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8/21
正常骨髓象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亚型:
❖ 急性白血病分类(FAB) L1: 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 小细胞为主, 预后最好 L2: 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 大小不一,以大细胞为主, 预后
次之 L3: 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 大小一致,以大细胞为主, 胞浆
内有明显空泡,预后最差
临床表现
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表现 一、贫血:部分无,半数患者就诊时已有重度贫血,呈进行
1.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或极度活跃,主要为原始细胞和 早期幼稚细胞。
2.白血病细胞(原始粒细胞Ⅰ型+Ⅱ型,原单+幼单、原淋+ 幼琳)≥30%
3.白血病细胞形态异常,Auer小体见于急粒、急单、急粒 单,但不见于急淋。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三、细胞化学染色:协助鉴别各类急性白血病
急淋白血病 过氧化物酶 (—)
性加重. 二、发热: 50%为最早表现 ❖ 低热:常为白血病本身引起发热,﹤38.5℃ ❖ 高热:提示有继发感染, 体温常﹥38.5℃ ❖ 口腔炎、牙龈炎、咽峡炎最常见,肺部感染,刚周炎、
肛周脓肿也常见。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
临床表现
三 、出血: 40%患者早期表现 ❖ 原因:主要因血小板质量异常,血管因素,感染等 ❖ 部位:皮肤淤点、淤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为
2020/8/21
白血病的分类
• 根据受累的细胞系 急性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性髓细Βιβλιοθήκη 白血病(AML)慢性白血病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少见类型,如毛细胞白血病(HL)
病因和发病机制
❖ 病毒病因学说: RNA 病毒,HTLV-1, ❖ 电离辐射:X射线、γ射线、中子、放射性同位素 ❖ 化学毒物: ✓ 1.化学物质 苯、杀虫剂、染发剂等。 ✓ 2.药物:烷化剂:氮介、CTX、马法兰、白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