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二年级教材解读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51.63 MB
- 文档页数:15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八角楼上》精品课件《八角楼上》课件一、教学目标1、认识“楼、角、簿、炭”等生字,会写“夜、油、完”等生字。
2、借助课文中的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寒风刺骨、天寒地冻”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主席在艰苦时代,依然保持艰苦奋斗、珍惜时间的崇高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借助课文中的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寒风刺骨、天寒地冻”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主席在艰苦时代,依然保持艰苦奋斗、珍惜时间的崇高精神。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出示八角楼的图片,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2)简介八角楼背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所讲内容。
(3)引导学生思考:在那个艰苦的时代,是什么人住在八角楼里?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2、初读课文(1)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2)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3)出示生字、新词,引导学生理解词义,强调易错字和需要注意的音、形、义。
3、理解课文(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中的景象。
(2)分析课文第一段,让学生了解八角楼的环境和条件。
(3)分析课文第二、三段,让学生了解毛主席在艰苦时代的生活和工作情况。
引导学生想象毛主席在寒冷的夜晚怎样克服困难工作,体会毛主席的艰苦奋斗精神。
(4)分析课文第四段,让学生了解毛主席的珍惜时间的精神。
引导学生讨论毛主席为什么能写出那么多的文章,体会毛主席的勤奋和珍惜时间的态度。
4、朗读课文,感悟情感(1)再次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
(2)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感情。
(3)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珍惜时间”和“艰苦奋斗”的理解和感受。
5、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
(2)回家后查找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毛泽东主席的故事和事迹。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和故事的结合,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解读纵观部编版二年级语文教材,可以发现本册教材的训练重心所在:1、仍然以识字写字为主,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扫清障碍。
2、大量朗读,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3、重视表达,主要以讲故事(复述)的形式来呈现。
把学生在课内朗读、背诵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再借助图片、关键词来表达积累的语言。
4、通过仿写仿说的形式让学生内化一些简单的表达方式。
关于识字教学的认识一、识字单元教学的安排,与以往教材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
以往的识字教学是单纯地识字,而现在的识字教学是以文本的形式出现,这样识字的最大好处是有了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识字,学生就容易理解、记住。
因为文字本身只是一种符号,对学生而言是非常抽象的,有了语境,理解的难度就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也更容易上手。
同时,加入语境还有一大好处是不仅认识字了还增长其它的知识。
比如在这个单元学生除了识字、掌握一些识字的方法还知道了很多量词,认识了很多树木,认识了许多动物,还了解了四季。
但是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注意,识字单元的主要任务是认识字,了解文字本身所代表内涵即可,至于其它的量词、树木和动物等不要无限制地去拓展,因为教材的目的是认识课文中的字,学会识字的方法,按照规律去识字,提高识字的效率。
而不是认识所有的量词,所有的树木,所有的动物。
二、随文识字,不容忽视。
除了单列的识字单元以外,我们在进行课文教学时也要重视随文识字教学,这是增加学生识字量的重要途径。
从第一单元第一课开始,教材就有了明确提示。
其实,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教材就要求大量的随文识字。
仔细研读新教材,我们会发现与以往教材相比,教材在识字思路上有了很大改进。
以往教材课后有一类生字和二类生字。
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只是让学生认识生字,并会组一些词语就行了。
从新教材的设计理念上,应该是提升了要求。
以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为例,课后出现三组读一读,记一记:1脑袋口袋袋子袋鼠2欢迎迎接迎风迎面3水塘池塘鱼塘荷塘。
教材课后的这道题的目的是很明显的,就是为了扩大学生的识字量。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及备课(全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解读:(一)教材特点1、内容方面:作为本册的开篇单元,本单元所选的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大自然中。
课例安排为《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语文园地一》。
不管是课文、古诗还是儿歌,入选的内容都从不同的角度讴歌和赞美了大自然的事物。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本教材不再像一年级教材那样全文注音。
使学生明白: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同学们识字量增加了,识字能力提高了。
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豪感和兴趣。
那么同学们在阅读中遇到生字怎么办呢?教材每页下面,用精美的图片映衬着本课出现的生字。
这里的生字有注音,是同学们识字、阅读的助手。
当我们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时,可以在这里查。
这样引导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掌握学习的方法,激发学习的热情。
2、语言表达特点:本组教材以大自然为线索,内容丰富,题材多样,通过简练优美的词汇,还有意境深远的古诗,朗朗上口的儿歌,表现了自然中事物的变化规律。
(二)教材位置学习本组教材,应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事物的变化规律;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引导学生按偏旁给熟字分类,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词汇;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在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教师的范写和范读。
二、学情分析:这是二上的第一组课文,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以“自然”为主题的文章,识字方面,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识字能力,但是学生之间,在识字能力和识字量上存在着较大差距。
根据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的年龄特点,低年级语文教学要注重趣味性。
三、教学目标:1 本组共要认识62个字,会写42个字。
2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 能背诵指定课文,或自己喜欢的部分。
4 知道大自然中事物发展的规律,懂得爱护动物,爱护自然。
5 继续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引导学生按偏旁给熟字分类,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养成积累词会的习惯。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解读思想。
本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语文研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本册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为双线,组织阅读单元。
全册由24篇课文组成7个阅读单元,由4篇识字课组成1个识字单元。
每个单元由3-4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
语文园地编排了多个栏目,如“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等,其中“写话”、“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在各单元语文园地中穿插安排。
口语交际”编排在语文园地之前,共编排4次。
本册开始编排“写话”栏目,穿插安排在语文园地中,共编排3次。
承接一年级教材的编排体例,“快乐读书吧”编排在第一单元的后面。
本册课文(除两篇特殊课文)全文注音,有些字根据普通话在语流中的读音,标注为轻声或变调。
课文外的其他生字一律按字注音(注:题干不注音),如“蘑菇”的“菇”,在语文园地四“我爱阅读”《画家乡》中按照注音体例,标注的是本音gū。
要求认识的字标注在课后识字条中,已经认识的多音字,它的第二个读音在文中第一次出现的时候,这个多音字也标注在识字条中,用蓝色标识。
要求会写的字标注在田字格中,并附描红字,方便学生练书写。
教材最后有3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和词语表,分别是本册要求认识的450个生字,要求会写的250个字,及本册要求会写的词语。
本册教材注重育人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部分本部分编排以生活为主线,强调生活识字的重要性。
通过“识字加油站”和课后练的相关设计,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处处识字,提高识字写字能力。
二、口语交际部分本部分编排以学生的生活为话题,强调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