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电防护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69.80 KB
- 文档页数:7
外电防护措施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建筑面积:结构类型:建筑层数:建筑高度:二、外电情况高压线离地面垂直距离为8M,离建筑物距离为6M,电压为10KV,根据建设部颁发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中第四节规定,其安全距离不小于6M,此距离指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周边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最小安全操作距离。
三、外电防护措施1、沿高压线南侧建筑物北侧设置防护遮拦,用毛竹作为防护立杆。
采用模板、竹笆及密目安全网作为纵向防护屏;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在与高压线等高位置设置高度为4M的防护屏;防护遮拦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避免遮拦断裂、歪斜、变形等;2、在搭设及拆除外电防护时,申请供电部门暂时停止此线路供电,以确保防护搭设及拆除时的安全;并安排专职的电工做好监护工作,并在醒目处设有警告标志;3、塔吊在操作时,避免料斗离高压线过近,在吊装时派专人指挥,以防料斗或钢丝绳离高压线距离太近或触碰到高压线而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
塔吊司机在吊装时,密切注意小车的的行程,不可超出建筑物北侧垂直上方。
按照指挥工的指挥口令操作,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不得擅自操作;4、脚手架的搭设要超出施工层的3-4M,施工优质的密目安全网,在同高压线等高位置设置屏蔽防护,采用竹笆防护,沿高压线位置高度为4米,钢管脚手架设置3处可靠的接地,其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
5、最小防护距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工程施工外电线路安全防护措施工程施工过程中,外电线路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必须采取各种科学合理措施加以保障。
本文将从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电力设备保护以及构建安全管理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工程施工外电线路的安全防护措施。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预防档电在施工现场,经常出现吊装机械和外线相接的情况,往往会触碰到带电线路,从而造成危险。
从技术方面,可以采取离线应急保护措施或者采取隔离和接地措施进行安全保护,避免电气意外,具体细节分为两部分:1, 离线应急保护措施即通过拆换电气线路实现离线状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要关闭相关断路器;•英文急停,以确保停止一切可能会带来危险的动作;•禁止接通或离开电源;•禁止切换施工钢夹路中的连接和开关。
2. 隔离和接地措施运用防护电视器、隔离变压器、避雷器等电器专业设备,将电气线路隔离,有效实现隔离和接地,并根据要求设计电气系统进行机械防护。
工地管理规范化施工现场应遵循规范化管理,比如设置安全区域,标明危险区域,一定要把危险因素明确表现出来。
同时各项工作一定要依据各项制度执行,从源头上预防安全隐患的发生。
电力设备保护高空线路施工安全保障高空线路施工需要进行以下设备保护:1.安全带高空施工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在进行一些高空作业的时候,一定要备好具备维修工具和检测工具的工具袋,并且要把它们放到绳子上。
雨天或雪天,必须禁止作业。
2.防紫外线眼镜线路维修作业,易受紫外线及强光照射,必须配戴防紫外线眼镜。
安全电气设备的选用在广泛应用安全的电气设备的同时,也会减少电气辐射,杜绝电器故障的发生,以确保外电线路正常使用。
常用的电气设备如下:•电液挖掘机;•稳压电源;•阻波器;•隔开器;•隔离电容器等。
构建安全管理基础安全管理要求基础安全管理要求包括:•确定电气设备;•设定电气设备防护措施;•确定电量和电气设备类型。
安全监测在外电线路施工期间,要对外电线路的安全性进行监测,及时排除安全问题隐患,如:电气故障、设备损坏、地面焊缝开裂等。
外电线路防护措施
1)在建工程不得在外电架空线路正下方施工、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等。
2)在建工程(含脚于架)的周边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不小于4米。
上、下脚手架的斜道不宜设在有外电线路的一侧。
3)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不小于6米。
4)起重机严禁越过无防护设施的外电架空线路作业。
在外电架字线路附近吊装时,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在最大偏斜时与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沿垂直方向不小于1.5米,沿水平方向不小于1.5米。
5)电缆采用埋地时,施工现场开挖沟槽边缘与埋地电缆沟槽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5m。
6)当达不到上面的要求时,必须采取绝缘隔离防护措施,并应悬挂醒目的警示标志。
7)架设防护设施时,必须经过相关部门批准,采用线路暂时停电或其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应有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和专职安全人员监护。
防护设施与外电线路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1.7米。
防护设施应坚固、稳定,且对外电线路的隔离防护应达到IP30级。
8)当上面第六条防护措施无法实现时,必须与相关部门协商,采取停电、迁移外电线路或改变工程位置等措施,未采取上述措施的严禁施工。
9)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开挖沟槽时,必须与相关部门联动采取加固措施,防止外电架空线路电杆倾斜、悬倒。
外电防护基本措施引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使用许多外部电源设备,如电脑、手机充电器、电热水壶等。
然而,与外界电能的接触使得我们存在着一定的电击和火灾风险。
为了保护我们的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害,采取外电防护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外电防护的基本措施,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周围人员的安全。
外电防护基本措施1. 购买合格的电器和电线在购买电器和电线时,要确保其符合相应的国家或地区的安全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电器的耐用性、绝缘性能、过载保护等方面。
购买合格的电器和电线不仅能保障自己的安全,还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 定期检查电器和电线定期检查电器和电线的状态,尤其是老旧设备,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注意观察电线是否磨损、电器是否外露、插座是否松动等异常情况。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更换或修理。
3. 正确使用插座插座是外电接触的重要环节,因此正确使用插座非常重要。
首先,不要使用过度负荷的插座,以避免过载引起的火灾。
此外,在插拔电器时,应保持手干燥,避免触摸导电部分,以减少触电风险。
4. 使用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是一种能够自动切断电流的设备,它能及时阻止漏电造成的触电危险。
在常见的家用电路中,特别是厨房、浴室等潮湿环境中,安装漏电保护器可以有效减少漏电引起的意外伤害。
5. 避免在潮湿环境中使用电器潮湿环境会增加触电的风险,因此应尽量避免在潮湿的地方使用电器。
特别是在接触水的场景下,如洗澡、洗碗等情况下,要避免使用电器,以防发生电流漏电。
6. 定期检查家庭电路定期检查家庭电路的状况,如开关、插座、电线等,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
如果家庭电路老化或者存在故障,应及时请电工进行修理或更换。
7. 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尽管采取了外电防护措施,但意外情况仍然可能发生。
因此,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非常重要。
一旦发生电击事故,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
结论外电防护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外电防护安全交底1. 介绍外电(External Electricity)是指从外部供电网中引入建筑物或其他设施中的电力。
在进行外电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以确保人们的安全。
本文将对外电防护安全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外电的危险性、防护措施以及应急处理等内容。
2. 外电的危险性外电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其不正确的使用可能会导致电击、火灾、设备损坏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以下是外电危险性的一些主要方面:2.1 电击危险外电未正确接地或存在漏电情况时,使用者一旦接触到带电的设备,就有可能发生电击事故。
电击对人体有害,严重时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2.2 火灾风险外电接线不规范、线路老化等因素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
火灾不仅对人员安全构成威胁,还可能造成财产损失甚至生命损失。
2.3 设备损坏外电过载、电压波动等问题可能导致设备损坏,进而影响生产生活正常进行。
3. 外电防护措施为了确保外电的安全使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外电防护措施:3.1 规范的接地系统建立和维护一个规范的接地系统是确保外电安全的重要步骤。
接地系统包括接地电极、地线和接地装置等组成部分。
正确的接地可以将异常电流引导入地,减少对人体的伤害风险。
3.2 安全用电设备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电气设备和器具非常重要。
这些设备应经过认证并且能够可靠地工作。
在购买和使用电气设备时,确保设备符合国家或地区的安全要求,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测。
3.3 正确的电气接线电气接线必须按照规范进行,遵循正确的电气接线方法和标准。
确保连接牢固、绝缘完好,并使用合适的绝缘材料进行绝缘处理。
3.4 定期维护和检查定期维护和检查外电系统是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的关键。
定期检查设备和线路,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可以有效预防潜在的故障和事故。
3.5 员工培训和意识提高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外电安全培训非常重要。
培训内容包括外电安全知识、危险辨识和应急处理等内容,帮助员工提高对外电安全的意识和应对能力。
4. 外电使用的应急处理外电意外事故的发生时,需要迅速采取应急处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和损失。
临时施工用电及外电安全防护措施随着建筑施工行业的迅速发展,临时施工用电及外电安全已成为现场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并防止电力事故,必须制定一系列详细且实用的安全防护措施。
以下是对此问题的全面探讨。
一、临时施工用电安全防护1. 规划设计:在施工前,应根据项目需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临时用电规划。
规划应包括电源点选择、线路走向、配电箱设置等内容,确保供电系统合理、安全、经济。
2. 选用合格材料:所有电线、电缆、开关、插座等电气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严禁使用劣质产品。
同时,应定期检查这些材料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部件。
3. 严格执行安装规范:电气设备的安装必须由专业电工进行,并严格遵守国家电气安装规范。
例如,电线应穿管保护,避免裸露;配电箱应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上锁管理。
4. 实行分级保护:通过设置漏电保护器、过载保护器等设备,实现对电气系统的分级保护。
这样可以在发生异常时及时切断电源,防止事故扩大。
5. 定期检测与维护:应定期对临时用电系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例如,每月对漏电保护器进行测试,确保其动作灵敏;每季度对线路进行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二、外电安全防护1. 了解外电环境:在施工前,应对现场周边的外电环境进行详细调查,了解高压线、变压器等危险源的位置和距离。
同时,应与当地供电部门建立联系,获取相关信息和支持。
2. 设置安全距离:根据调查结果,确定施工区域与外电设施的安全距离,并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严禁在安全距离内进行任何作业活动。
3. 采取屏蔽措施:对于无法避免的外电干扰,应采取有效的屏蔽措施。
例如,在高压线附近施工时,可以使用金属网或木板等材料搭建临时屏障,减少电磁辐射的影响。
4. 加强人员管理:对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强调外电安全的重要性。
同时,应指定专人负责外电安全的管理和监控,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5. 建立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外电事故,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
外电防护安全措施1.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离不开电力供应。
然而,电力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特别是在处理外电时,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确保自身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些外电防护的安全措施,以帮助人们正确处理外电,避免电击事故的发生。
2. 外电的危险性外电即指从电网供应的交流(AC)电源或直流(DC)电源。
外电具有高电压和高电流的特点,一旦触及,可能导致电击事故。
严重的电击事故甚至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外电防护措施来降低风险。
3. 外电防护安全措施3.1. 穿着合适的防护服在处理外电时,穿着合适的防护服能够提供一定的保护。
防护服通常由绝缘材料制成,能够防止外电通过。
同时,防护服还可以提供一定的抗刺穿和防火性能。
在工作场所,员工应根据工作要求穿戴适当等级的防护服。
3.2. 使用绝缘工具绝缘工具是进行外电操作的必备工具。
绝缘工具通过外部材料的绝缘层,使得工具与外电隔离。
当使用绝缘工具时,应确保工具表面没有破损以及绝缘层完好无损。
此外,工具也需要定期进行绝缘测试,以确保其工作正常。
3.3. 戴好绝缘手套在接触外电时,戴好绝缘手套是一项基本的安全要求。
绝缘手套通常由橡胶材料制成,能够有效隔离电流。
使用绝缘手套时,应检查手套的状况,确保没有破损或老化。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手套与外电的接触状态,避免手套受到锐利物体损坏。
3.4. 正确使用绝缘垫在进行外电操作时,应使用绝缘垫来隔离自身和地面之间的电流。
绝缘垫通常由橡胶或塑料制成,能够有效地阻止电流通过。
使用绝缘垫时,应确保其完整无损并正确放置。
完成操作后,及时清洁和储存绝缘垫,以保持其良好的绝缘性能。
3.5. 遵守操作规程在处理外电时,遵守操作规程是确保安全的重要措施。
操作规程应包括相关的安全指导、基本的操作步骤以及应急处置措施。
在进行工作前,应仔细阅读并理解操作规程,并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
3.6. 接受培训和定期检查为了确保员工的安全,应定期组织外电安全培训和技术交流。
安全生产保障措施方案——临时施工用电及外电安全防护措施为了保障施工期间的安全生产,特制定本方案,对临时施工用电及外电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规范,确保施工现场的电力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一、施工用电安全防护措施:1.建立临时用电管理制度,制定临时用电方案。
明确电力设备的容量和用电负荷,确保用电安全合理。
2.临时用电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具有相关资质证明。
设备应经过安全鉴定,并定期进行检测。
3.在施工现场设置专门的用电箱,并进行防护。
用电箱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并设置漏电保护器和过载保护装置,确保电线电缆的安全。
4.严格控制用电负荷,不得超过电源允许的最大负荷容量。
对负荷进行平衡分配,避免过载使用电器设备。
5.禁止私拉乱接电线,不得自行改动电线电缆的接线和线路。
电线电缆的接头应可靠,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6.加强对临时用电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处理故障和损坏问题。
7.禁止在临时用电设备附近存放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品,严禁在用电设备上堆放物品。
8.灭火器材应配备齐全,放置在容易取得的位置,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二、外电安全防护措施:1.明确外电供电部门的责任,确保外电线路的正常供电。
外电供电部门应具备相关资质和许可证,并负责对外电线路的维修和保养工作。
2.外电线路要经过专业人员的安装和验收,并设置防雷和过电压保护装置,确保外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3.对外电线路进行隔离和防护,设置防护栅栏和警示标识,防止他人触碰和损坏。
4.外电线路与施工区域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防止施工机械和工具与外电线路接触。
5.当需要临时停电时,必须提前通知相关部门,并采取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本方案的实施需要与施工方、电力供应部门以及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密切的合作,彼此配合,共同维护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
同时,还需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只有全面落实好上述措施,才能有效保障施工期间的安全生产。
外电防护措施
高压送电是目前较为普遍的输电方式,同时也对安全用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施工现场面临的高压线防护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人们往往存在这样一种意识:只有接触到高压线路才会触电,因而对高压输电线路附近没有接触高压线却发生了触电的现象迷惑不解。
这实际上是一种认识误区。
因为在高压输电线和高压配电装置周围存在着强大的电场,处在此电场内的导体会因静电感应作用而出现感应电压,当人们触及这些带有感应电压的物体时,就会有感应电注通过人体流向大地而使人受到电伤害。
研究表明,人体对高压电场下的静电感应电流的反应更加灵敏,0.1~0.2mA的感应电流通过人体时,即使未触及被感应物体,人也会有明显的针刺感。
当工频电流(50Hz)通过人体时,成年男性的电场感知电流为1mA。
1996年我区曾发生这样一起事故:有一栋2层高的在建楼房,楼一侧面距离平行而过10kV高压线约2m,施工过程中未做任何防护。
当一工人站在2层楼顶上从高压线侧往上传递一根约6m长的钢筋时死亡,法医鉴定为触电死亡。
事故发生后,经实地调查,高压线与钢筋头均无碰撞痕迹,高压输电线路无任何异常,而伸出的钢筋头距离高压线仅0.4m。
经研究分析,此事故为静电电击所致。
10kV高压输电线的最小安全
距离为0.95m,最小操作安全距离为6m,当钢筋头伸至距离高压线时,由于高压输电线路的静电场作用而产生感应电压,当人抓0.4m
住钢筋另一头时,就有电流通过钢筋流过人体入地而导致人触电死亡。
由此可知,高压输电线路附近的强电场作用,可以对人体构成
潜在的危害。
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用电安全,防止外电线路施工人员的伤害,根据建设部颁布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定》
(JGJ46-88)中规定的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最小安全操作距离。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安全操作距离大于
一般规定的安全距离,主要是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动态诸多因素,如搭设钢管脚手架,配制钢筋和电气配管等施工操作工序,其钢材长度在6m左右,安全操作距离若规定过小,易发生触电事故,但是,施工
现场的工程位置往往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如果由于受施工现场在建工程位置限制而无法保证规定的安全距离,这时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则必须采防护性遮拦、栅栏,以及悬挂警告标志牌等防护措施。
显然,外电线路与遮拦、栅栏之间也有安全距离问题,这个安全距离正是搭设遮拦、栅栏等防护设施的依据条件。
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我们多年的实践经验,以高
压线的防护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
1.若现场搭设遮拦、栅栏的场所非常狭窄,无法实现表2中所
给出的数据,即无法控制可靠的安全距离,这时即使设置遮拦、栅栏等,亦无防护意义,惟一的安全措施就是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停
电,迁移外电线路或改变工程位置等,否则,不得强行施工。
.
2.若现场的防护措施能够满足表2中所要求的安全距离,则可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如下几种不同防护方法。
(1)单独设置防护装置
若在建工程不超过高压线2m时,防护屏障如图1所示,若超过
高压2m时,主要考虑超过高压线的作业层掉物可引起高压线短路且
人员操作进可触及高压线的危险,需设置顶部防护民间障如图2所示。
图1
2
图
(2)利用脚手架体设置防护装置
当建筑物外脚手架与高压线距离较近,无法单独设接地防护则
可以利用外脚手架防护立杆设置防护屏隙。
即:脚手架与高压线路平行的一侧必须用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全部封闭,此侧面的钢管脚手架必须至少做三处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应当小于10Ω。
同时在与高压
线等高的脚手架外侧面等长,约3~4m 高的细格金属网挂在与高压线等高的脚手架外侧,并把此网用绝缘接地外表线进行三处可靠接地,
接地电阻小于10Ω。
如超过高压线的工程作业。
仍需搭设顶棚防护屏障。
如在搭设顶棚防护屏障有困难时,可在外架直接搭设防护屏障到外架顶部,如图3所示。
图3
(3)跨越架防护装置
起重吊装跨越高压线,或铺设电缆(线)跨越拦应有足够的则度和强度,以免发生遮拦断裂、歪斜及变形的影响。
对于搭设的遮拦要有专人从事监所示4护管理。
如图
图4
(4)露天变、配电装置的防护
室外变压器防护要求:
①变压器周围要设围栏(栅栏、网状和板状遮拦)高度≮1700mm;
②变压器外廓与围栏或建筑物外墙的净距≮800mm;
③变压器底部距地面高度≮300mm;
④栅栏的栏条之间间距不超过200mm,遮拦的网眼≯40×402。
(5)高压线过路防护
在一般情况下,穿过高压线下方的道路,其高压线下方无需作防护。
但在施工现场情况比较复杂,现场的开挖堆土、斜坡改道等情况较多,这样使高压线的对地距离不够(施工现场的机动车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的最小垂直距离如表4)。
高压线下方就必须作相应的防护屏障,使车辆通过时有高度限制。
高压线防护屏的距离应满所示。
6足最小安全净距。
具体防护如图
图5
图6
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情况,在搭设上述防护屏
障时必须要注意以下问题:
(1)防护遮拦、栅栏的搭设可用竹、木脚手架杆作防护立杆、水平杆;可用木板,竹排或干燥的荆芭、密目式安全网等作纵向.
防护屏。
(2)各种防护杆的材质及搭设方法应按竹木脚手架施工的有关安全技术标准进行。
(3)搭设和折除时应停电作业,应有专职的电气技术人员,金属制成的防护屏障应用可靠接地和接零。
(4)搭设防护遮拦、栅栏应有足够的机构强度和耐火性能,金属制成的防护屏障应作可靠接地和接零。
总之,对高压线输电线路的防护,即要在思想上重视它,又要掌握一定的安全技术,并在实践中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以减少或避免重大电气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