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 格式:ppt
- 大小:12.11 MB
- 文档页数:26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能力提升1.下列各项中,与“天下乌鸦一般黑”所表示的现象相同的是()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大花生的后代中有小花生C.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D.双眼皮的妈妈生了个单眼皮的儿子2.下列不属于遗传现象的是()A.母牛产下小牛B.马与驴生下后代骡C.种瓜得瓜D.一对双眼皮夫妇生出一个双眼皮孩子3.下列哪项是遗传现象?()A.父亲和儿子都患有蛔虫病B.母亲和子女都爱喝饮料C.父母与孩子都没有感冒D.父母与孩子都有酒窝4.下列选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羊的黑毛和狗的白毛B.人的双眼皮和能卷舌C.棉花的白色和青椒的绿色D.豌豆的高茎与矮茎5.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人惯用右手和惯用左手B.鸡的玫瑰冠和单冠C.兔的黑毛和直毛D.人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O型6.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西瓜的红色果肉和黄色果肉B.西瓜的短蔓和长蔓C.西瓜皮的有条纹和无条纹D.甜西瓜和薄皮西瓜7.如果改变生物的某个基因,最可能会出现的现象是()A.生物的某个性状会发生改变B.生物的性状会全部改变C.生物会出现许多新的性状D.生物的性状不会发生改变8.克隆羊多莉是将白面绵羊的乳腺细胞核移植到黑面绵羊的去核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经一系列培养培育而成的。
根据遗传学原理分析,多莉的面部毛色应是()A.黑色B.白色C.黑白相间D.不确定9.同一株水毛茛上,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在水中的叶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形态,前者呈扁平状,后者呈丝状,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的性状不受基因影响B.生物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C.生物的性状只受基因影响D.生物的性状只受环境影响10.科学家成功地把人的抗病毒干扰素基因转入到烟草细胞的DNA分子上,使烟草获得了抗病毒能力,这个事实可以说明()A.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B.生物的性状都可以遗传C.人与植物的基因相同D.人的性状都可以转移给病毒1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说课稿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说课稿1一、问好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生物组3号考生今天我要说客的题目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二、总括语我将从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么教为阐述。
三、教材分析良好的教学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所以在正式上课之前,我先谈谈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课本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内容主要讲解什么是生物的性状。
什么是相对性状。
是在学习了生物的生殖与发育之后进行的迁移性学习,因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四、教学目标结合以上教材,内容特点及初二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性格特点。
我设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并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分析归纳遗传变异性状相对状的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树立生活与科学是紧密联系的观点,树立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重难点为: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
五、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是教师授课的依据和出发点,本节课所教授的学生为八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特点,为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在这个年级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求知欲和好胜心都较强,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多激发学生的兴趣。
六、教学教法德国伟大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科学的知识不应该传授给学生,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他们独立的掌握他们对此我设立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教法,谈话法,讲授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和合作探究法。
七、教学过程良好的导入是一堂课程好的开端,他会像磁石一样,牢牢的把学生吸引住不但使学生想了解这堂课所学习的内容和课题,而且对本堂课的内容非常的期待,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产生探究的欲望。
基于这一点,我将我的导入设计如下。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同学们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这句话呢?那为同学来告诉老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什么呢?嗯,好的,请坐,这位同学呀,告诉老师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就是指的是龙生的九个孩子各不相同。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优秀教案篇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设计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举例说出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区别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三、教学难点: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四、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内容。
遗传和变异使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内因。
生物的遗传是在生殖过程中完成的,生物的性状是遗传物质在发育中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所以,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应从比较亲子代的各种特征开始,然后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到基因水平。
五、学情分析:学生对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知识知之甚少,初一时学的克隆羊多利,也仅仅说明遗传信息在细胞核里。
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调查、分析和讨论,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准备丰富的性状、相对性状的图片资料,做成ppt。
(2)拍摄同学们熟悉的老师和同学的照片做性状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收集关于转基因生物的资料。
七、教学过程:一、遗传和变异生物界普遍地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
利用最近火热的《爸爸去哪儿》节目成员照片,吸引学生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遗传是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是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克隆牛为什么长得都一样?几乎没有差异呢?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是从性状开始的,什么是生物的性状?二、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一)性状的概念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图中展现的是生物的什么特征。
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直发和卷发、有无酒窝、有无耳垂等。
这些都是人的外形特点(形态结构特征)。
教师举例说明,血型、血压??等是人的生理功能特点(生理特性)。
编号:05池河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设计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设疑_播放_概括.I讨论_交流_总结J.其他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一、导入出示明星与其子女的照片,问学生他们是否相像?然后提问学生与自己的爸爸妈妈像或者不像的地方(学生举手回答)。
那么同学们刚才都说了自己与爸妈相似和不相似的地方,通常我们把与爸妈相似的地方叫做遗传,与爸妈不相似的地方叫做变异。
那么究竟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入“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学习。
二、新课(一)遗传和变异出示动物亲代与其子代的图片,举例关于“遗传与变异”的谚语,并引导学生自己能够举例。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遗传与变异的概念。
(二)性状与相对性状衔接:我们已经知道了遗传和变异,刚刚我们提到了自己与爸妈相似和不相似的地方,比如:肤色、眼皮、耳垂等等,这些特征我们都称之为性状,那么究竟什么是性状呢?接下来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探讨。
1.出示一张小猫的图片,提问学生:我们该怎么来描述这张图片呢?2.通过描述猫的特征,总结出性状的定义。
3.观察几组性状(见课件)。
4.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什么是性状,那接下来老师来做一个性状大调查,观察同桌之间的下列性状(见课件)。
5.提问学生还能不能自己举例。
6.引导学生总结出相对性状的概念。
那么我们看一下我们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什么问题呀?首先我们调查的对象都是人对吧?都是同一种生物,而且我们发现这些性状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那像这样的我们就称之为相对性状。
课题: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第一课时)
学校:雨山实验学校
班级:八年级(3)班
教师:王萍
时间:2017年3月7日
【课题】: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
②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③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能力目标:观察分析图片、文字资料,归纳得出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
情感目标:通过调查自己与父母的性状,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
【教学难点】: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教学方法】:讲授与启发引导、小组讨论相结合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统计好的家庭成员性状调查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板书计划】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一、生物的性状
1.概念
2.相对性状
【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基因控制生物性状》教案【教学目标】1.探究乌卵的结构,说出乌卵适合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2.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3.通过参观或参与家禽养殖活动,关注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观察鸟的繁殖行为,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教学难点】设计探究活动,说出鸟卵适合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春末夏初,在池塘边我们会听到青蛙的叫声,它的叫声表示什么?生:求偶师:在这个季节,特别是早上,你走在路上的时候发现什么了听到什么声音了生:看见小鸟了,听到鸟叫的声音了。
师:你听到鸟叫的声音大不大鸟的叫声说明了什么生:鸟叫的声音大,说明是求偶吧?。
师:现在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有的鸟就从南方飞回来进行繁殖,刚孵出的小鸡毛茸茸的,十分可爱,可是刚孵出的麻雀,粉红色的皮肤上一根羽毛都没有,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让我们走近,鸟的生殖和发育吧。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出发,从鸟说起,一连串的问题提出,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导入新课。
二、探究学习新课师:每只小鸟都是由鸟卵孵化出来的,为什么一个鸟卵就能孵化成一只小鸟呢?这说明与鸟卵的结构有关,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观察鸡卵的结构。
请同学们看书观察与思考。
师:请同学们根据教材提供的方法和步骤,利用实验台上提供的材料,解剖鸡卵,并分析、推测每一个结构的功能,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大家要注意安全,同时还要注意不要破坏鸡卵内部的结构。
学生活动:小组分工合作,动手解剖鸡卵,边解剖边观察。
师:巡视指导,参与到个别小组的活动中。
师:现在我来检查一下实验的结果怎么样。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先说说它的各部分的结构名称生:最外层是卵壳、紧贴着卵壳里面比较薄的膜是卵壳膜,小空腔是气室,白色的部分是卵白。
生:中间黄的部分是卵黄,卵黄外面的膜是卵黄膜,卵黄上的小白点为胚盘,卵黄两端的带状结构是系带。
师:胚盘是胚胎发育的地方。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②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③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④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细致的观察分析图片、文字及实验资料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分析整理归纳得出遗传、变异、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生活与科学是紧密相联的观点,树立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观点。
②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的抽象逻辑思维方法,并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③通过学习掌握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明白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七、板书设计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一、遗传与变异
形态结构同种生物
二、性状: 生理特征相对特征:同一性状
行为方式不同表现
三、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鼠的启示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这两个概念的建构到对生物性状由什么决定的分析,以遗传和变异形成的原因为线索,通过课中调查、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游戏等方式将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
我首先指导学生对熟悉的人(明星)进行外貌特征的比较,激发了学生学习相关概念的兴趣。
在教学中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在资料分析中设计了恰当的提问来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及概念间的联系。
不足的是:设置游戏时考虑欠缺,导致课堂过于“活跃”,还有对时间把控得不是很到位,还需进一步改进。
人教版初中初二生物下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评课稿一、引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是人教版初中初二生物下册的一篇重要教材内容。
本文对这一教材单元进行评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和分析:教材的内容设置、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多样性、学习任务的合理性、学生参与的程度以及评价方式的科学性。
通过对教材的评价,旨在提出改进建议,以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材内容设置《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是一篇生物学的核心内容,它涵盖了基因与物种多样性、基因与变异、基因与生物性状这三个主要模块。
教材采用了真实生活中的例子和实验现象,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作用。
教材内容设置恰当,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中想要实现的预期结果,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着指导作用。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教学目标明确,突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了解基因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基因与变异的关系、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并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推理,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多样性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解、示范实验、小组合作探究等。
这些方法和手段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学习任务的合理性学习任务是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任务,通过完成任务,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学习任务设置合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例如,设计基因变异实验、分析实验结果等任务,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
六、学生参与的程度学生参与是评估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通过小组合作、实验观察和问题讨论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使他们能够在实际操作中主动参与,增强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