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车场形式及其选择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4
井底车场形式及其选择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1.井底车场形式及其选择一、固定式矿车运煤时井底车场形式(一)环形式井底车场特点:空重列车在车场内不在同一轨道上做相向运行,即采用环形单行方式。
1、(1)立井卧式环形车场(图3-3)1-主井;2-副井;3-主井重车场;4-主井空车场;5-主要运输巷道优点:车场的开拓工程量小;调车方便。
缺点:电机车在弯道上顶推调车安全性较差。
当井筒与主要运输巷道较近时采用。
(2)立井斜式环形车场(图3-4):主副井存车线与主要运输巷道斜交。
当井筒距运输大巷较近、且地面出车方向受限要求与大巷斜交时采用。
1-主井;2-副井;3-主井重车线;4-主井空车线;(2)斜井立式环形井底车场:存车线与运输大巷垂直,主、副井距主要运输大巷远,有足够的长度布置存车线,调车作业方便。
副斜井采用平车场,适用于水平开拓方式的矿井。
5-绕道回车线;6-主要运输巷道3、环形式井底车场的优缺点:(1)优点:调车方便,通过能力大,一般能满足大、中型矿井生产的需要。
(2)缺点:巷道交岔点多,大弯度曲线巷道多,施工复杂,掘进工程量大,电机车在弯道上行驶速度慢,且顶推调车安全性差,用固定式矿车运煤,翻笼卸载能力将直接影响车场通过能力。
(二)折返式井底车场图3-7 立井梭式车场1-主井重车线;2-主井空车线;3-副井重车线;4-副井空车线;5-材料车线;6-调车线;7-通过线特点:空、重列车可在车场内同一巷道的两股线路上往返运行,简化井底车场的线路结构,减少车场巷道开拓工程量。
1、立式折返式车场(1)立井梭式车场在井筒距主要巷道较近时用(2)立井尽头式车场在井筒距运输大巷较远时采用。
图3-8 立井尽头式车场1-主井空车线;2-主井重车线;3-副井重车线;4-副井空车线;5-材料车线;6-通过线2、斜井折返式车场主井采用带式输送机或箕斗提升的斜井折返式车场。
图3-9 斜井梭式车场1-主井;2-副井;3-主井重车线;4-主井空车线;5-调车线;6-材料车线;7-矸石车线二、底卸式矿车运煤井底车场底卸式矿车卸煤过程1-底卸式矿车;2-矿车车轮;3-缓冲轮;4-卸载轮;5-卸载曲轨;6-煤仓;7-支承托辊优点:车场及运输大巷的宽度小,节省巷道工程量,卸煤方便,效率高,井底车场的通过能力大。
第四章井底车场第一节井底车场概述(1)主井存车线主井重车线:在主井井底两侧储放重车的线路。
主井空车线:储放空车的线路(2)副井存车线副井重车线:在副井井底两侧,存放矸石或煤车的线路。
副井空车线:材料车线考虑编组需要,设置双道线路材料车线:存放材料车的线路。
2.调车线路(插播动画)使电机车由列车头部调到尾部的专门设置的双轨轨道线路,称为调车线路。
长度=列车长度+电机车长+2渡线道岔长度3.绕道线路电机车由重车线绕行到空车线的线路。
二、井底车场硐室1、主井系统硐室(1)翻车机硐室:为矿井采用箕斗或带式输送机提升煤炭时设置的;(2)井底煤仓:上接翻车机硐室,下连装载硐室。
通常为一条较宽的倾斜巷道,其倾角不小于50°;(3)箕斗装载硐室;(4)底卸式矿车卸载站等。
2、副井系统硐室(1)马头门(2)井底水仓及水泵房(3)变电所(4)候车室(5)信号室等主排水泵房和主变电所应联合布置。
原因:主变电所向主排水泵房的供电距离最短;当矿井突然发生水灾时,仍能继续供电,照常排水。
变电所与水泵房的底板标高应高出井筒与井底车场联结处巷道轨面标高0.5 m。
水泵房经管子道与井筒相连接,管子道与井筒连接处要高出水泵房底板标高7m以上,管子道的倾角通常25~30°3、其他硐室(1)调度室(2)爆破材料库(3)电机车修理硐室(4)工具库;(5)医疗室(6)消防材料库三、井底车场调车方式井底车场调车的主要任务是将重列车调入主井重车线。
(插播动画)(一)顶推调车法当电机车牵引重列车驶入调车场后,停车摘钩,电机车通过调车线道岔,由列车头部转向尾部,推顶列车进入重车线,这种方法称为错车线入场法。
缺点:调车麻烦,时间长。
(二)甩车调车法电机车牵引重列车行至自行分离道岔前10~20m ,机车与列车在行驶中摘钩离体进入回车线,列车则由于初速度及惯性甩入重车线。
缺点:要求有一段甩车巷道,司机要熟练掌握行车速度及操作技术。
井底车场设计说明书JINGDI CHECHANG SHEJI SHUOMING SHU娄底职业技术学院资源工程系LOUDI ZHIYE JISHU XUEYUAN ZIYUAN GONGCHENG XI学生姓名:张波学生专业:煤矿开采技术学生学号:201120090001学生班级:09采大一班指导教师:龙中平二0一一年十一月一、设计依据(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工作制度①年产量:45万吨、日产量:1500吨。
②年工作日为300天、日生产班数为3班,每班生产8小时,每日净提升时间14小时。
(2)矿井开拓方式①斜井开拓,主副井平行布置,相距69m,均布置于煤层底板,主井底落底位置距开采煤层3煤垂直距离为160m,水平运输大巷位于煤层底板岩石中,与3煤垂直距离为30m。
②各冀大巷来煤均匀,采用集中运煤,所以达到了产量平衡,该矿井煤种单一。
③矿井目前开采一个水平,水平标高为-168,产量分布均匀。
(3)井筒为4个,即主副井及两翼各一个风井。
①主井主要负责运煤和进风,净断面12M²,倾角23°。
该斜井采用2T的箕斗提升,因此运输不连续。
②副井主要负责提矸、运料、行人、进风、排水、安装电缆等,净断面9M²,倾角23°。
该斜井采用矿车运输,每次提升的矿车数量为6个。
③因为该矿区走向长度较长,因此采用两个回风井,才能满足矿井的供风量。
净断面9M²,倾角23°。
(4)矿井主要运输巷道运输方式①矿井主要运输巷道采用电机车带动矿车运输。
工作面运输巷主要是采用连续式的电溜子和带式输送机运输。
②矿井主要运输巷采用电机车牵引1T式矿车运输,每一列车23个,矿车与矿车之间用插销连接起来。
③由于是掘岩石巷道,所以矸石运出量较大。
矸石主要是通过区段运输巷由副井提升出去,送往矸石山。
⑤为确保巷道掘进期间的煤炭质量,减低原煤含矸率,掘进时必须采取煤矸分掘、分运措施,严禁煤矸混装。
第十七章井底车场井底车场:是位于开采水平,井筒附近的一组巷道与硐室的总称,是连接井筒提升与大巷运输的枢纽,担负着煤、矸、物料、人员转运任务,并为矿井的排水、通风、动力供应、通讯和调度服务,对保证矿井正常生产和安全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
井底车场形式分类:1、按井筒形式:立井、斜井和立井—斜井井底车场。
2、按大巷运输方式:大巷采用轨道矿车运煤和胶带运输机运煤的井底车场。
3、按矿车类型:固定式矿车运煤和底卸式矿车运煤的井底车场。
4、按按车辆在车场中行驶方式:环形车场和折返式车场两大类。
第一节井底车场构成(以固定矿车运煤的刀把式车场为例)由一系列的巷道、硐室及轨道线路组成一、固定矿车运煤刀把式井底车场组成1、轨道线路组成(1)主井重车线、空车线(2)副井重车线、空车线(3)材料车线(4)调车线(5)人车存车线(6)回车线2、巷道及硐室组成(1)与主井有关的巷道及硐室卸载硐室、井底煤仓、箕斗装载硐室、清理井底洒煤硐室、排水泵房硐室(2)与副井有关的巷道及硐室主变电所(中央变电所)、主排水泵房(中央水泵房)、水仓、清理水仓硐室、等候室(侯罐室)、管子道及上部平台(3)其他硐室机车修理硐室、变流室、机车充电硐室、调度室、消防材料库、工具室、火药库二、调车方式1、顶推调车2、甩车调车3、专用设备调车4、顶推拉调车三、线路的长度与坡度四、 井底车场通过能力井底车场通过能力是指车场内卸载能力与线路通过能力的小者,用万吨/a 表示,以固定矿车环行式井底车场顶推调车方式为例:()44106016330115.11)1(15.1106016330--⨯⨯⨯⨯⨯+=+⨯⨯⨯=nG tK tK nG N g g N ――井底车场通过能力,用万吨/a 或M 万吨/a ,应比矿井生产能力大30%; G ――每辆矿车的实际载重量,吨;n ――每列车矿车数,个;K g ――矸石系数,取10%~20%;1.15――不均衡系数;t ――列车进入井底车场的平均间隔时间,单位为分钟,一般调车时间大于卸载时间,以调车时间计算,前一辆列车驶出车场,后一辆驶入;1021t t t t +++=Λt 1――进入调车线时间t 2――摘钩时间t 3――过N 2道岔时间t 4――通过线返回时间t 5――过N 1道岔时间t 6――顶推重车时间t 7――再次过N 2道岔时间t 8――沿绕道回车线进入取空车时间,弯道与直道行车速度不同,分别计算时间相加t 9――与空列车挂钩时间t 10――沿绕道回车线驶出井底车场时间,弯道与直道行车速度不同,分别计算时间相加第二节井底车场形式及选择一、大巷采用固定矿车运煤的井底车场1、环行式井底车场(1)立井环行式井底车场:卧式、立式、斜式(2)斜井环行式井底车场:卧式、立式、斜式2、折返式井底车场(1)立井折返式井底车场:梭式、尽头式(2)斜井折返式井底车场:梭式、尽头式二、大巷采用底卸式矿车运煤的井底车场1、底卸式矿车卸载原理2、大巷采用底卸式矿车运煤的折返式井底车场(1)线路布置及调车方式(2)大巷采用底卸式矿车运煤的立井折返式井底车场示例(3)大巷采用底卸式矿车运煤的斜井折返式井底车场示例三、大巷采用胶带输送机运煤的井底车场(示例)四、采用无轨胶轮车辅助运输的井底车场(示例)五、小型矿井胶带车场形式及特点六、井底车场形式选择1、影响因素(1)地质条件(2)井型大小(3)井筒提升与大巷运输方式(4)井筒与大巷的相对位置(5)地面线路及设施的布置2、选择原则(1)与煤层赋存条件及开拓方式相适应;(2)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适应,应有30%的富裕能力;(3)与井筒提升与大巷运输方式;(4)满足分采分运;(5)与地面线路及设施的布置相配套;(6)有利于掘进与维护。
矿井井底车场的类型及形式选择
3.1井底车场类型
3.1.1立井井底车场的翘!
立井井底车场的基本类型见表7。
表内所列井底车场形式为常见的基本型,在设计中由于各种条件的影响还有混合式车场,如主井折返式、副井环形式的井底车场。
可提高。
3.1.2斜井井底车场的翘!
斜井井底车场的基本类型见表8。
大巷采用带式输送石龙煤时,辅助运输井底车场有折返式、环形式及折返与环形相结合的形式。
3.2井底车场形式选择
(1)保证矿井生产能力,有足够的富裕系数,有增产的可能性。
(2)调车简单,管理方便,弯道及交岔点少。
(3)操作安全,符合有关规程、规范,
(4)井巷工程量小,建设投资省,便于维护,生产成本低。
(5)施工方便,各井筒间、井底车场巷道与主要巷道间能迅速贯通,缩短建井工期。
(6)当大巷或石门与井筒的距离较大时,能够布置下存车线和调车线,可选择立式井底车场。
大巷或石门与井简的距离较近时,可选择卧式或斜式井底车场。
(7)井底车场形式也取决于矿车的类型,当采用定向卸载的底纵卸式、底侧卸式矿车时,其卸载站(即主井车线)可布置为折返式,亦可布置为环形式,但其装车站的线路布置必须与其对应,即卸载站为折返式,采区装车站亦为折返式。
卸载站为环形式时,采区装车站亦为环形式。
当卸载站采用环形式布置、装载站采用折返式布置或卸载站采用折返式布置、装载站采用环形式布置时必须增设还原回车线路,这种形式比较复杂,需通过方案比较确定。
(8)串车提升的斜井井底车场,井筒不延深的一般采用平车场,井简延深的一般采用甩车场。
双钩提升时,应考虑两个水平的过渡措施。
(3)地下破碎的适用条件
●阶段储量较大的大型矿山;
●采用大量落矿的采矿方法和岩石坚硬大块产出率高;
●井筒采用箕斗提升,地面用索道运输。
2、地下破碎站布置形式
●分散旁侧式
●集中旁侧式
●矿体下盘集中式
二、地下水泵房和水仓
三、脉外平巷加穿脉布置
一般多采用下盘脉外巷道,这种布置的优点是阶段运输能力大,穿脉巷道装矿安全、方便、可靠,还可起探矿作用。
缺点是掘进工程量大,但比环行布置工程虽小。
多用于厚矿体,阶段生产能力在60~150×104t/a。
四、上下盘沿脉巷道加穿脉布置(即环形运输布置)
环形运输的优点:生产能力很大
缺点:掘进量很大
通过能力可达150~300×104t/a,多用在规模大的厚和极厚矿体中,当开采规模很大时,也可采用双环线形布置。
五、平底装车布置
如图9-5所示。
有两种方式:一是由装岩机将矿石装入运输巷道的矿车中,再由电机车拉走;二是由铲运机在装运巷道中铲装矿石,运至附近的溜井卸载。
井底车场的调车方式1、顶推调车:电机车牵引重列车使入车场调车线20,电机车摘钩,驶过道岔N1,经错车线,过N2道岔绕至列车尾部,将列车顶入主(副)井重车线。
然后,电机车经过道岔N1,绕道回车线19,入主(副)井空车线,牵引空列车驶向采区。
以上是环行车场中常用的调车方式。
2、专用设备调车:设备专用调车机车、调车绞车或钢丝绳推车机等专用调车设备在调节器车线上,当电机车牵引重列车驶进调车线后,电机车摘钩,驶向空车经牵引空车,调车作业由专用设备完成。
这种方式车场内要设专用设备。
3、甩车调车:电机车牵引重列车行至分车道岔N1前10-20m进行减速,并在行进中电机车与重列车摘钩,电机车加速过分车道岔后,将道岔搬回原位,重列车借助惯性驶向重车线。
这种调车方式简单,可提高车场通过能力,但要求有一段甩车巷道,司机要熟练掌握行车速度及操作技术。
有条件时应尽可能采用。
分车道岔的操纵可采用电磁自动方式。
4、顶推拉调车:在调车线上始终存放一列重车,在下一列重车驶入调车线的同时,将原存重列车顶入主井重车线,新牵引进来的重列车暂留在调车线内。
这种方式避免了机车绕行至车尾的麻烦,简化了调车作业,但造成了机车短时过负荷,如顶推距离长,不利于机车维护。
根据我国煤矿多年实践经验,各类存车线可以选用下列长度:㈠、大型矿井的主井空重车线长度各为1.5-2.0列车长;中小型矿井的主井空重线长度各为1.0-1.5列车长。
㈡、副井空重车线长度大型矿井各按1.0-1.5列车长,中小型矿井按0.5-1.0列车长。
副井提升矸石,矸石列车较煤列车短,但为使其长度留有调整的余地,并考虑到出矸工作不均匀、不连续,故副井空、重车线长度一般不小于1.0煤车长度,小型矿井有时可按0.5列车长度设计。
㈢、材料车线长度,大型矿井应能容纳10个以上材料车,一般为15-20个材料车;中小型矿井应能容纳5-10个材料车。
㈣、调车线长度通常为1.0列车和电机车长度之和。
井底车场井底车场是位于开采水平和井筒附近,连接井筒提升与大巷运输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武汉理工大网络教育学院武汉理工大网络教育学院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学号:2矿井井底车场设计方案学生姓名:高明亮层次:大专专业班级:09秋季指导教师:郭晓峰武汉理工大学太原函授站武汉理工大学太原学习中心矿井井底车场设计方案1 窄轨线路1.1 轨道与轨型窄轨轨道运输是矿井运输的主要方式。
矿井轨道由铺设在巷道底板上的道床、轨枕、钢轨和联结件等组成。
钢轨的型号,简称轨型,是以每米长度的重量(kg/m)表示。
矿用钢轨有15、22、30、38和43 kg/m等5种型号。
窄轨铁路的中心距有600、762和900 mm等3种轨距。
使用时应根据生产能力、运输设备、使用地点等考虑,具体可参照表5-1选用。
表5-1 钢轨型号选择1.2 道岔1.2.1 道岔类别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MT/T2-95)窄轨铁路道岔有单开、对称、渡线、对称组合、菱形交叉和四轨套线7种。
单开和渡线道岔有右向和左向之分(在平图上分线路沿顺时针方向分出时为右向);沿逆时针方向分出时为左向)。
各种道岔按不同类型分别有2号、3号、4号、5号、6号、7号、8号和10号8种辙叉号数。
不同的辙叉号数配备了4、6、9、12、15、20、25、30、40、50、70 m等11种曲线半径;渡线、交叉渡线和对称组合道岔的线路间距,按不同轨距和道岔类型,配有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200和2500 mm等9种。
1.2.2 道岔表示方法常用的道岔有单开道岔、对称道称、渡线道岔和简易道岔等。
在线路平面图中,岔道通常以单线表示,如图5-1所示,道岔的主线与岔线的线路用粗线绘出。
单线表示此图虽不能表明道岔的结构及布置的实际图形,但能表明与线路设计有关的道岔参数,如道岔的外形尺寸(a、b)及辙叉角(α)等,从而简化了设计工作。
1.2.3 道岔选择选用道岔时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与基本轨的轨距相适应。
(2)与基本轨的轨型相适应,有时也可和选用比基本轨轨型高一级的型号,但不能选低一级的型号。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HENAN COLLEGE OF INDUSTRY INFORMATION TECHNOLGY项目七——井底车场主讲:刘广超讲师任务三、井底车场的形式1.立井环形卧式车场2.立井环形斜式车场3.立井环形立式车场4.斜井立式环行车场5.立井梭式车场6.立井尽头式车场7.斜井梭式车场8.大巷用皮带运煤车场图7-2立井环形卧式车场1-主井;2-副井;3-主井重车场;4-主井空车场;5-主要运输巷道 2145N 2N 13特点:存车场与运输大巷平行,主副井与运输大巷较近,需慢行。
优点:利用运输大巷作为调车线和回车线,工程量较小。
调车方便。
图7-2立井环形卧式车场1-主井;2-副井;3-主井重车场;4-主井空车场;5-主要运输巷道 2145N 2N 13 煤(空)列车: 左翼→N 2,机车停车反向顶煤列车入主井重车线。
机车反回经5→4,牵引空列车驶向采区。
右翼→N 1,机车停车反向顶煤列车入主井重车线。
机车反向经5→4,牵空列车驶向采区。
图7-3立井环形斜式车场1-主井重车线;2-主井空车线;3-主要运输巷道;4-调车线;5-巷道回车线特点:主副井存车线与主要运输巷道斜交,并利用主要运输巷道作为调车线及部分回车绕道。
井筒距主要运输大巷较近时效果较好。
优点:开拓工程量小;调车方便,通过能力较大; 55214N 13图7-4立井环形立式车场1-主井;2-副井;3-主井重车场;4-主井空车场;5-主要运输巷道特点:主副井存车线与主要运输巷道垂直,并利用主要运输巷道作为调车线,但专开绕道线5。
井筒距主要运输大巷较远时效果较好。
优点:调车较方便,通过能力大; 5N 116324特点:副斜井与井底车场联接可用平车场或甩车场。
优点:调车较方便,通过能力大;图7—5 斜井立式环行车场3—主井空车线;5—副井重车线(矸石车线);6—副井空车线(材料车线);7—调车线5.立井梭式车场特点:单向运行通过能力小;主、副井空车线采用自动滚行坡度。
1. 井底车场形式及其选择
一、固定式矿车运煤时井底车场形式
(一)环形式井底车场
特点:空重列车在车场内不在同一轨道上做相向运行,即
采用环形单行方式。
1、(1)立井卧式环形车场(图3-3)
1-主井;2-副井;3-主井重车场;
4-主井空车场;5-主要运输巷道
优点:车场的开拓工程量小;调车方便。
缺点:电机车在弯道上顶推调车安全性较差。
当井筒与主要运输巷道较近时采用。
(2)立井斜式环形车场(图3-4):主副井存车线与主要运输巷道斜交。
当井筒距运输大巷较近、且地面出车方向受限要求与大巷斜交时采用。
1-主井;2-副井;3-主井重车线;4-主井空车线;
(2)斜井立式环形井底车场:存车线与运输大巷垂直,主、副井距主要运输大巷远,有足够的长度布置存车线,调车作业方便。
副斜井采用平车场,适用于水平开拓方式的矿井。
5-绕道回车线;6-主要运输巷道
3、环形式井底车场的优缺点:
(1)优点:调车方便,通过能力大,一般能满足大、中型矿井生产的需要。
(2)缺点:巷道交岔点多,大弯度曲线巷道多,施工复杂,掘进工程量大,电机车在弯道上行驶速度慢,且顶推调车安全性差,用固定式矿车运煤,翻笼卸载能力将直接影响车场通过能力。
(二)折返式井底车场
图3-7 立井梭式车场
1-主井重车线;2-主井空车线;3-副井重车线;
4-副井空车线;5-材料车线;6-调车线;7-通过线
特点:空、重列车可在车场内同一巷道的两股线路上往返运行,简化井底车场的线路结构,减少车场巷道开拓工程量。
1、立式折返式车场
(1)立井梭式车场在井筒距主要巷道较近时用
(2)立井尽头式车场在井筒距运输大巷较远时采用。
图3-8 立井尽头式车场
1-主井空车线;2-主井重车线;3-副井重车线;
4-副井空车线;5-材料车线;6-通过线
2、斜井折返式车场
主井采用带式输送机或箕斗提升的斜井折返式车场。
图3-9 斜井梭式车场
1-主井;2-副井;3-主井重车线;4-主井空车线;
5-调车线;6-材料车线;7-矸石车线
二、底卸式矿车运煤井底车场
底卸式矿车卸煤过程
1-底卸式矿车;2-矿车车轮;3-缓冲轮;
4-卸载轮;5-卸载曲轨;6-煤仓;7-支承托辊
优点:车场及运输大巷的宽度小,节省巷道工程量,卸煤方便,效率高,井底车场的通过能力大。
三、小型矿井井底车场形式及特点
1、小型立井环形式井底车场:
2、小型立井折返式井底车场:
(1)梭式车场
(2)尽头式车场
四、大巷用带式输送机运煤的井底车场
采用带式输送机代替矿车运煤,煤炭经输送机直接送入井底煤仓,井底车场只负担辅助运输任务,车场形式和线路可简化。
图3-17 大巷采用带式输送机运煤的井底车场线路布置图
1-主井;2-副井;3-中央煤仓;4-中间煤仓;
5-轨道中石门;6-西翼轨道巷;7-东翼轨道巷;8-中区轨道巷;
9-中、西上仓胶带胶带机斜巷;10-东翼上仓胶带胶带机斜巷;
11-机车绕道;12-西翼胶带机斜巷;13-中区胶带机斜巷
五、井底车场形式的选择
(一)井底车场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1、车场要位于稳定的岩层内,工程量小,有利施工;
2、车场内运输、调车工作简单,管理方便,机车在车场内停留时间短,回车线短;
3、车场内作业操作安全,符合有关规程、规范的规定;
4、井上、下生产系统要协调,布置适宜;
5、必须满足矿井生产能力要求,并有30%~50%备用生产能力,以适应矿井改扩建等井型扩大的需要。
(二)影响井底车场形式选择的因素
1. 矿井生产能力:直接影响提升井筒的数目、提升容器的类型、井底车场调车方式等。
矿井生产能力提升方式井底车场
生产能力小的矿井单井筒矿车提升尽头式或单环刀式
60~90万t/a 箕斗提升环形式或复线折返式
120万t/a 箕斗提升一般多选环形车场
底卸矿车车场为折返
2. 矿井开拓方式:主要表现在井筒与主要运输大巷的相互位置上。
距离近时,选用卧式或梭式车场;距离远时,选用立式、刀式或尽头式车场。
3. 运输大巷的运输形式:当大巷用标准固定式矿车运煤时,矿车不受方向限制,调车灵活;当采用底卸式矿车运煤时,矿车头尾在调车过程中不能倒置,可采用折返式井底车场;大巷用带式输送机运煤时,不设主井存车线,车场结构比较简单。
在矿井的某一水平或阶段上,位于井筒附近,连接井筒和水平主要巷道的一组巷道和硐室(见矿山井巷)的总称。
它联系着井筒提升和井下运输两个生产环节。
地面的人员、材料和设备通过井底车场输送到井下各工作地点,井下的矿石或煤和废石或矸石经过井底车场转运到地面,井下排水和供电也都以井底车场为转运中心。
井底车场是矿井运输和提升的联系枢纽,能否正常工作直接影响到矿井的生产和安全。
井底车场内设置各种硐室,以供提升、运输、排水和供电等需要。
硐室的布置应符合矿井安全规程的要求。
①主井的硐室设在主井附近的适当位置,如卸载硐室、矿仓或煤仓、破碎硐室、装载硐室、清理撒矿或撒煤硐室和斜巷、井底水泵房;②副井的硐室有中央水泵房、变电所、水仓、等候室、工具房等;③在井底车场附近,还有调度室、医疗室、电机车修理室等。
确定车场形式的原则,应使车场通过能力不小于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的1.3倍;车场巷道和硐室的工程量要小;车辆运行安全,调度方便;巷道和硐室易于开凿和维护。
井底车场类别很多,通常按照矿车运行的方式,分环行车场、梭式车场和尽头式车场,后二者又统称折返式车场。
环行车场矿车在车场内单向环行(图1),调度方便,通过能力大,是中国矿井使用较广的一种车场。
但巷道工程量较大,弯道和交叉点多,施工困难。
梭式车场将主井空、重车线布置在同一条运输大巷或石门内,矿车在车场内折返穿梭直线运行,在存车线旁侧线路上调车,操作方便。
这种车场的巷道工程量小,交叉点和弯道少,施工方便。
中国新建的用底卸式矿车运输的大型矿井,多采用这种车场。
在有煤尘、瓦斯爆炸危险的矿井,如使用梭式车场,除在卸载硐室附近增添洒水设施外,必须修筑隔墙,或另开绕道,以防止由电机车火花引起的爆炸。
尽头式车场主井的重车、空车线布置在井筒一侧的同一条运输巷道内,另一侧为尽头。
空车出,重车进,均在同一侧进行。
这种车场的巷道工程量小,弯道少,施工方便,但通过能力小,适用于中小型矿山。
甩车场倾角在30°以下,用矿车提升矿石的中小型矿山的斜井,多用甩车场,分单侧甩车场和双侧甩车场。
甩车场包括甩车道和储车线。
吊桥有些小型金属矿山用吊桥连接斜井井筒和平巷,实现多阶段同时提升。
吊桥升起时,矿车通过斜井上下,吊桥下放时,矿车直接过渡到顶板车场巷道(图2)。
既具有平车场的优点,又解决了平车场不能多阶段作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