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粗集料还是细集料
- 格式:docx
- 大小:10.20 KB
- 文档页数:1
路面工程常用集料粒径在路面工程中,集料的粒径对工程质量、施工效果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粗集料、中集料、细集料的不同粒径规格,以及它们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
粗集料粒径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 4.75mm的集料,常用规格包括5-10mm、10-20mm、20-30mm等。
这些粒径规格的集料主要用于承受路面荷载,提供良好的耐磨性能和抗滑性能。
中集料粒径中集料是指粒径在2.36mm到4.75mm之间的集料,常用规格包括5-10mm、10-20mm、20-30mm等。
这些粒径规格的集料主要用于填充粗集料之间的空隙,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细集料粒径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 2.36mm的集料,常用规格包括0-5mm、5-10mm、10-20mm等。
这些粒径规格的集料主要用于填充中集料之间的空隙,提高路面的密实度和防渗性能。
粗细粒径组合在路面工程中,需要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粗细粒径组合,以达到最佳效果。
例如,在承受荷载较大的路面结构层中,应采用较大粒径的粗集料和中集料,以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而在承受荷载较小的路面结构层中,应采用较小粒径的细集料,以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防渗性能。
颗粒级配颗粒级配是指不同粒径集料之间的搭配比例,它对路面的物理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常用的颗粒级配包括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
连续级配是指每种粒径的集料都占有一定比例,能形成连续的曲线;间断级配则是指某些粒径范围的集料不占有比例,形成间断的曲线。
合理的颗粒级配可以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密实度和耐磨性能。
粗集料抗压强度粗集料的抗压强度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实验方法有压碎值试验和抗压强度试验。
通过这些试验可以了解粗集料的强度等级,为路面设计提供依据。
细集料抗冲刷能力细集料的抗冲刷能力直接影响路面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实验方法有浸水流失试验、抗冲刷试验等,可以评价细集料的抗冲刷性能以及抗水损坏的能力。
混合料稳定性混合料的稳定性是路面工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透水水泥混凝土集料级配要求透水水泥混凝土是一种特殊的混凝土,它的集料级配要求与普通混凝土有所不同。
透水水泥混凝土主要用于需要透水性能的场所,如人行道、车道、广场等。
下面将介绍透水水泥混凝土集料级配的要求。
透水水泥混凝土的集料级配要求主要包括粗集料和细集料的要求。
1. 粗集料的要求:粗集料是透水水泥混凝土的主要骨料,其直径一般在5mm以上。
在透水水泥混凝土中,粗集料的要求如下:(1) 骨料应全为天然石料或人工石料,不得使用含有腐蚀性物质的骨料;(2) 骨料应经过清理,不得含有泥土、粉尘等杂质;(3) 骨料的质量应稳定,不得含有过多的细颗粒;(4) 骨料的粒径分布应均匀,避免过多的大颗粒或小颗粒。
2. 细集料的要求:细集料是透水水泥混凝土中的填充物,其直径一般在5mm以下。
在透水水泥混凝土中,细集料的要求如下:(1) 细集料应为天然石料或人工石料,不得使用含有腐蚀性物质的细集料;(2) 细集料应经过清洗,不得含有泥土、粉尘等杂质;(3) 细集料的粒径分布应合理,避免过多的细颗粒或粗颗粒;(4) 细集料的形状应均匀,避免过多的长条形颗粒或片状颗粒。
透水水泥混凝土的集料级配要求与普通混凝土的要求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区别:透水水泥混凝土要求粗集料和细集料的粒径分布范围更广,以增加透水性能。
普通混凝土的集料级配范围相对较窄。
透水水泥混凝土要求骨料质量稳定,不得含有过多的细颗粒。
这是为了保证透水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透水水泥混凝土要求骨料应为天然石料或人工石料,不得使用含有腐蚀性物质的骨料。
这是为了避免透水水泥混凝土受到腐蚀和损坏。
透水水泥混凝土要求细集料的形状均匀,避免过多的长条形颗粒或片状颗粒。
这是为了保证透水水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总结起来,透水水泥混凝土的集料级配要求主要包括粗集料和细集料的要求。
粗集料和细集料要求质量稳定,不得含有腐蚀性物质,并经过清洗和清理。
此外,粒径分布范围更广,形状均匀。
粗细集料的划分标准一、粗细集料的定义与作用粗细集料是指在混凝土制作中使用的不同粒径的骨料。
粗粒集料指颗粒直径大于5mm的骨料,细粒集料指颗粒直径小于5mm的骨料。
在混凝土中,粗细集料的选择和使用对于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1.根据颗粒直径划分根据颗粒直径的大小,可以将集料划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
一般来说,颗粒直径大于5mm的骨料被归为粗集料,而颗粒直径小于5mm 的骨料被归为细集料。
这种划分标准是最常用的,也是最直观的。
2.根据颗粒形状划分根据颗粒形状的不同,可以将集料划分为角形集料和圆形集料。
角形集料的颗粒形状不规则,具有较多的棱角,而圆形集料的颗粒形状规则,没有棱角。
角形集料在混凝土中具有较好的粘结性能,能够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抗开裂性能;而圆形集料则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3.根据颗粒含量划分根据颗粒含量的不同,可以将集料划分为单一集料和砂石混合集料。
单一集料是指只含有一种粒径的骨料,而砂石混合集料是指含有不同粒径的骨料混合而成。
砂石混合集料在混凝土中能够填充骨料之间的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三、粗细集料的选择与使用1.粗集料的选择与使用粗集料在混凝土中起着骨架的作用,能够提供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因此,在选择粗集料时,需要考虑其强度、硬度和耐久性等因素。
一般来说,常用的粗集料有砾石、鹅卵石和碎石等。
2.细集料的选择与使用细集料在混凝土中能够填充骨料之间的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工作性能。
因此,在选择细集料时,需要考虑其颗粒形状和颗粒分布等因素。
一般来说,常用的细集料有砂子和矿渣粉等。
3.粗细集料的配合比例粗细集料的配合比例对于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粗细集料的配合比例应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和要求来确定。
在一般情况下,粗集料和细集料的比例为1:3至1:5。
四、粗细集料的应用领域粗细集料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中,粗细集料用于制作混凝土,用于浇筑楼板、柱子和墙体等结构件。
集料的名词解释引言:集料是建筑、路桥、水利工程等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
它被用作混凝土和沥青混合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工程质量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集料的定义、分类以及常见的集料种类进行解释。
一、定义:集料是指在工程中用来作为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的主要组成部分的颗粒状物料。
它包括天然集料和人造集料两种类型。
天然集料是通过对天然矿石进行石破碎、筛分和洗净等加工而得到的。
而人造集料则是通过机械破碎、筛分等加工手段从人造原材料中得到的。
二、分类:根据集料的来源和使用范围,集料可以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两种。
粗集料的粒径较大,一般用于制作混凝土强度要求较高的工程结构,如大桥、大坝等。
而细集料的粒径较小,主要用于制作表面平整要求较高的混凝土结构,如地板、路面等。
三、常见的集料种类:1. 粗砂:粗砂是粒径在2.36mm至4.75mm之间的细颗粒物料。
它是混凝土中常用的一种集料,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抗压能力。
粗砂一般来源于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中的沉积物,经过筛分和洗净后使用。
2. 砂石:砂石是指粒径在4.75mm至9.5mm之间的颗粒状物料。
它是混凝土中的一种常见集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韧性和耐久性。
砂石通常来源于河流、湖泊或人工石破碎厂加工得到。
3. 碎石:碎石是指粒径在9.5mm至19mm之间的颗粒状物料。
与粗砂和砂石相比,碎石的颗粒更大,适用于制作大坝、桥梁等大型工程中。
碎石一般通过采石场的石破碎机加工得到。
4. 砾石:砾石是指粒径在19mm至37.5mm之间的颗粒状物料。
它是混凝土和沥青混合料中常用的粗集料,能够提高工程的抗冻性和抗滑性能。
砾石主要通过采石场进行石破碎和筛分得到。
5. 沥青集料:沥青集料是指用于制作沥青混合料的颗粒状物料。
它主要由天然矿石或人工石料经破碎、筛分和洗净得到。
根据粒径分类,沥青集料可分为粗集料、中集料和细集料。
它们在不同的沥青混合料中担负着不同的作用。
结论:集料在建筑、路桥、水利工程等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筑材料-集料建筑材料集料在建筑领域中,集料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材料,它就像是建筑物的基石,虽然常常被人们忽视,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建筑物的质量和性能。
集料,简单来说,就是在混合料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的粒料。
它包括粗集料和细集料。
粗集料通常指粒径大于475 毫米的碎石、砾石等;细集料则是指粒径小于 475 毫米的砂等。
先来说说粗集料。
在道路和桥梁的建设中,粗集料的质量和性能影响深远。
比如,优质的粗集料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碎石作为常见的粗集料之一,其强度和形状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形状规则、表面粗糙且质地坚硬的碎石,能与水泥浆更好地结合,从而增强混凝土的整体强度。
此外,粗集料的级配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良好的级配可以使粗集料之间的空隙最小化,减少水泥浆的用量,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细集料同样不可或缺。
砂作为主要的细集料,其细度模数和含泥量对混凝土和砂浆的性能起着关键作用。
细度模数反映了砂的粗细程度,合适的细度模数能够保证砂浆和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强度。
含泥量过高则会削弱砂与水泥的粘结力,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集料的来源多种多样。
有些来自天然的河床、山体,经过开采和加工成为建筑可用的材料;有些则是通过人工破碎和筛选得来。
无论是天然集料还是人工集料,在使用前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
检测项目包括颗粒级配、含泥量、坚固性、密度等。
只有符合相关标准的集料才能被用于建筑工程。
在实际应用中,集料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来确定。
比如,对于高强度要求的混凝土结构,需要选择质地坚硬、强度高的集料;而对于一些对和易性要求较高的工程,如泵送混凝土,则需要选择级配良好、表面光滑的集料。
此外,集料的储存和运输也不能马虎。
在储存过程中,要防止集料受到污染和受潮,保持其质量稳定。
运输过程中要避免集料的离析和损失。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集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新型的集料,如高性能轻集料、再生集料等逐渐受到关注。
细集料、粗集料含泥量记忆技巧嘿,朋友们!咱们今天来聊聊细集料、粗集料含泥量这个事儿。
这东西啊,乍一听是不是感觉有点头大?别担心,我这儿有几个超棒的记忆技巧,保管让你轻松拿下!你想想,细集料和粗集料就像是咱们生活中的两兄弟,一个稍微“瘦小”些,一个相对“壮实”点。
那含泥量呢,就好比是他们身上的“灰尘”。
先说细集料,它就像是家里的细沙,颗粒比较小。
要记住它的含泥量,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是在一堆细腻的沙子里,有多少不纯粹的“杂质”。
这杂质就像是不小心掉进沙堆里的小石子,会影响沙子的质量。
你说,要是沙子里杂质多了,能好用吗?再看看粗集料,它就像大块的石头。
那含泥量对于它来说,就像是石头表面沾着的泥土。
石头大,可要是泥土多了,也会让它的作用大打折扣呀!咱们可以把细集料的含泥量想象成是一杯清水里不小心撒进去的细沙,你得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到底撒进去了多少细沙,才能清楚这水的纯度受到了多大影响。
而粗集料的含泥量呢,就像是一块大蛋糕上不小心沾上的灰尘,灰尘越多,这蛋糕看起来就越不干净,质量也就越差。
还有啊,你可以把细集料含泥量的标准数值想象成是你最喜欢的数字密码,每次想到细集料,就赶紧在心里输入这个密码。
粗集料含泥量也一样,给它设定一个独特的“暗号”。
比如说,细集料含泥量不能超过某个数值,你就把这个数值和你生日的某个数字联系起来。
粗集料含泥量的标准呢,和你手机号的某几位挂上钩。
这样一来,每次想到自己的生日或者手机号,不就能顺带着想起含泥量的标准了吗?朋友们,是不是感觉记住细集料、粗集料含泥量也没那么难啦?只要咱们开动脑筋,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些知识就乖乖地被咱们装进脑袋里啦!所以,别害怕,大胆去记,相信你一定能行!。
细集料的名词解释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颗粒状物质,常用于建筑、道路和混凝土等工程中。
在建筑工程中,细集料通常与粗集料一同使用,用于制作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等,起着填充骨料空隙、增加强度和稳定性等作用。
细集料主要由天然矿石、砂石者人工制备的砂粒组成。
天然细集料广泛存在于河流、湖泊和海洋中,由于长时间的水流冲刷和风化作用,形成了不同粒径的砂石。
而人工制备的砂粒通常来源于破碎机对岩石进行破碎之后的产物。
细集料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细集料能够填充骨料之间的空隙,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使其具备更好的均匀性、耐久性和抗渗性。
其次,细集料可以提供较大的表面积,与水泥胶凝体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层坚固的水泥石界面,增加混凝土的粘结力。
此外,适量的细集料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使得施工更加方便。
细集料的选择应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和条件来确定。
在一般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细集料有石英砂、河沙、石粉等。
这些细集料具有粒径均匀、硬度较高、不含有害成分等特点,适用于制作高强度混凝土和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工程。
而在某些特殊工程中,如水泥制品的制作,需要使用颗粒精细、形状良好、含有适量无机物的特殊细集料。
为了保证细集料的质量,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首先,应对细集料进行颗粒分析,确定其粒径分布和颗粒形状。
颗粒分析可以使用筛分法、激光粒度分析仪等方法进行。
其次,需要对细集料进行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的检测。
物理性能包括颗粒密度、吸水性、磨损性、强度等指标,而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含沙量、有机物含量、矿物组成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评估细集料的质量,并进行质量控制。
总之,细集料作为建筑工程中重要的骨料材料,扮演着填充、增强和稳定混凝土等作用。
通过选择合适的细集料,控制其质量,可以提高工程的质量和耐久性。
因此,在工程实践中,合理使用细集料并进行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集料名词解释
集料是指在工程建设和混凝土制备过程中,用于混合水泥、砂浆或混凝土中的颗粒形状材料。
集料一般用于增加混凝土或砂浆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也可以影响材料的工作性能。
下面是常见的集料类型及其作用:
1. 粗集料:粗集料是通过筛网或筛孔大小确定的,一般是指直径超过4.75毫米(mm)的颗粒。
常见的粗集料包括骨料、砾石和碎石等。
粗集料主要作用是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拉强度,改善混凝土的承载能力。
2. 细集料:细集料是指直径在0.075毫米到4.75毫米之间的颗粒,通常是河沙、矿渣砂、石灰石粉等。
细集料主要作用是填充混凝土或砂浆中的孔隙空隙,增加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裂性能。
3. 中集料:中集料是介于粗集料和细集料之间的颗粒,一般直径在
4.75毫米到0.075毫米之间。
常用的中集料包括矿渣、填料等。
中集料可调整混凝土或砂浆的工作性能,改善其流动性和可塑性。
集料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们的选择和搭配可根据特定的工程需求和性能要求来确定。
合理的集料搭配可以优化混凝土或砂浆的性能,提高工程质量和耐久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集料的质量、来源、成本和可持续性等因素,确保材料的可靠性和环境友好性。
粗细集料试验流程一、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咱做这个试验之前呀,可得把东西都准备齐活儿喽。
就像出门要带齐钥匙手机一样重要呢。
集料咱得先收集好,不管是粗集料还是细集料,都得按照规定的数量和规格来弄。
而且呀,试验用的仪器也不能少。
像天平,这可是称集料重量的关键家伙事儿,得保证它准头够,不能有偏差。
还有筛子呢,不同孔径的筛子就像是不同大小的筛网,能把集料按照大小分开。
这就好比把一群小动物按照体型大小分开一样有趣呢。
容器也不能忘呀,要用来装集料的,得干净整洁,不能有杂质,不然就像在脏碗里盛饭一样,影响结果呢。
二、粗集料试验流程。
1. 粗集料的筛分试验。
- 把粗集料放到最大孔径的筛子上,然后就开始摇呀晃呀。
就像跳舞一样,让集料在筛子里欢快地跳动。
这时候呢,大颗粒的集料就留在了这个筛子上,小颗粒的就会漏下去。
然后再把漏下去的集料放到下一个孔径小一点的筛子里继续这个过程。
就这样一个筛子一个筛子地过,直到最小孔径的筛子。
最后呢,称一下每个筛子上的集料重量,就能知道不同粒径的粗集料占比啦。
这感觉就像是在给粗集料家族排个大小个儿一样,可有意思了。
2. 粗集料的密度试验。
- 首先得测量粗集料的排开液体的体积。
这就需要用到专门的容器和液体了。
把粗集料慢慢放到容器里,看着液体被它挤开,就像一个调皮的小孩抢占了别人的座位一样。
然后根据液体体积的变化算出粗集料的体积。
再称出粗集料的重量,用重量除以体积,密度就出来啦。
这个过程得特别小心,就像照顾小婴儿一样,稍微有点差错,结果就不对喽。
三、细集料试验流程。
1. 细集料的筛分试验。
- 细集料的筛分和粗集料有点像,不过细集料更小更细腻。
就像细沙一样,轻轻一倒就散开了。
也是从大孔径的筛子开始,慢慢把细集料筛下去。
但是细集料可能会有一些粘连在一起的情况,这时候就得用小刷子轻轻刷一刷,就像给它挠痒痒一样,让它们分开,然后再称重计算比例。
2. 细集料的含泥量试验。
- 这可是个重要的试验呢。
把一定量的细集料放到水里,然后搅拌搅拌。
混凝土中细集料种类及使用方法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用于制作墙体、地面、柱子等结构。
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是水泥、骨料、水和掺合料,其中骨料又可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两种。
粗集料是指直径大于5毫米的颗粒,细集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颗粒。
本文将重点介绍混凝土中细集料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二、细集料的种类1. 砂子砂子是一种天然的细颗粒物质,主要由石英砂、长石砂、云母砂等组成。
砂子具有坚硬、耐磨、不易分解等特点,常用于制作混凝土中的细集料。
砂子的种类较多,常见的有河沙、海砂、山砂等。
2. 粉煤灰粉煤灰是指煤炭的一种副产品,主要由煤炭中的无机物质经过高温燃烧后产生的灰烬。
粉煤灰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铝酸和铁酸盐等,具有微细、活性高、水化速度快等特点。
粉煤灰常用于混凝土中的掺和料和细集料。
3. 粘土粘土是一种天然的黏土状物质,主要由硅酸盐矿物和氧化铁等组成。
粘土具有粘性强、塑性好、不易与水发生反应等特点。
粘土常用于制作高强度混凝土和防水混凝土中的细集料。
4. 矿渣矿渣是指在冶金、热能等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品,主要由铁、钢、铝等金属的氧化物和硅酸盐等组成。
矿渣具有活性高、粒径小、硬度大等特点,常用于混凝土中的细集料和掺合料。
5. 玻璃粉玻璃粉是指在玻璃制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粉状物质,主要由玻璃碎片经过研磨而成。
玻璃粉具有活性高、硬度大、耐久性好等特点,常用于制作高强度混凝土和防辐射混凝土中的细集料。
三、细集料的使用方法1. 选择适当的细集料在选择细集料时,应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强度要求等因素进行选择。
不同的细集料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对混凝土的性能也有不同的影响。
2. 控制细集料的用量在混凝土中添加细集料时,应控制其用量,避免过多或过少。
过多会导致混凝土的流动性变差,过少则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3. 控制细集料的质量细集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因此应严格控制细集料的质量。
在使用细集料时,应注意细集料的干燥状态、纯度等因素,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混凝土混合料级配要求
首先呢,这个级配得有粗有细,就像一个团队得有不同角色一样。
粗集料就像是团队里的大力士,它能撑起整个结构的骨架,给混凝土提供强度。
一般粗集料的粒径得有个范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太大了呢,就像一群大汉挤在一个小屋子里,不好搅拌均匀,而且可能在混凝土里留大空隙;太小了呢,又撑不起那股子劲儿,强度就不够啦。
然后就是细集料,细集料就像是填补缝隙的小能手。
它要能恰到好处地填充在粗集料的空隙里,让整个混凝土结构更加密实。
细集料要是太粗或者太细也不行。
太粗了,有些小缝隙就填不满;太细了呢,可能就会让混凝土太黏糊,不好施工,就像你搅面糊糊的时候水加多了那种感觉。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级配曲线得合理。
你可以想象成是给这些粗细集料画个成长路线图。
这个曲线得保证不同粒径的集料比例合适,这样才能让混凝土达到最佳的性能。
要是这个曲线画歪了,就像你搭积木的时候基础没打好,那整个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就会大打折扣。
比如说,可能会出现强度不均匀,有的地方硬邦邦,有的地方松松垮垮的。
总之呢,混凝土混合料的级配要求就是要让粗集料、细集料配合得像一家人一样和谐,这样做出的混凝土才能又结实又耐用。
桥面铺装集料工艺流程一、集料是啥呀?咱先唠唠集料这个概念哈。
集料呢,就像是盖房子用的小砖头一样,在桥面铺装里可是超级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可不是随随便便的石头沙子,那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哦。
集料有粗集料和细集料之分呢。
粗集料就像大块头的硬汉,一般是那种粒径比较大的石子,它们负责撑起桥面铺装的大框架,就像房子的大梁一样重要。
细集料呢,就像细心的小助手,像小沙子之类的,它们可以填充粗集料之间的小缝隙,让整个桥面铺装结构更加紧密、牢固。
二、集料的采集。
集料的采集可是有讲究的呢。
咱不能乱挖一通。
首先得找个靠谱的集料源地。
这个地方要是能产出质量好的石头和沙子才行。
比如说有的地方的石头太脆了,那就不太适合做桥面铺装的集料。
在采集的时候,也要注意环保哦。
可不能把周围的环境搞得一塌糊涂。
像那种把一大片绿地都挖得乱七八糟的做法是绝对不行的。
要科学合理地开采,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而且采集的时候也要注意安全,毕竟是在操作一些大机器,要是不小心出了事故,那可就糟糕啦。
三、集料的加工。
采集来的集料可不能直接就用在桥面上哦。
还得经过加工呢。
对于粗集料,可能要把那些大石头进行破碎,把它们变成合适的粒径大小。
这个破碎的过程就像是给大石头做整形手术一样,要精确地控制粒径。
要是粒径太大了,就没办法很好地和其他材料配合;要是粒径太小了,那粗集料的支撑作用就体现不出来了。
细集料呢,可能要进行筛选,把一些杂质去掉,就像给细集料洗个澡,让它们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
加工的时候也要注意设备的维护,要是设备出了故障,加工出来的集料质量就没保证了。
四、集料的运输。
加工好的集料要运到桥面上,这运输过程也不能马虎。
得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
如果是短途运输,可能小卡车就可以胜任了。
但要是长途运输或者运输量比较大的时候,那就得用大货车之类的了。
在运输的时候,要防止集料被污染。
比如说不能让一些脏东西混到集料里去。
而且要保证集料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因为颠簸而发生粒径的变化。
水泥混凝土级配要求咱来说说水泥混凝土的级配要求哈。
一、粗集料(石子那类的)1. 最大粒径。
这个最大粒径可不能太大喽。
就好比你做蛋糕,要是水果块太大,蛋糕就不好成型了。
在混凝土里,如果粗集料的最大粒径太大,它就不容易和其他材料均匀混合。
一般来说,对于普通的混凝土结构,最大粒径得看结构的尺寸和钢筋的间距。
要是结构比较薄或者钢筋间距小,那最大粒径就得小一些,通常不能超过结构最小尺寸的1/4,同时也不能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3/4呢。
2. 级配范围。
粗集料的大小得有个合适的比例。
不能全是大石子,也不能都是小石子。
要有大有小,大石子就像骨架一样撑着,小石子呢就填充在大石子的空隙里。
就像搭积木,大积木搭框架,小积木填缝隙。
一般用连续级配,这样能让混凝土更密实。
比如说,从大到小有不同粒径的石子,像20 40mm、10 20mm、5 10mm的石子按一定比例混合,这样空隙率就比较小,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都会比较好。
二、细集料(砂之类的)1. 细度模数。
这个细度模数就像砂的“身材指标”。
如果细度模数太大,说明砂比较粗,就像人的骨架大。
如果太小呢,砂就太细了,就像人太瘦弱没力气。
对于混凝土来说,中砂是比较合适的,细度模数大概在2.3 3.0之间。
这种砂既不会因为太粗导致和水泥浆粘结不好,也不会因为太细而增加用水量,让混凝土容易开裂。
2. 级配曲线。
细集料的级配曲线也很重要。
它得落在规定的范围里,就像人得在正常的身高体重范围内才健康。
砂的不同粒径也要有个合适的比例,太粗或者太细的砂比例多了都不行。
要有足够的细砂来填充粗砂的空隙,这样和水泥混合起来才能让混凝土的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三、总体配合比。
1. 水灰比。
水和水泥的比例可是个关键因素。
水就像混凝土里的“润滑剂”,但是水太多或者太少都不行。
水灰比太大,混凝土就会太稀,强度就上不去,就像粥里水放多了就稀得没有嚼劲。
水灰比太小呢,混凝土又太干,不好搅拌和施工,就像面团水少了揉不动。
筛分方法直接关系到筛分结果
不管粗集料还是细集料, 采用水洗法和干筛法, 集料0.075mm通过率均大于直接干筛法。
由于0.075mm通过率的不同, 必然导致其它粒级通过率不同, 尤其是相邻粒级。
特别是石屑类粉尘含量高的材料, 差值更大。
该例中石屑筛分结果,两种方法在2.36mm,1.18mm,0.6mm,0.3mm,0.15mm,0.075mm各粒径,通过率绝对误差值分别为5.2,8,8.8,10.1,2.5。
事实上, 粘附在集料上的小于0.075mm 的部分不经水洗是干筛不下去的, 直接干筛法中0.075mm筛通过量不经水洗确定, 可以说是不准确的。
因此, 对于相同的原材料,采用水洗法和干筛法及直接干筛法两种筛分方法,结果确有差异。
而水洗法和干筛法比直接干筛法得出的筛分结果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