass o f CSRM was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FCT and CRT. The pyrolysis products of CSRM at the characteristic main reaction stage (140-600 ℃)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FCT and CRT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the species and their amounts. 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ation energy distribution indicated that calcium carbonate suppressed the reaction of CSRM in the conversion rate interval of 30%-65%. 3) MCC data revealed that CSRM had the lowest flammability and combustibility comparing with FCT and CRT. 4) CSRM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eleases of tar and other harmful components in mainstream cigarette smoke at a certain blending ratio. CSRM also improved the sensory quality of the cigarette at the blending ratio of 8%-10%. At the blending ratio of 10%, CSRM was superior to CRT in selectively reducing certain harmful components in mainstream smoke and improving sensory quality of cigarette.【期刊名称】《烟草科技》【年(卷),期】2018(051)003【总页数】9页(P37-45)【关键词】纤维素基释烟材料;燃烧热解;动力学;热释放;主流烟气;感官评价【作者】陈刚;张亚平;彭晓萌;何庆;王孝峰;田振峰;朱栋梁;佘世科;汪华【作者单位】烟草行业燃烧热解研究重点实验室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市高新区天达路9号 230088;烟草化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市高新区天达路9号 230088;烟草行业燃烧热解研究重点实验室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市高新区天达路9号 230088;烟草化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市高新区天达路9号 230088;烟草化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市高新区天达路9号 230088;烟草行业燃烧热解研究重点实验室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市高新区天达路9号230088;烟草化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市高新区天达路9号 230088;烟草行业燃烧热解研究重点实验室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市高新区天达路9号 230088;烟草化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市高新区天达路9号 230088;烟草化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市高新区天达路9号 230088;烟草化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市高新区天达路9号 230088;烟草化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市高新区天达路9号 23008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411.2烟用释烟材料的实质是一种卷烟填充物,其主要功能在于提供类似烟草的香味和劲头,同时尽可能减少焦油及其他有害物的产生,是低焦低害卷烟产品设计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不同结构烟草纤维素的燃烧热解特性杨滢;何庆;张亚平;周顺;王孝峰;杨俊;张晓宇;田振峰;葛少林;杨莫愁;徐迎波【摘要】In order to study the combustion and pyrolysis characteristics of tobacco cellulose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the celluloses were extracted from flue-cured tobacco, burley tobacco, oriental tobacco and tobacco stem, and their crystal structures were characterized. The combustion behavior and pyrolysis process of different types of tobacco celluloses were comparatively studied with thermogravimetric (TG) analyser and micro combustion calorimeter (MCC). The composition of pyrolysis products and the releasing behaviors of carbonyl compounds were measured by 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Py-GC/MS) and an off-line pyrolysis furna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cellulose structure of the different types of tobacco differed significantly, the cellulose of oriental tobacco had higher crystallinity, secondary fiber content, larger accessible fibril surface and fibril size. 2) The flammability of oriental tobacco cellulose was poor, its thermal stability was the worst at low temperatures (<350 ℃), however its carbon residue was the highest at high temperatures. 3) Tobacco stem cellulose produced more small molecular compounds, and the release of carbonyl compounds from oriental tobacco cellulose was slightly different with the other three tobacco celluloses. The structure differences of tobacco celluloses resulted in different combustion and pyrolysis characteristics.%为研究不同结构烟草纤维素的燃烧热解特性,分别从烤烟、白肋烟、香料烟和烟梗中提取了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烟草纤维素,并对其结晶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热重(TG)分析法和微燃烧量热(MCC)法比较研究了不同类型烟草纤维素的热解过程和燃烧特征;利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法和管式炉离线热解装置分别探讨其热解产物组成及羰基化合物的释放规律.结果发现:①不同类型烟草纤维素的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香料烟纤维素具有较高的结晶度、次晶纤维量,以及较大的可及基原纤表面和基原纤尺寸.②香料烟纤维素的燃烧性较差,其在低温阶段(<350℃)的热稳定性最差,但在高温阶段却具有最高的残炭量.③烟梗纤维素热解产生了更多的小分子化合物,香料烟纤维素羰基化合物的释放规律与其他3种烟草纤维素略有不同.烟草纤维素结构上的差异,使其相应表现出了不同的燃烧热解特性.【期刊名称】《烟草科技》【年(卷),期】2017(050)005【总页数】7页(P38-44)【关键词】烟草纤维素;烤烟;白肋烟;香料烟;烟梗;结构;燃烧;热解产物【作者】杨滢;何庆;张亚平;周顺;王孝峰;杨俊;张晓宇;田振峰;葛少林;杨莫愁;徐迎波【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烟草与健康研究中心,合肥市徽州大道1129号230052;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烟草行业燃烧热解研究重点实验室,合肥市高新区天达路9号 230088;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烟草行业燃烧热解研究重点实验室,合肥市高新区天达路9号 230088;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烟草化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合肥市高新区天达路9号 230088;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烟草行业燃烧热解研究重点实验室,合肥市高新区天达路9号 230088;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烟草化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合肥市高新区天达路9号 230088;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烟草行业燃烧热解研究重点实验室,合肥市高新区天达路9号 230088;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烟草化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合肥市高新区天达路9号 230088;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烟草行业燃烧热解研究重点实验室,合肥市高新区天达路9号 23008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烟草与健康研究中心,合肥市徽州大道1129号 230052;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烟草化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合肥市高新区天达路9号 230088;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烟草行业燃烧热解研究重点实验室,合肥市高新区天达路9号 230088;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烟草化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合肥市高新区天达路9号 230088;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烟草化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合肥市高新区天达路9号 230088;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烟草化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合肥市高新区天达路9号23008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烟草与健康研究中心,合肥市徽州大道1129号 230052;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烟草化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合肥市高新区天达路9号23008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411.2纤维素在烟叶中的质量分数一般在11%左右,是构成烟叶细胞组织和骨架的基本物质,对烟叶的燃烧性能和烟丝的填充值以及卷烟的香吃味都有直接影响[1-3]。
固体:燃点≤300℃为易燃固体,>300℃为可燃固体。
烟叶自然点:175℃(222℃)
植物秸秆造的纸(一般的纸) 自然点:130~250℃, 耐火纸自燃点:≥255℃氧指数18~25(根据添加原料的不同)
麻类、绒类(辅料):热分解温度是107℃、自燃点是150-200℃。
聚乙烯PE.:软化点为105~135℃、着火点是340℃、自燃点是349℃,氧指数为18~20
HDPE 高密度聚乙烯:软化点135℃自燃点350℃氧指数为20 聚酰胺PA(尼龙):在80~100℃温度下使用,软化点180~230℃、热分解温度约大于300℃着火点450℃自燃点449~499℃,氧指数为24-28
氧指数(材料)
oxygen gas index(material) 在规定试验条件,为了维持燃烧所需的氧气最低浓度数值。
该数值是由氧指数测定仪测试出来的,它表示当时混合气体(氮和氧)中含氧量。
它与实际条件下材料的燃烧性无直接关系。
氧指数在26%以上的可以认为具有难燃性,这种物质在平常空气中不能燃烧,比较安全。
氧指数在26%以下的就属于可燃的了。
常用树脂的氧指数见表3—18。
废弃烟草生物质燃烧特性的热重分析摘要:用同步热分仪在空气条件下对废弃烟草生物质烟梗、烟末进行燃烧特性实验。
对燃烧各个失重台阶和失重峰进行分析,探究实验样品的着火、燃烧和燃烬性能,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烟末的着火温度、燃烧峰值温度和燃烬温度低于烟梗,燃烧峰值速率和平均速率大于烟梗,燃烧综合性能优于烟梗;烟梗燃烧机理较烟末更为复杂,在挥发分析出燃烧阶段较烟末多一个峰,在1009.05K附近仍发生微量的燃烧放热现象。
中国的能源结构决定发电厂和工业生产以燃煤为主,并且在短时间内这一现状很难改变,然而由于燃煤所引发日趋严重的空气污染及温室效应,要求产能企业花费更大代价以减小颗粒物、酸性气体及温室气体的排放,提高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法。
生物质能作为主要可再生能源形式之一,被认为是排在煤炭和石油之后的第三大能源[1]。
生物质燃料因其良好的燃烧特性,CO2等有害气体低排放量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同时由于其成分组成,燃烧方式均较接近于煤炭,利用成熟的燃炭燃烧技术就可以在现有产能企业有效应用,因此近年来,生物质能的规模化能源化应用研究得到快速发展。
烟梗、烟末是打叶复烤行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同样也属生物质范畴,由于其产生主要集中在烟草行业的生产企业中,较其他生物质如秸秆、玉米芯、海藻[3-5]等更便于工业化应用。
科研工作者对烟梗热解、燃烧和气化等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文献[6]用同步热分析仪对烟梗在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进行了热解试验,并分析了热解过程及其动力学规律;文献[7]考察升温速率和粒径对烟梗的热解反应和燃烧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升温速率及减小粒径有利于提高燃烧性能;文献[8]分析了4种典型烟草生物质(烤烟中部叶丝、膨胀梗丝、膨胀烟丝和再造烟叶)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燃烧过程,研究发现燃烧过程中存在挥发分着火和固定碳着火两次着火现象,提高升温速率可使挥发分和部分固定碳发生共燃现象;文献[9]对烟梗的燃烧性质进行试验研究,获得了烟梗的燃烧、热解特性和灰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