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贮藏与保鲜
- 格式:ppt
- 大小:7.67 MB
- 文档页数:104
果蔬贮藏保鲜原理水果蔬菜从种子发芽直至开花结果是从两个方面获得养分:一是地下部分,即靠发达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成分;二是通过绿色部分,即主要是叶片利用光能与吸收的无机成分等一起合成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
果蔬采收以后,来自根部的养分供给完全中断了,地上残留部分也不能继续进行光合作用。
但是,果蔬采收以后,仍然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继续进行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使果蔬特有的风味进一步充分地显现出来,在色香味上更适合人们的需要,我们称作为后熟或呼吸作用。
这个过程再继续进行,果蔬软化、解体,这就是衰老阶段。
我们了解和认识果蔬的这些变化规律和它们对外界环境的要求,以便有效地控制地调节、控制环境条件,达到保鲜保质,延长供应期的目的,才能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果蔬采收以后有哪些生理生化变化呢?1.呼吸作用采收后的果蔬具有生理活动的重要标志是进行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是果蔬采收后最主要的代谢过程,它制约与影响其他生理生化过程。
果蔬进行呼吸作用是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下,把复杂的有机物质逐步降解为二氧化碳、水等简单物质,同时释放出能量,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可以说,没有呼吸作用,就没有果蔬的生命,没有果蔬生命,也就谈不到贮藏保鲜了。
我们了解果蔬呼吸作用的目的,就是想办法,采取措施,控制果蔬呼吸作用的进程,减缓贮藏的营养物质的消耗,达到保鲜保质,延长贮藏期的目的。
影响果蔬的呼吸作用的因素有温度、湿度、环境气体、机械损伤及植物激素。
(1)温度呼吸作用和温度的关系十分密切。
一般地说,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每升高10℃呼吸强度就增加1倍,如果降低温度,呼吸强度就大大减弱。
果蔬呼吸强度越小,物质消耗也就越慢,贮藏寿命便延长。
因此,贮藏果蔬的普遍措施,就是尽可能维持较低的温度,将果蔬的呼吸作用抑制到最低限度。
降低果蔬贮藏温度可以减弱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时间。
但是,不是温度越低越好,都有一定的限度。
一般来说,在热带、亚热带生长的果蔬或原产这些地区的果蔬其最低温度要求高一些,在北方生长的果蔬其最低温度就低一些。
农产品贮藏与保鲜技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农产品贸易的全球化,农产品的贮藏和保鲜技术变得愈发重要。
这些技术不仅能延长农产品的保质期,还可以减少损耗,并确保食品安全。
本文将探讨农产品贮藏与保鲜技术的各种方法以及其在不同农产品中的应用。
一、冷藏技术冷藏技术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农产品保鲜方法之一。
通过将农产品储存在低温环境中,可以减缓微生物的生长速度,从而延长其保质期。
冷藏一般适用于蔬菜、水果、肉类等易腐败的农产品。
冷藏可以通过冷藏库、冷藏车辆和家用冰箱等设备实现。
二、冷冻技术冷冻技术是将农产品在低温下迅速冷冻,使其转变为固态,以延长保质期的方法。
相比冷藏技术,冷冻技术可以更长时间地保存农产品,并且能够保持农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冷冻技术广泛应用于肉类、水产品和烘焙食品等领域。
三、真空包装技术真空包装技术是将农产品包装在无氧或低氧环境中,以防止氧气接触并减缓微生物的生长。
真空包装可以防止农产品中的氧化反应,延长其保质期。
这种技术常用于肉类、奶制品和坚果等产品的包装。
四、腌制与熏制技术腌制与熏制技术是将农产品浸泡在盐水或添加了防腐剂的液体中,以延长其保质期。
腌制可以改变农产品的味道和风味,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熏制技术则通过将农产品暴露在烟熏中,以杀灭细菌和延长保质期。
这两种技术在肉类和鱼类等食品加工行业广泛应用。
五、干燥技术干燥技术是将农产品去除水分,以减缓微生物的生长和延长保质期。
干燥技术可以通过自然风干、日晒、烘干和冷冻干燥等方法实现。
这种技术在水果、蔬菜、坚果和食用菌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六、化学保鲜技术化学保鲜技术是通过添加化学物质,如防霉剂、抗氧化剂和抑菌剂等,来保护农产品免受微生物的侵害。
化学保鲜技术常用于果蔬、果脯和果酱等产品的保鲜。
七、气调保鲜技术气调保鲜技术是通过改变农产品存储环境中的气体组成,例如去除氧气、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或调节湿度,来减缓农产品的呼吸作用和延长保质期。
气调保鲜技术适用于蔬菜、水果和割花等农产品。
果蔬贮藏保鲜技术
1.温度控制:果蔬贮藏温度一般应控制在0-10摄氏度之间,避免过
高或过低的温度影响品质并影响保鲜效果。
2.湿度控制:湿度控制可防止果蔬失水、腐烂,通常湿度应保持在80%-90%左右。
3.包装技术:采用透明无毒的包装材料,可有效减少果蔬的水分散失,防止细菌和虫害的侵害,延长果蔬的寿命。
4.气调技术:通过更换包装内部的气体成分和气压,可减缓果蔬的代
谢速度,延长果蔬的保鲜期。
5.冷冻技术:将果蔬冷冻后贮存,可有效减缓果蔬代谢速度,保持细
胞完整性,提高果蔬的保鲜期。
6.除菌、杀虫技术:采用紫外线、臭氧等杀菌技术,或喷洒无毒的农药,可有效防止细菌和虫害的侵害,延长果蔬的保鲜期。
7.调味、腌渍技术:采用适量的盐、醋、糖等进行调味和腌渍,可增
加果蔬的风味和口感,同时也能有效延长果蔬的保鲜期。
1.果蔬贮藏保鲜的意义果蔬的特点:易腐性,季节性,地域性。
调节市场果蔬淡旺季供应,丰富食物种类;提高附加值,增加收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2.果蔬贮藏保鲜技术传统贮藏保鲜技术:原始贮藏保鲜:堆藏、沟藏、窖藏,冷藏保鲜,气调贮藏保鲜。
现代贮藏保鲜技术:调压贮藏保鲜,新型保鲜剂保鲜,辐射贮藏保鲜,静电场保鲜,臭氧及负氧离子保鲜,生物技术保鲜。
3.小孔扩散规律气体通过多孔表面扩散的速率,不与小孔的面积成正比,而与小孔的周长或直径成正比。
4.萎蔫果蔬水分亏缺,不能维持细胞刚性致使茎、叶等幼嫩部分下垂、皱缩或卷曲的现象。
5.蒸腾作用的意义对于生长中的果蔬防体温升高;带动营养物质吸收(积极)对于采收后的果蔬失水→萎蔫→代谢失调(水解酶活性提高)(消极)6.如何控制采后蒸腾作用1.包装、打蜡或涂膜2.增加空气湿度3. 降低温度4.使用夹层冷库5.使用微风库7.呼吸作用与贮藏的关系8.为什么说活组织的冰点比死组织的低活组织与死组织的冰点也不同,活组织的冰点要低一些,因为活组织结冰时,细胞间隙冰晶要靠细胞内向外渗透的水分来扩大,由于原生质在低温下收缩,阻碍了水分的通过,所以结冰比较慢且冰点低。
另外,活组织的呼吸会放出一部分热,这也是使冰点下降的一个原因。
而死组织中的原生质已经变性,水分可以自由通过,冻结只是一个物理过程。
9.休眠休眠的概念:某些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遇到不良环境条件时,有的器官会暂时停止生长,这种现象称作休眠。
休眠的类型:自发休眠:内在原因引起被动休眠:外界环境条件引起休眠的三个阶段:休眠前期(休眠诱导期、准备阶段)生理休眠(真休眠、深休眠) 复苏阶段(强迫休眠阶段)休眠的原因:缺乏促进生长的物质:GA 赤霉素积累抑制生长的物质:ABA 脱落酸休眠期间的生理生化变化:原生质变化:质壁分离,对水的亲合能力下降。
激素平衡与休眠:ABA和GA 物质代谢与休眠酶与休眠影响休眠的因素及调控内部因素:种类,品种外部因素:温度:主要影响强制休眠期,温度低抑制发芽;湿度:低湿度抑制发芽;气体成分:低O2,适当CO2抑制发芽,主要对洋葱大蒜。
果蔬的贮藏保鲜技术
1. 冷藏保鲜:
冷藏保鲜是利用低温环境来保持果蔬的新鲜度和延长其保质期的一种方法。
一般情况下,果蔬的冷藏温度应控制在0-5℃之间,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0%-95%左右。
对于需要特别保护的果蔬,可以采用气调冷藏、真空冷藏、辐射冷藏等方式进行贮藏保鲜。
2. 气调保鲜:
气调保鲜是通过调节贮藏环境中气体成分来保持果蔬新鲜度的一种方法。
在密封的条件下,通过向贮藏环境中充入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使环境中的氧气浓度降低,进而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延长其保质期。
3. 真空保鲜:
真空保鲜是将果蔬放入真空袋中,排除空气并密封,以延长其保质期的一种方法。
由于真空环境下几乎无氧气,因此果蔬的新陈代谢会受到抑制,同时避免了空气对果蔬的氧化作用。
4. 防腐剂保鲜:
防腐剂保鲜是利用防腐剂来杀灭果蔬表面的细菌和真菌,以延长其保质期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氧化硫等,在使用时应注意控制用量和使用频率。
5. 生物保鲜技术:
生物保鲜技术是利用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来保持果蔬的新鲜
度和延长其保质期的一种方法。
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可以抑制果蔬的腐败和变质,从而延长其保质期。
里法川占蒜彳卫伟羊白々苴在中江n;口果蔬贮藏保鲜的基础知识1、果蔬呼吸作用的定义、方式及呼吸类型果蔬在贮藏中,生命活动的主要再现是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在一系列专门酶的参与下,经过许多中间反应所进行的一个缓慢的生物氧化一还原过程。
呼吸作用就是把细胞组织中复杂的有机物质逐步氧化分解成为简单物质,最后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果蔬的呼吸作用分有氧呼吸和缺氧呼吸两种方式。
在正常环境中(即氧气充足条件下)所进行的呼吸称为有氧呼吸。
体内的糖、酸被充分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热能,可用下式表示:C6H12O6+6O2-6CO2+6H20+674千卡果蔬在缺在缺氧状态下进行的呼吸称为缺氧呼吸(或无氧呼吸)。
在这种状态下,体内的糖、酸,不能充分氧化而生成二扪化碳和酸、醛、酮等中间产物。
可用下列方程式表示:C6H12O6-2CO2+2C2H5OH+28千卡有氧呼吸和少量的缺氧呼吸是果蔬在贮藏期间本身所具有的生理机能。
少量的缺氧呼吸也是一种果蔬适应性的表现,使果蔬在暂时缺氧的情况下,仍能维持生命活动。
但是长期严重的缺氧呼吸,会破坏果蔬正常的新陈代谢。
果蔬的呼吸类型可分为呼吸跃变型和无呼吸跃变型。
(1)呼吸跃变型:也称呼吸高峰型。
此类果蔬在成熟期出现的呼吸强度上升到最高值,随后就下降。
在这种呼吸跃变期,果实的风味品质最好,随后变坏。
故呼吸跃变期实际是果实从开始成熟向衰老过度的转折时期。
属于此类型的有番茄、网纹甜瓜、苹果梨香蕉等、、。
(2)无呼吸跃变型:又可分为呼吸渐减型和呼吸后期上升型。
A、呼吸渐减型,指果实在成熟期,呼吸强度逐渐下降,无呼吸高峰出现。
此类果实有柑桔、樱桃、葡萄等。
B、呼吸后期上升型,指果实成熟后期呼吸强度逐渐增加,无下降趋势,此类果实有柿、桃、草莓等。
2、果蔬田间热和呼吸热的区别果蔬采摘前后由于阳光和气温等因素暂蓄于果蔬体内的热量称之为田间热。
果蔬呼吸作用中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发出体外,这种热量称为呼吸热。
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研究作为大自然的馈赠,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是我们食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对我们的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水果和蔬菜的生长和采摘时间以及储存方式的不同,它们的保鲜期各不相同。
因此,研究果蔬贮藏保鲜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一、果蔬保鲜技术1. 温度控制温度是果蔬保鲜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般来说,保持食物的低温可以延长食物的寿命。
但是,不同的食物适合的储存温度不同,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食物选择不同的储存温度。
例如,蔬菜的储存温度应该保持在0℃-5℃之间,而柑橘类水果的储存温度则应该保持在7℃-10℃之间。
2. 湿度控制湿度是果蔬储存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如果食物处于高湿度环境中,那么它将会很快腐烂,同时如果食物处于过低的湿度条件下,它会变干且质量变劣。
因此,在储存食物的时候,我们需要控制其储存湿度。
例如,买回来的蘑菇应该放到湿度为90%的环境中,而根茎类蔬菜则需要放到湿度为95%的环境中。
3. 包装包装可以帮助食物保持新鲜。
透明的塑料薄膜是最常见的果蔬包装材料,在使用时,我们应该根据食物的类型和特点选择不同的封袋方法。
例如,对于易腐食物如肉类和水果,我们应该使用充气的包装袋,以增加其保鲜效果。
而对于根茎类蔬菜,则应该使用透气的包装袋,以保证其干燥和微氧的环境。
二、果蔬贮藏技巧1. 采摘时注意果蔬保鲜的第一步是在采摘时就保持它的新鲜度。
在采摘时,我们应该尽量将食物完整无损地摘取下来,并且尽可能不要使用手摸食物的表面,以免破坏其外层抗氧化物质的保护作用。
2. 分类储存食物的组成会影响其储存时间,因此我们需要将不同的食物分类储存。
有些水果和蔬菜在储存时会产生乙烯气体,这种气体会使得其他果蔬更容易变质腐烂。
因此,我们需要将这些排放乙烯气体的水果和蔬菜分开存放,以减少它们对其他食物的影响。
3. 监测储存条件为了确保食物的新鲜度,我们需要经常检查食物的储存环境,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果蔬贮藏保鲜基本技术目前在国内外广泛应用的贮藏方式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低温贮藏,即利用自然低温或人工降温(机械制冷或加冰)的方法,使贮藏环境在低温时进行贮藏;另一类是控制气体成分贮藏(简称气调贮藏)。
这种贮藏方式多是在低温条件下,调节贮藏场所中的气体成分,使之达到适于果蔬贮藏的气体指标,从而得到更好的贮藏效果。
随着果蔬贮藏技术和一些处理方法的不断改革和创新,除采用以上方式进行贮藏外,目前国内外对辐射处理、电磁场处理以及减压贮藏等方面的研究也较为注意,为果蔬贮藏开避了新的研究途径。
(一)简易贮藏保鲜简易贮藏包括堆藏、沟藏(埋藏)和窖藏三种基本形式,以及由此而衍生的假植贮藏和冻藏。
这些都是利用自然低温尽量维持所要求的贮藏温度,结构设备简单,并且都有一定的自发保藏作用。
1.堆藏是将果蔬直接堆放在田间和果园地面或空地上的临时性贮藏方法。
堆藏还可以作为一种预贮方法。
堆藏时,一般将果蔬直接堆放在地面上或浅沟(坑)中,根据气温变化,分次加厚覆盖,以进行遮荫或防寒保温。
所用覆盖物多就地取材,常驻用覆盖材料有苇席、草帘、作物秸秆、土等。
由于堆藏是在地面上堆积贮藏,因此果实入贮后受地温影响较小,而受气温影响较大,尤其在贮藏初期,因气温较高,堆温难于下降。
因此,堆藏不宜在气温高的地区应用,一般只在秋冬之际作短期贮藏时采用。
贮藏堆的宽度和高度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果蔬种类来决定。
2.沟藏是果蔬贮藏方法中较为简便的一种,根菜、板栗、核桃、山楂等一般多用此法保藏;苹果等水果也有采用此法保藏的。
沟藏应在地面挖沟或坑,埋藏地点应选择地势高燥,土质较粘重,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较低之处。
沟的方向在比较寒冷的地区,以南北长为宜;在较为温暖地区,多采用东西长方向,沟的深度一般根据当地冻土层的厚度而定,在冻土层以下贮藏。
埋藏的效果除受土温影响外,还与其宽度有关。
果蔬在沟内堆放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是堆积法,即将果蔬散堆于沟内,再用土(沙)覆盖;二是层积法,即每放一层果蔬,撒一层沙,层积到一定高度后,再用土(沙)覆盖;三是混沙埋藏法,将果蔬与沙混置后,堆放于沟内,再进行覆盖;四是将果蔬装筐后入沟埋藏。
农产品的贮藏与保鲜方法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重视,农产品的保鲜和贮藏问题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合理的贮藏与保鲜方法不仅能够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还能保持其营养成分的完整性和口感的良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农产品贮藏与保鲜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处理和保存农产品。
一、蔬菜类产品的贮藏与保鲜方法1. 放置于冰箱冷藏是蔬菜类产品保持新鲜度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将蔬菜类产品放入冷藏室,能够有效地减缓其新陈代谢速度,延长保鲜期。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蔬菜有不同的保鲜要求,如叶菜类应置于果蔬室,而根茎类则应放在冷藏室。
2. 脱水处理蔬菜类产品的贮藏和保鲜过程中,脱水处理是一种常用的技术手段。
将蔬菜进行切块或切丝后,通过脱水处理能够降低其水分含量,从而减缓腐烂速度,延长保鲜期。
此外,脱水还有助于减小产品体积,便于贮藏和携带。
3. 真空包装采用真空包装可以有效地抑制蔬菜类产品的呼吸作用,减慢其新陈代谢速度,达到延长保鲜期的目的。
将蔬菜类产品放入密封袋中,尽量排除空气,并进行密封处理,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氧气、水分和细菌的接触,从而降低腐烂的风险。
二、水果类产品的贮藏与保鲜方法1. 不同水果的贮藏原则不同种类的水果贮藏原则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热带水果如香蕉、菠萝等适合放在常温环境下保存。
其他水果如苹果、梨等则适合放置于冷藏室。
而柑橘类水果和葡萄则可以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2. 定期检查与翻动为了保持水果的保鲜度和品质,应定期检查水果的存放状况,并进行适当的翻动。
这样可以避免水果在贮藏过程中产生压力、积累水分和细菌,减少腐烂的风险。
3. 不宜与其他食材存放在一起水果含有较高的乙烯释放物质,容易加速其他食材的成熟和变质。
因此,在贮藏过程中,应尽量将水果与其他食材进行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三、畜禽类产品的贮藏与保鲜方法1. 低温储存畜禽类产品的贮藏通常采用低温储存的方式,以减缓产品内部物质代谢的速度,延长保鲜期。
将畜禽类产品放置在冷冻室或冷藏室中,能够有效地抑制细菌生长和蛋白质的降解,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口感。
简述果蔬贮藏保鲜的意义。
摘要:
一、引言
二、果蔬贮藏保鲜的意义
1.保持果蔬新鲜度
2.延长销售周期
3.减少损耗
4.保障食品安全
5.提高经济效益
三、结论
正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果蔬作为我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贮藏保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果蔬贮藏保鲜的意义。
首先,果蔬贮藏保鲜有助于保持果蔬的新鲜度。
新鲜的果蔬口感更好,营养价值更高,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通过适当的贮藏方法,可以延长果蔬的保质期,确保其在出售时保持良好的品质。
其次,果蔬贮藏保鲜可以延长销售周期。
在丰收季节,果蔬的价格往往较低,通过保鲜技术储存起来,可以在淡季供应市场,从而调节市场供应,稳定价格。
第三,果蔬贮藏保鲜有助于减少损耗。
在运输、储存过程中,果蔬容易受
到挤压、碰伤等损伤。
通过适当的保鲜措施,可以降低损耗,减少资源的浪费。
第四,果蔬贮藏保鲜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
保鲜技术可以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降低农药残留,确保果蔬的食品安全。
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果蔬贮藏保鲜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延长销售周期、减少损耗等措施,可以降低果蔬的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收入。
同时,保鲜技术还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增长。
总之,果蔬贮藏保鲜具有重要意义。
不仅有助于保持果蔬的新鲜度和品质,还可以延长销售周期、减少损耗、保障食品安全、提高经济效益。
果蔬产品贮藏保鲜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果蔬产品贮藏保鲜的重要性。
2. 掌握常见的果蔬贮藏保鲜技术及其原理。
3. 能够根据不同果蔬的特性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贮藏保鲜方法。
二、教学内容1. 果蔬产品贮藏保鲜的意义解释果蔬产品贮藏保鲜的重要性讨论不当贮藏对果蔬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2. 果蔬产品贮藏保鲜的原理介绍果蔬呼吸作用和乙烯产生的影响解释低温、湿度、氧气和二氧化碳对果蔬贮藏的影响3. 常见果蔬贮藏保鲜技术介绍冷藏、冷冻、气调贮藏、真空贮藏等方法分析各种贮藏技术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4. 选择合适的贮藏保鲜方法根据不同果蔬的特性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贮藏方法讨论如何平衡贮藏成本和果蔬品质保持5. 贮藏保鲜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介绍如何监控贮藏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讨论常见贮藏问题(如腐烂、霉变)的预防和管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果蔬贮藏保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不同贮藏方法的适用性和优缺点。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贮藏方法。
4. 小组活动:分组进行实验或模拟贮藏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果蔬贮藏保鲜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和贮藏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相关教材或指导书。
2. 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增加课堂趣味性。
3. 实验材料:提供实际果蔬产品进行实验和模拟贮藏过程。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相关案例和最新研究成果,丰富教学内容。
六、实践操作与技巧1. 学生将亲自动手进行果蔬的贮藏操作,包括清洗、分类、包装和放入贮藏设施。
2. 着重讲解和演示正确的贮藏操作技巧,如如何避免挤压、切割和损伤果蔬。
3. 强调在贮藏过程中的卫生和消毒措施,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侵害。
七、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1. 分析常见的果蔬贮藏问题,如腐烂、霉变、变色、变味等。
果蔬贮藏保鲜技术原料选择原料应选择鲜嫩(八成熟)、无腐烂、无严重病虫害的果蔬。
清洗采摘后的果蔬放入清洗液中,洗掉表面污垢及虫卵等。
杀菌消毒方法一:将清洗干净的果蔬放入0.1%~0.2%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3分钟。
方法二:采用过氧乙酸溶液杀菌。
过氧乙酸溶液的配制:原料有冰醋酸4.5%、双氧水5.5%和水90%。
先将冰醋酸与双氧水缓慢地混合均匀,再将其倒入水中,搅拌均匀后置于阴凉处放置3天即得1%的过氧乙酸溶液。
使用方法与使用高锰酸钾溶液相同。
漂洗果蔬杀菌消毒后立即放入干净的自来水中漂洗,洗去表面残留的杀菌液,捞出后放在苇席上,在阴凉处沥干表面水分。
涂膜以浸、涂或喷等方式将涂膜保鲜液均匀地涂在果蔬表面,涂后立即放在苇席或竹席上,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下晾干,果蔬表面即形成一层透明的半透气性保鲜薄膜。
贮藏条件(1)选用通风避光、无鼠害的房间。
(2)使用前用1.5%的漂白粉溶液喷洒房间或地窖的四壁。
也可喷洒0.3%的过氧乙酸溶液。
(3)贮藏室地面要撒适量石灰。
(4)要及时去除果蔬呼吸过程中释放的乙烯气体。
(5)定期开窗通风1~2小时,冬季选择在中午。
注意事项(1)果蔬贮藏方式最好为窖藏,贮藏温度为0℃~15℃,梨、桃、李子、葡萄、草莓、蒜薹的较适宜贮藏温度为0℃~5℃,青椒、青番茄、黄瓜的较适宜贮藏温度为8℃左右。
(2)果蔬入库应选择在早晨4~5时进行。
(3)采用本技术对叶菜类进行保鲜时,除选用涂膜保鲜液外,也可购买臭氧保鲜机保鲜,效果较好。
(4)在贮藏过程中,如发现有果蔬老化、变软现象应及时出库销售,发霉的果蔬要及时清除掉。
名词解释:1. 成熟与衰老:果实生长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果实充分长大养分充分积累,已经完成发育并达到生理完善的阶段,称之为成熟;代谢从合成转向分解,导致老化并且组织最后衰亡的过程,称之衰老。
2. 呼吸作用:是指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在酶的作用参与下,逐步氧化分解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 呼吸跃变:成熟开始时,呼吸强度急剧上升,达到高峰后便转为下降,直到衰老死亡,这个呼吸强度急剧上升的过程称呼吸跃变。
4. 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果蔬组织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是与物理学的蒸发过程不同,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
5. 果蔬休眠:块茎、鳞茎、球茎和根茎类蔬菜,在结束生长时间,产品器官积累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原生质内部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新陈代谢明显降低,水分蒸腾减少,生命活动进入相对静止状态。
6. 完熟:是指果实达到成熟以后,即在果蔬成熟的后期,组织内发生一些列急剧的生理生化变化,果实表现出特有的颜色、风味、质地,达到最适于使用的阶段。
7. 冷链:是指果蔬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直至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环境中,以保证果蔬质量、减少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8. 常温贮藏:一般指在结构较为简单的贮藏场所,利用自然温度随季节和昼夜不同时间变化的特点,通过人为措施,利用自然界的低温资源(空气、冰雪、地下水、土壤等),使贮藏场所的温度达到或接近产品贮藏所需要温度的一类贮藏方式。
9. 机械冷藏:是利用在良好隔热材料建筑的仓库中,通过机械制冷系统的作用,将库内的热传送到库外,使库内的温度降低兵保持在利于延长产品贮藏寿命的水平的一类贮藏方式。
10. 气调贮藏:以改变贮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增加CO2和降低O2浓度)来实现长期贮藏果蔬的一种方法。
11. 冰温贮藏:指从0℃开始到生物体冻结为止的温度区域,在该温度区域进行果蔬贮藏的一种方法。
农产品贮藏与保鲜技术农产品的贮藏和保鲜是农业领域中关键的一环。
合适的贮藏和保鲜技术可以有效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减少损耗,并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农产品贮藏和保鲜技术,为读者提供相关知识和实践指导。
一、低温贮藏技术低温贮藏技术是目前较为常见和有效的农产品保鲜方法之一。
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可以有效抑制农产品中的生理活性和微生物生长,达到延长保鲜期的目的。
其中,冷藏技术是将农产品贮藏在0℃至8℃的低温环境中,通常适用于新鲜果蔬、肉类和水产品等。
冷冻技术则是将农产品贮藏在-18℃至-30℃的低温环境中,适用于肉类、海鲜和冷冻果蔬等。
二、真空包装技术真空包装技术是一种通过排除包装袋内氧气,减少微生物生长和氧化反应的方法。
真空包装可以减轻农产品的氧化程度,保持其色泽和口感。
对于果蔬、干货、肉类和花卉等农产品,真空包装可以有效延长保鲜期,并减少食品浪费。
三、激光标记技术激光标记技术是一种无损标记和贮藏农产品的方法。
通过激光刻蚀农产品表皮,可以直接在表面刻画识别码、品牌标志等信息。
与传统贴纸或印刷方式不同,激光标记技术不会对农产品产生气味和有害物质,且标记内容不易磨损或模糊,有助于提高农产品贮藏和物流管理的效率。
四、气调贮藏技术气调贮藏技术是通过调节农产品贮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以减缓农产品的呼吸作用和成熟速度,从而延长保鲜期。
常见的气调贮藏方法包括增氧、减氧和控制乙烯等气体的浓度。
气调贮藏技术广泛应用于蔬菜、水果和谷物等农产品中,可有效延缓其成熟、腐烂和营养损失。
五、湿度调控技术湿度调控技术是通过调节农产品贮藏环境中的湿度,以控制农产品的蒸发速率和水分流失,保持其外观和质量。
常用的湿度调控技术包括湿度调节装置、覆膜包装和蒸发冷却等。
湿度调控技术适用于蔬菜、水果和鲜切花等农产品,可以有效减少贮藏期间的脱水和质量损失。
六、其他保鲜技术除了以上介绍的主要保鲜技术,还有一些其他有效的保鲜方法。
例如,抗菌剂的使用可以抑制农产品中的微生物生长,并延长保鲜期。
农业的农产品贮藏与保鲜农业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经济活动之一,它保障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农产品是农业的重要产物,但由于其特殊性,农产品的贮藏与保鲜一直是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农业的农产品贮藏与保鲜的相关问题,并针对不同农产品,介绍适合的贮藏和保鲜方法。
一、农产品的贮藏基本原则农产品的贮藏目的是为了延长其保鲜期,降低损耗并确保产品的品质。
为此,我们应根据农产品的特性,制定相应的贮藏基本原则。
1. 温度控制:不同的农产品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
通常情况下,降低农产品的温度可延长其保鲜期。
一般而言,蔬菜和水果的贮藏温度应在0-5摄氏度,而肉类和禽类的贮藏温度则应在-18摄氏度以下。
2. 湿度控制:农产品的贮藏湿度对其新鲜度和口感有很大影响。
如蔬菜和水果对湿度的要求较高,应控制在80-95%之间;而肉类和禽类则要求较低的湿度,应控制在60-75%之间。
3. 通风条件:通风有助于控制农产品贮藏环境中的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湿度。
适当的通风可以防止霉变和腐烂,并保持农产品的新鲜度。
4. 防虫防病:农产品贮藏过程中容易受到虫害和病害的侵害。
因此,要采取相应的虫害和病害防治措施,如使用农药喷洒、粘虫纸、通风等方法,以保证产品的贮藏品质。
二、常见农产品的贮藏与保鲜方法1. 蔬菜的贮藏与保鲜蔬菜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农产品,其贮藏与保鲜方法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日常饮食品质。
以下是几种常见蔬菜的贮藏与保鲜方法:(1)叶菜类(如青菜、菠菜):应先洗净,剪去叶柄,用塑料袋或保鲜袋包装,贮存在冰箱中;或将叶菜放入盆中,加少量水,保持湿度,然后放置于阴凉处。
(2)根茎类(如红薯、胡萝卜):应将蔬菜清洗干净,晾干后储存在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3)果菜类(如西红柿、黄瓜):成熟的果菜应尽快食用,未成熟的果菜可贮存在室温下,不宜与其他果蔬放在一起。
2. 水果的贮藏与保鲜水果是一种稍微复杂的农产品,因为不同水果的特点和贮藏方法各有所异。
农家之友 2011.0524新技术•加工贮藏XIN JI SHU •JIA GONG ZHU CANG1、樱桃:樱桃属呼吸跃变型水果,有呼吸高峰和后熟作用。
主要的保鲜方法:⑴气调贮藏。
在小包装盒内衬0.06~0.08毫米的聚乙烯薄膜,装入樱桃扎口后放在-1~-5℃冷库中贮藏,使袋内氧3~5%,二氧化碳10~25%。
⑵电离辐射保鲜。
电离辐射不仅可以干扰基础物质代谢、延缓果实的成熟与衰老,还可以杀虫、灭菌和消毒,减少因病虫滋生和微生物引起的果实腐烂。
樱桃一般采用0.75~3.0戈瑞辐射。
2、草莓(1)冷藏。
果实采摘后应及时预冷至1℃,再进行冷藏,温度为0.5±0.2℃,相对湿度85~95%。
(2)贮藏。
将草莓果实先置0.3%过氧乙酸与50ppm 赤霉素的冷却混合液中浸渍1分钟,置冷风(0~1℃)下吹干药液后,将果实放入包装盒内,再装入聚乙烯塑料袋中,在袋中放入适量亚硫酸钠及乙烯吸收剂,扎紧袋口,进行气调贮藏,二氧化碳6~15%(不可超过20%),氧3~5%,贮藏温度0℃(3)植酸浸果。
用1%植酸+0.5%山梨酸浸果处理,室温下可保鲜1周。
⑷二氧化硫处理。
把草莓放入塑料盘中,分别放入1~2袋二氧化硫慢性释放剂(注意应与果实保持一定距离),用封条将塑料盒密封。
3、香椿:(1)室内摊贮。
选凉爽、湿润、通风的室内,先在地上洒少量水,再铺一层席,把香椿平摊席上,约10厘米厚,可短期贮藏。
(2)浸茎贮藏。
香椿整理成把,竖立于3~4厘米水中浸1昼夜,再装箱放阴凉通风处,可短期贮藏(3)冷藏。
先将捆成把的香椿预冷,然后装入已衬有0.02~0.03毫米聚乙烯薄膜的纸箱内,再加放一包乙烯吸收剂,最后将薄膜折叠盖好送入冷库。
要求库温0~1℃,湿度80~85%,可贮存1个月左右。
4、菜花:(1)窖藏。
将已成熟的花球,连同2~3轮叶片捆扎在一起,留3-4厘米的根,放在窖内菜架上,给予适宜的温湿度。
窖温高时,可在夜间放风(2)冷藏。
果蔬加工技术一、果蔬贮藏与保鲜(一)果蔬的种类及常用品种1.果品的种类依果实构造分为一一仁果类、核果类、浆果类、柑橘类、坚果类和柿枣类2.蔬菜依食用部位不同分为一一根菜类、茎菜类、叶菜类、果菜类及其他类(二)果蔬加工保藏基本原理果蔬加工品是利用食品工业的各种加工工艺处理新鲜果蔬而制成的产品。
果蔬加工是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果蔬在加工过程中己丧失了生理机能。
果蔬加工原理是在充分认识食品败坏原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L食品的败坏食品变质、变味、变色、生霉、酸败、腐臭、软化、膨胀、混浊、分解、发酵等现象统称败坏。
败坏后的产品外观不良,风味减损,甚至成为废物。
造成食品败坏的原因是复杂的, 往往是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起主导作用的是有害微生物的危害。
因此,保证食品质量便成为食品生产中最重要的课题,自始至终注意微生物的问题就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3.微生物4.褐变褐变:在果蔬加工品中加工制品变褐这一现象称为褐变。
褐变影响产品外观,降低其营养价值。
褐变可分为酶促褐变(生化褐变)和非酶褐变(非生化褐变)。
(1)酶促褐变(2)非酶褐变非酶褐变是在没有酶参与的情况下发生的褐变称为非酶褐变。
非酶褐变的类型包括:①美拉德反应②焦糖化褐变③抗坏血酸褐变(三)食品保藏方法根据加工原理,食品保藏方法可以归纳为五类:(1)抑制微生物和酶的保臧方法(2)利用发酵原理的保藏方法(3)运用无菌原理的保藏方法(4)应用防腐剂保藏方法(5)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的保藏法(四)果蔬采收及采后生理1.果蔬的采收果实的成熟度一般可划分为三种:(1)可采成熟度一一果实的生长发育已经达到可以采收的阶段,但还不完全适于鲜食。
加工范围:贮运、罐藏和蜜饯加工(2)食用成熟度一一此时采收的果实食用品质最佳。
表现该品种固有的色、香、味和外形,其化学成分和营养价值也达到最高点,风味最好。
加工范围:适鲜食、短期贮藏、制汁、酿酒(3)生理成熟度果实在生理上已达到充分成熟,种子颜色变深褐色,果肉开始软绵或溃烂加工范围:以食用种子的核桃、板栗及作培育用的种子,宜在这时采收2.果蔬采后生理变化果蔬采后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呼吸作用,蒸腾作用(1)果蔬呼吸类型:呼吸跃变型:也称呼吸高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