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表演区环境创设的原则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1
幼儿园戏剧表演区设计案例1. 背景近年来,随着幼儿园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重视游戏区域的设计和建设。
游戏区域是幼儿园中的重要教育空间,旨在通过丰富的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能力提升。
其中,戏剧表演区作为游戏区域的一部分,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和意义。
在幼儿园游戏区域的设计中,戏剧表演区的规划和布局尤为重要。
2. 设计原则要想设计出一个理想的幼儿园戏剧表演区,首先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2.1 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幼儿处于身体和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戏剧表演区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身心特点,注重呼应幼儿的感知、动作和交流需求。
2.2 创设丰富多样的戏剧环境戏剧表演区应该具备多种戏剧表演道具和布景,丰富多样的表演环境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通过角色扮演和表演游戏,展现自己的情感和思维。
2.3 安全与舒适性戏剧表演区的设计应该注重安全性和舒适性,避免尖锐物品和易损儿童的道具。
戏剧表演区还应该提供舒适的座椅和表演空间,让幼儿在参与表演活动时能够得到良好的支持和保护,保证他们在表演中的安全与舒适。
3. 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些成功的幼儿园戏剧表演区设计案例:3.1 拉杜幼儿园拉杜幼儿园的戏剧表演区位于园区中心位置,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
整体设计以欢快的色彩为主,结合了巨型的道具和布景,例如城堡、马车、精灵小屋等,为幼儿营造出一个充满魔幻色彩的戏剧表演天地,激发幼儿的无限想象力和创造力。
拉杜幼儿园还在表演区设置了专业的音响和灯光设备,为幼儿创造出良好的表演氛围。
3.2 小星球幼儿园小星球幼儿园的戏剧表演区充分考虑了安全和舒适性,所有道具和布景均选用软质材料制作,避免幼儿在表演中受伤。
戏剧表演区内还专门设置了角色扮演区,提供各种演出服饰供幼儿选择,使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装扮进行表演。
4. 结语通过对幼儿园戏剧表演区设计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理想的戏剧表演区应该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创设丰富多样的戏剧环境,并注重安全与舒适性。
第1篇一、引言环境创设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提供幼儿学习和游戏的空间,还能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小班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关键期。
因此,小班教研主题环境创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小班教研主题环境创设进行探讨,旨在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二、小班教研主题环境创设的原则1. 教育性原则: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教育目标,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体验。
2. 互动性原则:环境创设要鼓励幼儿与环境的互动,让幼儿在探索中发现,在游戏中学习。
3. 安全性原则:环境创设要确保幼儿在游戏和学习过程中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4. 个性化原则:环境创设要关注每个幼儿的个性差异,为不同需求的幼儿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
5. 可持续性原则:环境创设要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倡导环保意识,培养幼儿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小班教研主题环境创设的具体措施1. 确定主题(1)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选择适合的主题。
(2)主题要具有趣味性、探索性和实践性,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主题要具有连贯性,便于幼儿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学习和探索。
2. 设计环境(1)空间布局:根据主题和幼儿活动需求,合理划分活动区域,如阅读区、建构区、角色扮演区等。
(2)材料投放:根据主题和幼儿的兴趣,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如图书、玩具、教具等。
(3)环境布置:利用色彩、图案、文字等元素,营造富有童趣和创意的环境氛围。
3. 互动与探索(1)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环境创设,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鼓励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如观察、操作、讨论等,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3)组织丰富多彩的游戏和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 教师指导(1)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及时调整环境创设方案。
(2)与幼儿共同探索,引导幼儿发现环境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3)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幼儿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幼儿园表演区方案设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幼儿园的表演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表演环境,提供给幼儿一个展示才艺的舞台,幼儿园表演区的方案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论述,介绍幼儿园表演区的一些设计思路及建议。
一、空间布局的设计在幼儿园表演区的空间布局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孩子们的表演需求以及观众的观赏体验。
一般而言,可以将表演区分为舞台和观众席两个部分。
舞台部分应该具备足够的空间和灵活性,以适应各种表演形式。
可以设置一个简单的舞台,面积要足够大,供孩子们跳舞、朗诵、演戏等表演活动使用。
同时,考虑到孩子们的安全,舞台的高度应适中,方便幼儿上台下台。
可以在舞台的背景墙上设置一些可移动的道具,以增加表演的色彩与趣味。
观众席可以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可以设置简单的长凳或小椅子供家长和其他观众坐下观看。
观众席的位置要离舞台适度远,既能保证孩子们表演时的集中注意力,又能让观众有良好的视线。
二、舞台灯光和音响系统的设计为了让表演更加生动,舞台灯光和音响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
合理的灯光布置可以突出表演主题,增添氛围。
可以设置各种不同颜色的灯光,通过灯光的切换、变幻来凸显不同的表演环节。
音响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音箱的位置和音量的控制。
为了确保观众能听到清晰的声音,音箱应该放置在最佳位置,音量要适度,不过分吵闹也不过于安静。
此外,还可以配备一个简单的麦克风,方便孩子们进行朗诵或演讲。
三、舞台道具和背景装饰的设计舞台道具和背景装饰是表演区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合适的舞台道具和背景装饰,可以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表演场景,增强他们的表演信心。
舞台道具的选择应该符合表演内容的需要,可以是简单的小道具,如帽子、扇子等,也可以是一些大型的可移动道具,如花坛、椅子等。
背景装饰可以采用彩色布幕、花朵、树木等元素,根据不同的表演主题做出相应的装饰设计。
四、安全措施的考虑在幼儿园表演区的方案设计中,我们不能忽视安全问题。
幼儿园环境创设指导原则第一章:引言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幼儿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个合理、适宜的环境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提升幼儿对世界的认识和学习的兴趣。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指导原则,旨在为幼儿园教师和管理者提供一些建议,并提高对于环境创设的认识和意识。
第二章:以幼儿为中心的环境创设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应以幼儿为中心,满足幼儿的各种需求。
首先,环境应安全、整洁,避免一切对幼儿构成伤害的因素。
其次,环境应具备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绘本、玩具、艺术品等。
最后,环境应促进幼儿与他人的互动与合作,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种活动。
第三章:创设幼儿独立性的环境幼儿的独立性是其发展的重要方面。
在环境创设中,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自主性。
提供独立的学习角落,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安排活动,让幼儿养成自主解决问题和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
第四章:创设美学意识的环境环境的美学意识对于幼儿的审美发展至关重要。
创设美观、有序的环境,注重细节的处理,如色彩搭配、摆设等,能够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并提升幼儿的情绪体验。
第五章:创设多元文化的环境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中,幼儿园应创设多元文化的环境来促进幼儿的社会认知和理解。
可通过丰富的文化展示,包括绘画、图片、装饰等,引导幼儿了解并欣赏不同文化背景的内容。
第六章:创设自然环境的环境自然环境对幼儿的发展和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
创设自然环境不仅可以增加幼儿的生态素养,还有助于幼儿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
在幼儿园中增设植物、小动物等元素,并提供亲近自然的活动,如户外游戏等,可以创设自然环境。
第七章:创设富有挑战性的环境幼儿成长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创设富有挑战性的环境有助于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幼儿提供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和活动,鼓励他们面对挑战,培养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第八章:创设与家庭融合的环境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发展的两个重要环境,创设与家庭融合的环境有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浙江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4.1幼儿园环境创设原则和方法第四章环境创设第一节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和方法一、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幼儿园物质环境会影响幼儿的行为表现,是多年来幼教工作者的共识。
因此,根据美国著名的建筑学家苏和文所说的“形式依附功能”的原则,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应该体现我们的教育思想,即应该以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为出发点,并为实现教育目标而服务,使幼儿园成为既适应于儿童发展水平又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儿童乐园。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一般原则1.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要体现环境的教育性,即环境设计的目标要符合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
幼儿园环境必须强调目标意识,要有利于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创设幼儿园环境时,目标是依据,应把教育目标落实到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以及每一项具体的活动中。
2.发展适宜性原则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发展适宜性原则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针对美国幼教界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来的。
从一般年龄特征来看,小班、中班、大班幼儿在身心发展特点上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其身心发展所需要的环境也不尽相同。
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征为其提供适宜的发展环境。
3.幼儿参与性原则幼儿参与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程。
环境的创设过程应该是一个积极的教育过程。
环境创设过程的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培养幼儿的主体精神,发展幼儿的主体意识,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4.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
形成开放的幼儿教育系统。
随着社会科技与文化的发展,社会环境对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不管教师、家长是否愿意,社会环境都以它独特的方式作用于幼儿。
试述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是指为幼儿提供一个富有教育意义、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是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要来进行设计和布置,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幸福成长。
以下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1.简约原则:幼儿园环境应该以简洁明了、整洁干净为基本原则。
避免过于繁琐和杂乱的装饰,以减少幼儿注意力的分散,使幼儿更容易集中精力。
2.安全原则:幼儿园环境必须符合安全标准,以保障幼儿的安全。
例如,使用无毒环保材料,尽量降低各类危险物品的接触和使用频率。
3.刺激性原则:幼儿园环境应该给幼儿提供各种刺激和挑战,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例如,在室内设置各种游戏角落和学习区域,提供多样化的教具和玩具,让幼儿能够进行自主探索和尝试。
4.规范性原则:幼儿园环境应该具备一定的规范性,以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纪律观念。
例如,设置规则和制度,提供定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让幼儿养成自律和规律的生活习惯。
5.个性化原则:幼儿园环境应该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设置。
例如,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和教育资源,让每个幼儿都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活动方式。
6.和谐原则:幼儿园环境应该营造和谐融洽的氛围,让幼儿感受到平等、友爱、合作和尊重的价值观。
例如,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和合作,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增强幼儿的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
7.自由性原则:幼儿园环境应该给幼儿提供一定的自由度和选择权,以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和决策能力。
例如,设置自由活动区域和开放式学习活动,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进行学习和参与活动。
8.宽容性原则:幼儿园环境应该宽容多样,接纳差异,尊重幼儿的个性和发展轨迹。
例如,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活动,尊重幼儿的学习节奏和方式,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9.美感原则:幼儿园环境应该注重美感的培养,让幼儿能够欣赏美、创造美、追求美。
例如,通过丰富多彩的墙面装饰、自然植物摆放、艺术品展示等方式,打造一个温馨、舒适、富有艺术氛围的学习环境。
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的原则及策略一、安全性原则安全是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的首要原则。
在环境创设过程中,我们要确保所有的设施和器材都是安全的,不含有害物质,设施牢固,无尖锐突出的部分,避免孩子们在玩耍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地面的平整,避免孩子们跌倒受伤。
二、教育性原则户外环境创设不仅要满足孩子们玩耍的需求,还要具有教育意义。
在创设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元素,如植物、动物、自然景观等,引导孩子们认识自然、了解生态,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还可以设置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游戏设施,如沙池、水池、攀爬架等,让孩子们在玩耍中锻炼身体,培养各种能力。
三、趣味性原则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要注重趣味性,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我们可以通过设置多样化的游戏设施,如滑梯、秋千、跳床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快乐。
同时,还可以利用色彩、造型等元素,创造出一个充满童趣的户外环境,让孩子们流连忘返。
四、互动性原则户外环境创设要注重孩子们之间的互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我们可以设置一些团队游戏设施,如篮球架、足球门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还可以设置一些交流互动的区域,如沙池、水池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相互交流,建立友谊。
五、策略1.合理规划空间在进行户外环境创设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空间,合理规划各个区域。
可以将户外环境分为游戏区、休闲区、学习区等,以满足孩子们不同的需求。
同时,还要注意各个区域之间的连通性,让孩子们可以自由穿梭于各个区域,享受户外时光。
2.创造多样的景观户外环境创设要注重景观的多样性,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我们可以利用植物、水体、地形等元素,打造出富有变化的景观。
如设置小桥、流水、绿树等,让孩子们在户外活动中感受到自然的美丽。
3.融入教育元素在户外环境创设中,我们要注重融入教育元素,将教育内容与游戏设施相结合。
如设置沙池、水池等,让孩子们在玩耍过程中学习自然科学、生态环保等知识。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表演区环境创设一、做到动态与静态的结合由于幼儿音乐表演的活动类型的多样和内容的丰富,因此决定了我们在创设表演活动区域空间时,要根据不同的表演活动类型进行合理有序地摆放。
比如:角色性故事表演《小熊请客》、《三只小猪》,“我是小歌手”演唱,皮影戏等活动属于偏静的活动类型。
在这类活动区域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上可以根据故事情节和节目内容投放一些动物的头饰,创设有关情景、背景、氛围,提供有针对性的音响、道具、挂图、音乐画册等。
幼儿可以戴上头饰、听着故事音乐、看着画册,在教师创设的意境里一边看一边唱,一边表演。
这样的环境会容易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营造出宽松、自由、愉快的活动氛围,有利于幼儿自由的思考,大胆的想象主动的选择,幼儿的创造才能才会得到积极主动地发挥。
二、做到环境美与教育美的结合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教育要“注意环境,利用环境。
“音乐表演活动区是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场所。
因此在环境的创设过程中,要做到教育价值与审美价值并存,这样才能对幼儿的成长有着良性的刺激作用。
1、表演活动区域的创设要做到环境美与活动的主题相结合。
比如,在母亲节来临的时候,我们在表演区创设了“妈妈爱我,我爱她”主题背景墙,背景墙上有妈妈爱宝贝们和宝贝们爱妈妈的照片、还创设了一棵爱妈妈的“表达树”。
我们提供歌曲节目单《我的好妈妈》、《小乌鸦爱妈妈》、《我爱妈妈的眼睛》、《大树妈妈》、《小鸟小鸟你真好》等和儿歌节目单《妈妈呀妈妈》、《想妈妈》、《我爱好妈妈》等,让孩子在欣赏和熏陶中感受音乐、儿歌的美和妈妈对宝宝的爱,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美好情感。
2、表演区域的环境设置还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让幼儿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美。
比如:春天来了,我们可以结合自然角、饲养角以及可采摘的春天的花、草、树木等融入到表演区,把歌曲《春天》、《踏青》、《放风筝》、《柳树姑娘》、《春天在哪里》等及故事表演《小蝌蚪找妈妈》、《三只蝴蝶》等的学习延伸到表演区,把表演区的环境与春天的美景融合起来。
幼儿园表演区设计方案1. 引言幼儿园表演区是幼儿园内一个专门用于举办各类表演和活动的场所。
它不仅为幼儿提供了展示才艺、锻炼身体和培养自信心的机会,同时也是家长和社区居民观赏孩子们成长的很好的场所。
本文将根据幼儿园表演区的特点,设计一个适合幼儿表演和活动的理想场所。
2. 设计原则在设计幼儿园表演区时,我们遵循以下设计原则:•安全性:幼儿园表演区必须符合安全标准,确保幼儿在表演和活动过程中不会受到伤害。
•灵活性:表演区应该提供多样化的设施和空间,以适应不同类型的表演和活动。
•互动性:幼儿园表演区应该鼓励幼儿们参与其中,提供互动和合作的机会。
•创意性:设计应该充满创意,激发幼儿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可持续性:在设计中要考虑使用环保材料和可持续的设计理念,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布局设计3.1 舞台区幼儿园表演区的主要区域是舞台区,用于举办各种表演和活动。
舞台区应该比较宽敞,以容纳多个幼儿同时表演。
舞台可以采用不同高度的平台设计,以增加层次感和视觉效果。
在舞台前方可以设置一些可移动的座椅,供观众观看表演。
3.2 表演道具和装饰为了增加表演的趣味性和创意性,可以在表演区设置一些可移动的表演道具和装饰。
例如,装饰成森林、海洋或城市等不同的主题,以便呼应不同类型的表演。
道具可以是简单的纸质物品或精致的人工装饰品,以激发幼儿们的想象力和互动参与。
3.3 休息区在表演区周围设置一个休息区,供幼儿和观众休息和交流。
休息区可以包括一些坐垫、长凳和桌子,方便个体或小组活动。
此外,还可以在休息区设置一些展示区,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手工艺品等,以增加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4. 设施和设备4.1 多媒体设备幼儿表演区需要配备一定的多媒体设备,以便幼儿们能够展示自己的才艺和创意。
这些设备可以包括投影仪、音响设备和灯光设备等。
投影仪可以用于播放幼儿们录制的视频或展示幻灯片,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音乐和语音,灯光设备能够增强表演的气氛。
XXXX年XXX月班级环境创设具体要求:环境创设的原则:1.自然材料贯穿一日生活,贯穿班级、幼儿园环境。
2.区域布置需适合儿童年龄发展特点,摆放具有邀请性、美感、可操作性,柜体要有归纳、标识和可收纳整理性。
3.展现形式应结合现代特点和风格,增强儿童对现代和未来的感知与理解。
4.区域活动规则、班级规则需清洗呈现,儿童易读易懂,不要形式化摆设,要以儿童实际使用需要的规则和规范进行本班级的设定,有意培养儿童日常行为规范,注意尊重儿童的想法、尊重儿童的使用权利。
中大班可以与儿童共同商讨,小班可以从发现儿童行为问题的角度帮助规范,设立规则数量应从少到多,幼儿可记忆的最高数量为上线(小班每次最多3条,中班每次最多4条,大班每次最多5条)。
5.教师需经常观察儿童使用环境的情况,每日反思、分析、总结,根据发现的环境使用频率较低、不便、干扰较多等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或重新布局规划。
例如,投放材料儿童没有见过或关联性差都会导致儿童不适用或乱使用区域的现象;工具投放不全、不到位会导致儿童寻找或中断探索、操作;静、动区域相邻容易干扰儿童的专注力等需要老师细心观察和分析问题所在并进行改变,使区域更为儿童所用。
6.班级环境应遵循定中有变、变中有规律可循的原则,整体规划固定,根据儿童发展的特点设置班级的区域划分,区域内的材料投放需要根据主题课程、儿童探究内容等每日进行调整,注意邀请性、操作性、美感、认知、和想象的特点摆放布局。
7.无论什么班级都应遵循EYFS发展目标的能力,进行环境布置,环境是儿童的第二任老师,对儿童起着发展至关重要的作用。
书写能力是儿童发展小肌肉、手脑协调、左右脑功能的重要环节,不是小学化的灌输、训练、认知,而是表达的符号,所以老师们在各班的区域中应适当加入书写的能力活动,可投放区域参考:感官区、数学区、美工区、语言区等,可在任何区域涉及相关的书写内容。
8.环境是为学习和发展做准备的,老师们的班级环境、班级课程、主题课程、森林课程都应相互关联、互相支撑,为当期的大主题服务,在进行的顺序应以儿童的探索为线索和主线,避免跳跃式的课程设计,扰乱儿童的认知发展,影响儿童进入深度思维的能力发展。
表演区环境创设的原则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一个好的环境对幼儿有一定的良性刺激作用。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脚要要“注意环境,利用环境。
”创设适宜的环境是幼儿能否顺利进行表演区活动的先决条件。
因此,环境的创设应遵循“序、美、意”三原则,能激发幼儿表演情趣,适应各式表演活动的需要。
原则一:“序”——指环境的布置和材料的投放要动静有序。
这是由表演区活动内容所制约的,如故事表演、卡拉OK演唱、节奏乐表演是偏于静态的;而舞蹈表演、时装表演时趋向于动态的,那么教师在材料的摆放时就应有所区别。
如放置材料的橱柜不同或各层橱柜的标志,放置筐的颜色不同,形成有序摆放的表演区环境。
原则二:“美”——指环境的布置要美观、和谐。
在设置表演区空间时,在班级的一三角地带出拉起粉红色的双层幕布,上层是纱的,有一群向上飞翔的七彩纱制蝴蝶,给予幼儿温馨、想象、和谐美的表演场景。
下层是不透明的浅粉色幕布,幕布后就可以放置一些可移动的表演道具,如表演台、百宝箱、可拉移的节奏图谱栏等,供幼儿自由取放。
从而保证了表演区的美观。
而幕布两侧靠墙处悬挂着铁丝网,可将幼儿表演需要的头饰、打击乐器、手环等用小夹子夹住,达到整体和谐的效果。
一般表演区中适宜采用的色调是柠檬黄、粉红、草绿、浅紫等中彩色系,给予幼儿中等强度的色彩刺激,可保持幼儿一定的表演兴奋度。
原则三:“意”——指环境和材料应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使幼儿在表演活动中受到正确的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如在表演区色调规划给予幼儿潜移默化的色彩影响;材料的投放上应注意可操作性、可创造性,如提供可再加工的表演材料,手环、头饰、皱纹纸等,便于幼儿在音乐表演、舞蹈表演、时装表演时进行自我装扮,既能激发表演情趣,又给予幼儿创新、想象装扮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