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保健知识幼儿科学补碘预防碘缺乏病
- 格式:docx
- 大小:37.24 KB
- 文档页数:2
预防碘缺乏病小知识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智力
发育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碘在自然界中分布不均衡,很多地区的土壤和水源中都缺乏碘元素,因此导致了很多人出现了碘
缺乏病。
为了预防碘缺乏病,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食物补充
食物是我们获取碘元素最主要的途径。
含有丰富碘元素的食物主要有
海产品、海带、紫菜、虾皮等。
每天摄入适量的这些食物可以有效地
预防碘缺乏病。
2. 碘盐替代
在一些地区,政府会推行“碘盐替代”计划,即将普通食用盐中添加
适量的碘元素。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加人们摄入碘元素的量。
3. 补充营养品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来说,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等,他们需要更
多的碘元素来满足身体需求。
这时可以适当地补充碘元素的营养品。
4. 避免过量
虽然缺乏碘元素会导致碘缺乏病,但是过量摄入碘元素同样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因此,在补充碘元素时一定要适量,不可过度。
综上所述,预防碘缺乏病需要我们注意饮食搭配和适当补充营养品,并且要避免过度摄入。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身体健康无忧。
幼儿园保健知识:预防碘缺乏的补碘膳食
食用加碘盐,是目前国际医学界普遍接受的安全补碘方式。
因加碘食盐中的碘酸钾在受热、光照后极易散失,应贮存于阴凉外,烹调时菜肴近熟时加入,留住盐中的碘。
增加富含碘的食物海带是最富碘的食品,干海带含碘量高达240 000μg/kg,是同等重量的加碘盐的十几倍,每月吃一、二次即可满足碘的需要,其它的海鱼、海藻类及瘦肉、家禽、乳制品、蕈类含碘也很丰富。
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青少年、孕妇、乳母生理需要量增加或因食盐摄入量受限者更应注意以上食物的摄入。
它们不但可提供丰富的碘,且可保证蛋白质、脂肪、钙、铁等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供给。
第 1 页/ 共 1 页。
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预防碘缺乏病的政策法规,保障幼儿身体健康,提高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幼儿园教职工对碘缺乏病危害的认识,增强防病意识。
2. 确保幼儿园内幼儿碘盐摄入充足,预防碘缺乏病的发生。
3. 增强幼儿对碘缺乏病的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幼儿的健康水平。
三、工作内容1. 组织学习与培训(1)组织教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盐专营条例》、《碘缺乏病防治健康教育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
(2)邀请专业医生为教职工进行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教职工对碘缺乏病的认识。
2. 加强宣传与教育(1)利用幼儿园宣传栏、家长会、家长微信群等渠道,宣传碘缺乏病的危害和预防知识。
(2)开展“碘缺乏病防治宣传周”活动,提高幼儿、家长和教职工对碘缺乏病的关注。
(3)开展碘缺乏病防治主题班会、手抄报、绘画比赛等活动,增强幼儿对碘缺乏病的认识。
3. 保障幼儿碘盐摄入(1)与家长沟通,确保幼儿家庭碘盐使用规范,防止碘盐流失。
(2)幼儿园食堂使用碘盐,确保幼儿在园期间的碘盐摄入充足。
(3)定期检查幼儿园食堂碘盐储备情况,确保碘盐质量。
4. 监测与评估(1)定期对幼儿进行碘缺乏病筛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2)对幼儿园碘缺乏病防治工作进行定期评估,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四、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幼儿园碘缺乏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2. 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做好幼儿碘缺乏病防治工作。
4. 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五、工作时限1. 第一季度:完成教职工培训、宣传材料制作、碘盐储备等工作。
2. 第二季度:开展碘缺乏病防治宣传活动,对幼儿进行筛查。
3. 第三季度:总结第一季度工作,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4. 第四季度:对全年工作进行总结评估,为下一年度工作提供依据。
六、预期效果通过实施本工作计划,提高幼儿园教职工和幼儿对碘缺乏病的认识,确保幼儿碘盐摄入充足,预防碘缺乏病的发生,提高幼儿的健康水平。
防治碘缺乏病日幼儿园教案防治碘缺乏病日幼儿园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道碘对人体的重要性,了解碘缺乏病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2、学会正确选择富含碘的食物,掌握正确的饮食习惯。
3、培养幼儿们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健康素养。
二、教学内容:1、碘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2、碘缺乏病的危害3、如何预防和治疗碘缺乏病三、教学方法:讲授、互动答题、游戏四、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给幼儿们出示多种食物图片,让他们辨认哪些食物是富含碘的,并简单介绍碘对人体的作用和重要性。
2、学习a。
让幼儿们看一段有关碘缺乏病的短片,并向他们解释碘缺乏会引起的各种危害。
b。
老师与幼儿们互动,问问他们富含碘的食物有哪些,有哪些食物是碘缺乏的。
c。
介绍日常生活中防治碘缺乏病的'方法:多吃富含碘的海产品和蔬菜水果,每天饮用富含碘的盐水。
3、游戏老师组织幼儿们进行游戏,在环节中巩固所学知识,如猜一猜哪些食物含有碘,比赛谁能快速挑选出富含碘的食物等。
4、课堂总结让幼儿们总结掌握的知识点,并说出几种预防碘缺乏的方法。
五、教学资源准备:1、多种富含碘的食物图片2、营养学和健康学相关的PPT或短视频六、教师课后评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掌握程度,以及对老师安排的防治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活动的反馈。
同时通过家长会议或问卷调查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状况,从而为日后更为有效的健康教育活动提供参考。
防治碘缺乏病日幼儿园教案2教案主题:防治碘缺乏病教学内容:防治碘缺乏病的知识、饮食营养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碘缺乏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2、了解饮食中的碘含量以及如何搭配饮食营养。
3、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碘缺乏病。
教具准备:1、碘含量表格。
2、饮食搭配图表。
3、课件或PPT。
4、相关实物,如海藻、海产品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主题老师通过儿歌、动画等方式引入主题,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关注防治碘缺乏病?第二步:讲解碘缺乏病知识1、阐述碘缺乏病的危害及其表现。
第1篇一、引言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因缺碘导致的儿童生长发育不良、智力低下等问题。
为了提高幼儿园师生的安全意识,预防碘缺乏病的发生,本文将针对幼儿园缺碘安全进行教育。
二、碘的作用与重要性1.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调节、神经系统发育等具有重要作用。
2. 碘缺乏会导致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减退、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等疾病。
3. 儿童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碘缺乏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尤为严重。
三、缺碘的原因及危害1. 缺碘的原因(1)饮食中碘摄入不足:部分地区的土壤、水源、食物中碘含量较低。
(2)烹饪方法不当:烹饪过程中,碘元素易挥发。
(3)婴幼儿喂养不当:母乳中碘含量不足,未及时添加辅食。
2. 缺碘的危害(1)生长发育迟缓:儿童身高、体重、智力等发育受到影响。
(2)智力低下:缺碘会导致儿童智力发育迟缓,影响学业。
(3)甲状腺肿大: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甲状腺肿大。
(4)生殖系统发育不良:女性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男性性功能减退。
四、幼儿园缺碘安全教育的措施1.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1)通过举办讲座、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普及碘缺乏病的危害和预防知识。
(2)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师生对碘缺乏病的认识。
2. 优化饮食,补充碘元素(1)提倡家长为孩子提供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虾皮、鱼虾等。
(2)鼓励幼儿园食堂使用加碘盐,确保师生饮食中摄入足够的碘。
3. 加强幼儿健康教育(1)在幼儿园开展健康教育课程,向幼儿讲解碘缺乏病的危害和预防知识。
(2)组织幼儿参加碘缺乏病防治活动,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4. 加强家园合作(1)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饮食状况,指导家长为孩子提供合理的饮食。
(2)定期开展家长培训,提高家长对碘缺乏病的认识。
5. 建立监测机制(1)定期对幼儿园师生进行碘缺乏病筛查,及时发现并治疗。
幼儿园健康教案《防碘缺乏病》教案名称:防碘缺乏病一、教学目标:1.了解碘对人体的重要性,认识碘缺乏病的危害;2.掌握补充碘元素的方法和途径;3.学会预防碘缺乏病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了解碘元素的作用和重要性;2.学习碘缺乏病的相关知识;3.掌握补充碘元素的方法和途径;4.学习预防碘缺乏病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将相关实物和图片示范给学生观察;2.讲述法:教师向学生讲解碘元素的作用和重要性,以及预防碘缺乏病的方法;3.操作法:教师示范给幼儿补充碘元素的方法,鼓励幼儿主动参与。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了解碘元素的作用和重要性1.教师出示一些食物的图片,请幼儿识别出这些食物,引导幼儿发现其中含有碘元素的食物;2.鼓励幼儿讨论为什么我们需要摄取碘元素,引导幼儿认识到碘元素对于身体的重要性;3.教师向幼儿简单解释碘元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例如促进脑发育、维持甲状腺功能等。
第二节:学习碘缺乏病的相关知识1.给幼儿看一些患有碘缺乏病的儿童图片,引导幼儿描述他们的症状;2.教师向幼儿简单解释碘缺乏病的症状,例如皮肤干燥、贫血、智力低下等;3.提醒幼儿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避免碘缺乏病的发生。
第三节:掌握补充碘元素的方法和途径1.教师出示一些含碘食物的图片,例如海带、海鱼等,请幼儿识别;2.解释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碘元素,可以帮助我们补充碘;3.引导幼儿讨论其他含碘的食物以及补充碘元素的方法,例如吃碘盐、喝含碘饮食等;4.提醒幼儿每天合理摄取碘元素,保持身体健康。
第四节:学习预防碘缺乏病的方法1.教师向幼儿讲解碘盐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家庭使用碘盐;3.提醒幼儿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吃过量盐分和含碘药品。
五、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参与和回答问题的能力;评价幼儿是否能正确识别含碘食物;鼓励幼儿在课后调查家庭是否使用碘盐,并记录下来。
六、拓展活动:1.鼓励幼儿跟家人一起制作含碘食谱,培养他们对健康饮食的兴趣;2.观察碘盐的晶体形状,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3.邀请一位相关专家给幼儿进行专题讲座,进一步提高幼儿对碘缺乏病的知识和理解。
防碘缺乏教案幼儿园1. 引言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然而,碘缺乏病在一些地区依然存在,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的儿童中更为普遍。
为了帮助幼儿园的孩子更好地预防碘缺乏,我们特别设计了本教案,旨在提高他们和家长对于碘缺乏的认识,并提供相应的预防措施和饮食建议。
2. 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实施,预期可以达到以下目标:•提高幼儿对碘缺乏的认识和理解;•增加孩子们及家长对于碘的需求和作用的了解;•掌握防碘缺乏的相关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家长与幼儿园的紧密合作,共同关注孩子们的健康。
3. 教学内容3.1 碘的作用和需求了解碘在人体中的作用和对于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性,以及儿童每天所需的碘摄入量。
3.2 碘缺乏病介绍碘缺乏病的症状和影响,引导幼儿和家长正确识别碘缺乏病,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3.3 防碘缺乏的饮食建议提供富含碘的食物列表,并与家长共同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确保孩子们摄入足够的碘。
3.4 广播体操和游戏引导孩子们经常进行运动,并通过广播体操和有趣的游戏形式,帮助他们提高对健康的关注,增加身体素质。
3.5 健康教育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展示模型和图片,利用互动方式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4. 教学方法•多媒体讲解: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生动形象地讲解碘缺乏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互动游戏:设计有趣的互动游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加深他们的记忆。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增强幼儿对于防碘缺乏知识的理解,并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
5.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记录他们对碘缺乏的认识和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同时,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了解孩子们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和饮食改变。
6. 家校合作家长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与家长的合作,可以提供更全面的教育和关注,共同培养健康的孩子。
7. 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希望可以增强幼儿和家长的防碘缺乏意识,提高其对于碘的需求和相关饮食知识的了解。
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幼儿园教案1993年9月国务院召开“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动员会”,会议并提出:5月5日为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借以加大力宣传,提高人们对防治碘缺乏病的认识。
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幼儿园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幼儿园教案(一)一、如何防治碘缺乏病碘缺乏病是指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而造成胚胎发育到成人期由于摄入碘不足所引起的一组有关联疾病的总称。
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单纯性聋哑、流产、早产、死胎、先天性畸形等。
本病分布广,全世界约有xxx个国家都有此病的流行。
据估计全球受碘缺乏威胁的人群约为16亿。
我国除上海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区,估计约有7亿多人群居住在缺碘地区。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素的重要元素,成人每人每日需碘量为100~150ug,WHO推荐为140ug。
人体的碘主要来自食物,少量来自水和空气,虽然人体从饮食用水中摄入碘仅占总摄入量的10%~20%,但水碘可反映环境碘的含量,故在无外来碘食物条件下,常以水碘含量来衡量当地居民的摄入量。
一般当饮水中碘含量低于5~10ug/L或每日摄入量低于40ug时往往有本病的发生。
而发病的程度与人体所处发育时期,以及碘缺乏程度,持续时间等因素有关。
一般认为胚胎期与出生后早期缺碘可引起克汀病、单纯性聋哑病;而生长期缺碘,则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生殖衰退、性发育落后等。
预防方法如下:1.碘化食盐食盐中加入碘化钠或碘化钾,浓度为1:1万至1:2万。
2.碘化饮水饮水中加入碘化钾,按10万L水加碘化钾1g(即每升水含碘化钾10μg)。
3.碘油注射适用于发病率低,无须普遍加碘的地区。
4.多吃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海藻、海鱼虾等。
二、碘缺乏病的病因1.环境因素其流行的原因是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土壤中缺碘,尤其是冰川冲刷地带和洪水泛滥的平原,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破坏,滥砍滥伐,水土流失,也造成了环境缺碘,山区缺碘的文献报道众多,我国地方性甲状腺肿也多分布在山区,主要因为山区坡度大,雨水冲刷,碘从土壤中丢失所致,我国东北地区黑龙江三江平原缺碘可能因为历史上频繁的泛滥,以及地下水的运动活跃造成。
第1篇一、引言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尤为重要。
碘缺乏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克汀病,影响智力发育。
为了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提高幼儿园师生的碘缺乏安全意识,特制定本安全教育方案。
二、碘缺乏的危害1. 甲状腺功能减退:碘缺乏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为易疲劳、体重增加、皮肤干燥、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2. 克汀病:克汀病是碘缺乏最严重的后果,患者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面貌丑陋,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3. 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碘缺乏会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影响身高、体重、智力等方面。
4. 性发育异常:碘缺乏会导致女性月经不调、不孕,男性性功能减退。
三、幼儿园碘缺乏安全教育的目标1. 提高幼儿园师生对碘缺乏的认识,了解碘缺乏的危害。
2.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确保摄入充足的碘。
3. 增强幼儿园师生的防碘缺乏意识,提高应对碘缺乏的能力。
4. 推动幼儿园碘缺乏安全教育的普及,为幼儿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四、幼儿园碘缺乏安全教育的内容1. 碘缺乏的危害: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幼儿展示碘缺乏的危害,使幼儿了解碘缺乏对自身健康的影响。
2. 碘的来源:向幼儿介绍碘的来源,如海产品、碘盐等,让幼儿了解哪些食物中含有碘。
3. 碘盐的使用:向幼儿讲解碘盐的正确使用方法,确保幼儿摄入充足的碘。
4. 食品安全:教育幼儿选择健康、安全的食品,避免食用含碘量过低的食品。
5. 生长发育:向幼儿讲解碘对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6. 应急处理:教授幼儿在发生碘缺乏症状时,如何寻求帮助,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五、幼儿园碘缺乏安全教育的实施1. 开展碘缺乏安全知识讲座:邀请专家为幼儿园师生讲解碘缺乏的危害、预防措施等,提高师生对碘缺乏的认识。
2. 创设碘缺乏安全教育的环境:在幼儿园内设置碘缺乏安全教育的宣传栏、标语等,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3. 开展碘缺乏安全教育活动:组织幼儿参加碘缺乏安全知识竞赛、绘画比赛等活动,提高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预防碘缺乏病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加碘盐中碘酸盐的鉴别和定量测定原理。
2.能在较复杂情境中找出与问题有关的信息,提出问题、设计解决方案。
3.建立物质二重性的观点:缺碘和过量碘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一、如何预防碘缺乏病?预防碘缺乏病的主要措施有:①全民使用碘盐。
全民使用碘盐能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
这是全世界公认的安全、有效、方便和价格便宜的补碘方法。
但是,购买碘盐后应该注意密封、避光、避风、避免受热和久存,以放电的丢失,并且要坚持常年使用。
②强化补碘。
妇女在怀孕期、哺乳期,婴幼儿及儿童、青少年,对碘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应在坚持长期使用碘盐的基础上,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碘油丸或注射碘油。
③在日常生活众多吃些含碘丰富的食品,如海带、海鱼、海虾和紫菜等。
二、加碘盐中碘酸盐的鉴别和含量测定1.食盐为什么要加碘?加碘是不是越多越好?呈现资料:碘有极其重要的生理作用,人体中的碘主要存在于甲状腺内,甲状腺内的甲状腺球蛋白是一种含碘的蛋白质,是人体的碘库。
人体缺碘,甲状腺就得不到足够的碘,要形成甲状腺肿(大脖病),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碘的地区,全国有4亿多人缺碘,碘缺乏病给人类的智力和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妇女严重缺碘,征聘的小孩身体矮小、智力低下、发育不全、甚至痴呆。
1991年,我国政府向全世界做出了庄严承诺“到2000年在全国消灭碘缺乏病”。
人体每天摄入的碘可以通过使用加碘盐,食用加碘盐是消除碘缺乏病的重要方法,并不是摄入的碘越多越好,锅都得点也是有害的,容易造成甲状腺功能的减弱,得甲状腺肿大。
反思:幼儿年龄段偏小,对于“碘缺乏病症”的了解意识达不到,教师唯一可引导孩子的就是教导孩子要吃食用加碘盐,垃圾食品不可以吃,保护自己的的身体健康最为重要。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13篇)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 1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以及碘在人体中的作用。
2、让学生了解碘缺乏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碘缺乏病。
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碘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碘缺乏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等内容,让学生了解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2、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碘缺乏病。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碘缺乏病的案例,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碘缺乏病的'危害及预防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一、碘与人体健康1、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在人体内的作用至关重要。
2、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原料,而甲状腺素对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以及智力发育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碘缺乏病的危害1、碘缺乏会导致甲状腺素合成不足,进而引起新陈代谢减慢、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
2、碘缺乏还会影响神经系统及智力发育,严重时可能导致智力损害、弱智或智力残疾。
3、孕妇缺碘可能影响胎儿的发育,导致流产、死胎、先天畸形等问题。
三、碘缺乏病的预防1、食用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最安全、有效、方便和价格便宜的方法。
通过食盐加碘,可以保证人们每日摄入足够的碘。
2、除了碘盐,还可以从海带、海鱼、海虾等海产品中获取碘。
经常食用这些富含碘的食物,也有助于预防碘缺乏病。
四、如何正确食用碘盐1、购买碘盐时,应选择有效期内和密封的小包装产品,避免购买非碘盐。
2、碘盐应随吃随买,避免存放时间过长导致碘挥发。
3、使用碘盐时,应避免高温烹饪,以减少碘的挥发损失。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应该能够了解碘在人体中的作用、碘缺乏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碘缺乏病。
同时,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作业布置1、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食盐是否为加碘盐,如果不是,提醒家长及时更换。
2、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制定一个健康的饮食计划,确保每日摄入足够的碘。
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幼儿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依据《幼儿园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部分,结合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选定教材《健康教育》第3册第5单元“吃出健康”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碘的作用;掌握预防碘缺乏病的方法;养成合理饮食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碘对人体的作用,知道碘缺乏病的危害。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选择含碘食物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提高幼儿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增强预防碘缺乏病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碘缺乏病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
重点:掌握含碘食物的识别和选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含碘食物模型、PPT、黑板。
学具:画纸、彩笔、水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以情景剧形式,展示一个小朋友因为不吃含碘食物而患上了碘缺乏病,引发幼儿关注。
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个小朋友会生病吗?我们应该怎么预防这种病?2.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PPT讲解碘的作用,以及碘缺乏病的危害。
介绍含碘食物,如海带、紫菜、虾皮等。
3. 实践活动(10分钟):分组讨论:请幼儿分组讨论如何预防碘缺乏病,分享讨论成果。
画一画:请幼儿用彩笔画出自己喜欢的含碘食物。
4. 例题讲解(5分钟):5. 随堂练习(5分钟):请幼儿在画纸上画出自己选择的含碘食物,并与同伴分享。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向家人介绍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吃出健康2. 内容:碘的作用:维持甲状腺功能、促进生长发育等。
碘缺乏病危害:甲状腺肿大、智力低下等。
含碘食物:海带、紫菜、虾皮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碘缺乏病防治的知识。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情景剧、实践操作和随堂练习,让幼儿了解了碘缺乏病的防治知识,提高了幼儿的健康意识。
幼儿园碘缺乏病健康知识
幼儿园碘缺乏病是一种由于身体缺乏碘元素而引起的疾病。
碘是人体必需元素之一,对人体生长发育和代谢具有重要的作用。
幼儿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缺乏碘元素会影响儿童智力发育、免疫力下降、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严重时还会出现智力低下、克汀病等疾病。
预防幼儿园碘缺乏病需要加强健康知识的教育宣传。
家长和幼儿园工作人员应该了解碘的重要性,合理安排儿童的膳食,给孩子提供富含碘元素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虾皮等海产品,以及牛奶、豆腐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碘盐来增加碘元素的摄入量。
家长和幼儿园工作人员还应该密切关注幼儿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治疗碘缺乏病的症状。
幼儿园保健知识:幼儿科学补碘预防碘缺乏病今年的宣传主题为“坚持科学补碘,预防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由于人类的生存环境中缺乏了碘元素,造成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出的一些地方病的总称,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单纯聋哑、死胎、死产、流产、早产以及先天畸形、智力发育障碍、体格发育障碍等。
人在不同的生理阶段出现碘营养摄入不足,会造成不同的健康损害。
如果在胎儿期及婴幼儿期缺碘,则会造成神经系统和体格的发育障碍,而且这种损伤一旦发生就是不可逆的,将会携带终身;如果在成人期碘营养摄入不足,根据缺碘程度和持续时间,会出现甲状腺肿大甚至甲状腺功能低下,直接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
北京市属于外环境缺碘地区,要确保居民摄入足够的碘营养,必须推行食盐加碘。
因为食盐加碘是最安全、简便、长效、经济的补碘方式。
北京市自1995年开始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实行了全民食盐加碘。
16年来,北京市城乡居民的碘营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人群尿碘中位数从1995年的106微克/升上升到2010年的211.5微克/升。
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的碘营养适宜水平。
学龄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从上世纪70年代的15.0%以上,下降到2010年的2%以下,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危害的目标。
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市城乡居民每天摄入的碘70%-80%来自加碘食盐。
如果停止食盐加碘,让居民食用无碘盐,将会导致碘营养不足的后果,特别是胎儿和婴幼儿将是最先受到危害的人群,碘缺乏病也将会卷土重来。
因此,食盐加碘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是关系到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大问题,是利国利民的国策,不能有丝毫动摇。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食用碘盐,这些人群包括:患有甲亢等甲状腺疾病的人和长期大量药源性摄入碘的人;此外,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者,对于碘营养水平的控制应遵医嘱。
对于不适合食用碘盐的甲状腺疾病患者,盐业部门为此在各区县专门设立了无碘食盐零售点,患者凭医生诊断书就可以买到。
幼儿防治碘缺乏教案教案标题:幼儿防治碘缺乏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碘的重要性以及碘缺乏对幼儿身体发育的影响。
2. 掌握幼儿防治碘缺乏的方法和措施。
3.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碘的摄入量。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碘的重要性和食物中的碘含量。
2. 碘化钾或者碘酒用于演示碘的检测方法。
3. 碘盐和碘含量标签用于展示不同食物的碘含量。
4. 绘本或图片展示幼儿相关的碘缺乏症状和影响。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幻灯片或图片,介绍碘的重要性和碘缺乏对幼儿身体发育的影响。
引发幼儿对碘缺乏问题的关注。
探究:2. 演示碘的检测方法:将碘化钾或碘酒滴在食物上,观察颜色变化。
解释颜色变化与食物中碘含量的关系。
3. 展示不同食物的碘含量标签,引导幼儿讨论哪些食物含有较高的碘。
讲解:4. 使用绘本或图片展示幼儿相关的碘缺乏症状和影响,如甲状腺肿大、智力发育受限等。
解释这些问题与碘缺乏的关系。
实践:5. 引导幼儿制定健康饮食计划,包括增加碘含量高的食物摄入,如海带、海鱼等。
6. 分发小样本的碘盐给幼儿,引导他们了解并学会正确使用碘盐。
巩固:7. 进行碘含量测试活动,让幼儿将不同食物按照碘含量从高到低排列,加深对碘含量的认识。
8. 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饮食计划和增加碘摄入的措施。
总结:9. 回顾碘的重要性和碘缺乏对幼儿身体发育的影响。
10. 强调幼儿要继续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碘的摄入量。
拓展活动:11. 邀请家长参与,组织家庭健康饮食分享会,提供更多关于碘的知识和健康饮食的建议。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探究环节的参与程度和对碘含量的理解。
2.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幼儿对饮食计划和增加碘摄入的理解和能力。
3. 收集幼儿完成的饮食计划,并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估。
教学延伸:1. 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加强对幼儿饮食健康的宣传和教育。
2. 定期组织相关主题的活动,如健康饮食展示、碘含量测试比赛等,进一步加深幼儿对饮食健康的认识。
安全教案《预防碘缺乏病》
活动目标:
1.知道什么是碘缺乏病。
2.知道怎样预防碘缺乏病。
活动重点:
知道什么是碘缺乏病。
活动难点:
知道怎样预防碘缺乏病。
活动准备:
PPT、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提问,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病症吗?老师知道有一种病离我们很近哟...
二、观看PPT,幼儿了解碘缺乏病的症状是什么。
小组讨论碘缺乏病的症状是什么,请幼儿回答,加深幼儿的印象。
引发幼儿思考,碘缺乏病这么可怕,我们该怎么来预防呢。
三、幼儿观察图片,了解怎样预防碘缺乏病。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来预防碘缺乏病呢?
四、教师总结.
碘缺乏病十分的可怕,他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随时都会接触到她,所以,小朋友们在生活中要注意预防碘缺乏病找上门来。
五、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回家之后向爸爸妈妈讲一讲碘缺乏病的知识,和爸爸妈妈一起学习。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于碘缺乏病这一种病还不是很了解,他们只有一种朦胧的意识,大概知道这是一种病,也没有重视他的意识,这需要家长的配合,家园合作,一起来预防碘缺乏病。
幼儿园保健知识幼儿科学补碘预防碘缺乏病
今年的宣传主题为“坚持科学补碘,预防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由于人类的生存环境中缺乏了碘元素,造成
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出的一些地方病的总称,包括地方性甲状
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单纯聋哑、死胎、死产、流产、早产以及
先天畸形、智力发育障碍、体格发育障碍等。
人在不同的生理阶
段出现碘营养摄入不足,会造成不同的健康损害。
如果在胎儿期
及婴幼儿期缺碘,则会造成神经系统和体格的发育障碍,而且这
种损伤一旦发生就是不可逆的,将会携带终身;如果在成人期碘营
养摄入不足,根据缺碘程度和持续时间,会出现甲状腺肿大甚至
甲状腺功能低下,直接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
北京市属于外环境缺碘地区,要确保居民摄入足够的碘
营养,必须推行食盐加碘。
因为食盐加碘是最安全、简便、长效、经济的补碘方式。
北京市自1995年开始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实
行了全民食盐加碘。
16年来,北京市城乡居民的碘营养水平有了
显著提高,人群尿碘中位数从1995年的106微克/升上升到2010
年的211.5微克/升。
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的碘营养适宜
水平。
学龄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从上世纪70年代的15.0%以上,下
降到2010年的2%以下,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危害的目标。
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市城乡居民每天摄入的碘
70%-80%来自加碘食盐。
如果停止食盐加碘,让居民食用无碘盐,
将会导致碘营养不足的后果,特别是胎儿和婴幼儿将是最先受到
危害的人群,碘缺乏病也将会卷土重来。
因此,食盐加碘是一项
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是关系到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
大问题,是利国利民的国策,不能有丝毫动摇。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食用碘盐,这些人群包括:患有甲亢等甲状腺疾病的人和长期大量药源性摄入碘的人;此外,
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者,对于碘营养水平的控制应遵医嘱。
目前实施的科学补碘,对于持续消除碘缺乏病仍是行之
有效的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