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状的解剖生理
❖位于虹膜和瞳孔之后、玻璃体之前,靠悬韧带 固定于睫状体上
晶状体的组成及发育
❖晶状体囊--透明有弹性的薄膜 ❖晶状体上皮细胞 ❖晶状体纤维(核及皮质)-赤道部上皮细胞增殖
延伸 ❖悬韧带
晶状体的生理特点
❖晶状体无血管,营养来自房水 ❖随着年龄增长调节力下降,出现老视 ❖晶状体具有屈光透过和折射功能 ❖滤过紫外线,保护视网膜 ❖调节作用
临床表现
➢ 症状: ✓ 进行性视力下降不伴有其他痛苦 ✓ 对比敏感度下降 ✓ 屈光改变 ✓ 单眼复视或多视 ✓ 畏光或眩光 ✓ 色觉改变 ✓ 程度不等的视野改变
体征
晶状体混浊可在肉眼、手电或裂隙灯下观察
晶状体混浊的描述及分类
LOCS II分类晶状体混浊分类
晶状体核硬度分为以下5级
➢ I度: 透明,无核,软性; ➢ Ⅱ度:核呈黄白色或黄色,软核; ➢ Ⅲ度:核呈深黄色,中等硬度核; ➢ Ⅳ度:核呈棕色或琥珀色,硬核 ➢ V度: 核呈棕褐色或黑色,极硬核。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发病机制
• 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 • 晶状体蛋白的变化 • 晶状体氧化损伤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
手术方法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hacoemulsification, Phaco)
• 在角膜缘作一小切口(2~3.2mm) • 伸入超声乳化头将晶体核粉碎成乳糜状吸出 • 植入软性可折叠IOL或扩大切口至5.5mm植入普通IOL
第二节 白 内 障 cataract
第一节 白 内 障(cataract)
❖定义:各种原因引起的晶状体混浊称为白内障。 是主要致盲的原因之一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晶状体老化过程中逐渐出现的退行性改变 ❖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明显增加,称年龄相关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