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
- 格式:docx
- 大小:12.44 KB
- 文档页数:3
受限空间作业五条标准(一)受限空间作业的五条标准在进行任何高处、狭小空间、深坑等有限空间作业时,有一些标准应该严格遵守,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下面列出受限空间作业的五条标准:1.进行全面评估在进行任何有限空间作业之前,必须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作业需要哪些措施,最大程度地保护作业人员免受伤害。
评估应该包括岗位风险分析,安全管理和应急响应计划等方面。
2.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和程序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之前,必须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和程序。
这些计划和程序应该考虑各种情况,并详尽说明安全措施和应急措施,以确保作业人员免受伤害。
3.装备齐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时,必须确保作业人员有适当的装备。
这包括安全带、安全绳索、气体检测仪、呼吸面罩等,以确保作业人员在恶劣环境中能够安全地工作。
4.使用正确的工具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使用正确的工具。
这些工具必须经过认证,并在使用前进行检查和测试,以确保它们可以安全地使用,并能够完成所需的任务。
5.培训合格的作业人员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作业人员必须接受适当的培训,以确保他们知道如何保持安全,并知道如何正确地使用装备和工具。
这些培训应包括岗位风险分析、逃生计划以及其他必要的培训。
以上就是受限空间作业的五条标准,如果您在进行相关作业时能够遵守这些标准,就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和同事的安全。
除了这五条标准,还有一些其他的注意事项需要特别注意,以确保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
下面列出一些:•要确保作业现场通风状况良好,并且氧气含量足够。
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之前,需要进行气体测量并确保气体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在现场,以确保互相照应,及时发现问题和提供帮助。
•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个人防护要求。
需要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手套、防护服等,以减少伤害的发生。
•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保持通讯畅通。
应准备好合适的通讯设备,如无线电或对讲机,在必要时及时联系救援或其他支援人员。
一、有限空间作业“七不准”1.未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风险辨识,不掌握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及危险有害因素,未建立管理台账;2.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作业过程中,未采取连续通风和检测措施;3.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未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4.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监护人员不在现场或未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5.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电气设备不符合防爆、安全等规定;6.未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未经企业负责人审批作业;7.作业人员未经培训合格、未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现场未配备应急救援器材、未开展应急演练。
二、高处作业“五个必须”1.必须培训持证上岗。
高处作业(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2米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合格,专门或者经常进行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取得高处作业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2.必须实行作业审批。
高处作业实施作业票制度,作业前必须进行审批,经批准后方可进行作业。
3.必须做好个人防护。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和系好安全带,安全带的挂钩或者安全绳必须系挂在结实牢固的构件上,并高挂低用。
4.必须落实工程措施。
现场需按规范搭设的脚手架、防护网、防护栏等设施必须符合安全规定。
在涉石棉瓦、彩钢瓦、轻型棚等不承重物高处作业前,必须采取搭设稳定牢固的承重板等工程措施。
5.必须安排专人监护。
高处作业现场必须安排监护人员,负责作业现场的安全确认、监护、通信联络等工作,作业期间不得离开现场。
三、动火作业“三个一律”四、化工行业特殊作业“四令三制”“四令”是指“动火令、动工令、复工令、停工令”,企业有上述行为,必须经主要负责人签字批准。
“三制”是指“有限空间作业票制、值班室(中控室)24小时值班制、企业领导带班值班制”。
五、六不施工1.未落实前期保障措施不施工。
2.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未按规定审批或论证方案、未按方案落实有关措施不施工。
3.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不施工4.未进行现场监督不施工5.未进行第三方监测不施工6.未经验收合格不施工。
有限空间作业七不准、高处作业五必须、动作作业三个一律、特殊四令三制一、有限空间作业“七不准”1.未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风险辨识,不掌握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及危险有害因素,未建立管理台账;2.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作业过程中,未采取连续通风和检测措施;3.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未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4.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监护人员不在现场或未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5.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电气设备不符合防爆、安全等规定;6.未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未经企业负责人审批作业;7.作业人员未经培训合格、未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现场未配备应急救援器材、未开展应急演练。
二、高处作业“五个必须”1.必须培训持证上岗。
高处作业(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合格,专门或者经常进行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取得高处作业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2.必需实行作业审批。
高处作业施行作业票制度,作业前必需进行审批,经批准后方可进行作业。
3.必需做好个人防护。
高处作业人员必需戴好安全帽和系好安全带,安全带的挂钩或者安全绳必需系挂在结实牢固的构件上,并高挂低用。
4.必须落实工程措施。
现场需按规范搭设的脚手架、防护网、防护栏等设施必须符合安全规定。
在涉石棉瓦、彩钢瓦、轻型棚等不承重物高处作业前,必须采取搭设稳定牢固的承重板等工程措施。
5.必须安排专人监护。
高处作业现场必须安排监护人员,负责作业现场的安全确认、监护、通信联络等工作,作业期间不得离开现场。
三、动火作业“三个一律”四、化工行业特殊作业“四令三制”“四令”是指“动火令、动工令、复工令、停工令”,企业有上述行为,必须经主要负责人签字批准。
“三制”是指“有限空间作业票制、值班室(中控室)24小时值班制、企业领导带班值班制”。
5、六不施工1.未落实前期保障措施不施工。
2.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未按规定审批或论证方案、未按方案落实有关措施不施工。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一、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在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经过审批程序,严禁未经批准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二、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在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通风和检测,确保安全,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三、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必须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并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四、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在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五、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必须制定应急措施,并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一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职责:1、作业人员应熟悉所从事作业的风险和应急计划,掌握报警及联络方式。
2、不见批准的“有限空间作业票”不作业。
3、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任务、地点(位号)、时间与“有限空间作业票”不符不作业。
4、监护人不在场不作业。
5、劳动防护着装和器具不符合规定不作业。
6、遇有违反规定强令作业的情况,或安全措施没落实,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
二内容与要求:1、凡进入或探入塔、釜、罐、槽车以及管道、炉膛、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等封闭、半封闭设备及场所作业,统称为有限空间作业。
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票”。
3、“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票”的申请及审批:1)进入有限空间的作业负责人向有限空间所在基层单位提出申请,填写“有限空间作业票”中的申请栏内容并签字。
2)车间作业负责人接到申请后,与作业单位负责人共同对作业进行风险识别并制定安全措施,在制定安全措施栏填写有关内容并确认后签字。
同时,对有限空间内的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进行分析。
有限空间作业七不准、高处作业五必须、
动作作业三个一律、特殊四令三制
一、有限空间作业的“七不准”包括以下方面:未进行风险辨识和管理台账的建立;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就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未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监护人员不在现场或未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电气设备不符合规定;未制定作业方案或未经负责人审批;作业人员未经培训合格,未制定应急预案,现场未配备应急救援器材,未开展应急演练。
二、高处作业的“五个必须”包括:必须培训持证上岗;必须实行作业审批;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必须落实工程措施;必须安排专人监护。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取得高处作业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作业前必须进行审批,必须戴好安全帽和系好安全带,现场需按规范搭设设施,并安排监护人员负责作业现场的安全确认、监护、通信联络等工作。
三、动火作业的“三个一律”包括:一律进行审批;一律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一律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
动火作业必须经过审批,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并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
四、化工行业特殊作业的“四令三制”包括:动火令、动工令、复工令、停工令必须经主要负责人签字批准;有限空间作业票制、值班室24小时值班制、企业领导带班值班制必须落实。
五、六不施工包括:未落实前期保障措施不施工;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未按规定审批或论证方案、未按方案落实有关措施不施工。
施工前必须落实前期保障措施,编制并按规定审批或论证方案,按方案落实有关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注意事项与要求
1、作业前30min内,应对有限(受限)空间进行气体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入内。
2、作业中应定时检测,至少每2h检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对现场进行处理,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3、有效切断介质来源,执行“先通风、后检测、再作业”的原则,未经通风或检测不合格,任何人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中断30min,应当重新通风、检测合格方可进入。
4、专人监护,使用可靠的联络工具。
5、设备内照明电压应小于36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应小于12V。
6、禁止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
7、作业时携带氧含量及所含介质的检测报警仪。
8、作业结束后,必须清点作业人员和工器具。
接触设备的安全警示标志,三方签字确认。
9、检修结束后必须恢复设备原有的安全防护、安全联锁、报警、信号等装置。
,有限空间作业“六必须、六严禁”规定/带格式的之"三±
一、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二、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三、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I,下井作业人员必须具备下井作业资格,严禁无资格(资质)、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四、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措施作业。
五、必须制定现场应急预案,完善应急措施,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六、必须落实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在场监督,井上监护人员不得少于2人,严禁无监护下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1.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
检测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开始作业,在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的有限空间内作业,作业期间必须保持连续强制通风与连续监测。
作业前30min内,对有限空间进行气体检测,检测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2.检测点应有代表性,容积较大的有限空间,应对上、中、下(左、中、右)各部位进行检测分析;3.检测人员进入或探入有限空间检测时,应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体防护装备;4.涂刷具有挥发性溶剂的涂料时,应采取强制通风措施;5.不应向有限空间充纯氧气或富氧空气或工业管网的压缩空气;6.作业中断时间在30分钟以上或作业条件发生改变,需继续进入内部作业时,应重新办理作业证,作业人员要严格按照作业证规定的时间作业。
7、氧含量必须符合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2006)规定的不得低于19.5%,且最高不得高于21%。
8、有毒有害气体含量符合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规定的容许浓度,9、可燃气体、蒸气浓度要求应符合动火分析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格的规定。
10、作业时,作业现场应配置移动式气体检测报警仪,连续检测有限空间内可燃气体、有毒气体及氧气浓度,并2h记录一次,气体浓度超限报警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对现场进行处理,重新检测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11、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
检测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开始作业,在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的有限空间内作业,作业期间必须保持连续强制通风与连续监测。
12、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
一、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二、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三、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四、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五、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一、什么是有限空间?
答: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二、有限空间作业存在那些危险?
答: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存在以下危害:
(一)中毒危害:有限空间容易积聚高浓度的有毒有害物质。
有毒有害物质可以是原来就存在于有限空间内的,也可以是作业过程中逐渐积聚的,比较常见的有:
(1)硫化氢。
如清理、疏通下水道、粪便池、窑井、污水池、地窖等作业容易产生硫化氢。
(2)一氧化碳。
如在市政建设、道路施工时,损坏煤气管道,煤气渗透到有限空间内或附近民居内,造成一氧化碳积聚,以及在设备检修时,设备内残留的一氧化碳泄漏等。
(3)苯、甲苯、二甲苯。
如在有限空间内进行防腐涂层作业时,由于涂料中含有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的挥发,造成有毒物质的浓度逐步增高等。
(二)缺氧危害:空气中氧浓度过低会引起缺氧。
(1)二氧化碳。
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在长期通风不良的各种矿井、地窖、船舱、冷库等场所内部,二氧化碳易挤占空间,造成氧气浓度低,引发缺氧。
(2)惰性气体。
工业上常用惰性气体对反应釜、贮罐、钢瓶等
容器进行冲洗,容器内残留的惰性气体过多,当工人进入时,容易发生单纯性缺氧或窒息。
氮气、甲烷、丙烷也可导致缺氧或窒息。
(三)燃爆危害:空气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质,浓度过高遇火会引起爆炸或燃烧。
(四)其他危害:其他任何威胁生命或健康的环境条件。
如坠落、溺水、物体打击、电击等。
有限空间作业八条注意事项
一、作业必须履行审批手续。
二、作业前必须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并将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和应急措施告知作业人员。
三、必须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
四、必须对有限空间的氧浓度、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浓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作业。
五、作业现场必须配备呼吸器、通讯器材、安全绳索等防护设施和应急装备。
六、作业现场必须配备监护人员。
七、作业现场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保持出入口畅通。
八、严禁在事故发生后盲目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