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时间的常用推测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260.50 KB
- 文档页数:26
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判断死亡时间是命案侦查开始阶段的重要基础工作,一般应从尸体检验所见、现场及案情提供的信息,经综合分析作出判断。
国内外法医学界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很多,如:根据尸体现象、胃内容物消化程度、组织化学、生物化学变化、电解质离子变化、分子生物学改变的检测等等。
需要综合多种检验结果分析判断,结合其他材料(案情)互相印证,一般只能以“天”为单位。
(一)从眼和眼底变化推测死亡时间(mmHg=毫米汞柱 h=小时)从眼部来推断死亡时间,基本分为两个部分,其一为从眼压变化来分析,其二为从角膜变化来分析。
眼压变化:正常人的眼压在14~21mmHg之间,死后10分钟可降低为10mmHg,20分钟可降低为7mmHg。
开放性颅脑损伤的尸体,眼压下降较快,眼球变软。
角膜变化:死后数小时角膜出现斑块状混浊,12~24小时呈半透明状,36~48小时高度浑浊,难以透视到瞳孔。
尸体的眼睛关闭时,角膜变化要慢得多。
角膜变化在较大程度上受温度和环境条件的影响。
在冰雪的尸体,角膜可长时间保持透明状态。
(二)死后肌肉收缩电生理检测人死后于一定的短时间内,收到感应电刺激或者机械性刺激的肌肉,可引起该肌肉的收缩。
可依次来推断死亡时间。
如死后1~2小时内,用硬物敲击肱二头肌,可使整块肌肉收缩,死后4~5小时尚可见骨骼受机械性刺激形成肌隆起的阳性翻反应。
将连续4伏直流电的针头直接插入两侧眼脸肌内或附近,或插入口角1~2cm处的面颊内通电,即出现眼脸肌收缩或者颜面肌收缩反应,按刺激部位、电刺激强度、其相应出现肌肉收缩的强弱反应来推断死亡时间。
一般眼脸刺激部位收缩,估计死后1~2小时,若见眼脸刺激部位呈单纯纤维性挛缩反应,估计死后4~8小时。
(摘自《死亡时间的法医鉴定》)(三)采用荧光发光显微观察法,对死于机械性窒息及颅脑损伤的尸体背部皮肤检验以推断死亡时间对于死于机械性窒息及颅脑损伤的尸体,在死后3昼夜期间所取的尸斑部位皮肤组织学样本进行检验,次生荧光发光可获取良好效果,皮肤结构显现清晰。
尸体死亡时间的推算方法以下内容转自:刑事实务尸体死亡时间的推算方法一、早期尸体变化1、尸冷人死后产热停止,尸体热向周围环境放散,直到与环境温度相同。
尸冷的进展取决于环境的温度、尸体衣装情况、尸体内热量和死亡原因等。
在春秋季节成年人尸体,室内每小时大约下降0.83度。
水中尸体每小时下降3---4度;在高温季节室外尸体,死后几小时内尸温还能上升。
据国内的尸温研究报告,死后4---5小时内,体内产生热尚未完全停止,尸温平均每小时下降0.58度;死后5---16小时,产热完全停止,尸温平均每小时下降0.97度;死后16---24小时,因是尸文与环境的的温差缩小,尸温下降变慢,平均每小时下降0.54度。
该项研究建立了死亡时间计算公式,经过实际应用和完善得出一下简便公式:死后经过时间(小时)=37度-尸体直肠温度/0.83*系数(所乘系数:春秋季为1,夏季为1.4,冬季为0.7。
)2、尸斑人死后血液循环停止,血管内的血液由于重力作用向尸体的低下部位移动,坠积于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内并使其扩张,透过皮肤显出紫色斑,称为尸斑。
尸班最早在人死后30分钟出现,一般在死亡1---2小时开始出现。
尸斑的形成、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
尸斑形成的最初阶段,称为坠积期。
此期在死后5---6小时内达到明显可见。
可持续6---12小时。
坠积期尸斑被按压尸斑退色或消失,出去按压则尸斑又重现。
在此前阶段如果变动尸体位置。
尸斑也随之改变,在新的低下部位重新出现。
尸斑发展的第二阶段为扩散期。
从死亡后发展到扩散期约需8小时,延续至26---32小时。
此期被血红蛋白染红的血浆浸透到周围组织,此时按压尸斑已经不能完全消失,只是稍许退色,停止按压后尸斑恢复原色也慢。
变动尸体位置,部分尸斑可能移位,部分尸斑则保留在原来形成的部位。
尸斑发展的第三阶段为浸润到组织中的时间较久,此期用手指压迫尸斑不再改变颜色,也不再消失,变动尸体位置则尸斑不再转移。
某些中毒尸斑颜色特异,一氧化碳中毒时呈鲜红色,氧化物中毒呈樱桃红色,亚硝酸盐、氯酸钾中毒呈灰褐色,冻死时呈红色。
如何推断死亡时间1、如何根据尸斑推断死亡时间死亡时间尸斑改变-------------------------------------------------------------------------------------0.5--1h 尸斑呈局限性,境界清晰,在低体位出现,小斑点,淡紫色2--3h 逐渐向周围扩大,境界有点模糊,在尸体低下部都出现4--5h 手指轻压尸斑退色。
翻动尸体,现有尸斑消失,尸体低下部出现新的尸斑,即尸斑转移6--10h 手指强压尸斑中等退色。
翻动尸体,原有尸斑不再完全消失,尸体低下部出现新的尸斑,切开尸斑皮肤血液流出,即两侧性尸斑11--15h 手指强压尸斑稍微退色。
翻动尸体,原有尸斑不消失,新的尸斑也不易形成,切开尸斑皮肤,从血管断面缓慢流出血滴,并渗出浅黄色或红色液体>24h 尸斑完全固定,手压不退色,切开尸斑皮肤无血液流出,皮下组织呈紫红色2、如何根据尸僵推断死亡时间死亡时间尸僵出现部位说明-------------------------------------------------------------------------------------------2--3h 下颌、项5--6h 下颌、项、肩、肘下肢弱7--8h 下颌、项、肩、肘、股、膝指、趾弱10--12h 下颌、项、肩、肘、股、膝、手、指足、趾弱12--24h 下颌、项、肩、肘、股、膝、手、指、足、趾全身最强24--30h 开始缓解30--40h 股、膝、足、趾下颌、上肢弱48h 下肢弱>48h 全部缓解3、如何根据角膜混浊程度推断死亡时间死亡时间角膜混浊程度---------------------------------------------------------------------1--2h 湿润,瞳孔透明3--4h 湿润,瞳孔开始发白5--8h 开始干燥,瞳孔透明度逐渐丧失9--11h 微混浊12--23h 混浊增强,瞳孔尚能透视24--30h 中等程度到显著混浊>48h 完全混浊,瞳孔不能看见4、死亡时间与环境温度、尸冷(℃)的关系-----------------------------------------------------------------------------------环境温度(℃)死亡时间-----------------------------------------------------------------------3--5 6--8 9--11 12--14 15--17 18--20 21--23 24--26 >27-----------------------------------------------------------------------------------1--2h 30 31 31 32 33 34 34 35 365--6h 27 28 29 30 31 31 32 33 347--8h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9--11h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12--15h 23 24 25 26 27 28 29 31 3216--20h 20 21 22 24 25 26 27 29 3021--24h 18 19 20 22 24 25 26 28 3030h 13 14 16 18 21 22 24 27 2940h 10 12 14 16 19 21 23 26 2848h 7 10 12 14 18 20 22 25 27------------------------------------------------------------------------------------注:1、注意尸体肥瘦、衣着厚薄的影响。
尸体死亡时间的推断推断死者的死亡时间,是法医尸体检验和命案现场勘查的任务之一,对于判明犯罪作案时间、确定侦查范围、甄别重点嫌疑人有重要左右。
尸体死亡时间的推断可以从多方面来判断,主要判断依据和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一)从尸体现象推断死亡时间人体死亡后,身体停止散热,结合环境的温度、尸体衣装情况、尸体内热量和死亡原因等,根据尸体发生的变化可分为新鲜尸体,腐败尸体,白骨化和保存形尸体。
1.判断新鲜尸体的依据主要是早期尸体现象、超生反应和一些死后化学变化的指标,一般不难判断死亡时间,春秋季节成年人尸体,室内每小时大约下降0.83度,水中尸体每小时下降3---4度。
但水中尸体除了尸温下降比地上尸体快,其余尸体现象均比地面尸体慢。
地面尸体死后经过1~2小时,面部及四肢发凉,尸僵、尸斑开始出现。
3~4小时左右,尸斑成片状分布,尸僵大部分出现,5~6小时,尸斑融合成大片,尸僵全部出现,角膜轻度混浊,嘴唇开始皱缩,时候12小时左右,尸僵高度出现,尸斑经手压会出现部分褪色,角膜中度混浊。
经过24小时左右,皮革样斑形成,尸斑已不能压退,角膜高度混浊和口腔黏膜发生自溶。
在夏天尸体变化加快,冬天反之。
2.尸体从死后第2---3昼夜开始产生大量气体(硫化氢、甲烷、氨等),散发出难闻的腐败臭味。
腐败一般开始于大肠,主要是肠内细菌引起,在右下腹的皮肤上出现绿色斑块,然后扩延至全身,在12---14天腐败气体进入皮下组织,颜面肿胀呈黑色,眼球突出,口唇变厚、舌尖挺出,腹部膨隆,呈所谓巨人观。
由于腹腔内的腐败气体的压力作用,使口鼻腔流出血性泡沫液体,排出大小便,阴囊与阴茎膨大成球状,子宫内胎儿娩出,即死后分娩。
在腐败过程中,尸体所有软组织分解消失露出白骨。
推断这类尸体的死亡时间难度较大,死后经过的时间越长,误差也就越大。
南方地面尸体一般在8~10小时腹部开始隆起,约24小时开始出现腐败绿斑,2~3天开始出现腐败血管网,3~5天出现腐败血气泡,3~7天出现腐败巨人观,夏季腐败速度加快,冬天反之。
如何推算⼈死亡的时间,⼝诀图解
昨⽇⼩编发⽂死亡时间推算,有的⽹友留⾔称不理解看不懂,这也是⼩编的失误,只发了⼝诀却没有让⼤家理解其中的意思,今天⼩编⽤⽩话与图解来教给⼤家。
⼝诀:⼦午卯⾣掐中指,⾠戌丑未舒着⼿,寅申已亥拳着⼿,亡⼈死不不差迟。
⼦午卯⾣把⼝张,⾠戌丑未挣眼睛,寅申已亥拳着⼿。
但逢⽕⽇⼫不僵。
12时⾠是必须要明了的,下⾯是⼿型,⼩编这⼏⽇中指被不慎夹伤,伤还没有好,⼤家就当做死⼈的⼿来看吧。
掐中指,⼿型⼤概就是这个样⼦,但⼤拇指掐中指的动作不可能全⼀样,⼤家⾃⼰理解。
舒着⼿,⼿掌就像这样很⾃然的打开。
拳着⼿,⼿为握拳动作,虚握实握都叫拳着⼿。
看⼿型分辨的属于男性死者,⽐如到了现场以后,问家⼈死亡时间,家属说⼤约在下午不知道具体的时间,根据这句话可定下三个时⾠,未时与申时⾣时,再看⼿型,如果是舒着⼿,⼝诀写到⾠戌丑未舒着⼿,那么死亡时间⼤约在未时也就是13点—15点之间。
⼥性死者主要是看脸,张着嘴睁着眼很好理解,就不做过多解释了。
最后⼀句:但逢⽕⽇⼫不僵。
何为⽕⽇,在万年历上可查到,丙丁⽇与已午⽇,丙为阳⽕丁为阴⽕,已为阴⽕午为阳⽕,这两⽇⽕性极旺,⼫体不僵,意思就是容易诈⼫。
根据尸体现象综合推断死亡时间根据尸体现象综合推断死亡时间可用于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有:一、利用死后尸体化学变化推断死亡时间;二、利用胃肠道食物的消化程度及移位情况推断最后一次进餐时间;三、根据膀胱内尿液的多少推断死亡时间;四、根据蝇蛆的生活史推断死亡时间;五、利用植物生长规律推断死亡时间;六、根据尸体现象推断死亡时间等。
尸体现象分为早期尸体现象和晚期尸体现象。
早期尸体现象有:1、超生反应;2、肌肉松弛;3、角膜混浊;4、皮革样化;5、尸冷;6、尸斑;7、尸僵与尸体痉挛;8、自溶。
晚期尸体现象可分为毁坏型和保存型两类。
毁坏型尸体现象主要是尸体腐败和白骨化,腐败在发展变化中可出现尸臭、尸绿、腐败静脉网、巨人观、腐败气泡、“死后呕吐”“死后分娩(或称棺内分娩)”,肝、肾、脾等成为“泡沫器官”,以后随软组织的分解消失而使尸体“白骨化” 。
可用于推测死亡时间的尸体现象有:一、超生反应;二、角膜;三、尸冷;四、尸斑;五、尸僵;六、毁坏型尸体现象;七、保存型尸体现象。
一、根据超生反应推测死亡时间超生反应是指机体死亡后组织器官细胞仍保持生命机能,对刺激仍有一定反应。
其种类很多,可用作推测死亡时间的超生反应有(见表一):肌肉的超生反应:人死后2 小时内,几乎所有肌肉受机械刺激后均可发生收缩反应,尤以肱二头肌为甚,并且不受环境气温高低的影响。
死后皮下出血:在进行机械刺激试验过程中,被打击的部位可形成皮下出血斑。
其出现率随死后时间的延长而迅速下降。
瞳孔的超生反应:人死后在一定时间内,眼内滴入或注入药物, 可引起瞳孔反应。
超生反应与死亡时间的说明(表一)二、根据角膜推测死亡时间在正常生活状态下,人的角膜无色透明,表面光滑无皱褶。
人死后,角膜透明度逐渐减低,混浊,呈灰白色,最后完全不能透视瞳孔的征象,称为角膜混浊。
根据角膜混浊程度可推测死后经过时间。
角膜混浊在一般情况下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
(见表二)角膜变化与死亡时间(表二)在寒冷的环境中,尸体存放48小时角膜仍可清晰透明,但角膜如有冻结则变混浊。
死亡时间推断的意义及方法摘要:一、引言二、死亡时间推断的意义1.法律诉讼2.遗产继承3.保险理赔4.医学研究三、死亡时间推断的方法1.尸体解剖2.临床病历分析3.生物钟法4.法医学尸体解剖技术四、案例分析五、死亡时间推断在我国的法规与实践六、结论正文:死亡时间推断的意义及方法一、引言死亡时间推断,即确定一个人去世的具体时间,这在法律、医学和保险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死亡时间推断的意义及方法。
二、死亡时间推断的意义1.法律诉讼:在涉及刑事案件、交通事故、意外伤害等法律诉讼中,准确推断死亡时间有助于确定责任人、罪行轻重和判决依据。
2.遗产继承:在遗产继承纠纷中,死亡时间的准确判断有助于划分遗产份额,确保合法继承人的权益。
3.保险理赔:在保险理赔过程中,死亡时间推断能为保险公司提供理赔依据,确保保险金支付给合法受益人。
4.医学研究:死亡时间推断对于研究疾病发展、死亡原因及防范措施等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
三、死亡时间推断的方法1.尸体解剖:通过对尸体进行解剖,观察尸体病变程度、尸僵程度等,推测死亡时间。
2.临床病历分析:根据病历资料,结合病情发展规律,推断患者的死亡时间。
3.生物钟法:通过分析死者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等,结合生物钟规律,推测死亡时间。
4.法医学尸体解剖技术:运用法医学手段,结合尸体解剖、病理学检查等,准确推断死亡时间。
四、案例分析(此处插入典型案例,详细描述死亡时间推断在案件中的作用)五、死亡时间推断在我国的法规与实践我国法律法规对死亡时间推断有明确规定,相关技术在侦查、审判、理赔等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司法鉴定机构在进行死亡时间推断时,需严格遵守法规要求,确保鉴定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六、结论死亡时间推断在法律、医学和保险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运用尸体解剖、临床病历分析等多种方法,可以为诉讼、理赔等提供重要依据,确保公平正义得到体现。
死亡时间推断的依据
死亡时间推断的依据和标准包括:
1.传统方法:根据尸体现象如尸僵、尸斑、尸温等来判断死亡时
间。
这些指标在死后1-3小时出现,但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
2.新的方法:眼球化学法,根据尸体内红细胞中胆红素的颜色变
化推断死亡时间。
这种方法不受外界温度影响,但需要采集眼球,且对尸体保存要求较高。
3.自然死亡时间的确定:根据被继承人呼吸停止、心脏停止跳动
的时间,以及医院、户籍管理登记手册中记载的死亡时间来判断。
4.公民宣告死亡时间的确定:公民被申请宣告死亡的,以法院宣
告死亡判决本身宣告之日为其死亡日期。
5.相互有继承关系的几个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的,以长辈先死,
同辈同死者为原则,推定死亡时间。
请注意,法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死亡时间的推断需要依靠专业人士的技能和经验,普通人阅读相关资料学习后也无法准确推断。
死者死亡时间的方法法医学上死亡时间又叫死亡经历时间,是指从死者死亡发生到法医进行尸体检验时所经过的时间,又称死后经过时间,通常描述为死后多少天或多少小时。
推断死者的死亡时间,是法医尸体检验和命案现场勘查的任务之一,对于判明罪犯作案时间、确定侦查范围、甄别重点嫌疑人等都有重要作用。
推断死亡时间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推断,如尸体本身现象推断死亡时间、尸体胃肠道食物推断死亡时间、从死后化学变化推断死亡时间等。
一、从尸体本身现象判断死亡时间当人死亡之后,尸体本身会呈现出一定的现象,医学上将这些现象划分为早期尸体现象和晚期尸体现象。
不同时期尸体现象可以用来推定死者死亡时间,最近又增加了一个判断死亡时间的新方法,叫做眼球化学法,是由美国的内科医师约翰·科发现的,他视察到人在死亡之后,尸体内红细胞会不断有规律的破裂,红细胞内的钾离子会不断的有规律的进入眼玻璃体液,据此人们完全可以准确判断出死亡时间。
因为这种方法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所以测得的死亡时间比较精确。
(一)根据早期尸体现象判断1.根据尸冷推断死亡时间一般来说,春秋季成年尸体,尸体温度在室内每小时下降0.83摄氏度。
水中尸体每小时可下降3--4摄氏度。
夏季烈日下的尸体、死前发生肌肉痉挛或者激烈搏斗的尸体,死后一段时间内,试问还能上升,即环境因素、衣着多少、尸体本身情况、死因都会影响判断。
以春秋季节为准,尸体颜面、手足等裸露部分有冷却感,为死后1~2小时或以上,着衣部分皮肤有冷却感,为死后4~5小时;死后最初10小时,尸体直肠温度每小时平均下降1℃;10小时后,每小时平均下降0.5~1℃;肥胖尸体在死亡后最初10小时,尸温每小时平均下降0.75℃,消瘦尸体每小时平均下降1℃。
夏季尸冷速率是春秋季的0.7倍,冬季是春秋季的1.4倍;暴露在冰雪天气的尸体,尸温在死后数小时即降至环境温度。
2.根据尸斑推定死亡时间3.根据尸僵判断死亡时间尸僵出现和缓解的时间、强度,与死者肌肉发育、年龄、死亡原因及其环境因素有关。
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有哪些一、根据超生反应推断死亡时间1瞳孔缩小和散大:死后瞳孔散大,但随后可略为缩小,这是由于虹膜尸僵或死后眼压降低所致,并非超生反应。
死后4小时内,瞳孔对注入结膜囊内的药物(伊色林或阿托品)有缩瞳或散瞳反应,这些属于超生反应。
2血管平滑肌收缩:死后2~3日血管平滑肌仍可对缩血管药物起收缩反应3肌肉的超生反应:个体死亡后机械刺激骨骼肌可使肌细胞收缩而形成肌隆起,死后2小时内几乎所有肌肉均可出现反应,有时死后6小时还可呈阳性反应。
4精子活动:精囊内的精子在死后30小时,有时70小时仍有活动能力。
甚至还有报告死后127小时仍可看到活动的精子。
5排泄:死后由于膀胱、直肠、精囊的平滑肌收缩或括约肌弛缓而引起大小便、精液的排泄。
但在死后时间较长的尸体,上述现象可由尸僵及腹腔内腐败气体压迫所致,系属尸体现象而非超生反应。
6皮肤反应:死后30小时汗腺对肾上腺素及阿托品等药物仍可起发汗反应。
一例7岁女孩死亡后在大腿部的皮肤,注射1毫克盐酸组织胺,见皮肤的立毛肌收缩(呈鸡皮样外观)。
二、根据尸体现象推断死亡时间1.看尸体腐烂程度第三方面是通过尸体的温度来判断死亡时间。
死后体内停止产热,尸体的温度大约每小时会下降1度。
肌肉组织和环境的温度对尸体温度影响很大。
胖人的尸温比疫人的尸温降低的慢;温暖室内的尸温比寒冷室外的尸温冷得慢。
面部及四肢发凉、尸斑、尸僵开始出现,其死后经过时间为1~2小时。
尸斑融合成大片,尸僵全身出现,角膜微浊,嘴唇开始皱缩,用缩瞳剂、散瞳剂滴眼,瞳孔仍有反应,其死后经过时间为5~6小时。
尸僵高度发展,指压尸斑能完全退色,角膜高度混浊,眼结合膜开始自溶其死后经过时间约12小时。
尸斑能全部压退,羊皮纸样斑形成,角膜高度混浊,巩膜黑斑出现,口腔粘膜及眼结合膜自溶,其死后经过时间约24小时。
腐败性腹部膨胀,在春秋季节于死后8~10小时,夏季于死后4~5小时,冬季于死后48~72小时开始出现。
解谜法医推测死亡时间的几种方法解谜法医推测死亡时间的几种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罪案和神秘死亡事件引起了广大公众的关注。
为了能够追踪犯罪者或准确推算出死亡时间,法医学家们通过各种方法和技术对死者进行细致而全面的分析。
本文将讨论解谜法医推测死亡时间的几种方法。
我们将深入探讨每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能对这一领域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外部体征分析法外部体征分析法是法医学家最常用的推测死亡时间的方法之一。
在这种方法中,法医学家仔细观察死者身体外部的变化,如颜色、气味、温度等。
这些变化往往与死亡时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法医学家可以通过检查死者的尸斑来推测死亡时间。
尸斑是由于血液在体内凝结形成的,通常出现在死亡后的2-3小时。
根据尸斑的颜色和分布,法医学家可以初步推算出死亡时间。
法医学家还可以通过观察死者体表的腐烂程度来判断死亡时间。
新鲜尸体表面通常具有热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尸体开始变冷并逐渐腐烂。
根据腐烂的程度、腐烂气味以及昆虫的寄生情况,法医学家可以进一步精确地推测死亡时间。
然而,外部体征分析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外部体征的变化受到环境因素和个体差异的影响,因此对死亡时间的推算并不始终准确。
在进行死亡时间推算时,需要结合多种方法和技术的综合分析,以提高推算结果的准确性。
二、内部体征分析法内部体征分析法是通过解剖和病理检查来推算死亡时间的一种方法。
在尸体解剖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过程中,法医学家可以观察到死者内脏器官的特征变化,这些变化对推算死亡时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法医学家可以通过观察死者的肝脏硬化程度来推算出死亡时间。
肝脏在死后很快开始腐烂,而肝脏硬化的程度与死亡时间成正比。
通过检查脾脏和肾脏的黏液层厚度,法医学家也可以初步判断死亡时间。
法医学家还可以通过病理检测死者体内一些特定酶活性的变化来推算死亡时间。
尸检可以观察到死者体内酶的分解和改变,这些变化与死亡后的时间有一定的关系。
如何辨别尸体死亡时间...俗话说,夜路走多了,难免遇上鬼。
将来行走江湖,难免也会遇上些特殊的物事,下面的知识来自官方法医介绍,仅供参考,嗯,仅供参考。
1.看尸体的僵硬程度,一般情况下,尸体在死后30分钟—2小时内就会硬化,9小时—12小时完全僵硬,30小时后软化,70小时后恢复原样。
但如果在土中或水中,或在低温干燥情况下则会延缓,高温多湿条件下会加快。
2.看尸的变化*(1)指压:尸斑是血液由于重力学的原理积存于尸体下面而出现的特有斑痕,. ( R死后6一12个小时指压时会有一定的褪色,超过了12小时,就基本上不会褪色了。
`(2)移位:如果尸体被挪动过尸斑会发生移位,但死后8—9小时再改变尸体的体位,尸斑只会发生部分的移动,旧的尸斑还会存在,同时还会出现新的尸斑。
经过了1 0个小时以上,尸斑就不会动了。
(3)注意:要考虑死者的年龄、体格、死因以及尸体放置的环境因素,不同的因素会产生极大的不同。
下面的公式常用来推断死亡时间:常温(98.6oF)一尸体直肠温度/l.5=近似死后经过时间:.看尸体内的消化物,食物经胃部消化大约2小时会全部到达小肠。
传统上用三种方法来推断死亡时间:尸僵、尸斑及尸温。
侦探小说家经常利用这种推断把故事情节描述得栩栩如生,你可不要完全相信。
因为尸体现象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环境的温度、尸体的体格、运动程度、是否饮酒、是否用麻醉剂等方面的影响。
6尸斑的出现也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死后血液循环停止,最快半小时后,血液因自身重力坠积于尸体的底部血管,该处皮肤现出紫红色的斑痕,像瓶底的红酒,这就是尸斑。
尸斑最晚在死后4 10小时内出现。
它的颜色持续时间很长。
如果一个人死后仰面躺在床上时,尸斑应在他的背部,如发现尸斑在身体的前部,说明尸体被移动过。
4.看尸体腐烂程度第三方面是通过尸体的温度来判断死亡时间。
死后体内停止产热,尸体的温度大约每小时会下降1度。
肌肉组织和环境的温度对尸体温度影响很大。
死亡时间的推断推断死亡时间在法医学上有重要的意义。
人体死亡后尸体变化现象以及尸体与环境关系的变化现象是无限多样化的,而这些变化又都是有着一定规律可循的。
在实践中推断死亡时间所依据的指标包括超生反应、尸体现象、肠胃内容物消化程度、尸体的生物化学变化、尸体昆虫生长发育情况和尸下植物生长情况以及现场勘查情况等。
一.根据超生情况推断死亡时间。
个体死亡后,够成个体的部分细胞、组织、器官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一定的生命功能,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这种反应为超生反应。
超生反应包括断头反应、心肌收缩、骨骼肌收缩、.血管平滑肌收缩、肠蠕、瞳孔反应、汗腺反应、.纤毛运动、精细胞活动等。
断头现象在死亡10分钟后会出现,主要表现为眼球、口唇和下颔运动,躯干痉挛,心脏跳动。
死亡4小时内,瞳孔对注入结膜囊的药物还会有散瞳或缩瞳的作用。
死亡后数小时内则会出现心肌收缩、骨骼肌收缩的现象。
死亡后10小时内,气管粘膜上皮仍有纤毛运动。
2-3日,血管平滑肌仍可对缩血管药物起收缩反应。
我们可以根据尸体反映出的超声现象来推测死亡时间。
二、根据死亡现象来推测死亡时间。
尸体受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发生一系列生物学的、化学的、物理学的及形态学改变,统称尸体变化或死后变化。
死后变化所呈现的现象称为尸体现象,可分为早期尸体现象、晚期尸体现象和非自然的尸体现象。
早期尸体现象是在24小时以内出现的尸体现象,它包括肌肉松弛、肌肉痉挛、是将、尸冷、尸斑、皮革样变、角膜混浊、自溶等。
(1)肌肉松弛是出现的最早的,在死后立即出现,一般持续1-2个小时。
它是指死后机体停止对肌肉的支配,肌肉紧张性丧失,变得软而松弛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眼微、口微开、下颌下垂、面无表情、全身松软、四肢易于弯曲等。
(2)人死后,尸体温度会组建下降,尸冷有一定的规律性,故根据尸体温度可推断死亡经过时间。
通常成人尸体在16~18℃室温下,10小时之内,每小时下降一度;10小时后每小时下0.5 ℃;而24小时后,尸体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
根据尸体现象综合推断死亡时间可用于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有:一、利用死后尸体化学变化推断死亡时间;二、利用胃肠道食物的消化程度及移位情况推断最后一次进餐时间;三、根据膀胱内尿液的多少推断死亡时间;四、根据蝇蛆的生活史推断死亡时间;五、利用植物生长规律推断死亡时间;六、根据尸体现象推断死亡时间等。
尸体现象分为早期尸体现象和晚期尸体现象。
早期尸体现象有:1、超生反应;2、肌肉松弛;3、角膜混浊;4、皮革样化;5、尸冷;6、尸斑;7、尸僵与尸体痉挛;8、自溶。
晚期尸体现象可分为毁坏型和保存型两类。
毁坏型尸体现象主要是尸体腐败和白骨化,腐败在发展变化中可出现尸臭、尸绿、腐败静脉网、巨人观、腐败气泡、“死后呕吐”“死后分娩(或称棺内分娩)”,肝、肾、脾等成为“泡沫器官”,以后随软组织的分解消失而使尸体“白骨化”。
可用于推测死亡时间的尸体现象有:一、超生反应;二、角膜;三、尸冷;四、尸斑;五、尸僵;六、毁坏型尸体现象;七、保存型尸体现象。
一、根据超生反应推测死亡时间超生反应是指机体死亡后组织器官细胞仍保持生命机能,对刺激仍有一定反应。
其种类很多,可用作推测死亡时间的超生反应有(见表一):肌肉的超生反应:人死后2小时内,几乎所有肌肉受机械刺激后均可发生收缩反应,尤以肱二头肌为甚,并且不受环境气温高低的影响。
死后皮下出血:在进行机械刺激试验过程中,被打击的部位可形成皮下出血斑。
其出现率随死后时间的延长而迅速下降。
瞳孔的超生反应:人死后在一定时间内,眼内滴入或注入药物,可引起瞳孔反应。
超生反应与死亡时间的说明(表一)二、根据角膜推测死亡时间在正常生活状态下,人的角膜无色透明,表面光滑无皱褶。
人死后,角膜透明度逐渐减低,混浊,呈灰白色,最后完全不能透视瞳孔的征象,称为角膜混浊。
根据角膜混浊程度可推测死后经过时间。
角膜混浊在一般情况下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
(见表二)角膜变化与死亡时间(表二)在寒冷的环境中,尸体存放48小时角膜仍可清晰透明,但角膜如有冻结则变混浊。
推断人类死亡时间的法医学方法研究一、引言人类死亡时间的推断在法医学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准确推断死亡时间对于犯罪调查、法律判决、保险索赔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法医学方法,用于推断人类死亡时间的研究。
二、体温法体温法是一种常见的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
根据尸体体温变化的规律,可以推测死亡时间的大致范围。
尸体体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通常以每小时1.5至2℃的速度下降。
通过测量尸体各个部位的温度,可以计算出死亡时间的近似值。
三、死脱皮指数法死脱皮指数法是根据尸体开始死亡脱皮的时间来推测死亡时间。
通常情况下,死亡后24至48小时,尸体开始出现皮肤脱落。
通过观察尸体上的脱皮情况,可以初步估计死亡的时间段。
四、尸斑法尸斑法是根据尸斑的形成和发展情况来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
尸斑是尸体死亡后血液定位的一种表现,一般在死亡后2至3小时开始形成。
根据尸斑的颜色、扩散程度和固定情况,可以推断出死亡的时间段。
五、放射性同位素法放射性同位素法是一种利用尸体中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进行死亡时间推断的方法。
人体内有一些放射性元素,如钾40、碳14等。
通过测量尸体中这些放射性元素的含量,结合它们的半衰期,可以计算出死亡时间的范围。
六、腐败法(解剖法)腐败法是一种通过观察尸体腐败程度来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
尸体在死亡后会经历一系列的腐败过程,这些过程包括腐败气味的产生、脓液的渗出和尸体组织的分解等。
通过观察尸体的腐败状况,可以初步判断死亡的时间段。
七、遗留物法遗留物法是通过观察尸体周围的环境变化来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
尸体周围的环境会受到尸体分解和生物活动的影响,这些变化可以用来推测死亡的大致时间。
例如,尸体周围的昆虫数量和种类的变化、土壤中的化学变化等都可以用来辅助推断死亡时间。
八、DNA鉴定法DNA鉴定法可以用于推断尸体的死亡时间。
通过分析尸体组织中的DNA分解情况,可以初步判断死亡的时间段。
尸体死亡后,DNA 会发生分解和降解,通过检测DNA的完整性和降解程度,可以推断死亡时间的范围。
死亡时间的常用推测方法一、体温推测法:1.死亡初期体温推测:通过测量尸体的体温,可以粗略推测死亡时间。
通常在死后的第一个小时,体温下降得较慢,平均每小时下降约1度。
该方法的准确性会受到环境温度、尸体位置和外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2.尸体冷却速率推测法:通常认为尸体的平均冷却速率为每小时1.5度。
通过计算体温变化、环境温度等因素,可以推测出死亡时间的大致范围。
二、枯燥皮肤法:当尸体发生皮肤干燥后,使用棉球轻轻擦拭尸体皮肤,有碎屑掉落的迹象,即表示死亡时间不超过2-3天。
三、死亡肌肉硬直:通过死亡后肌肉开始发生硬直,最初开始在下巴和颈部,然后扩展到四肢和其他部位。
根据硬直的程度可以推断死亡时间,一般硬直开始的时间大致为死亡后3小时左右,完全消失需24-36小时。
四、死亡肌肉松弛:死后的一定时间后,尸体肌肉会发生松弛,如果尸体松弛度较高,说明死亡时间较长;如果尸体还保持有一定的肌肉紧张度,说明死亡时间较短。
五、尸斑形成时间:尸斑是由于死亡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凝结所产生的。
尸斑的形成与死者的横卧或仰卧姿势和死亡后血液流动情况有关,一般尸斑开始形成时间在死后2小时左右,约4-5小时后达到最大。
六、尸体腐败程度:尸体腐败程度的判断可以依据尸体身上出现的腐败现象,如尸斑颜色的变化、腐败气味的产生以及腐败组织的变化情况等。
不同腐败现象对应不同的死亡时间段。
七、胃内容物分析:通过检查胃中的食物残渣和化学反应的程度来推测死亡时间。
根据食物的相对消化程度和胃内容物在不同时间段的排空速度,可以粗略地推测出死者最后一次进食的大致时间。
上述方法常常是结合使用以增加推测的准确性,但这些推测方法只能给出大致的时间范围,不能提供具体的准确时间。
此外,环境温度、尸体保存方式和死者个体差异等都会对推测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在法医鉴定中,通常需要基于多个不同的方法和线索综合推断,以期得出更准确的死亡时间。
解谜法医推测逝去时间的几种方法一、体温法在法医学中,推测逝去时间的方法之一就是体温法。
通过测量尸体的体温来推断逝去时间,这是一种相对简单却又很有效的方法。
当人逝去后,体温会逐渐逐渐趋于环境温度,根据体温的变化可以推测逝去时间的大致范围。
然而,体温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可能受到尸体的环境条件、尸体的体型、逝去前是否有发热等因素的影响。
二、尸斑和尸变尸斑和尸体变是另一种推测逝去时间的重要方法。
尸斑是指尸体死后由于血液在重力作用下集聚造成的红斑,一般在死后2-3小时开始出现,并且会随着时间逐渐加重。
通过观察尸斑的发展情况,法医可以初步判断逝去时间。
而尸体变则是指尸体在一定时间内会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和化学变化,比如眼角膜混浊、肌肉僵直等。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法医可以更加准确地推断逝去时间。
三、放射性测年法放射性测年法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推测逝去时间的方法。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速率来推算尸体逝去的时间,这种方法比起传统的体温法和尸斑方法更加准确和科学。
当尸体暴露在放射性同位素中时,这些同位素的衰变速率可以被测量出来,通过这些数据可以推断出尸体暴露在同位素的时间,从而得到逝去的大致时间。
然而,这种方法仍然需要复杂的实验设备和专业知识,因此并不是所有地区都能进行这种方法的推测。
四、DNA分析法随着科技的发展,DNA分析法也被用于推测逝去时间。
通过检测尸体组织中的DNA分子的分解程度来推断逝去时间。
DNA分子的分解速度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指标,通过分析尸体组织中DNA的衰减情况,可以相对准确地推测逝去时间。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准确性高,但因为需要进行复杂的实验和数据分析,因此也需要较高的技术和经济成本。
法医推测逝去时间的方法有很多种,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局限性。
在实际工作中,法医往往会结合多种方法进行推断,以提高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犯罪案件或者其他特殊情况下,逝去时间的准确推断往往可以为案件的调查和定案提供重要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