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流计算程序
- 格式:xls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2
项目六堰流水力分析与计算堰是河渠中修建的既可挡水而顶部又可以溢流的水工建筑物,是水利工程蓄水调度、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的主要工程措施之一。
堰流水力分析与计算项目的主要任务是掌握堰流分类、堰流水力计算公式及影响因素分析,薄壁堰流、实用堰流、宽顶堰流流量系数、侧收缩系数及淹没系数确定方法;会根据实际工程资料进行堰流水流现象分析,能进行薄壁堰、实用堰、宽顶堰过流能力计算。
任务一堰流水力分析1 堰流及其分类1.1 堰及堰流堰是河渠中修建的既可挡水而顶部又可以溢流的水工建筑物,堰的上游水流受其约束,上游水位壅高,水流经堰顶泄流时,堰对水流有局部的侧向收缩或底坎垂向收缩约束,形成堰顶水面不受任何约束呈连续的自由降落的急变流,这种水流现象称为堰流。
见图6-1。
图6-11.2 堰流分类在水利工程中,常根据不同的建筑条件及使用要求,将堰作成不同的类型,堰的外形不同,其过水能力也不同,对堰流进行水力计算之前首先对堰流进行分类。
在图6-1中,P1表示堰顶超出上游河床的高度,称为上游堰高;P2表示堰顶超出下游河床的高度,称为下游堰高;H为堰上水头,它是距堰壁(3~4)H的0-0过水断面处,从堰顶起算的水深。
堰前0-0过水断面的平均流速v 0称为堰前行近流速,堰的上游水位也应在此量测;δ为沿水流方向水流溢过堰顶的厚度。
根据堰顶厚度δ与堰上水头H 的比值,将堰流分为以下三种:(1)薄壁堰流—堰顶厚度δ≤ 0.6 7H 时,称为薄壁堰。
通过薄壁堰顶下泄的水流,水舌下缘与堰顶只有线的接触,下泄水流几乎不受堰顶厚度δ的影响,水面呈单一降落曲线的水流叫薄壁堰流(图6-1a )。
(2)实用堰流——堰顶厚度0.6 7H <δ≤2.5H 时 ,称为实用堰。
通过堰顶下泄的水舌下缘与堰顶呈面接触,水流受到堰顶的约束和顶托,但其泄流主要是重力作用,水流仍是单一降落的曲线,这种水流叫实用堰流(图6-1b )。
(3)宽顶堰流—堰顶厚度2.5H <δ≤10H 时,称为宽顶堰。
实验十 堰流实验一、实验目的1.实测自由出流条件下实用堰(或宽顶堰)流量系数m 值的大小,点绘流量系数m 值和堰上仝水头H 0之间的关系曲线,加深对m 值影响因素的理解。
2.测定堰流淹没系数,观察堰流从自由出流到淹没出流变化的水流现象。
二、实验原理及设备1.原理在明渠中,当设置某一堰型的建筑物后,水流的运动状态发生一有规则变化,根据能量方程导出在无侧收缩自由出流时堰流的基本公式是:2/30H g 2mb Q = 2/30H g 2b /Q m =∴2.打开进水阀门,放入水槽,并调节尾门,保持自由出流,待水流稳定后分别测量量水堰和实用堰堰(3-4)H 处的水面测针读数。
3.从小到大依次改变流量,重复以上步骤,共做3-6次。
4.测定最后一次后,调节尾门,改变下游水深,使堰流从自由出流缓缓向淹没出流过渡,并注意观察堰上、下游水位变化情况,对宽顶堰,当0sH h ≥0.8即为淹没出流,对WES剖面的实用堰当0sH h ≥0.15即为淹没出流。
5.当水流变成淹没出流时,读记该状态下堰上游水面针读数和堰下游水面测针读数。
6.列表计算,并点绘各种流量下的H 0~m 关系曲线,分析m 值随H 0的变化规律。
7.在绘好的H 0~m 关系曲线上,据淹没状态下H 0查m 值,将淹没状态下的m 和H 0代入式2/30H g 2mb /Q =σ中去,计算出σ来。
注意事项:(1)实测堰流流量系数时应从小到大依次改变测量,每次的改变量不要太大,尽量使每次的改变量大致相同。
(2)每改变一次流量,都尽可能观察几分钟,待水流稳定后再测量。
(3)实没堰流流量系数时的最小流量,不宜太小,要保持上游量水堰水舌脱离堰板,且保证被测的宽顶堰的δ/H 0>0.67。
(4)实验时流量也不宜过大,流量过大,水流容易外溅,且因强烈紊动而引起水面波动,使测针读数不准。
(5)实测堰流的淹没系数时,应在大流量的情况下,保持来流固定,改变下游水深而形成淹没。
1、 游水位较低,水流在流出堰顶时将产生第二次跌落。
同一堰,当堰上水头 H 较大时,视为实用堰;当堰上水头较小时,视为宽顶堰。
§ 8-2 堰流的基本方程 以宽顶堰为例来推求堰流的基本方程 取渐变流断面 1-1 C-C (近似假设渐变流) 以堰顶为基准面, 列两断面能量方程:3mb 2gH 02式中: b ——堰宽——流速系数m ——流量系数,适用:堰流无侧向收缩注:堰流存在侧向收缩或堰下游水位对堰流的出水能力产生影响时,可对此公式进行 修正。
§ 8-3 薄壁堰一、分类: 矩形薄壁堰→较大流量 按堰口形状: 三角形薄壁堰→较小流量 梯形薄壁堰→较大流量1、 1、 矩形薄壁堰① ① 矩形薄壁堰的自由出流;在无侧向收缩的影响时,其流量公式为:3Q mb 2g H 02上式为关于流速的隐式方程, 了;两边均含有流速, 一 般计算法进行计算, 较复杂, 于是, 为计算简便, 将上 式改写成:m 0b 2gH2、 4、10时,用明渠流理论解决不能用堰流理论。
h f不可忽略。
20 v 0v cH h c02g c02g2 vc c2gH0v 0H 02g 作用水头hc与 H 有关,引入一修正系数 形状和过流断面的变化。
kk 。
则hc0H机hcokH。
修正系数 k 取决于堰口的v c11 k 2gH 0 1 k 2gH 0代入上式,整理得:Qv c h c b v c RH0b k 1 kb 2g Hk1m 0 ——已考虑流速影响的薄壁堰的流量系数m 0的确定:矩形薄壁8的流量系数由1898年法国工程师Basin 提出经验公式为:0 .0027 H 2m0 (0.405 )[1 0.55()2] H H p 式中: H ——堰上水头(m )p——上游堰高(m )适用条件: H 0.25 ~ 1.24m p 0.24 ~ 0.75 m b 0.2 ~ 2.0m2、2、三角形薄壁堰:当流量较小时,堰上水头较小时,采用三角形薄壁堰⑴公式:2dQ m0tg 2g h2dh22 .47~ 0.55 m时,经验公式为: Q 1.343 H式中 H ——以顶点为起点的堰上水头(m)Q——流量(m s )⑵公式适用条件:①薄壁堰水面四周均为大气,必要时设通气管与大气相通。
情况一:每道堰单独进行堰流计算,采用每道堰下断面的曼宁公式确定下游水位本次分别对1#、2#、3#、4#堰单独进行堰流计算,根据《水力手册》采用以下堰流公式进行计算为:式中:B -堰的净宽(m );0H -包括行近流速水头的堰前水头,即g 2200V H H +=; 0V -行近流速;m -自由溢流的流量系数,与堰型、堰高等边界条件有关;-淹没系数;-侧收缩系数;当δ/H<0.67,为薄壁堰流;当0.67<δ/H<2.5,为实用型堰流;当2.5<δ/H<10,为宽顶堰流;式中:δ-堰顶厚度;H -堰前水头不包括堰前行近流速水头; 一、4#堰4#堰堰顶高程653.04m ,堰有效过流长度58.5m ,堰厚0.6m ,堰前高度1.2m ,堰下高度1.2m ,根据堰流公式计算,本次采用堰下游断面已知的水位及流量进行试算,计算过程如下:根据曼宁公式计算下游断面曲线(此处公式不作一一介绍,控制断面已介绍)3202H g mB Q σε=σε65324.7 50.2 83 118.3 167.5 654 223.2 285.3 353.3 427.1 506.6 655 591.3 681.4 776.7 912.8 1022.4 6561137.11256.71382.31512.91647.9(1)已知下游水位为652.8m ,流量为9.6m 3/s 时作为下游条件进行试算堰上水头。
4#堰为修圆形断面,下游水位低于堰顶高程,先假设宽顶堰自由出流计算。
流量系数根据按别列辛斯基流量公式(修圆形): 当0<P/H <3.0时当P/H ≥3时,m=0.36根据堰流公式试算:当堰上流量为9.6m3/s 时,堰上水位为653.25m ,堰上水头0.21m ,为宽顶堰自由泄流。
故本次试算结果是有效的。
(2)已知下游水位为653.2m ,流量为50.2m 3/s 时作为下游条件进行试算堰上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