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创新作业--(14)

机械创新作业--(14)

机械创新作业--(14)
机械创新作业--(14)

《机械创新设计》

课程名称《机械创新设计》

院(系、部、中心)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及其控制工程

班级材料141

姓名朱日升学号1140199101 题目大豆播种机的创新

任课教师许爱群老师

农用机械的创新设计

摘要:农业机械化是农村生产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物质技术保障。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大力开发和应用配套农机技术及机具,可以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强有力地技术支撑;围绕产业特色,发展农机推广项目。可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激发师范效应,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建立区域性的农机服务网络,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有力举措。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

1引言

目前世界上种植大豆已普及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作为主产国主要有中国、美国、巴西、阿根廷等。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巴西、阿根廷、中国的大豆产量居于世界上第2、3、4位。中国种植的大豆全部为非转基因大豆,北美和南美大豆大多为转基因大豆。我国的大豆油主要产地是北方地区。在我国不同地区打斗的生产情况有很大的不同。按照大豆生产的气候条件、品种生态类型、分布和范围可以将全国划分为北方春大豆区、黄淮海流域夏季大豆区、长江流域春夏季大豆亚区、东南春夏秋大豆区、华南司机大豆区5部分。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还相对很低。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因此很有必要研究出一种简易造价低的农用机械进行普及。只有全面推广先进适用的农用机械,用先进的农用装备武装农业,用先进的农机化技术改造农业,才能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强农业竞争力。

2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

大豆播种机主要由种箱,排种器,播种轮组成。播种轮上面采用轮式鸭嘴器结构。大豆播种机两侧的上部各有一个种箱,两个种箱的下部各有组合内窝孔精密排种器,以此来配合轮式鸭嘴器结构。轮式鸭嘴器的结构由两个圆形的播种轮中间用套筒连接构成一个轮子。垄距的要求是轮子的播种宽度和套筒的宽度来实现的。轮子两侧,播种轮周边有若干个槽,每个槽上装鸭嘴器,株距由鸭嘴器的间距来实现。鸭嘴器的作用是在铺膜施肥后的垄土上拨开松土壤,鸭嘴器转到与地面垂直的时候是最深的时候,就是达到播深要求的时候鸭嘴器张开口最大,这时从种箱通过排种器排出的种子经过导种管落到播种轮内壁上,内壁的种子经过鸭嘴器落到土壤中。鸭嘴器的长度应满足播种深度,当鸭嘴器离开土壤后,土壤在重力作用下将种子埋住。

3.1排种器结构及工作过程

图1:排种器结构示意图

如图,通过牵引大豆播种机,大豆播种机的轮子靠自身重力产生的摩擦力滚动。种箱内的种子由进种口进入排种器内腔,随着内窝孔轮的转动,数粒种子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填充孔(一次充种)。随之其中的一粒种子在摩擦力和重力的作用下,由填充孔进入内窝定量控(二次充种)。内窝孔轮继续转动,当填充孔进入充种区时,多余种子在重力作用下落回排种器内腔,而保持在内窝定量孔中的一粒种子随内窝孔继续转动并进入护种区,直到投种口时被投出,至此完成排种过程。为避免投种是夹种现象,在投种口应开有卸种槽。

该排种器的内窝定量孔采用阶梯型组合内窝孔,因此无论是长扁种子,还是圆形种子,在平卧或侧立等任意状态均可进入内窝定量孔,并且只能进入一粒种子。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改变填充孔和内窝定量孔的形状及尺寸,以使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种子可以在短时间内充入内窝定量孔,并精确定量。

3.2播种轮结构设计

播种轮外形如图2,轮子上共有20个装鸭嘴的槽。一个播种轮有10个槽,每个槽都安装鸭嘴器。种轮是播种机的重要部分之一。对膜的伤害程度,嗑种子的程度都跟播种轮有很大的关系。播种轮材质选择为铸铁,能保证加工精度,但板材焊接变形比较大,精度难保证。但铸造要求为:不能有砂眼、气孔等缺陷。

图2:播种轮结构

该播种机是大豆播种机,是在大豆进行播种,该播种机在大豆播种后大豆除了播种的位置外不能破坏其他部分的膜。如果破坏其他部分的膜,土壤的水分就会有一定的丢失,先铺的膜就不能起到保护土壤水分的作用。由于种子从排种器下来,同时要保证不会出现磕坏种子的情况。尤其要对播种轮的内壁有一定的加工要求。由于铸造出来的播种轮内壁不能保证精度,需要用专用机床加工,保证内壁的弧度和精度。因为种子从排种器下来之后通过导管落到播种轮的内壁。种子落到内壁之后再内壁上面而移动,当移动到鸭嘴口的时候掉进鸭嘴。为了保证种子准确的落到内壁,导管是贴着内壁。当种子落到内壁开始到掉进鸭嘴的这段时间是导管推动种子移动,所以播种轮的内壁不够圆或粗糙的话,种子在落到内壁开始掉进鸭嘴这段时间会出现种子被导管和内壁磕坏的现象。

如图3当种子落到第一点位置时,由于种子落到内壁后有反弹力,载反弹力的作用下种子有可能跳过鸭嘴第一段到第二段。因为种子的形状和大小不一样以及外部因素的影响,种子落到内壁后受到的反弹力的大小不一样,所以下一个种子落到内壁后没跳过第二段而在第二段鸭嘴。这种情况就会出现第一位置却种子,第二位置多种子的现象。解决这种现象的方法是调节联接排种器的齿轮。还需把导管设计成有一定的弧度,这样可以减少种子的下降速度,从而能减少种子落到内壁后的反弹力。

图3:种子落点分析示意图

3.3鸭嘴器结构

1-杆套 2-鸭嘴母 3-鸭嘴公4-促张杆

图4鸭嘴器结构图

鸭嘴器主要由杆套,促张杆,鸭嘴母,鸭嘴公组成。大豆播种的时候鸭嘴器在大豆开口,然后鸭嘴器的嘴逐渐张开,开始拨开附近的土,当鸭嘴器埋到最深的时候鸭嘴器的嘴张的最大,这时候种子已经埋在土里,然后鸭嘴器的嘴逐渐开始闭上,同事出土。鸭嘴器是固定在播种轮周边的槽上,播种轮转动的时候鸭嘴器也一起转动,播种机机架底部有弧形的铁杆,当播种轮转到鸭嘴器开始在大豆打孔位置的时候,鸭嘴器的杆套与弧形铁杆接触。铁杆有一定的弧度,而且中间最大,所以鸭嘴器到弧形铁杆中间的时候张开最大。为了减小鸭嘴器的促张杆和弧形杆的摩擦力,在促张杆与弧形杆接触的位置增加杆套结构。杆套的作用是减小摩擦力,减小能量损失。促张杆与鸭嘴公连接,鸭嘴母与播种轮联接,鸭嘴母与鸭嘴公的联接处加弹簧,以此保证鸭嘴器在出土时自动闭上,鸭嘴母固定在播种轮上,所以鸭嘴器张开时,促张杆受弧形铁杆力,张开的是与促张杆联接的鸭嘴公。鸭嘴器的长度要与播种深度要求相符合即鸭嘴器入土长度应达到10cm左右。由于根据种植打斗的需要。铺膜后的土是松土,所以鸭嘴器入土部分受的力不大。考虑到鸭嘴器的使用寿命,鸭嘴器的材料选为Q235。

参考文献:[1] 张春林.机械创新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 张美麟.机械创新设计[M].北京: 化工工业出版社,2010.(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机械创新设计大作业

武汉纺织大学 机械创新设计大作业 姓名:张志超 学号: 0914051073 班级:机设0922 指导老师:肖志权

一、 设计题 1、 车用垃圾桶: 经常在公交车上看到歪倒的垃圾桶,影响整体的美观,起不到设置的效果,而且这样易被踩坏或踢坏。是否可以设计一种方便公交车用的新型垃圾桶。 3.1 具体作业: 设计方案说明,含示意图或初步设计图(三维+二维)。 设计方案: ▲ 公交车上的垃圾桶东倒西歪是因为车内垃圾桶不固定,由于车厢的颠簸导致这种情况,出现这种情况,会使乘客想丢垃圾的时候却发现垃圾桶倒在地上,或者是甚至找不到垃圾桶,致使垃圾桶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甚至还影响了车厢内的整洁。鉴于这种情况,可设计一种固定在车厢某个地方,并且可以让乘客更方便丢垃圾的垃圾桶,如图1。 图1 车用垃圾桶结构示意图 脚踏板 杆1 杆2 桶盖 螺栓孔

脚踏式垃圾桶利用四杆机构实现桶盖的自动启闭的,如图1,螺栓孔可以将垃圾桶固定在公交车上,垃圾桶就不会因为车的摇晃而晃倒;该机构是一个双摇杆机构,当乘客丢垃圾时用脚踩脚踏板位置时,杆1带动杆2作为摇杆向上摇动,此时由连架杆将运动传至桶盖,桶盖即作为另一摇杆摇动。当乘客将脚踏板踩到底部极限位置时,桶盖即可完全打开。 4. 简易垃圾袋支架 4.1 任务要求: (1) 设计出运动原理图; (2) 放垃圾时,支架自动张开,撑开垃圾袋; (3) 不放垃圾时,支架自动吸合,密封垃圾袋; (4) 支架是可调的,能适应各种大小的垃圾袋。 4.2 具体作业: 设计方案说明(材料、结构等),含示意图或初步设计图(三维+二维) 设计方案: 简易垃圾袋支架运动原理图如 图2所示 图2 简易垃圾袋示意图 横杆 托盘 螺母螺栓 旋转轴 M 连接件 V 挂件 主支撑架2 主支撑架1

机械波答案

一. 选择题 [ C ]1. 图中画出一平面简谐波在t = 2 s 时刻的波形图,则平衡位置在P 点的质点的振动方程是 (A) ]31)2(cos[01.0π+-π=t y P (SI). (B) ]3 1)2(cos[01.0π+ +π=t y P (SI). (C) ]31)2(2cos[01.0π+ -π=t y P (SI). (D) ]3 1)2(2cos[01.0π- -π=t y P (SI). 由t=2s 波形,及波向X 轴负向传播,波动方程}])2[(cos{0 ?ω+-+ -=u x x t A y ,? 为P 点初相。以0x x =代入。 [ D ]2. 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角频率为ω ,波速为u .设 t = T /4 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则该波的表达式为: (A) )(cos xu t A y -=ω. (B) ]2 1)/(cos[π+ -=u x t A y ω. (C) )]/(cos[u x t A y +=ω. (D) ])/(cos[π++=u x t A y ω. 同1。}]4[(cos{?ω++ - =u x T t A y 。?为0=x 处初相。 [ A ]3. 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t = 0 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则P 处质点的振动在t = 0时刻的旋转矢量图是 由波形图知P 点振动正通过平衡位向正向运动。 [ C ]4. 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某一瞬时,媒质中某质元正处于平衡位置,此时它的能量是 (A) 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B) 动能为零,势能为零. (C) 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D) 动能最大,势能为零. 波的能量特点 y (m ) ) 0.0 ω S A O ′ ω S A ω A O ′ ω S A O ′ (A ) (B ) (C )(D ) S

机械创新设计较完整版

第一讲 1、机械创新设计与现代设计、常规设计有什么差异和关联?创新设计方法: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利用人类现有相关科学技术知识,实现创新构思,获得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成果.特点:强调发挥创造性,提出新方案,提供新颖。独特的设计方法,获得具有创新性、新颖性、实用性的成果。现代设计:以计算机为工具,运用各类工程应用软件及现代设计理念进行的机械设计。 常规设计:常规设计是以应用公式、图标为先导,已成熟的技术为基础,借助设计经验等常规方法进行设计 关联: 机械常规设计始终是最基本的机械设计方法,在强调现代设计、创新设计时不可忽视其重要性。 创新设计的基础——常规、现代设计方法的综合、灵活运用。现代设计方法仅仅借助了先进、高效的计算机应用手段,提高了设计过程的效率,但没有脱离常规设计的思维。 2.现代创新人才应具备那些基本素质? (1) 具备必须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2) 不断进取与追求的精神 (3) 合理的创新思维方式(突破传统定式) (4) 善于捕捉瞬间的灵感(创新的必备条件) (5) 掌握一定的创新技法 3.学习机械创新设计的内容有那些? 1.机构的创新设计 2.机构应用创新设计 3.机构组合设计产生新机构系统 4.机械结构的创新设计 5.利用反求原理进行创新设计 6.利用仿生原理进行创新设计 第二讲 1简述创造性思维四大特性

(方法的开放性;过程的自觉性;解决问题的顿悟性;结果的独特性)。 影响创造性思维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哪些? (1)天赋能力:与生俱来的所有神经元 (2)生活实践:后天实践活动具有的重大意义 (3)科学地学习与训练科学、简单易行的专业学习与训练 2.了解和阐述创造性思维、创造活动、创造能力三者的关系。3.理解综合、分离创造原理的特性和基本实施途径。 概念:有目的的将复杂对象分解,提取核心技 术,并利用于其他新事物。 特征:1)与综合创造原理对立,但不矛盾; 2)冲破事物原有形态的限制,在分离中产生新的技术价值; 3)实质上综合法与分离法两者无明显界限,实践中常常相互贯穿,共同促成新事物。 实施途径:1)基于结构的分解;2)基于特性、原理的列举分离 第三讲 1.学习创造原理的基础知识有什么实际意义? 2.物场三要素是指什么?(两个物与一个场)比较完全物场(三个要素齐全的场)、不完全物场(三要素中有两个要素存在的场)、非物场(三要素中仅有一个要素的场)的异同。 3.列举三种所熟悉的创造理论,简述其实施的基本途径。 (1)物场要素变换:电磁场取代机械场 (2)物场要素补建:超声波加工(特种加工工艺) 第四讲 1、实施群体集智法应遵循哪些原则?提出自己运用此法的技巧。(要求从不同角度提两点) 1.自由思考原则:解放思想、消除顾虑 2.延迟评判原则:过早的结论会压制不同的 想法,可能扼杀有创造性的萌芽 3.以量求质原则:相关统计表明,一批设想 的价值含量与总数量成非线性正比。 4.综合改善原则:充分利用信息的增值。 2.为什么设问探求法特别强调“善于提问”?简述所学的九种基本提问。 ●学习者的基本技能 ●创造者分析、解决问题的基础 ①有无其他用途;②能否借用(直接);③能否改变使用(间接);④能否扩大(改良); ⑤能否缩小(改良);⑥能否代用;⑦能否重新调整;⑧能否颠倒;⑨能否组合

机械创新设计方案心得

机械创新设计心得 有幸参加本次“博亚杯”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不管是在准备过程中还是在比赛过程中,都学到了许多在平时的学习中所学不到和感受不到的东西。 参加比赛是对一个人各方面能力的全面锻炼。这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得到的经验对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很重要。总结自己团队的成败得失吸取成功团队的宝贵经验,个人觉得一个团队要取得成功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首先需要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在拥有必要的基本知识技能外还需要能够统筹全局,充分调动整个团队的积极性,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长处,挖掘每个成员的潜能。这需要他能够准确把握宏观的方向也要注意很小的细节问题。 二,一个团结奋进的团队,不仅是个人能力有限,在思维的灵活、见识的广度、上个人都是无法和团队相比拟的。一个团结的团队会有不竭的动力,团员间互相鼓励保证了团队的旺盛的斗志。团员间相互交流相互理解使整个比赛过程更加协调。 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以及不灭的斗志。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说的容易但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很多时候在最需要坚持时,我们往往忘记了这句话。生活最怕没有目标,做一件事,参加一个比赛亦如此。没有一个明确而有强烈的目标很难取得比赛的成功。 四、各方面的支持。来自自己的内心,来自学校,来自老师。 比赛表面上是一件件参赛作品的比较,实质是思维和思想的比拼。在比赛中能够使自己在思想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思维习惯上得到改善则是最大的收获。创新,一个不曾间断过的话题,但怎么做到创新,怎么才能有一个创新型的思维却很少有人做到。 另外,在比赛过程中和其他学校学生的交流,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看到了现状。从对比中看到了自己的情况,对自己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上也有很大的帮助,给自己今后在一些事情上的选择上提供了借鉴。 机械创新设计心得(2):

机械创新作业--(14)

机械创新作业--(14)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机械创新设计》 课程名称《机械创新设计》 院(系、部、中心)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及其控制工程 班级材料141 姓名朱日升学号1140199101 题目大豆播种机的创新 任课教师许爱群老师

农用机械的创新设计 摘要:农业机械化是农村生产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物质技术保障。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大力开发和应用配套农机技术及机具,可以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强有力地技术支撑;围绕产业特色,发展农机推广项目。可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激发师范效应,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建立区域性的农机服务网络,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有力举措。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 1引言 目前世界上种植大豆已普及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作为主产国主要有中国、美国、巴西、阿根廷等。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巴西、阿根廷、中国的大豆产量居于世界上第2、3、4位。中国种植的大豆全部为非转基因大豆,北美和南美大豆大多为转基因大豆。我国的大豆油主要产地是北方地区。在我国不同地区打斗的生产情况有很大的不同。按照大豆生产的气候条件、品种生态类型、分布和范围可以将全国划分为北方春大豆区、黄淮海流域夏季大豆区、长江流域春夏季大豆亚区、东南春夏秋大豆区、华南司机大豆区5部分。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还相对很低。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因此很有必要研究出一种简易造价低的农用机械进行普及。只有全面推广先进适用的农用机械,用先进的农用装备武装农业,用先进的农机化技术改造农业,才能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强农业竞争力。

第十四章机械波作业及参考答案

第十械波 一. 选择题 [C] 1.(基础训练1)图14-10为一平面简谐波在t = 2 s 时刻的波形图,则平衡位置在P 点的质点的振动方程是 (A) ]31 )2(cos[01.0π + -π=t y P (SI). (B) ]31 )2(cos[01.0π++π=t y P (SI) . (C) ]31 )2(2cos[01.0π+-π=t y P (SI). (D) ]3 1 )2(2cos[01.0π--π=t y P (SI). 【提示】由t=2s 波形,及波向X 轴负向传播,波动方程 })2[(cos{0 ?ω+-+ -=u x x t A y ,?为P 点初相。以0x x =代入。 [C] 2.(基础训练4)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某一瞬时,媒质中某质元正处于平衡位置,此时它的能量是() (A) 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B) 动能为零,势能为零. (C) 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D) 动能最大,势能为零. 【提示】在波动的传播过程中,任意时刻的动能和势能不仅大小相等而且相位相同,在平衡位置,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D] 3.(基础训练7)在长为L ,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悬空细杆上形成驻波,则此驻波的基频波(波长最长的波)的波长为 (A) L . (B) 2L . (C) 3L . (D) 4L . 【提示】形成驻波,固定端为波节,自由端为波腹。波长最长, 4 L λ =。 [D] 4.(自测提高3)一平面简谐波以速度u 沿x 轴正方向传播,在t = t '时波形曲线如图14-24所示.则坐标原点O 的振动方程为 (A) ]2 )(cos[π + '-=t t b u a y . (B) ]2)(2cos[π -'-π=t t b u a y . (C) ]2 )(cos[π +'+π=t t b u a y . 图14-24

(完整word版)《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作业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作业 题目:落叶清理机 院(部):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任务要求阐述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露天焚烧落叶严重影响大气环境质量,造成大气污染,对交通安全造成威胁,形成新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高效率生活已成为人们生活分主导我们已进入电气时代,更换现有的落叶清扫方式,死在必行。 该落叶清理器主要用于对道路旁的落叶进行清扫,该机器操作维护方便,便于工人使用,其结构需简单,可靠性好,清扫机构可调节。 目前路面上的清洁车基本都是用吹吸式或冲水式来清除垃圾,只能在大路中间行驶,清洁范围有限。路边或小路上等无法用清洁车清扫的地方,只能依靠工人手工清扫垃圾,劳动量大且效率低。所以有必要开发一种小型清洁机器,以减少工人劳动量,同时提高效率。 功能分析 落叶清扫机包括吸气机主体、收纳袋和内置集成有操控单元的手柄,其中吸气机主体包括吸气风机、朝向地面的吸气口,以及与收纳袋相对接的排风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吹吸机前进方向上的吸气口前端一体化固接一个对地的吹风口,与所述吸气机主体所设的出风口通过软质风管相对接,且所述吹风口内设有一用于调节吹风角度的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信号端电气连接到位于手柄的操控单元内。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应用实施后在进行户外清扫时,通过吹风口吹出的气流将轻度固化的落叶松化、吹起,从而为吸气口清除落叶提供了便利 功能元分为动力系统,清扫功能系统,落叶收集系统 方案设计 该机器应具备以下特点: 1、结构简单。因是小型清洁机器,要求成本低,操作维护方便,便于工人使用,其结构需简单,可靠性好。目前国内虽然已有同类机器,但其结构偏复杂,成本高,无法推广使用。 2、清扫机构可调节,即清扫时该机构工作,不清扫时该机构不工作,以免做无用功。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机器各部分方案进行设计。 1、整体方案的设计,即机器的整体结构形式(外观)的确定。有两种方案

机械创新设计 床上电脑桌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 综合大作业 设计题目:床上折叠式电脑桌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号: 学号: 姓名: 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 设计起止日期:2013年月日—月日 目录

1 设计任务拟定 (1) 1.1立项背景(即设计原由) (1) 1.2设计主要技术条件及参数 (1) 1.3项目功能要求 (1) 2 总体设计思路及总体技术方案设计 (1) 2.1总体设计思路 (2) 2.2技术方案设计 (2) 2.3所选方案及功能原理简述 (2) 3详细技术能容及设计 (3) 4 本项设计的创新点(关键技术) (4) 5 本项设计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5) 6 收获与体会 (5)

一.设计任务拟定 1.1 立项背景 随着笔记本电脑使用的普及,人性化且实用的笔记本电脑来已成为电脑桌设计的热点。通过对笔记本电脑桌的发展历程及现有产品在使用功能、时空不限性等特点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生笔记本电脑桌设计的趋势,应更多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1.2 设计主要技术条件及参数 根据宿舍调查,市场调查大部分的同学对电脑桌的要求是质量好,能折叠,并且外观简洁大方。设计一种能够固定在床上的上下可用的折叠式电脑桌。 1.3 项目功能要求 虽然现在的折叠式电脑桌既可以放在办公桌上做笔记本支架使用,还可放在床上、沙发上等场合使用,可以简易的折叠起来便于携带。但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没必要携带,故而我们需要一种能够固定在床上的上下可用的折叠式电脑桌。由于宿舍人员比较多在下面学习也不方便,有了床上电脑桌,既可以在床上学习,又可玩电脑,下棋,一举多得。首先,舒适度分析,由于长时间玩电脑,坐姿不正,是身体处于长时间紧张状态,造成肌肉疲劳,视力下降。 二.总体设计思路及总体技术方案设计 2.1总体设计思路 此次机械创新设计是为了方便我们生活学习,根据所学课程内容,加上自己的创新,利用可以得到的材料如导杆.螺栓,进行设计。

机械创新设计心得(精选多篇)

机械创新设计心得(精选多篇) 第一篇:机械创新设计心得 有幸参加本次博亚杯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不管是在准备过程中还是在比赛过程中,都学到了许多在平时的学习中所学不到和感受不到的东西。 参加比赛是对一个人各方面能力的全面锻炼。这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得到的经验对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很重要。总结自己团队的成败得失吸取成功团队的宝贵经验,个人觉得一个团队要取得成功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首先需要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在拥有必要的基本知识技能外还需要能够统筹全局,充分调动整个团队的积极性,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长处,挖掘每个成员的潜能。这需要他能够准确把握宏观的方向也要注意很小的细节问题。 二,一个团结奋进的团队,不仅是个人能力有限,在思维的灵活、见识的广度、上个人都是无法和团队相比拟的。一个团结的团队会有不竭的动力,团员间互相鼓励保证了团队的旺盛的斗志。团员间相互交流相互理解使整个比赛过程更加协调。

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以及不灭的斗志。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说的容易但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很多时候在最需要坚持时,我们往往忘记了这句话。生活最怕没有目标,做一件事,参加一个比赛亦如此。没有一个明确而有强烈的目标很难取得比赛的成功。 四、各方面的支持。来自自己的心,来自学校,来自老师。 比赛表面上是一件件参赛作品的比较,实质是思维和思想的比拼。在比赛中能够使自己在思想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思维习惯上得到改善则是最大的收获。创新,一个不曾间断过的话题,但怎么做到创新,怎么才能有一个创新型的思维却很少有人做到。 另外,在比赛过程中和其他学校学生的交流,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看到了现状。从对比中看到了自己的情况,对自己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上也有很大的帮助,给自己今后在一些事情上的选择上提供了借鉴。 机械创新设计心得(2): 大三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去搞第三届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作品,本来比赛早就完成了,开学还将所有的比赛花费的发票递交了上去,最后学校还要我们写一篇比赛心得,

哈工大 《机械机构创新设计及应用》 大作业及论文 第二题

《机械机构创新设计及应用》大作业 (2014年春季学期) 大作业一题目:设计题目2——偏载力矩配平机构设计 大作业二题目:题目2——消除滚动螺旋传动消除间隙的方法 姓名王硕 学号1110811002 班级1108110 专业机械电子专业 报告提交日期2014年6月12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大作业要求 1.完成课堂布置的2道大作业题,拒绝雷同和抄袭,否则均为零分; 2.大作业最好包含自己的体会等; 3.大作业统一用该模板撰写,字数不限,表达清晰完整即可; 4.正文格式:小四号字体,行距为1.25倍行距; 5.用A4纸双面打印(节约用纸);左侧装订,1枚钉; 6.大作业需同时提交打印稿和电子文档予以存档,电子文档由班长 收齐(缺电子文档得零分),统一发送至:shanxiaobiao@https://www.doczj.com/doc/2d7437079.html,; 7.此页不得删除。 评语: 教师签名: 年月日

设计题目2——偏载力矩配平机构设计 1设计要求 1) 一水平转动轴系存在偏载,偏载力矩300Nm 2) 转动轴转角范围0~150° 3) 转动轴最大转速300°/s 2需完成工作 1) 完成原理设计,给出原理图 2) 完成设计计算 3) 完成大致的结构设计及说明包含的主要的零部件参数及其功能 一、原理设计 系统存在偏载力矩,考虑采用气缸带动齿条与轴系的齿轮配合来消除系统偏载力矩,由于采用汽缸推动存在不平行度误差,所以考虑在汽缸与基座处加一球形铰链消除不平行误差。转动轴转角范围决定齿条长度,转动轴最大速度决定采用的气缸的伸出速度。 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二、 设计计算 选取斜齿轮,齿轮模数为13m =,齿数为140z =,螺旋角为19o ,根据计算得 齿轮分度圆直径, 111cos 340cos19113.46o d m z mm mm β=??=??=; 齿轮转过角度, 52150/3606 θππ =?=, 齿条行程,, 汽缸推力,1223005309.730.113M F N N d ??= ==; 气缸推进速度, 2300/360113cos19/295.65/o v mm s mm s π=????= 三、选取主要零件的型号 齿条:选取ATLANTA 公司的斜齿齿条,HPR 高精度齿条,该齿条适用于与导轨配合的机床情况,具体型号如下: HPR 29 30 100型斜齿齿条,模数3,长度1000mm ,齿数100; 气缸:选取SMC 公司的汽缸,选取薄型缸带导CQM 系列汽缸,标准如下图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作业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作业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作业 题目:落叶清理机 院(部):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任务要求阐述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露天焚烧落叶严重影响大气环境质量,造成大气污染,对交通安全造成威胁,形成新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高效率生活已成为人们生活分主导我们已进入电气时代,更换现有的落叶清扫方式,死在必行。 该落叶清理器主要用于对道路旁的落叶进行清扫,该机器操作维护方便,便于工人使用,其结构需简单,可靠性好,清扫机构可调节。 目前路面上的清洁车基本都是用吹吸式或冲水式来清除垃圾,只能在大路中间行驶,清洁范围有限。路边或小路上等无法用清洁车清扫的地方,只能依靠工人手工清扫垃圾,劳动量大且效率低。所以有必要开发一种小型清洁机器,以减少工人劳动量,同时提高效率。 功能分析

落叶清扫机包括吸气机主体、收纳袋和内置集成有操控单元的手柄,其中吸气机主体包括吸气风机、朝向地面的吸气口,以及与收纳袋相对接的排风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吹吸机前进方向上的吸气口前端一体化固接一个对地的吹风口,与所述吸气机主体所设的出风口通过软质风管相对接,且所述吹风口内设有一用于调节吹风角度的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信号端电气连接到位于手柄的操控单元内。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应用实施后在进行户外清扫时,通过吹风口吹出的气流将轻度固化的落叶松化、吹起,从而为吸气口清除落叶提供了便利 功能元分为动力系统,清扫功能系统,落叶收集系统 方案设计 该机器应具备以下特点: 1、结构简单。因是小型清洁机器,要求成本低,操作维护方便,便于工人使用,其结构需简单,可靠性好。目前国内虽然已有同类机器,但其结构偏复杂,成本高,无法推广使用。 2、清扫机构可调节,即清扫时该机构工作,不清扫时该机构不工作,以免做无用功。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机器各部分方案进行设计。 1、整体方案的设计,即机器的整体结构形式(外观)的确定。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1).机器为四轮车形式,由人推动或机车拖动。清扫的动力来源为前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前轮旋转,带动前轮所在轴旋转,再带动工作轴旋转,扫把旋转,完成运动。

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作品集

1助立椅 参赛学校: 华南理工大学 参赛者: 毕经元、xx、万明远,指导教师: xx、xx仪 作品内容简介本作品是一张方便老年人或者腿脚不便的人站立的椅子。主要是通过使用者上肢的运动来带动一面的动作,从而可以调整人的坐姿与重心,来减少下肢的运动来实现站立姿势。本机构主要用到了平面连杆以及其它一些机械结构来实现椅面的调整,来带动使用者的行动。并且如果使用者需要的话,在坐下来的时候也可以起到减少其下肢运动的作用。 主要创新点我们主要是考虑到老年人或者其他腿脚不方便的人群,在站起来的时候总是很费力;而且往往在坐下来的过程中也是一屁股就坐了下去。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我们将人站立过程中的手脚并用,该为手起到主要作用,方便特殊人群。 推广应用价值我们的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渐见凸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老年人日常行动的关爱也就更为重要了。而且对于特殊群体,比如下肢受伤,残疾等等的人群,我们的设计也可以助他们一臂之力。方便了使用者日常行动,而且也减轻了子女或者看管人的看护负担。 这样的话,他们坐下就不愁再站起来了。 2自动搀扶助步车 参赛学校: 青岛大学 参赛者:

王新刚、曹志强、郑虎阶、徐晟、孙海峰,指导教师: 师忠秀、庞严英作品内容简介本产品主要应用于腿部残疾、腿部骨折处于恢复期的病人。主要运用了自动检测和电器控制的原理;巧妙地将助步车和动力装置结合起来,实现了动力助步;并添加了单片机系统、光电检测装置以及继电器,可以自动检测病人的行动意图,并且实现了车随人动。该车充分考虑了不同使用者的需要,设置了多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另外,本车增添了多处人性化设计及安全保护措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产品的可靠性高;创新地利用支撑板代替双拐,这样可以减轻病人长时间拄拐带来的劳累;由于该车操作的方便性以及车身对人体的搀扶作用,病人可以独立使用,从而大大减轻家人及护士的负担。基本技术指标: 1、"整车指标: 速度0~ 0."5m/s连续可调;电机: DC12V、46rpm、P=15W。电源:12V、14Ah;光电开关: 检测距离: 0."1m/ 0."3m、DC 6~36V。 主要创新点 (1)系统能够自动检测人体的行动意图并自动启动相关系统进行动力助步; (2)本车实现了车随人动,提高了使用者的方便性和舒适性; (3)本车实现了在一定范围内的无级变速; (4)本车采用了多种工作模式以适应不同的使用人群; (5)独特的控制电路大大简化了控制系统;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大作业说明书格式规范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大作业格式规范 1.总体要求 全文控制在10页A4纸以内(8页以上),不要复制大量与设计关系不大的文字,并按以下顺序编排: 作品名+“设计说明书”、设计者、指导教师、学校名+院系名; 摘要、关键词、正文可自行组织,但应包括下列内容:作品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设计制作中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的描述、采用的创造原理、创新技法、原理方案的创新设计、机构的创新设计、结构方案的创新设计等,最后得到一种创新的方案或产品,并对预计其应用前景等、参考文献。 不加封面,采用word 2000及以上版本编排。 2.页面要求 A4页面。页边距:上25mm,下25mm,左、右各20mm。正文采用小四号字体,标准字间距,单倍行间距。不要设置页眉,页码位于页面底部居中。 3.图表要求 插图按序编号,并加图名(位于图下方),采用嵌入型版式。图中文字用小五号宋体,符号用小五号Times New Roman(矢量、矩阵用黑斜体);坐标图的横纵坐标应标注对应量的名称和符号/单位。 表格按序编号,并加表题(位于表上方)。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 4.字号、字体要求(仅作参考) **********设计说明书 设计者:×××,×××,×××,×××,××× 指导教师:×××,××× (XX大学XX学院,×××,×××) (空一行) 作品内容简介 摘要 (空一行) 1 设计背景及意义

2创造原理 …… 3 创新技法 …… 4 原理方案的创新设计 …… 5 机构的创新设计 …… 6 结构方案的创新设计 …… 7 预计其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xxx,xxx.家用电器节能现状和发展.节能机械,2001,23(3):275-279 [2]xxx.节能技术基础.xxxxxx出版社,1996:15-47 [3]xxxxx,xxxx.xxx,xxx译.机器人操作的数学导论.xxxx出版社,1998:11-67 [4]Lee H Y, Reinholtz C F. Inverse kinematics of serial-chain manipulators[J]. ASME Journal of Mechanical Design. 1996, 118(3): 396-404 机电创新综合课程设计安排 前期的创新思维训练已结束。 本周开始进入创新设计阶段,每个人自己确定一个设计内容进行创新设计,内容包括:采用的创造原理、创新技法以及原理方案的创新设计、机构的创新设计、结构方案的创新设计等,最后得到一种创新的方案或产品,于18周将设计内容以电子版形式上交,根据创新的难度确定成绩。 设计模板另行给出。 设计可以一人或一组(不能超过3人)

机械创新设计作业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作业 题目: 护栏清洁机 院(部): 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班级: 小组: 2组 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 沈孝芹 完成日期: 2015、06

目录1前言 1、1课题的意义目的及背景 1、2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1、3课题的指导思想 1、4所要解决主要问题 2原理方案设计 2、1功能设计法的简介 2、2功能分析 2、3功能原理分析 2、4功能分解并列出功能树 2、5功能求解列出功能元解形态学矩阵 2、6组合形成几种可用原理方案 2、7建立评价目标进行方案评价 3机构设计 3、1机构设计原则的运用与讨论 3、2机构的选型 3、3机构方案评价 3、4机构的构型 4结构设计 4、1概述 4、2结构方案的变异设计 4、3设计结果介绍 5结论 6谢辞 7附件 摘要

工业化的建设使城市人口与车辆逐年增多,人、车道路交通产生很大的矛盾,几乎所有道路拥挤的地方都安上了护栏隔离,城市公路中央护栏可以引导驾驶员的视线,以防车辆驶出路外造成交通事故。隔离护栏经过日晒雨淋,经常就是脏兮兮的,不仅影响路容的整洁美观,而且护栏本身容易损耗。城市公路中央护栏的清洗,不仅就是为了整洁的市容,而且能够延长护栏的使用寿命。为了保持城市公路中央护栏良好的引导视线功能与清洁美观,需要对护栏进行定期清洗。人工清洗护栏的劳动强度大,清洗效率低,每人每天大约只能清洗600米左右。白天车流量很大,人工清洗护栏不安全且影响交通,一般在晚上车流量相对较小时清洗,而晚上清洗时经常有发生车撞环卫工人的事故。于就是城市公路中央护栏清洗机的出现具有实际的意义。。 关键词:护栏清洁;智能化;环卫

第十一章 机械波作业答案教学内容

一.选择题 [ C]1. 一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在t= 2 s时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原点O的振动方程为 (A) ) 2 1 ( cos 50 .0π π+ =t y,(SI). (B) ) 2 1 2 1 ( cos 50 .0π π- =t y,(SI). (C) ) 2 1 2 1 ( cos 50 .0π π+ =t y,(SI). (D) ) 2 1 4 1 ( cos 50 .0π π+ =t y,(SI). 提示:设O点的振动方程为 O0 ()cos() y t A tω? =+。由图知,当t=2s时,O点的振动状 [ B ]2. 图中画出一向右传播的简谐波在t时刻的波形 图,BC为波密介质的反射面,波由P点反射,则反射波在t时 刻的波形图为 提示: 由题中所给波形图可知,入射波在P点的振 动方向向下;而BC为波密介质反射面,故 在P点反射波存在“半波损失”,即反射波 与入射波反相,所以,反射波在P点的振动 方向向上,又P点为波节,因而得答案B。

[ A ]3. 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t = 0 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则P 处质点的振动在t = 0时刻的旋转矢量图是 [ B ]4. 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时,某一时刻媒质中某质元在负的最大位移处,则它的能量是 (A) 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B) 动能为零,势能为零. (C) 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D) 动能最大,势能为零. 提示:动能=势能,在负的最大位移处时,速度=0,所以动能为零,势能也为零。 [ B ]5. 在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节间各质点的振动 (A) 振幅相同,相位相同. (B) 振幅不同,相位相同. (C) 振幅相同,相位不同. (D) 振幅不同,相位不同. 提示:根据驻波的特点判断。 [ C ]6. 在同一媒质中两列相干的平面简谐波的强度之比是I 1 / I 2 = 4,则两列波的 振幅之比是 (A) A 1 / A 2 = 16. (B) A 1 / A 2 = 4. (C) A 1 / A 2 = 2. (D) A 1 / A 2 = 1 /4. 二. 填空题 1. 一平面简谐机械波在媒质中传播时,若一媒质质元在t 时刻的总机械能是10 J ,则在 (t +2. 一列强度为I 的平面简谐波通过一面积为S 的平面,波速u 与该平面的法线0n v 的夹 角为θ,则通过该平面的能流是cos IS θ。 ωS A ?O ′ ω S A ?O ′ ω A ? O ′ ω S A ?O ′ (A) (B)(C)(D) S

机械创新作业 (19)

《机械创新设计》 结课论文 课程名称《机械创新设计》 院(系、部、中心)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流体(卓越)111 姓名孙亮学号 201110625 题目反求设计及其应用 起止日期 2014-5-8~2014-6-4 任课教师王育荣

反求设计及其应用 作者:孙亮 (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南京211167) 摘要:介绍了创新设计中的反求设计的定义、反求设计的过程与方法。 关键词:反求设计;反求工程;反求对象。 引言:技术引进是促进民族经济高速增长的战略措施。要取得最佳技术和经济效益,必须对引进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消化理解和创新,开发出先进产品,形成自已的技术体系。反求设计(也称逆向设计),是指设计师对产品实物样件表面进行数字化处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并利用可实现逆向三维造型设计的软件来重新构造实物的CAD模型(曲面模型重构),并进一步用CAD/CAE/CAM系统实现分析、再设计、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的过程。 反求工程出现和发展的时背景 二次大战中,几十个国家卷入战祸,饱受战争创伤。特别是战败国,在二战结束后,急于 恢复和振兴经济。日本在60年代初提出科技立国方针:“一代引进,二代国产化,三代改进出口,四代占领国际市场”,其中在汽车、子、光学设备和家电等行业上最突出。为要国产化的改进,迫切需要对别国产品进行消化、吸收、改进和挖潜。这就是反求设计(I nv er s e Design)或反求工程(Inverse Engineering),这两者是同一内涵,仅是不同国家的不同提法。发展到现在,己成为世界各国在发展经济中不可缺少的手段或重要对策,反求工程的大量采用为日本的经济振兴、进而创造和开发各种新产品奠定了良好基础。 实际上,任何产品问世,包括创新、改进和仿制的,都蕴含着对已有科学、技术的继承和 应用借鉴。因而反求思维在工程中的应用已源远流长,而提出这种术语并作为一门学问去 研究,则是60年代初出现的。 人们通常所称的设计,一般均指正向设计。先是市场调研设计要求,然后设计师创造性的劳动,最后完成产品的设计。而反求工程则是在己知某种产品的有关信息(包括硬件、软件、照片、广告、情报等)的条件下,以方法学为指导,以现代设计理论、方法、技术为基础,运用各种专业人员的工程设计经验、知识和创新思维,回溯这些信息的科学依据,即寻求这些信息的先进性、积极性、合理性、改进的可能性等等,达到充分消化和吸收,然后在此基础上改进、挖潜进行再创造,反求工程是己有设计的设计。 反求工程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几何形状反求、材料反求、工艺反求等许多方面。一般可以按反求对象分为以下三类: 实物反求;软件反求;影像反求。从狭义上说,反求工程主要指几何形状反求。传统的几何形状反求的工作流程如下: 图1.1传统几何形状反求的工作流程 这种反求方式往往带来以下问题:a.仿制精度不足,翻制模具和手工测绘难以保证精度;b.加工工艺复杂,需要经验丰富的熟练技工;c.处理方式有限,对于一些复杂曲面难以加工;d.花费成本太大,需要多种加工设备和工具;e.开发周期长,模具的制造要耗费大量的工时;f.改变设计困难,不便对产品进行改进。 总之传统的反求方式使得设计制造与开发产品的效率很低,而且主要是用来仿制已有产品,难以作为一种创新设计手

机械创新作业--(14)

《机械创新设计》 课程名称《机械创新设计》 院(系、部、中心)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及其控制工程 班级材料141 姓名朱日升学号1140199101 题目大豆播种机的创新 任课教师许爱群老师

农用机械的创新设计 摘要:农业机械化是农村生产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物质技术保障。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大力开发和应用配套农机技术及机具,可以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强有力地技术支撑;围绕产业特色,发展农机推广项目。可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激发师范效应,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建立区域性的农机服务网络,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有力举措。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 1引言 目前世界上种植大豆已普及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作为主产国主要有中国、美国、巴西、阿根廷等。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巴西、阿根廷、中国的大豆产量居于世界上第2、3、4位。中国种植的大豆全部为非转基因大豆,北美和南美大豆大多为转基因大豆。我国的大豆油主要产地是北方地区。在我国不同地区打斗的生产情况有很大的不同。按照大豆生产的气候条件、品种生态类型、分布和范围可以将全国划分为北方春大豆区、黄淮海流域夏季大豆区、长江流域春夏季大豆亚区、东南春夏秋大豆区、华南司机大豆区5部分。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还相对很低。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因此很有必要研究出一种简易造价低的农用机械进行普及。只有全面推广先进适用的农用机械,用先进的农用装备武装农业,用先进的农机化技术改造农业,才能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强农业竞争力。 2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 大豆播种机主要由种箱,排种器,播种轮组成。播种轮上面采用轮式鸭嘴器结构。大豆播种机两侧的上部各有一个种箱,两个种箱的下部各有组合内窝孔精密排种器,以此来配合轮式鸭嘴器结构。轮式鸭嘴器的结构由两个圆形的播种轮中间用套筒连接构成一个轮子。垄距的要求是轮子的播种宽度和套筒的宽度来实现的。轮子两侧,播种轮周边有若干个槽,每个槽上装鸭嘴器,株距由鸭嘴器的间距来实现。鸭嘴器的作用是在铺膜施肥后的垄土上拨开松土壤,鸭嘴器转到与地面垂直的时候是最深的时候,就是达到播深要求的时候鸭嘴器张开口最大,这时从种箱通过排种器排出的种子经过导种管落到播种轮内壁上,内壁的种子经过鸭嘴器落到土壤中。鸭嘴器的长度应满足播种深度,当鸭嘴器离开土壤后,土壤在重力作用下将种子埋住。

机械创新设计作业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作业 题目:护栏清洁机 院(部):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班级: 小组:2组 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沈孝芹 完成日期:2015.06

护栏清洁机 目录1前言 1.1课题的意义目的及背景 1.2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1.3课题的指导思想 1.4所要解决主要问题 2原理方案设计 2.1功能设计法的简介 2.2功能分析 2.3功能原理分析 2.4功能分解并列出功能树 2.5功能求解列出功能元解形态学矩阵 2.6组合形成几种可用原理方案 2.7建立评价目标进行方案评价 3机构设计 3.1机构设计原则的运用与讨论 3.2机构的选型 3.3机构方案评价 3.4机构的构型 4结构设计 4.1概述 4.2结构方案的变异设计 4.3设计结果介绍 5结论 6谢辞 7附件

护栏清洁机 摘要 工业化的建设使城市人口和车辆逐年增多,人、车道路交通产生很大的矛盾,几乎所有道路拥挤的地方都安上了护栏隔离,城市公路中央护栏可以引导驾驶员的视线,以防车辆驶出路外造成交通事故。隔离护栏经过日晒雨淋,经常是脏兮兮的,不仅影响路容的整洁美观,而且护栏本身容易损耗。城市公路中央护栏的清洗,不仅是为了整洁的市容,而且能够延长护栏的使用寿命。为了保持城市公路中央护栏良好的引导视线功能和清洁美观,需要对护栏进行定期清洗。人工清洗护栏的劳动强度大,清洗效率低,每人每天大约只能清洗600米左右。白天车流量很大,人工清洗护栏不安全且影响交通,一般在晚上车流量相对较小时清洗,而晚上清洗时经常有发生车撞环卫工人的事故。于是城市公路中央护栏清洗机的出现具有实际的意义。。 关键词:护栏清洁;智能化;环卫

机械波作业及参考答案

第十机械波 一. 选择题 [C] 1.(基础训练1)图14-10为一平面简谐波在t = 2 s 时刻的波形图,则平衡位置在P 点的质点的振动方程是 (A) ]31 )2(cos[01.0π+-π=t y P (SI). (B) ]31 )2(cos[01.0π++π=t y P (SI). (C) ]31 )2(2cos[01.0π+-π=t y P (SI). (D) ]3 1 )2(2cos[01.0π--π=t y P (SI). 【提示】由t=2s 波形,及波向X 轴负向传播,波动方程 }])2[(cos{0 ?ω+-+ -=u x x t A y ,?为P 点初相。以0x x =代入。 [C] 2.(基础训练4)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某一瞬时,媒质中某质元正处于平衡位置,此时它的能量是() (A) 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B) 动能为零,势能为零. (C) 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D) 动能最大,势能为零. 【提示】在波动的传播过程中,任意时刻的动能和势能不仅大小相等而且相位相同,在平衡位置,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D] 3.(基础训练7)在长为L ,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悬空细杆上形成驻波,则此驻波的基频波(波长最长的波)的波长为 (A) L . (B) 2L . (C) 3L . (D) 4L . 【提示】形成驻波,固定端为波节,自由端为波腹。波长最长, 4 L λ =。 [D] 4.(自测提高3)一平面简谐波以速度u 沿x 轴正方向传播,在t = t '时波形曲线如图14-24所示.则坐标原点O 的振动方程为 (A) ]2)(cos[π +'-=t t b u a y . (B) ]2)(2cos[π -'-π=t t b u a y . (C) ]2)(cos[π +'+π=t t b u a y . (D) ]2 )(cos[π -'-π=t t b u a y . 【提示】由图可知,波长为2b ,周期2=,b T u 频率=u b ωπ,在t = t ',o 点的相位为-2π。 坐标原点O 的振动方程为]2 )(cos[π -'-π=t t b u a y [D] 5.(自测提高6)如图14-25所示,S 1和S 2为两相干波源,它们的振动方向均垂直于图面,发出波长为? 的简谐波,P 点是两列 图14-10 图14-24 图14-2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