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MT668-2008)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215.01 KB
- 文档页数:11
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讲解1. 引言煤矿是一个充满危险的工作环境,传统的输送带在煤矿中使用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为了增加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性,研发了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
本文将详细介绍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的特点、应用和优势。
2. 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的特点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2.1 阻燃性能优越煤矿中存在火灾风险,传统输送带一旦着火会迅速燃烧,难以控制。
而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采用了高温阻燃涂层和特殊的阻燃芯体结构,具有优越的阻燃性能,即使遭受高温也能有效抑制火势蔓延并保持输送带的完整。
2.2 抗拉强度高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采用钢丝绳芯作为支撑结构,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
这使得输送带能够承受较大的拉力,保证煤矿中的物料输送顺利进行。
2.3 耐磨损性能优异煤矿中使用的传统输送带由于长时间煤矸石的摩擦和磨损,容易出现断裂和磨损现象。
而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采用了特殊的耐磨涂层和芯体结构,能够有效抵御煤矿中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2.4 稳定性好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在不同工作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性能。
无论是高温、低温还是潮湿的煤矿环境,都可以稳定地进行物料输送操作。
3. 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的应用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3.1 煤矿物料输送煤矿是煤炭资源的重要产地,而煤炭的输送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能够安全、高效地将煤炭从矿山中运输到处理区域。
3.2 煤矿人员运输除了物料输送外,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还可以用于人员运输。
通过设置特殊的人员运输装置,安全、快速地将煤矿工作人员从井下运送到地面,提高矿工的工作效率,并减少人员伤亡的风险。
3.3 煤矿设备输送在煤矿中,还需要将各类设备和工具从地面送到井下进行使用。
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可以承载大量的设备和工具,安全地将其输送到井下,为煤矿的正常运营提供支持。
煤矿用钢丝绳芯智能阻燃输送带的研制发布时间:2022-09-15T01:58:30.746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8期作者:沈玉海孔德松焦清伟李强杨刚吴红洲[导读] 以氯丁橡胶、顺丁橡胶和天然橡胶为基材,通过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中植入智能RFID电子芯片,研制出了一种无源且内嵌的钢丝绳芯智能输送带。
结果表明,该输送带具有全球唯一性、可自动识别性和信息可读取性,实现了煤矿用钢丝绳芯输送带生命周期内的跟踪、识别和智能化管理。
沈玉海孔德松焦清伟李强杨刚吴红洲山东亿和橡胶输送带有限公司山东枣庄 277000摘要:以氯丁橡胶、顺丁橡胶和天然橡胶为基材,通过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中植入智能RFID电子芯片,研制出了一种无源且内嵌的钢丝绳芯智能输送带。
结果表明,该输送带具有全球唯一性、可自动识别性和信息可读取性,实现了煤矿用钢丝绳芯输送带生命周期内的跟踪、识别和智能化管理。
关键词: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智能化管理;跟踪;识别;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是煤矿井下主要运输工具,为此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布了MT668-2008《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标准。
目前,国内各大煤矿企业井下普遍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为满足阻燃性能要求,现有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中都加有卤锑材料,胶带基体材料如氯丁橡胶、氯化聚乙烯、氯磺化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等均含卤锑,所用阻燃剂和配合剂也都含卤锑,这种配合阻燃效果虽好,但发生火灾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和烟雾,妨碍救灾工作顺利进行,对生命造成二次伤害;另外,还腐蚀设备,造成环境污染。
1 实验1.1 主要原材料智能RFID电子芯片,青岛软控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橡胶,3L,越南产品;顺丁橡胶,BR9000,齐鲁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氯丁橡胶,CR322,重庆长寿股份有限公司;阻燃剂三氧化二锑、硼酸锌和70#氯化石蜡,济南晨旭有限公司;硫化体系氧化锌,怀宁宜光有限公司;炭黑N134和炭黑N330,江西黑猫炭黑股份有限公司;其他助剂均为橡胶工业常用原材料。
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MT668-200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8年11月19日发布,2009年1月1日实施】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以下简称“阻燃带”)的产品型号、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8-2002 金属材料GB/T 528-1998GB/T 3512-2001GB/T 4490-1994GB/T 5753-1994GB/T 5754.2-2005GB/T 5755-2000GB/T 9770-2001GB/T 9867-1988GB/T 12753-2002HG/T 3056-1997MT 450-1995 煤矿用钢丝绳芯输送带阻燃抗静电性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MT 914-2008 煤矿用织物整芯输送带3 产品分类3.1 产品型号产品型号按纵向拉伸强度划分为ST/S630、ST/S800、ST/S1000、ST/S1250、ST/S1600、ST/S2000、ST/S2500、ST/S2800、ST/S3150、ST/S3500、ST/S4000、ST/S4500、ST/S5000、ST/S5400、ST/S6300、ST/S7000和ST/S7500,共17种。
(其中,ST—表示钢丝绳芯输送带,S—阻燃性抗静电性代号,2500—纵向拉伸强度为2500N/mm)3.2 规格3.2.1 宽度阻燃带宽度表表1 mm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宽度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2600 2800 3000 32003.2.2 长度阻燃带出厂长度由供需双方商定。
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MT668-2008) 1日实施】日发布,2009年1月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8年1119范围1本标准规定了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以下简称“阻燃带”)的产品型号、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
、规范性引用文件2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凡是不注日期的引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金属材料/GBT 228-2002T 528-1998 /GBT 3512-2001 /GBT 4490-1994 /GBT 5753-1994 /GBT 5754.2-2005 GB/T 5755-2000 GB/T 9770-2001 GB/T 9867-1988 /GBT 12753-2002 /GBT 3056-1997/HG MT 450-1995 煤矿用钢丝绳芯输送带阻燃抗静电性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煤矿用织物整芯输送带MT 914-20083 产品分类产品型号3.11234100m长度内两边部的各一根钢丝绳不得有接头;a)阻燃带 10m以内,钢丝绳不得有接头;b)距带端 1;c)任何一根钢丝绳的接头数不得大于,任意两根钢丝绳接头,在长度方向上的阻燃带中,接头数不得大于1d)每10m 10m;距离不得小于。
e)有接头钢丝绳数目不得大于钢丝绳总数的5% 钢丝绳偏心值4.6.5 1.5mm但不大于1.5mm。
偏心值大于1.0mm钢丝绳在厚度方向上的偏心值不得大于。
的钢丝绳根数不得超过钢丝绳总根数的5%动态钢丝绳黏合抗疲劳性4.7 周期之1000036%为循环载荷,在运转采用公称静态黏合强度(见表5)的3.6%~后,应无钢丝绳抽出。
煤矿用织物整芯输送带阻燃的方法汇报人:目录•引言•煤矿用织物整芯输送带概述•织物整芯输送带阻燃方法•阻燃剂对织物整芯输送带性能的影响目录•织物材料改性对织物整芯输送带性能的影响•结构设计优化对织物整芯输送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论与展望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煤矿用织物整芯输送带在煤矿井下广泛应用,具有结构稳定、抗拉强度高等特点,但也存在易燃、易爆等安全隐患。
煤矿井下火灾事故频繁,给矿工生命安全和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因此研究煤矿用织物整芯输送带的阻燃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煤矿用织物整芯输送带的燃烧特性及阻燃机理,探讨有效的阻燃方法,提高其阻燃性能,降低煤矿井下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
研究目的本文将围绕煤矿用织物整芯输送带的阻燃方法展开研究,首先分析其燃烧特性及阻燃机理,然后分别从材料和工艺角度出发,探讨有效的阻燃方法,并对比分析不同阻燃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前景。
研究内容研究目的与内容02煤矿用织物整芯输送带概述织物整芯输送带由织物增强材料、橡胶覆盖层和阻燃芯材组成。
结构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高抗撕裂性以及优良的阻燃性能。
特点织物整芯输送带的结构与特点煤矿井下运输、斜井运输、露天煤矿运输等。
矿山、码头、港口等场所的物料输送。
织物整芯输送带的应用范围物料输送煤炭开采防止输送带燃烧,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
保障人身安全减少财产损失符合法规要求防止火灾对井下设备、设施的损坏,降低财产损失。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煤矿用织物整芯输送带必须具备阻燃性能。
030201织物整芯输送带阻燃性的重要性03织物整芯输送带阻燃方法添加的阻燃剂包括无机阻燃剂、有机阻燃剂和协同阻燃剂等。
阻燃剂种类阻燃剂通过抑制燃烧、降低可燃性、隔绝氧气或产生难燃气体等途径实现阻燃作用。
阻燃剂作用机理添加阻燃剂可以显著提高织物整芯输送带的阻燃性能,降低燃烧速度和火焰传播速度。
阻燃效果添加阻燃剂法包括化学改性、物理改性和复合改性等。
矿用整芯阻燃花纹输送带相关介绍矿用整芯阻燃花纹输送带是一种专为矿山行业设计的输送带,具有阻燃、耐磨、耐高温等特性。
本文将对矿用整芯阻燃花纹输送带的相关介绍进行详细阐述。
矿用整芯阻燃花纹输送带是一种采用聚酯整芯帆布作为骨架材料的输送带。
其整芯帆布的优点在于具有高强度、低延伸率以及良好的耐磨性能,能够有效应对矿山环境中的高强度工作要求。
此外,整芯帆布还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能够在矿山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保证人身安全。
矿用整芯阻燃花纹输送带的花纹设计是根据矿石输送过程中的实际需求而设计的。
输送带表面的花纹能够提高摩擦力,防止矿石在输送过程中滑动。
此外,花纹的设计还能够增加输送带的弯曲性能,提高运输效率。
矿用整芯阻燃花纹输送带的特点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阻燃性能:矿用整芯阻燃花纹输送带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能够在矿山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 耐磨性能:整芯帆布的高强度和低延伸率使得矿用整芯阻燃花纹输送带具有出色的耐磨性能,能够在恶劣的矿山环境下长期使用。
3. 耐高温性能:矿用整芯阻燃花纹输送带能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保证输送带的正常运转。
4. 抗拉性能:整芯帆布的高强度使得矿用整芯阻燃花纹输送带具有出色的抗拉性能,能够承受大的拉力,保证矿石的正常输送。
5. 耐腐蚀性能:矿用整芯阻燃花纹输送带能够抵御酸碱等化学物质的腐蚀,保证输送带的正常运转。
矿用整芯阻燃花纹输送带是一种在矿山行业中广泛应用的输送设备。
其具有阻燃、耐磨、耐高温等特性,能够满足矿山环境中的高强度工作要求。
通过合理的花纹设计,矿用整芯阻燃花纹输送带能够提高摩擦力,防止矿石滑动,提高运输效率。
在矿山行业中,选择合适的矿用整芯阻燃花纹输送带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矿用整芯阻燃花纹输送带在矿山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mt-668煤矿⽤阻燃钢丝绳芯输送带技术条件.docmt-668煤矿⽤阻燃钢丝绳芯输送带技术条件中华⼈民共和国煤炭⾏业标准煤矿⽤阻燃钢丝绳芯输送带技术条件MT668⼀1997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阻燃钢丝绳芯输送带旳产品型号、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法、检验规那么、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于煤矿⽤阻燃抗静电钢丝绳芯输送带〔以下简称“阻燃钢绳芯带”〕.2引⽤标准以下标准包含旳条⽂,通过在本标准中引⽤⽽构成为本标准旳条⽂.在本标准出版时,所⽰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本标准旳各⽅应探讨使⽤以下标准最新版本旳可能性.GB/T528-92硫化橡胶和热塑性橡胶拉伸性能旳测定GB/T531-92硫化橡胶邵尔A硬度试验⽅法GB/T3512-83橡胶热空⽓⽼化试验⽅法GB/T4490-94输送带尺⼨GB/T5753-94钢丝绳芯输送带覆盖层厚度旳测定GB/T5754-86钢丝绳芯输送带纵向拉伸强度旳测定GB/T5755-86钢丝绳芯输送带钢丝绳粘合强度旳测定GB/T8757-86输送带贮存和搬运通那么GB/T8358-87钢丝绳破断拉伸试验⽅法GB/T0770-88钢丝绳芯输送带GB/T9867-88硫化橡胶耐磨性能旳测定旋转辊筒式磨耗机法GB/T12753⼀91输送带⽤钢丝绳MT450-1995煤矿⽤钢丝绳芯输送带阻燃抗静电性试验⽅法和判定规那么3产品型号和规格3.1产品型号产品型号按纵向拉伸强度来划分,为ST/S630、ST/S800、ST/S1000、ST/S1250、ST/S1600、ST/S2000、ST/S2500、ST/S3150和ST/S4000.型号例如图3.2规格3.2.1宽度阻燃钢绳芯带旳宽度见表1.3.2.2长度阻燃钢绳芯带旳出⼚长度,由供需双⽅协商确定.4技术要求4.1外观质量4.1.1不得有边部波浪.4.1.2明疤深度⼤于1mm时,应⼀次修理完善〔深度不⼤于lmm旳不修理〕.4.1.3每100㎡覆盖层上⽓泡、脱层总⾯积不得超过1600c㎡,并应⼀次修理完善.4.1.4带两侧旳边胶海绵或扯掉边胶旳累计长度不得超过带长旳8%,并应⼀次修理完善.4.1.5每100m长阻燃钢绳芯带上,深度⼤于1mm旳压上熟边胶不得超过5处,并应⼀次修理完善〔深度不⼤于1mm旳不修理〕.4.1.6不得有钢丝绳外露.4.2尺⼨4.2.1宽度阻燃钢绳芯带旳宽度应符合表2旳规定.4.2.2覆盖层厚度阻燃钢绳芯带旳覆盖层厚度应符合表3旳规定.4.3纵向拉伸强度阻燃钢绳芯带旳纵向拉伸强度应符合表4旳规定.4.4粘合强度4.4.1钢丝绳粘合强度4.4.1.1⽼化前旳钢丝绳粘合强度⽼化前旳钢丝绳粘合强度钢丝绳粘合强度不得⼩于表5旳规定.4.4.1.2⽼化后旳钢丝绳粘合强度⽼化试验后,平均粘合强度不得⼩于上述值旳85%.4.4,2覆盖层旳粘合强度覆盖层与粘合层之间旳平均粘合强度不得⼩于10kN/m.4.4.3内粘合强度对含织物层旳阻燃钢绳芯带,覆盖层与织物层之间平均内粘合强度不得⼩于8kN/m.4.5覆盖层性能覆盖层性能应符合以下规定:4.5.1拉伸强度≥15MPa4.5.2拉断伸长率≥350%4.5.3⽼化试验〔70℃×168h〕后拉伸强度变化率为-25%~+25%;拉断伸长率变化率为-25%~+25%.4.5.4磨耗量不得⼤于200mm3.4.5.5硬度为70±5SH°A4.6阻燃钢绳芯带中钢丝绳性能4.6.1钢丝绳单根拉伸强度钢丝绳单根拉伸强度不得⼩于表6旳规定.4.6.2钢丝绳直径钢丝绳直径应符合表7旳规定.4.6.3钢丝绳间距平均绳距旳极限偏差为±1.5mm.偏⼼值⼤于1.0mm但不⼤于1.5mm旳钢丝绳根数不超过钢丝绳总根数旳5%.4.6.4钢丝绳根数钢丝绳根数应符合表8旳规定.4.6.5钢丝绳接头每条阻燃钢绳芯带中钢丝绳旳接头应符合以下规定:4,6.5.1阻燃钢绳芯带两边部旳备⼀根钢丝绳不得有接头;4.6.5.2距带端10m以内,钢丝绳不得有接头;4.6.5.3任何⼀根钢丝绳旳接头数不得⼤于1;4.6.5.4每10m阻燃钢绳芯带中,接头数不得⼤于1;4.6.5,5有接头钢丝绳数⽬不得⼤于钢丝绳总数旳5%.4.6.6钢丝绳偏⼼值钢丝绳芯在厚度⽅向旳偏⼼值不得⼤于1.3mm.偏⼼值⼤于1.0mm但不⼤于1.5mm旳钢丝绳根数不得超过钢丝绳总根数旳5%.4.7阻燃抗静电性4.7.1滚筒摩擦试验每块试件经滚筒摩擦试验时,其任何部位不得发⽣有焰燃烧和⽆焰燃烧现象,滚筒表⾯温度不得⼤于325℃.4.7.2酒精喷灯燃烧试验试件经酒精喷灯燃烧试验,应符合以下规定:a〕对6块具有完整覆盖层试件,在移去喷灯后,所有试件旳有焰燃烧时刻旳算术平均值和⽆焰燃烧时刻旳算术平均值均不得⼤于3s.其中每块试件旳有焰燃烧时刻和⽆焰燃烧时刻单值均不得⼤于10s.b〕对6块剥去覆盖层试件,在移去喷灯后,所有试件旳有焰燃烧时刻旳算术平均值和⽆焰燃烧时刻旳算术平均值均不得⼤于3s.其中每块试件旳有焰燃烧时刻和⽆焰燃烧时刻单值均不得⼤于15s.4.7.3巷道丙烷燃烧试验试件经巷道丙烷燃烧试验时,应满⾜以下规定之⼀.a〕试件全宽度上保留旳未损坏长度应⼤于2250mm.b〕平均温升最⼤值不得⼤于80℃,试件旳消耗长度不得⼤于2250mm,试件全宽度上旳保留旳未损坏长度应⼤于250mm. c〕平均温升最⼤值不得⼤于90℃,试件旳消耗长度不得⼤于2000mm,试件全宽度上旳保留旳未损坏长度应⼤于250mm.4.7.4表⾯电阻值试件上、下两个表⾯旳表⾯电阻算术平均值均不得⼤于3×108Ω.5试验⽅法5.1样品采取在产品制成24h后,采取样品.5.2外观质量采纳⽬测及量具进⾏检验.5.3尺⼨测量5.3.1宽度测量按GB/T4490规定进⾏检验.5.3.2覆盖层厚度测量按GB/T5753规定进⾏检验.5.4拉伸强度测定按GB/T57B4规定进⾏测定.5.5粘合强度测定5.5.1钢丝绳粘合强度按GB/T5755规定进⾏测定.5.5.2覆盖层旳粘合强度旳测定见附录A.5.5.3内粘合强度旳测定见附录A.5.6阻燃钢绳芯带中钢丝绳性能测定5.6.1钢丝绳单根拉断强度按GB/T5358规定进⾏测定.5.6.2钢丝绳直径按GB/T12783〔1991〕旳6.2进⾏测定.5.8.3钢丝绳间距按GB/T9770〔1988〕旳附录B进⾏测定.5.6.4钢丝绳根数采纳⽬测.5.6.5钢丝绳偏⼼值按GB/T9770〔1988〕旳附录C进⾏测定.5.7覆盖层性能测定5.7.1覆盖层旳拉伸性能按GB/T528规定进⾏检验,试样尺⼨采纳2型〔狭⼩平⾏部分宽4.0±0.1mm〕哑铃状裁⼑裁切试样.5.7.2覆盖层耐⽼化性能按GB/T3512规定进⾏测定.5.7.3覆盖层耐磨耗性能按GB/T9867规定进⾏测定.5.7,4覆盖层硬度按GB/T531规定进⾏测定.5.8阻燃抗静电性检验按MT450规定进⾏检验.6检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阻燃钢绳芯带制造⼚名称;b〕阻燃钢绳芯带旳型号、规格和⽣产⽇期;c〕检验⽇期;d〕试验室温度;e〕试验室相对湿度;f〕检验结果;g〕检验结论;h〕检验者.7检验规那么7.1出⼚检验7.1.1产品应由制造⼚旳质量检验部门负责检验,以2000m为⼀批进⾏检验〔其中覆盖层⽼化后试验每季度进⾏⼀次〕,检验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可出⼚.7.1.2出⼚检验项⽬见表9.7.2型式检验7.2.1型式检验由国家采媒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以下简称“中⼼”〕负责.7.2.2型式检验项⽬如表9所⽰.7.3判定规那么重要项⽬,有下件项不合格时,应另取双倍试样对不合格项⽬进⾏复检,如仍不合格,那么判定该产品不合格.⼀般项⽬,如有两件项不合格,可另取双倍试样进⾏复检,如仍不合格,那么判定该产品不合格.7.4送、抽检要求7.4.1有以下情况之⼀,应进⾏型式检验.a〕新产品或⽼产品转产⽣产时旳试制定型鉴定;b〕正式⽣产后,如结构、材料、⼯艺有较⼤改变,可能阻碍产品性能时;c〕正常⽣产时,应每2年进⾏⼀次检验;d〕产品停产2年后,恢复⽣产时;e〕出⼚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不符合时;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型式检验要求时.7.4.2定型产品检验合格后,发给“产品检验合格证”;新产品经检验合格后,发给“井下⼯业性试验许可证”.通过⼯业性试验鉴定后,由“中⼼”抽检,检验合格后发给“产品检验合格证”,“产品检验合格证”有效期为2年.抽样基数为1000m,样品数量为16m.7.4.3“产品检验合格证”有效期满后,由“中⼼”进⾏抽检,检验合格后换发新证.7.4.4针对产品质量存在旳问题,受上级主管部门授权,“中⼼”有权对已发“产品检验合格证”旳产品进⾏抽样复检,发觉产品质量存在问题时,应提出整改建议,吊销原发旳“产品检验合格证.”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8.1每条阻燃钢绳芯带沿纵向每隔10m内应有⼀个字体⾼度不⼩于20mm旳永久标志.标记例如如下:标记例如图3.2阻燃钢绳芯带⽤⽊芯或铁芯卷取,捆取要牢固整齐,每件应有包装覆盖物,包装上应拴⽤技术检验部门签发旳合格证.8.3阻燃钢绳芯带旳运输和贮存按GB/T8757执⾏.附录A〔标准旳附录〕粘合强度测定⽅法A1覆盖层与粘合层间粘合强度旳测定A1.1试件制备A1.1.1试件矩形条状,厚度为带旳全厚度,宽⾄少25mm,应包含两根钢丝绳〔钢丝绳对称排列〕,长⾄少500mm〔沿钢丝绳⽅向〕;A1.1.2试件数量为3块,按以下⽅法从样品带上切割和制备试件:沿与带旳轴线平⾏旳⽅向,在离带边⾄少50mm旳部位切割试样.在试件⼀端旳将覆盖层之⼀⾯按全宽度紧贴着钢丝绳边缘剥开50mm旳长度〔应能确保试件牢固夹在试验机夹持器中〕,以同样旳⽅法在试件另⼀端剥开另⼀⾯覆盖层.A1.2仪器、设备A1.2.1拉⼒试验机:准确度为1%,具有⾃动记录剥离⼒旳装置.A1.2.2夹持器:应能保证试件固定良好,试验时不打滑,移动速度能操纵在100±10m/min.A1.3测定步骤A1.3.1切割好旳试件应⽴即放在温度23±2℃和相对湿度45%~75%旳环境中⾄少2h,同时试验也应在此环境中下进⾏.A1.3.2将试件固定在拉⼒试验机旳夹持器中,指定⼀个夹头夹住被剥开旳覆盖层,另个夹头夹住钢丝绳及周围旳覆盖层,⾃动图形仪记录当夹持器以100±10m/min恒速分开,将覆盖层再剥开100mm所需旳剥离⼒,试件未剥离部分不予固定.平均剥离⼒和粘合强度分别按A1.4.1和A1.4.2确定.假如发⽣试件断裂,记录由⾃动图形由确定旳这两块试件旳最⼤受⼒值.A1.4平均剥离⼒和粘合强度旳确定A1.4.1平均剥离⼒旳确定:⾃动记录旳初始⼒可不计,取覆盖层有效剥离长度不⼩于75mm旳⾃动记录曲线,确定剥离⼒.A1.4.2粘合强度为剥离⼒F1与试件宽度旳⽐值,单位为N/mm.A1.5结果表述应分别记录和计算以下试验结果:每块试件旳上、下覆盖层与粘结层之间旳平均粘合强度.A2含有织物层旳覆盖层内粘合强度A2.1试件制备A2.1.1试件矩形条状,厚度为带旳全厚度,宽⾄少2.5mm,应包含两根钢丝绳〔钢丝绳对称排列〕,长⾄少500mm〔沿钢丝绳⽅向〕;A2.1.2试件数量为3块,按以下⽅法从样品带上切割和制备试件:沿与带旳轴线平⾏旳⽅向,在离带边⾄少50mm旳部位切割试样.在试件⼀端旳将覆盖层之⼀⾯按全宽度紧贴着织物层切开50mm旳长度〔应能确保试件牢固夹在试验机夹持器中〕,以同样旳⽅法在试件另⼀端剥开另⼀⾯覆盖层. A2.2测定步骤按Al.3进⾏.A2.3平均剥离⼒和内粘合强度旳确定按A1.4进⾏.A2.4结果表述应分别记录和计算以下试验结果:每块试件旳上、下覆盖层与织物层之间平均内粘合强度.中华⼈民共和国煤炭⼯业部1997-11-10批准1998-04-01实施。
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滚筒摩擦试验及质量管控策略摘要: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的主要特点:不仅要有输送强力、成槽性、耐磨性、抗疲劳性,而且具有抗静电及阻燃等特性。
滚筒摩擦试验特性的要求正是使用时要满足这一特性,其实验温度控制是MT668-2008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质量管控的重点,也是难点。
由此可见,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用于煤矿井下其阻燃性能是输送带技术的高标准。
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必须从原材料入厂、生产工艺过程的密炼、压延、硫化等工序严格控制,才能达到产品技术标准的要求,才能满足用户使用要求。
关键词: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滚筒摩擦试验;质量管控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因为适合应用于高强度、距离长、负荷大的物料作业当中,因此其在冶金、煤矿等重工业行业的应用十分广泛。
近年来对已经达到使用年限的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采用执行MT668-2008《煤矿用阻燃钢丝绳芯输送带技术条件》的相关标准进行替换。
本文将对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容易出现的各类问题以及相关的规格要求进行分析,并对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滚筒摩擦试验进行简要的介绍。
1 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质量的工艺控制1.1 粘合胶质量的工艺控制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的制作生产过程当中,粘合胶一定要到达内部,同时胶的分布也要尽可能的均匀、胶的厚度以及收缩性也要保持一致。
另外也要注意表面的光滑性(不能存在气泡或者是出现纹路)。
这不仅使煤矿用阻燃钢丝绳芯输送带达到性能标准的必要保证,同时也是保证产品外观质量的必要前提。
根据MT668-2008《煤矿用阻燃钢丝绳芯输送带技术条件》中对外观质量的相关规定,阻燃带不得有边部的波浪,每100m2阻燃带覆盖层上的气泡以及脱层的总面积不能超过1600cm2。
因此在进行粘合胶质量的工艺阶段一定要控制好塑炼、混炼以及压片出型等生产环节的质量。
1.2 粘合胶和钢丝绳粘合强度的工艺控制煤矿用阻燃钢丝绳芯输送带主要是由钢丝绳以及橡胶构成的。
地下矿井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标准地下矿井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标准正文:一、地下矿井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的定义地下矿井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是一种特殊的输送带,用于在矿井内进行物料的输送。
由于矿井内部环境特殊,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地下矿井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必须具备阻燃性能,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可以有效地防止火势蔓延,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二、目前地下矿井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的标准目前,国内关于地下矿井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的标准主要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两种。
国家标准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标准,具有法律效力。
而行业标准是由具体的行业组织或协会发布的标准,是行业内的自律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地下矿井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的标准不仅包括其阻燃性能的要求,还包括其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外观质量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三、地下矿井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标准的意义和现状地下矿井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提升矿井安全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地下矿井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标准存在着标准体系不健全、标准执行不严格等问题,导致一些地下矿井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的阻燃性能无法达到标准要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地下矿井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标准的制定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当前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
也需要加强对标准的执行,对于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必须严格禁止进入矿井使用,以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
总结及回顾:地下矿井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存在的问题亟需得到解决,需要加强对标准的制定和执行,确保地下矿井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的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以实现矿井安全生产的目标。
地下矿井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不仅关乎矿工的生命安全,也直接影响着矿井的安全生产水平。
然而,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共同努力来解决。
浅谈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下井前的检测工作作者:朱润江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年第01期摘要:随着煤矿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使用量的日益增加,其使用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运输带下井前的检验必不可少。
关键词: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检验煤矿井下阻燃输送带主要可分为PVC型织物整芯尼龙阻燃输送带,PVG型织物整芯橡胶阻然输送带,ST/S型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等,随着煤矿的井型越来越大,运输能力的提升,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使用数量也越来越大,据统计钢丝绳芯带已占到井下皮带使用量的50%以上,于此同时由于输送带的质量问题而导致的安全事故也成上升趋势,所以我们应对钢丝绳芯输送带的安全性能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要在下井前及时检查出不合格的输送带,杜绝其对安全生产的危害。
不合格输送带的主要缺陷在于:①黏合强度差;质量不好的输送带很容易过早地造成钢丝绳芯与覆盖层分离,轻则寿命缩短,重则发生断裂造成事故。
②表面绝缘电阻大;容易产生静电而造成火灾。
③抗拉强度小;容易造成断带等伤人事故。
④容易产生摩擦起火;在井下运行一旦发生滚筒和皮带之间打滑,及易发生摩擦起火造成火灾。
所以输送带在下井以前做好它的检测检验工作至关重要。
主要可做以下检测工作。
1 外观检查质量好的钢丝绳芯输送带外观整齐美观,带面没有超过1mm的坑洼,带宽和带厚均是按照国家标准生产,误差不超过±1%,从横截面可以看出钢丝绳排列整齐,粗细均匀,钢丝绳直径符合MT668-2008《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的规定。
2 样品预处理对阻燃带样品外观进行观察,用游标卡尺测量阻燃带钢丝绳直径,用钢卷尺测量阻燃带宽度并数钢丝绳个数,最后测量阻燃带厚度,查阅阻燃带技术资料、合格证等,并填写相关记录。
检验前,根据阻燃带钢丝绳芯直径和公称抗拉强度大概的破断拉力,选择适当的拉力试验机;选择实验机的夹持长度。
在检测过程中至少有两名阻燃带检测技术人员负责具体的测试过程,其中一人检测一人监督并做记录。
钢丝绳芯输送带特点:拉伸强度大,抗冲击性好,寿命长,使用伸长率小,成槽性好,耐曲挠性好,适用于长距离,大运量、高速度物料输送。
用途:可广泛用于煤碳、矿山、港口、冶金、电力、化工等领域物料输送。
品种:按覆盖胶性能可分为:普通型、阻燃型、耐寒型、耐磨型、耐热型、耐酸碱型等品种。
按内部结构可分为:普通结构型、横向增强型、预埋线圈防撕裂型.ST630ST800ST1000ST125ST160ST200ST250ST315ST350ST4000ST450ST500ST540ST600纵向拉伸长度N/mm630800100012501600200025003150350040004500500054006300钢丝绳最大公称直径mm 3.03。
54。
0 4.5 5.06。
07.58。
18.68。
9/9。
19。
710。
911.312。
3钢丝绳间距mm10101212121215151515/1716171718上覆盖层厚度mm5566688888/888。
5910下覆盖层5566688888/888。
5910厚度mm胶带参考1819。
521.522.226。
133.135.341.14545/4551596265质量kg/宽度钢丝绳根数规格800757563636363505050100095957979797964646464/6559555554 12001131139494949476767777/6871666663 140013313311111111111189899090/7984787874 1600151151126126126126101101104104/9196909085117/10 1800171143143143143114114117109102102963 2000159159159159128128130130/1112111311310742200176141141144144/125134125125118 2400193155155157157/137146137137129 2600209168168170170/148159149149140 2800184184/16171161161151胶带质量根据覆盖胶厚度、密度变化说明:输送带单卷长度100-1500m,受厚度、宽度、运输、安装等条件限制,每卷长度由供需双方确定。
煤矿用织物整芯输送带阻燃的方法研究随着煤炭行业的迅速发展,煤矿用织物整芯输送带在输送煤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煤尘等易燃物质经常会被带入输送带中,导致安全隐患增大。
因此,如何对煤矿用织物整芯输送带进行阻燃处理,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成为研究的热点。
一、背景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煤炭产业俨然成为全国经济的支柱之一,从而也使煤炭生产安全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可燃气体和粉尘是重要的安全隐患之一,为此,研制出阻燃输送带显得至关重要。
二、阻燃原理阻燃处理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添加阻燃剂来使织物整芯输送带达到防火的目的。
阻燃剂一般是指那些可使基材在接触火焰时不燃烧或不继续燃烧,并能保持织物整体性能的化学物质。
在阻燃处理中,烷基磷酸钙是常用的阻燃剂。
烷基磷酸钙有很强的阻燃性,能降低物质的燃烧性能并且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阻燃处理方法3.1、浸渍浸渍是传统的阻燃处理方法,它的优点是阻燃效果好,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织物整芯输送带的阻燃处理。
同时,浸渍阻燃法对织物整芯输送带的外观和柔韧性影响小,使之更加适用于生产实践。
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也比较明显,对环境污染较大,阻燃效果不稳定,浸渍处理后的输送带的水洗牢度、压缩性等机械性能也会受到影响。
3.2、涂层涂层阻燃法是将阻燃剂溶解在一个合适的溶剂中,然后通过涂层的方式将其覆盖到织物整芯输送带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从而阻止了火源的吸附,起到了阻燃的效果。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易控制,适用于各种织物整芯输送带的阻燃处理。
但是相对于浸渍法,涂层法的阻燃效果差一些,而且在高温环境下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3.3、共混共混阻燃法是将织物整芯输送带基材与阻燃剂混合在一起,通过共混来增加是二者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阻燃的效果。
这种方法对机械性能影响小,可适用于各种织物整芯输送带的阻燃处理。
同时,共混阻燃法绿色环保,不污染环境。
但是,共混阻燃法由于阻燃剂的添加量不易控制,阻燃效果不好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点。
煤矿用织物整芯阻燃输送带(MT914-200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8年11月19日发布,2009年1月1日实施】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用织物整芯阻燃输送带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型号、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用织物整芯阻燃输送带(以下简称阻燃带。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338-1992 工业用甲醇GB/T 394-1992 工业酒精GB/T 528-199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GB/T 9867-1988 硫化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旋转辊筒式磨耗机法)MT 182-1988 酒精喷灯燃烧器的结构与技术要求MT/T 318-1992 煤矿用阻燃输送带接头检验规范MT/T 318.1-1997煤矿用阻燃输送带机械接头技术条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阻燃性指输送带具有通过下述试验的能力:a)经滚筒摩擦试验,试件应完全不可燃;b)经酒精喷灯燃烧试验,试件应完全不可燃的或是能自行熄灭的;c)经丙烷燃烧试验,试件上的火焰应能自行熄灭。
3.2 额定力阻燃带整体纵向额定拉伸强度的10%乘以试样中部宽度基本值所得的力。
3.3 橡胶覆盖层5.3 覆盖层厚度5.3.1 阻燃带上、下橡胶覆盖层厚度均应不小于1.5mm。
5.3.2 阻燃带上、下塑料覆盖层厚度均应不小于1.0mm。
5.4 拉伸强度阻燃带的全厚度拉伸强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N/mm5.9 表面电阻值试件上、下两个表面的表面电阻算术平均值不得大于3.0×108欧姆5.10 阻燃性5.10.1 滚筒摩擦试验每块试件经滚筒摩擦试验时,其任何部位不得发生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现象,滚筒表面温度不得大于325℃。
地下矿井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标准一、地下矿井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概述地下矿井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是一种应用于矿山领域的特殊输送带,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抗拉强度和高耐磨性能。
这种输送带的主要特点是钢丝绳芯加强,表面覆盖一层阻燃材料,能在火灾事故中有效抑制火势传播,保障矿井生产安全。
二、标准的具体要求与特点1.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的材质要求地下矿井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应选用高强度、耐磨损的钢丝绳作为芯体。
同时,钢丝绳表面应进行特殊处理,以提高其耐磨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2.阻燃性能指标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应具备良好的阻燃性能,具体指标包括:火焰传播速度、火焰最大高度、火焰蔓延时间等。
经过检测,火焰传播速度应不超过20mm/s,火焰最大高度不超过50mm,火焰蔓延时间不超过5s。
3.抗拉强度和耐磨性能要求地下矿井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的抗拉强度应不小于1500N/mm,以保证在重载工况下的稳定运行。
同时,输送带的耐磨性能也应满足实际使用需求,表面磨损量不超过0.5mm。
4.安全性能要求地下矿井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应具备以下安全性能:(1)在火灾事故中,输送带表面温度上升速度不超过10℃/s;(2)输送带在火焰作用下,碳化深度不超过2mm;(3)输送带在火焰作用下,断裂强度保留率不低于50%。
三、地下矿井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的运用及前景随着我国矿山产业的快速发展,地下矿井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这种输送带不仅保证了矿井生产的安全性,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将具有更优异的性能,为矿山行业提供更为可靠的安全保障。
四、我国相关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为规范地下矿井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的制造和使用,我国相关部门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对输送带的材质、性能、检测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这些标准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矿山安全事业的发展,提高了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MT668-200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8年11月19日发布,2009年1月1日实施】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以下简称“阻燃带”)的产品型号、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8-2002 金属材料GB/T 528-1998GB/T 3512-2001GB/T 4490-1994GB/T 5753-1994GB/T 5754.2-2005GB/T 5755-2000GB/T 9770-2001GB/T 9867-1988GB/T 12753-2002HG/T 3056-1997MT 450-1995 煤矿用钢丝绳芯输送带阻燃抗静电性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MT 914-2008 煤矿用织物整芯输送带3 产品分类3.1 产品型号5.3 覆盖层厚度阻燃带的覆盖层厚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
4.4.3 内黏合强度:对含织物层的阻燃带,覆盖层与织物层之间的平均内黏合强度不得小于8kN/m。
4.5 覆盖层性能覆盖层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a)拉伸强度大于等于15.0MPa。
b)拉断伸长率大于等于350%。
c)老化试验(70℃×168h)后:4.6.4 钢丝绳接头每条阻燃带种钢丝绳的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a)阻燃带100m长度内两边部的各一根钢丝绳不得有接头;b)距带端10m以内,钢丝绳不得有接头;c)任何一根钢丝绳的接头数不得大于1;d)每10m阻燃带中,接头数不得大于1,任意两根钢丝绳接头,在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不得小于10m;e)有接头钢丝绳数目不得大于钢丝绳总数的5%。
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MT668-200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8年11月19日发布,2009年1月1日实施】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以下简称“阻燃带”)的产品型号、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8-2002 金属材料GB/T 528-1998GB/T 3512-2001GB/T 4490-1994GB/T 5753-1994GB/T 5754.2-2005GB/T 5755-2000GB/T 9770-2001GB/T 9867-1988GB/T 12753-2002HG/T 3056-1997MT 450-1995 煤矿用钢丝绳芯输送带阻燃抗静电性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MT 914-2008 煤矿用织物整芯输送带3 产品分类3.1 产品型号产品型号按纵向拉伸强度划分为ST/S630、ST/S800、ST/S1000、ST/S1250、ST/S1600、ST/S2000、ST/S2500、ST/S2800、ST/S3150、ST/S3500、ST/S4000、ST/S4500、ST/S5000、ST/S5400、ST/S6300、ST/S7000和ST/S7500,共17种。
(其中,ST—表示钢丝绳芯输送带,S—阻燃性抗静电性代号,2500—纵向拉伸强度为2500N/mm)3.2 规格3.2.1 宽度阻燃带宽度表表1 mm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宽度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2600 2800 3000 32003.2.2 长度阻燃带出厂长度由供需双方商定。
4 技术要求4.1 外观质量4.1.1 阻燃带不得有边部波浪。
4.1.2 阻燃带明疤深度大于1mm时,应修理完善(深度不大于1mm的不修理)。
4.1.3 每100mm2阻燃带覆盖层上气泡、脱层总面积不得超过1600cm2,并应修理完善。
4.1.4 阻燃带两侧的边缘海绵或扯掉边胶的累计长度不得超过带长的8%,并应修理完善4.1.5 每100m长阻燃带上,深度大于1mm的压上熟边胶不得超过五处,并应修理完善(深度不大于1mm的不修理)。
4.1.6 阻燃带上不得有钢丝绳外露。
4.2 阻燃带宽度极限偏差4.2.1 宽度阻燃带的宽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mm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公称宽度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2600 2800 3000 3200 极限偏差±1%5.3 覆盖层厚度阻燃带的覆盖层厚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阻燃带的覆盖层厚度 mm型号ST/S630 ST/S800 ST/S1000 ST/S1250 ST/S1600 ST/S2000 ST/S2500 ST/S2800 ST/S3150 上覆盖层厚度≥ 5.0 5.0 6.0 6.0 6.0 8.0 8.0 8.0 8.0下覆盖层厚度≥ 5.0 5.0 6.0 6.0 6.0 8.0 8.0 8.0 8.0 型号ST/S3500 ST/S4000 ST/S4500 ST/S5000 ST/S5400 ST/S6300 ST/S7000 ST/S7500上覆盖层厚度≥8.0 8.0 8.0 8.5 9.0 10.0 10.0 10.0 10.0 下覆盖层厚度≥8.0 8.0 8.0 8.5 9.0 10.0 10.0 10.0 10.04.3 纵向拉伸强度阻燃带的纵向拉伸强度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kN/m型号ST/S630 ST/S800 ST/S1000 ST/S1250 ST/S1600 ST/S2000 ST/S2500 ST/S2800 ST/S3150 纵向拉伸强度≥630 800 1000 1250 1600 2000 2500 2800 3150 型号ST/S3500 ST/S4000 ST/S4500 ST/S5000 ST/S5400 ST/S6300 ST/S7000 ST/S7500纵向拉伸强度≥3500 4000 4500 5000 5400 6300 7000 75004.4 黏合强度4.4.1 钢丝绳黏合强度不得小于表5的规定。
4.4.2 覆盖层的黏合强度:覆盖层与黏合层之间的平均黏合强度不得小于10kN/m。
表5 钢丝绳黏合强度 kN/m 型号ST/S630 ST/S800 ST/S1000 ST/S1250 ST/S1600 ST/S2000 ST/S2500 ST/S2800 ST/S315067 75 82 90 97 112 130 134 143老化前钢丝绳黏合强度≥50 69 77 84 90 105 122 124 135老化后钢丝绳黏合强度≥型号ST/S3500 ST/S4000 ST/S4500 ST/S5000 ST/S5400 ST/S6300 ST/S7000 ST/S7500老化前钢丝绳151 155 168 186 192 208 223 245黏合强度≥140 144 157 175 180 194 207 228老化后钢丝绳黏合强度≥4.4.3 内黏合强度:对含织物层的阻燃带,覆盖层与织物层之间的平均内黏合强度不得小于8kN/m。
4.5 覆盖层性能覆盖层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a)拉伸强度大于等于15.0MPa。
b)拉断伸长率大于等于350%。
c)老化试验(70℃×168h)后:①拉伸强度变化率为-25%~+25%;②拉断伸长率变化率为-25%~+25%;d)磨耗量不得大于200mm2。
4.6 阻燃带中钢丝绳性能4.6.1 钢丝绳直径钢丝绳最大直径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mm型号ST/S630 ST/S800 ST/S1000 ST/S1250 ST/S1600 ST/S2000 ST/S2500 ST/S2800 ST/S3150 钢丝绳最大公称直径 3.0 3.5 4.0 4.5 5.0 6.0 7.2 7.5 8.1 型号ST/S3500 ST/S4000 ST/S4500 ST/S5000 ST/S5400 ST/S6300 ST/S7000 ST/S7500钢丝绳最大公称直径8.6 8.9 9.7 10.9 11.3 12.8 13.5 15.04.6.2 钢丝绳间距平均绳距的极限偏差为±1.5mm。
偏心值大于1.0mm但不大于1.5mm的钢丝绳根数不超过钢丝绳总根数的5%。
4.6.3 钢丝绳根数钢丝绳最小根数应符合表7的规定。
规格型号宽度规格(mm)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2600 2800 3000 3200ST/S630 75 95 113 133 151 171 196 216 236 256 276 296 316 ST/S800 75 95 113 133 151 171 196 216 236 256 276 296 316 ST/S1000 63 79 94 111 126 143 159 176 193 209 230 247 264 ST/S1250 63 79 94 111 126 143 159 176 193 209 230 247 264 ST/S1600 63 79 94 111 126 143 159 176 193 209 230 247 264 ST/S2000 63 79 94 111 126 143 159 176 193 209 230 247 264 ST/S2500 50 64 76 89 101 114 128 141 155 168 184 198 211 ST/S2800 50 64 76 89 101 114 128 141 155 168 184 198 211 ST/S3150 50 64 76 89 101 114 128 141 155 168 184 198 211 ST/S3500 50 64 76 89 101 114 128 141 155 168 184 198 211 ST/S4000 64 76 89 101 114 128 141 155 168 184 198 211 ST/S4500 59 71 84 96 109 121 134 146 159 171 185 198 ST/S5000 55 66 78 90 102 113 125 137 149 161 174 186 ST/S5400 55 66 78 90 102 113 125 137 149 161 174 186 ST/S6300 48 58 68 78 88 98 108 118 128 138 148 158 ST/S7000 49 59 69 80 90 101 111 121 131 142 152 162 ST/S7500 45 54 63 72 82 91 100 109 119 129 138 1474.6.4 钢丝绳接头每条阻燃带种钢丝绳的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a)阻燃带100m长度内两边部的各一根钢丝绳不得有接头;b)距带端10m以内,钢丝绳不得有接头;c)任何一根钢丝绳的接头数不得大于1;d)每10m阻燃带中,接头数不得大于1,任意两根钢丝绳接头,在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不得小于10m;e)有接头钢丝绳数目不得大于钢丝绳总数的5%。
4.6.5 钢丝绳偏心值钢丝绳在厚度方向上的偏心值不得大于1.5mm。
偏心值大于1.0mm但不大于1.5mm 的钢丝绳根数不得超过钢丝绳总根数的5%。
4.7 动态钢丝绳黏合抗疲劳性采用公称静态黏合强度(见表5)的3.6%~36%为循环载荷,在运转10000周期之后,应无钢丝绳抽出。
4.8 橡胶渗透性在试件两端施加100kPa压差,60s内的压差变化不得超过5kPa。
4.9 静态接头拉断强度对于一阶段接头,阻燃带静态接头拉断强度应不小于带体纵向额定拉伸强度的90%;对于二阶段接头,阻燃带静态接头拉断强度应不小于带体纵向额定拉伸强度的90%;对于三阶段接头,阻燃带静态接头拉断强度应不小于带体纵向额定拉伸强度的85%;对于一阶段接头,阻燃带静态接头拉断强度应不小于带体纵向额定拉伸强度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