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实验记录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14.54 KB
- 文档页数:5
实验记录书写规范总则1.为加强对实验室和实验研究的规范化管理,保证实验记录真实、规范、完整,提高实验研究的质量,根据《国家档案法》、科学研究管理法规以及实验室管理和评估评价的有关要求,制定本管理规范。
2.实验记录是指在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应用实验、观察、调查或资料分析等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记录或统计形成的各种数据、文字、图表、图片、照片、声像等原始资料,是进行科学实验过程中对所获得的原始资料的直接记录,可作为不同时期深入进行该课题研究的基础资料。
因此实验记录的内容务必真实、表述清楚、应当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重复。
3.实验记录必须用统一格式带有页码编号的专用实验记录本记录,所有使用的实验记录本需要登记起始序号和终止序号。
实验记录本由本单位统一印制,并由科研管理部门统一发放,按照编号统一回收。
4.实验记录本或记录纸应保持完整和整洁,不得污损、不得缺页或挖补;如有缺、漏页,应详细说明原因。
5.实验记录应用字规范,字迹工整,须用蓝色或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不得使用铅笔、圆珠笔或其它易褪色的书写工具书写;实验记录应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计量单位应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常用的外文缩写(包括实验试剂的外文缩写)应符合规范。
6.实验记录必须按年月日顺序记录实验日期和时间,要及时、真实、准确、完整,防止漏记,不得随意删除、修改或增减数据。
如必须修改,须在修改处划一斜线,不可完全涂黑,保证修改前记录能够辨认,若非本人修改应由修改人签字,注明修改时间及原因。
严禁伪造和编造数据。
7.计算机、自动记录仪器等不易书面展示的原始记录,关键的电子数据等必须打印出来,按顺序粘贴在记录本或记录纸相应位置上,并在相应处注明实验日期和时间;不宜粘贴的,可另行整理装订成册并加以编号,同时在记录本相应处注明,以便查对;实验图片、照片应粘贴在实验记录的相应位置上,图片或照片要有相应的实验说明;底片、磁盘、声像资料等其他特殊记录媒体应装在统一制作的资料袋内,编号后另行保存;用热敏纸打印的实验记录,须保留其复印件。
学生实验守则1.学生在参加实验前,必须认真复习教材中的有关理论,预习实验指导讲义,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要求和实验的原理、步骤及操作规程。
未做好预习者,教师有权令其退出实验室。
2.学生在实验开始前,要认真听取教师的讲课,未经教师准许不得随意开始实验或搬弄仪器及其他设备用具。
教师讲授完毕,凡有不明确的问题,应及时向教师提出,在完全明确本次实验各项要求并经教师同意后,方可进行实验。
3.学生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安全,严格按规定的步骤和要求进行操作,不得做规定以外的实验,凡遇疑难问题,应及时问教师,不得自行其是。
4.学生在实验时,应按照要求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正确地进行记录。
实验所得数据与结果,不得涂改或弄虚作假,必须如实记在记录本上。
5.要爱护室内一切仪器、设备、材料及用具、工具,不准乱拿乱用,如有缺损,不合规格等问题时,应及时报告,请求更换或补充,使用材料要力求节约,以免浪费。
6.实验结束时,学生应将实验记录本交教师检查,不合格者,要重做或补做;合格者,应将所用实验物品彻底清理(包括清洗),放回原处,经教师或实验员检验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7.室内任何物品,严禁私自拿出室外或借用,按要求需在室外继续进行实验时,所需物品应经教师或实验员同意,列具清单,查核登记后方可带出室外,并应于实验完毕后,及时清理,如数归还。
8.实验中,凡人为损坏或遗失仪器、设备及用具、工具时,应追查责任,给予批评教育,并按有关规定办理赔偿手续。
9.实验室属重点防护场所,非实验时间,除本室管理人员外,严禁任何人随意进入;实验时间内,非规定进行实验的人员,不得入内。
每次实验完毕,必须关好水、门,切断电源,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无失后,方能关窗锁门,离开实验室。
2024年中学生实验细则一、上实验课,学生要在实验楼前,以实验小组为单位,整队进入实验室,按指定座位入座。
不准随便更换座位;不准大声喧哗,说笑打闹,违者取消实验资格。
二、做实验前,先要填写学生实验卡,然后检查仪器、药品是否齐全,有无损坏。
如有不全或损坏要及时报告,以便增补。
若不报告,责任由本人自负。
三、不准随意到其他桌上拿取仪器、药品试剂等实验用品,不准将实验用品拿出实验室外,不准随意拆卸仪器,不准随意开启水管和拨弄电源开关插座,违者取消实验资格。
四、注意室内卫生。
不准随地吐痰、乱抛纸屑,不准将废液倒人地面及水槽,要将废液倒入指定的废液桶内,违者取消实验资格。
五、爱护实验室内的一切设备,不准随意关拉窗帘或用其擦手;不准乱刻乱划实验桌凳;不准污染墙壁。
六、实验完毕,要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及学生实验卡;损坏仪器、损耗药品要填写损耗登记表。
如隐瞒不报,一经查出加倍罚款。
七、实验完毕后,要将桌面、仪器、试剂瓶擦洗干净,排放整齐,将座凳放入实验桌的下面。
经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座位。
值日生要负责打扫室内外卫生。
八、注意安全,不准随意拨弄电源,不准用手接触腐蚀性药品,更不准用嘴品尝,收集毒性气体要到通风处收集,加热试管、烧瓶时,瓶口不准对人,以免引起烧伤、烫伤。
九、以上规定,如有违犯,视其情节给予取消实验资格、纪律处分或经济罚款。
2024年中学生实验细则(二)引言:本实验细则旨在指导中学生进行实验活动,并提供适当的安全措施,以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本细则适用于所有中学生进行的实验活动。
一、实验目的1. 确定实验的目的和预期结果。
2. 定义实验的关键问题和可操作性问题。
二、实验设计1. 制定实验计划,包括实验步骤、材料和设备清单。
2. 确定实验的控制组和实验组。
3. 设计合适的实验变量和控制变量。
三、实验材料和设备1. 准备所需的实验材料和设备,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2. 确保实验材料和设备的正确使用和储存。
学校实验室学生实验须知
第一条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第二条学生实验之前应认真预习实验教材,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并把实验的目的和原理写在实验报告中。
未曾预习者或无故迟到者,实验指导老师有权停止其实验。
第三条进入实验室后,不得高声喧嚣,不得随意串走,不得摆弄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不得在室内做与本实验无关的事。
第四条学生应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来进行实验,严格遵守仪器设备使用操作规程,实验记录要求准确,不得抄袭他人实验数据,按时完成实验任务,写出实验报告。
第五条保持实验室的严肃、安静,不得在实验室内大声喧哗、嘻闹,不得在实验室内吸烟和饮食。
第六条学生实验应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服从实验指导人员的指导。
如因违反操作规程或因不听从指导,而造成实验仪器设备损坏等事故,将按学校的有关规定,对肇事学生进行处理。
第七条实验过程中如发生故障,应立即向实验指导人员报告,以便及时处理。
待故障排除后,方可继续进行实验。
第八条实验当以安全为首要前提,严防事故,
如发现安全隐患或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
第九条实验完毕后,应将仪器、工具、药品、试剂等及时清理归还实验室,或按要求保管好。
废液、废渣、废物不得随意倾倒,应集中在指定场所,由学
校集中后统一处理。
实验结束应打扫整理好实验场地,搞好清洁卫生工作。
得到实验指导人员同意后,方可
离开实验室。
大学实验室学生实验守则1.实验预习:1.学生在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方法以及所用仪器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规程等,必要时撰写预习报告。
2.实验时间与出勤:1.按照实验安排的时间准时到达实验室,不得迟到、早退。
无故迟到十分钟以上者,可能会被取消本次实验资格。
2.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参加实验的学生,应提前办理请假手续(如出具学办证明、医院证明等),并按规定申请补做实验。
3.实验秩序:1.进入实验室后,要保持安静,不得高声喧哗、谈笑打闹,以免影响他人实验。
2.严禁在实验室内吸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
3.按照教师或实验人员的安排就座或进行实验操作,不得擅自调换位置或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及其他物品。
4.实验操作:1.实验前需经指导教师或实验人员检查认可后,方可启动设备正式开始实验。
2.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和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服从实验指导人员的指导。
3.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实验,如实记录各种实验数据和现象,不得抄袭他人数据。
4.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思考、分析,若对实验方法、步骤或实验设备有疑问,应及时向指导教师或实验人员提出。
5.不得擅自离开操作岗位,如需暂时离开,应向指导教师或实验人员报告。
5.安全事项:1.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熟悉实验室的安全设施(如消防器材等)的使用方法和放置地点,以及一旦发生事故的急救和处理措施。
2.使用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化学品或进行有潜在危险的实验时,必须严格按照教师指导的安全方法进行操作,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3.若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气源、水源等,及时向指导教师或实验人员报告,并保护现场,不得自行处理。
6.仪器设备与物资管理:1.爱护仪器设备,节约使用实验材料,未经许可不得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
2.使用仪器设备前应详细检查,使用后要整理就位。
如发现仪器设备损坏、丢失等情况,应立即报告。
3.不得私自将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工具、材料等带出实验室。
研究试验原始记录填写规范试制试验记录的填写一、实验记录规范化标准和具体内容要求实验记录的统一标准格式,要求实验记录必须有下列主要内容:实验名称、实验条件、实验日期及批号、实验目的、研究内容、试验方法、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实验讨论及操作者签名。
1.实验名称:要求写明本实验的全名,并标明规格以及试制情况,如小试、中试等。
2.实验条件:实验操作的环境情况,温度、湿度都要如实填写。
3.实验日期及批号:要写明实验日期、时间,并标明生产批号,没有生产批号的要根据试验情况编写批号。
4.实验目的:写明本次实验的具体目的。
5.研究内容:本次实验具体要研究的内容及所要解决的问题。
6.实验方法:根据实验设计确定本次实验的方法,详细记录本次实验所要采取的具体实验方法,并说明原因。
如:本次实验采用干法制粒,因为ⅹⅹⅹ药遇水会水解。
7.实验材料:详细记录所用原料药、辅料的名称、来源、厂家、批号规格等。
所使用的设备的名称、厂家、型号等。
实验材料如有变化,必须在此加以说明。
8.实验过程:(1)处方:处方要写明原料、辅料名称,处方量,投药量等。
处方中原、辅料所做的加工,如研磨、干燥等应做说明。
(2)制备过程:①称量,对特殊环境、特殊设备下称量的原、辅料要加以说明,如V D在避光条件下用分析天平称取。
②混合,写明混合方法、混合顺序、混合时间。
对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药品要标明混合环境,如温度、湿度等。
③制取,写明制取方法,并标明设备生产参数。
对生产中操作步骤要详细填写,出现的状况以及解决方法、对参数的调整要加以说明。
④干燥,写明干燥方法、使用设备、干燥温度、干燥时间等。
⑤整粒,写明整粒方法,所用设备、设备参数、过筛目数等。
⑥分装,写明分装方法、所用设备、设备参数、称取半成品量等。
对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药品要标明分装环境,如充氮气、温度、湿度等。
9.实验结果:根据结果写明成品数以及算出成品率。
10.实验讨论:总结出试验中出现的状况,并根据实验中出现的状况得出自己的推论以及改进措施。
实验记录填写要求试题引言概述:实验记录填写是科学实验中的一项关键工作,它不仅是对实验数据的准确记录,更是对实验过程的合理呈现。
本文将深入探讨实验记录填写的要求,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实验记录的填写规范,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正文:1.1 实验记录填写的目的:实验记录的目的是为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为后续的实验分析、论证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通过规范的记录,能够有效保证实验的可追溯性和可重复性,对于科研工作和实验教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实验记录填写的基本要素:在填写实验记录时,需要包括一系列基本要素,如实验日期、实验名称、实验者姓名等。
这些基本要素有助于建立完整的实验档案,方便日后查阅和分析。
同时,对于涉及到化学品和设备的实验,还需要包括相关的安全措施和操作步骤。
1.3 实验记录填写的规范性:实验记录应当具备一定的规范性,以确保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规范的填写包括使用统一的实验记录表格、清晰的文字描述、精准的数字记录等方面。
这有助于避免实验数据的混淆和误解,提高实验结果的科学价值。
2.1 实验数据的详细记录:在实验记录中,实验数据的详细记录是至关重要的。
这包括对每个实验步骤所得数据的准确记录,确保没有遗漏或错误。
对于连续实验,需要注明实验的时间点和间隔,以获取更为精确的数据变化趋势。
2.2 异常数据的说明与分析:如果实验中出现异常数据,记录者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和分析。
可能的原因、影响以及后续的处理措施都应当在实验记录中有所体现。
这有助于对实验结果的真实性进行科学评估。
2.3 数据的单位和精度:在记录实验数据时,必须注意数据的单位和精度。
统一的数据单位有助于避免单位混淆,而对于仪器测量得到的数据,需要记录相应的精度,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3.1 实验结果的总结与讨论:在实验记录的末尾,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与讨论。
这包括对实验数据的合理解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以及对实验目的的达成程度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
学生实验操作守则
1.做分组实验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作用。
因此,每个学生必须高度重视实验课,珍惜每一堂实验课。
2.在实验前要认真作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原理、步骤以及实验内容和注意事项,不预习不准作实验。
3.进实验室时要保持良好秩序,按实验小组顺序就座,实验时要遵守纪律,不准喧哗、打闹。
4.实验开始前须认真听取教师讲解有关实验问题,看清教师的示范。
5.实验开始须首先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如发现短缺或损坏,及时向教师报告。
6.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实验步骤,操作要规范,仪器的连接和安装要稳固,取用药品要适量,接通电源。
点火加热,接触药品或动力时要注意安全。
实验时如果发现异常现象或仪器损坏等情况后,立即停止实验并及时向教师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7.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仔细分析思考实事求是做实验记录。
不经教师允许,不得作规定以外的实验。
8.实验结束时要切断电源、水源、火源等,清洗容器、清理实验用品并摆放整齐,遇有损坏、丢失仪器时应及时报告,废液要倒入废液缸,其他废物扔入垃圾箱,严禁将废液倒入水槽中,经教师检查允许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9.实验要注意安全,节约水电及实验材料,要爱护室内一切设施和用品,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动用,要保持实验室的清洁,不要乱扔碎纸和杂物,下课时轮流值日,打扫卫生。
xx中学。
实验报告及实验要求一、实验概述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记录,探究某一特定物理或化学现象的规律,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实验中,学生需按照规定的实验要求进行实验,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并撰写实验报告。
二、实验要求1. 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目的,确保实验过程中的重点和方向,以便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实验装置和材料明确实验所需的装置、仪器和材料,并检查其完整性和安全性。
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各项操作都能得到可靠的结果。
3. 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实验的具体步骤,包括操作顺序、时间要求、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的控制,以及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安全性。
4. 数据记录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准确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过程中的观测数据和测量结果。
其中,观测数据应包括实验现象的变化情况,测量结果应包括所测量的物理量及其单位。
5. 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实验所获得的数据,进行适当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包括单位换算、平均值计算等;数据分析包括数据趋势图绘制、数据拟合、误差分析等。
确保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6. 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进行结果的总结和讨论。
可采用图表等形式,对实验结果和相关理论进行比对和验证,从而得出结论。
结论应准确、简明地阐述对实验目的的实现程度和实验规律的探索。
7. 实验误差与改进对实验过程中的误差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通过分析误差来源和影响,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8. 安全注意事项列出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风险控制。
三、实验报告格式范例以下为一份常见的实验报告格式范例,仅供参考。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xxx实验实验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一、实验目的(撰写实验目的,明确实验重点和方向)二、实验装置和材料(列出所需的装置、仪器和材料,并检查其完整性和安全性)三、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实验的具体步骤,包括操作顺序、时间要求、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的控制)四、数据记录(准确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过程中的观测数据和测量结果)五、数据处理与分析(进行适当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包括单位换算、平均值计算、数据趋势图绘制、数据拟合、误差分析等)六、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进行结果的总结和讨论,比对和验证实验目的和实验规律)七、实验误差与改进(对实验过程中的误差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八、安全注意事项(列出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风险控制)以上为实验报告的格式范例,仅供参考。
合成实验记录要求
1.实验记录的基本要求:真实、及时、准确、完整,防止漏记和随意涂改,不得伪造、编造数据。
2.实验名称:每项实验开始前应首先注明课题名称和实验名称,需保密的课题可用代号。
3.所用试剂、溶剂必须注明来源、批号、纯度、性状。
4.实验记录应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计量单位应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有效数字的取舍应符合试验要求。
5.实验记录本或记录纸应保持完整,不得缺页或挖补、如有缺漏页,应详细说明原因。
6.实验记录本竖用横写,不得使用铅笔,实验记录应用字规范、字迹工整。
7.如必须修改,须在修改处划一斜线,不可完全涂黑,保证修改前记录能够辨认,并应由修改人签字,注明修改时间及原因。
8.实验记录应妥善保存,避免水浸、墨污、卷边,保持整洁、完好、无破损、不丢失。
小学生科学实验基本要求及实验步骤
实验基本要求:
1.安全第一: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措施,如佩戴实验服,戴口罩,戴手套等。
2.操作规范: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实验,不可以随意操作。
3.记录详细:实验过程中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实验步骤、实验结
果等。
4.团队合作:实验可以分为小组进行,要注意团队合作,相互帮助。
5.思考分析:实验结束后,要进行思考、分析实验结果,并对实验过
程进行总结。
实验步骤:
1.实验前准备:了解实验目的和要求,准备所需实验器材和材料,并
规划好实验步骤。
2.实验记录:在开始实验之前,先记录实验的基本信息,包括实验日期、实验组别、实验名称等。
3.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实验。
比如,要观察植物生
长情况,可以将植物种子种植在透明容器中,给予适当的阳光和水分,观
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4.数据记录:在实验过程中,要记录相关数据。
比如,记录每天植物
的生长情况,包括植物的高度、叶片的数量等。
5.结果分析:在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比如,观察植物生长情况是否与给予的阳光和水分有关,以及不同条件下植物的生长差异。
6.总结实验: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
比如,总结实验的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等,并提出对实验的改进意见。
7.实验报告:将实验过程和结果以实验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总结等。
学生实验守则8篇学生实验守则 (1)1 、学生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包括到实验室进行预习,并写好预习报告(含讲义指定课前必做的内容及实验数据表格)。
进入实验室须带上预习报告,经教师检查同意方可进行实验。
2 .严格按照实验分组表进行实验,不得擅自调整分组。
遵守上课时间,不得无故迟到、缺席。
有事有病要事先向实验教师请假。
一般情况下,所缺实验不得补做。
3. 实验前检查、清理好所需的仪器、用具。
如有缺损,应立即向教师报告,不得自己任意拉用。
4 .遵守课堂纪律,保持安静整洁的实验环境。
严禁吸烟、吃东西、随地吐痰、乱扔脏物、大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
5 .使用电源时,严禁带电接线或拆线,务必经过教师检查线路后才能接通电源;实验后要切断电源。
6 .爱护仪器,严格按仪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操作。
仪器用具发生故障、损坏或丢失等特别情况,应立即向教师报告。
严禁擅自拆卸、搬弄仪器。
有损坏仪器,应做出书面检查,等候处理。
公用工具用完后应立即归还原处。
7 .实验中要注意安全,如仪器设备出现异常气味、打火、冒烟、发热、响声、振动等现象,应立即切断电源,关闭仪器,并向教师报告。
8 .实验中若发生触电等人身伤害,应保持镇定并立即切断电源,马上向教师报告,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9 .实验中要注意节约使用实验材料。
10 .作完实验,学生应负责将仪器整理还原,桌面、凳子收拾整齐,经教师审查测量数据和仪器还原情况并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11 .实验室中任何仪器用具不得带出实验室。
12 .每次实验后,由值日学生打扫卫生并协助教师收整仪器。
13 .实验报告应在实验教师规定时间内交实验室。
学生实验守则 (2)1、只有当教师在场时才能进行实验,不能进行未经允许的实验。
2、实验一开始就要注意安全,实验开始前要阅读和思考每一项实验任务。
3、知道实验室中所有安全器材的存放位置和使用方法,它们应包括:水龙头、灭火器等。
4、进行实验要穿上鞋(不穿拖鞋)并把松散的头发系在后背。
实验记录的记录要求1.首先在每页的抬头写上当天的年月日星期几温湿度情况。
2.对于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物料量应按照记录本原先所印有的事项逐一记录,溶剂种类、用量、规格单独列在旁边。
3.记录在做实验前对反应所需器皿的处理,如尺寸,是否洗净、干燥、氮气置换,装置的搭建(特殊装置需记录)等。
4.对原料的处理的记录,如原料的纯度,含水量,性状,出处,等。
5.记录实验加料前的温度,时间(最好做时间和温度同时出现并在显要位置,如11:20,10°干些什么),如实记录加料的方式,所加物料的准确质量,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体系性状变化,是否放气、放热以及程度,每个具体的变化节点都要记录时间。
还有对于反应整个过程的情况的记录,如在整个反应过程中温度的范围,放气的情况,性状的变化过程。
6.取样点板要记录时间,对样品的处理方式,所用展开剂的配比,所用显色方式,板子上的情况,并记录依据自己对于反应得理解对板子的判断情况。
如原料是否完全反应完,还有大概多少,杂质可能是什么等。
7.反应的后处理所做的每个步骤都应逐一记录,并且对每一步骤尤其是对于温度的控制、变化,颜色变化,性状变化,所加溶剂的准确质量,体积等都要详细记录,没有特别说明就视为没有变化或变化微小。
例如调酸碱,就需先确定是否需要用冰水冰盐浴降温,要事先加入多少溶剂,需要用多少酸碱,调节过程中温度变化,性状变化;萃取就要记录萃取的次数,每次所用的溶剂体积,判断产物或杂质被萃取完的方式(例如点板,需画出前后对比板子)。
又如过滤,过滤时,是否难滤,是否需加硅藻土对于滤饼是否洗过,淋洗过,都有几次,每次用量等。
8.对于产品要记录瓶重(袋重),毛重,净重,性状,纯度,产率,保存地点,对于需特别保存的产品应记录其保存方式,如氮气保护下多少温度避光保存。
9.对于实验记录的修改仅用一条线划掉即可,在旁边写上自己的名字年月日。
如果是对于某些记录的补充,不能直接补在原缺失的地方,应当另立一个编号补充。
中学生物实验室实验记录要求1. 实验目的为了确保实验室中学生进行生物实验的安全和有效性,制定以下实验记录要求。
2. 实验记录的重要性实验记录是实验过程中的重要文档,记录实验的详细步骤、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
它能够帮助学生回顾实验过程,并分析和总结实验的结果,从而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3. 实验记录的要求为了保证实验记录的质量和准确性,请学生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实验记录:3.1 实验名称和日期每次进行实验时,学生应在实验记录上注明实验的名称和日期。
3.2 实验步骤学生应详细记录实验的步骤,包括所使用的材料、操作方法和实验条件。
3.3 观察记录学生应准确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
他们应包括实验中使用的仪器、观察到的变化和所得到的数据。
3.4 结果分析学生应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他们应根据观察结果提出合理的解释,并提供可能的原因和影响。
3.5 总结和讨论学生应对实验进行总结和讨论。
他们应回答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实验结果的意义,并提出改进实验的建议。
3.6 保存实验记录学生应妥善保存实验记录,以便以后复和参考。
4. 实验记录评估老师将根据学生的实验记录评估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实验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和详细程度将成为评估的重要标准。
5. 结论实验记录对于学生的实验研究和科学发展至关重要。
按照上述要求记录实验,学生将能够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并取得更好的实验结果。
请学生认真遵守以上要求,保证实验记录的质量和准确性。
学生实验记录要求
学生实验记录要求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吉林大学国家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学基础实验全体本科生。
第三条实验记录是指学生在进行实验过程中,应用实验、观察等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记录或统计形成的各种数据、文字、图表、图片、照片等原始资料,是进行实验过程中对所获得的原始资料的直接记录和对这些记录的相关分析,作为指导教师评定学生实验成绩的基础资料。
第四条实验记录必须做到真实、及时、准确、完整,防止漏记和随意涂改,严禁伪造和编造数据。
第五条实验记录的内容通常应该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设计方案、实验时间、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实验过程、观察指标、实验结果和分析与讨论等内容。
(一)实验名称:工作开始前应首先确定实验名称。
(二)实验目的:实验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
(三)实验设计方案:实验设计方案是实验研究的实施依据。
首页应有一份详细的实验设计方案,需要助教研
究生或指导教师签名。
(四)实验时间:每次实验须按年月日顺序记录实验日期和时间。
(五)实验材料:受试样品和对照品的来源、批号及有效期;实验动物的种属、品系、微生物控制级别、来源及合格证编号;实验用菌种(含工程菌)、瘤株、传代细胞系及其来源;其它实验材料的来源和编号或批号;实验仪器设备名称、型号;主要试剂的名称、生产厂家、规格、批号及有效期;自制试剂的配制方法、配制时间和保存条件等。
实验材料如有变化,应在相应的实验记录中加以说明。
(六)实验环境: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对环境条件敏感的实验,应记录当天的天气情况和实验的微小气候(如光照、通风、洁净度、温度及湿度等)。
(七)实验方法:常规实验方法应在实验记录时注明方法来源,并简述主要步骤。
(八)实验过程:应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观察到的现象,异常现象的处理及其产生原因、影响因素的分析等。
(九)实验结果:准确记录计量观察指标的实验数据和定性观察指标的实验变化。
(十)分析与讨论:包括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选择的
依据,分析过程记录,需有成败分析和明确的文字小结。
第六条实验记录手册
(一)实验记录必须使用实验中心统一印制的带有页码编号的实验记录本。
(二)计算机、自动记录仪器打印的图表和数据资料等原始记录材料应按顺序粘贴在记录本上,在粘贴的附加物与实验记录页的交界处应签名,并在相应处注明工作日期和时间;不宜粘贴的,可另行整理装订成册并加以编号,同时在实验记录本相应处注明,以便查对。
实验图片、照片等应粘贴在科研记录的相应位置上。
(三)每门实验应使用一本专用的实验记录本,不同课程的实验不得混合记录。
(四)实验记录手册应保持完整,不得撕除记录页或者其中的附加物;如有缺、漏页,应详细说明原因。
第七条实验记录的书写
(一)实验记录手册竖用横写,须用蓝色或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
不得使用铅笔或其它易褪色的书写工具书写。
科研记录应用字规范,字迹工整。
(二)实验记录应符合规范,如果使用缩略词、商标、商品名或代号,至少首次使用时在每一本记录本上必须用中文加以注释,实验记录中属译文的应注明其外文名称。
(三)实验记录应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计量单位应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有效数字的取舍应符合实验要求。
第八条实验记录应连续,不得因为实验未完而预留空白页。
不能连续记录的页面要指明承接的页码。
任何空白处需划线填充以防止添加新的注释和结果。
第九条实验记录不得随意删除、修改或增减数据。
如必须修改,须在修改处划一斜线,不可完全涂黑,保证修改前记录能够辨认,并应由修改人签字,注明修改时间及原因。
第十条实验记录应妥善保存,避免水、酸、碱浸蚀、墨污、卷边,保持整洁、完好、无破损、不丢失。
第十一条实验记录的签署、检查和存档
(一)每一个实验都必须在新页上填写,一页上不得记录超过两个实验记录。
(二)实验记录应填写实验参加者和记录人,若多人参加同一个实验,所有其他人员应待记录人完成记录后,检查复核记录无误后签名,以示对记录结果正确性的认可并对记录负责。
(三)指导教师或助教研究生要对实验记录检查,并在记录本上签署检查意见和检查日期。
(四)实验记录检查是学生考核的主要内容。
实验记
录检查2次不合格者,取消该门课程成绩。
(五)每次实验结束后,学生应将《实验记录本》交给指导教师或助教研究生,个人不得带走;实验记录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学期末交实验中心档案室统一保存、备查。
第十二条本规定由吉林大学国家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吉林大学国家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