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教师招聘2015:幼儿园环境第二节《幼儿园环境创设原则》
- 格式:pdf
- 大小:230.25 KB
- 文档页数:2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创设有效的幼儿园环境是评价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何创设安全、适宜、富有教育性的物质环境,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中得到尊重和支持,其实是有章可循的。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是指教师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这些要求是根据幼儿园教育的原则、任务和幼儿发展的特点提出的。
本章主要介绍物质环境创设的原则和精神环境营造的原则。
一、物质环境创设的原则幼儿园物质环境是幼儿与教师在幼儿园活动的物质条件与基础,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安全性原则1.什么是安全性原则安全是指幼儿身心及社会发展等方面处于没有危险及隐患的舒适状态。
安全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的园舍建筑、设施设备、活动场地、教具、玩具等有形的物质条件必须符合国家颁布的卫生、安全标准和规范,对幼儿的身体和心理没有危险。
安全性原则是幼儿园环境创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2.为什么要遵循安全性原则呵护幼儿的生命安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是幼儿园的基本责任,也是保教并重的前提和幼儿发展的必要条件,因而幼儿园要始终把幼儿的安全问题放在首位。
幼儿年龄比较小,天性活泼、好动,缺少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只有在安全的环境里,幼儿的身心健康才能得以保障,幼儿才可以自由、快乐地发展。
3.如何遵循安全性原则(1)园舍建筑要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 39—2016)规定,托儿所、幼儿园必须严格执行以下强制性条文:①托儿所、幼儿园的活动室、寝室及具有相同功能的区域,应布置在当地最好朝向,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应少于3 h。
②托儿所、幼儿园中的生活用房不应设置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应布置在三层及以下。
③托儿所、幼儿园的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阳台、上人屋面、平台、看台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
防护栏杆的高度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算,且净高不应小于 1.30 m。
防护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幼儿攀登和穿过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离不应大于0.09 m。
创设是指教师和幼儿园团队为幼儿创造的教育环境。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为了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学习,提供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的环境。
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教师需要遵循一定的指导原则,以确保幼儿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下面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指导原则:1. 关注幼儿的需求:教师在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时,首先要关注幼儿的需求。
幼儿的成长和发展需要一个安全、温馨、开放的环境。
教师需要考虑幼儿的年龄、兴趣、能力和需求,为他们提供适合的环境。
2. 创设多元化的环境:幼儿园环境应该是多元化的,包括空间、颜色、材料、玩具等方面。
多元化的环境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3. 注重环境的美感:美丽的环境可以给幼儿带来愉悦和舒适的感受。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教室、挂画、摆放花草、布置角落等方式,打造一个美感特别的环境。
4. 提供合适的玩具和教具:幼儿园环境中的玩具和教具应该是符合幼儿年龄和发展阶段的,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学习内容,选择适合的玩具和教具。
5.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教师还需要注意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这包括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幼儿之间的关系和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只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形成和谐的幼儿园环境。
6. 关注环境与活动的互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需要与幼儿的活动和教学内容相互配合。
教师要根据活动的需要,灵活调整环境的布置和利用,让环境与活动相互促进,发挥最大的教育效果。
7. 培养环保意识: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教师要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可以通过环境保护主题的教育活动,布置环保主题的环境等方式,让幼儿从小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
8. 关注环境的可持续性:教师在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时,还需要考虑环境的可持续性。
如何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如何进行环境保护,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和园务团队的共同努力。
只有遵循一定的指导原则,才能创设出一个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
简述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幼儿园是孩子们一个重要的学习、生长和成长的舞台,科学合理的环境创设对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幼儿园环境创设应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氛围。
首先,幼儿园的环境应尊重孩子的自然发展。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要注重孩子自然求知的欲望,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而不是一味模仿,以满足孩子自发活跃、学习能力和智力发展的需要。
其次,幼儿园环境创设应适应孩子的特点。
根据孩子的特点,创设特定的儿童学习环境,以提高孩子参与活动的能力。
为孩子提供更多天然的环境,激发他们的自然创新能力;建立自然实践活动场所,让孩子身体动起来,从而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
此外,幼儿园环境以安全为原则。
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成长的家园,一切物品如椅子、桌子都应安全耐用,以防止发生事故。
在安全问题上,要做好安全设施,例如门、窗、电路等,并在园内安排相关的安全图示,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
此外,幼儿园的环境要以和谐为原则。
为了能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幼儿园的空间分布应充分考虑空间的需要,以充分发挥空间的优势,并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活动,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环境。
最后,幼儿园环境要以自主性为原则。
幼儿园要培养孩子自主性,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培养孩子独立性和责任感,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
总之,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以尊重孩子自然发展、适应孩子特点、安全和谐、自主性为原则,以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让孩子在和谐安全的环境中感受到温暖和舒适,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发挥孩子的潜能,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是指在设计和布置幼儿园环境时,要遵循的一些基本准则和理念。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安全、健康、有趣、激励和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下面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一些原则:1.安全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首要原则是保证幼儿的安全。
幼儿园应该提供安全可靠的围护设施和器具,如安全防护网、防滑地板、适合幼儿的座椅和桌子等。
同时,要设置合理的行为规范和安全教育,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2.教育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应该贯彻教育原则,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
环境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和资源,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动手能力。
教育环境应该鼓励幼儿参与自主的探究活动,发展他们的社交、语言、运动等各方面的能力。
3.美观原则:幼儿园环境景观的创设要追求美观。
环境的布置应该考虑色彩、形状、布局和材质等方面的协调与统一,创造一个和谐、温馨、具有审美价值的环境。
通过美观的环境可以提高幼儿参与和享受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4.温馨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要贯彻温馨原则,营造一个亲切、温暖、舒适、愉快的氛围。
环境中的色彩、光线、声音、气味等要适宜,能够给幼儿带来舒适和愉悦的感受。
教师和工作人员要注重与幼儿的亲情互动和关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幼儿提供安全感和归属感。
5.的确需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需要具有的确需原则,即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和发展要求来规划和布置环境。
环境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发展水平等因素来设置,为幼儿提供具有挑战性和适应性的环境让他们愉快地学习和成长。
6.可持续发展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要考虑可持续发展原则,即环境的设置要符合健康、环保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选择环保材料和器具,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培养儿童绿色环保的意识,促进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7.参与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要贯彻参与原则,鼓励幼儿和他们的家庭、教师、社区等多方面的参与。
第二节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有以下几点:1.安全性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首要原则是保障儿童的安全。
幼儿园需要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和材料,防止儿童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意外伤害。
此外,幼儿园还需要进行安全教育,让儿童养成安全的行为习惯,建立安全的意识。
2.适宜性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以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为依据,提供适合他们成长的环境和教具。
比如,幼儿园应提供开放的活动空间,让儿童有足够的自由活动空间;提供各种玩具和材料,供儿童进行探索和创造。
3.启发性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应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幼儿园应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具和材料,让儿童有机会进行自主探索和自我表达。
此外,幼儿园还可以通过布置环境、设置情境等方式,引导儿童主动探索和学习。
4.个性化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应根据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和发展特点进行个性化设计。
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幼儿园应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和教具,让儿童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和参与。
5.情感温暖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应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让儿童感受到关爱和支持。
幼儿园可以通过装饰环境、设置情境等方式,营造安全、亲切的氛围,让儿童感到宾至如归。
6.互动性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应鼓励儿童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幼儿园应提供适合集体活动的环境和设施,比如合作游戏区、团体活动区等,让儿童有机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分享。
7.创新性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应根据教育目标和儿童需求进行创新设计。
幼儿园可以引入新的教具和教育技术,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总之,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从安全性、适宜性、启发性、个性化、情感温暖、互动性和创新性等多个方面考量,旨在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适宜、启发、个性化、温暖、互动和创新的学习环境,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内容目的一、原则1.平衡性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应平衡各个区域和不同功能的设置,包括活动区、学习区、游戏区、午休区等。
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来合理划分空间,并在设计上确保各个区域之间的平衡。
2.安全性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应对幼儿的安全具有高度关注。
要严格遵守安全规范,确保对幼儿的安全有良好的保障,如设置安全门、安全护栏、防滑设施等,防止幼儿受伤。
3.可持续性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应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要选择环保、可再生的材料,设计环保型的园区,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教育幼儿学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4.个性化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应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进行个性化设置。
要充分考虑幼儿的特点、喜好和发展潜能,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和教学资源,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5.创造性原则:幼儿园环境创设应倡导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活动。
要提供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习材料和活动环境,鼓励幼儿自由发挥,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
二、内容1.室内环境:室内环境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内容。
要根据幼儿的学习和活动需求,合理设置教室、玩具区、阅读区等,配置丰富多样的玩具、图书和教具,并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适当的颜色和材质。
2.室外环境:室外环境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建立具有自然和秩序美的户外活动场所,提供大量的户外游戏器材,并种植适合幼儿亲近和探索的植物,使幼儿能够在户外环境中积极探索和锻炼。
3.美术环境:美术环境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要设置美术墙、画廊、艺术品展示等,为幼儿提供艺术创作的机会和空间,促进幼儿的审美发展和创造力。
4.角色扮演环境:角色扮演环境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要设置角色扮演区、小家庭区等,提供各种角色扮演装备和素材,鼓励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情感交往。
5.科技环境:科技环境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新内容之一、要设置电子白板、电脑区、多媒体投影仪等,为幼儿提供现代科技教育资源,帮助幼儿了解和运用科技设备,培养幼儿的科技素养。
幼儿园保教环境创设原则1. 为了创设良好的幼儿园保教环境,首先需要注重与孩子的良好互动和沟通。
幼儿园教师应该以亲和的态度对待每个孩子,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注和关爱。
教师应该经常与孩子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和情感发展。
2. 在幼儿园保教环境创设中,还应当注重创造有趣的学习氛围。
幼儿园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图书角、游戏区、科学实验室等,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教师也需要经常引导孩子参与有趣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
3. 幼儿园的保教环境还应该重视安全保障。
幼儿园应该具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安全意识,确保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安全。
教师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幼儿园的安全设施,如电线、围栏、游乐设施等,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 创设具有人性化的幼儿园保教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
幼儿园应该考虑到孩子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和个性。
同时,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应该多元化,满足孩子的不同发展需求。
5. 为了创设积极向上的保教环境,幼儿园需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交往能力。
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孩子学习礼貌、助人为乐、团队合作等社会行为,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6. 幼儿园保教环境的创设也离不开家园合作。
幼儿园和家长需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家长可以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需求,与教师共同制定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案。
7. 在创设幼儿园保教环境时,还应当注意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幼儿园应该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整洁和卫生,提供舒适的床铺、饮食设施,并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管理。
8. 幼儿园保教环境的创设还应关注自然环境保护和生态教育。
幼儿园应该提供自然植物、绿化景观等,让孩子接触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孩子参观公园、植物园等活动,引导他们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9. 在幼儿园保教环境的创设中,艺术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幼儿园环境创设概述-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一、考情分析在笔试考试中,这部分的考查主要以单选的形式出题,考查原则与其相关的概念相匹配,且考查形式较为简单,出现多选题和简答题时,要能够进行分条列点作答。
环创原则考查较多,需要以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备考,方法及意义考查较少,需要能更多对于知识点进行识记。
二、知识详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是指教师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这些要求是根据幼儿教育的原则、任务和幼儿发展的特点提出来的。
幼儿园环境创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1.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要考虑它的教育性,应使环境创设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
2.适宜性(1)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发展需要相适宜。
(2)环境创设应适应幼儿的差异。
(3)幼儿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还会随着其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因此环境创设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它还是一个设计——实施——修正——再实施——再修正的螺旋式发展过程。
3.幼儿参与的原则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
教育者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涵于环境之中,而且蕴涵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
4.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不仅要考虑幼儿园内环境要素,也要重视园外环境的各要素,要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开放的教育系统。
两者有机结合,协同一致地对幼儿施加影响。
利用开放的教育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是教育者应该树立的大教育观。
5.经济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幼儿园自身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办园。
6.安全性原则保护幼儿的安全健康,是幼儿园的基本责任,也是贯彻“保教并重”原则的必要措施。
幼儿园环境的安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物质环境的安全,物质环境的安全是保障幼儿人身安全的基础。
二是精神环境的安全,它是保证幼儿获得心理安全的重要条件。
7.动态性原则动态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要从空间、内容、材料、规则等方面关注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生成。
幼儿园环创设的基本原则
1、充分尊重幼儿的特性和需要:幼儿园环创建必须充分尊重幼儿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特性,来满足其不断发展着的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性能力的多样性需要;
2、加强教育质量:以教育建设的核心是教育质量的提高为中心,努力实现幼儿的全面智育和全面发展;
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教育实践中构建一套体环境,鼓励幼儿自主、积极参与,培养幼儿自主学习、主体觉悟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4、关注学生情感健康:注重幼儿情感健康的发展,用和幼儿的心灵特点相适应的活动安排和教养方式引导幼儿进一步发展;
5、挖掘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幼儿为社会贡献自己潜能所需的具体能力,形成学生多元素质教育;
6、重视价值传承:增强对德育传承的重视,通过正确的价值引导,使幼儿正确认识自我、家庭和社会;
7、结合兴趣和爱好:结合幼儿喜欢的活动和兴趣,让幼儿在改善自身感受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
8、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为有效确保幼儿安全行动提供保障;
9、充分利用多种教育资源:将传统的教育和新的教育方法相结合,多加利用新的信息技术及多种教育资源,以满足幼儿形成综合发展的需要;
10、重视多角度比较:发展幼儿园教育应从国内外前沿理论、视角和实践经验中吸取精华,对模式、流程、设备、规范及管理机制等进行多种比较,以确保幼儿园环境的教育价值。
滨海新区教师招聘2015:幼儿园环境第二节《幼儿园环境创设
原则》
文章来源:中公天津教师考试网
【知识点】
一、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
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要体现环境的教育性,即环境设计的目标要符合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
幼儿园环境必须强调目标意识,要有利于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而绝不能允许与教育目标相悖的因素存在。
因此创设环境时,目标是依据,应把教育目标落实到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及其每一个具体的活动中。
例如,创设环境时就不能偏重智力发展,而忽视幼儿社会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
二、发展适宜性原则
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从一般年龄特征来看,小班、中班、大班幼儿在身心发展特点上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其身心发展所需要的环境也不尽相同。
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征为其提供适宜的发展环境。
例如,同时玩娃娃家游戏,给小班幼儿提供的玩具就应该是数量较多的主题玩具,如娃娃、小锅、小铲等,而且玩具要一式多份。
这是因为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多是一些模仿动作,而且幼儿之间的相互模仿性也很强,平行游戏较多。
而大班幼儿玩娃娃家所需要的多是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或能一物多用的材料。
因为大班幼儿接触面,知识经验丰富,在游戏中对社会生活的反应范围扩大了,内容也丰富了。
如果玩具、材料的功能太单一,会限制幼儿的想象和创造。
教师要对幼儿的年龄特征充分了解和认识,才能为幼儿提供有利于其发展的环境。
三、幼儿参与性原则
幼儿参与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程。
环境的创设过程应该是一个积极的教育过程。
环境创设过程本身的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培养幼儿的主体精神,发展幼儿的主体意识;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能切实地体验到自己做的事对集体的影响,从而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总之,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主体意识、责任感、合作精神,这是对幼儿最好的教育,其效果绝不亚于教师创设的现成环境。
四、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形成开放的幼儿教育系统。
随着社会科技与文化的日益发展,社会环境对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不管教师、家长是否愿意,社会环境都以它特有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强有力地作用于幼儿。
因此尽管幼儿园小环境的教育功能很强,但如果仅仅局限于幼儿园封闭的小环境中,是不能搞好教育的。
面对社会环境的复杂影响,与其消极被动地任其影响幼儿,不如主动地与外界结合。
尽管外部因素不能左右,但是可以选择、组织、利用其中富有教育价值的积极因素,努力控制与削弱消极因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大小环境的配合,主要是与家庭、社区的合作,互相取长补短,同心协力,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去培养适合新时代要求的幼儿。
五、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园所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勤俭办园。
贯彻经济性原则具体要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在这方面我国幼教工作者已经积累了许多很好的经验。
有些经济条件很好的城市幼儿园仍坚持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教具,利用自然材料布置教室。
农村很多幼儿园努力克服困难,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环境。
如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优势,为幼儿修沙坑,让幼儿在沙坑里做造型、结构游戏,用树枝在沙上画画、写字;用剥了玉米粒的玉米棒子让幼儿当“手榴弹”练习投掷,练数数、练排序;用竹筒做水枪,或在筒里装上沙、小石子或豆子让幼儿去摇、去掂,区分不同的声音或不同的重量;用黏土让幼儿学习造型、表现;农村美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植物,各种家禽等更成为让幼儿发展情感、增长知识的活教材。
这些经验大大丰富了我国幼儿教育的实践。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天津教师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