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 10心血管系统动脉
- 格式:ppt
- 大小:21.47 MB
- 文档页数:49
人体解剖学心血管系统重点笔记一、心血管系统概述1. 心血管系统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包括心脏和血管两部分,起着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维持温度和酸碱平衡以及排出代谢废物等重要作用。
二、心脏结构和功能2.1 心脏位于胸腔内,是一个肌肉组织构成的器官,主要功能是泵血,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2.2 心脏分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通过四个瓣膜和心脏的收缩舒张运动来完成血液的循环。
三、血管系统结构和功能3.1 血管系统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它们承担着输送和回收血液的任务。
3.2 动脉将含有氧气的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静脉则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从组织器官回流至心脏。
四、心血管系统疾病4.1 心血管系统疾病是目前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问题,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
4.2 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关键在于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和治疗潜在疾病。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5.1 我对心血管系统的理解是,它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系统之一,负责输送血液、维持内环境稳定和供给氧气和营养物质。
5.2 了解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维护自身健康至关重要,因此我愿意努力学习和理解这一知识领域。
总结回顾通过本次撰写文章的过程,我对人体解剖学心血管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了解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管系统的组成和作用,以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我也明白了这一系统对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和掌握这一知识的必要性。
以上是我为您撰写的人体解剖学心血管系统重点笔记,希望对您的学习和理解有所帮助。
如果您还有其他需求或问题,欢迎随时联系我。
心血管系统是人体内的重要系统,主要由心脏和血管组成。
它的功能是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维持体温和酸碱平衡,以及排出代谢废物。
心脏是心血管系统的核心器官,它通过不断的收缩和舒张来泵血,并分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
血管系统主要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它们承担着血液的输送和回收任务。
心血管系统解剖学知识点深入了解心脏和血管的解剖结构和循环机制心血管系统是人体内的重要系统之一,它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排出代谢产物。
深入了解心脏和血管的解剖结构和循环机制对于理解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心脏和血管的关键解剖结构和循环机制。
一、心脏的解剖结构心脏是心血管系统的核心器官,位于胸腔中央,由心房和心室组成。
心脏的外部被心包包裹着,心脏的内部有四个心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
心脏内部还有四个瓣膜: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它们的作用是控制血液的流动方向。
心脏的解剖结构不仅包括心房和心室,还包括心脏的血供和神经支配结构。
心脏的血供主要来自冠状动脉,这些动脉分布在心脏表面,为心脏提供了丰富的血液供应。
而心脏的神经支配主要来自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系统,这些神经对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二、血管的解剖结构血管是心脏和全身组织之间输送血液的通道,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是将氧合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血管,静脉是将脏器组织产生的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输送回心脏的血管,而毛细血管则是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连接通道。
血管的解剖结构包括血管壁的三层:内膜、中膜和外膜。
内膜是血管壁最内层,它由内皮细胞构成,并具有平滑肌和弹性纤维层。
中膜是血管壁的中间层,由平滑肌和弹力纤维构成,具有保持血管管径和血液流动的重要作用。
外膜是血管壁最外层,由结缔组织构成,能够提供血管的保护和支持。
三、心血管循环机制心血管循环是人体内血液循环的过程,通过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
心血管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大循环系统。
体循环是指血液从左心室开始,通过动脉系统送氧和营养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然后通过静脉系统将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带回心脏右心房。
肺循环是指血液从右心室开始,通过肺动脉进入肺部,在肺泡中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然后通过肺静脉回到左心房。
解剖学-心血管系统(总论、心)第9章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是脉管系统的一部分。
脉管系统是封闭的管道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分布于人体各部。
心血管系统由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构成,淋巴液沿淋巴管道向心流动,最后汇人静脉,故淋巴管道可视为静脉的辅助部分。
脉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把营养物质和氧等输送到全身器官的组织和细胞,同时又将细胞和组织的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运送到肺、肾、皮肤等器官排出体外。
此外,对维持体内酸碱平衡、体温调节也起着重要作用。
淋巴系统的淋巴结等淋巴器官和组织,可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构成人体重要的防御体系。
第1节心血管系统总论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r system)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
1、心脏(heart)是中空的肌性器官,是连接动、静脉的枢纽和心血管系统的动力泵,借房间隔和室间隔分为左、右两个半心。
每半又分为上方的心房和下方的心室,形成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四个腔。
同侧心房和心室之间经房室口相通。
心房接纳静脉,心室发出动脉。
2、动脉( artery)为导血离心的血管。
自心室发出,在行程中不断分支,分为大动脉、中动脉和小动脉,最后移行为毛细血管。
动脉管壁较厚,管腔呈圆形,具有定的弹性,可随心的舒缩而搏动。
3、毛细血管( capillary )是连于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呈网状的微细血管。
毛细血管分布广,数量多,除了软骨、角膜、晶状体玻璃体、毛发、牙釉质和指甲和被覆上皮外,遍布全身各部。
毛细血管管壁薄,通透性大,血流慢,是物质交换的场所。
4、静脉( vein)是导血回心的血管。
起始于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在回心的过程中不断接受属支依次形成小静脉、中静脉和大静脉,最后注人心房。
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液在静脉内流动缓慢。
二、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从心室射出,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后返回心房,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流动,称为血液循环。
心血管系统解剖学知识点一、导言心血管系统是人体内一套复杂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了解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学知识点对于理解其功能和疾病的发生机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心血管系统的关键解剖学知识点。
二、心脏的解剖结构1. 心脏的位置和形状心脏位于胸腔的中部,前后位于胸骨后面和脊柱前面,呈锥形。
2. 心脏的外周结构心脏的外周有两个上腔静脉和两个下腔静脉,它们将血液从全身各组织和器官返回心脏。
3. 心脏的内部结构心脏内部可分为四个腔室: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左心室是最强壮的腔室,主要负责将血液推送到全身。
4. 心脏的瓣膜结构心脏有四个主要的瓣膜: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它们起到防止血液逆流的重要作用。
三、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1. 动脉系统和静脉系统动脉系统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器官,静脉系统将血液从器官回流到心脏。
2. 主要动脉和静脉主要动脉包括主动脉、肺动脉和体循环动脉。
主要静脉包括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和心脏中静脉。
3. 微循环微循环由毛细血管组成,将氧和营养物质传递给组织细胞,同时带走二氧化碳和废物。
四、心血管系统的神经调控1. 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通过调节心脏和血管的活动来维持循环平衡。
2. 内在节律调控心脏拥有独立的兴奋和传导系统,能够自主地产生心搏和传导冲动,维持正常的心脏节律。
五、心血管系统的发育1. 胚胎期心脏的发育心脏在胚胎早期由心管和心脏原始细胞发育而来,经历多个发育阶段形成成熟的心脏结构。
2. 胚胎期血管系统的发育血管系统的发育主要包括原始血管形成、血管分支和血管重塑等过程。
六、常见心血管疾病1. 冠心病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类型,主要由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
2.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心脏节律异常的疾病,包括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
3. 高血压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持续升高,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系统解剖学教材第十一章心血管系统动脉系统解剖学教材-第十一章心血管系统-动脉(2010-12-1421:15:56)00第三节动脉动脉是从心室运送血液到全身各组织器官的血管。
由左心室发出的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运送含氧较多的血液,而由右心室发出的肺动脉干及其分支则输送含氧较少的静脉血。
动脉分支离开主干进入器官前的一段称为器官外动脉,进入器官内的分支称为器官内动脉。
器官外动脉的分布具有以下规律:①动脉的配布与人体结构相适应,人体左、右对称,动脉分支也有对称性;②人体每一大局部一般有1~2条动脉;③躯干部在结构上有体壁和内脏之分,动脉也有壁支和脏支之分;④动脉走行过程中常与静脉、神经和淋巴管伴行,外包以结缔组织形成血管神经束;⑤动脉多居身体的屈侧,深部或安全隐蔽处;⑥动脉自主干发出后,常以最短的距离到达它所分布的器官;⑦动脉的粗细和分支的多少与器官的形态、大小和功能密切相关。
器官内动脉分布的一般规律:①实质性器官的动脉从该器官的门进入,呈放射状分布,其分支常作为该器官分叶或分段的依据;②中空性器官的动脉呈纵行、横行或放射状分布;③肌内的动脉常沿肌束走行;④长骨内的动脉,从骨干和两端进入后再分布。
一、肺循环的动脉肺动脉干pulmonary trunk 短而粗,全长均位于心包内。
起自右心室,在升主动脉前方向左后上方斜行,至主动脉弓下方分为左、右肺动脉。
左肺动脉较短,至左肺门处分两支进入左肺上、下叶;右肺动脉较长而粗,经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后方向右横行,至右肺门处分为3支进入右肺上、中、下叶。
在肺动脉干分叉处稍左侧有一纤维性的条索,称动脉韧带arterial ligament,连于主动脉弓下缘,是胎儿时期的动脉导管在出生后闭锁所形成(图11-4)。
动脉导管若在出生后6个月仍未闭锁,则称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
二、体循环的动脉体循环的动脉主干是主动脉aorta(图11-1,11-13,11-14),主动脉起自左心室,起始段为升主动脉。
系统解剖学考题及答案-心血管系统(一)填空题1、心血管系统由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所组成。
2、血管之间的吻合形式主要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1、血液循环2、大循环3、终动脉【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心,动脉,静脉,毛细血管2、动脉间吻合,静脉间吻合,动、静脉间吻合(四)名词解释1、血液由心室射出后,经过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冠状窦口或肺静脉回流入心房,尔后又经心室射出的周而复始由过程,称为血液循环。
2、血液从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到达全身各部组织器官,经过组织器官内的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后又经各级静脉,最后经过上、下腔静脉和冠状窦的静脉回流至右心房的过程,称为大循环。
该循环循流过程长,行经路程广,给全身组织器官带来丰富的营养和氧气,并将其代谢产物运送回心脏,最终将鲜红色的动脉血变成暗红色的静脉血。
3、终动脉:在体内某些部位,小动脉的分支与邻近动脉间无吻合,这些小动脉称终动脉。
终动脉一旦梗塞,其所供应区会出现缺血或坏死。
通常认为视网膜中央动脉就是终动脉,此外在肾和脾等器官内也存在有终动脉。
第二节心二、练习题(一)填空题1、右心房的入口有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其出口称为 __________。
2、右心室的流入道称为__________,流出道称为__________,而流入道和流出道的分界标志是__________;左心室的流入道称为__________,流出道称为__________,而流入道和流出道的分界标志是__________。
3、心的传导系统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其结间束包括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心血管系统(总论、心)192.C:体循环:体循环(途径,功能):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搏出(起于左心室),经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到达全身毛细血管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再通过各级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及冠状窦返回右心房(终于右心房)。
192.肺循环血液起于右心室,经肺动脉干及其各级分支到达肺泡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再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终于左心房)。
194~196.Heart____的位置和毗邻和外形:心位于胸腔的中纵膈内,心的前方对向胸骨体和第2~6肋软骨;后方平对第________胸椎;两侧与胸膜腔和肺相邻;上方连接出入心的大血管;下方邻膈。
心尖朝向__________,心尖的体表投影在左侧__________锁骨中线______________;心底的朝向右后上方。
心的前上面称__ 面,心的后下面称面。
心的下缘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心的左缘由左心室和左心耳构成,心的右缘由右心房构成。
196.Q:心的表面有哪些沟?有何意义?①冠状沟:是____________在心表面的分界:②前室间沟和③后室间沟:是左、右心室在心表面的分界;④后房间沟:是左、右心房在心表面的分界。
196~197.根据血流方向,right atrium________的入口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右心房的主要结构有:梳状肌、右房室口、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卵圆窝。
196:C:房室交点(位置、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的相交处称房室交点,是心表面的一个重要标志。
此处是左、右心房与左、右心室在心后面相互接近之处,其深面有重要的血管和神经等结构。
197.C:卵圆窝:______________中下部有一卵圆形凹陷,称卵圆窝,为胚胎时期________闭合后的遗迹,此处薄弱,是____________的好发部位。
197~198.Q:简述左、右心室的分部及出、入口的名称和主要结构。
第8章女性生殖系统☞知识梳理组成:(1)内生殖器:①生殖腺一卵巢(产生卵子、分泌女性激素)②生殖管道一输卵管、子宫、阴道;③附属腺一前庭大腺。
(2)外生殖器:女阴。
第一节女性生殖器卵巢位于卵巢窝,呈扁卵圆形,分上、下两端,内、外侧两面,前、后两缘二、输卵管位于子宫底两侧,包于子宫阔韧带上缘内。
两口:输卵管子宫口→子宫腔、输卵管腹腔口→腹膜腔。
分部:由内侧向外侧分为4部分:①输卵管子宫部、②输卵管峡(结扎部位)输卵管伞;引导卵子进入输卵管,临床手术识别输卵管的标志。
临床上常把卵巢和输卵管合称子宫附件。
三、子宫1.形态呈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分子官底、体、颈(阴道上部、阴道部)3部分子宫峡:子宫颈、体连接处较狭窄的部分(剖宫取治术).内腔:狭窄,上部一子宫腔、下部一子宫颈管(梭形,子宫口)2.位置盆腔中央、膀胱与直肠之间,呈前倾前屈位。
3.固定装置(4对韧带)①子宫阔韧带:限制子宫向侧方移动。
②子官四韧带:维持子宫前倾的主要结构。
③子宫主辆带:防止子宫脱垂的主要结构。
④子宫纸初带:维持子宫的前屈状态。
(注:①由腹膜构成:②③④由平滑机和结缔组织构成)。
四、阴道阴道穹:阴道穹后部穿刺术(腹的积液诊断).三、简答题1.简述卵子的产生部位及其排出途径。
2.简述子宫的韧带及其作用。
第9章腹膜☞知识梳理腹膜:分为壁腹膜和脏腹膜,围成腹膜腔。
有分泌、吸收、保护、支持、修复等功能一、腹膜与器官的关系根据器官被覆腹膜范围大小分为腹膜内位、间位和外位。
二、腹膜形成的主要结构(一)网膜大网膜(胃大弯侧)、小网膜(胃小弯侧):网膜囊(胃后方)(二)系膜包括:肠系膜、阑尾系膜、横结肠系膜、乙状结肠系膜。
(三)韧带肝的韧带、脾的韧带。
(四)陷凹男:直肠膀胱陷凹;女:膀胱子宫陷凹、直肠子宫陷凹(穿刺)第10章心血管系统☞知识梳理第一节概述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包括: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血液循环:血液离开心,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又回到心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