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
- 格式:pptx
- 大小:82.18 MB
- 文档页数:20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新教案)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草”、“树”、“花”等生字的发音和书写–了解动植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了解“草”的生长过程,了解绿色植物的重要性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书写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探求欲–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二. 教学重点1.掌握“草”、“树”、“花”等生字的发音和书写2.了解动植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3.了解“草”的生长过程,了解绿色植物的重要性三.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2.呈现出生命的奇妙、自然的奥妙。
四.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创设“草地”情境,让学生感受自然世界的美好,引导学生想一想:“在草地上有哪些东西?”“草是怎么长的?”等问题。
积极引导学生的探究和思考能力,做好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准备。
2. 学习环节2.1 新课呈现通过图片、生动的语言、word卡片等方式呈现,让学生初步感知草、树、花的特点,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并且,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草地,感受到自然世界的美。
2.2 学习新知•通过图片的形式,简单了解花的特点和生长环境,并学习相关生字。
•观察草的根、茎、叶,介绍草的生长过程,通过对比草、树和花的不同让学生认识到每个植物都有自己的特点、生长环境和生命体验。
•阅读“小草”的故事,强调草的生命价值和绿色植物对我们的重要性,发现每一个小草都有着自己奋斗成长的故事,学习到草坚韧的生存能力。
2.3 知识巩固•分角色朗读故事,让学生体会成长的艰辛和勇气。
•根据板书,书写生字,并口头读出来,提升学生的认知和记忆。
3. 拓展环节3.1 情景课堂通过导入,让学生的思考延伸到“物尽其用”的知识点,指导学生种菜,培养爱花、会种植的兴趣。
3.2 知识应用•小组互动,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草的生长观察实验,培养观察和探究能力。
•接下来,利用图片、生词找字等活动加深对于知识的巩固。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大单元教学设计第8单元《开启观察之旅,乐享童真童趣》一、单元人文主题:做个小小观察员二、单元语文要素1.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培养学生寻找明显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借助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从课文中找到信息,与大家交流。
2.《比尾巴》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发现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乌鸦喝水》则通过观察发现事物间的关联,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雨点儿》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变化;而口语交际则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大胆说出来。
3.本单元的教学要继续重视朗读基本功的训练,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及时纠正学生朗读中的错误现象。
【单元要素落实】1.识字与写字。
目标:认识“谁、长、短”等38个生字和6个偏旁;正确认读3个多音字;会写“比、巴”等17个字和2个笔画。
背诵《比尾巴》《风》。
活动:通过结合图片、字源等方法认识生字,并能给生字宝宝找朋友。
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学会用词语造句。
2.诵读课文。
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一些自然常识,产生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的兴趣。
朗读、背诵《比尾巴》《风》。
活动: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好关键句式。
一年级重在“读正确、读通顺”。
要善于调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在充满童趣中让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读懂课文。
我们不仅可以根据课文插图、结合生活经验,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还可以通过想象、创设情境、回忆等方法来朗读。
3.口语交际。
目标:通过图片想象“运南瓜”的多种方法。
活动:先连贯地看3幅图,看懂图意,明白第二幅图中的大问号是引导我们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把南瓜运回家。
再引导学生针对南瓜“大、重”的特点进行想象。
三、任务情境:做个小小观察员四、本单元教学目标:1.基础积累性目标。
认识“谁、长、短”等38个生字和6个偏旁;正确认读3个多音字;会写“比、巴”等17个字和2个笔画。
202X—202X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记录主持人:(1)提示:先写短横,再向斜下写竖,有点向左斜,最后向右侧写一个有弧度的钩。
钩要小,弯要有弧度。
(2)师边范写边讲授要点,生跟着书空练写。
(3)生描红,练写。
(师提醒生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师: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些新的字词?会写的字中,哪个字最难写好?2.布置作业:练写3遍生字;继续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动画朗读导入,检查复习。
1.播放《雪地里的小画家》动画。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2.师板书生字,学生上台注音。
3.指名朗读课文,齐读课文。
二、感知课文内容。
1.出示课文第1、2句。
(1)细心的小朋友读课文时有没有发现,小雪花的心情用红颜色标了出来藏在一个特殊的符号里,谁发现了这个符号?(!) 感叹号是问号和句号的兄弟,是标点符号大家庭里的又一名成员,表示一句话的结束。
聪明的小朋友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句话?(6句)从这个感叹号中,你可以感受到小雪花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小朋友们看见小雪花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开心、惊喜……谁来读?)(请6个同学ー人一句读顺全文,巩固句子的概念。
)(2)同学们,下大雪啦,地上都铺满了厚厚的雪,透过窗户看到大雪,你想对家里的人说些什么呢?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学生交流)(3)想象一群“小画家”和我们一样兴奋地跑向雪地,边跑边欢呼,把自己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学生读第1句,体会感叹号的读法。
读出喜悦、惊喜的心情。
)(4)第2句联系课文和实际情况重点理解“一群”。
让学生说出图片上有什么,对照明白“群”就是数量多的意思(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一群”说明雪地里的“小画家”很多。
)2.学习第3、4句。
课件出示第三、四句,齐读。
(1)小动物们画画不仅不用颜料不用笔,而且画画的速度很快,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自由回答:几步。
)(2)正在画画的小动物们心情怎么样?带着欢快的心情读第4句吧!教师指点读法:在轻快乐泼的语调中,读出“小画家”们兴奋的心情及几步就能画成一幅画的自豪感。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新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生字词和句子;2.能够按要求完成课文的朗读、背诵、理解和表达;3.能够结合图画和自己的想象,读出生动的故事;4.能够简单地组织语言,写出简单的自我介绍;5.能够简单地表达自己对所学内容的感受。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认读和运用;2.默读短文并理解故事内容;3.用所学句型自己练习造句;4.通过表演或绘画等方式,加深内容理解;5.课文朗读和自我介绍的表达。
教学难点1.结合图画和想象,理解故事内容;2.使用所学句型完成自我介绍;3.发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准备1.课文:《法官和商人》2.师生活动道具:PPT、图片、手势卡等;3.教学笔记、教学大纲。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教师口述和图片展示的形式,询问学生最近有没有在电视、报纸、网络等上看到“法官”这个词,如何理解。
然后,教师再给学生介绍“商人”这个职业,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两个角色。
教师实验(15分钟)教师讲解《法官和商人》,并请学生跟读。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进行点拨。
然后,教师通过问答的方式检测学生是否理解故事内容。
如果学生不理解,可以使用手势卡或其它形式帮助学生理解。
建议教师讲解的过程中要楼错强调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学生互动(20分钟)1.分小组询问学生最喜欢或最讨厌的食物、颜色、游戏、动物等,引导学生动起来;2.学生通过巧妙地询问和描述,让其他同学猜他在描述什么事物,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3.学生做小组活动,分组拍照记录、剪辑和制作自己的小广播节目。
课堂总结(5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描述故事中法官和商人的行为特点。
同时,简要讲解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差异化授课。
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所布置的活动,如制作小广播节目、剪辑等;2.听读、背诵课文;2.运用所学的句型和生字词,写一篇简短的自我介绍;3.思考、绘画或写下对《法官和商人》的感受。
本节课注重学生的互动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和多角度的学习和思考中,提高学生对整个世界的感知。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
1. 单元主题。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主题围绕“观察”展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初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 单元内容结构。
二、学情分析。
1. 知识基础。
- 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前面几个单元的学习,已经认识了一些基本的汉字,能够简单地朗读课文。
但他们的识字量还比较有限,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字形和字义的理解有一定难度。
2. 认知特点。
- 这个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直观、生动、有趣的事物容易产生兴趣。
他们喜欢听故事、读儿歌,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借助大量的图片、动画等多媒体资源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 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课堂教学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游戏、角色扮演等,以保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识字写字。
- 学生能够认识本单元的生字,如“群、竹、牙”等,掌握它们的读音、字形和基本字义。
- 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字,如“几、用、鱼”等,做到笔画规范、书写工整。
- 阅读。
- 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回答与课文相关的简单问题,如“雪地里的小画家都有谁?”“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跟读、分角色朗读等,培养学生的语感。
-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在识字教学中,采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 引导学生学习乌鸦遇到困难积极思考、想办法解决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识字写字教学。
本单元生字较多,要让学生准确认读和书写生字,掌握识字方法。
2. 教学难点。
- 在识字教学中,一些字形相近的字,如“已、己”的区分是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法。
1. 直观教学法。
2. 游戏教学法。
- 在识字教学中采用猜字游戏、摘苹果游戏等,增加识字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案标题: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八单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生词,并能正确书写、运用。
2. 培养学生正确的朗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雪地里的小画家》、《乌鸦喝水》、《小蜗牛》、《荷叶圆圆》四篇课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本单元的生字、生词,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情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
3. 采用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4. 采用实践活动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歌曲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兴趣。
2. 学习生字、生词:通过卡片、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生词。
3. 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 精讲课文:讲解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7. 布置作业:布置与本单元课文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实践活动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测试成绩:通过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4.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备课教案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尝试找出课文中一些明显的信息。
3.学会认识偏旁,规范地书写汉字,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1.会认39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尝试找出课文中一些明显的信息。
教学难点:1.学会认识偏旁,规范地书写汉字,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课题课时完成时间12、雪地里的小画家 2课时13、乌鸦喝水 2课时14、小蜗牛 2课时语文园地八 3课时共计9课时351”模式教学设计:一、导入(5分钟)1.播放与动物有关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2.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猜测图片中的动物是什么,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授(25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让学生跟读。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认识动物的脚印形状,了解青蛙冬眠的知识。
3.教师讲解生字,引导学生认识偏旁,规范书写汉字。
三、巩固(15分钟)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和书写。
2.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找出图片中的生字。
四、拓展(15分钟)1.教师出示其他动物的脚印图片,让学生猜测是哪种动物。
2.教师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幅动物脚印画。
五、总结(5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复本节课所学内容。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练书写生字。
1.自主朗读课文,并记录感悟。
2.利用课件和生字卡片复生字。
3.自主练写生字。
4.借助多媒体教法研究课文。
二、合作互助同桌互读,交流感悟和困惑。
三、精讲实练1.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感悟,鼓励学生认真思考遇到困难的道理。
2.教师示范如何利用多媒体教法研究课文,学生跟读。
3.学生自主练写生字。
四、测评达标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教师进行评价。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快速读出并写出拼音和笔画。
五、课堂小结组织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布置:1.复生字,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遇到困难时的解决方法。
2.朗读课文录音并反复听,准备下节课的课堂朗读。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部教案(定稿)一、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春、风、花、叶、树、颜2.了解春天的气候特点和大自然的变化3.能正确朗读课文,并抓住文中重点内容4.能模仿教师朗读,感悟诗歌的美二、教学重点1.掌握重点词语2.正确书写和认读词语3.抓住课文中心内容,理解诗歌意境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诗歌的情感表达2.朗读时把握韵律、节奏和语调四、教学内容(一)温故导入1.学生放映一段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春天景色视频2.教师通过唱歌、故事等方式带入春天气息,引导学生回忆春天的形象(二)新课呈现1.教师展示课文内容,介绍本课主题2.集体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音韵美(三)课文学习1.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2.分解生字词,学习拼音和意义3.分组朗读课文,体会整体韵律(四)课文理解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歌情感表达2.学生交流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展示多元审美观点(五)语文活动1.分角色模仿诗歌朗读,体验不同情感表达方式2.室外写生,观察春天景色,用诗歌表达感受五、教学反馈(一)检测评价1.教师设计针对性练习,检验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2.比赛诗歌朗读,评选最佳表现学生(二)课后作业1.朗读课文,完成生字词书写2.用所学生字词编写一首小诗,表达对春天的感受六、教学延伸1.课外阅读推荐:相关春天主题的小故事、诗歌2.参观当地自然公园,亲身感受春天的气息3.学生自主创作春天小诗,进行诵读展示七、课堂管理建议1.细致安排学生座位,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板书内容2.引导学生保持安静,集中精力聆听课文读音3.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上为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部教案(定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能够流畅、准确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内容,提炼出其中的主要信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意思,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教学准备1.课本: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2.教学PPT或教学板书3.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等四、教学过程第一节:新课导入1.让学生观察课文中的图片,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猜测。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预热课堂气氛。
第二节:课文学习1.语音练习: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2.生字词讲解:逐个讲解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让学生跟读。
3.理解课文: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进行交流。
第三节:课文串讲1.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课文串讲,强化理解和表达能力。
2.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五、课堂练习1.完成《课文理解题》的练习,巩固课文知识。
2.分组进行朗读比赛,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习题《造句》部分。
2.准备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七、课堂总结1.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点评和总结。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学习态度,勤奋学习,善于思考。
以上是关于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的部分内容,希朴望能帮助老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单元备课Unit Lesson: nIn this unit。
students will learn 39 new characters。
2 radicals。
and a polyphone。
They will be able to write 16 characters and 1 stroke。
Students will also be able to read the text correctly and accurately。
identify us n。
and recognize natural paragraphs.The main focus of this unit is to ___ n。
In the us unit。
"The Frog's Poem," students were taught how to circle and draw to find relevant n。
In this unit。
students will continue to use this method and learn how to extract relevant n from the text and share it with others。
Another focus of this unit is to use pictures to read the text。
For the first time。
the unit includes a comic without full ___ will learn to use the pictures to understand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and guess ___ will also learn to recognize natural paragraphs and ___ paragraph should be indented two spaces.The goal of language teaching in lower grades is to guide students to read the text ___。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在观察中学会提问”这个主题编排了《比尾巴》《乌鸦喝水》《雨点儿》3篇课文。
这3篇课文体裁多样,有儿歌、寓言和童话,课文内容充满了童真和童趣。
《比尾巴》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乌鸦喝水》是一则经典的寓言故事,以“乌鸦喝水”为线索,围绕“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呢?”描写了一只遇到困难能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乌鸦。
《雨点儿》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讲述了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后,大地所发生的变化。
课文一《比尾巴》是一首儿歌,小动物是孩子们最亲近的朋友。
这篇课文通过三问三答的对话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栩栩如生的插图。
全文读起来朗朗上口,简明易懂,富有情趣,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并学会提问。
课文二《乌鸦喝水》是一则经典的寓言故事。
课文以“乌鸦喝水”为线索,围绕“乌鸦急着喝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描写了一只遇到困难能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乌鸦。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体会到,做任何事情,都要开动脑筋想办法,才能获得成功。
课文三《雨点儿》是一篇较长的散文形式的童话。
课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有了雨水的滋润,才有草长花开的美丽景象。
课文语言生动优美、
富有童趣,内容虽浅显易懂,但内蕴丰富,在观察自然中学会互相提问。
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主备人:公为玉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观察这个主題编排了《雪地里的小画家》《乌鸦喝水》《小蜗牛》3篇课文。
这些课文都以动物为主人公,充满了童真和童趣,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学习本组课文,学生可以体会到,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初步培养学生寻找明确信息的能力。
在第六单元的《青蛙写诗》一课.己教给学生根据问題,圈圈画画找出相关信息的学习方法,本单元要继续引导学生借助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从课文中提取相关的信息,再和大家交流。
本单元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是借助图画阅读课文,本单元首次出现了没有全文注音的连环画课文.要引导学生利用连环画课文图文对应的特点,借助图画理解课文内容,并借助图画猜猜不认识的字。
本单元的学习,还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自然段,知道每个自然段前都要空两格,能找到每一个自然段的起始和结束。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39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16个字和1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认识自然段
3.借助图画,自主阅读不全文注音的课文
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一些自然常识,激发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的兴趣
5.背诵《雪地里的小画家》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借助图画,自王园读不全文注音的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一些自然常识,激发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的兴趣。
单元课时安排:
《雪地里的小画家》2课时
《乌鸦喝水》2课时
《小蜗牛》2课时
口语交际:小免运南瓜》1课时
《语文园地八》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