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质学与土力学-第1章
- 格式:ppt
- 大小:631.50 KB
- 文档页数:64
第一章土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第一节土的形成一、土和土体的概念1.土(soil)地球表面30-80km厚的范围是地壳。
地壳中原来整体坚硬的岩石,经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形成固体矿物、水和气体的集合体称为土。
土是由固体相、液相、气体三相物质组成;或土是由固体相、液体相、气体相和有机质(腐殖质)相四相物质组成。
不同的风化作用,形成不同性质的土。
风化作用有下列三种: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
2.“土体”(soil mass)土体不是一般土层的组合体,而是与工程建筑的稳定、变形有关的土层的组合体。
土体是由厚薄不等,性质各异的若干土层,以特定的上、下次序组合在一起的。
二、土和土体的形成和演变地壳表面广泛分布着的土体是完整坚硬的岩石经过风化、剥蚀等外力作用而瓦解的碎块或矿物颗粒,再经水流、风力或重力作用、冰川作用搬运在适当的条件下沉积成各种类型的土体。
再搬运过程中,由于形成土的母岩成分的差异、颗粒大小、形态,矿物成分又进一步发生变化,并在搬运及沉积过程中由于分选作用形成在成分、结构、构造和性质上有规律的变化。
土体沉积后:a.将经过生物化学及物理化学变化,即成壤作用,形成土壤(1)靠近地表的土体b. 未形成土壤的土,继续受到风化、剥蚀、侵蚀而再破碎、再搬运、再沉积等地质作用。
(2)时代较老的土,在上覆沉积物的自重压力及地下水的作用下,经受成岩作用,逐渐固结成岩,强度增高,成为“母岩”。
总之,土体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就是土的性质和变化过程,由于不同的作用处于不同的作用阶段,土体就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三、土的基本特征及主要成因类型(一)土的基本特征从工程地质观点分析,土有以下共同的基本特征:1.土是自然历史的产物土是由许多矿物自然结合而成的。
它在一定的地质历史时期内,经过各种复杂的自然因素作用后形成各类土的形成时间、地点、环境以及方式不同,各种矿物在质量、数量和空间排列上都有一定的差异,其工程地质性质也就有所不同。
2.土是相系组合体土是由三相(固、液、气)或四相(固、液、气、有机质)所组成的体系。
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1.1 §1.2 §1.3 §1.4 §1.5 §1.6 §1.7 土的形成 土的三相组成 土的结构和构造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 土的物理状态指标 土的工程分类 土的击实特性§1.1 土的形成土的形成示意图 岩石 地球风化搬运、 搬运、沉积土 地球31 风化物理风化 化学风化 生物风化地表或接近地表条件下,岩石、 在地表或接近地表条件下,岩石、矿 物发生机械破碎的过程。
物发生机械破碎的过程。
主要因素是 岩石的失重和温度变化, 岩石的失重和温度变化,岩石裂隙中 水的结冰等。
水的结冰等。
原生矿物 次生矿物在地表或接近地表条件下, 在地表或接近地表条件下, 岩石、 岩石、矿物发生化学变化并 生成新矿物的过程。
生成新矿物的过程。
主因是 水和氧,前者引起溶解、 水和氧,前者引起溶解、水 化,后者引起氧化等化学反 应。
动植物及微生物 引起的岩石风化。
动植物活动有 机 质物理风化5石灰岩里面 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渗入石灰岩隙缝中, 里面, 二氧化碳的水 在石灰岩里面,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渗入石灰岩隙缝中, 会溶解其中的碳酸钙。
这溶解了碳酸钙的水,从洞顶上滴下来时, 会溶解其中的碳酸钙。
这溶解了碳酸钙的水,从洞顶上滴下来时, 由於水分蒸发、二氧化碳逸出,使被溶解的钙质又变成固体(称为固化 称为固化)。
由於水分蒸发、二氧化碳逸出,使被溶解的钙质又变成固体 称为固化 。
由上而下逐渐增长而成的,称为“钟乳石 钟乳石”。
由上而下逐渐增长而成的,称为 钟乳石 。
化学风化62 搬运 由风力、水流、重力等完成 搬运—由风力 水流、 由风力、 沉积—残积 坡积、 残积、 3 沉积 残积、坡积、冲积等根据形成过程,可将土分为两大类: 根据形成过程,可将土分为两大类:残积土 无搬运母岩表层经风化作用破碎 成岩屑或细小颗粒后, 成岩屑或细小颗粒后, 未经搬运残留在原地的 堆积物运积土 有搬运风化所形成的土颗粒, 风化所形成的土颗粒, 受自然力的作用搬运到 远近不同的地点所沉积 的堆积物坡积土洪积物(层)断面 洪积物河流形成冲击土河床、河漫滩、 河床、河漫滩、阶地(平原河谷)冲击物 平原河谷)风积土风积土: 风积土:由风力带动土粒经过一段搬运距离后沉积下来 的堆积物。
《土质学与土力学》习题库第一章习题一.填空题1.土粒粒径越,颗粒级配曲线越,不均匀系数越,颗粒级配越。
为了获得较大密实度,应选择级配的土粒作为填方或砂垫层的材料。
2.粘土矿物基本上是由两种原子层(称为品片)构成的,一种是,它的基本单元是Si—0四面体,另一种是,它的基本单元是A1—OH八面体。
3.土中结构一般分为、和三种形式。
4.衡量天然状态下粘性土结构性强弱的指标是,其定义是值愈大,表明土的结构性,受扰动后土的强度愈多。
5.土中主要矿物有、和。
它们都是由和组成的层状晶体矿物。
6.饱和细砂土和干细砂土都无法形成直立边坡,而非饱和细砂土则可以,这是因为在起作用。
二.选择题1.在毛细带范围内,土颗粒会受到一个附加应力。
这种附加应力性质主要表现为( )(A)浮力; (B)张力; (C)压力。
2.对粘性土性质影响最大的是土中的( )。
(A)强结合水; (B)弱结合水; (C)自由水; (D)毛细水。
3.砂类土的重要特征是( )。
(A)灵敏度与活动度; (B)塑性指数与液性指数;(C)饱和度与含水量; (D)颗粒级配与密实度。
4.土中所含“不能传递静水压力,但水膜可缓慢转移从而使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的水,称为( )。
(A)结合水; (B)自由水; (C)强结合水; (D)弱结合水。
5.软土的特征之一是( )。
(A)透水性较好; (B)强度较好; (C)天然含水量较小; (D)压缩性较高。
6.哪种土类对冻胀的影响最严重?( )(A)粘土; (B)砂土; (C)粉土。
7.下列粘土矿物中,亲水性最强的是( )。
(A)高岭石; (B)伊里石; (C)蒙脱石8.对土粒产生浮力的是( )。
(A)毛细水; (B)重力水; (C)强结合水, (D)弱结合水。
(9)毛细水的上升,主要是水受到下述何种力的作用?( )(A)粘土颗粒电场引力作用; (B)孔隙水压力差的作用(C)水与空气交界面处的表面张力作用。
(10)软土的特征之一是( )。
华南理工大学岩土工程课程名称:土质学参考文献:1普通土力学的土质学内容2 岩土工程土性分析原理(美·Mitchell著)华南理工大学岩土工程2006.9第一章土的成因分析与特殊土§1.1 土的形成§1.1.1土体形成的外力作用1.土体形成的地质循环◆土体材料的特点土体为一种特殊的工程材料,是三相(固-液-气)多孔介质。
土的形成是在自然界外力作用下逐步形成的,是地球的地质循环过程的产物。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剥蚀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剥蚀作用和沉积作用形成天然土体2.外力作用分类土体形成的主要外力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风化作用在温度变化、气体、水及生物等综合作用下,使地壳层的岩石发生破碎和分解的一种作用(包括化学风化和物理风化)。
◆剥蚀作用将岩石风化破碎的产物从原处(母体)中剥离下来的作用。
除了风化作用以外的所有的破坏作用,如河流、大气降水、地下水、海洋、湖泊、风力等的破坏作用。
◆搬运作用岩石经风化、剥蚀破坏的产物被水流、风、冰川(融化)等搬运到别处的作用。
◆沉积作用物质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搬运能力的消弱或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生物作用等,被搬运的物质从搬运介质中分离出来,形成沉积物的过程。
§1.1.2外力作用简介1.物理风化作用在地表或接近地表条件下,岩石矿物在原地产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过程称为物理风化作用。
物理包括:岩石的释重作用、温度作用、水的冻结与融化作用、可溶盐的结晶与潮解作用等。
◆释重作用地表剥蚀→加快风化◆温度变化作用如日周期温度作用下,白天温度高,岩石外热内冷,表面岩石膨胀受内部岩石约束而受压应力形成水平裂纹;夜间情况相反,而受拉应力形成竖向裂纹。
纵横裂纹分割岩石,使之破碎。
又如温度变化时,由于不同矿物(如①②等)的膨胀系数不同,使晶面变形不协调而开裂;即使单晶体,由于各向异性,不同方向(如①②方向)的温度变形不同而使岩石破碎。
V1.干密度:?d: 土的固相质量 ms 与土的总体积V 之比,:打m s (g/cm 3)。
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土是岩石经过物理风化、 化学风化、生物风化作用后的产物, 是由各种大小不同的土粒按各种比例 组成的集合体。
土粒之间的孔隙中包含着水和气体,是一种三相体系。
第一节土的三相组成无机矿物颗粒 原生矿物:岩浆在冷凝过程中形成的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 固体颗粒次生矿物:原生矿物风化作用的风化矿物 AI 2O 3、Fe 2O 3、次生SiO 2、(固相)$ 「(化学风化)粘土矿物以及碳酸盐等有机质:由于微生物作用,土中产生的复杂的腐殖质矿物,还有动植物残体等有机物, (生物风化)如泥炭等。
结合水 水弱结合水液相)自由水 气体 与大气联通:与空气相似,受到外力作用时排出,对土的工程性质没多大影响。
(气相)与大气不连通:密闭气体,压力大被压缩或溶解于水中,压力小时气泡恢复原状或重游 离,对土的工程性质有很大影响。
(含气体的土成为非饱和土,非饱和土的工程性质研究已成为土力学的一个新分支) 第二节土的颗粒特征1 .描述土粒大小及各种颗粒的相对含量的常用方法: 对粒径>0.075mm 的土粒,筛分法;粒径<0.075mm的土粒,沉降分析法。
沉降分析法是根据土粒在悬液中沉降的速度与粒径的平方成正比的 Stokes 公式来确定各粒组相对含量的方法。
2 .土粒大小划分:块-碎-砾-砂-粉-粘粉:砂粉,粘粉;粘:粉粘,粘土)粘土粒径<0.002mm ,为很细小的扁平颗粒,表面具有极强的和水相互作用的能力。
第三节土的三相比例指标土的三相五只在体积和质量上的比例关系称为三相比例指标。
三相比例指标反映了土的干燥与潮 湿、疏松与紧密,是评价土的工程性质的最基本的物理性质指标, 也是工程地质勘查报告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内容。
土样体积:V 二 V s V w V a ( V V = V w V a )土样质量:m = m s m w三相比例指标分为两种:试验指标,换算指标 一、 试验指标包括土的密度、土粒密度、含水量m31 .土的密度:单位体积土的质量,-(g / cm )。
《土质学与土力学》习题库(A)习题一.填空题1.土粒粒径越,颗粒级配曲线越,不均匀系数越,颗粒级配越。
为了获得较大密实度,应选择级配的土粒作为填方或砂垫层的材料。
2.粘土矿物基本上是由两种原子层(称为品片)构成的,一种是,它的基本单元是Si—0四面体,另一种是,它的基本单元是A1—OH八面体。
3.土中结构一般分为、和三种形式。
4.衡量天然状态下粘性土结构性强弱的指标是,其定义是值愈大,表明土的结构性,受扰动后土的强度愈多。
5.土中主要矿物有、和。
它们都是由和组成的层状晶体矿物。
6.饱和细砂土和干细砂土都无法形成直立边坡,而非饱和细砂土则可以,这是因为在起作用。
二.选择题1.在毛细带范围内,土颗粒会受到一个附加应力。
这种附加应力性质主要表现为( )(A)浮力; (B)张力; (C)压力。
2.对粘性土性质影响最大的是土中的( )。
(A)强结合水; (B)弱结合水; (C)自由水; (D)毛细水。
3.砂类土的重要特征是( )。
(A)灵敏度与活动度; (B)塑性指数与液性指数;(C)饱和度与含水量; (D)颗粒级配与密实度。
4.土中所含“不能传递静水压力,但水膜可缓慢转移从而使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的水,称为( )。
(A)结合水; (B)自由水; (C)强结合水; (D)弱结合水。
5.软土的特征之一是( )。
(A)透水性较好; (B)强度较好; (C)天然含水量较小; (D)压缩性较高。
6.哪种土类对冻胀的影响最严重?( )(A)粘土; (B)砂土; (C)粉土。
7.下列粘土矿物中,亲水性最强的是( )。
(A)高岭石; (B)伊里石; (C)蒙脱石8.对土粒产生浮力的是( )。
(A)毛细水; (B)重力水; (C)强结合水, (D)弱结合水。
(9)毛细水的上升,主要是水受到下述何种力的作用?( )(A)粘土颗粒电场引力作用; (B)孔隙水压力差的作用(C)水与空气交界面处的表面张力作用。
(10)软土的特征之一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