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的保肝类药物
- 格式:ppt
- 大小:120.00 KB
- 文档页数:22
护肝药,即用于保护肝脏功能的一类药品,指具有改善肝脏功能、促进受损肝细胞再生、 增强肝脏解毒功能等作用的药物。
护肝药因其种类不同、副作用不同,适应证也不尽相同。
因此,在保肝治疗中,首先应去除 引起肝细胞损伤的病因,其次再选择适宜的保肝药进行治疗。
1.抗炎类保肝药抗炎类保肝药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甘草酸制剂和双环醇,其中甘草酸制剂根据结构不同又分为 四代。
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炎类护肝药品种及特点见表Io 表1抗炎类保肝药甘草酸制剂的应用原则:代表药物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复方甘草酸首(第二代) 抗炎、 保护 甘草酸二镂 (第三代) 异甘草酸镁 肝细胞、改 善肝功能、 有激素样作 用、利胆、 抗纤维化、 增强细胞免 疫及抗过敏 作用 肝功能异常的 病毒性肝炎(Ia )、药物性肝损(I a )、酒精性肝病(Il b )、非酒精性脂肪肝 病(Il b )、自身免疫性肝病(IIb )、伴有肝功能异常的肝硬化与肝癌患者(II(第四代)b )、肝衰竭(I b )、围手术期肝 功能异常(H b ) 等双环醇慢性肝炎所致的氨基转移酶升高成人常用剂量 一次25mg (1 片),必要时可 增至50mg (2 片),一日3次, 最少服用6个月 或遵医嘱,应及 渐减量过敏、假性醛固酮、心悸、头晕、皮疹、呕吐等。
严重低钾血症、⅛钠血症、高1肝功能好 转后应逐渐 减量;②合 并高血压的 患者应慎 血压、心衰、肾衰患者禁用 用;3复方 甘草甜素在 肝性脑病时 慎用,因含 疏基可能增 加硫醇含量不良反应少,个别患 者可能出现 的不良反应均为轻、中 度,一般无 需停药、或 短暂停药、或对症治疗 即可缓解肝功能失代偿者慎用(1)甘草酸制剂是在病因治疗基础上的辅助治疗,只要存在肝脏炎症表现(即ALT、AST 异常)即可应用。
(2)鉴于甘草酸制剂品种繁多,剂型各异,具体应用的剂量和用法应以各自药物说明书标注为准。
(3)根据不同肝病的特点,应用疗程可长可短,具体停药标准建议以肝脏炎症消失,即ALT、AST恢复正常再巩固应用4〜12周并逐渐减量为妥。
保肝药物:临床治疗中的良师益友在我作为一名医生的临床治疗实践中,保肝药物如同我的良师益友,它们在维护患者肝脏健康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肝脏不仅是体内重要的代谢器官,还承担着解毒、储存营养物质等多种功能。
当肝脏功能受损时,将会对患者的整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掌握并合理运用保肝药物,对于保护和恢复肝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众多保肝药物中,抗炎保肝药是我治疗肝脏疾病时常用的药物之一。
它们能够有效地抑制肝脏的炎症反应,减轻肝脏的损伤。
例如,双环醇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肝脏炎症的程度。
水飞蓟宾是一种具有稳定肝细胞膜作用的药物,它能有效地减轻肝脏炎症。
解毒保肝药在治疗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
这类药物能够帮助肝脏对有毒物质进行生物转化,从而降低有毒物质对肝脏的损害。
常用的解毒保肝药物有还原型谷胱甘肽和硫普罗宁等。
这些药物通过提供巯基,促进有毒物质的解毒过程,保护肝脏免受损害。
除此之外,抗氧化保肝药也是我在治疗肝脏疾病时的重要选择。
这类药物能清除肝脏中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肝细胞的损伤。
例如,维生素E、维生素C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抗氧化药物,能提高肝脏的抗氧化能力,保护肝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在实际应用中,我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选择合适的保肝药物。
对于慢性肝炎患者,我会优先考虑使用抗炎保肝药和抗氧化保肝药。
而对于肝硬化患者,我则会选择解毒保肝药和抗氧化保肝药,以减轻肝脏的负担,延缓病情的进展。
然而,在使用保肝药物时,我也会注意到患者的个体差异。
不同患者的肝功能、病情严重程度以及药物耐受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使用保肝药物时我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我深知,保肝药物的使用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以免影响疗效。
在临床治疗中,我深刻体会到保肝药物的重要性。
它们能有效地保护肝脏,改善肝功能,延缓肝纤维化进程以及防止肝硬化。
通过与保肝药物的紧密合作,我相信我们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为他们的肝脏健康保驾护航。
护肝药物一、常用保肝药物1、维生素及辅酶、肌苷类、氨基酸类:促进能量代谢,保持代谢所需各种酶的正常活性,促进三磷酸循环,促进脂肪代谢。
主要包括各种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以及辅酶A,肌苷等。
脂溶性维生素剂量大时可能加重肝脏负担,一般不用。
辅酶A 100u/支基本组成辅酶A是一种含有泛酸的辅酶,在某些酶促反应中作为酰基的载体。
由泛酸、腺嘌呤、核糖核酸、磷酸等组成的大分子,与醋酸盐结合为乙酰辅酶A,从而进入氧化过程。
作用用途辅酶A Coenzyme A (Co A) 为体内乙酰化反应的辅酶,对糖、脂肪及蛋白质的代谢起重要作用,其中对脂肪代谢的促进作用更加重要。
本品能激活体内的物质代谢,加强物质在体内的氧化并供给能量。
适应症:主要用于白细胞减少症及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对脂肪肝、急慢性肝炎、冠脉硬化、慢性动脉炎、心肌梗死、慢性肾功能减退引起的肾病综合征及尿毒症、新生儿缺氧、糖尿病和酸中毒等可作为辅助治疗使用。
临床常用以组成“能量合剂”(辅酶A、ATP、胰岛素、葡萄糖和钾盐),可能提供能量,促进糖代谢和其它代谢过程,有利于肝功能恢复。
用法用量静滴,50U~200 U/次,50 U~400 U/日,临用前用5%GS500ml溶解后静滴。
肌注:50U~200 U/次,50 U~400 U/日,临用前用氯化钠溶液2ml溶解注射。
注意事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禁用。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肌苷 2ml:100mg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各种心脏疾患、急性及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此外尚可治疗中心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等。
药理作用本药为人体的正常成分,为腺嘌呤的前体,能直接透过细胞膜进入体细胞,参与体内核酸代谢、能量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
本药能活化丙酮酸氧化酶系,提高辅酶A的活性,活化肝功能,并使处于低能缺氧状态下的组织细胞继续进行代谢,有助于受损肝细胞功能的恢复。
并参与人体能量代谢与蛋白质合成。
常用的保肝药物及特点作者:吴剑华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0年第42期甘草酸制剂甘草酸制剂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保肝药物。
它是从中药甘草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有18α、18β2种异构体。
第一代为甘草甜素(现已不用);第二代为复方甘草酸苷,为β体甘草酸单铵盐类,以强力宁、强力新、美能为代表产品;第三代为以α体为主的α、β体混合制剂,以甘利欣为代表,另外甘利欣有口服胶囊制剂和其改进产品甘平(甘草酸+大豆磷脂);第四代为纯α体制剂,以甘镁(异甘草酸镁)为代表制剂。
α体的抗炎、激素样作用强于β体。
甘草酸制剂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抑制细胞磷脂酶A2活化,减少因子的生成、抑制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减少一氧化氮生成等,从多环节、多位点减轻炎症反应。
甘草酸制剂具有强大的抗炎、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的作用,有激素样作用而无明显激素样不良反应,且有良好的利胆作用,广泛地应用于各型肝炎的治疗。
另外,近年的研究表明,甘草酸制剂除抗炎作用外,还具有抗纤维化、增强细胞免疫、免疫调节、抗过敏抗炎作用。
它还可用于肝脏之外的抗纤维化、调节免疫、抗过敏治疗。
降酶药此类药物具有快速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的作用,代表药物为联苯双酯、双环醇、五味子制剂、垂盆草制剂等。
有研究认为,此类药物具有抗氧化、稳定肝细胞膜的功能,亦有一定的促进蛋白合成、减少细胞凋亡的作用。
但也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认为,此类药物的降酶作用原理为它直接抑制了血清中转氨酶的活性,其降酶作用仅仅是一种假象,而肝脏的病理損害并无改善,所以并无真正的护肝作用。
鉴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对降酶类药物应该抱谨慎态度,不应该作为常规药物使用,更不能只顾降酶而忽视了抗病毒和其他保肝药治疗。
肝病医生应该充分了解保肝药作用机理、充分判断患者病情的情况,有选择地使用。
同时要注意使用保肝药的适应证、与抗病毒药的合理配合。
硫普罗宁硫普罗宁与还原性谷胱甘肽同属于抗氧化剂类保肝药,也是一种含巯基的化合物,作为自由基清除剂保护肝细胞内线粒体内的含巯基酶类的活性。
常见保肝护肝药一览表药名:复方保肝宁 Proheparum comp(普罗海派尔)功能:临床适用于脂肪肝,急慢性肝炎、胆囊炎以及作为酒精与食物中毒,使用麻醉剂后的肝脏保护剂。
药名:肝宝 Bilsan功能:临床可作为肝炎及黄疽病之补剂,及用于消化系统失调、胃肠胀气、胆囊切除后要长期服用,以促进肝脏胆汁的分泌等。
注意事项:急性严重肝炎及胆管阻塞患者禁用。
药名:肝立健 Simepar功能:可用于慢性肝炎、初期肝硬变等。
另外对服用某些对肝细胞有掼害的药物时,可兼服本品保肝。
药名:肝隆 Hepaloges功能:临床可用于急慢性肝炎或退行性病变、脂肪肝、肝硬化、肝源性便秘等,还可用于胆手术后的治疗。
注意事项:严重肾功能损伤和肝昏迷禁用。
药名:肝素钙 Heparin Calcium功能:临床适用于病毒性肝炎,包括急性黄疽型肝炎、慢性肝炎、重症肝炎等,以及肺气的治疗。
注意事项:少数患者注射后可有局部疼痛、红肿、鼻出血等不良反应。
但并不严重,不影响治疗严重外伤、外伤性出血性休克、脑内或颅内出血等患者禁用。
药名:肝炎灵(山豆根注射液)功能:临床可用于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慢性活动性的迁延性肝炎的治疗。
注意事项:用后少数患者可有口干、喉痒感、轻度头晕一般并不严重。
药名:核糖核酸 Ribonucleic Acid功能:临床可用于治疗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化等。
药名:黄芩甙 Baicalin功能:临床可用于急性、迁延性、慢性肝炎等。
药名:克劳酸 Guronsan功能:故本品临床可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变、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等。
也可用于风湿病、关节炎等。
药名:利度卡丁 Reduzdyn(沥毒停)作用机理:为德国生产的一种复方制剂。
本品能促进机体细胞的氧化还原过程及调节酶促过程。
具有保护肝细胞、中和毒素,促进核酸代谢及促进肝细胞再生等作用。
功能:临床适用于急性肝炎、感染和中毒性肝疾病及职业性疾病、瘙痒和辐射病等。
保肝药物分类及临床合理应用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包括代谢、解毒、合成蛋白质等。
然而,肝脏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药物、酒精、病毒等,导致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保肝药物是治疗这些肝脏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将介绍保肝药物的分类及临床合理应用。
抗炎保肝药物:这类药物主要针对炎症性肝病,如急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常见的抗炎保肝药物包括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类、双环醇等。
解毒保肝药物:这类药物具有解毒功能,可以清除体内的有毒物质,如重金属离子、药物残留等。
常见的解毒保肝药物包括N-乙酰半胱氨酸、硫普罗宁等。
促进能量代谢的保肝药物:这类药物可以促进肝脏的能量代谢,提高肝脏的功能,如维生素B族、辅酶A等。
抗纤维化保肝药物:这类药物主要针对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可以抑制肝脏纤维化的进展,如秋水仙碱、干扰素等。
明确诊断:在使用保肝药物前,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明确诊断,确定肝脏疾病的原因和类型。
选择合适的药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因,选择合适的保肝药物进行治疗。
同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
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经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包括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给药途径等。
监测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肝功能和其他相关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药物的副作用。
调整治疗方案:根据监测结果和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保肝药物的分类及临床合理应用对于治疗肝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在使用保肝药物时,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共同促进肝脏健康的恢复。
保肝药是临床广泛应用于防治肝脏疾病的药物,它们能够不同程度地保护肝脏功能,改善肝脏病理状态,促进肝脏损伤修复。
然而,如何评价保肝药的临床疗效以及如何合理应用保肝药,是临床实践中需要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