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江山如此多娇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7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导学案
自主学习,我尝试(10分钟)
活动一:收集自己旅游的门票,将自己了解的知识给同学介绍一下。
活动二:你知道的名胜古迹还有哪些?
活动三:查资料了解李冰父子治理岷江的故事,写在课本17页下的空白处。
活动四:走进孔子的家乡。
1、孔子的生平事迹:
2、孔子的名言:
活动五:家乡的名胜古迹。
其实在我们生活的地方,就有许多名胜古迹,我们一起来调查家乡的名胜古迹吧!
合作交流,我参与(10分钟)
组内大胆交流分享,共同进步。
要组织好语言,表达要流畅自然,声音要洪亮。
大方展示,我愿意(15分钟)
1、展示时,每组选择一个内容作为主要展示内容。
2、精彩之处要学会欣赏。
3、及时补充点评,适时与老师同学互动,丰富展示内容。
达标测试,我能行(5分钟)
我收集的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有:
我反思,我成长
这节课我的收获是:
在方面仍有不足。
2 江山如此多娇【教学目标】1.认识十个生词,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具学具】PPT课件,录音机、幻灯机,国画《江山如此多娇》。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引导感悟、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第一部分内容。
【教学过程】一、解题引导1.出示课,读题。
2.理解题意。
江山:指祖国的景色;如此:这样;娇:美丽。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PPT课件)1.根据画面提出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出自我国哪两位画家之手吗?是谁在这幅巨画上题写了“江山如此多娇”的手书呢?2.启发谈话:《江山如此多娇》这篇文章并投有具体描绘祖国的美景,不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而是一篇叙事的文章。
那么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呢?三、自主预习,理解词语1.自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字音.连贯通顺。
2.自学生字新词。
(1)请同学们自学生字,注意生字的字音和字形。
(2)出示生字、生词和幻灯片,检查生字、生词的认读情况,同桌互读、指名读,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交流。
(投影出示)(3)认读“竣工、估算、包括、豁然开朗、凝聚、审视、画稿、郭沫若”等词语,结合上下文重点理解“乍暖还寒、忐忑不安、豁然开朗、和盘托出,呼之欲出、传世之作”等词语。
3.教师指导学生理解的词语。
(1)幻灯出示要理解的词语“乍暖还寒”。
(2)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忐忑不安、豁然开朗、和盘托出、呼之被出、传世之作)(3)出示其它要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是分哪几部分写的?哪一部分是课文的记叙重点?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2.本文记叙了巨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过程,是分三部分写的。
六年级语文导学案备课日期:教出日期:设计:刘静课题:2、江山如此多娇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自学掌握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理解“乍暖还寒、忐忑不安”等词语。
2、理清课文段落。
学习重点:借助汉语拼音自学掌握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学习难点:理解“乍暖还寒、忐忑不安”等词语。
学习程序学习内容与要求学习指导一、练习反馈听写第一课生字二、自学讨论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要求做到读准字音,把句子读连贯通顺。
用横线加问号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自学检查。
(I)同桌互读,注意生字的字音和字形。
(2) 认读“峻工、估算、包括、豁然开朗、凝聚、审视、画稿、郭沫若”等词语。
3、结合上下文重点理解“乍暖还寒、忐忑不安、豁然开朗、频频点头、和盘托出、。
崭露雄姿、传世之作、呼之欲出”等词语。
乍暖还寒:忐忑不安:豁然开朗:频频点头:和盘托出:崭露雄姿:传世之作:呼之欲出:4、我会查字典。
“豁”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先查(),再查()画,组词三个()三、小组展示1、课文几个自然段,你认为课文可以分为几大段?每段写什么?2、自学交流四、梳理巩固1、分角色练习朗读。
2、展示分角色读。
3、听写词语,并选择两个词语造句。
4、自由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一背。
五、达标抽测1、辨字组词。
峻()傅()姑()高()竣()博()估()稿()骤()敌()聚()括()2、联系上下文理解画线的词语。
(1)、1959年5月的北京,乍暖乍寒,垂柳轻拂,辽阔的天安门广场洒满金光。
乍暖乍寒:(2)、任务光荣而艰巨,两位画家心中既异常兴奋,又忐忑不安。
忐忑不安:3、把下列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任务光荣而艰巨,两位画家心中既异常兴奋,又忐忑不安。
2、如此规模的巨画,实属罕见。
学习反思:。
江山如此多娇初中作文600字(精选27篇)江山如此多娇初中作文600字(精选27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
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江山如此多娇初中作文6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江山如此多娇初中作文600字篇1今天,我们作为小记者进行了由报社组织的第一次采访之旅。
一切准备妥当后,我们便怀着老师口中所说“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理念,愉快地踏上了去往摩天轮的行程。
很快,我们乘车便到达了目的地摩天轮。
安居育才中学的许校长早已在高大的摩天轮下等待着我们了,周围的人见到装备齐全、神采飞扬的我们都投来羡慕的目光。
在摩天轮下,许校长对我们发出鼓励言辞,我们很感动,感谢他的大力支持,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终于坐进了盼望已久的摩天轮吊箱,此刻,我的心无比激动。
关上了吊箱的门,随着吊箱缓缓上升,窗外的景物越来越小,视线的范围也越来越大。
俯视遂宁,目之所及便是满眼的绿色。
左边窗外的草地是绿的,右边窗外的涪江水也是绿的,翠绿、浅绿、墨绿,个个绿得不同,样样绿得有个性。
我们的“母亲河”——涪江流水潺潺,宛如一条横卧在遂宁的长龙,还有几只水鸟偶尔在江面上贴着水面疾飞,时而升起,时而又下降,在宽阔的江面划过一条又一条优美的弧线。
随着吊箱的缓缓上升,我们的母亲河愈来愈长,愈发的美丽壮观,我极目追踪着她,看着她潺潺的江水流入了天际。
眼底下,每一个景物都在慢慢缩小,远处的楼房和层层山峦显得那么渺小,朦朦胧胧,天越来越近,白云触手可及,似仙境般使人着迷,好一幅精美的风景画,我竟不知不觉望出了神。
“快看哪!真美!” 同坐一吊箱的伙伴尖叫着,脸蛋贴在窗上,不可思议地俯视着窗外脚下的一切,我赶紧贪婪地朝窗外眺望。
啊,原来吊箱已经升到最高端了,整个遂宁城几乎呈现在我眼底!吊眼垂视窗外,下面的人物便只有蚂蚁般大小了。
脑袋中浮现了出自杜甫《望岳》的其中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时之间不禁思绪万千。
2 江山如此多娇
教学目标:
1.认识十个生词,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引导
l.出示课,读题。
2.理解题意。
江山:指祖国的景色;如此:这样;娇:美丽。
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出自我国哪两位画家之手吗?是谁在这幅巨画上题写了“江山如此多娇”的手书呢?
4.启发谈话:《江山如此多娇》这篇文章并投有具体描绘祖国的美景,不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而是一篇叙事的文章。
那么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自主预习,理解词语
l.自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字音,连贯通顺。
2.自学生字新词。
(1)请同学们自学生字,注意生字的字音和字形。
(2)出示生字、生词和幻灯片,检查生字、生词的认读情况,同桌互读、指名读,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交流。
(投影出示)
(3)认读“峻工、估算、包括、豁然开朗、凝聚、审视、画稿、郭沫若”等词语,结合上下文重点理解“乍暖还寒、忐忑不安、豁然开朗、和盘托出,呼之欲出、传世之作”等词语。
3.教师指导学生理解的词语。
(1)幻灯出示要理解的词语“乍暖还寒”。
(2)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忐忑不安、豁然开朗、和盘托出、呼之欲出、传世之作)
(3)出示其他要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l.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再设计:思考: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是分哪几部分写的?哪一部分是课文的记叙重点?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
2.本文记叙了巨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过程,
是分三部分写的。
第一部分讲画家傅抱石和关山月接受了创作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桥》的任务;第二部分具体记叙了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过程;第三部分介绍这幅国画的价值。
四、指导朗读
1.学生练习朗读。
(自读、互读、分角色读)
2.指名读。
3.师生评议,教师着重指导学生读好文中的问句。
五、课堂小结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主要从理解词语方面去谈。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本课生字。
2.请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豁然开朗、忐忑不安,呼之欲出、和盘托出
二、抓住重点,以点带面
l.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交流:为什么说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是一幅珍贵的传世之作?
2.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说:“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凝聚了这么多人的心血”,你能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江山如此多娇》这幅巨画凝聚了哪些人的心血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
)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
(2)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
(傅抱石、关山月两位画家,陈毅、郭沫若,周总理、毛主席等)
3.他们各为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3~18自然段。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两位画家:构思草图.执笔描绘;
陈毅、郭沫若:启发构思,出谋划策;
周总理:反复审视,提出建议;
毛主席:亲笔题字。
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提问,教师在根据学生的问题去引导学生思考。
)
(1)两位画家创作巨型国画时,态度怎样?(严肃认真)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的?
(2)周总理是怎样审视这幅巨画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你从画家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周总理精益求精的审视态度中体会到了什么?
从画家的创作态度、周总理的审视态度中可以体会到他们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三、欣赏图画,体会情感
1.课件出示巨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图片。
2.引导学生欣赏图画。
3.交流自己从图画中看到的景物,体会祖国江山的壮美。
4.启发学生从“多”、“娇”两方面交流自己欣赏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感受。
四、总结全文,领会中心
1.教师总结全文。
本文记叙了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过程。
2.引导学生思考:本文记叙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过程,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五、提升情感,拓展延伸
你心中的“江山如此多娇”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先画一画,再写一写。
六、课堂小结
学习了《江山如此多娇》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和大家交流交流吧!
资料链接
傅抱石先生向毛主席介绍国画创作的意图:“近景青山绿水,代表祖同南方,远景的冰天雪地是代表祖国的北方;
中景以长江、黄河贯穿.这是我们祖国的两大动脉,画上两大动脉,使整幅画面连贯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象征我们伟大祖国的团结统一、繁荣昌盛……”
中国绘画历史源远流长,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山水画简称“山水”,是中国画一大画科,描写山水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
在魏晋南北朝已逐渐发展,隋唐始独立.如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五代、北宋山水画大兴,作者纷起.如荆浩、关仝、李成、董源、巨然、范宽、许道宁、燕文贵、宋迪,工诜、米芾、米友仁的水墨山水,王希孟、赵伯驹、赵伯肃簌簌的青绿山水,可谓南北竞辉。
达到高峰,从此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元代山水画趋向写意。
以虚代实,注重笔墨神韵,开创新风;明清及近代,续有发展,亦出新貌,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
传统分法有水墨、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淡彩等形式
山水画有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一种隔世的宁静。
现其画往往会使你的思绪进人一种梦一般的佳景。
缥缈的白云,清澈的溪水,巍峨的群山,甚为气势;石质坚硬,树木茂密,急流卷浪,云气浮动,具有生活的气息。
六、板书设计:
接受任务:异常兴奋、忐忑不安
构思草图,一筹莫展
创作国画:出谋划策,豁然开朗反复审视,精益求精
圆满完成:凝聚心血、传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