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 格式:doc
- 大小:92.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上价格与产量的决定一、单项选择题1.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B)。
A.MR=MCB.MR=MC,AR=ACC.AR=ACD.MR=AR2.一个垄断竞争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是(D)。
A.水平的B.垂直的C.向上倾斜的D.向下倾斜的3.垄断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为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当厂商获得的边际收益为零时,对应的需求价格弹性(C)。
A.大于1B.小于1C.等于1D.不确定4.完全竞争与垄断竞争的区别是(B)。
A.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厂商数量比垄断竞争行业的厂商数量多B.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水平的,而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倾斜的C.如果某一行业中有不止一家企业且生产同质的商品,则该市场就是完全竞争的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5.垄断竞争企业实现最大利润的途径有(D)。
A.调整价格从而确定相应产量B.质量竞争C.广告竞争D.以上途径都可以二、多项选择题1.短期均衡状态下的垄断竞争厂商,一般会按照(AB)的方式生产。
A.边际成本等于实际需求曲线(D曲线)的边际收益B.主观需求曲线与实际需求曲线的交点C.主观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交点D.主观需求曲线与平均变动成本的切点2.关于寡头垄断中的所有价格领导模型假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CD)。
A.产品是同质的B.某个厂商有能力支配其他厂商跟着他的导向走C.最低成本的厂商决定价格D.产出最大的厂商决定价格3.形成完全垄断的条件包括(ABCD)。
A.政府借助于政权对某一行业进行完全垄断B.政府特许的私人完全垄断C.某些厂商控制了某些特殊的自然资源或矿藏,从而就能用这些资源和矿藏生产的产品实行完全垄断D.对生产某些产品的特殊技术的控制4.寡头企业通过实行价格歧视的定价方法剥夺消费者剩余,具体说来价格歧视包括(ABC)。
A.一级价格歧视B.二级价格歧视C.三级价格歧视D.差别定价5.长期均衡处于零利润的是(AB)。
A.完全竞争行业B.垄断竞争的厂商C.卡特尔D.完全垄断的行业三、判断题1. 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行业需求曲线。
(竞争策略)完全垄断市场与垄断竞争市场第7章完全垄断市场与垄断竞争市场7.1 考点难点归纳7.1.1 提纲挈领条件需求曲线:右下方倾斜收益曲线完全垄断市场短期均衡:MR=SMC供给曲线:不存在具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长期均衡:MR=SMC=LMC差别定价:一级、二级、三级边际成本定价法:P=MC平均成本定价法:P=AC自然垄断和政府管制双重定价法:类似价格歧视资本回报率管制条件右下方倾斜需求曲线垄断竞争市场d需求曲线与D需求曲线短期均衡:MR=SMC长期均衡:MR=LMC=SMC,AR=LAC=SAC7.1.2 内容提要一、完全垄断市场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惟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具体地说,垄断市场的条件主要有这样三点:第一,市场上只有惟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第二,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第三,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二、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1.需求曲线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即垄断厂商的销售量和市场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这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表示垄断厂商可以通过改变销售量来控制市场价格:以减少销售量来抬高价格,以增加销售量来降低价格。
2.收益曲线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厂商的平均收益AR曲线与需求曲线d重叠,它们是同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表示在每一个销售量上厂商的平均收益都等于商品的价格。
第二,厂商的边际收益MR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且位于平均收益AR曲线的下方,这表示在每一个销售量上厂商的边际收益都小于平均收益。
之所以MR<AR,是因为只要平均量下降,边际量就总是小于平均量。
第三,厂商的总收益TR曲线是先上升,达到最高点以后再下降。
因为在每一个销售量上的MR值都是相应的TR曲线的斜率,所以当MR值为正时,TR曲线的斜率为正,即TR曲线上升;当MR为负时,TR曲线的斜率为负,即TR曲线是下降的;当MR=0时,TR 曲线的斜率为零,即TR曲线达到极大值。
第6章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一、名词解释1.古诺均衡答:古诺均衡是指古诺模型中的两个厂商的反应曲线的交点所确定的一组均衡的产量水平。
在古诺模型中,各厂商的反应曲线表示给定竞争者的产量时,厂商会生产的数量。
在均衡时,各厂商根据它自己的反应曲线定产,所以均衡产量水平为两条反应曲线的交点。
在这一均衡中,各厂商都正确假定了它的竞争者将生产的产量,并相应地最大化了自己的利润。
古诺均衡是纳什均衡的一个例子。
在一个纳什均衡中,各厂商的行为是给定它的竞争者的行为时它能做的最好的行为,所以没有哪个厂商会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冲动。
在该古诺均衡中,各双寡头生产的产量都是在给定它的竞争者的产量时能实现它的最大利润的,所以,双寡头中任一个都不会有改变自己产量的冲动。
2.产品差别答:产品差别不是指不同的产品,而是指同种用途的商品在消费者看来所表现出的差别,如产品的包装、商标、款式、销售服务等方面的差别。
在垄断竞争市场中,一方面,由于市场上的每种产品之间存在着差别,所以每个企业对自己的产品价格都具有一定的垄断力量。
产品差别越大,企业的垄断程度就越高。
另一方面,由于有差别的产品彼此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彼此之间有相似之处,所以市场中又具有竞争的因素。
这样,每个厂商既是垄断者,又是竞争者。
3.理想的产量答:理想的产量,一般是指完全竞争企业在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最低点上的产量。
把实际产量与理想产量之间的差额称作多余的生产能力。
垄断竞争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所以,在长期均衡时,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只能和LAC曲线最低点的左边相切。
此时垄断竞争厂商的产量低于完全竞争厂商的产量,垄断竞争厂商具有多余的生产能力。
4.纯粹寡头答:纯粹寡头是指生产完全相同产品的几家企业,如生产石油、钢铁的寡头。
纯粹寡头和差别寡头是寡头垄断的类型。
寡头垄断是介于垄断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一种市场模型,指只有少数几家大型企业控制某种商品的一种市场结构。
精心整理第一章导论一、简答题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2.试述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及两重属性。
一、解释概念二、计算题Ed=0.6,该产品原Q d=1000件,单位产品价格P=10元,20%。
计算该产品提价后销售2.试求需求曲线P=8-0.5Q在价格P=4、P=6时的点弹性?3.某地牛奶产量为100吨,社会需求量为120吨,牛奶的需求弹性系数为0.5,原价格为每吨500元,当价格上升为多少元时,才能使供给=需求?4.已知需求函数Q d=14-3P,供给函数Qs=2+6P,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时的Ed、Es。
5.设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为0.5,该商品现在的价格为2元,求商品价格上升为多少,才能使需求量减少15%?6.某商品的价格由24元上升到30元后,需求量相应减少10%,7.求需求函数P=8-0.5Q性。
8.给函数为三、简答题1.收入变动有何关系?四、论述题1.运用供求曲线和弹性理论,分析粮食产量变动与农民收入变动的关系。
依此分析,你认为我国加入WTO后,短期内农民收入是否会减少?2.运用供求曲线和弹性理论,分析粮食丰收了为什么农民收入反而可能下降?依此分析,你认为政府应对农业实施怎样的保护政策?第三章效用论一、解释概念预算线边际效用替代效应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际效用吉芬物品二、计算题1.上有1002.已知Px=20效用如下表:45475256.5616675.58594.5104若消费者的收入为80元,均衡时所购买的x、y的数量是多少?此时货币的边际效用是多少?3.设某人效用函数U=XY,价格为P X=2,P Y=5,收入I=100,求消费者均衡时的X、Y的购买量各是多少?4.已知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3XY,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 X=1,P Y=25.若某消费者对X、Y,U(y)=40Y-4Y2,且Px=2元,6.540元,Px=20元,Py=30元,2,求两种商品购买量各是怎样的?2.基数效用论是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的?3.序数效用论是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的?4.序数效用论是如何说明价格——消费曲线的?5.用图形分析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说明其需求曲线的特征。
《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7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一.选择题1.C11.D21.D2.B12.B22.B3.B13.A23.D4.B14.D24.D5.D15.C25.D6.A16 .B26.C7.C17.B27.C8.D18.B28.B9.A19.A29.A10.C20.B30.C二.名词解释1.垄断:是指一个厂商独占市场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供给和产品的市场价格以攫取最大的利润。
2.自然垄断:所谓自然垄断,就是行业存在规模报酬递增,产量越多平均成本越低,使得一般厂商无法与一个超大规模的厂商竞争,从而形成的垄断。
3.垄断势力:又称垄断势力,指垄断厂商对价格的控制程度,一般用P—MC来测量。
4.价格歧视:所谓价格歧视,是指完全垄断厂商对不同的消费者,或对同一消费者不同的购买量,分别以不同的价格销售。
5.寡头垄断:寡头垄断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某一市场的产品供给及销售价格的一种市场组织。
在这种市场组织中,每一厂商都必须考虑它的对手对它的行动做出的反应。
6.垄断竞争:所谓“垄断竞争”,就是指有许多厂商在市场中销售近似但不相同的产品。
厂商对市场略有影响。
7.多余的生产能力:经济学家一般把完全竞争企业在长期平均成本LAC最低点上的产量称为理想的产量,把实际产量与理想产量之间的差额称作为多余的生产能力。
8.消费者剩余:就是消费者对一定量的商品或劳务最多愿意支付的价钱与实际支付的价钱之差,是对消费者从交易中所得利益的一种货币度量。
9产品变异:产品变异指变换产品的颜色、款式、质地、做工和附带的服务等来改变原有的产品,以形成产品差异,影响市场均衡。
10.拐折(弯折)需求曲线:根据寡头垄断厂商推测其他寡头跟跌不跟涨的假定,得出自己产品的需求曲线在开始的市场价格处形成拐折点,拐折点之上的需求曲线段比较平坦,拐折点之下的需求曲线段比较陡峭。
三.问答题1.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产品市场中,厂商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试说明MR与P的差距会随着产量Q的增加而越来越大。
假设一个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p=10-3q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垄断市场逐渐成为经济人理论的重大研究课题。
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大体上可用p=10-3q的方程来描述,其中q为厂商供给的产品总量,p为需求量。
由此可见,当垄断厂商供给产品总量增加时,需求量随之减少。
这是因为只要
厂商供给量上涨,就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致使顾客量少、需求量也会跟着减少。
换句话说,厂商供给量的增加,会导致市场需求量减少,最终形成需求曲线形态。
另一方面,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也可以反映出市场的购买模式。
在垄断市场中,购买量的变化对应的是价格的变化,即一旦价格变动,顾客的购买量也会有所变化。
在这种市场结构中,垄断厂商可以控制价格,从而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
最后,在运用垄断市场原理进行经济研究时,必须将数学方程和市场经济原理
结合起来,加强对宏观财富分配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分析。
以上便是有关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p=10-3q的简单介绍,最终旨在为个人及企业指出有利可图的投资方向,搭建更具竞争力的商业体系,从而获得更加繁荣的经济效益。
9 垄断竞争与寡头判断正误 :在垄断竞争行业中,每个厂商都面临着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 )垄断与垄断竞争的关键差别是后一种情况下存在自由进入。
( )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的关键差别是前一种情况下存在产品差别。
( ) 如果垄断竞争中的厂商获得了经济利润,我们就可以预期,由于新厂商进入,每个 厂商的需求曲线将向左方移动。
( ) 经济学家用博弈论分析垄断竞争,因为任何一个厂商的行为对其他厂商都有举足轻 重的影响。
( ) 在长期均衡时,垄断竞争行业的厂商的产量大于与其平均总成本曲线上最低点相关 的水平。
( ) 垄断竞争条件下资源配置效率不如完全竞争的原因在于产品差别的存在。
( )一个寡头在决定是否降价之前一定要考虑到其他厂商可能做出的反应。
( )如果双头同意勾结,它们可以共同获得与一个完全垄断者相同的利润。
( ) 如果卡特尔的一个成员在其他成员仍遵守协议的产量水平时,自己增加产量就可以 暂时增加利润。
( )在卡特尔中,如果一家厂商降价,其他厂商最好的战略就是仍维持协议价格。
() 按照古诺模型,每个双头垄断者都假定对方价格保持不变。
( ) 要得到古诺模型中的均衡,必须假定每个厂商都假定别的厂商保持价格不变。
( ) 按照伯特兰模型,每个双头垄断者都假定对方产量保持不变。
( ) 产品越有差别,价格就越有差别。
( ) 寡头垄断厂商之间的产品都是有差别的。
( ) 卡特尔制定统一价格的原则是使整个卡特尔中各厂商的利润最大。
( )在价格领先制中,支配型厂商以外的中小厂商在出售它们所愿意出售的一切产量以 后,市场需求量与中小厂商产量的差额由支配型厂商来补足, 这说明支配型厂商定价 时没有考虑中小厂商利益,而是考虑自己利益,因而只能让中小厂商先售卖。
()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的位置是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上升部分。
( )9.19.11 9.12 9.139.149.159.16 9.17 9.189.199.110 9.1119.1129.1139.1149.1159.1169.1179.118 9.1199.120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的位置只能是它刚好获得正常利润。
垄断竞争厂商面临的主观需求曲线引言在市场经济中,垄断竞争是一种相对常见的市场结构。
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存在着多个厂商生产类似但不完全相同的产品,每个厂商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与完全垄断和完全竞争相比,垄断竞争市场具有一定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厂商面临的主观需求曲线。
本文将深入探讨垄断竞争厂商面临的主观需求曲线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对厂商决策的意义。
什么是垄断竞争厂商的主观需求曲线垄断竞争厂商的主观需求曲线是指厂商在垄断竞争市场中所面临的需求曲线。
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水平需求曲线相比,垄断竞争厂商的主观需求曲线通常具有一定的下降趋势。
这是因为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厂商所生产的产品虽然类似,但并不完全相同,存在一定的产品差异化。
因此,消费者对不同厂商的产品有不同的偏好,对产品的需求也存在差异。
垄断竞争厂商的主观需求曲线通常呈现出较为弹性的特点。
这是因为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存在着多个厂商提供类似的产品,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如果某个厂商提高产品价格,消费者可以选择购买其他厂商的产品,因此厂商对价格的变动更为敏感。
影响垄断竞争厂商主观需求曲线的因素垄断竞争厂商的主观需求曲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影响因素的介绍:1. 产品差异化程度在垄断竞争市场中,产品差异化程度越高,厂商面临的主观需求曲线越具有弹性。
当产品差异化程度较高时,消费者更加偏好某个厂商的产品,对价格的变动更为敏感。
因此,厂商需要更加关注产品的特色和质量,以吸引消费者的购买。
2. 厂商之间的竞争程度垄断竞争市场中,存在多个厂商提供类似的产品。
当竞争程度较高时,厂商面临的主观需求曲线更具有弹性。
因为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可以选择购买其他厂商的产品。
因此,厂商需要通过降低价格或提供更好的服务来吸引消费者。
3. 厂商的市场份额厂商的市场份额越大,其面临的主观需求曲线越不具有弹性。
当厂商的市场份额较大时,消费者对其产品的依赖程度较高,对价格的变动更不敏感。
因此,厂商可以较为灵活地调整产品价格,以实现更高的利润。
垄断市场厂商的需求和收益曲线◆本节的内容◆1.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2.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3.边际收益、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相互关系◆1、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市场的需求曲线就是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表示垄断厂商可以通过改变销售量来控制市场价格:用减少销售量的办法来提高市场价格;用增加销售量的办法来压低市场价格,◆垄断厂商的销售量与市场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
◆图1为某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
图1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一)◆2、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其相应的平均收益线AR曲线、边际收益MR曲线和总收益TR曲线的一般特征如图2所示。
◆第一,由于厂商的平均收益AR总是等于商品的价格P,所以垄断厂商的AR曲线和需求曲线d重叠,都是同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第二,由于AR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边际收益MR曲线位于AR曲线的左下方,且MR曲线也向右下方倾斜。
图2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二)第三,由于每一销售量上的边际收益MR值就是相应的总收益TR曲线的斜率,所以,当MR>0时,TR曲线的斜率为正;当MR<0时,TR曲线的斜率为负;当MR=0时,TR曲线达最大值点。
◆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d可以是直线型的,也可以是曲线型的。
◆若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d是直线型的,相应的边际收益MR 曲线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
这些特征通过下列进行说明。
◆假设线性的反需求函数为:P=a-bQ(1)◆式中,常数a、b>0。
由(1)可得总收益函数和边际收益函数分别为:TR(Q)=P(Q)﹒Q=aQ-bQ2 (2)MR(Q)=dTR(Q)/dQ=a-2bQ (3)◆根据(1)和(3)式可求得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的斜率分别为:dP(Q)/dQ=-b (4)dMR(Q)/dQ=-2b (5)所以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结论一:当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d为直线型时,d曲线和MR曲线的纵截距是相等的(均为a)。
垄断厂商需求曲线名词解释1、垄断竞争厂商有两条需求曲线。
一条是厂商的市场份额曲线,即在所有厂商同样改变价格时代表性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用D表示。
一条需求曲线d表示垄断竞争厂商改变其自身产品的价格,而其余厂商都保持价格不变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数量之间的关系;2、垄断竞争厂商面临两条需求曲线,其中需求曲线D是一条弹性较小的曲线,因此,比需求曲线d陡峭。
需求曲线D表示垄断竞争条件下单个厂商在每一市场价格水平下的实际销售量;3、需求曲线d表示单个垄断竞争厂商单独改变价格是所预期的销售量。
所以,需求曲线D与d的交点意味着垄断竞争市场供求相等的状态。
垄断竞争市场是指许多厂商生产相近,但不同质量的商品市场,是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的两个极端市场结构的中间状态。
垄断竞争市场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伦和英国经济学家罗宾进的提出的具有垄断竞争市场现象的这类结构模型。
垄断竞争市场竞争程度较大,垄断程度较小,比较接近完全竞争。
在现实中的大城市的零售业、手工业、印刷业中普遍存在。
垄断竞争的定义,是指有许多厂商在市场上销售近似但不完全相同的产品。
垄断竞争市场的定义,是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的市场组织。
企业垄断竞争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并出售相近但不同质商品的市场现象。
垄断竞争对制度垄断竞争应采取的措施如下:1、非均衡发展战略要适度,制度供给权利要平等;2、制度试点要短期化,并且要具有开放性;3、允许合理的地区制度竞争。
需求曲线是显示在特定时间内,某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反映了需求表两个向量的线性关系。
需求曲线是需求表和需求函数的图像化表达,并且和供给表或供给函数交接组成均衡点,用以表示市场上生产者和需求者能够构成交易的物品数量和价格。
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由于垄断竞争厂商可以在—定程度上控制自己产品的价格,即通过改变自己所生产的有差别的产品的销售量来影响商品的价格,所以,如同垄断厂商一样,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所不同的是,由于各垄断竞争厂商的产品相互之间都是很接近的替代品,市场中的竞争因素又使得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具有较大的弹性。
因此,垄断竞争厂商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是比较平坦的,相对地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厂商的水平形状需求曲线。
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有两种,它们通常被区分为d 需求曲线和D 需求曲线。
下面用图分别说明这两种需求曲线。
图 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关于d 需求曲线。
d 需求曲线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中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其他厂商的产品价格都保持不变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在图中,假定某垄断竞争厂商开始时处于价格为1P 和产量为1Q 的A 点上,它想通过降价来增加自己产品的销售量。
因为,该厂商认为,它降价以后不仅能增加自己产品的原有买者的销售量。
而且还能把买者从生产集团内的其他厂商那里吸引过来。
该垄断竞争厂商相信其他厂商不会对它的降价行为作出反应。
随着它的商品价格由1P 下降为2P ,它的销售量会沿着1d 需求曲线由1Q 增加为2Q 。
因此,它预期自己的生产可以沿着1d 需求曲线由A 点运动到B 点。
关于D 需求曲线。
D 需求曲线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且集团内的其他所有厂商也使产品价格发生相同变化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在图中,如果某垄断竞争厂商将价格由1P 下降为2P 时,集团内其他所有厂商也都将价格由1P 下降为2P ,于是,该垄断竞争厂商的实际销售量是D 需求曲线上的3Q ,3Q 小于它的预期销售量即1d 需求曲线上的2Q 。
这是因为集团内其他厂商
的买者没有被该厂商吸引过来,每个厂商的销售量增加仅来自于整个市场的价格水平的下降。
所以,该垄断竞争厂商降价的结果是使自己的销售量沿着D 需求曲线由A 点运动到H 点。
同时,1d 需求曲线也相应地从A 点沿着D 需求曲线平移到H 点,即平移到2d 需求曲线的位置。
2d 需求曲线表示当整个生产集团将价格固定在新的价格水平2P 以后,该垄断竞争厂商单独变动价格时在各个价格下的预期销售量。
所以,关于D 需求曲线,还可以说,它是表示垄断竞争生产集团内的单个厂商在每一市场价格水平的实际销售份额。
若生产集团内有n 个垄断竞争厂商,不管全体n 个厂商将市场价格调整到何种水平,D 需求曲线总是表示每个厂商的实际销售份额为市场总销售量的n 1
.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得到关于d 需求曲线和D 需求曲线的一般关系:第一,当垄断竞争生产集团内的所有厂商都以相同方式改变产品价格时,整个市场价格的变化会使得单个垄断竞争厂商的d 需求曲线的位置沿着D 需求曲线发生平移。
第二,由于d 需求曲线表示单个垄断竞争厂商单独改变价格时所预期的产品销售量,D 需求曲线表示每个垄断竞争厂商在每一市场价格水平实际所面临的市场需求量,所以,d 需求曲线和D 需求曲线相交意味着垄断竞争市场的供求相等状态。
第三,很显然,d 需求曲线的弹性大于D 需求曲线,即前者较之于后者更平坦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