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和硝酸
- 格式:doc
- 大小:80.50 KB
- 文档页数:2
硫酸制备硝酸方程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硫酸(化学式H2SO4)和硝酸(化学式HNO3)都是常见的化学试剂,广泛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
硝酸与硫酸之间可以通过化学反应相互转化,其中硫酸可以被用来制备硝酸。
下面将详细介绍硫酸制备硝酸的方程式及相关反应过程。
硫酸制备硝酸的反应方程式为:H2SO4 + HNO3 → H2O + NO2 + SO2 + O2在这个反应中,硫酸(H2SO4)和硝酸(HNO3)发生反应,生成水(H2O)、一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和氧气(O2)。
这是一个复杂的反应过程,需要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
硫酸制备硝酸的具体步骤如下:在实验室中准备硝酸,可以采用硫酸与硝基盐反应生成的方法。
将硝基盐(如硝酸铁)与硫酸混合,加热反应,会生成气体和混合酸。
通过升华、干燥、结晶等步骤,将混合酸制备成为纯净的硝酸。
硝酸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
硝酸在工业上广泛应用于合成化工原料、制造炸药、肥料和金属表面处理等领域。
然后,通过将硫酸与制备好的硝酸混合,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制备硝酸。
在硫酸的存在下,硝酸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气和一氧化氮等气体产物。
这个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需要控制反应条件以确保反应可以进行顺利。
通过适当的分离、提纯等步骤,可以获得纯净的硝酸产品。
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和毒性,需要在实验室和工业中谨慎使用。
硫酸制备硝酸的过程需要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巧,确保实验安全和产品质量。
熟悉硫酸和硝酸的性质和用途,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种化学试剂。
硫酸制备硝酸是一个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可以为工业生产和实验研究提供必要的化学原料。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可以进一步探索硫酸与硝酸之间的化学反应机理和应用价值,为化学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2000字】。
第二篇示例:硫酸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学品,它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冶金、化工、医药等。
硫酸的生产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硝酸制备硫酸。
硫酸和硝酸,若它们均是水溶液是不反应的,只是两种酸的混合液,具有稀硫酸与稀硝酸的性质。
硝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腐蚀性的强酸,属于一元无机强酸,是六大无机强酸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在工业上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在有机化学中,浓硝酸与浓硫酸的混合液是重要的硝化试剂,其水溶液俗称硝镪水或氨氮水。
所属的危险符号是O(Oxidizing agent 氧化剂)与C(Corrosive 腐蚀品)。
硝酸的酸酐是五氧化二氮(N2O5)。
扩展资料:
硝酸分子为平面共价分子,中心氮原子sp2杂化,未参与杂化的一个p轨道与两个端氧形成三中心四电子键。
硝酸中的羟基氢与非羟化的氧原子形成分子内氢键,这是硝酸酸性不及硫酸、盐酸,熔沸点较前两者低的主要原因。
键长:
O-N:119.9pmO'-N:121.1pm
O-H:96.4pm
N-OH:140.6pm键角:
O'-N-O:130.27°
O-N-OH:113.85°O'-N-OH:115.88°N-O-H:102.2°。
硫酸和硝酸【学习目标】1.以稀硫酸、硝酸为例复习酸的通性;2.理解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以及氧化性等三大特性;3.理解硝酸的强氧化性及硫酸和硝酸的用途。
重点:浓硫酸、硝酸的化学性质难点: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要点梳理】要点一、稀硫酸要点诠释:稀硫酸中存在着电离方程式:H2SO4=2H+ +SO42-,由于硫酸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所以在稀硫酸中存在的微粒是H+、SO42-和H2O。
浓硫酸(质量分数为98%)中,几乎不含水,所以在浓硫酸中几乎不存在硫酸的电离,也就几乎不存在H+和SO42-离子,几乎全以硫酸分子形式存在。
所以如果说稀硫酸体现的是H+的性质(只要是酸都能电离出氢离子,所以稀硫酸体现的是酸的通性。
),那么浓硫酸则体现出硫酸分子的性质,也就是具有特性。
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1)指示剂变色:石蕊变红;酚酞不变色。
(2)与金属反应:Fe+H2SO4==FeSO4+H2↑;2Al + 3H2SO4 ==Al2(SO4)3 + 3H2↑(3)与碱的反应:2NaOH+H2SO4==Na2SO4+2H2O(4)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uO +H2SO4 == CuSO4 +H2O(5)与某些盐的反应:BaCl2+H2SO4==BaSO4↓+ 2HCl要点二、浓硫酸【高清课堂:硫酸和硝酸ID:395524#浓硫酸】(一)物理性质(1)纯硫酸: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难挥发(2)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3)沸点高:沸点338℃,高沸点酸能用于制备低沸点酸(4)硫酸与水任意比例混溶;浓硫酸的稀释(酸入水):将液体沿器壁或沿玻璃棒慢慢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二)浓硫酸的特性浓硫酸的特性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要点诠释:1.吸水性与脱水性的区别浓硫酸吸水是把物质本身中含有的自由H2O分子或结晶水吸收。
浓硫酸脱水是把本身不含水的有机物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按原子个数比2∶1的形式脱去,C12H22O1112C+11H2O。
硝酸和硫酸反应硝酸和硫酸是有区别的。
两种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会得到新物质——水。
硝酸和硫酸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但生成物中还有水,说明了他们在反应中溶解在水中,而不是像氧化钙、碳酸钠、氢氧化钠等盐类那样形成固体和液体。
如果用这些固体去除铁锈,根据铁与硝酸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铁,我们知道,生成的是黑色的固体,反应的是硝酸,所以铁锈被除去了。
由此可见,固体的物质和液体的物质在水中反应不一定生成新物质,有可能只生成了其他物质。
硝酸和硫酸在室温下慢慢的反应,过程十分缓慢。
在教科书上的资料中介绍说:“反应中硝酸起氧化剂的作用,硫酸起还原剂的作用,并且发生了燃烧。
”如果按照这个描述进行操作的话,反应的结果是,发生了燃烧的不是“燃烧的红光”,而是发生了黑烟,因为在这个反应过程中,有四个键的断裂,产生了新的键,即O键,也就是我们常见的氧气。
因此,我们可以推测,这两种物质在常温下反应时,没有放出氧气。
这与我们以前学习的“燃烧的红光”,实际上是氧气的反应方程式是矛盾的,那么这个事实就证明,燃烧需要满足的两个条件之一就是反应物或者生成物里有氧元素,或者生成物中的氧元素达到最高价。
今天,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实验。
先拿来一瓶蒸馏水,将硫酸加入蒸馏水中,看看有什么变化,是否放出氧气?然后又向这瓶蒸馏水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再将这瓶蒸馏水加热,观察是否放出氧气。
然后老师把实验装置连接好,又加入硫酸。
让我们观察到了现象,没有放出氧气。
经过思考,我们终于得出了结论:因为反应物中没有氧元素,所以放出的是氢气。
这与我们之前学的“燃烧的红光”,实际上是氢气的反应方程式也是矛盾的。
既然是矛盾的,我们肯定是对的。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们曾经研究过一个问题,就是电解水,这部分内容中也曾提到过。
这个时候,可以利用这两个矛盾点来判断。
如果有人写出[gPARAGRAPH3],就肯定没错,否则肯定是错误的。
这个方法十分简单,用来证明这两个反应式子是相互矛盾的。
硫酸与硝酸混合现象
哎呀呀,说起硫酸和硝酸混合的现象,这可真是个超级神奇又有点危险的事儿呢!
有一天啊,在我们的科学实验室里,老师就准备给我们演示这个实验。
当时,我心里那叫一个紧张又期待,心想:这两种厉害的化学物质混在一起,到底会发生啥呢?
老师小心翼翼地把硫酸和硝酸慢慢地倒在一起。
刚开始的时候,好像没啥特别明显的变化,我心里还犯嘀咕:难道就这么平淡?
可是没过一会儿,哇塞!溶液开始变色啦,就像是魔法一样!从原本透明的颜色,变得有点黄黄的,还冒起了一些小小的气泡,那气泡就像小鱼吐泡泡似的,一个接一个。
我忍不住跟旁边的同学说:“你看你看,这也太神奇了吧!难道这就是化学的魔力?”
同学瞪大了眼睛,惊讶地回答我:“可不是嘛,感觉像在变魔术!”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溶液的温度也升高了,老师赶紧让我们离得远一点,还说:“这可危险着呢,就像小怪兽发脾气啦,可得小心!”
温度越来越高,溶液也变得越来越浑浊。
这场景,就好像是一个神秘的怪物在里面捣乱。
我心里又想:这要是不小心碰到手上,那不得把手给“吃掉”啊?
这硫酸和硝酸混合的现象,真的让我又害怕又好奇。
这不就跟我们有时候遇到困难一样吗?一开始好像没啥,慢慢地问题就冒出来了,要是不小心应对,后果可不堪设想。
所以说呀,化学世界真是奇妙又充满危险,我们可得小心探索,不然一不小心就会被“小怪兽”伤到啦!。
浓硫酸和浓硝酸反应
嘿,你问浓硫酸和浓硝酸反应啊?那咱就来好好说说。
这浓硫酸和浓硝酸碰在一起,那可不得了哦。
它们俩一反应,就像两个脾气火爆的家伙凑到了一起。
首先呢,这反应会产生很多热量。
就像你在炉子上煮一锅水,火开大了,水就会咕嘟咕嘟地冒热气。
浓硫酸和浓硝酸反应的时候,也会放出大量的热,热得能让你感觉周围的空气都变烫了。
然后呢,会生成一些新的物质。
具体生成啥呢,这可就有点复杂啦。
反正就是一些奇奇怪怪的化合物。
这些新生成的东西可能会有颜色,也可能会有特殊的气味。
就像两个魔法师在变戏法,变出一些你意想不到的东西来。
不过呢,这反应可得小心点。
浓硫酸和浓硝酸那可都是厉害的角色,一不小心就会出危险。
要是不小心弄到身上,那可就惨啦,会把皮肤烧坏的。
就像两个小怪兽,你要是惹恼了它们,它们就会攻击你。
打个比方吧,浓硫酸和浓硝酸反应就像一场激烈的战
斗,双方你来我往,打得热火朝天。
我给你讲个例子哈。
我有个朋友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不小心把浓硫酸和浓硝酸混到了一起。
哎呀,那场面可吓人了。
一下子就冒出好多烟,还有一股刺鼻的味道。
他赶紧跑开,叫来了老师。
老师把危险处理好后,狠狠地批评了他,告诉他以后可不能这么不小心。
从那以后,他就对浓硫酸和浓硝酸的反应特别小心,再也不敢乱来了。
所以啊,浓硫酸和浓硝酸反应很危险呢,大家要是碰到这两种东西,可一定要小心谨慎。
配制混酸(硝酸加硫酸)的工艺流程
工艺概述
混酸是一种含有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常用于各种工业生
产过程中。
本文将介绍配制混酸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酸液配制、混合、贮存等步骤。
原料准备
1.硝酸(Nitric Acid):纯度不低于98%,数量根据生
产需求确定。
2.硫酸(Sulfuric Acid):纯度不低于98%,数量根据生
产需求确定。
酸液配制
1.将一定量的硝酸倒入酸液配制槽中。
2.将相应的硫酸缓慢加入酸液配制槽中,并同时搅拌。
3.继续缓慢添加硫酸,直至达到所需的混酸浓度。
4.搅拌酸液,使其均匀混合。
酸液混合
1.确保混酸配制槽的清洁和干燥。
2.将酸液配制槽中的混酸倒入混酸贮存容器中。
3.使用搅拌器轻轻搅拌混酸,使其充分混合。
贮存
1.将混酸贮存容器密封,以防止酸液挥发。
2.将贮存容器放置在室内,远离明火和易燃材料。
3.根据安全要求,将混酸贮存容器放置在酸液储存区域。
安全注意事项
1.在配制和混合酸液时,需佩戴防护眼镜、乳胶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2.酸液配制和混合的操作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
以避免有害气体的溢出。
3.避免酸液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如不慎接触,立
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4.混酸贮存容器务必紧闭,防止酸液挥发和泄漏。
结论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我们可以成功配制出混酸(硝酸加硫酸)。
在进行酸液配制和混合操作时,务必注意安全事项,并妥善贮存混酸,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人员健康。
硝酸制硫酸原理(二)
硝酸制硫酸原理
1. 硝酸和硫酸的概述
•硝酸(HNO3)和硫酸(H2SO4)是常见的无机酸。
•硝酸是一种强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硫酸也是一种强酸,常用于很多工业过程中。
2. 硝酸制硫酸的目的
•硝酸和硫酸在工业上都有广泛的应用。
•硝酸制硫酸的过程可以实现硝酸的再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3. 硝酸制硫酸的化学反应
•硝酸和硫酸发生反应可以得到硫酸和一氧化氮。
•化学方程式:HNO3 + H2SO4 → H2SO4 + NO + H2O
4. 硝酸制硫酸的步骤
•将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加热。
•反应进行时,通过冷却装置将产生的气体冷却为液体。
•通过蒸馏过程,分离液体和气体。
•液体部分即为制得的硫酸。
5. 硝酸制硫酸的原理解释
•在反应中,硝酸分子(HNO3)中的氧原子与硫酸分子(H2SO4)中的氢原子结合,形成水分子(H2O)释放出来。
•同时,硝酸分子中的氢原子和硫酸分子中的硫原子结合,形成硫酸分子(H2SO4)。
•反应产生的一氧化氮(NO)则作为气体从反应体系中排出。
6. 硝酸制硫酸的应用领域
•硝酸制硫酸是工业上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
•硫酸广泛应用于制造化肥、塑料、石蜡、合成纤维等过程中。
以上就是硝酸制硫酸原理的相关解释和应用领域。
通过该反应的进行,可以实现硝酸的再利用,并且得到广泛应用的硫酸。
第2课时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学习目标定位] 1.通过浓硫酸、硝酸分别与不活泼金属、非金属的反应,认识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
2.通过比较浓硫酸与稀硫酸,浓硝酸与稀硝酸性质的差异,认识浓度、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一 浓硫酸的特性1.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的变化是增大,变化的原因是浓硫酸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若将一瓶浓盐酸(或浓硝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的变化是减小,原因是浓盐酸(或浓硝酸)易挥发,溶质减少。
2.将一定量的蔗糖放入小烧杯中,加入浓硫酸,观察到的现象是白色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 12H 22O 11――→浓硫酸12C +11H 2O 。
3.按表中图示装置完成实验,将有关反应现象及实验结论填入表中: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a 试管中铜丝表面变黑,有气泡逸出;b 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逐渐变为无色;c 试管中的紫色石蕊溶液逐渐变为红色;将a 试管里的溶液慢慢倒入水中,溶液变为蓝色。
实验结论Cu 和浓H 2SO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浓硫酸的特性(1)吸水性:浓硫酸可以吸收空气或其他气体中的水蒸气、混在固体中的湿存水、结晶水合物中的结晶水。
在实验室里常用浓硫酸作干燥剂。
(2)脱水性:浓硫酸可以使有机化合物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从有机物中“脱离”出来,结合生成水分子。
(3)强氧化性①浓硫酸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高价态金属的硫酸盐,本身一般被还原为SO2。
②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钝化。
③浓硫酸可将碳、磷等非金属单质氧化成高价态的氧化物或含氧酸,本身被还原为SO2。
1.浓硫酸具有A.强酸性,B.强氧化性,C.高沸点、难挥发性,D.脱水性,E.吸水性等性质。
以下过程主要表现了浓硫酸的哪些性质?请将答案的字母分别填入括号中。
(1)用NaCl固体和浓H2SO4在加热条件下制氯化氢气体()(2)用磷矿物[主要成分是Ca3(PO4)2]和硫酸反应制磷酸()(3)浓硫酸干燥H2、O2、Cl2、HCl和SO2等气体()(4)常温下可以用铁或铝的容器贮存浓硫酸()(5)胆矾放在盛浓硫酸的干燥器中变成白色粉末()(6)不能用浓硫酸干燥HBr、HI和H2S等气体()(7)浓硫酸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答案(1)C(2)A(3)E(4)B(5)E(6)B(7)AD解析(1)浓硫酸具有高沸点、难挥发性,氯化氢气体易挥发。
浓硫酸和浓硝酸混合比例1. 引言1.1 什么是浓硫酸和浓硝酸混合比例浓硫酸和浓硝酸是两种常见的强酸,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当浓硫酸和浓硝酸混合时,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系列有机化合物和氮氧化物。
混合比例对于这种反应至关重要,过高或过低的比例都可能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浓硫酸和浓硝酸混合的比例通常是1:3,即一部分浓硫酸和三部分浓硝酸。
这个比例是根据化学反应的需求和安全考虑而确定的。
在这个比例下,两种强酸可以有效地参与反应,产生所需的产物,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副反应和危险性。
正确的混合比例不仅可以确保反应达到预期效果,还可以保证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如果比例错误,可能会导致意外的爆炸或有毒气体释放,严重威胁实验人员的生命安全。
了解和掌握浓硫酸和浓硝酸混合的正确比例对于实验和生产过程都至关重要。
只有在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混合比例下,才能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结果。
2. 正文2.1 危险性:浓硫酸和浓硝酸混合的化学反应浓硫酸和浓硝酸是两种常见的强酸,在混合时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极具危险性的混合物。
这种混合物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氧化性,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严重危害。
浓硫酸和浓硝酸混合会释放大量的热量,导致混合物温度急剧升高,可能引发爆炸。
混合物中的活性氧化剂会与有机物质反应,产生有毒的气体和蒸气,对呼吸道和皮肤造成严重伤害。
混合物具有强腐蚀性,可以迅速侵蚀金属和其他材料,导致器皿破裂或泄漏,引发化学灾害。
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混合浓硫酸和浓硝酸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混合比例准确,操作环境良好通风,佩戴防护装备。
一旦发生意外,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迅速清除泄漏物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以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和危害。
浓硫酸和浓硝酸混合的化学反应具有严重的危险性,必须谨慎对待,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确保实验安全。
ellipsis2.2 安全操作:正确的浓硫酸和浓硝酸混合比例在实验室中进行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实验时,正确的比例非常重要。
硝酸硫酸消解法是一种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通常用于溶解样品中的有机物,使其转化为无机物以便于后续分析或测定。
该方法的步骤如下:1. 准备样品:首先将待消解的样品制备成适当的形式,例如将固体样品研磨成细粉末或将液体样品转移到适当的容器中。
2. 加入硝酸硫酸混合液:将硝酸和硫酸按比例混合,并向样品中加入足够的混合液。
通常使用的比例为1:1或3:1的硝酸硫酸混合液。
3. 消解过程:将样品与硝酸硫酸混合液充分混合,然后加热进行消解。
可以使用加热板、炉子或消解仪等设备进行加热。
加热的温度和时间根据样品的性质和所需的消解程度而定。
4. 冷却和稀释:在消解完成后,将样品冷却至室温。
然后可以根据后续的分析要求,适当稀释样品,以便于分析或测定。
需要注意的是,硝酸硫酸消解法操作涉及到强酸和高温,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等,以避免可能的危险。
此外,不同样品的消解条件会有所差异,因此在实施该方法时,建议参考具体的消解方法和标准操作程序。
当使用硝酸硫酸消解法时,需要考虑以下一些注意事项:1. 安全操作:硝酸和硫酸都属于强酸,具有腐蚀性和氧化性,请务必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安全眼镜、实验手套和防护服。
在操作过程中,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以避免有害气体和蒸汽的积聚。
2. 选择适当比例的混合液: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液比例可根据样品的特性和所需的消解程度进行调整。
一般而言,常见的混合液比例是1:1或3:1。
样品的性质和所需分析的目的会影响最佳的混合液比例选择。
3. 控制消解温度和时间:消解温度和时间取决于样品的性质和含有的有机物的复杂程度。
通常情况下,消解温度选择为150-250摄氏度,消解时间可能需要几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4. 冷却和稀释:消解结束后,样品需要冷却到室温。
为了进行后续的分析或测定,可能需要稀释样品以达到适当的浓度范围。
5. 校准和质控:在使用硝酸硫酸消解法进行样品前处理之前,请确保合适的校准和质控步骤进行,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硫酸,硝酸,碳酸的化学式1.引言1.1 概述硫酸、硝酸和碳酸都是常见的无机酸,它们在化学和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这些化合物的化学式是硫酸(H2SO4)、硝酸(HNO3)和碳酸(CO3)。
它们都是由非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硫酸含有硫、氢和氧三种元素,硝酸含有氮、氢和氧三种元素,碳酸含有碳和氧两种元素。
硫酸是一种无色、无臭的强酸,它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硫酸可以溶解许多金属、矿石和有机物质,常用于制造化肥、染料、药品和清洁剂等工业生产中。
硫酸还广泛用于电池、废水处理和石油提炼等方面。
硝酸是一种无色或黄色液体,它也是一种强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
硝酸主要用于制造化肥、爆炸物和染料等。
在实验室中,硝酸常用于进行氧化反应和溶解物质。
碳酸是一种白色固体或无色气体,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矿物和动植物体内。
碳酸可以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用于制作汽水和泡腾片等。
碳酸也是重要的化学中间体,可用于制造塑料、涂料和玻璃等。
总之,硫酸、硝酸和碳酸是重要的化学物质,它们在工业和实验室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了解它们的化学式和组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硫酸、硝酸和碳酸的化学式,以及它们在化学界的重要性和应用。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即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主要是对本文要探讨的话题进行概述和背景介绍。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硫酸、硝酸和碳酸这三种化合物的重要性和应用。
随后,我们会介绍本文的结构安排和每个部分的内容概要。
最后,我们将明确本文的目的,即通过详细探讨硫酸、硝酸和碳酸的化学式,加深读者对这些化合物的理解。
接下来是正文部分,我们将分为三个小节对硫酸、硝酸和碳酸的化学式进行详细描述。
针对每种化合物,我们将首先介绍其组成成分,包括元素的种类和比例。
然后,我们将给出化学式的具体表达形式,包括分子式的写法和结构。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硫酸、硝酸和碳酸的化学式进行总结,并探讨这些化学式的意义和应用。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课时2硫酸和硝酸
【学习目标】
1.了解浓H2SO4的特性。
2.了解硝酸的氧化性和不稳定性。
3.了解硫酸和硝酸的用途。
一、硫酸
物理性质:纯硫酸是无色、黏稠的油状液体,不容易挥发,常用的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 /cm-3。
稀H2SO4——酸的通性
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酸遇石蕊试液变_____,遇酚酞_________。
2、与活泼金属反应
Fe与稀H2SO4反应:。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Fe2O3与稀H2SO4反应:。
4、与碱反应
稀H2SO4与NaOH反应:。
5、与某些盐反应
稀H2SO4与Na2CO3反应:。
浓H2SO4——三大特性
1、吸水性
浓H2SO4有强烈的吸水能力,能吸收气体中的水以及固体中的结晶水,故常用作__________。
但不能干燥和。
2、脱水性
浓H2SO4将有机物中的____、____按水的组成比脱去,剩余黑色的炭,如浓硫酸能使蔗糖脱水炭化。
因为浓H2SO4具有脱水性,所以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如不慎将浓H2SO4沾到手上,应,再涂上3%的。
【例】(2011·上海)浓硫酸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的过程中不能显示的性质是()
A. 酸性
B. 脱水性
C. 强氧化性
D. 吸水性
3、强氧化性
①常温下,冷的浓H2SO4能使______、钝化,即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
因此,可用铁质或铝制容器储存、运输浓硫酸。
②与Cu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剂________,还原剂。
③与木炭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硝酸
物理性质
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化学性质
1、酸性:稀硝酸使石蕊试液变红,浓硝酸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2、不稳定性
受热或见光易发生分解:,生成的NO2溶解在浓HNO3中使浓HNO3显黄色。
因而浓HNO3应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并且置于阴暗的地方。
3、强氧化性
浓HNO3和稀HNO3都具有强氧化性,是由于HNO3中+5价的N原子有很强的得电子能力。
HNO3的浓度越大,其氧化性越强,故氧化性:浓HNO3>稀HNO3
(1)与金属反应
①常温下,冷的浓HNO3使、钝化。
②HNO3能与除Au、Pt等少数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反应。
若是浓HNO3,还原产物一般是NO2;若是稀HNO3,还原产物一般是NO
Cu与浓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与稀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非金属反应
在加热条件下,浓硝酸能将C、S、P等非金属单质氧化到最高价态。
如浓HNO3与木炭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意】NO-3在离子共存问题中的判断。
在中性或碱性条件,NO-3本无氧化性,当溶液中同时有大量H+存在时,NO-3就表现出强氧化性。
如在H+、NO-3存在的溶液中不可能存在Fe2+、S2-、I-、SO2-3等还原性离子。
三、硫酸与硝酸的用途
H2SO4和HNO3都是重要的______________,也是化学实验室里必备的重要试剂。
(1)工业上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
(2)H2SO4还用于精炼石油,金属加工前的酸洗及制取各种挥发性酸等。
【牛刀小试】
1、取三张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然后按顺序分别滴加浓HNO3、浓H2SO4、新制氯水,三张试纸最终变成()
A.白、红、白B.红、黑、白C.红、红、红D.白、黑、白
2、下列事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难挥发性) B .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强氧化性、酸性) C .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吸水性) D .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脱水性)
3、向50 mL 18 mol/L 的H 2SO 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 2SO 4的物质的量为( ) A .小于0.45 mol B .等于0.45 mol C .在0.45 mol 至0.9 mol 之间 D .0.9 mol
4、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
下列实验操作不合理的是(
)
A .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 2的量
B .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 2的生成
C .③中选用NaOH 溶液吸收多余的SO 2
D .为确认CuSO 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氢气、氧气、氨气等气体,但不能干燥有较强还原性的HI 、H 2S 等气体
B .浓硫酸与单质硫反应的方程式为:S +2H 2SO 4(浓)=====△
3SO 2↑+2H 2O ,在此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了其强氧化性又表现了其酸性
C .把足量铜粉投入到只含2 mol H 2SO 4的浓硫酸中,得到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为22.4 L
D .常温下能够用铁、铝等容器盛放浓H 2SO 4,是因为浓H 2SO 4的强氧化性使其钝化
6、(2013~2014学年贵州省册亨县民族中学期末)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均可用铝制容器运输 B .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质量都减小 C .常温下均能与铜反应 D .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质量都增大
7、往浅绿色的Fe(NO 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 ) A. 颜色变浅 B. 逐渐变为红色 C. 没有改变 D. 变为棕黄色
8、为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镀层,可选用的试剂是( )
A .稀HNO 3
B .浓HNO 3
C .浓H 2SO 4
D .浓盐酸
9、(2013~2014学年济南一中月考)稀硫酸中插一块铜片,加入下列物质后,可使铜片迅速发生反应的是( ) A .稀盐酸 B .硝酸钾晶体 C .硫酸钠晶体 D .氯化钠晶体 10、相同质量的四份铜片,分别置于足量的下列酸中,所得到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A .浓H 2SO 4
B .稀H 2SO 4
C .浓HNO 3
D .稀HNO 3
11、工业上用洗净的废铜屑作原料制取硝酸铜。
为节约原料和防止环境污染,宜采取的方法是( )
A. Cu +HNO 3(浓)―→Cu(NO 3)2
B. Cu +HNO 3(稀)―→Cu(NO 3)2
C. Cu ――→空气
△CuO ――→硝酸
Cu(NO 3)2
D. Cu ――→浓硫酸
△
Cu(SO 4)2――→Ba (NO 3)2
Cu(NO 3)2
12、向一定量的Fe 、FeO 、Fe 2O 3的混合物中加入120 mL 4 mol/L 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1.344 L NO(标准状况),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氢气在加热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为( ) A .0.24 mol
B .0.21 mol
C .0.16 mol
D .0.14 mol
13、(双选)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 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 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B .在Z 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
C .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
D .在Z 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14、(2013~2014学年绵阳市南山中学月考)对下列离子组共存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中Fe 2+
、Cl -
、NO -
3、Na +
能大量共存
B .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中Na +、AlO -2、NO -3、HCO -
3能大量共存 C .加入铝粉产生H 2的溶液,可能存在大量的Na +
、Ba 2+
、AlO -
2、NO -
3
D .含大量Fe 3+
的溶液中K +
、NH +
4、SO 2-
4、SCN -
能大量共存
15、将32.64g 铜与140mL 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 和NO 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 。
请回答:
(1)NO 的体积为________L ,NO 2的体积为________L 。
(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中加入V mL a mol/L 的NaOH 溶液,恰好使溶液中Cu 2+
全部转化成沉
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mo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