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6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和克隆动物教案第一章: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概述1.1 细胞核移植的定义1.2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意义1.3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技术流程1.4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应用第二章: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技术原理2.1 核移植技术的原理介绍2.2 核移植的技术步骤2.3 核移植的相关技术指标2.4 核移植技术的优缺点分析第三章:克隆动物的制备过程3.1 克隆动物的定义及分类3.2 克隆动物制备的基本步骤3.3 克隆动物制备的关键技术3.4 克隆动物制备的成功案例及应用领域第四章:克隆动物的遗传特征与生物学特性4.1 克隆动物的遗传特征分析4.2 克隆动物的生物学特性研究4.3 克隆动物的生长发育与生理功能4.4 克隆动物的繁殖能力与性别差异第五章:动物体细胞核移植与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及法律法规5.1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与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5.2 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介绍5.3 动物福利与生物多样性保护5.4 公众观点与争议问题探讨第六章: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技术突破与创新6.1 核移植技术的发展历程6.2 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技术创新6.3 克隆动物技术创新案例分析6.4 未来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第七章:克隆动物的应用领域及前景7.1 克隆动物在农业领域的应用7.2 克隆动物在医学领域的应用7.3 克隆动物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7.4 克隆动物技术的未来应用前景第八章:克隆动物的生理与生长发育特点8.1 克隆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8.2 克隆动物的生理特点分析8.3 克隆动物与自然繁殖动物的生长发育比较8.4 克隆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第九章:克隆动物的遗传变异与疾病风险9.1 克隆动物的遗传变异特点9.2 克隆动物疾病风险分析9.3 克隆动物遗传改良与育种策略9.4 降低克隆动物疾病风险的方法与措施第十章:动物体细胞核移植与克隆技术的教育与普及10.1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与克隆技术的教育意义10.2 教学中涉及的相关实验与实践操作10.3 克隆技术普及与公众教育的方法与策略10.4 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答思路第十一章:克隆动物的生态影响与环境保护11.1 克隆动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1.2 克隆动物与环境资源的关系11.3 克隆动物生态伦理问题探讨11.4 环境保护与克隆动物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第十二章:国际上的动物体细胞核移植与克隆技术发展现状12.1 各国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与克隆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12.2 国际上的法律法规与伦理规范12.3 国际组织在动物克隆技术方面的立场与作用12.4 国际合作与交流对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第十三章:动物体细胞核移植与克隆技术的产业化应用13.1 产业化应用的现状与挑战13.2 动物克隆技术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应用案例13.3 克隆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13.4 产业化发展中的伦理问题与监管策略第十四章:动物体细胞核移植与克隆技术的研究方法与实验技术14.1 研究方法概述14.2 实验技术介绍14.3 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14.4 实验结果的解读与分析第十五章:教学评估与反思15.1 教学目标的回顾与评估15.2 教学方法与内容的反思15.3 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15.4 教学改进策略与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定义、意义、技术流程及其应用领域。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和克隆动物教案第一章: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概述1.1 细胞核移植的定义1.2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历史和发展1.3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技术流程1.4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应用和意义第二章: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原理2.1 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相互作用2.2 细胞核移植的分子机制2.3 细胞核移植的相关分子标记2.4 克隆动物的遗传特征第三章: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技术要点3.1 供体细胞的选取和处理3.2 受体细胞的准备3.3 核移植操作步骤3.4 移植后的胚胎培养和移植第四章:克隆动物的产生和鉴定4.1 克隆动物的产生过程4.2 克隆动物的生理和形态特征4.3 克隆动物的遗传鉴定4.4 克隆动物的繁殖和应用第五章: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伦理和法律规定5.1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伦理问题5.2 克隆动物的福利和保护5.3 各国对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法律规定5.4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伦理讨论和争议第六章: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技术优化6.1 提高核移植效率的方法6.2 核移植相关技术的创新与发展6.3 体细胞核移植与胚胎细胞核移植的比较6.4 克隆动物的生产力和质量提升第七章:克隆动物的应用领域7.1 农业领域的应用7.2 医学领域的应用7.3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应用7.4 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第八章: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挑战和限制8.1 技术上的挑战8.2 生理和发育的限制8.3 克隆动物的健康问题8.4 公众接受度和社会影响第九章: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国际研究动态9.1 各国的研究进展和成果9.2 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9.3 未来研究方向和趋势9.4 国际合作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和克隆动物的成就和挑战10.2 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10.3 公众科普和教育10.4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未来发展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概述难点解析: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在生物技术、医学研究和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对于克隆动物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仍需深入研究。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教学目标:1.简述通过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和应用前景。
2.培养理解分析、信息获取、归纳总结和交流合作能力。
3.体验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
教学难点: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
教学方法:讲解讲述、阅读指导、讨论引导、归纳总结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西游记》中,孙悟空拔出身体上的毫毛,用嘴一吹,每根毫毛都能变成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猴子来。
这个克隆猴的古代神话如今正逐渐变成现实:2000年,科学家第一次成功地用猴的胚胎细胞克隆出了猴。
2007年,又成功地用一只成年猴的体细胞克隆出了猴胚胎,离发育成猴只有一步之遥。
你还知道哪些克隆动物?大家知道,将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培养,可获得完整植株,我们称之为植物组织培养。
克隆动物能采用类似的方法吗?(学生阅读P47第三段后回答)由此导入课题——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红字作为板书,下同)。
【正课】投影幻灯片1(什么是动物核移植和克隆动物),并讲述:用于核移植的核供体细胞既可以用分化程度较低的动物胚胎细胞,也可以用高度分化的成年动物的体细胞。
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的原理、方法基本相同,只是体细胞分化程度高,恢复其全能性比胚胎细胞困难得多。
如何进行体细胞核移植呢?(一)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过程投影幻灯片2(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过程),以克隆高产奶牛为例,边讲解大致过程,边板书如下:去核、移核、融合取体细胞体外培养传至10代核质重组细胞构建重组胚胎取卵母细胞体外培养至MⅡ期胚胎移植(至代孕母体假孕子宫)生出克隆动物“听完了过程介绍,你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如果有,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若干问题加以讨论;如果一时没有,投影幻灯片3(讨论题),组织学生讨论:1.为什么通过核移植的方法能够克隆出完整的动物个体?2.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
课时分层作业(九)(建议用时:40分钟)题组一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1.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克隆牛的过程中,未涉及的操作是()A.用显微操作技术处理次级卵母细胞,去除细胞核B.将精子放入适宜的培养液中培养,使其获能C.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重组细胞,使其完成发育进程D.选择合适时期的胚胎进行移植,使其发育成完整个体B[体细胞核移植培育克隆牛的大致过程:对供体细胞进行细胞培养,同时采集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去核(显微操作);将供体细胞注入去核卵母细胞,通过电融合法使两细胞融合,供体核进入受体卵母细胞,形成重构胚;将胚胎移入受体(代孕)母牛体内;生出与供体奶牛遗传基因相同的犊牛。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对于受体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然后利用显微操作技术去除其细胞核,A正确;该技术需要的是供体细胞核和受体卵母细胞,不需要精子的参与,B错误;需要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核移植产生的重组细胞,使其完成发育进程,C正确;选择合适时期的胚胎进行移植,使其发育成完整个体,D正确。
]2.在核移植时,通常将整个体细胞而不是细胞核注入去核卵母细胞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体细胞太小,因而取出细胞核较困难B.细胞质中遗传物质少,因而对遗传的影响很小C.直接将体细胞注入卵母细胞中简化了操作程序D.体细胞的核离开了原来的细胞质将不能存活D[体细胞太小,因而取出细胞核较困难,可将整个体细胞注入去核卵母细胞中,A正确;DNA主要位于细胞核中,细胞质中遗传物质少,因而对遗传的影响很小,B正确;将整个体细胞注入去核卵母细胞中,简化了操作程序,C正确;体细胞的核离开了原来的细胞质,注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依然能存活,D错误。
] 3.下图是某克隆羊的培育过程模式图,则与获得该克隆羊接近的生殖方式和其发育成熟时所分泌的主要性激素分别是()A.无性生殖;雄性激素B.无性生殖;雌性激素C.有性生殖;雄性激素D.有性生殖;雌性激素A[克隆羊的产生属于无性生殖;由于此过程是雄性羊供核,故得到的克隆羊为雄性,所分泌的性激素是雄性激素。
2.2.1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第二课时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学习目标:1、简述克隆动物的概念和原理2、简述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体细胞克隆及其应用前景3、关注体细胞克隆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性问题学习重点和难点: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教学过程:二、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阅读教材47页相关文字思考:1、对动物来说,为什么不能用类似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获得完整的个体?2、根据动物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的特点,怎样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表达?(一)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移如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细胞中.使其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哺乳动物核移植分为和。
思考:1、核移植得到的动物叫什么?2、体细胞核移植和胚胎核移植比较那个难度低一点?为什么?(二)体细胞核移植的培育过程1、【动手设计】1、体细胞核移植过程流程图:(以P48为例)2、回顾克隆多莉羊的生产流程:(多莉的性状和B羊完全相同说明什么问题? )(多莉体内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B羊吗?为什么? )思考:1、核移植的原理是什么?2、为什么要去掉受体卵母细胞的核?3、用于核移植的细胞一般都选用10代以内的细胞,这是为什么?4、核移植获得克隆动物是百分之百对供体细胞的复制吗?(三)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前景:1、在畜牧业生产中:可以加速进程,促进优良畜群繁育2、在保护濒危物种方面: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增加这些动物的数量3、在医药卫生领域:转基因克隆动物可以作为,生产许多珍贵的医用4、在治疗人类疾病时:转基因克隆动物细胞、组织、器官可以作为异种移植的。
5、对克隆动物和细胞的研究,使人类深入了解发育及衰老过程6、用克隆动物做疾病模型,使人们更好的追踪研究过程和疾病(四)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存在的问题:1、成功率比较2、绝大多数动物还存在许多克隆动物表现出缺陷,如体型过大,异常肥胖,发育困难,脏器缺陷,免疫失调等3、克隆动物食品的问题也存在质疑练一练:1、绵羊的乳腺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但用乳腺细胞的细胞核与去核卵细胞的细胞质重组成一个细胞后,这个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这主要是因为()A.细胞核内含有保持物种发育所需要的全套遗传物质B.卵细胞的细胞质内含有生物发育所需要的全套遗传物质C.卵细胞的细胞质为细胞核提供营养物质D.细胞核中的基因在卵胞质中才能表达2.生物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已灭绝生物的“复生”将不再是神话。
2019版生物选择性必修3 课后集训第1章细胞工程第2节 3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题组一体细胞核移植的概念和分类1.下列对动物核移植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哺乳动物核移植包括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B.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中可通过显微操作去除卵母细胞中的细胞核C.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通常采用MⅡ期的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D.通过体细胞核移植生产的克隆动物是对提供体细胞核的动物进行了100%的复制2.下列有关核移植的说法错误的是()A.通过核移植得到的细胞称为重组细胞B.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C.核移植得到的克隆动物属于无性生殖D.克隆动物与供核动物的遗传信息完全相同题组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过程3.在目前现有技术条件下,还不能将从动物体内分离出来的成熟的体细胞直接培养成一个新个体,而是必须将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才能发育成新个体。
你认为哪个是最可能的原因()A.卵细胞大,便于操作B.卵细含有的营养物质多C.卵细胞的细胞质可使体细胞的细胞核全能性得到表达D.重组细胞才具有全能性4.下列关于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目前在实验中,科学家可以用类似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获得完整的动物个体B.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受体细胞之前,要先去掉受体卵母细胞的细胞核C.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传代50代以内的细胞D.用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是对体细胞供体动物进行100%的复制5.下列关于高产奶牛克隆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供体牛体细胞在进行体外培养时,会发生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的现象B.培养至MⅡ期的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能促进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C.通过电刺激促进供体与去核受体细胞两两融合,供体核进入卵母细胞D.胚胎移植时,应将重组细胞直接移入代孕母牛的子宫6.2018年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宣布,攻克了克隆灵长类动物这一世界难题,首次成功以体细胞克隆出了两只猕猴——“中中”和“华华”,流程如图。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许昌实验中学万沛沛一、教学目标:1.简述通过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和应用前景。
2.培养理解分析、信息获取、归纳总结和交流合作能力。
3.体验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讲解讲述、阅读指导、讨论引导、归纳总结等。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Ⅰ、课前准备:1、搜集相关电子图片(西游记的孙悟空)和克隆动物的图片,并制作成教学课件。
2.制定学生课前预习的学案,并及时检查,了解学生情况,制定上课计划。
Ⅱ、新课讲授:(屏幕展示课前寄语)上课前先送给同学们5个词:博学,审问,明辨,慎思,笃行,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广览知识,对问题多思,多问多辩,并切实力行,用我们的努力开启“成功基因”的表达。
好,言归正传,今天我们共同探究的课题是关于克隆动物的培育过程。
【导入】投影幻灯片1——西游记插图我们每个同学几乎都看过《西游记》,其实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最大的一个科学发现就是——无性繁殖。
他们发现女儿国的女人生孩子不需要与男人结婚,只要喝一口子母河的水,就可以如愿以偿。
同时也开了男人也可以怀孕生子的科学先河。
在西游记中,人们最崇拜的一位偶像,怕是要数孙悟空了。
孙悟空不但有神出鬼没的七十二变,更神奇的是:他只要从自己身上拔出一根毫毛,放在嘴边一吹,就可以变出无数个跟自己一模一样的小猴子。
复制自身,这不就是克隆技术吗?所以说孙悟空是当之无愧的克隆技术的鼻祖。
这个克隆猴的古代神话如今正逐渐变成现实:2000年,科学家第一次成功地用猴的胚胎细胞克隆出了猴。
2007年,又成功地用一只成年猴的体细胞克隆出了猴胚胎,离发育成猴只有一步之遥。
你还知道哪些克隆动物?提示:投影幻灯片2——(展示成果图片)十几年来,克隆动物家族在不断壮大。
在羊之后,已经出现了猴、猪、牛、猫、鼠、兔等13位成员。
大家知道,将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培养,可获得完整植株,我们称之为植物组织培养。
克隆动物能采用类似的方法吗?(学生阅读P47第三段后回答)提示:细胞全能性的比较——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动物细胞,因此不能用类似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直接将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培养成完整的动物个体。
【正课】投影幻灯片3——克隆羊多利的培育过程师:克隆羊多利使我们最熟悉的克隆动物,他是怎样培育出来的呢?生:介绍克隆羊多利的培育过程。
由此导入课题——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投影幻灯片4——定义师:什么是动物核移植和克隆动物生:(总结)动物核移植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
师:(分析)我们可以把培育克隆动物成两大阶段:核移植和胚胎移植。
师:(讲述)用于核移植的核供体细胞既可以用分化程度较低的动物胚胎细胞,也可以用高度分化的成年动物的体细胞。
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的原理、方法基本相同,只是体细胞分化程度高,恢复其全能性比胚胎细胞困难得多。
如何进行体细胞核移植呢?(一)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过程1997年,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一个奶牛场有一头名叫卢辛达(Lucinda)的奶牛,年产奶量为30.8 t,创造了世界奶牛产奶量最高新纪录。
目前世界各国高产奶牛场奶牛,年平均产奶量一般为十几吨,而我国奶牛产奶量年平均水平仅为3~4 t。
投影幻灯片5——高产奶牛(1)能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高产奶牛卢辛达吗?请说明理由。
提示:可以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高产奶牛卢辛达。
卢辛达的产奶量很高,说明它有高产奶的遗传基础,利用卢辛达的体细胞克隆的奶牛其遗传物质基本上全部来自该奶牛,其克隆牛具有高产的遗传基础,如果精心培育和饲养,有可能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克隆牛再与高产的公牛自然繁殖,可得到很多高产的后代,从而加快奶牛改良进程。
投影幻灯片6——克隆高产奶牛的体细胞核移植过程流程图(2)如果将克隆高产奶牛卢辛达的任务交给你,你将如何对它进行克隆?提示:首先从卢辛达耳朵(也可用别的组织、器官,耳朵在活体上容易取)上剪取一小块组织,在体外培养获得该组织(如软骨组织)的细胞。
从屠宰场取废弃的牛卵巢,抽取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成熟。
用显微针去除卵母细胞的核,再将耳细胞注入卵母细胞,用电刺激方法使卵母细胞与体细胞融合,这时供体核就进入了受体卵母细胞,再用电刺激或化学物质激活注入了体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使其完成减数分裂和发育过程。
核移植胚胎在体外短时间培养后,挑选正常卵裂的胚胎植入经同期发情处理的受体母牛体内。
投影幻灯片7——讨论:听完了过程介绍,可能一些同学已经发现了问题。
1、多莉羊和课本高产奶牛的克隆过程,有不同之处,找出操作过程的不同点?多莉克隆过程的受体细胞是去核卵细胞,而高产奶牛的克隆过程的受体细胞是去核卵母细胞;多莉克隆过程是将供体细胞核注入受体细胞,而高产奶牛的克隆过程是将供体细胞注入受体细胞。
2、上述哪一种措施更科学?并说明理由?卵母细胞当中的细胞周期蛋白含量、活性比卵细胞高,用它作受体更容易成功;将供体细胞注入受体细胞,使克隆动物更像供体动物,操作也方便。
投影幻灯片7(讨论题),组织学生进一步讨论分析:3、为什么通过核移植的方法能够克隆出完整的动物个体?——原理提示:其实是利用了动物体细胞核的全能性和卵细胞质的全能性。
4、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
这是为什么?提示:培养的动物细胞一般当传代至10~50代左右时,部分细胞核型可能会发生变化,其细胞遗传物质可能会发生突变,而10代以内的细胞一般能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
因此,在体细胞核移植中,为了保证供体细胞正常的遗传基础,通常采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
5、在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受体卵母细胞之前,为什么要对卵母细胞去核?卵母细胞起什么作用?(为什么选择卵母细胞作为核移植的受体细胞?)提示:为使核移植的胚胎或动物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有重要利用价值的动物提供的体细胞,在供体细胞的细胞核移至受体细胞之前,必须将受体细胞的遗传物质去掉或将其破坏。
6、你认为应用上述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是对体细胞供体动物进行了100%的复制吗?为什么?提示:克隆动物绝大部分DNA来自于供体细胞核,但其核外还有少量的DNA,即线粒体中的DNA是来自于受体卵母细胞。
所以,用教材中所述的方法克隆的动物不是供核动物完全相同的复制。
此外,即便动物的遗传基础完全相同,但动物的一些行为、习性的形成与所处环境有很大关系,核供体动物生活的环境与克隆动物所生活的环境不会完全相同,其形成的行为、习性也不可能和核供体动物完全相同,从这一角度看,克隆动物不会是核供体动物100%的复制。
7、总体来看,和动物的自然繁殖相比,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有什么特点?提示:自然繁殖属于有性生殖,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属于无性生殖,因此不会出现性状分离与自由组合,能基本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过渡:这项技术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前景①如果学生提出了一些应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合理设想,就据此进行小结,并对其在构建生物反应器和器官移植两方面的应用借助课件加以适当点拨;②如果有学生提出克隆人引起课堂纷争,那就告诉他们以后会有专题涉及,本节暂不讨论;③如果学生一时提不出设想,那就让他们阅读P49两段正文和P50第1段,通过下列问题进行引导,再做总结。
【问题1】在畜牧生产中,怎样保持良种家畜产奶量大、生长快、瘦肉多等优良性状?濒危动物自然繁殖率低,怎样增加这些动物的存活数量?能无限制地推广你的解决办法吗?【总结1】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生殖性克隆),可以——A、促进优良畜群繁育B、扩大濒危动物种群【问题2】(投影幻灯片人乳铁蛋白)乳铁蛋白是一种铁结合性糖蛋白,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分泌物中。
研究报道,乳铁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乳铁蛋白具有抗肿瘤活性。
乳铁蛋白是人类母乳中的一种天然蛋白,不仅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还是婴幼儿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功能成分。
据权威预测,人乳铁蛋白全球市场在50亿美元以上。
你如何获得大量的人乳铁蛋白?资料信息:中国科学家2008年10月宣布成功培育人乳铁蛋白转基因奶牛【总结2】体细胞核移植与转基因技术相结合,培育转基因克隆动物,还可以用来——制备生物反应器,生产珍贵的营养和药物蛋白【问题3】能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来解决器官移植的供体来源短缺的问题吗?资料信息:英国PPL公司2001年获得转基因克隆猪,可望用于异种器官移植。
(这种基因敲除猪含有特异性的基因,可使人对猪器官产生排斥作用的免疫系统失活。
)投影幻灯片5(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用于人类疾病治疗)资料信息:我国科学家已于2009年2月2日宣布成功克隆人类胚胎)【总结3】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人类胚胎(治疗性克隆),分离胚胎干细胞,经过定向诱导分化,形成人体相应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可望——提供器官移植供体。
补: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还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实验动物。
过渡: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前景让人充满期待和惊叹。
但核移植技术的发展,至今也不过五六十年的历史(课外读P51:动物核移植技术发展简史)。
因此,它必然也会存在一些问题。
历史地来看,这些问题既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又必须在今后的发展中,也可能由你去加以解决,使之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三)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存在的问题请学生课后阅读P49小知识、P50第2段后自行归纳。
【结语】动物核移植技术的诞生、发展和应用情况表明:技术的发明创新,往往源于实践的需要,并以科学的发展作为基础,最终又会通过其实践应用来推动科学的进步,影响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拓展延伸】如果你掌握了这套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你想用它来解决什么问题?【开阔视野】哪些生物技术属于“克隆”?1.动物个体的克隆(体细胞核移植和胚胎移植)2.植物组织培养3.营养生殖(扦插、嫁接)4.动物细胞培养5.PCR技术进行DNA扩增【课后反思】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是动物细胞工程的重点内容,也是近几年来的热点问题,通过电视和书报,学生对它们有一定的了解,如“多利”、中国的“克隆牛”。
本部分内容与必修1中的细胞分化和全能性、必修3的动物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有紧密的联系,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是它的原理,因此在高考中可能会成为热点内容。
虽然学生有所了解,但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难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先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把它比喻为克隆的鼻祖,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实际讲课中我发现存在些问题:1、部分学生对核移植过程中为什么是通过电刺激而不是用灭活的病毒使两细胞融合不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