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植物体的结构层次3(1)
- 格式:pdf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10
《1.3.3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 学生能说出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的名称、分布、功能。
- 学生可以识别构成植物体的器官,了解各器官的功能。
2.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植物体的器官和组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 通过对比动物体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提高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体会到植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和爱护植物的意识。
- 激发学生对植物学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植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2. 识别植物体的主要组织。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植物的各种组织是如何由细胞分化形成的。
2. 区分植物体的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的功能和分布。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展示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如盆栽花卉),提问: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植物,那你们知道这些植物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吗?这些部分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2. 引导学生回顾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二)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1. 观察植物- 让学生仔细观察展示的盆栽花卉,说出他们能看到的植物的部分,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 教师讲解: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其中根、茎、叶与植物的营养有关,叫做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与植物的繁殖有关,叫做生殖器官。
2. 各器官的功能- 根:主要起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固定植物体的作用。
- 茎:具有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支持植物体的功能。
- 叶: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场所。
- 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通过传粉和受精等过程形成果实和种子。
- 果实:保护种子,并有助于种子的传播。
- 种子:是植物繁殖的重要结构,里面包含着胚等结构。
(三)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1. 分生组织- 展示根尖的分生区细胞图片,讲解: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2.2.3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基础达标卷1.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养分功能的植物组织是( )A.保护组织B.分生组织C.营养组织D.输导组织2.下图所示植物的结构中,属于器官的是( )3.绿豆汤是夏季消暑解渴的佳品。
从结构层次上看,其原料绿豆属于植物体的(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4.人们吃香蕉时吃的主要是( )A.细胞质B.机械组织C.营养组织D.保护组织5.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大旺竹海自然风景区以竹盛名,可与蜀南竹海媲美,在竹子的生长过程中,分生组织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形成的植物结构层次是( )A.细胞B.组织C.器官D.植物体6.下图表示植物体的不同结构层次,其中属于组织的是( )7.绿色开花植物组成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可表示为( )A.组织→细胞→器官→个体B.个体→细胞→组织→器官C.细胞→组织→器官→个体D.组织→器官→细胞→个体8.下列各项,属于动物或植物器官的是( )①一朵月季花②一块洋葱表皮③一个肾脏④一试管血液⑤一颗心脏⑥一块皮下脂肪A.①②③⑤B.①③⑤C.②③⑤⑥D.①④⑤⑥9.下图是植物细胞分化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从图A到图C的过程表示,图A到图B、D的过程表示。
(2)图B是组织,图D是组织。
(3)如果这个过程发生在番茄果实的形成过程中,图D最可能发育成,图B最可能发育成。
能力提升卷1.我们吃甘蔗时,先要削去坚硬的外皮,咀嚼甘蔗时会有许多甜汁,咀嚼后把蔗渣吐掉。
从结构层次的角度分析,构成甘蔗茎的组织有( )A.上皮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B.上皮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C.保护组织、输导组织、结缔组织D.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2.仙人掌上的刺属于( )A.细胞B.组织C.器官D.植物体3.植物体受损伤后能够修复和再生,起主要作用的是( )A.营养组织B.机械组织C.保护组织D.分生组织4.人们常食用的下列食物中属于果实的一组是( )①葡萄②番茄③西瓜子④杏仁⑤绿豆⑥豆角A.①②③B.②③⑤C.③④⑥D.①②⑥5.下列关于人和被子植物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和被子植物体内储藏营养物质的结构都属于营养组织B.被子植物的花、果实、种子构成生殖系统C.人的骨骼肌由四种组织构成,属于运动器官D.人和被子植物体表起保护作用的结构都属于保护组织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首先是细胞层次。
植物体的最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是植物体的各种功能的基本执行单位。
细胞包含细胞质、细胞壁、细胞核等结构,并且具有细胞膜的包裹。
根据功能不同,细胞可以分为表皮细胞、木质部细胞、韧皮部细胞等。
然后是组织层次。
细胞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相同类型的细胞在一起形成组织。
植物体中常见的细胞组织有表皮组织、维管组织、韧皮组织等。
表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和分泌功能;维管组织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木质部主要负责水和矿物质的输导,而韧皮部则主要负责有机物和植物内部物质的输导。
接下来是器官层次。
由多个不同组织协同工作构成的结构称之为器官。
植物体常见的器官有根、茎、叶、花和果实等。
根主要负责吸收水和养分,茎负责支撑和输送物质,叶主要进行光合作用,花和果实主要是进行生殖和繁殖。
不同的结构层次相互依存,相互协调,构成了植物体的完整结构。
细胞构成了组织,组织构成了器官,器官构成了系统,整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每个层次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共同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
除了上述提到的结构层次,现代生物学研究发现,细胞质基因组(叶绿体、线粒体等)也是植物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而线粒体则参与植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
这些细胞质结构对植物的正常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从微观到宏观逐步组织形成的,由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四个层次构成。
不同层次之间相互协同,完成植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功能。
了解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对于理解植物形态、生长和代谢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说课稿《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说课稿1一、说教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单元第三节。
它是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的姐妹篇,也是它的延续,意在使学生了解生物体是怎样有序构成的,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培养同学们的生物科学素养。
学好该内容也能为进一步理解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作好铺垫。
同时本节从宏观入手,也就是从学生感性认识入手,先认识植物体再逐层揭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使学生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认知顺序。
二、说学情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知道: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细胞。
再结合学生小学已经掌握的有关植物体结构的知识,本节的教学复杂度不大。
本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身边事物充满好奇。
这些,为本节课的教学作好了铺垫,启发教师设置基于学生原有认识的情境和环环相扣的问题,带领他们学习新知。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2)识别植物体的几种组织。
(3)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能力目标】(1)通过对植物体六大器官的学习,提高观察能力、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对动、植物体结构的比较,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学习,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课程标准对知识目标的`要求,掌握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列为本节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是本节的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运用实观察法、讲授法、讨论法。
充分利用实物和多媒体展示常见植物的资料,给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复习导入: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教师展示绿色植物实物,提问: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呢?是否跟动物体一样?引导学生回答动物体的结构层次,联想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该是怎样的,由此导入新知识的学习。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三节。
在学完人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之后,学习本节顺理成章。
在很多教学模式中,从微观层面开始,逐渐过渡到宏观层面。
而本节教材另辟蹊径,从宏观人手,也就是从学生感性认识人手,再逐层揭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体现由外到内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学会科学确的观察方法和认知顺序。
【学情分析】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再结合学生已有的有关植物体结构的知识,本节的教学难度不大。
此外,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很强,对探究活动充满好奇,动手能力较强,基本能比较熟练地使用相关实验用具。
基于以上的基础和生活经验,有利于进一步探讨本节的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解剖、观察植物体的某些器官,识别构成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阐明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2、概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能力目标:1、通过植物微观结构层次的认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2、通过对植物体六大器官及几种组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小组讨论、自学的形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思想品质;2、通过对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学习,进一步形成器官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教学重点和难点】1.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2.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认识植物体,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时数】1课时【课前准备】几种不同的常见植物(如樟树、蚕豆等),花生,桔子,植物体和人体结构层次的图片,解剖盘,解剖刀,镊子,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植物点缀生活的图片,供学生欣赏。
我们知道,丰富多彩的植物不仅点缀了我们的世界,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能量。
植物是生物圈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成分。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主要内容是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基础,对于理解生物体的组织、器官、系统等更高级的结构层次具有铺垫作用。
本课内容与前后章节紧密相连,前接细胞结构和功能,后启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学生认识生物体从微观到宏观的桥梁。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描述植物体的基本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学生能够识别植物体中不同类型的组织(如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等)。
3.学生能够理解植物体各结构层次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植物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培养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及其功能。
2.不同类型植物组织的识别和理解。
【教学难点】: 1.植物体结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功能整合。
2.植物组织的微观结构观察和理解。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细胞的基本知识,对细胞结构有初步了解;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但抽象思维能力尚在发展阶段,对微观结构的理解可能有一定难度。
学生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包括对植物组织的微观结构观察不够细致,以及对结构层次间功能整合的理解不够深入。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认识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和各种组织。
2.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等活动,自主探究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和各种组织的特点。
3.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表达能力。
【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通过展示美丽的植物图片和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引导: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和各种组织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